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梁洽
梁洽 第 26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三百五十六

梁洽 第 1a 页

* 梁洽

洽。开元时处士。

** 晴望长春宫赋(以登陴起遐望为韵)


云收野迥兮目极千里。空净川长兮纤埃不起。视河外之
离宫。信寰中之特美。飞重楼之沓秀。缭长垣而层阯。详巨
制与宏模。固一君而万祀。扼秦晋之襟带。据山河之表里。
谅神功之所营。匪灵光之能拟。邈矣轇轕。岌乎崚嶒。对华
梁洽 第 1b 页
山之赑屃。挟重关之股肱。文物著明。则可久可大。制度丰
敞。则不骞不崩。来苏之咏已作。观风之道斯宏。远树摇晴。
挂长虹而欲饮。祥烟不散。俟吾君之复登。宫阙多奇。栾栌
謺施。倚万楹以磊砢。洞千门而陆离。玲珑玉树。则遍澄霁
色。连骞绣槛。则却映斜曦。设璇题以曜殿。黏赪壤以文陴。
度之以几筵。则有典有则。约之以轨物。则不高不卑。当今
取实去华。匪俭匪奢。撙节三代。光宅四遐。豫顺以游。御六
龙而戾止。声明自溢。奄九有而为家。且夫书称梓材。易称
大壮。自昔栋宇之作。未有兹宫之状。夫长者仁寿之宗符。
春者发生之所向。伊嘉名之可伟。乃动植之攸尚。客有学
梁洽 第 2a 页
古之流。乃含毫而一望。

** 梓材赋(以理材为器如政之术为韵)


立政施教。能则理。为器择材。惟良是视。政有孚而可大。器
自斲而称美。学古入官。斯可已矣。故周公设诫。取鉴梓材。
百工饬化以物作。万势曲成而象开。柏之可伐而取诸新
甫。松之可断而美于徂徕。何备用之徵要。信崇功而大哉。
观夫良匠抡木。知无不为。尽力以献艺。因材而合规。勤朴
斲而去夫滥窳。尚俭素而昭于轨仪。知者相物。后人述器。
梁洽 第 2b 页
得成风之妙。穷运斤之利。或经纬乎阴阳。亦法象乎天地。
上栋下宇。资丹雘之馀饰。从有之无。通舟车乎远致。嘉兹
义之可分。而发昭乎在位。是寻是尺。其柽其椐。每从绳而
则正。异投刃而皆虚。观梓匠之斲矣。吾是知为政之所如。
材之既度。可施于政。若意匠以合则。必由庚而在咏。侯其
祎而。念兹在兹。政有善人则不欺。山有木工则度之。材有
常质。政则匪一。每呈器而受用。亦相时而陈术。夫如是。谐
利贞。保元吉。信前贤之济代。岂小人之能悉。

** 海重润赋

道之应物兮小大咸信。物之感道兮祯祥必顺。况我储君。

梁洽 第 3a 页

光膺在震。乾乾夕惕。兢兢日慎。德泽润于生灵。沧海得无
重润。惟海之量。百川朝宗。犹君之美。万国向风。朝宗者归
其广。向风者钦其政。既同类以相求。故重润而必应。是使
日光分色。山辉度映。风雨不淫。鱼龙遂性。偫氓仰止。是燔
瘗以告成。外国闻焉。愿梯航而来聘。然则我君之明两也。
景毓前星。休徵梦月。主鬯之功昭著。牵衣之智逸发。四皓
既亲。三朝不阙。故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海则灵潮晨夜
而无替。君惟顺动温凊而有时。详夫海之为器也。吞吸八
梁洽 第 3b 页
裔。流不逆细。怪必斯蓄。珍无不丽。冲融浕汨。轇轕澎濞。飞
涛謺跃于秋阴。白浪翻光于春霁。虽则沙石混浊。不荡其
清。波澜迅委。终复于平。惟此之故。彰我君明。至矣哉。灵海
之润。孰知其极。愿乘桴以攸往。非引蠡而能测。道未行兮
窃喜取材。敢献赋兮扬君之德。

** 金剪刀赋

金剪刀者。奚其有情。柔而能决。坚而能贞。表里洞澈。上下
鲜晶。缺处磨尽。铓閒淬成。长锋贮其烟色。秀彩夺其霜明。
值凝寒则劲质加励。沾微润则青衣半生。双刃回合。两棱
㩻倾。閟之而䌽缕皆隐。用之而画尺常并。及其春服既裁。

梁洽 第 4a 页

寒衣欲替。隙光入座。蟠蛟龙于影中。暝色浮阶。下星辰于
环际。且夫小而轻。生闺阁之幽情。新而利。为房栊之名器。
开玉匣则飞光射人。落银床则喧声碎地。色丝满箧。细锦
盈箱。推妙使制。择贤而当。岂顾常规而在准。不徒借美而
多伤。方须取舍合时。短长有限。欲去纤过。不遗片善。贪寸
美而宽裁。避一花而斜剪。纰缪者退之而自惭。缛绣者进
之而自勉。莫不赏兹器之能荷情人之妙选矣。

** 水德赋

梁洽 第 4b 页

大哉乎兹水。独灵长以利贞。分位象于八卦。得柔谦于五
行。混之不浊。流之不盈。蓄恬淡以凝润。合虚无而洞清。其
近窥也。若冰鲜与玉洁。映曙空而内澈。其遥视也。如雨罢
而日晶。澄远气于初晴。德之深。与上善而均美。让之大。居
下流而不争。处地为泉源。则江汉朝宗之义立。在天为雾
露。则阴阳燮理之功成。辨泾渭于九流。虽众不杂。察妍媸
于万象。在隐皆明。亦何异翘翘邦彦。济济朝英。作我吏部。
为周亚卿。昔掌地官。其守土也能审。今来会府。其应物也
以精。回广照之能。比其妙识。以无偏之志。喻此持衡。故得
自陕以东。更仰知人之鉴。普天之下。皆称如准之平。则有
梁洽 第 5a 页
登舟未涉。处辙未停。游子陇头。呜咽断肠之奏。知音席上。
传闻盈耳之声。倘为广由中之德。流润下之情。则所谓沧
浪之清兮。可以濯吾缨。

** 水彰五色赋(以渥彩彰明必资乎水为韵)


善利无方。莫先乎水。盖当润色之际。必取务滋之旨。黑黄
苍赤。皆赖其激扬。黼黻文章。咸本而资始。德既洽于济物。
色且叶于通理。自得元之又元。何谢美之为美。于以增奕
奕。于以散煌煌。浴飞翚于陈宝。浸社土于徐方。染氏繄而
梁洽 第 5b 页
众彩繁糅。缋人因而品汇咸彰。博我以文。不独专于润下。
用而不竭。将以效其灵长。原夫被物如濡。沾颜载渥。状暮
山而翠謺。法朝景而霞駮。远同墨氏。类素丝之屡迁。尚想
蜀江。嘉贝锦之斯濯。饰衮衣而焕烂。成绣服之葳蕤。何采
章之不昧。由浸润之所资。渐以化成。能令素以为绚。期于
敷衍。孰云涅而不缁。既得色斯举矣。亦可狎而玩之。不假
濯于沧浪。宁同资于碧海。凝瑞霞之炫耀。发庆云之光彩。
写补天之绩。鍊石之资必该。图应圣之祥。威凤之仪咸在。
佐益丹而惟其深矣。当后素而不曰白乎。流湿之光允若。
受采之时是须。且比成人之美。实同因物有孚。助其妍而
梁洽 第 6a 页
载随。炳其用而无必。乍成藻火之文。几变素纨之匹。荣光
可爱。初谓出河之符。备色咸宣。更入梦江之笔。先王所以
因而立旨。喻以相成。含章而其辉未著。发泽而其道弥精。
傥不苟于体用。庶可致于文明。

** 笛声似龙吟赋(以声之相类有如此者为韵)


笛为乐兮人所吹嘘。龙为神兮天泉是居。何音声之酷似。
而性质之本疏。想其形谓同婉若。聆其响稍异翕如。始其
伐干厚地。因材制器。四孔有加。五音俱备。无烦乎钧簧促
梁洽 第 6b 页
柱。有用于娱心涤志。乍从容而寥亮。究律吕以精粹。伊满
堂之咸惊。疑在田之忽至。凄清韵起。方将乐以忘忧。想象
云生。实曰物从其类。庶可分于繁会。谅难测于同异。徒察
其含嚼奔放。激浊扬清。如泉水之或跃。疑御日以飞声。象
乎鼍有逢逢之鼓。疑乎凤有嘒嘒之笙。虽学如不及。莫之
与京。曷若高下自乎气。洪衰应乎手。曲引如变于云霄。雾
雨若集其前后。刘累听之而欲豢。叶公闻之而反走。非影
响以因依。实混合于妙有。东南之美。厥状苍筤。不因乎度
土合木。宁谢于玉质金相。调逸箫管之奏。音含宫招之祥。
若降于天。如闻于野。穆公子。徒得其游魂。白雪阳春。奚
梁洽 第 7a 页
称其和寡。考终乐以自然。信斯笛之美者。当簻易持。龙吟
似之。季长每悲于洛客。邻人能感于子期。入耳之初。喜攀
鳞之有所。回眸之际。睹截竹而在兹。是知夫挥弦戛击以
洋洋。转喉纡馀之靡靡。夫神物之相应者。无能及此。

** 吹竹学凤鸣赋

凤惟应圣。竹乃无情。何截彼嶰谷之节。而吹象朝阳之声。
音韵既生。讶嗈嗈而成响。宫商閒起。若锵锵以和鸣。昔黄
帝揆日。伶伦制律。将分天地之气。以正阴阳之术。选碧鲜
西域而非妙。得厚均昆山而无匹。既剪既伐。玉润之姿是
梁洽 第 7b 页
分。以嘘以吹。金咮之声斯出。贯时之容未改。作瑞之思孔
将。呼吸兮断而复续。疾徐兮抑而更扬。散漫于丛筱之閒。
疑郊薮已集。飘流于芳林之际。谓庭梧来翔。此音既举。彼
德可序。闻轸宫而引商。若命俦而啸侣。遂使审音之士。睨
孤管而生疑。考祥之人。向高冈而延伫。既而合黄钟。制大
吕。作候不乖于晷刻。分时先报于寒暑。逸韵萧寥。德音孔
昭。聆五声而既备。和六气而能调。傥吹于紫阁之前。何异
巢阿阁之日。如发于青山之上。可继鸣岐山之朝。且凤声
虽虚。竹响有禀。伊异质之可用。惟圣人而能审。五声并发。

梁洽 第 8a 页

疑九雏之互鸣。众响难侔。觉七音之异品。今国家仿不言
而四时以遂。法无违而万物如春。竹兮任截。凤兮来驯。至
仁以调乎元气。大信用洽乎生人。由是律候以正。其唯大
圣。亦何必取凤声之竹。然后测阴阳之令。

** 进贤冠赋(以明时急贤才为韵)


制冠有象。惟贤表名。冠在首而为用。政匪贤而莫成。伊进
贤之为急。乃斯冠之发明。古人所尚。永代作程。岂比夫戴
梁洽 第 8b 页
鹖聚鹬。琼弁玉缨。彼旌武而贻咎。宁比德而同声。念兹在
兹。侯其祎而。山有木。工则度之。君为政。贤必进之。木自工
以生态。政得人而允。故君子进退以礼。消息候时。时既清
兮惟贤是急。贤既进兮其政必立。总六官而谓何。嘉此名
而可挹。客有闻之而言曰。或标之豸。或珥之蝉。所谓二者。
莫如进贤。忝从班于圣日。愿效试于明台。敢与弓旌之召。
无遗菅蒯之才。

* 乔琳

琳。并州太原人。天宝初举进士。累授大理少卿国子祭酒。
拜御史大夫平章事。除工部尚书。罢知政事。朱泚之乱。扈
从至奉天。转吏部尚书。迁太子少师。再幸梁洋。琳以老疾。

梁洽 第 9a 页

辞不能从。止仙游寺为僧。泚至京城。授伪吏部尚书。官军
收京师。斩之。

** 太原进铁镜赋(以清光含众象为韵)


晋人用铁兮从革无方。其或五金同铸。百鍊为钢。雕镌而
云龙动色。磨莹而冰雪生光。烂成形于宝镜。期将达于明
王。故有彻侯居守。方物底贡。择使而天骥共飞。登车而海
月相送。妍媸之鉴已久。肝胆愿呈者众。镜之既明。星衢是
梁洽 第 9b 页
亨。列照而三光共霁。凝辉而四海俱清。应人无疲。知道不
虚受。处已不厚。见心乎砥平。若乃宇宙清朗。提携偃仰。旁
窥而山泽入怀。俯视而云霄在掌。虽因时而委照。不偏物
以呈象。圆规可转。处顺之物攸先。劲质无亏。持盈之道弥
张。墨客因进而歌曰。金之精兮众宝所参。镜之明兮偫象
所含。清至莹兮氛埃不杂。明至察兮丑类相惭。幸忝秦台
之一鉴。与飞鹊而图南。

** 炙輠赋(以才美润身喻兹为韵)


惟輠以积膏而润。惟人以积学而才。润则浸之所致。学则
修之乃来。亦犹山辉盖玉之处石。川媚乃珠之在胎。则炙
輠之义。斯焉在哉。原乎其始。方我髦士。言物也火及则润
梁洽 第 10a 页
滋。言士也用之则邦理。喻研朱则其色不夺。方扣钟而其
音不已。故可以与理窟而争深。配智囊而共美。炙之不竭。
夫岂同于瓶罄。用之不穷。固有殊于罍耻。且国以贤兴。车
以輠进。车非輠而安往。国非贤而莫镇。脂膏内实。宜诫盈
于扑满。滋液旁露。信同功于河润。岂比薰以香而自烧。玉
遇火而不烬。向非外取诸物。内滋其身。则一炙可以就燥。
再乃于焉中贫。亦何润色无斁。辉光日新。比至道动而愈
出。方君子磨而不磷。原夫伊輠也。照身以取路。伊贤也。开
物而成务。亦何近取诸身。愿借秦而为喻。喻如何其。唯良
梁洽 第 10b 页
在兹。希德泽而惠物。在脂膏以无私。若然者。岂止滞輶轩
以听察。因钧轴以为期。增雨露之濡洽。沾草芥而滋熙者
哉。

** 鹡鸰赋(有序)


鹡鸰。邕[:#AS-FBED:●]鸟[:#AS-90CD:●]也。诗取其鸣行摇尾相应。以兴兄弟急难
之义而已。然无窠巢。无雏孕不知栖息孳育之所。人之见
者。更无大小之殊。隼不能搏。弹不能射。网[:#AS-8DB8:●]不能取。朝之
与夕。常在人閒。竟不知此鸟之所自来也。

何鹡鸰之小鸟。与羽族而特殊。鹬钺[:#AS-FBED:●]鸟飞鸣。肖翘毕逋。
金晴
梁洽 第 11a 页
玉爪。绀尾青颅。电瞥机骇。火驰风趋。来何从而去何适。似
出有而入无。噫。形气有生之类。非卵非胎。不巢不穴。罕知
尔栖泊之所。乳伏之节。吾自见尔。翩翾一状。小大无别。莫
涯雏孕之源。以出陶钧之辙。亦称王母之使。岂在神仙之
列。咮啄锋铓。毛衣霜雪。惟若惊之近道。思数顾以周防。苟
弹射之莫中。匪网[:#AS-8DB8:●]而奚张。齐姜所以遣重耳。范蠡所以
逃越王。虑晏安之有毒。斯儆戒以为良。务相时而达变。岂
胶柱而守常。偶来池馆。非意稻梁。吾将注目。而悠然以逝。
色斯举矣。而物莫之伤。既忘情于进取。遂游仞以翱翔。乘
梁洽 第 11b 页
兴于人閒之世。全身于自远之场。苟日新于运用。能独善
于行藏。

** 大傩赋(以命有司送寒气肃京室为韵)


岁惟大傩。国著成命。有以焉尔。请言其政。夫四气平分。三
光交映。登台视祲。必书于云物。象魏悬章。式陈于时令。是
以一人垂拱。万方同庆者也。且傩之为义。其来自久。实驱
厉以名之。于谄神而何有。若乃率旧典。饬有司。上士下士。
左之右之。或嚣声以作气。或诡貌以呈姿。示以直道。扬乎
傩辞。何四象之能行。岂神明之见斯。则有侲童丹首。操缦
梁洽 第 12a 页
杂弄。舞服惊春。歌声下凤。夜耿耿而将尽。鼓喧喧而竟送。
行看北斗。已落于严城。坐待东风。方期于解冻。皇帝御寝
殿。正元冠。侍臣济济。宫妓珊珊。欣大礼之斯展。觉轻阴之
尚寒。肃肃穆穆。南面而看。则知天不荐瘥。同殄妖气。勿休
之瑞。吾既闻于方册。强死之魄。彼其宣于骄意。面禳有相
向之礼。堂赠有无方之事。虽殊途而异观。可同归而一致。
徒观其执戈扬盾。黄金四目。其视耽耽。其威肃肃。将前驱
以戒道。必启行而分逐。国人称之曰。当今日月既明。乾元
以亨。福穰穰兮共苍生。恩湛湛兮莫与京。恩既湛兮傩人
梁洽 第 12b 页
出。春王正兮粤翌日。愿吾君兮千万寿。保巍巍兮唐之室。

** 慈竹赋

维竹称慈。几乎有知。九族敦叙。孝友威仪。是竹必滋。五服
相残。骨月携离。是竹必衰。苟自家而刑国。亦触类而增思。
苯䔿固护。檀栾栉比。如束之稠。如插之密。劲节中耸。攒根
内实。声唯戛风。影不透日。类宗族之亲比。同朋友之造膝。
至若暮岁穷律。霜凝雪霏。陶钧无发生之理。松柏有后彫
之期。是竹也。[:#AS-FEED:●]
[:#AS-FBEC:●]丛篁劈开。芽笋怒长。紫
箨连披。青筠纷上。有偕老之情。感馈亲之养。如受制于篱
界。不旁侵于土壤。雨
梁洽 第 13a 页
露之泽。谢尔众芳。细叶未吐。贞心已长。耻高标而迥出。斯
袅曲而不扬。匪趋时于律候。宁随韵于笙簧。保无用而以
道自将。愧不才而与物俱昌。苟成阴于隙地。作盛景之清
凉。重曰。夫[绵]
[绵]瓜瓞兮如有
子母。邕邕鸿雁兮如次弟兄。于家则疏附禦侮。于国则磐
石维城。田氏不分庭之荆。陈家则应天之星。莫不郁映棠
棣。急难鹡鸰。斯竹也。共根连茹。一本千茎。年深转密。岁晚
弥荣。一可以厚骨月。一可以敦友生。于灵台而莫非信性。
彰慈孝而感通神灵。

梁洽 第 13b 页

** 孤竹赋

有斐君子兮将以自怡。艺孤筱于前墀。玩以时。惬所思。且
面陛则阳。笑猗猗而处渭。向砌则燠。秘青青之在淇。问君
何事生乎兹。婵娟抱节而无词。借而东南之美。会稽千里。
阻江阻河。所贵则那。至乃柯叶不二。吁嗟此地。彼其之子。
贱目贵耳。岂知孤者取稀。物莫之依。含混元之休气。吸太
阳之清晖。长则尺准。大可寸围。有美游兮忘其归。更忆朝
霞露未晞。悬明月而影短。带疏雨而声微。观乎袅娜容与。
风生其处。应知默定洪钟律。几日能令童子悟。实方就而
孤凤食来。枝或成而一龙飞去。天造自然。含虚佩坚。坚以
梁洽 第 14a 页
保名。虚以戒盈。瞻彼标兮人之程。万类则改。千竿森在。其
在伊何。增冰峨峨。瞻彼磷兮不可磨。则知天籁奇兮由我
起。道生一兮得我始。得之者非取。玩物而已。

** 巴州化成县新移文宣王庙颂(并序)


或曰。天生德于圣人。是为文宣。蒙以文宣之为圣人。盖其
自生。非天生耳。夫道有精。德有纯。礼有意。乐有神。四物幽
赞。百灵淳感。特与天地位而成三。故夫子之前。未曾生夫
子。夫子之后。不复有夫子。宇宙古今。倬惟一人。谓天能生。
梁洽 第 14b 页
曷不能数生也。故曰非天生耳。河图凤鸟言其德。梁木泰
山言其用。谦以况物。物由我成。且孔圣之道。恢张而天下
理。污杀而天下乱。观其可以卜理乱也。领徒三千。博徒三
万。桓文不足侔其众。夹谷之戮齐优。两观之诛少正。气荡
河岳。精回日月。然而俯偻鲁卿。循循乡党。行道救世。不有
其躬。且唐尧五臣。不无四凶。周文十乱。不无三叔。孔徒万
数之内。唯宰我怠于昼寝。卜商短于假盖。未闻庶其之奔。
佛肸之叛。遗墟旧宅。刺草不生。则教之所入者深。化之所
宏者远。镜悬象纬。掌著兴亡。筹万代于一算尔。我国家敷
教训俗。以王者之礼加徽号焉。示明王果有宗也。德位交
梁洽 第 15a 页
叙。以奉天时。然三皇五帝迄于今。春秋释菜。庙食千祀。特
惟夫子耳。则冕旒衮服。圣人之馀事。封建褒崇。有国之盛
典。化成县令范阳卢沔。纯深贞特。廉孝絜矩。夏大旱。偶有
事于文宣。公焚香至诚。雷出自庙。指观倏忽。霈然滂沱。自
下车数月。有感辄应。无方之神。岂情于造物者乎。可由而
不知也以此。顷因祠宇荒僻。垣墉颓圯。憩聚樵牧。亵渎威
灵。公以必葺而未言。频假寝以梦圣。隙地兼胜。此为新官。
曰。衣冠礼乐。不下庶人。宣风布教。职先令长。出家财以资
匠费。督门吏以勤役工。青襟黄发。更唱迭和。椽栾虽旧。而
梁洽 第 15b 页
华魄惟新。自甲至癸。不及旬而功已集。郡官毕贺。百姓未
知。足见役不及人也。君子曰。卢侯以心感神。以身律人。可
谓善政也已矣。郡守杨公。中和大雅。闻善若惊。悦而美之
曰。卢方辞满。不以家为。出钟离俸钱。修孔圣遗庙。善政之
馀地也。佥曰都允哉。梁国乔琳台之作为新庙颂。颂曰。

殷之系圣。周之斯文。生我夫子。世教之君。六艺折中。三才
更分。视不可见。听不可闻。登降既定。天人大观。礼乐神鬼。
幽明协赞。由之则理。匪由则乱。百王同流。万古弥焕。梦奠
既兆。哲人其萎。自家刑国。庙貌思之。周微唐兴。千祀于兹。

梁洽 第 16a 页

春秋祭菜。俎豆其时。维巴之南。亦揭其宇。卢公宰邑。人之
父母。假我升堂。陋彼环堵。爰就爽垲。长冈之下。相协厥居。
作为新宇。不日不月。既葺且崇。颂徒知归。发箧来同。斯之
未信。此也求蒙。时维龙见。人惧魃虐。宁丁我躬。虔巩是托。
户牖之际。雷霆震薄。雨公及私。是刈是穫。庙既更矣。岁既
盈矣。公之志思。人亦勤止。变此夷俗。参乎孔里。学者行之。
造次于是。

* 王邕

梁洽 第 16b 页

邕。天宝閒进士。官金部郎中。

** 勤政楼花竿赋

皇上朝万国。宴千官。当献岁之令节。御高楼而赐欢。应和
风奏以天乐。耀长伎出乎花竿。伟夫如山之重。如绳之直。
挺其质以百寻。缋其文以五色。将烜赫以誇众。候铿锵而
取则。高居乃在乎帝庭。发迹乃因乎人力。于是玉颜直上。
金管相催。顾影而忽升河汉。低首而下指楼台。整花钿以
容与。转罗袖而徘徊。晴空乍临。若虚仙之踊出。片云时映。
若天女之飞来。矧夫曲终示危。乘危中矩。八方劳观。亿计
如堵。载之者强项超偫。登之者纤腰回舞。犹尽巧于繁节。

梁洽 第 17a 页

且献能于圣主。广场合势。则衽举成帷。众伎惊心。则汗流
漂雨。或有趫材告捷。角力争先。鸣鼍鼓以动地。仰花竿而
拂天。初腾陵以电激。倏缥缈而风旋。或暂留以头挂。又却
倚而肩连。蹑足皆安。象高梧之凤集。随形便跃。奋乔木之
莺迁。然后赑屃用壮。回还变状。度岌岌之云梯。绕森森之
仙仗。通衢为之翕习。太蔟为之条畅。人自能艺。信咫尺于
重霄。竿则有材。惟饬磨于大匠。是日也。悦豫重情。喧阗镐
京。角抵惭妙。巴歈寝声。赏含嘉用。润泽寰瀛。观斯乐之为
梁洽 第 17b 页
最。孰不称于美名。

** 内人蹋毬赋

毬犹求也。展转驰逐兮。将求仁而得仁。毬上有嫔。毬以行
于道。嫔以立于身。出红楼而色妙。对白日而颜新。旷古未
作。于今始陈。俾众伎而皆掩。擅奇能而绝伦。于是扬袂謺
足。徘徊踯躅。虽进退而有据。常兢兢而自勖。毬体兮似珠。
人颜兮似玉。下则雷风之宛转。上则神仙之结束。无习斜
流。恒为正游。毬不离足。足不离毬。弄金盘而神仙欲下。舞
宝剑则夷狄来投。方知吾君偃武之日。修神仙之术。但欲
扬其善教。岂徒悦其淑质。谓艳色兮可轻。使宫女兮程功
梁洽 第 18a 页
而出。疑履地兮不履其地。疑腾虚兮还践其实。当是时也。
华庭纵赏。万人瞻仰。洛神遇而耻乘流。飞燕逢而惭在掌。
几看制而动息。几度纷而来往。倏而复归于云霄。何微妙
之忽恍。

** 后浯溪铭

岿然峿台。枕于祈阳。迥然楚方。临于潇湘。孤标一峰。不止
百尺。嵯峨巨峻。(阙一字)洁堪砺。英才别业。雅有儒风。河南元
公。高卧其中。位为独坐。人不知贵。兴惬兹地。心闲胜事。松
花对偃。薜叶交垂。凿巘作逵。因泉涨池。乃搆竹亭。乃葺茅
梁洽 第 18b 页
宇。偫书当户。灵药映圃。嘉宾驻舟。爱子能文。弄琴对云。酒
熟兰薰。何必磻溪。方可学钓。何必衡峤。方可长啸。我牧此
郡。契于幽寻。刻铭山岑。敢告烟林。

* 梁德裕

德裕官四门助教。

** 宝鼎赋

昔轩皇之有天下也。铄至范。恢崇谟。用建皇极。永康帝图。
徵铁于晋国之野。铸鼎于荆山之湖。以阴阳作炭。以天地
为炉。下碎矿而星入。鼓长扇而风驱。炎气旁飞。寒雪影消
梁洽 第 19a 页
于玉马。红光四照。晴日色掩于丹乌。于是以泄以窦。以镕
以模。故宝鼎之芳迹。斯可得而闻乎。尔其为状也。下实上
虚。外圆内朗。玉铉金耳之饰。巽木离火之象。法三台之位。
均九州之壤。镂厥奇状。文有鸾凤蛟龙。禦其不若。怪无魑
魅魍魉。故夫长子主之而祭。圣人飨之而养。徒观其阐微
洞幽。崇德辨义。作域中之宝。通天下之利。不汲而盈。不炊
而沸。轻重自随于德。元亨克保于位。楚问伊川。表周王之
至德。齐求谷水。岂人功之可致。当今鼎命翘车。鼎刑措狱。
道德以为矩。敦庞以淳俗。不取法于六籍。不徵金于九牧。
梁洽 第 19b 页
自获汾水。以定郏鄏。迈轩后于往图。遗夏王于后箓。况伊
尹作相。由巢为仆。乃伛偻其身。不覆餗于足。朗日月于金
镜。调风雨于玉烛。庶绩其凝。百姓无欲。愚虽复望于其道。
欲负之而跼躅。

** 投人夜光赋

士有作吏。君之曾臣。玉无能以藉手。货不足以藩身。旷岁
月。缁风尘。为大夫兮既屈。因君子兮求伸。载剖厥蚌。将投
于人。恐鱼目以相衒。乃龙颔以取真。得径寸之宝。是千金
之珍。表里照烂。晶光洞澈。体有象而至圆。色无瑕而自洁。

梁洽 第 20a 页

满若坠露。明如积雪。高秋之夜月孤上。长河之晓星未灭。
懿此特达。湛夫龙光。掩赵璧十城之价。合吴钩千户之乡。
不假琢磨。自无白圭之玷。匪同销铄。乃越黄金之刚。愿辉
君之掌握。而烛君之殿堂。必将光辅上台。仪形大道。惭魏
车之承照。哂夏璜之有考。遇物则迁。从人攸好。饰春申之
履。曰非难得之货。迁太守之邦。盖是不贪之宝。传可历代。
赏无溢尤。复喜鉴于明哲。敢自陈于暗投。勿以无媒按剑
而相拒。勿以无胫委地而不收。同作贡于楚国。而便契于
梁洽 第 20b 页
隋侯。俾怀宝之君子。尽销声而莫游。

** 重建易县候台记

昔武王顺天应人。奄有周室。召公受命作伯。宅兹燕土。列
分冀为幽之都。专受脤执膰之命。于是建宗庙。立城市。分
器辑其邦家。筑台观乎云物。则候台之建。允或在兹。初具
版干。陈畚锸。书丈尺糗粮之数。度高平远近之差。奔命子
来。执用林聚。约之阁阁。荷锸而云阴数重。筑之登登。相杵
而雷响四合。成之不日。郁兮崇山。将中天以悬居。岂承露
以特立。然后分保章以典之。命日者以觇之。使八风不奸。
五云式序。人无凶札天瘥之疾。国绝丧荒水旱之沴。凡若
梁洽 第 21a 页
是者数百年。至六国糜沸。九州瓜剖。昭王平能破齐抗赵。
候云在朔。则二至二分之占。五纪五纬之数。虽少没振。未
大灭裂。及秦有华戎。汉封郡县。析木空闻于分野。甘棠已
尽于剪伐。则视祲之仪。扫地都尽。廊庑旅乎荆棘。阶阯穴
其狐兔。自我唐再造区夏。大分岳牧。使镇天子之邦。不同
诸侯之郡。遂及陈迹。以作新台。既无占候之事。共为宴乐
之所。虽山楶藻棁。礼不僭于大夫。而刻桷丹楹。诫终惭乎
君子。代为故事。人无间言。洎我良牧郭公。博采旧史。发挥
新意。文物大备。惩劝可观。公名明肃。字晋容。太原郡人也。
梁洽 第 21b 页
监门将军之孙。御史大夫之子。缵戎馀庆。克荷明德。灵源
与天地争长。广度与江湖比量。故能受明主之诏。剖太守
之符。泽从云游。心入水净。俗变于道。礼贤存拥彗之风。人
歌其德。听讼拟坐棠之化。未三年而政教已成。虽一日而
墙宇必葺。以为先王议事。礼不忘本。君子怀德。人惟求旧。
况候台易之古台也。壮址仍存。昭王燕之贤王也。盛德不
泯。欲观古人之象。至止可以肃肃。如享太牢之味。登之可
以熙熙。遂于台之外壁。列剧辛乐毅焉。以为道者万物之
奥。天地之禅。六度之门。寂灭之义。施之于国则富。證之于
梁洽 第 22a 页
人则寿。况守道者必严之于吸风饮露。安禅者必释之以
息照冥境。乃于台之内壁。图桑门宴坐焉。以为孝者德之
本。总人百行。贞者事之干。为乾四德。至天则风雨以时。比
竹而霜霰不变。庐于墓有田氏之子。安其室有王章之妻。
生芝草于大隧之前。是加一等。咏柏舟在中河之侧。乃无
二事。复于其次。为绕坟荐鲤焉。俾观者如堵。览之骇目。激
懦夫烈士之节。警贞女孝子之心。岂徒压百雉之崇墉。架
九乌之峻堞。轩榭窈窕。松柳荫映。幽室纳寒谷之气。炎天
下霜。画梁对霁雨之辉。晴虹射日。夫如是。则登之不假赠
梁洽 第 22b 页
扇。北风其凉。视之不待褰帏。大山如砺。岂比夫逐荆台遂
为流遁。画麟阁不有姓名者哉。别驾彭城刘公循忠。从政
以贤。方协海沂之咏。司马清河张公瓒。食禄以德。爰光中
外之游。咸本济代之材。以成考室之美。虽二公宏化。有无
穷之令闻。终三后协心。树不朽之丕构。德裕邑人也。实寡
闻见。拔薤投水。德未平于任棠。筑台置金。礼何多于郭隗。
敢不传美。以为实录。藏于屋壁。诚有愧于家书。勒于碑版。
庶无惭于台记。时建崇元学之岁秋八月旬有九日。其从
事参佐等。学富今古。材堪经济。虽怀坐啸之功。未展摩天
梁洽 第 23a 页
之力。并勒石于后。以克永代。

* 常非月

非月(登科记作自)官西河尉。

** 对典同度管判

**  典同度管失候不应史称黍细徒少其人

火正分司。畴人命职。钦若天象。敬授人时。黍累无愆。寸管
测阴阳之数。葭灰期应。闭户窥天地之心。所以申命有司。
节宣丕序。未遂御于乾道。近获戾于叛官。辰回雁天。不夺
于房次。月[:#AS-8850:⿰足⿸厂⿱田坴]龙宿。莫命于勤农。二分或错于春秋。九土有
梁洽 第 23b 页
亏于启闲。不修厥职。犹饰彼辞。且列在偫司。匪无常典。徒
有成数。黍有常形。黍细当合简孚。徒少岂宜缄口。防微于
始。胡不谋先。败而后言。无乃太晚。愆我星度。宜暴刑章。待
凭高下之班。方定重轻之罪。

* 芮挺章

挺章。国子进士。

** 国秀集序

昔陆平原之论文曰。诗缘情而绮靡。是彩色相宣。烟霞交
映。风流婉丽之谓也。仲尼定礼乐。正雅颂。采古诗三千馀
梁洽 第 24a 页
什。得三百五篇。皆舞而蹈之。弦而歌之。亦取其顺泽者也。
近秘书监陈公国子司业苏公尝从容谓芮侯曰。风雅之
后。数千载閒。词人才子。礼乐大坏。讽者溺于所誉。志者乖
其所之。务以声折为宏壮。势奔为清逸。此蒿视者之目。目[:#AS-FBED:●
]舌听者之耳。可为长太息也。运属皇家。否终复泰。优游
阙里。惟闻子夏之言。惆怅河梁。独见少卿之作。及源流浸
广。风云极致。虽发词遣句。未协风骚。而披林撷秀。揭厉良
多。自开元以来。维天宝三载。谴谪芜秽。登纳菁英。可被管
弦者。都为一集。芮侯即探书禹穴。求珠赤水。取太冲之清
梁洽 第 24b 页
词。无嫌近溷。得兴公之佳句。宁止掷金。道苟可得。不弃于
厮养。事非适理。何贵于膏梁。其有岩壑孤贞。市朝大隐。神
珠匿耀。剖巨蚌而宁周。宝剑韬精。望斗牛而未获。目之缣
素。有愧遗才。尚欲巡采风谣。旁求侧陋。而陈公已化为异
物。堆案飒然。无与乐成。遂因绝笔。今略编次见在者。凡九
十人。诗二百二十首。为之小集。成一家之言。

* 庄若讷

若讷。天宝中进士。

** 对徵什一税判

梁洽 第 25a 页

**  长安县徵什一税百姓诉云取已过半人将不农县官云恐国用不足

秦雍皇居。田畴为上。若年有丰耗。税则等差。相彼老农。聿
求多稼。勤其四体。庶彼千仓。必也如京如坻。无废周公之
典。然而不足与足。何耻鲁侯之问。县司虽守文不替。诉者
亦举直难违。豆区之量必均。过半之词自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