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一三
卷四一三 第 17a 页
钦定全唐文卷四百十三

卷四一三 第 1a 页
 常衮(四)

** 授韦覃万年县令等制

敕。朝议郎行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韦覃朝奉郎行
尚书仓部员外郎上柱国赐绯鱼袋徐演等。器行纯备。文
以彰之。尤通政体。必本经术。直道以进。当官而行。执宪字
人。早扬厥职。自参俊茂之选。各举弥纶之要。遵我风化。始
于京邑。素称雄剧。今则仓廪空虚。戎车未宁。兵食屡调。税
有倍征之重。用过经费之数。公私抏弊。人户离逖。虽难理
之任。又属艰虞。而制事之宜。亦有工拙。苟或贞介纯白。端
卷四一三 第 1b 页
诚奉公。恭敬以仁。明察以断。不虐鳏寡。不阿贵强。以兹抚
驭。庶有苏息。择才而授。政岂远哉。俾尔化神皋之俗。分司
隶之路。考其能否。当有迁黜。勉思诫敕。以副忧勤。覃可守
万年县令。散官勋封如故。演可守长安县令。散官勋赐亦
如故。

** 授杨晋洛阳县令制

敕。朝议郎守尚书金部郎中杨晋。性方行纯。识敏才达。本
以经术。通于理体。和而中礼。善不近名。仙署回翔。士林推
卷四一三 第 2a 页
重。字人京邑。多选台郎。风雨所会。俾分洛师之剧。桴鼓不
鸣。伫继董宣之政。可守洛阳县令。仍赐绯鱼袋。散官如故。

** 授柳子华昭应县令制

敕。朝议郎前守池州刺史上柱国赐绯鱼袋柳子华。藻饰
以文。周通于事。刚肠正色。奉法无私。临难而忠义侃然。处
烦而典礼不易。顷者守春秋鹊岸之地。介东南牛渚之险。
既明且察。更不敢欺。大姓悦从。伏戎散落。政殊绩异。风俗
一清。地雄神皋。秩视京县。国朝旧制。亦以刺郡入补。副予
良选。惠此疲人。可守京兆府昭应县令。散官勋赐如故。

卷四一三 第 2b 页

** 授李抱玉河西等道副元帅制

敕。周以元老监方伯。汉以丞相抚四夷。则军国之务。中外
一体。自华阳而西。至于陇坂。涉河之右。兼控五原。总三将
之师。专万里之寄。诘禁经武。宜有统制。忧边谋帅。深仗辅
臣。开府仪同三司行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潞州
大都督府长史知凤翔府事充怀郑泽潞观察处置等使
仍充南道通和吐蕃秦陇临洮已来观察处置等使上柱
国凉国公李抱玉。文以经邦。德以镇俗。孝友忠信。人之模
表。礼乐刑政。朝之训式。以道匡朕。允升大猷。参听断之可
卷四一三 第 3a 页
否。载清静以宁一。兼委戎旅。屏于方夏。知谋变化。潜合神
明。将校悦从。亲如父子。事出韬钤之外。功成战伐之前。勤
劳王家。以卫社稷。有致君庇人之绩。冠旂常彝鼎之铭。顾
以国之凭倚。久任忧患。兵车之半。悉以咨之。当不惮烦。以
时镇定也。可兼充山南西道观察处置支度营田等使判
梁州事陇右怀郑泽潞等使如故。充山南西道河西陇右
等道副元帅。

** 授王缙侍中兼河南都统制

门下。天地之德。资阴阳以成功。帝王之道。任将相而兴化。
卷四一三 第 3b 页
聿求左辅。命掌元戎。必藉文武之才。用经军国之务。金紫
光禄大夫行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宏文馆崇
元馆大学士知馆事仍充太清太微宫使太原县开国伯
王缙。有高妙之行。有宏达之识。学该古训。文正国风。梦帝
赉予。济川用汝。百揆时叙。四维克张。累陈造膝之言。弥契
沃心之道。滨海之右。自河而南。王旅攸同。戎车殷会。监于
方伯之国。利用建侯之师。天将息人。予有禦侮。镇汉沔淮
淝之地。统齐梁宋郑之军。总制高牙。纪纲偫帅。宏七伐四
征之策。成一匡九合之功。式遏外虞。底绥多难。将授铜符
卷四一三 第 4a 页
之律。爰咨琐闼之谋。往哉汝谐。无替朕命。可侍中持节都
统河南淮南淮西山南诸道节度行营事。仍进封郡公。食
邑二千户。馀并如故。主者施行。

** 授李业节度使制

前河东节度使李业。宗室诚臣。干时良杰。传山西之将略。
袭陇右之家声。可授郑滑节度使。

** 授路嗣恭洪州观察使制

敕。朕以守将之重。兼文武之寄。休否得失。实系于兹。至于
海隅。爰及鳏寡。每以康济为念。终夜永怀。所以方面久缺。
卷四一三 第 4b 页
难于授任。今大张藩政。高选公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户
部尚书知省事上柱国陈留县开国公路嗣恭。以仁义成
准。以清公致用。练法修制。可以宣明纪纲。好谋全节。可以
协定危难。素精吏事。连辟宰府。历位忠恪。始终秉彝。城彼
朔方。靖我疆土。早贰六官之秩。再分五曹之座。议刑必中。
敷教亦宽。休望华资。积于久次。大江之外。封略旷远。用达
忧勤之旨。属于亲重之臣。授以藩符。建兹戎旆。仍委廉课。
俾扬风声。夫洁其流者清其源。正其末者端其本。奉尔所
守。敬无废命。可使持节都督洪州刺史充江南西道都团
卷四一三 第 5a 页
练观察处置等使。检校户部尚书及散官勋封如故。

** 授崔瓘自澧州刺史除湖南观察使制

敕。刺史案部。外廉数州。遵俗宣风。所系尤重。今海内甫定。
方澄化源。纲理郡县。大明黜陟。安人之寄。历选惟难。必二
千石职连最者处之。晓然明劝。以训天下。银青光禄大夫
前澧州刺史兼侍御史上柱国义丰县开国男崔瓘。尝守
江潭。有清静易之化。勤俭约已。精诚感物。小大之政。必躬
必亲。本于人情。参以事典。出言而信。出令而从。讼狱衰止。
流庸还定。息贪官之豪夺。惩大姓之雄强。岁无札瘥。俗致
卷四一三 第 5b 页
康乂。及澧阳移镇。一其教理。故郡黎庶。靡然随之。望风欣
然。如得父母。可谓明恕慈惠。吏人之师也。况本之以经术。
济之以忠敬。更于台阁。练达朝章。而识略沈达。可以专方
面之任。自湘之东。制以连率。委之监郡。兼亦训戎。彼都之
人。夙所爱慕。参领中宪。以绥一方。可使持节都督潭州诸
军事潭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湖南都团练守捉使及观
察处置等使。仍兼充诸道营田副使知本管营田事。散官
勋封如故。

** 授李栖筠浙西观察使制

卷四一三 第 6a 页

敕。王制千里之外设方伯。选诸侯贤者而命之。俾其遵俗
宣风。大明黜陟。今以刺史条察列郡。西汉成式。厥惟旧哉。
银青光禄大夫常州刺史充本州团练守捉使上柱国赞
皇县开国子李栖筠。资朴厚之性。秉礼义之宗。其学博而
精。其文而当。明以辨政。居官可纪。秩更三署。名重一时。抗
黄扉之论駮。举冬卿之典制。自守毗陵。尤精藩职。初剪横
江之盗。犹多击柝之虞。言抚伤残。克施惠训。清静少欲。以
临其人。礼让之风。行于东国。考其绩用。实最方州。震泽之
卷四一三 第 6b 页
北。三吴之会。有盐井铜山。有豪门大贾。利之所聚。奸之所
生。资于大才。济我难理。加以中宪。雄兹按部。慎乃教令。薄
其征徭。无倚法作威。无割下附上。勉副朝寄。以绥一方。可
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御史中丞充浙江西道观
察使处置都团练守捉及本道营田等使。散官勋封如故。

** 加江西魏少游刑部尚书制

敕。古者外薄四海。咸建五长。所以考察风俗。懋宣理化。苟
或副忧人之旨。有称职之名。彰善陟明。存乎著令。金紫光
禄大夫使持节都督洪州诸军事行洪州刺史兼御史大
卷四一三 第 7a 页
夫充江南西道都团练守捉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钜鹿
郡开国公魏少游。端悫精敏。沈和贞。秉心以直。临事不回。
五践天台。必辨疑而取正。三尹京邑。不吐刚而茹柔。守其
至公。休有令问。自十连分寄。九江作牧。式是方隅。不渝操
履。停车决讼。闭閤生风。明示升黜。蠲除疾苦。清静而百城
自化。讲艺而三军知礼。定其赋税之差。勤于转输之役。事
必条理。人皆便安。亦既政成。不资于周月。迁其秩序。岂待
于满岁。宜分会府之坐。载美方州之绩。可检校刑部尚书
洪州刺史御史大夫。馀如故。

卷四一三 第 7b 页

** 加朱希彩幽州管内观察使制

敕。古以五长八使。考察风俗。彰善瘅恶。时而飏之。则监部
廉部其理也。今之元戎有声绩优异者。锡命兼领。亦进律
之制焉。而又实其封邑。盖申之以明劝。开府仪同三司试
太常卿兼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持节充幽州节
度兼营田等副大使知节度事经略军使兼卢龙节度并
管内支度营田及押奚契丹两藩等使上柱国朱希彩。贞
方以合义。纯厚以纳忠。智谋浚发。才识精辨。作我垣翰。保
于幽燕。讲求刑礼。以参军政。敦洽敬让。以和人心。正其纲
卷四一三 第 8a 页
条。郡务大举。东罢渡辽之警。北清戴斗之气。疆吏缓带。戎
车税鞅。典从事。方面以宁。厥赋惟错。实于天府。选劳则大。
铭在旂常。勤职首公。有光相寄。委以连率。加其真食。懋乃
勋节。服兹宠章。可兼充管内观察处置使。仍赐实封一百
户。馀并如故。

** 授辛杲京湖南观察使制

敕。观察列郡之风。督诸军之事。兼兹二柄。守分一方。其在
素名。俾之专任。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兼御史中丞同
朔方节度副使上柱国晋昌郡王辛杲京。居敬可久。尽忠
卷四一三 第 8b 页
必诚。精办郡务。通于典试。谦恭下士。齐其劳苦。先帝简拔。
五原从征。尝参领护。早著勋节。藩麾佐朕。夷险一心。关洛
事平。莫非胜谋。累书忠于甲令。终不言于赏劳。寻掌南北
之军。复贰河汾之镇。内外勤绩。厥惟茂哉。忧国奉公。每形
于色。牧人驭众。素有其才。长沙故郡。湘中千里。往建南辕
之旆。仍领司空之秩。训戎遵俗。宠以居之。可使持节都督
潭州诸军事行潭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河南都团练守
捉及观察处置使。仍赐散官勋封如故。

** 授杜济东川防禦使制

卷四一三 第 9a 页

敕。左绵之东。地方千里。有被山带江之险。藉安人禦侮之
能。太中大夫检校尚书驾部郎中兼侍御史充山南剑邛
副元帅判官勾当剑南东川事赐紫金鱼袋杜济。明敏通
识。达于政理。本以忠信。饰之文学。利器能断。长才多可。累
佐戎幕。勤宣武经。于蜀之疆。积有边效。九伐之谋必胜。三
军之士多师。选在人望。委兹藩守。用能训其师旅。惠此闾
阎。俾参中宪之任。兼茂临戎之绩。可使持节梓州诸军事
守梓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剑南东川防禦使。散官赐如
卷四一三 第 9b 页
故。

** 授柏贞节夔忠等州防禦使制

敕。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使持节邛州诸军事兼邛州
刺史御史中丞剑南防禦使及邛南招讨使上柱国钜鹿
县开国子柏贞节。雅有器干。深于戎律。蕴三略以经武。秉
一心而事君。蜀之西疆。久典戎务。惠和驭众。义勇安边。克
励公忠。尤彰名节。令闻休绩。良深嘉重。山硖雄镇。江关要
冲。实藉兼才。俾膺兹任。伫申禦遏之用。仍懋缉绥之术。可
使持节都督夔州诸军事兼夔州刺史依前兼御史中丞
充夔忠万归涪等州都防禦使。本官勋封如故。

卷四一三 第 10a 页

** 授辛德谦丹延团练使制

敕。上郡北地。义渠故国。临制戎狄。屏于关中。当此襟要。难
于镇守。前朔方留后左厢兵马使同节度副使开府仪同
三司试太常卿兼御史中丞单于副都护充振武军使上
柱国辛德谦。山西出将。代有勋业。长才伟略。主之以忠。峻
节明断。服之以礼。顷者职贰留府。朔陲分镇。横绝大漠。坚
守孤城。能详武经。载讨军实。推以恩信。济其威怀。士卒知
方。羌夷服化。休有懋绩。著于北边。用劝劳臣。俾膺重任。委
卷四一三 第 10b 页
以藩事。捍兹戎疆。列在储寀之右。参于宪台之长。中外兼
荣。服我成命。可试太子詹事兼御史大夫持节都督延州
诸军事兼延州刺史充丹延两州都团练使守捉使。散官
勋封如故。

** 加韦之晋御史大夫制

敕。古有牧伯连率。所以大明黜陟。其后廉使监郡。亦其任
也。奉六条诏书。察二千石已下。风化纲纪。实所系焉。若居
郡称最。则当迁复留。以德授赐。今或增秩。存于令典。银青
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兼衡州刺史御史中丞充湖南都
团练守捉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扶阳县开国男韦之晋。

卷四一三 第 11a 页

以道自处。行成乎身。言合精理。文多雅兴。学以润政。当孔
氏之徒。忠而好谋。得兵家之要。委在方面。实参戎重。镇衡
阳之一都。刺湘中之诸郡。清静廉。以礼化之。三老孝悌。遵
其德训。百城强猾。服其威怀。薄刑名以宣慈。均赋役而恤
隐。地临南越。溪洞伏戎。能清篁竹之封。屡入苞茅之贡。事
各条理。俗皆便安。非大信至公。何以臻此。处风宪之长。旌
理行之尤。彰善劝能。允兹休命。可兼御史大夫。馀如故。

** 授崔昭宣州团练使制

卷四一三 第 11b 页

敕。宣城鄣郡。有牛渚采石之险。江左多以护兵之臣镇焉。
国家旧制。即廉使之部。任兼将守。寄切于今。始务靖人。中
符朝美。银青光禄大夫守右散骑常侍博陵县开国子崔
昭。长才大略。浚发无前。纳忠事君。强学济吏。何剧之不处。
何难之不居。尝领雍洛。属当残弊。令讼平。官曹肃给。惩奸
摄暴。都鄙以清。风化可行于四方。歌谣岂止于千里。敬事
忧国。始终端诚。再列貂行。久承顾问。从容喻旨。轩闼增华。
方赖于左右羽仪。以之匡益。中外委遇。其分一也。急在要
重。时而迭之。察俗训戎。归于辨理。参执闲邪之宪。仍加驭
贵之爵。奉法遵职。俾人易从。可使持节宣州诸军事宣
卷四一三 第 12a 页
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宣歙池等州都团练守捉及观察
处置等使并采石军。仍进封博陵县侯。食邑一千户。散官
如故。

** 授陈少游浙江东道团练使制

敕。东南一尉。在吴越之境。海隅苍生。连瓯闽之俗。既分八
使。兼督诸戎。录勋任良。以济烦重。朝散大夫宣州刺史兼
御史中丞宣歙池等州都团练守捉及观察处置等使上
柱国赐紫金鱼袋陈少游。寅亮肃清。识通才达。度于礼而
举得其中。积于理而动必归当。参考经术。交修政刑。列三
卷四一三 第 12b 页
台之郎吏。首四方之俊选。左辅内史。尝寄风化。中军大夫。
实毗镇抚。事任皆适。声华朗然。自鄣郡分忧。于湖申儆。悉
心以周务。忘已以爱人。举纲条之目。缮完守之备。忠敏内
缉。服而不离。威略外怀。亲而不暴。载清苛慝。尽复流庸。虽
胶东之户口八万。颍川之理行第一。殆无以过也。明试以
功。允兹章陟。称迁大镇。用表懋能。仍副丞相。以戒偫岳。可
使持节都督越州诸军事守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浙
江东道都团练守捉观察处置等使。散官勋赐如故。

** 授魏少游洪吉等州团练使制

卷四一三 第 13a 页

门下。东分九江。南控百越。总兵车之会。当水陆之冲。式遏
澄清。实难其任。金紫光禄大夫行尚书刑部侍郎上柱国
钜鹿郡开国公魏少游。当官而行。直道而进。有刚毅能断
之性。守之以冲和。有精密至察之才。济之以仁恕。三尹京
邑。四方承流。不私身以饰名。多去秩之遗爱。秋典贰职。夏
台无冤。海隅苍生。畴咨俾乂。眷求良吏。出守雄藩。宜兼亚
相之重。式光连率之寄。可使持节都督洪州诸军事守洪
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江南西道洪吉虔抚信袁江饶等州
卷四一三 第 13b 页
都团练守捉观察处置及莫徭等使。散官勋封如故。

** 授象武感叠宕等州团练使制

敕。开府仪同三司试光禄卿使持节扶州诸军事兼扶州
刺史摄节度副使扶文两州招讨团练使兼绵剑龙遂渝
合普汉扶文等一十一州行营兵马都虞候上柱国交川
郡王象武感。器干识略。资之以经远。公忠廉谨。守之而有
常。早探黄石之符。久列朱轓之任。外邻戎境。内抚疲民。诚
信不渝。威怀相济。克懋分忧之化。尤昭式遏之勋。右地数
州。尚多艰阻。将谕朝旨。以绥边虞。不有兼才。孰能成务。俾
参戎重之副。仍赐赏延之宠。可试殿中监使持节叠州诸
卷四一三 第 14a 页
军事兼叠州刺史充本州团练守捉使兼充叠宕两州招
讨使同陇右节度副使。仍与一子六品官。赐绯鱼袋。勋封
如故。

** 授独孤问俗鄂岳等州团练使制

敕。荆吴边带之口。江汉朝宗之会。尚有戎备。难于任人。外
攘内抚。文武迭用。银青光禄大夫试秘书监寿州刺史兼
侍御史本州团练守捉使及诸道营田使知本州营田事
上柱国独孤问俗。才畅于理。识通于政。居之以敬。济之以
廉能。中朝清秩。更于奖拔。外台雄镇。多所典领。嘉绩休声。
卷四一三 第 14b 页
较然明著。寿春之课。尤最当时。守于一郡。未展其用。可以
倚办烦重。保绥险要。督数郡之戎事。参中司之宪列。陟明
增秩。懋尔在公。可使持节都督鄂州诸军事鄂州刺史兼
御史中丞充鄂岳沔等三州都团练守捉使。散官勋如故。

** 授李昌岠辰锦等州团练使制

敕。彊楚之裔。古之蛮方。杂武溪之种落。通夜郎之边壤。唐
蒙开道。马援南征。即其地也。国朝旧制。方数千里。悉统于
连帅。今以遐阔难守。遂分督以绥之。正议大夫试光禄卿
卷四一三 第 15a 页
前兼海州刺史李昌岠。素有识略。达于事体。刚柔相济。文
武中立。居职可纪。实浮于名。乃者以干时之才。刺濒海之
郡。惠和洁。所谓理平。思我远人。眷求良吏。抚辰阳之旧俗。
攘县道之多虞。训戎数州。俾尔专任。参领中宪。式荣按部。
可试秘书监使持节都督辰州诸军事辰州刺史兼御史
中丞充辰溪巫锦业等五州都团练守捉使。散官如故。

** 授李正己青州刺史制

敕。平卢淄青节度都知兵马使权知节度副使事开府仪
同三司试太常卿兼御史中丞上柱国赵郡开国公李正
卷四一三 第 15b 页
己。蕴经远之方。有尽忠之节。雅擅韬略。尤通政理。任兼文
武。诚贯等夷。海岱之间。兵车所会。嘉绩明著。潍淄其乂。实
藉循良。符节之寄。允兹佥属。必能敬事爱人。以康流弊。宜
膺宠授。用副分忧。可使持节青州诸军事兼青州刺史。馀
并如故。

** 授论惟清朔方节度副使制

敕。银夏绥麟等四州兵马使同朔方节度副使开府仪同
三司前行银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归德州都督武威郡王
论惟清。智谋沈果。政理甄详。睿忠之诚。表于奉上。干事之
卷四一三 第 16a 页
用。闻于在公。佐戎律以成师。布藩条而训俗。翟土开辟。訚
阴底宁。威怀相济。声实惟允。晋之北鄙。地即隰州。介于河
汾。当此会要。忧分式遏。实藉良能。宜兼中宪之荣。式宠外
台之寄。可使持节隰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归德州都督充
本州团练守捉使同朔方节度副使。散官封如故。

** 授李抱玉开府仪同三司制

门下。秉德者必先于冲让。报功者亦资于礼秩。遂其所执。
以彰明哲之心。存其所赏。以称勋贤之策。则劳臣知劝。偫
议允从。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潞州大都督府长
卷四一三 第 16b 页
史知凤翔府事充陈郑泽潞观察处置等使仍充南道通
和吐蕃秦陇临洮以来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李抱玉。风
云所感。挺此人杰。文武相济。弼于朕躬。竭股肱而宣力。敷
心腹而纳诲。道高可以咨访。言惠可以底行。镇抚四夷。旌
麾授其二柄。决胜千里。法令齐于一人。端诚驭众。律略安
边。究诗书之义府。修德刑之战器。故使刚者有礼。勇者有
方。三军可用。九伐皆剋。西戎即叙。中夏底宁。而又精心吏
职。谕我朝旨。茂周原之多稼。省陇右之外徭。老少安怀。远
迩和洽。社稷之卫。邦家之光。嘉乃丕绩。肆于时夏。冲而不
卷四一三 第 17a 页
盈。泰而弥损。累执范宣之志。不言冯异之功。辞礼阁之端
右。罢王畿之戎号。足以光昭史册。轨度搢绅。今之仪同。未
曰优异。以其逊职。是有进阶。式从彝序。无替成命。可开府
仪同三司。馀并如故。

** 授钟庭光开府仪同三司制

敕。凤翔节度下归顺羌首领部落副使保宁州都督特进
守右羽林军试太常卿钟庭光。夙承勋望。早励诚勤。自属
艰虞。备申效用。既临危以见节。亦因事以成功。率先归怀。
丹款昭著。益表自新之志。允兹从重之赏。礼优八命。秩比
卷四一三 第 17b 页
三司。宜茂宠章。式畴勋则。可开府仪同三司。馀如故。

** 授李秀璋开府仪同三司制

敕。仪亚槐庭。宠分茅社。议功而赏。旧典斯存。河西观察判
官特进检校左散骑常侍兼泗州刺史上柱国李秀璋。识
虑深远。理怀明济。劲节不夺。长才有馀。湟中绝塞。久毗戎
幕。车师前部。仍领藩条。万里孤军。十年连战。主画以贞师
律。推诚而得士心。摧凶陷坚。胜捷相继。军吏缓带。边人反
耕。缅思忠劳。益用嘉叹。宜进秩于八命。更褒封于五等。可
开府仪同三司。仍封陇州县开国男。馀如故。

卷四一三 第 18a 页

** 授张自勉开府仪同三司制

敕。淮西节度都虞候特进试太常卿上柱国张自勉。体仁
以成勇。徇节以临戎。职在刺奸。威属整旅。齐军令之进退。
明师律之否臧。南靖江黄。北启申息。边虞载戢。亭候肃然。
舍爵议荣。实居其右。承景风之章叙。比公府之命秩。可开
府仪同三司。馀如故。

** 授论诚信等开府仪同三司制

敕。大将军论诚信等。咸有将才。早彰臣节。或往参缔构。业
卷四一三 第 18b 页
著总干。或近历艰难。勋高负靮。录功行庆。启号覃恩。宜疏
五等之封。更宠三司之任。诚信可开府仪同三司。

** 授杜冕开府仪同三司制

门下。礼优八命。秩比三台。名器之崇。勋贤所属。特进试太
常卿使持节鄜州诸军事兼鄜州刺史御史中丞充鄜坊
等五州都防禦使上柱国郑国公杜冕。植性刚毅。立诚忠
烈。夙有将帅之才。早知军旅之事。任当禦侮。政在亲民。宣
七德以临戎。颁六条而训俗。地临上郡。时属多虞。军令惟
行。高悬赏罚之柄。王师所处。不败商农之业。戎轩屡捷。郊
垒用宁。制胜功高。缉绥课最。加以命数。抑惟典常。可开府
卷四一三 第 19a 页
仪同三司。馀如故。

** 授吴承倩内侍省常侍制

敕。汉置十二卿。其一尚禁中之事。所以司正伯之训。奉诏
奏之严。高选令才。俾之参掌。具官吴承倩。行本于孝。性周
于仁。直而能温。和而有节。文以礼乐。达于典章。自晦吉人
之辞。深得侍臣之体。久在枢近。通乎宥密。顺以听命。未尝
越思。咨而后行。动不踰矩。志全金石之固。事绝丝毫之嫌。
勤职有功。静专端一。往逢多故。亦既居难。遐想纯诚。近从
赐服。虽畴其效。未奖其能。省之贰官。秩比千石。懋兹宠授。
卷四一三 第 19b 页
念尔忠劳。可内侍省常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