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独孤及(一)
独孤及(一) 第 27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三百八十四

独孤及(一) 第 1a 页

* 独孤及(一)


及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
宗立。以左拾遗召。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加检
校司封郎中。徙常州刺史。卒年五十三。谥曰宪。著有毗陵
集。

** 梦远游赋(并序)


独孤及(一) 第 1b 页

老氏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大哉圣人之知微乎。
夫生者。一气之暂聚耳。有天地之和。自然之力。以运其行
止。节其夭寿。非智力之所能扶明矣。而举世矻矻。莫不保
持形骸。谓为已有。特执迷妄。往而不返。小者攘礼乐窃忠
信以贾誉。大者盗天地之权。至于忘身。道德之衰。皆此物
也。余生于浮而长于妄。汨没当世。与偫动俱。智不能逃形
于名声之缰锁。脱屣于冠冕之笼槛。及其世界颠倒。万物
反覆。始返照收视。以观身世。然后知一生之患假合。岂直
刍狗土苴热燄聚沫而已。则我之身也。与百忧偕长。况重
险之中乎。思欲冲三清。出五浊。乘凌虚极。与造物者为伍。
莫有由矣。尝中夜梦飞升太空。若有以名迹见诮者。觉而
独孤及(一) 第 2a 页
自失。乃为赋以状远游。且旌悟道之晚也。其词曰。仰太素
兮。观元精之烟煴。孰官司乎物物兮。得流形而为人。太皞
遗吾八卦。藏天地于文字。黼而黻之。为圣为智。褒衣之徒
相与击建鼓而揭日月兮。奔孝慈而走仁义。其弊也古是
而今非。身贱而名贵。骖驔馺遝兮。道路屯云而奔波。绚焕
轇轕兮。玉帛钟鼓之骈罗。霍火[:#AS-FBED:●]蒦(一作夔)兮心悬天地而
火驰。苍黄兮得未终也而失已。继之百骸与日月并走。五
藏与哀乐交战。羲和未及弭辔。荣枯纷而万变。何生涯之
侘傺兮。蹇吾降此中州。凭世道以上下若涉水而迷津兮。
独孤及(一) 第 2b 页
与吹万同其波流。况世绪坱轧兮。如棼丝之相樛。见辰极
之低昂兮。知杞人之殷忧。顾兔呀以蚀月兮。天地闭而云
愁。凤凰焚其故巢兮。绕旧国以失俦。埃火[:#AS-FBED:●]翁以上薄兮。
虞罗纷其四周。吾始未知夫六合湫隘之若此。孰与吾兮
远游。岂无太清之路兮。夫何漫漫而迢递。望帝乡之低徊
兮。微白云之与偕逝。澄予神于遥夜。与颢气期于无垠。真
境沕穆以傍感。精诚薰然而来亲。欻乘梦以奋飞。博至灵
以上宾。望见碧落。天地如掌。洞开八门。别有万象。亭亭物
外。乘化直上。身世双遣。(一作遗)独与道往。其往也。泛兮若游
独孤及(一) 第 3a 页
鱼振鳞而泳清川。囧兮若翔雁得顺风而缘秋天。忽不知
予谁之身。夫何为者。深(本集作深)入空界。七曜在下。问予津于
混茫兮。蹇徜徉以延伫。若有人兮缥缈。指人间以唁予。曰
凤兮凤兮。何德之暌。天固桎若以礼义。梏若以机事。盍支
离其德。而超乎物累。使逸翮可得而笼樊兮。孰云夫吾毛
之自异。天运地载。刚柔生焉。千变万化。如环无端。彼兴废
与往复。同大壑之波澜。将令归根。明徵其源。则吾与若皆
幻也。又奚睢盱于其间。幻未始有封。物未始有疆。成则亏。
进则伤。无汨而和。无易而方。山立其中央。善汝行。密汝藏。
独孤及(一) 第 3b 页
道将自光。吾在大罗之上。元都之所。乾坤为家。日月为宇。
嘘吸元气。大虚之下。(音户)尚一乃心。勿谓道阻。游乎无穷。吾
顾见汝。奉真告以自省兮。五情惄其增热。哀攀龙之无阶
兮。思过天之曷月。未知去下方几万亿兮。退将返遵吾归
辙。修玉虚以下降。济银汉以中歇。凭东井以俯视。识故国
之城阙。千门万户。遥如蚁穴。百川绮分。五岳罗列。觅旧山
与乔木。才依希而明灭。见伊川大道。鞠为戎狄。历阳故人。
半作鱼鳖。曩之奔命于市朝者。如纷纭飞驰。嗫嗫嗤嗤。蹩
躄蹁跹。肖翘陆离。若虮虱之聚坏絮。蜘蛛之乘游丝。吾乃
独孤及(一) 第 4a 页
今日识偫动之变态兮。莞然倚长空而[:#AS-FEDD:●]
[:#AS-FBEC:●]犮之。亦既自得。周览未
毕。惕焉形开。万象如失。偫有俨以偕作。百虑缤其来归。乃
夙昔之人寰。始故时之喧卑。向之俯仰忻戚。无非妄者。然
后知我之生也。与妄皆生。邪气乘之。万缘合并。为忧为患。
为亏为盈。彼君子方碌碌然自以为觉。犹饰妄以贾名。安
知圣人不以世界为重狴。死生为大梦。视变化与品类。亦
犹神交飞动。与遗物以顾身兮。悟生浮而质陋。以一气之
倏忽。与万化而纷糅。自视俄(本集作羽[:#AS-FBED:●]戈)然。寄形宇宙。尚何能
濡首于荣辱之境。甘心于哀乐之圃。鹪鹩于飞。载翩载翻。
独孤及(一) 第 4b 页
君子至止。栖息化元。独立道枢。怡神[:#AS-96C8:●]浑。万物转薄。吾真
长存。止水不波。浮云无根。与时盈虚。委质乾坤。倚伏相轧。
吉凶同源。物各自尔。予欲无言。优哉游哉。聊以穷年。

** 汉光武渡滹沱冰合赋(以上天无亲惟德是辅为韵)


昔汉光武收河北之年。驰马将进。滹沱在前。为敌所迫。当
冰不坚。及军装隐辚以登岸。杀气峥嵘而塞川。意者欲定
神器于兹日。彰圣人之动天。若非使不道者丧。有德者王。
则水不能以造次而结。冰不能以斯须而壮。变浩浩之流。
为峨峨之状。拥高旌以进。雷长毂以上。及企路以全军。又
独孤及(一) 第 5a 页
迎风而破浪。于时进隔关于长津。顾邀遮其后尘。患势莫
之敌。没不可振。求一径而莫遂。惟偫臣之不亲。赖王霸至
诚之力。协光武至圣之德。人从悦已之诈。天赞勤王之直。
故得舟楫不设。衣裳不濡。避地以往。乘冰以趋。一水之上。
两军相殊。使后人视水则有。求冰则无。望飞尘而惆怅。对
寒流而踟蹰。由是知天人之合发。与神祇而相符。不然。则
何以延十二之祚。总四七之辅。灭新室流毒之日。作汉氏
中兴之主。受命之瑞也。亦何异元女降于轩辕。白鱼跃于
周武。燕赵之间。清流瀰瀰。高风以远。遗躅于是。

独孤及(一) 第 5b 页

** 庆鸿名颂(并序)


唐兴百三十有八载。皇帝在宥。天下铸五兵为农器。栖万
姓于寿域。道證德洽。神人以和。春正月。冢臣上将。卿士庶
尹。洎三老五更。公侯伯子男。相与揭厉皇猷。请增明号。上
撝谦而未许也。佥曰。陛下孝达神明。道超先帝。以德则符
广运。以时则复大朴。以功则保定丕业。格于上下。而尊称
犹浅。鸿名未光。亿兆之心何戴。神祇之望何塞。天子南向
而让者九。不得已而俞之。乃命有司。具昭告之礼。二月乙
酉。备法驾。朝太清宫。敕宫神以洒扫。诏月将使警跸。云动
独孤及(一) 第 6a 页
天旋。至于灵坛。报功乎三清。祈禠乎上元。景戌。享太庙。用
明水越席玉豆彫篹之礼。焫萧以合芗。灌鬯以报魄。神休
拥而万灵接。精意陈而六幽感。丁亥。朝偫臣于蓬莱前殿。
于是四方人大和会。命太尉班五瑞。合六乐。遂展礼奉策。
虔受大号。曰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證道孝德皇帝。是
日也。解商野之三网。受涂山之万玉。大赦天下。与人更始。
协时月。同度量。赞俊杰。书云物。恤高年。礼大祇。接天瑞。受
地釐。抚柔万邦。存省其安危。遂迎日推筴。布庆行赐。扇薰
风。调元气。拓千岁之大统。操三皇之遗珠。垂其衣裳。与天
独孤及(一) 第 6b 页
地合符。乐遍礼崇。乘舆乃入。然后屏椒房而彻黄屋。徜徉
乎大庭氏之馆。泊兮凝神。恍兮存真。想洪崖广成之伦。披
霓裳而下凤阙。蹁跹左右。上千万寿。凡遭逢昌运。沐浴圣
涯。而不能颂烝人赋江汉。吉甫仍叔之罪也。臣敢有二事。
乃作颂曰。

穆穆閟宫。敷时绎思。天有成命。孝孙受之。铺衍下土。报功
神祇。我瑞如山。我福孔夷。圣敬攸感。上元岂私。诞受鸿名。
载扬缉熙。风动云行。雨飞露垂。昆虫昭苏。草木阜滋。恭已
南面。无为之师。柏皇尊卢。万代一时。昭假迟迟。上帝是祗。

独孤及(一) 第 7a 页

永锡多祜。万寿无期。

** 阮公啸台颂(并序)


按晋阳秋。阮公讳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夫云蒸于山。
不择时而出。故公以全德生于衰世。于时中州多故。大道
(阙)缺于用者知膏火自铄。逃于累者惧木雁两伤。公由
是内张道机。外隳天彀。土梗圣智。秕糠轩冕。遂登广武以
览古。望梁台而寓词。埋照于竹林。放神于蓬池。德充也尔。
独孤及(一) 第 7b 页
其兴怀昔游。故为东平相。怡情善酿。故受步兵校尉。弛张
蘧宁之际。出处夷惠之表。否泰莫得介于灵府。名实不足
汨其冲气。螭蟠龙卧。与道偕隐。所以沈吟志全。慷慨神王。
独立长啸。遗荣此台。当其寓兴也。盖将豪视泰山。囊括浩
气。颓然自得。与造化者为友。故卷其用而怀之。世莫得而
窥也。其外物所感。则寄之翰墨焉。谓道莫至于专气抱一。
于是著释老论。哀莫大于矫时死名。于是有吊比干文。情
动于中而形于言。赋咏怀诗。问道苏门。[:#AS-FEDD:●]
[:#AS-FBEC:●]犮而不答。作大人先生
传。岁在元黓。余登大梁之墟。墟中之人方诵公遗尘。叹元
风芜没。议乐石以旌朽壤。余采其故事之存于糟粕者。勒
而为啸台颂。颂曰。

独孤及(一) 第 8a 页

天下多故。贤人谷耻。隐于沈饮。以俟倾否。越礼逃用。晦德
忘已。不知我者。为我狂且。长啸怀人。咏古著书。感时而恸。
非必穷途。沔彼汴水。东流无返。迹是人非。荒台可践。升高
延伫。想见青眼。道乌乎在。日逝日远。(一本作五运相错三
徵交戾天地之气有时而闭居子迷阳亦既悬解万象离
境一杯韬世大辩不言至清无徒泠然长啸味道之枢神
和天倪迹寄穷途物我两忘独与化俱汤汤汴河东流不
返之子已往德音日远荒台未倾嘉树勿剪升高延伫思
独孤及(一) 第 8b 页
见青眼山有莱隰有薇逝者不作吾谁与归望古刻石永
昭清徽)

** 敕与吐蕃赞普书

敕吐蕃赞普外甥。朕共赞普。代为与国。自我元宗至道大
明孝皇帝与生(一作甥)赞普和亲结好。将六十年。仰思当时
之约。岂为一朝之故。实欲相恤灾患。永同休戚。使代代子
孙。为兄弟甥舅。如手足之相卫。唇齿之相依。自尔便息戍
罢兵。二境无征战之苦。金玉绮绣。问遗往来。道路相望。欢
好不绝。赞普宁忘之乎。自我国家有安禄山史思明之难。
朕谓言赞普必有恤邻救患之意。岂知乘我之舋。恣其侵
轶。煞略河湟之人。争夺汧陇之地。又与朕叛臣仆固怀恩
共扇诱回纥等诸蕃。同恶相济。犯我都邑。三年之间。三至
城下。此实赞普苟窥分寸之利。自弃一家之信。不念婚姻
独孤及(一) 第 9a 页
之好。忍绝甥舅之欢。累代亲邻。一朝并弃。有目有耳者。皆
为赞普羞之。夫以小国伐大国。且劳师袭远。而助叛臣。有
是三者。神宜悔怒。果然怀恩自毙。回纥来降。羌浑诸蕃。内
难外散。天实有眼。心可负乎。朕顷以背盟不祥。绝亲不义。
宁人负我。我不负人。所以含垢数年。未忍致讨。既不得已。
方思用师。正欲悉天下精兵。长驱西向。吊人问罪。然后凯
旋。上以雪宗庙之雠耻。下以释将士之愤怒。自料以德征
暴。以大攻小。以信讨诈。以义伐不义。当如沸汤沃雪。猛火
焚枯。人神同力。何往不济。筹议之次。适会彼国使来。云愿
独孤及(一) 第 9b 页
修前好。复如旧日。览书见意。良用怃然。欲不许则人来归
我。欲许则信不可恃。是以遣御史中丞杨济往谕朕意。且
探诚款。九月。济与彼国宰相某乙等同到。得所寄书。然后
知事皆由衷。言无虚谬。再披来旨。朕甚嘉之。何者。自非圣
哲。人谁无过。过而能改。亦古人之所善。追思六十年之舅
甥。有先祖先赞普之誓约。言在史册。信结天地。岂以小不
忍而隳大体。使百姓疲于甲兵。两主遂为仇雠。贰过迁怒。
朕所不取。敬依来请。彼此结和。而今而后。不复念恶。已令
内外屯戍。罢柝解严。凡我二国。洗瑕迁善。经略封疆。素有
独孤及(一) 第 10a 页
分地。各守土宇。尔无有侵。永为亲好。复如开元中故事。昊
天上帝。山川鬼神。实闻朕言。无谓不信。冬寒。赞普外甥比
平安。遣书指不多及。

** 策贤良问

问。天六地五。经纬斯列。内和外顺。礼乐攸兴。体也备而后
成。履也践而乃立。厥语则兴导讽诵。厥德则祇庸孝友。而
大道之行。本无制作。忠信之薄。翻为乱首。终以六君子繇
此振三代之英。四豪士违之婴五伯之罪。焉往可以还厚
反朴。何适可以持盈守成。郁乎文哉。周监二代。网罗奔放。
独孤及(一) 第 10b 页
沿革多端。至若缁布纁裳。夏腒冬雉。弓矢询于五物。哜啐
正于三命。示惠而加折节。训恭而置房烝。间问殷聘。搢三
挟一。诗怀祝嘏。丝紑尸宾。抗木虞筐。桑匰蒩馆。然⻂[:#AS-FBED:●]冥
鹥总。盎涚瓢赍。苟敬之仪。甫竁之节。此等之物。各为何兴。
用之安所。舍之何从。经邦之略。焉假设施。别白书之。无或
暧昧。

** 策宰相科问

问。圣人握天下之图。居域中之大。莫不仗偫材而康庶绩。
资多士以牧黎元。梦想傅岩之野。伫思磻溪之上。遂得乘
箕入相。就三命而作盐梅。投饵升朝。封四履而称师父。故
独孤及(一) 第 11a 页
知英灵间出。千载一贤。皇化轨躅。殊途共贯。我大唐道冠
牺轩。功高娲燧。长楚必割。翘木无遗。虚席旌贤。宵衣纳善。
降贤良之制。下徵辟之书。子等并藏器待时。悬瓢俟扣。深
识宰相之体。妙达经邦之术。欲使阴阳调六律。风雨应四
时。一百姓之心。平九州之利。馀粮栖亩。外户不扃。亭障无
虞。关河罢戍。渔者虚湍濑。田者让肥腴。路不拾遗。市无二
价。眷言于此。何道以臻。至如九仪八座之指归。四师六典
之题目。并驭人之大体。抚俗之良规。幸陈名义之端。无致
疏遗之对。

独孤及(一) 第 11b 页

** 策秀才问三道

问。儒有安身以全德。有杀身以成仁。有徇名以行已。有忘
名以救物。虽俱出于儒墨。而用之不同。圣人立言。岂其无
操持欤。夫魏颗违命。申生受赐。伍尚赴郢。伍胥如吴。四者
孰孝。比干死之。微子去之。太公投竿。伯夷采薇。四者孰义。
石户窜于海上。伯阳隐于柱下。范蠡汎舟于越。三者孰洁。
今欲考其本末。度长以挈大。较其去就。合异以为同。渴闻
贯之之道。辩之之说。

问。黄帝氏以无为为政。垂衣裳而天下顺。周人三千其仪。

独孤及(一) 第 12a 页

亦克用乂。舜诛四罪。天下咸服。而成康恭已。刑措不用。致
化之本。岂不同源。而文质殊贯。损益相反。以古范今。何去
何就。孔子用钺两观。而鲁至于道。而宓子贱鸣琴愔愔。单
父亦化。宽猛之际。大小不侔。比权量实。其义焉在。敷畅厥
旨。敬伫嘉言。

问。传曰。其君斋明精洁。则神飨人听。故明神降之。夫天地
絪缊。冲气为人。神何由降。明何由出。至于晋祟实沈。崧生
申甫。编传谷城之老。言发魏榆之石。梼杌杜伯。与商周而
独孤及(一) 第 12b 页
存亡。黄熊白毛。将晋虢而兴败。是何祥也。根本焉在。二三
子贲然来思。宜究乎天人之终始。其悉数以对。

** 对洞晓元经策

问。大象无体。元功阴骘。虽禀生之类万殊。而含道之原一
致。是以至人垂训。将以微言。演为真宗。贻厥后学。包括六
艺。周流八表。或因事以立言。或寓言以诠意。至如交乐于
天。交食于地。不相与为事。不期与为谋。善无所私。恶无所
弃。施之于教。何以劝勉。经曰。不争善胜。不言善应。正直如
绳。平易如水。常务斯道。何往不臻。又曰。善建不拔。善抱不
脱。子孙以祭祀不辍。斯言信矣。昔放勋钦明。光宅天下。人
独孤及(一) 第 13a 页
歌击壤。政叶雍熙。可谓善乎建抱。善乎拔脱。宜其帝绪蕃
远。贻厥孙谋。绵绵瓜瓞。迈德垂裕。何丹朱之不嗣。而祭祀
辍乎。又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若以天下观。天下岂有二君
乎。夫君为元首。臣为股肱。君无贤臣。谁与共理。粤若舜举
八元。致垂拱之化。汉用三杰。成霸王之业。夏殷之末。任佞
去贤。宗社沦亡。为无匡辅。经称不尚贤者。其旨何也。圣人
立教。专气致柔。故形不欲劳。性不欲竭。深根固蒂。可以常
存。则有朝穆肆任。劳逸过度。促龄损性。却以为然。又有惟
静惟清。守贞守朴。二经之说。何取则焉。又闻善摄生者。动
独孤及(一) 第 13b 页
与吉会。武不措爪。兵难容刃。单豹嵓居水饮。身代俱损。寿
永色孺。不免噬搏。何卫生之不异。而利害之顿殊。子既洞
晓元经。探微索隐。矛盾若此。何以会明。侧席虚心。伫闻启
沃。

对。臣闻道之为物。无名无形。盖圣人酌而用之。推而宏之。
取其精以修身。用其粗以救物。从本降迹。散朴为器。于是
有可道之道。忘言之言。其大略虽以冲寂为宗。虚极为体。
然妙用无眹。故不可致诘。今陛下诘其体。探其宗。岂不欲
因言演教。于教奚有。夫长风吹而众窍号。则大无不动。细
独孤及(一) 第 14a 页
无不应。况陛下用大道为风。以鼓偫有。臣则吹万之一音
也。敢不唱于众窍之末。臣谨按天有施。地有利。用天之施。
以处其和。谓之交乐。分地之利。以养其正。谓之交食。夫相
与生于有为。有为生于有事。有事则谋名存矣。善恶生于
公私。公私生于用。用则弃名立矣。然圣人有为不为焉。有
事无事焉。有谋不谋焉。有善无善焉。有恶无恶焉。泯善恶
于一致。合异同于万殊。则妙门可存。教父斯在。臣又按道
德经云。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常有司杀者杀之。此不争善
胜之应也。文宣王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此不
独孤及(一) 第 14b 页
言善应之验也。周书云。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此正直如绳
之效也。经又云。居善地。心善泉。与善仁。言善信。此平易如
水之證也。陛下宏其言。挹其道。以为天下式。三十有二载
矣。且复推功外名。不有不恃。考言询事。若冲若缺。诏臣等
曰。常务斯道。曷往不臻。臣鲰生也。焉知其辨。虽然。有一于
此。愿陛下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使神不远于人。人不远于
天。天人合并。如影响交应。则甚夷之道。焉往而不臻。夫有
国者。必善建皇极。善抱至道。道之不存。倾其宗迁其社之
谓拔。桀放南巢。受死牧野是也。极之不建。失其器亡其国
独孤及(一) 第 15a 页
之谓脱。太康去洛汭。幽王败骊山。厉王流彘是也。至如尧
知天历在躬。故以至公官天下。天下戴之而不辞。知丹朱
不肖。又以至公禅天下。天下去之而不怨。可谓迈德矣。其
后裔更霸迭王。重之以御龙唐杜之代禄。可谓垂裕矣。陛
下兴废继绝。立五帝祠。即春秋备其祭典。亦可谓祭祀不
辍矣。方之拔脱。臣谓不同。经曰。不尚贤。使民不争。大哉圣
人之知微知彰乎。夫尚贤者。国家之所当先。然古先圣人
曰。虽求贤审官。其用未始不无为也。而圣人能无为于求
贤。不能使无为无迹存。则有为者尚之以为利。于是有饰
独孤及(一) 第 15b 页
智以惊愚。修身以明污。其渐起于一时之名。其弊存乎千
载之后。不尚贤者。非谓废股肱之任。绝匡辅之力也。盖欲
因时致功。功成则遣而遗之。因义立事。事遂则有而无之。
无之则迹灭。迹灭则争息。争息则于为无为。于事无事。虽
八元以翼唐弼虞。三杰之戡秦灭项。其无为无事一也。若
夫齐天地。冥万物。莫大于全真。专气致柔。全真之本也。惟
清惟静。全真之中也。各然其所然。各可其所可。全真之末
也。设教者三合其道。一以贯之。虽逍遥与道养殊途。然性
情与力命同辙。苟因其合而较其分。则子产不得不劳于
独孤及(一) 第 16a 页
刑政。朝穆不得不逸于肆任。若矫其肆任之性。以徇刑政
之端。是续凫截鹤。亏其全矣。故圣人以大猷御六气之辨。
以大方合二经之旨。明应变无方。立言不一。学者宜忘言
以究其体统。不可执言以滞其筌蹄。经不云乎。反者道之
动。惟动而常静。静可以取则。权足以合义。义无反经。凡养
生者。以本为精。以物为粗。闭其外。慎其内。迹不践凶危之
境。故兵不能容其刃。心不居冯暴之地。故武安得措其爪。
苟守其精而遗其粗。故得于内而丧其外。外内无以持其
分。则卫生之经悖矣。谓之不异。臣窃异之。至如希微大体。
独孤及(一) 第 16b 页
徼妙元键。陛下得黄帝之遗珠久矣。虽广成无所陈其至
精。传说无所用其舟楫。启沃之问。岂臣及之。有黩睿谋。惧
殒越于下。谨对。

** 代文武百官贺芝草表

臣某言。臣等伏见开府仪同三司鱼朝恩奏。含晖殿及白
华亭院内并芝草生者。臣等谨披图按牒。窃考前志。盖王
者以道莅天下。而德及庶物。则有神木灵草。储祥效异。陛
下贤圣恭俭。慈仁爱人。开阐学校。尊教劝德。将以五经。根
本庶政。风化斯浃。神人以和。和气旁感。蒸而为瑞。不然。岂
独孤及(一) 第 17a 页
灵芝菌蠢。异处同植。不产他宇。必于宸居。辉辉九葩之盖。
煌煌三秀之质。盖表陛下之钦明光宅。以人文成化。灵根
硕茂。万叶无疆。神应炳然。天意如答。臣等获忝朝列。幸睹
祯祥。臣无任喜庆之至。

** 贺擒周智光表

臣等言。臣闻征而无战。王者之师也。将而必诛。春秋之义
也。臣伏见周智光傲很顽虐。昏迷猖狂。敢专生杀之威。以
慢王度。崇饰奸慝之志。自干天诛。陛下谓罪在已躬。视人
如子。永言式遏之义。不得已而用师。而将才受钺。兵未血
独孤及(一) 第 17b 页
刃。已枭元恶之首。载安旧污之俗。昔汉征黥布。望阵而忧。
殷伐鬼方。积年乃克。岂若今日陛下朝命将帅。夕歼渠魁。
制胜神速。从古未有。臣无任庆快之至。

** 贺袁傪破贼表

臣某等言。臣等伏见河南副元帅行军司马太子右庶子
兼御史中丞袁傪露布奏。今年五月十七日破石埭城贼
方清。并降乌石山贼陈[:#AS-FE5D:●]
[:#AS-FBEE:●]土等徒党二万五千五
百人者。臣閒圣人之生。不能使大盗不起。故唐虞之代。时
则有三苗之师。奸宄草窃。为患旧矣。山贼方清等。蕞尔狂
狡。敢干天
独孤及(一) 第 18a 页
诛。聚椎剽之徒。谓险远可恃。作为蛇豕。以荐食勾吴。乃有
跨据大江。吞噬东土之计。七州之地。人罢耕织。百姓业业。
全活无所。陛下方锐志于偃武。不得已而用兵。乃命将受
略。使先胜后战。故傪等役不再举。而师有成绩。巢窟皆倾。
俾无遗类。诖误之辈。得返故业。污俗更始。流人汔康。此三
代之举也。非陛下齐圣格天。文思柔远。岂能厎绥盗乱。如
此其速。臣等幸睹成功。不胜大庆。臣无任抃跃之至。

** 请降诞日置天兴节表

臣某等言。臣闻天有春秋冬夏之气。时也。时有分至启闭
独孤及(一) 第 18b 页
之候。节也。至若寒食上已。端午重阳。或因人崇尚。亦播为
风俗。况历运光启。圣人降生。固宜纪载震之辰。与八节同
号。故元宗生日命曰天长节。肃宗生日命曰天平地成节。
并以饮食宴乐。布庆万方。使赐及同轨。风流异代。陛下纂
祖宗纯懿。与天地同德。礼乐克修。宪章咸备。而圣诞之日。
未有嘉名。将何以表出震之期。庆流虹之瑞。率土延企。思
扇旧风。是以臣等禺禺。不胜大愿。愿以十月十三日为天
兴节。其王公士庶。上寿作乐。悉如开元乾元故事。上以殷
荐。崇先天不违之德。下以布泽。锡万代无疆之休。使凤鸣
独孤及(一) 第 19a 页
河清。实在兹日。臣无任。

** 贺栎阳县醴泉表

臣等言。伏见京兆尹李勉奏。栎阳县有醴泉涌出。饮之者
痼疾皆愈。臣闻王者泽周庶类。则神降百祥。天地之心。去
人不远。陛下厚德载物。与坤同符。以善利人。如水润下。故
后土献瑞。涌泉疗疾。灵源酌而不竭。沈痼饮而皆痊。勿药
之喜。万人是赖。仰窥天意。岂不以是彰陛下之德施乎。不
然。何众庶禺禺。强名圣水。彼丹井朱草。白麟赤雁。徒称太
平之瑞。未闻功施于人。方之圣泉。岂踰神异。臣等无任喜
独孤及(一) 第 19b 页
庆之至。

** 贺太阳当亏不亏表

臣某等言。伏见今月一日云物阴晦。太阳当亏不亏者。臣
闻殷太戊宋景公。皆修德立言。而妖变为福。陛下以日月
薄蚀。劳谦惕厉。而灾不胜德。云为垂阴。若天降衷。使其谪
收不见。易象曰。既忧之咎不长也。臣等无任欣戴之至。

** 贺潞州芝草嘉禾表

臣某等言。臣伏见陈郑泽潞陇右节度使奏。潞州使院行
军司马裴政厅事柱上生紫芝草七茎。长子县厚载乡生
独孤及(一) 第 20a 页
嘉禾两茎同一穗者。臣闻灵芝嘉禾。太平之瑞。昔在周汉。
尝表休徵。当时福应。疾如影响。今庶政方乂。而二瑞荐臻。
是天降殊祥。用彰有德。岂非陛下宝持慈俭。辑柔远迩。克
俾天下和平。当如周汉之盛乎。神祇景贶。实甚昭晰。彼唐
叔之献。与斋房之歌。明德所感。古今同契。臣无任。

** 直谏表

臣等言。伏见陛下屡发德音。招延献纳。使左右侍臣。得直
言极谏。忠謇者无不听。狂讦者无不容。又辛丑诏书。诏裴
冕崔涣等十有三人并集贤殿待制。以备询事考言之问。
独孤及(一) 第 20b 页
此五帝之盛德也。而臣以目睹。生则幸矣。然顷者陛下虽
容其直。而不用其言。进匦上封者。大抵皆事寝不报。书留
不下。但有容谏之名。竟无听谏之实。遂使谏者稍稍自引。
钳口就列。饱食偷安。相招为禄仕。此忠鲠之士所以窃叹。
而臣亦耻之。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孔某者。况以朝廷之
大。卿大夫之众。而陛下选受之精与。假令不能如文王之
多士。尧舜之比屋。其中岂不有温故知新。可使懋陈政要。
而亿则屡中者乎。陛下唯虚存其仪。令条奏不旷。及议政
之际。曾不采其一说。尧之畴咨。禹之昌言。岂若是耶。昔尧
独孤及(一) 第 21a 页
设谤木于五达之衢。孔子亦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
寡。又曰某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然则多闻阙疑。不耻下
问。圣人之心也。臣不胜大愿。愿陛下试以尧孔之心为心。
日降清问。启其宏议。不可者罢之。可者议之于朝。与执事
者共之。使知之必言。言之必行。行之必公。则君臣无私论。
朝廷无私政。天下无私是。陛下以此辨可否于献替。而建
太平之阶可也。况国体乎。自师兴不息十年矣。万姓之生
产空于杼轴。拥兵者第馆亘街陌。奴婢厌酒肉。而贫人羸
饿就役。剥肤及髓。长安城中。白昼椎剽。京兆尹不敢诘。加
独孤及(一) 第 21b 页
以官乱职废。将惰卒暴。百揆隳刺。如纷麻沸粥。百姓不敢
诉于有司。有司不敢闻于天听。士庶茹毒饮痛。穷而无告。
今其心禺禺。独恃于麦。麦不登。则易子咬骨。可跂而待。眠
于焚薪之上。岂危于此。陛下不以此时轸薄冰朽索之念。
励精更始。思所以救之之术。忍令宗庙有累卵之危。万姓
悼心而失图。臣实惧焉。去岁十二月丁巳。夜中星陨如雨。
昨者清明降霜。三月苦热。寒暑气候。错缪颠倒。沴莫大焉。
岂下凌上替。怨讟之气焰以取之耶。不然。天意之丁宁谴
诫。以此儆陛下。宜反躬罪已。旁求贤良者而师友之。黜弃
独孤及(一) 第 22a 页
贪佞不肖而窃位者。下哀痛之诏。去天下所疾苦。废无用
之官。罢不急之费。禁止暴兵。节用爱人。罔使宦官乱国政。
佞言败厥度。兢兢乾乾。以徼福于上下。必能使天諴感而
神心应。反妖灾以为和气。彼太戊桑谷。宋景荧惑。焉足为
陛下道哉。臣一昨陈奏。请减江淮山南等诸道兵马。以赡
国用。陛下初不以臣言为愚妄。许即施行。然及今竟未有
沛然之诏。臣窃迟之。今天下唯朔方陇西有吐蕃仆固之
虞。邠泾凤翔等兵。足当之矣。自此而往。东洎海南至番禺。
西尽巴蜀。万里无鼠窃之盗。已积岁矣。而兵不为之解。倾
独孤及(一) 第 22b 页
天下之货。竭天下之谷。以给不用之军。而为无端之费。臣
不知其故。假令居安思危。用备不虞。自可于阨要之地。少
置屯禦。馀悉休之。以其粮储屝屦之资。充疲人贡赋。岁可
减国赋之半。陛下岂迟疑于改作。逡巡于旧贯。使大议有
所壅。而率土之患。日甚一日。是益其弊而厚其疾也。臣窃
惑焉。夫疗痈者。必决之使溃。今兵之为患犹痈也。不以渐
戢之。其害滋大。大而图之。必力倍而功寡。岂周易不俟终
日之义与。伏惟图其始而要其终。天下幸甚。臣无任恳款
之至。

独孤及(一) 第 23a 页

** 为李给事让起复尚书左丞兼御史大夫第二表

草土臣某言。臣昨以哀瘵愚恳。昧死上陈。冀回日月之光。
曲念蝼蚁之志。伏奉丁酉诏。未蒙矜允。捧读圣旨。五情殒
裂。臣某中谢。伏以适四方宣王命之任。必择职位素贵。闻
望炳著。学能专对。才有馀力者。以充其选。臣以宗室未属。
妄荷宠命。惟才与智。俱不如人。况今衰羸残喘。加以病苦。
支离沈瘵。历夏及秋。终日不过一食。不杖不能自起。自料
若力疾祇命。适数千里。虽欲自强。必中道委顿。玺书诏旨。
独孤及(一) 第 23b 页
废失是忧。臣伏见广德二年七月赦书。罢天下起复之官。
许终丧礼。此陛下孝德过于两汉。然涣汗之发。率土沾霈。
岂独令臣。隔在赦外。又尚书右丞。会府之枢辖。御史大夫。
天下之绳墨。宣慰巡检。朝廷之大寄。今臣受此三职。而以
起复为名。因臣过举。破陛下法令。使百寮师师。何以取则。
臣夙遭不造。备生人之艰。官始一命。先臣弃背。慈母鞠育。
至于成立。遭罹二京覆没。弱弟以宗室见害。臣茕然茹痛。
独侍板舆。备尝险阻。冀及荣养。才擢掖垣。慈颜违代。罔极
之痛。终天莫追。今灵筵未尘。坟土尚湿。遽令臣荷金印之
宠。处黄华之荣。使繐帷廓然。奠祭无主。此恒情之所不忍
独孤及(一) 第 24a 页
也。陛下其忍之乎。伏乞以圣慈曲临。皇明下照。矜臣尪瘵。
察臣不逮。更择时彦。授之使职。许臣得以羸骸。终其丧纪。
实天地之施。钟于臣身。倘残魂未灭。朽质可委。誓当摩顶
至踵。以答圣造。臣无任哀瘵恳迫之至。

** 第三表

草土臣某言。臣再以微诚。伏阙请命。纶言累降。天听未回。
仰戴圣情。俯循哀戚。悲惧交迫。悼心失图。臣某中谢。臣才
能不及中人。且未尝有毫发勋效。陛下不以臣不肖。特降
殊私。授以驱驰之任。赐以亲贤之目。臣且匍匐奉诏。戮力
独孤及(一) 第 24b 页
将命。宁敢矫礼为名。以让自饰。顾臣羸瘵奄奄。行步支离。
力有所不任。用有所不逮。风宪重任也。宣抚大典也。诚恐
以疾坠王命。隳使职。负陛下所举。以重臣之罪。方今济济
多士。盈于朝列。陛下舍而不用。而拔臣于苫庐之中。必以
臣智识为小有可采。臣之他日。犹不如人。况今尪薾馀息。
方寸紊矣。焉能为陛下振扬休命。览观风俗。窃自惟忖。知
不胜任。是以拳然寸丹。犹冀识察。陛下仁圣孝德。锡类海
内。岂令善贷。不沾臣身。敢希殊造。俯遂微恳。则死之日。生
之年也。臣无任哀惧之至。

独孤及(一) 第 25a 页

** 第四表

臣某言。一昨臣以哀瘵。叨奉恩私。封章三上。不蒙矜允。猥
以羸薾之质。谬衔出疆之命。赖陛下威灵。免贻咎责。复得
待罪朝阙。许守几筵。仰荷天慈。俯惭灵祐。臣某中谢。顷陛
下不以臣驽蹇。特加宠渥者。岂非知臣属辱忝宗盟。曾奉
使河朔。谓能阐扬天旨。怀柔远方。而尚书省材贤如林。庶
政必举。陛下垂拱。偫臣守职。固不假臣以区区之力。重尸
省闱明矣。今将命既复。本职未解。敢恃皇眷。辄复陈乞。臣
独孤及(一) 第 25b 页
煢然在疚。独无兄弟。荼毒日浅。创钜痛甚。且又疹病。四体
支离。重寄荣遇。人之所欲。力有不任。名敢虚受。此臣所由
拳拳不已。有望于陛下也。臣伏以三年之丧。未足申罔极
之恩。先王制礼。以节人情。臣在丧未逾一年。奉使已历三
月。若又假国家名器。食陛下禄俸。是臣亡母于臣有终身
之爱。而臣于亡母无数月之报。先圣以孝感为号。陛下以
孝德格天。锡类之恩。宜及海内。今宠命一降。使臣有不孝
之目。子而不孝。如臣不忠。不孝不忠。人所当弃。是又岂足
为陛下操持纲辖。弥纶宪章。臣之顽固。犹知不可。况天下
佥论。朝廷公议乎。伏愿许臣免冠。遂臣私志。倘终丧纪。尚
独孤及(一) 第 26a 页
有馀息。誓当摩顶粉骨。以答殊恩。臣无任。

** 第五表

臣某言。臣去年十一月某日。又诣银台门下上表陈情。至
今积旬。未奉恩旨。屏营无地。哀惶疚心。臣某中谢。臣蕞尔
朽质。叨奉明恩。违天固辞。岂不知罪。实由恃陛下蒸蒸之
德。故敢守臣子区区之意。伏以忠孝之道。礼生于情。资亲
事君。爱敬同等。臣生处圣代。齿力未衰。致身日长。效节途
远。独慈亲违弃。永往莫追。先王制礼。居丧之纪有限。昊天
不吊。欲报之德罔极。而今茹痛缄哀。冒宠干责。虽欲僶俛
独孤及(一) 第 26b 页
从事。使臣何以为心。盖三年之丧。金革无避。自鲁公伯禽
晋襄公始也。实以徐戎秦师之役。有为为之。非是则否。故
孔子对子夏问曰。以三年之丧从利者。吾不知也。今朝无
徐秦之难。臣非金革之任。窃陛下名器。是从利于丧也。食
稻衣锦之责。舍臣谁归。凡曲全万物。使不失性。天地之仁
也。鞠育煦妪。知寒热疾痛。父母之慈也。兼而有之。明君之
惠也。臣是以又持悃款。昧死上言。窃希天父之恩。不夺臣
子之志。泣血待命。惟陛下省察。臣无任。

** 第六表

独孤及(一) 第 27a 页

臣顷顿首昧死诣阙。累陈情状肝胆。悉以披露恳诚。冀蒙
识察。于今浃辰。德音不下。实由臣词浅意陋。无以动天。哀
惶失图。跼蹐无地。臣某中谢。臣虽亲忝葭莩。才实驽钝。位
忽过望。恩亦加等。宜竭精力。仰酬造化。岂敢饰让自言。企
礼顾望。尝闻上有至仁之君。下无失性之人。陛下以蒸蒸
圣德。格于上下。故哀哀孝思。敢辞荣禄。陛下岂忍抑其微
诚。假令臣损情变礼。陈力就列。亦犹双凫乘雁。何补江海。
况敢贪不次之宠。遗罔极之报。因丧从利。以哀为荣。此臣
独孤及(一) 第 27b 页
所以屡渎天威。望回宸听。恳至之愿。形于累表。拳然待命。
惟圣慈察之。臣无任。

** 第七表

臣某言。伏奉某月日批敕。矜臣荒谬之情。许以残喘终丧。
使奉几筵。获展哀报。陛下诞敷五教。惇叙九族。以臣属忝
枝叶。哀[:#AS-8563:⿰⺯⿸厂⿱田坴]蓼莪。恤以皇慈。使及于礼。天地之意。曲全人欲。
日月回照。下及苫庐。伏读诏书。感惧交集。仰戴圣造。若蚊
负山。屏营瞻奉。惶惧陨越。臣无任哀戴之至。

** 为谯郡唐太守贺赦表

臣某言。伏奉二月五日制书。大赦天下。喜气动天。荣光被
独孤及(一) 第 28a 页
物。百神踊跃。众庶悦豫。臣某诚欢诚喜顿首顿首。臣闻大
道所宝。莫先于慈。圣人之德。无以加孝。陛下执大象以御
物。不得已而用兵。假一戎之威。为万物戡难。再造区宇。以
康黎元。慈之至也。纂服配天。不失旧物。然后增鸿名以严
父。正荣号以恭已。元元本本。尊尊亲亲。孝之大也。犹虑物
有不遂其性。政有不阜于俗。宏肆眚之恩。与天下更始。涤
瑕荡秽。烛幽及微。风行物表。镜照海内。雷作而万户蛰振。
网开而三面鸟飞。阳春无私。品物何幸。臣位忝郡守。预沐
渥恩。绩考勋微。徒沾润泽。臣无任抃跃之至。谨奉表陈贺
独孤及(一) 第 28b 页
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