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任华
任华 第 21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三百七十六

任华 第 1a 页

* 任华

华。元宗时官秘书省校书郎。出为桂州刺史参佐。

** 明堂赋

粤若稽古巨唐。千灵累圣。二叶重光。思文烈以宗祀。象天
地之圆方。考遗训。建明堂。俯南端之赫赫。㨖北极之锵锵。
盘螭黝纠。捧神珠而高翥。游鹍翕习。仰层槛以回翔。星辰
出纳于疏牖。虹蜺萦带于轩廊。远而望之。若扶桑吐日生
高冈。近而察之。若丛云转盖陵昊苍。屹峥嵘以岑立。漫披
任华 第 1b 页
离而翼张。其奥秘也。懿濞退槩。灵仙髣髴。肃枚枚以实实。
窅眇清爽。日月来往。赫昈昈以煌煌。阶陛嶙峋而分据。栾
栌磊落以相望。实造化之难测。非翰墨之所详。吾君正冠
冕。垂衣裳。佩玉玺。腰干将。猛簴列。崇牙张。百揆时序。万国
来王。敦行尚年。既在南而近夏。贵仁亲族。乃居东而曰阳。
中主尊于太室。西导德于总章。务兢兢之孝理。匪晏晏之
乐康。然后知向明之位正。随时之教盛。因方备色。乘五运
以顺行。选士养贤。崇四学而敷令。岂直若斯而已哉。其宫
十二以象辰。行水四周而为海。堂筵楣径。可以见乾坤之
任华 第 2a 页
筹策。暑往寒来。可以知六九之变改。室也州之数。窗也卦
之在。高得黄钟之实。柱悬列星之彩。毕千古之能事。终一
人之不宰。至有虞之总期。夏后之太室。殷重屋以五。周太
庙以七。伊数君之馀制。各殊途而并逸。虽信美于当年。是
无取于今日。别有清河绊鸟。长沙求贽。讨论公玉之图。错
综伯喈之议。傥绣桷之有渐。庶青云之可致。

** 与庾中丞书

中丞閤下。公久在西掖。声华满路。一昨迁拜中宪。台阁生
风。甚善甚善。华窃有所怪。请试言之。何者。华自去冬拜谒。
任华 第 2b 页
偏承眷顾。幸辱以文章见许。以补衮相期。众君子闻之当
信矣。华顷陪李太仆诣阙廷。公乃谓太仆曰。任子文辞。可
为卓绝。负冤已久。何不奏与太仆丞。华也不才。皆非所望。
然公之相待。何前紧而后慢若是耶。岂华才减于前日。而
公之恩遇薄于兹辰。退思服念。良增叹惋耳。况华尝以三
数赋笔奉呈。展手劄云。足下文格。由来高妙。今所寄者。尤
更新奇。公言之次。敢忘推荐。朝廷方以振举遗滞为务。在
中丞今日得非公言之次乎。当公言之次。曾不闻以片言
见及。公其意者岂欲弃前日之信乎。华本野人。常思渔钓
任华 第 3a 页
寻常。杖策归乎旧山。非有机心。致斯扣击。但以今之后进。
咸属望于公。公其留意焉。不然。后进何望矣。任华顿首。

** 与京尹杜中丞书

中丞閤下。仆常以为受人恩不易。何以言之。昔辟阳侯欲
与朱建相知。建不与相见。无何。建母丧。家贫。假贷服具。而
辟阳侯乃奉百金往裞焉。及辟阳侯遭谗而竟获免者。建
之力也。其后淮南王以诸吕之故。诛辟阳侯。而建以曾往
来。亦受其祸。是知相知之道。乃是祸福存亡之门。固不易
耳。仆到京辇。常以孤介自处。终不能结金张之援。过卫霍
任华 第 3b 页
之庐。苟或见招。辄以辞避。所以然者。以朱建自试。一昨不
意。执事猥以文章见知。特于名公大臣。曲垂剪拂。由是以
公为知已矣。亦尝造诣门馆。公相待甚厚。谈笑怡如。仆由
是益知公懿德宏远。必能永保贞吉。而与人有终始之分。
不然。何乃前日辄不自料。而有祈丐于公哉。若道不合。虽
以王侯之贵。亲御车相迎。或以千金为寿。仆终不顾。肯策
款段崎岖傍人门庭开强言乎。矧仆所求不多。公乃曰亦
不易致。即当分减。然必若易致。则已自致矣。安能烦于公。
且凡有济物之心。必能辍于已。方可以成济物之道。公乃
任华 第 4a 页
曰分减。岂辍已之义哉。况自蒙见许。已经旬日。客舍倾听。
寂寞无声。公岂事繁遗忘耶。当不至遗忘。以为閒事耶。今
明公位高望重。又居四方之地。若轻于信而薄于义。则四
方无所取。惟公留意耳。任华顿首。

** 告辞京尹贾大夫书

大夫閤下。昔侯嬴邀信陵君车骑过屠门。而信陵为之执
绥。此岂辱公子耶。乃所以成公子名耳。王生命廷尉结袜。
廷尉俯偻从命无难色。此岂辱廷尉耶。亦以成廷尉之名
耳。仆所邀明公枉车过陋巷者。岂徒欲成君之名而已哉。
任华 第 4b 页
窃见天下有识之士。品藻当世人物。或以君之才望。美则
美也。犹有所阙焉。其所阙者。在于恃才傲物耳。仆感君国
士之遇。故以国士报君。其所以报者。欲浇君恃才傲物之
过。而补君之阙。宜其允迪忠告。惠然来思。而乃踌蹰数日
不我顾。意者耻从卖醪博徒游者乎。观君似欲以富贵骄
仆。乃不知仆欲以贫贱骄君。君何见之晚耶。抑又闻昔有
躄者。耻为平原君家美人所笑。乃诣平原君请笑者头。平
原君虽许之。终所不忍。居无何。宾客别去过半。平原君怪
之。有一客对曰。以君不杀笑躄者。用君为爱色而贱士。平
任华 第 5a 页
原君大惊悔过。即日斩美人头。造躄者门谢焉。宾客由是
复来。今君犹惜马蹄不顾我。况有请美人头者。岂复得哉。
仆亦恐君之门客于是乎解体。仆解体者也。请从此辞。任
华顿首。

** 上严大夫笺

逸人姓任名华。是曾作芸省校书郎者。辄敢长揖。俾三尺
之童奉笺于御史大夫严公麾下。仆隐居岩壑。积有岁年。
销宦情于浮云。掷世事于流水。今者辍鱼钓。诣旌麾。非求
荣。非求利。非求名。非求媚。是将观俯仰。察浅深。何也。公若
任华 第 5b 页
带骄贵之色。移夙昔之眷。自谓威足凌物。不能礼接于人。
则公之浅深。于是见矣。公若务于招延。不隔卑贱。念半面
之曩日。回亲眼于片时。则公之厚德。未易量也。惟执事少
留意焉。且君子成人之美。仆忝士君子之末。岂不敢成公
之美事乎。是将投公药石之言。疗公膏肓之疾。未知雅意
欲闻之乎。必欲闻之。则当先之以卑辞。申之以喜色。则膏
肓之疾。不劳扁鹊而自愈矣。公其善听之。何者。当今天下
有讥谏之士。咸皆不减于先侍郎矣。然失在于倨。阙在于
怒。且易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论语曰。君子之道。忠恕而
任华 第 6a 页
已矣。公之顷者。似不务此道。非恐乖于君子。亦应招怒于
时人。祸患之机。怨雠之府。岂在利剑相击。拔戟相撞。其亦
在于辞色相干。拜揖失节。则潘安仁以孙季获罪。嵇叔夜
为钟会所图。古来此类。盖非一也。公所明知之。又安可不
以为深诫乎。必能遇士则诫于倨。抚下则宏以恕。是可以
长守富贵而无忧危矣。成人之美。在此而已矣。念之哉。任
华一野客耳。用华言亦唯命。不用华言亦唯命。明日当拂
衣而去矣。不知其他。

** 送李侍御充汝州李中丞副使序

任华 第 6b 页

华州汝州。两京股肱郡也。朝廷以股肱之郡。非有股肱之
才者。则不可造次任焉。是以命华州牧兼御史中丞李公。
亟乘辕于汝。所以辍于华而急于汝者何。盖由华已致理。
而汝久缺人。久缺者何。不易其迁故也。然则州有兵而刺
史为之使。使不可以独理。爰命前监察御史李公为之副。
清泗上朝周之路。绝汉东封汝之心。屹然长城。蕃我王室。
亦在副贰之力也。且御史仲兄金吾将军。尝处中司之雄
职。镇于上洛之要地。招我于芸阁之上。假我以柏台之荣。
与华甚厚。同于骨肉。华见侍御。如见金吾。方将远别。值余
任华 第 7a 页
有犬马之疾。不遂携酒灞岸。赋诗河梁。魂消暮云。心折秋
草而已矣。汝颍自古颇多奇士。荀陈令族。岂无子孙。君其
善待之。无忘推迁。至如公堂闲坐。对三十六峰。或青云半
收。或新月初挂。当有佳句。时时寄来。

** 送王舍人归寿春侍奉序

太子舍人王良辅。时人睹之。呼为玉人。我心重之。有如琼
枝。今陇西公。即舍人谭公之亲也。公尤哀而怜之。情义同
于长兄。礼秩优于诸弟。夫如是。岂得为万里之别乎。盖以
舍人急于倚门之期。切以趋庭之恋。若之何。因留之赠言。
任华 第 7b 页
赠言伊何。莫过于勤孝。立身伊何。莫过于守正而已。秋天
压溟海。白波走洞庭。后期何日。怅惘猿声。

** 送祖评事赴黔府李中丞使幕序

自武陵守拥旄分阃。有唐已来。李公一人而已。自非忠义
特达。有文武才略者。曷以致兹。公以黔巫之地。西控微泸
彭濮。东接桂林象郡。北渐巴峡。南驰沧溟。盖蛮夷犷俗。罕
遵声教。必藉于幕画而详延祖生。岂伊异人。即我府主陇
西公之嘉客也。方将表于金阙而加之铁冠。适会有黔中
之命。相继而至。夫天下之宝。当与天下共之。况黔中桂林。

任华 第 8a 页

兄弟之国。又何閒然哉。俾朝廷知黔中得人。与桂林得人
何异。出饯何许。舜亭峨峨。凭槛窥鼋鼍之窟。酹酒滴鱼龙
之背。金石丝竹。虽有秦声。青山白云。恨非吾土。华承命制
序。因赠以言。不虑吾子以忠贞为本。又当指踪不选地。感
恩不顾身死。见贤良则引而荐之。勿惮勿疑。见仇怨则报
之以德。勿瑕勿疵。吾常以此为终身之宝。今以终身之宝
赠君。以为何如也。

** 送杜正字暂赴江陵拜觐叔父序

任华 第 8b 页

吾见骥子龆龀之时。爱其神清。知其才清。今果尔也。顷漂
沦荆楚。既孤且贫。求食于谁。托身于谁。四海茫茫。未获所
寄。及遇我陇西公。获所寄矣。公以故人之子。怜而收之。去
沟壑而寄乎南山。罢转蓬而荫于桃李。君子曰。陇西公在。
正字为不孤已。今离叔父颇久。暂归阮家之巷。感知已厚
恩。寻赴李膺之门。华与临别。抚其背曰。高门积庆。无忘乎
聿修厥德。大名难继。宜其自彊不息。念哉。

** 送温司马进降诞方物序

昔者黄帝生于寿邱。文王生于岐阳。数千年閒。以为盛美。
况我明主感龙而生。如凤之鸣。黄河为之清。率土为之宁。

任华 第 9a 页

岂寿邱岐阳足云哉。是以四方牧守。咸献方物。用贺南山
之寿。长居北极之尊。今此邦使乎。谁膺慎择。则司马温曥
其人也。曥相门子。温其如玉。五德备焉。坚其如金。百鍊成
焉。既出车彭彭。偫公追饯于北郭草草亭。巃嵷偫峰。謺出
青石。逶迤秋水。下藏碧沙。对此为别。饮酒而已。

** 送宗判官归滑台序

大丈夫其谁不有四方志。则仆与宗衮。二年之閒。会而离。
离而会。经途所亘。凡三万里。何以言之。去年春会于京师。
任华 第 9b 页
是时仆如桂林。衮如滑台。今年秋。乃不期而会于桂林。居
无何。又归滑台。王事故也。舟车往返。岂止三万里乎。人生
几何。而倏聚忽散。辽夐若此。抑知已难遇。亦复何辞。岁十
有一月。二三子出饯于野。霜天如扫。低向朱崖。加以尖山
万里。平地卓立。黑是铁色。锐如笔锋。复有阳江桂江。略军
城而南走。喷入沧海。横浸三山。则中朝偫公。岂知遐荒之
外。有如是山水。山水既尔。人亦其然。衮乎对此。与我分手。
忘我尚可。岂得忘此山水哉。

** 桂林送前使判官苏侍御归上都序

桂林。秦所置郡也。南临天池。东枕沧溟。西驰牂牁。北走洞
任华 第 10a 页
庭。地方三千里。带甲数万卒。实五府一都会矣。连帅之任。
朝廷难其人。往年命御史中丞张公。公号为称职。去年又
命我以佐之。初张公受命之日。以为五岭荒服。不同于他
邦。百蛮犷俗。不可以独理。乃荐武功苏浣。自秘书省校书
郎除金吾掾摄监察御史以佐焉。浣在幕中。多所匡辅。洎
张公家艰去职。浣统其留务。凛其正色。操持纪纲。而十州
之地晏如也。洎我公至止。观其迹而美其政。将表请焉。浣
辞以久辞坟墓。不见兄弟已六年。愿得生入武关。一到阙
下足矣。公从之。或筵于西堂。或[:#AS-82F9:⿰樽]于东楼。或馔于亭皋。凡
任华 第 10b 页
饮饯之盛。未有若此之绸缪者也。且予有善。公为扬之。予
有功。公为叙之。予有患。公为排之。予有屈。公为伸之。亦何
异脱骐骥于盐车。掷秋鹰于天畔。乃腾骋难料。击搏在即。
亦足以快意矣。且尔兄吾兄也。尔身吾身也。虽万里为别。
何别之哉。虽然。不能不怆恨。傥见二相国。当为深陈江岭
安危之体焉。料子必见潘庶子。因登高把酒。南望千峰。白
云离披。横在山畔。与我畴昔所见。岂有异乎。由是益令人
思北归。

** 送姜司户赴宣州序

任华 第 11a 页

士莫不伸于知已。屈于不知已。顷姜生以调集不偶。薄言
东归。乃告辞于吏部徐公。公素知其才。惜其去。竟不与之
别。无何。授宣城掾。得不谓少伸于知已乎。秋天晚晴。碧色
如扫。横度一鸟。时时行云。益令姜生有怀吴会。况还家有
循陔之庆。趋府有牒辟之命哉。仆与斯人。曾未觏止。其友
人姜正范与余善。邀余序之。范诚以我笔家流。则不知姜
意以为何如也。

** 送李彝宰新都序

任华 第 11b 页

宗室后进有以学术辞藻著称者。彝也。少好学。通九流百
家之言。善属文。颇有大节。去年制举不捷。无何。以书历抵
二相国。论安边术。由是召试西掖。凡数十百人。彝与庄若
讷高郢同入高等。何垂翅于制举。而奋翼于西掖哉。盖道
之屈伸。命之通塞。各有时也。执政以彝大人在蜀。故授新
都以荣之。彝岂不欲高步台省。时时与朝廷偫公谈笑。所
以俯就远县。盖为大人屈耳。秦云满天。倏聚忽散。与子分
飞亦尔也。古人别远。贵于赠言。子昔为什邡令。盖鸣琴不
下堂而理。今领新都。则异于彼焉。盖以庐井灰于焚之后。
氓庶疮于刀箭之末。树立存育。洪惟艰哉。况奔冲填凑。

任华 第 12a 页

昼夜风雨。诛求供应。旬晦山岳。其亲庶务。则宜戴星而出。
戴星而入焉。其接宾客。则宜一沐三起。一饭三吐焉。此朋
友之望也。如月照雪峰。花飞锦江。当有新诗时时复寄来。
念之哉李生。

** 秦中奉送前涪城贺拔明府归蜀序

吾尝以忠孝礼义清慎。此六者士君子立身从政之道。而
兼之者稀。涪城兼之矣。何以知之。尝纠余郡。又宰吾邑。每
升其堂。以观其政。况不以编户遇我。而以国士待我。情愿
任华 第 12b 页
交深。贯于金石。自我不见。于兹五年。长安相逢。如自天落。
而喜可知也。公以时命未偶。驾言于归。南山岩岩。分我乡
之南北。秦云日暮。类吾徒之聚散。况公之仲兄季弟。与余
为忘年友。涪水春风。巴山秋月。靡游不同。久阻山阳之欢。
又此河梁之别。二事交战。祗醉我心。今紫微郎常公。朝廷
之词伯。而公之旧也。君其请赋一诗。以大誇西蜀父老矣。

** 荐福寺后院送辛屿尉洛郊序

一昨渭北节度工部尚书臧公表荐辛屿尉洛郊。盖知屿
事亲以孝闻。与朋友以信闻。于吏道以干闻。不然。非所闻
也。秋七月。将之官。乃胥命于此寺后庭。盖所以破临歧之
任华 第 13a 页
妄想。销操袂之烦恼也。僧院少客。苍苔满地。终南晓晴。洗
然黛色。日暮饮罢。钟声傍山。赠言曰。子之叔父以清白著
称。历践台省。官至二千石。子其克已自励。无坠叔父之风。

** 送李审秀才归湖南序

平西原之岁。陇西李审自湘东来。才甚清。气甚和。节甚奇。
心甚高。仆是以恨相知晚也。秋九月。又言归于湘东。众君
子出饯于北郭。碧峰巉巉。出于柏梢。有如虎牙。夹天而立。
加以白日欲落。挂在岩半。横照滩水。月带微明。操袂于兹。
挥袂于兹。恨无昆山片玉以相赠。赠君桂林之一枝。审再
任华 第 13b 页
拜曰。幸甚。

** 重送李审却赴广州序

吁嗟乎。苍梧之片云。或随风而东。或随风而西。片云既如
是。孤客亦如是。昨日李生言归湘东。今日李生将赴南海。
昨日今日。岂有二李生乎。亦犹前日苏秦。与今日苏秦不
殊耳。所以然者何耶。盖乘流则进。见机而作。明有志于四
方。非凝滞于一途。其中或有不得已之事。亦不怪有也。昔
孔某尝为东西南北之人。张仪亦为燕赵齐楚之客。其已
乎。沧波远天。混和暮色。孤舟一去。曷日而旋归哉。

任华 第 14a 页

** 送标和尚归南岳便赴上都序

南岳有大比邱。其名曰道标。性聪惠㯋悟。通于禅门。精于
律仪。善于说法。该于儒术。是以禅师伯之。律师仰之。法师
宗之。儒流服之。自登戒坛。凡四十馀夏。致弟子弥漫于江
岭閒。不下万二千人。不然。安得前后连率。新旧岳牧。莫不
向风稽首焉。属我中司陇西公方崇东流之法。化南越之
俗。是以惠然杖锡。而公待之礼敬甚厚。前陇西公曰。维摩
经不云乎。法无往来。常不住故。金刚经不云乎。应无所住。
任华 第 14b 页
而生其心。每念双林树下。将归乎湘东郡。又忆王舍城中。
当诣于汉北阙。公难违其意。怅然久之。乃命幕中乐安任
华为之序。序云。彼上人者。甚为稀有。方以般若为舟。而浮
于洞庭。以大乘为车。而游于京师。皇帝深信释氏。必将延
入内殿。问以秘藏。岂唯将相得归依之地。王侯发回向之
心而已乎。王(疑)曰。如吾言焉。

** 送虔上人归会稽觐省便游天台山序

图书所载名山。如天台者鲜矣。故老莱游于斯。应真游于
斯。虔上人亦游于斯。老莱崇于孝者也。应真崇于道者也。
二公之美。上人兼而有焉。上人缁侣之澄肇。词场之沈谢。

任华 第 15a 页

读尽贝叶。能了于空。净如莲花。不著于水。不然。安得众君
子礼敬若是焉。言归膝下。则孝名为戒。将游物外。而朗咏
长川。岂徒荫长松以隐身。承瀑布以洗足。是将采掇灵药。
搜访仙经。归献北堂。永同西母也。镜湖秋月。当见色空。稽
山片云。能引诗兴。剡溪白鸟。知尔无机。云门疏钟。讶君来
暮。岂不谓然耶。今朝赠别桂林花。洞庭白烟湿袈裟。上人
与君各在天一涯。

** 送魏七秀才赴广州序

任华 第 15b 页

此邦词客往来。亦云多矣。其有论诗则为诗人。对酒则为
酒徒。如魏秀才元稹者。不可多得。况尔兄殿中侍御史万
成吾友。将为远别。岂同他人。江亭暮天。勿辞一醉。醉后解
缆。则月照沧海。猿啼碧山。其奈尔何。

** 夏夜对雨饯李玕擢第还郑州序

今年东都秀才登第者。凡十数人。陇西李玕为之称首。且
宗伯方以拔淹滞悯勤旧为务。而玕则年甫二十馀。岂张
公意耶。其如考旧文则上等。试文策又上等。欲以年少弃。
可乎不可也。朝廷由是翕然。谓张公之用心也。周选才也。
当不胶柱于一途耳。夏五月。李玕将归于郑。我中司李公。

任华 第 16a 页

惜明晨东郊之别。成此夜西园之会。桐叶滴其疏雨。竹枝
鸣其夕风。夜酒既醉。俾我小为之序。

** 随求即得大自在陁罗尼神咒经序

我本师说教。务存饶益。会因启圣。方有激扬。则大梵怀悯
念之心。如来演神妙之句。使无愿不满。有求则随。故此经
标之。为其品题矣。夫大自在者天之王。陁罗尼者咒之目。
盖以凭神咒威力。同天王自在。且咒有八首。除八难也。经
惟一轴。明一乘也。若听受讲诵。若书写带持。即是金刚之
任华 第 16b 页
身。便作如来之眼。是知烦恼大海。本从妄想中生。业障高
山。亦因觉悟而破。则颈边璎珞。衣中宝珠。未足比其珍矣。
懿夫能摧他敌。不假韩信之登坛。能致甘雨。乃同傅说之
作相。此则有功于国矣。至若火坑成水。刀刃为尘。毒龙生
慈。夜叉作礼。此则有功于人矣。及乎泥黎自苦。阿旁惊怪。
人便生于天上。塔犹在于城南。此则有功于鬼矣。非我有
九十九亿那由他诸佛同心同德。安乐天人。曷致于此矣。
粤有雅和尚者。诞生中土。如从西域而来。不读外书。只说
东流之法。丙午岁。访余于景城西岩之兰若。从容曰。此咒
有不可思议之力。竟无序述。谓之何哉。华答曰。唯然和尚。

任华 第 17a 页

谨闻命矣。将欲无垢之咒可验。净居之言足徵。岂独施于
信者。亦将悟彼疑者。若可信而不信。不应疑而疑。则三途
之中。不出入此辈。略述少言耳。亦乃勉旃诸仁。

** 西方变画赞

离一切相。修诸善法。夫如是。乃得菩萨心。心所感者为应。
夫如是。乃膺多福。道无上者归极。感罔极者报亲。在心佛
在相。唯心与相。唇齿相依。二事同源。百行宗孝。蒋氏兄弟。
惟孝也哉。前殿中侍御史蒋鍊。鍊弟前右拾遗镇。镇弟前
任华 第 17b 页
无锡尉镝。镝弟前千牛锋。锋弟前协律郎锜等。泣血三年。
哀过乎礼。愿西方上圣。永福先人。故尚书左丞赠太常卿
汝南侯大祥敬画妙法莲华变一铺。惟此经开佛知见。授
声闻记。如来秘藏。菩萨上缘。始发乎鍊也伯仲之心。见乎
法如来大士之相。终成乎太常无馀之度。孝矣哉。太常盛
德公才。师训天下。朝廷遂谦冲之德。后生兴禄士之叹。邦
国殄瘁。元元安仰。华太常故吏也。侍御以华情之拳拳。见
示经变。泣对灵相。祗感遗仁。侍御女弟润州长史京兆王
宙妻。次前信州刺史高阳齐䎖妻。季前拾遗东海徐閟妻。
哀礼兼极。此道也古所难。况衰俗乎。敬为赞曰。

任华 第 18a 页

大孝尊亲。其次用劳。其次用力。蒋氏之子。三者备极。诚哉
孝德。匮竭精素。哀空上慈。乃缋灵相。光仪既备。景福随之。
并无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