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陈九言
陈九言 第 17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三

陈九言 第 1a 页

* 陈九言

九言。开元时官太子舍人。摄殿中侍御史内供奉朔方节
度判官。擢起居舍人。迁右司员外郎。

** 唐尚书省郎官石记序

夫上天垂象。北极著于文昌。先王建邦。南宫列为会府。六
官既辨。四方是则。大总其纲。小持其要。礼乐刑政。于是乎
达。而王道备矣。圣上至德光被。睿谋广运。提大象以祐生
人。躬无为以风天下。三台淳曜。百辟承宁。动必有成。举无
陈九言 第 1b 页
遗策。年和俗厚。千载一时。而犹搜择茂异。网罗俊逸。野罄
兰芳。林殚松秀。尽在于周行矣。夫尚书郎廿四司。凡六十
一人。上应星纬。中比神仙。咸擅国华。以成台妙。修词制天
一之议。伏奏为朝廷之容。信梓之薮泽。衣冠之领袖。顷朝
荣初拜。或省美中迁。升降年名。各书厅壁。讹误多矣。总载
阙如。非所以传故实示不朽者矣。今诸公六联同事。三署
并时。排金门。辚华毂。鸾跄凤跱。肩随武接。而不因佥谋。补
其阙典。其于义也。无乃太简乎。左司郎中杨公慎馀。于是
合清论。创新规。徵追琢之良工。伐荆蓝之美石。刊刻为
陈九言 第 2a 页
记。建于都省之南荣。断自开元廿九年。咸立石于次。且往
者不可及。来者不可遗。非贵自我。盖取随时。班位以序。昭
其度也。丰约从宜。昭其俭也。俾夫金石长固。英华靡绝。不
编班固之年。自然成表。未读马卿之赋。已辩同时。不其伟
欤。

* 林谔

谔。开元中濮州鄄城县尉。

** 对莱田不应税判

**  劝农使称莱田旧不应税州县令有徵纳为例各自不同或据亩数均收或随上下加减百姓纷诉使司科均收以不应为从重科加减以非法均赋敛州诉恐年饥无以给贷且使司法例不平不伏处断

陈九言 第 2b 页

倬彼甫田。爰分沃塉。定其差等。故九州攸同。处有劳逸。诚
万人是系。周官掌事。征税毕均。皇明烛幽。远迩咸劝。德音
天发。直指风行。既有察于农功。将不遗于屋粟。剪莱非季
路之政。就芜兴元亮之词。责郡县之劳烦。慰黎氓之薄诉。
借如据亩数以枚率。随上下而加减。盖议事以制。示得便
陈九言 第 3a 页
宜。重戒年饥。颇符日用。苟殊乾没。获戾何堪。使司虽欲科
惩。愚谓伤于严刻。且莱田不税。实师古之通方。仓庾流衍。
乃自公之上务。绣衣匪同楚失。应副九重。州县请宥汉章。
赏其一切。

** 太原府交城县石壁寺铁弥勒像颂(并序)


维佛曰觉。是法曰空。镕范所谓敬田。薰崇可兼意境。自西
林晏灭。东夏闻教。纳偫动故广辟度门。诣真宰即密传智
印。功应沙劫。化悬金界。支提所以列寰宇。建葺所以遍山
陈九言 第 3b 页
林。石壁寺者。晋之西山。旧号石壁谷。隋隶西寿阳县。唐改
寿阳为文水。先朝分置交城而立寺焉。太宗昔幸北京。文
德皇后不豫。辇过兰若。礼谒禅师绰公。便解众宝名珍。供
养启愿。玉衣旋复。金榜遂开。因诏天下名山形胜。皆表刹
焉。所以报护力。广真谛也。特起绀台之制。颇馀紫禁之恩。
禅师寻终。官寺初创。分身建塔。遗迹岿然。多宝不开。吾徒
安仰。年籥四纪。绍复六僧。修伽蓝者瓘润脱。造山阁者毅
本元。竟未雄成。且为能事。粤邑宰燉煌张公令孙。清信香
缘。台铉英冑。隐若敌国。知无不为。行春之馀。瞻星开制。琢
拓岩突。所以面双峰。筑基林间。所以立前殿。飞廊右转。高
陈九言 第 4a 页
门南豁。化槛粲烂于虹涧。漱渠杳蔼于龙鳞。附丽张皇。公
之教也。复次寺大众县诸吏乡三老等。端念断结。回向增
修。属廊殿功闲。请鼓铸象设。信施山积。稽恳云奔。弦朔再
移。公难久抑。爰咨上座普公曰。和上万亿之中。已经付嘱。
一方之内。佥谓导师。此处山泉。人间卓绝。常叹庭宇浅狭。
形像卑古。既众心同欲。敢仰屈专知。先舍俸钱。次添净儭。
想望耆阇之往。思摹兜率之留。宝台系念于仪形。华林正
观于神卫。倬开元廿六年十月十五日。铸铁弥勒像一座。
良冶攻[:#AS-8867:⿳士冖柘]。神物助铜。回禄爇云而喷练。飞廉噫风而沸液。
陈九言 第 4b 页
燄涌钧外。乃澈金光。非普公之总众罄心。调御之慈悲冥
应。则何以髣髴相好。成是福润。十二月八日。设大齐而出
之。都人严护以礼供。掌事丛掀而改座。铲刜设色。睟湛起
容。顷者都师思九。先患两足。绵历数年。医巫竭精。蹇躄生
念。忍苦强步。有加无瘳。当监理之夜。忽觉轻举。及成像之
日。曳舄如初。此则指魔易容。如鸟出㲉之摄也。此寺幽深。
远邃林壑。猛兽不育。濡草罗生。列郡旱亢。祈之则霖雨。阖
境岁俭。念之则丰饶。戒触加敬。警俗整僧。此则轩台不敢
西射。庐山长存东首也。然结构大厦。兼写圣容。工不召而
陈九言 第 5a 页
来。役不言而应。始谓陶唐之俗。家尽归依。追悟巧妙之徒。
人皆饬力。殿像云毕。居处自空。此则梵帝输灵匠。育王献
神兵也。夫金者物之坚刚。像者代之崇奉。见不坏相。故因
感以存质。在有为迹。故凭应以住法。是梵场也。其炳焕乎。
上座普敬寺主惠琎都师思九法师元炎大德茂忠守辿
常念宝定洎龙象法允贞实贞华。戒珠圆明。智剑猛利。当
对初地。暂泽胜于闲安。果證中天。已授记于文佛。乡望王
思贞县吏郝仙寿等。五色鹓鸾。千里骐骥。琼树尘映。玉匣
气浮。古署或列于桐乡。虔承遂陪于柰苑。奉钟离之旧政。
陈九言 第 5b 页
喜得人心。结昙毗之后缘。仍为佛事。于戏。否往泰来。圣作
惠出微妙。用之发挥。匠意表刻纪灵。则我皇之会昌景福。
天主之示现功利。不其茂绝穹谷。摩灭苍岑者哉。谔侘傺
不偶。诚敬(阙二字)兴徒发于简栖。白林为颂。词欲徵于灵运。
石壁言诗。贝叶尚记买园。线花亦题施树。佛则无愧。谨偈
铭云。

世尊传。兜率天。弥勒宴坐对诸仙。晋山记。石壁寺。佛影下
来留此地。新殿开。望昭回。白毫放兮照云隈。危楼敞。临悬
象。翠微浓兮洗烟上。张公作。神鬼诺。五十六亿龙华乐。灵
陈九言 第 6a 页
匠罢。真僧楷。八万四千师子骇。镇帝乡。归梵场。法轮转兮
众福證。铢衣拂兮圣劫长。

* 苏倇

倇。(一作婉)常山人。开元中为太原府录事参军。

** 对越人驾象入庭判

**  冬至朝越人驾象入庭不载黄门鼓吹法司科罪越人诉云依太康中仪不伏

大荒无限。天下如截。柔远能迩。老安少怀。惟彼越人。沐兹
造化。境遥铜柱。闻伏波而暂击。声暨珠崖。非尉佗而能制。
属星躔北陆。日届南长。天子登灵台。观云物。命偫臣以成
陈九言 第 6b 页
列。执五瑞而知礼。牛羊勿践。驾象奚趍。来[:#AS-9C73:●]丹禁之庭。不
载黄门之乐。今朝高会。笑涂山而未伦。法奏虞章。鄙蛮风
而讵设。棘司以多闻阙殆。直寘先绳。越人以古有典刑。曾
何敢侮。且中古以降。五运相乘。太康之时。九仪亦备。具物
云在。时人属迁。须崇改更之文。无致因循之礼。

** 对投诸僰寄判

**  得国子监称诸冑子不亲师教将僰寄之省让其侵冒刑章寘之于理监固论不已
陈九言 第 7a 页


圣人设教。克勤于学。冑子从师。罕能由礼。惟彼成均奉职。
宗伯分官。将舞籥以持旄。俾歌诗而序齿。进而函丈。知拾
紫之华。退而负墙。识满金之喻。不传其习。或失于多。嗟尔
寡闻。孰云功倍。叩之勿应。则待于从容。发然后禁。何惊于
捍格。诚宜扑作二物。吾与其进。焉用僰寄四夷。若斯见罚。
伺行父之逐鸟。岂殆庶乎。徵楚子之夺牛。理固深也。不帅
之教。虽载于礼经。侵冒之刑。合归于司寇。仍为多诉。无乃
陈九言 第 7b 页
厚诬。

* 王忠嗣

忠嗣。华州郑人。始名训。父海宾。征吐蕃战死。授尚辇奉御。
时年九岁。因入见。赐今名。养禁中。试守代州别驾。以功累
迁左威卫将军代北都督。封清源县男。开元二十九年徙
封河东县公。领河西陇右。权朔方河东。佩四将印。讨吐谷
浑于墨离。平其国。李林甫忌其功。使人诬告忠嗣尝养宫
中。云欲奉太子。讯验罪应死。哥舒翰请以官爵赎其罪。乃
贬汉阳太守。徙汉东卒。年四十五。宝应元年追赠兵部尚
书。

** 平定诸蕃奏

陈九言 第 8a 页

臣闻北方杂虏之中。突厥为大。其风俗彊悍。弧矢利习。而
诸蛮夷皆出其下。所以凭陵河塞。历代患之。太原泾阳。岂
惟前事。山东渭上。曾是近忧。自陛下君临万邦。无远不至。
惟此种落。尚怀二心。陛下执九有安危之枢。制四夷长短
之运。如垂霈泽。则斯与草芥同风。若震天威。则彼惟鱼肉
而已。故从开元二十九载。部落日以携离。可敦西杀并诸
侯王贵人以下。前后款塞者。殆至万计。其馀复相保聚。更
立乌苏米施为可汗。陛下又使内史尹招倩等晓以安危。
陈九言 第 8b 页
俾其内附。鬼神所殛。米施伏诛。去秋又诏臣率骁骑。直至
萨河内山。以问其罪。而左厢阿波达于等一十一部。并应
时诛擒。独右厢之众未平。今又为九姓所破。白眉特勒之
首。既传于稿街。骨咄禄娑匐可敦。又献于阙下。霜刀未交。
而偫凶尽殪。王师未老。而大漠将空。自先帝擒颉利静北
荒以来。复见于今日矣。伏请颁示天下。宣付史馆。

* 张不矜

不矜。至德初官范阳府功曹参军。兼节度掌书记。

** 范阳郡悯忠寺御史大夫史思明奉为大唐光天大圣文武孝感皇帝敬无垢净光宝塔颂
陈九言 第 9a 页


惟唐绍统兮岁作噩。天宅幽都兮镇戎索。彼命启与禅虞。
继凤举而龙跃。驭阊阖而朝南面。服日月而升宝殿。在璿
衡以正乾坤。握金镜兮临宇县。东宅四水。西都八川。天应
景福。亿万斯年。神祗肸蚃而丕祐。风化洋溢而昭宣。凝心
姑射。既迈黄轩之理。端思真境。高抚洪崖之肩。迥出三界。
超居四禅。我御史大夫忠而孝。哲而贤。裨我唐祚。崇斯福
田。昔在棘城。结愿已修于宝塔。属兹版荡。除恶务尽于幽
陈九言 第 9b 页
燕。开拓郡县。驰突戈鋋。咸荷威力。扫逆清边。树兹幢相。游
刃忘筌。割净赀以檀舍。施珍俸于慈缘。爰居爰处。载询载
度。薙金界于祇园。择伽蓝之胜托。徵郢匠。稽朴斲。具钩绳。
备丹雘。才生明而畚锸攸萃。月贞朔而陶瓬斯作。暨峻砌
而崛起堂皇。聚桢干而上干寥廓。尔其庀徒有节。力工惟
时。隐金椎以雷动。走瓴甋以星驰。椓之登登。斗栱磊硌以
扶卫。筑之阁阁。甃甓和罗而缉熙。骈密石以疏趾。齐玉珰
以镇陲。班间布白。九隅八维。风伯雨师。扣灵坛而请命。雷
公电女。拥仙座以忘疲。熠如聚雁。赫若奔螭。岌嶪天假。髣
髴神资。千龛栉比以攒构。万塔凌兢而护持。观其扪重扃。
披藻井。鸿蒙异状。咄咤灵影。霞駮云蔚。阳舒阴静。游三界
陈九言 第 10a 页
而须臾。视一劫而俄顷。示大方便。开大法境。闻偈而刀轮
折锋。承风而火阱收猛。嶷若蜃楼之孤秀。皎类扶桑之回
映。莲花吐日。攒太华之三峰。香炉抱云。矗庐岩之一顶。若
乃八部经行。万方委辂。离火宅。启筏喻。鱼贯争上。雁行齐
赴。隮穹崇。陟回互。嗜真如者拾级聚武而跼行。慕释猷者
阽虚悉倅而徐步。攀棼橑以失视。援井干以增惧。龙象翕
赫。扶欂栌而蓄威。鬼神睢盱。扪赪壁以含怒。将以经启万
祀。永代作固。置咒于梵刹之中。释网于毗耶之路。启招提
之胜果。祛樊笼之缁蠹。行善者技痒而争趍。为恶者震慄
陈九言 第 10b 页
而忧怖。逗塔影者洽背而魂竦。闻铃音者叩头而心注。是
用敬我天威。保我唐祚。彼幢相之徼福。荷无疆之率裕也。
客有扣虚幕府。忝掾神州。愧三语之默对。归八解之禅流。
岿然宝塔。永赞鸿猷。护鹅珠以守戒。持鸽珍以精修。刻字
金版。垂芳朔幽。云行雨施。自公乃侯。永锡难老。厥德允修。
恭察视之严命。敢不拜扬王休。

** 唐悯忠寺无垢净光塔铭

我闻西方有大圣佛。伽号曰觉。在伽毗罗城精舍阁内。能
庇极四天。超證诸果。而毫照劫界之外。罔不谛听而归之。

陈九言 第 11a 页

时战茶外道。昧佛威力。有善相者谂之曰。汝当堕无间大
地狱。受旃檀罗业。若能悔过从正。悛心归真。当于劫毗罗
城。三岐古塔。崩坏日久。无人修崇。能造轮枨。书陀罗尼咒。
于其塔内。念诵精持。减罪恒沙。受大安乐。其名曰无垢净
光塔。夫塔者所以睹像生敬。祈者所以昭德塞违。虔诚依
投。罔不示应。我大唐皇帝陛下孝因冥感。圣以天资。太上
皇不宰功成。禅代法禹。创业垂统。时邕象尧。复宝位为太
上。与兆人为父母。珍符景命。充溢寰瀛。止难锄凶。洗清天
陈九言 第 11b 页
宇。光禄大夫范阳郡大都督府长史河北节度兼支度营
田海运等使摄御史大夫归义王史思明。硕量天假。宏谋
神授。仁被楃[:#AS-FBEE:●]重植。忠越古今。竭节布恳成其名。砥心砺
行存乎道。昔在平卢也。于曹禅师早发宏愿。于彼造塔。初
经始未搆。属中原乱离。有难便赴范阳。其塔便罢修葺。今
重承恩命。允釐东郊。缅想(阙)诚式副前愿。敬于悯忠寺般
若院造无垢净光塔一所。池五饰(疑)工力已周。夫其始也。
堙垝墉精院(疑)掘地及泉宝其炭。隐以金椎岌其阶。公输
运斤。离子督墨。摹规彟矩。而陶甓雾集。俗驰缁走。而瓴甓
云屯。工以子来。人以心竞。哉生明。月既望。乃勤朴斲。夫其
甃凹
陈九言 第 12a 页
摩凸。刓方铲圆。龙鳞错落以用密。(阙一字)杰竖以攒扣(阙一
字)栱杈(阙一字)以分赴。绮疏回合以洞开。夫如是月有旬矣。
尔其层构削成。枨轮孤耸。金幢插汉。截虹霓以中分。宝铎
连星。碍望舒而假道。密迩睚眦以缺立。偫仙(阙一字)曳而下
来。怪兽蜿拿而捧龛。石人屃赑以承级。崒若蓬壶仙馆耸
珠阙(阙二字)重。皎如天台四明莳琪林于绝顶。夕而望之。月
当蒙汜。星辰晶晃而攒临。晓而望之。日上扶桑。云霞蔽亏
而捧出。既忏诸累。能植胜缘。时八部天人。九有缁俗。日夕
匍匐而归之。徒观其趋福庭。登梵扃。披倒景。跻重冥。启洞
陈九言 第 12b 页
户。排疏棂。勃窣嶙峋。(阙二字)青荧。俯瞰万像。平步高元。回惶
怛悸。既如折元牝于阊阖。涉级聚武。又若搏壁上之翠屏。
尔乃周游层甍。婴倚飞楹。(阙二字)栈道。诘立四顾而震魂。井
干陵临。穷览周流而失瞬。至于契(阙一字)法者湛乎真寂。悟
八解者得乎津梁。于是舣涅槃岸。屏瀑流河。窥其神咒。置
于层刹之中。峨峨梵幢。列于毗罗之院。逗影而八苦皆忏。
闻铃而三业都捐。用能裨佑熙朝。希嘏保佑门阀(阙)修文
偃武。康(阙)于极乐之国。归马休牛。鼓腹于华胥之代。求蒙
是作。式创铭云。

陈九言 第 13a 页

都聚相之严厉兮巍然孤耸。如天下来兮若地之踊。琼龛
层刹兮骈巃嵷。龙蛇兽拿兮鬼神捧。轮枨岌嶪兮土宇瞻
悚。铃音聪合兮威力潜拱。亚相持边兮被光宠。镇此门兮
谋重富国保家兮千万亿。

* 裴铉

铉。开元中隐居终南山。

** 进延寿赤书表

臣闻明流八荒者日也。声飞万古者道也。故贞明不出于
陈九言 第 13b 页
古先。德声岂远于身外。是以圣人洗心以至道。如蹴鞠焉。
然则气无形端。有若道准。固以柔鞟。逃之无因。取兴则小。
其宏则大。微臣幸逢尧运。忝预巢由。服志中岩。有易润泽。
因编于儒典。薄求于道书。见仙家保命之真言。思君亲永
寿而无极。真言秘旨。累翳缣缃。诚则天鉴昭回。私心惧劳
圣览。是以披历精要。载腾真声。进明白于一贯。退光宣于
少得。故乐者易成功。见之不骇俗。诚皇极之道也。经所谓
王侯得一以为天下贞者。不空言哉。斯盖上元老真延龄
永寿之前梯也。因以名曰上元高真延寿赤书焉。赤书者。
上以明星火资于土德。中以殷仲夏之朱明。下以达微臣
陈九言 第 14a 页
之丹恳也。灵经云。俾国太平。转灾成福。当用五老赤书作
镇也。今属三气炳节。降庆神期。敢献延寿之书。冀申诞贺
之礼。伏惟开元圣文神武法天至道皇帝陛下道满天大。
覆焘无私。德通坤厚。光载罔极。不耻牧童之词。岂愧刍荛
之言。言不贱废。天下幸甚。书一轴凡八篇。积数千字。皆众
圣高真之至言也。在掌握之内。足见长生之道焉。

* 王璲

璲。元宗时人。

** 大唐会稽郡馀姚县化(阙一字)寺主真法师行业赞(并序)

陈九言 第 14b 页


夫璞以假器。必藉工能。正声阐扬。亦资明哲。承真如之奥
典。启不二之法门。其谁曰然。不远千里。法师东阳金华人
也。俗姓王氏。其先太原苗裔。昔永嘉南迁。因官而处焉。总
角辞家。童蒙入道。发大精进。坚持戒地。一门之中。数人缁
服。简而无傲。咸悉慈心。传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经云。难
行能行。难忍能忍。削迹名利。而归于佛。难矣哉。闾阎依投。
亲戚仰止。睹其颜则知三善。入其门乃闻三异。允谐众望。
精确道宗。弥缝聚落。能无法忍之心。空闲林中。了入寂然
陈九言 第 15a 页
之意。法师学习师古。义承先圣。八部经理。宛在掌中。三乘
法源。尽于度内。晓了中事。恒无贡高。犹如琉璃。内外明彻。
是谓山岳之秀。河海之英。国之桥梁。人之师范。善疗众病。
为大医王。应病与药。令得奉行。乃我法师之器量宏博。羌
难得而涯也。粤六载。我皇帝加号。爰有制度。于时太守秦
公。长史狄公。知其行高。遂以名荐。主此寺焉。二公常相谓
曰。法师通深妙法。元无上义。闻一得三。言发响应。昔利涉
辩博。僧会智周。与之齐驱。未可同日。退食之暇。匪夕即朝。
私奉礼敬。以为法主。晏居无何。事有成应。举一隅则三隅
陈九言 第 15b 页
可视。岂小子造次而谈矣。葺搆廊宇。缮修佛像。垦尔田畴。
蓄尔仓廪。人有善欲。天必从之。虔奉夙心。雅志斯在。弟子
忝预同盟。宗祊有叙。慕仰节操。钦藉坚持。限以孤陋寡闻。
曷能宣扬盛事。不录戒行。何以覈诸。不记精修。何以示众。
小子狂简。斐然成章。述德书能。以传不朽。凡我同好。宁孤
赞之。时天宝八载孟春正月。

童蒙入道。总角辞家。清理归正。忍辱降邪。结习已尽。不染
天花。心如法水。莹澈金砂。(其一)形貌端严。风神体正。卓尔孤
标。坚持佛性。如竹之滋。如松之盛。晏居寂然。智慧清净。(其
二)

陈九言 第 16a 页
法门之主。天人之师。能息三毒。更慎四知。磨而不磷。涅而
不缁。阐我正声。非师而谁。(其三)法本不生。今亦无有。贤哉真
公。戒业坚久。宣揭宝偈。义传金口。记其行能。永为不朽。(其
四)

* 韦续

续。驸马都尉鐬之孙。元宗末官天兴令。

** 五十六种书序

自三皇以前。结绳为政。至太昊氏。文字生焉。所谓依类象
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以代
陈九言 第 16b 页
结绳之政也。故事有六文。一曰象形。日月是也。二曰指事。
上下是也。三曰形声。江河是也。四曰会意。武信是也。五曰
转注。考老是也。六曰假借。令长是也。又曰字有五易。仓颉
变古文。史籀制大篆。李斯制小篆。程邈制隶书。汉代作章
草是也。其八体者。更加刻符摹印。虫书署书。殳书传信。并
大小篆。为八体也。后汉东阳公徐安于搜诸史籍。得十二
时书。皆篆神形也。又加二十三体。共定五十六。列之于后。

* 赵僎

僎。元宗末人。

** 书断系论

陈九言 第 17a 页

昔牺后作易。周公创礼。孔父修雅。岂徒异之而已。将实大
造化之根。出君臣之义。考风俗之正耳。若三圣不作。则后
王何述。故天地非伏皇不昭。长幼非周公不序。雅颂又非
孔子不列矣。是三圣者。所谓能宏其道而由之也。兹又论
夫文字发轫。笺翰殊出。本于其初。以迄今代。三千馀载。渺
然难知。而书断之为义也。闻我后之所好。述古能以方之。
不谓其智乎。较前人之尤工。陈清颂以别之。不谓其白乎。
体物备象。有大易之制。纪时录号。同春秋之典。自古文逮
陈九言 第 17b 页
草迹。列十书而详其祖。首神品至能笔。出三等而备厥人。
所谓执简之太素。含毫之万象。申之宇宙。能事斯毕矣。若
是夫古或作之。有不能评之。评之有不能文之。今斯书也。
统三美而绝举。成一家以孤振。虽非孔父所刊。犹是邱明
同事。伟哉独哉。君哉臣哉。前载所不述。非夫人之能谁究
哉。

* 韦回

回。蓟人。天宝中官监察御史。

** 对赐则出就判

**  甲赐则有司令其出就诉云未成
陈九言 第 18a 页


肆觐偫后。事资班瑞。畴庸千乘。义取朝宗。等威有正位之
常。名器无假人之道。甲以荣参赐则。齿列建侯。位若附庸。
僭东蒙而为主。地非成国。异南面而称孤。虚揖五玉之班。
徒承四时之事。关内受赋。独申恩于莱田。邱中食采。未延
赏于茅土。恩齐国典。方期率职。眷言彼甲。何烦就封。皮弁
守官。宁拒有司之命。毳衣知礼。无违先正之书。

* 王玙

陈九言 第 18b 页

玙。凤阁侍郎方庆六世孙。元宗好神仙。广修祠祭。玙希旨
上言。擢太常博士侍御史。为祠祭使。肃宗立。累迁太常卿。
又以祠祷见宠。乾元三年拜浦同绛等州节度使。以中书
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年罢为刑部尚书。出为淮南
节度使。徙浙东。召入。再迁太子少师。卒赠开府仪同三司。
谥曰简怀。

** 请禁百官祭日无故请假奏

诸色祭官等。并宽纵日久。不惧刑宪。当祭之日。或逢泥雨。
或值节序。尽皆请假。曾无形迹。自今以后。臣皆私自察访。
实无事故妄请假及不肃敬者。录名奏闻。望加贬责。应缘
行事或稍后到。小疏遗。望请量事大小便牒所司。夺其俸
陈九言 第 19a 页
禄。

* 樊铸

铸。天宝时人。

** 明光殿粉壁赋(以上春早朝伏奏青蒲为韵)


粉洁白兮壁宏壮。白者取润色于明光。壮者取雄居于君
上。成圬人之手泽。起汉皇之心匠。凝雪彩。耀冰状。扆旒居
际。谓分照于此日之君。冠剑朝时。欲和光于为盐之相。兹
殿攸起。不无所因。宁在于白。亦以象真。守静含虚。上以邻
陈九言 第 19b 页
贞明于千年之主。保纯不污。下以范恬淡于万国之臣。焕
北极而开琼室。激南风而生玉尘。月桂低檐。失蟾晖于午
夜。御柳垂砌。惹絮色于三春。则知粉壁之道。齐乎元造。达
上下而明明。通昼夜之杲杲。日昃之后。慰天勤而暝迟。夙
兴之时。副圣恩而曙早。信可大而可久。实永坚而永好。懿
夫荣虽(阙)画。饰不至骄。挺嶪岌以莫变。洞閒华而自昭。可
使楚客具瞻。羞持练而称献。荆人仰止。耻怀宝而来朝。岂
止光动玉户。气射金屋。秋露怀惭。冬霜自伏。蛾眉夜侍。意
瑶台之已升。玉颜晓临。若瑞云之相逐而已哉。观夫匼匝
皎皛。回环广袤。浓润交翕。浮华相透。处高莫蔽。通四目之
陈九言 第 20a 页
敷求。含明必竟。受百官之草奏。虽奢俭不失。精研克构。终
未可小桂椒为糠秕。汰茅茨为阨陋。然为用因。有贵饰形。
居安抚极。抱素常宁。色不丧真。久已生于虚白。白能受采。
冀一及于丹青。噫。汉皇立则。未足为模。我圣作范。实谓殊
途。象为壁兮。则搜材于豫章之器。代其粉也。则聚贤于坚
白之徒。以张皇二仪为光明之殿。以照耀四海为粉壁之
隅。故错薪从楚。安轮以蒲。是得趋于金马。希便维于白驹。

** 檄曲江水伯文

主张于地之血脉者。岂不曰水伯乎。尔自兽为身。面为人。
陈九言 第 20b 页
控牵两龙。窟宅百谷。亿有祀矣。故斁伦于元气之液。弄权
于坤舆之窍。所云老而不死。是谓之贼。伊我谓尔有是夫。
何者。三载二月。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才子六七人。皆簸
扬文精。开阖武库。游嬉春昼。沿洄江干。兴飞壮心。舞曳齿
冑。皆贷白龟之德。不负赤鲤之本。尔何为阴发暴殄。潜生
毒痡。篑祸阶于沙岸。垣死府于花岛。如数子者。皆载垂堂
之诫。尔始若悬流三十仞。跳沬四十里。固应尊而不亲。衅
岂相及。尔岸不崒屼。流不唐突。设人所倚之福。陷尔孔易
之诱。俾水衒贯坚之功。舫如蜩螗之声。扪空呼天。迄死不
陈九言 第 21a 页
救。倏恣化鱼之恶。谁下拜牛之惠。溺我国宝。岂明时[:#AS-8949:⿱拱]珠
之泉。沈彼䌽船。实去夜藏舟之壑。与夫睹右山四耳之兽。
梦颍川一角之人。置于大江。未匹斯甚。使揭竿求父之子。
投笺请弟之兄。奏箜篌伤妻之夫。厉波涛徇婿之妇。罹其
凶害。不忍荼毒。并告无辜于上下神祇。行哭失声。于尔安
乎。尔今肆行贼虐者。岂不谓性与习成乎。何哉。曩者溺孙
兴公于后湖之中。沦炎帝女于东海之上。化鳖于黄氏之
母。为鱼于历阳之郡。尔应恃以旧捷。蔓其后图。殊不知事
不欲数。数斯辱矣。恶贯已满。天命诛之。然今历视尔自昔
陈九言 第 21b 页
为过之所。或天涯。或地岊。起于侯甸之外。且非辇毂之下。
岂比今日俯九门。临四达。使哀声悲响。上及聪听。尔谁欺。
欺天乎。然曲江者。南峙仙阁。北距灵宫。足可效赤水产黄
帝之珠。胡为纤苍生窃司命之契。况之人也。皆编中华俗。
游无何乡。所冀猛火烈山而莫焚。大浸稽天而不溺。既遇
尔省括之中。纵使术饭解漂之饵。山经不沈之木。岂可免
尔之图乎。兹中江自首创至于今时。数千百年。更代易主。
岛流波耗。才可接腋于井蛙。讵堪持颐于海鳖。尔之所处。
岂不狭隘乎。人之所赏。岂有舳舻乎。逮天宝载。吾皇恢土
陈九言 第 22a 页
德以博之。窦泽流以浚之。积润下之波澜。用济川之舟楫。
岂不谓幸于尔也。尔何满以致溢。凶以自毙。使彼都人士。
自此之后。惧尔同失神之海。恶尔甚探手之汤。匪徒歇尔
盛事。过自掇也。虽悔可追。然灵莫尊于君人。时莫美于阳
春。君固爱人种德。乘春宥罪。省囹圄。去桎梏。尔奚得恃宅
无闻。括守有曲。袭不辜于止狱之候。系馀殃于积庆之家。
仆谓数子叫天曹。诉地府。黜尔主职。在于斯须。不然。仆见
欲上书于承明庐。徵菑䜣。速周处。击剑长逐。擘波深搜。尔
若遁逃。则焦侥东请长臂者洒漉之。又于雄棠北使长股
陈九言 第 22b 页
者凭践之。不然。邀离朱以视之。命宋定以缚之。然后调乌
梅。扇兽炭。是烹是醢。以报东门。尔傥若混空隐形。和水匿
象。则使牛曳蛇尾。绝其本根。纵逢山见彘毛。终难必复矣。
仆亦宜念五六日至于旬时。恐尔有词曰。予不诫视成。不
令而行。故矢在弦上。垂而未发。傥能易辙。仆则既往不咎。
若为刻舟。尔则何辞以对。徐察尔变。惟审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