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四八
卷三四八 第 16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三百四十八

卷三四八 第 1a 页
 李白(二)

** 赵公西候新亭颂(并序)


惟十有四载。皇帝以岁之骄阳。秋五不稔。乃慎择明牧。恤
南方凋枯。伊四月孟夏。自淮阴迁我天水赵公作藩于宛
陵。祗明命也。惟公代秉天宪。作程南台。洪柯大本。聿生懿
德。宜乎哉。横风霜之秀气。郁王霸之奇略。初以铁冠白笔。
佐我燕京。威雄振肃。虏不敢视。而后鸣琴二邦。天下取则。
起草三省。朝端有声。天子识面。宰衡动听。殷南山之雷。剖
卷三四八 第 1b 页
赤县之剧。强项不屈。三州所居大化。咸列碑颂。至于是邦
也。酌古以训俗。宣风以布和。平心理人。兵镇唯静。画一千
里。时无莠言。公退之暇。清眺原隰。以此郡东堑巨海。西襟
长江。咽三吴。扼五岭。輶轩错出。无旬时而息焉。出自西郭。
苍然古道。道寡列树。行无清阴。至有疾雷破山。狂飙震壑。
炎景烁野。秋霖灌途。马逼侧于谷口。人周章于山顶。亭候
靡设。逢迎阙如。自唐有天下。作牧百数。因循龌龊。罔恢永
图。及公来思。大革前弊。实相此土。陟降观之。壮其回冈龙
盘。沓岭波起。胜势交至。可以有作。方农之隙。廓如是营。遂
卷三四八 第 2a 页
铲崖堙卑。驱石剪棘。削污壤。阶高隅。以门以墉。乃栋乃宇。
俭则不陋。丽而不奢。森沈闬闳。燥湿有庇。若鳌之涌。如鹏
斯骞。萦流镜转。涵映池底。纳远海之馀清。泻莲峰之积翠。
信一方雄胜之郊。五马踟蹰之地也。长史齐公光乂。人伦
之师表。司马武公幼成。衣冠之髦彦。录事参军吴镇。宣城
令崔钦。令德之后。良材间生。纵风教之乐地。出人伦之高
格。卓绝映古。清明在躬。佥谋僝功。不日而就。总是役也。伊
二公之力欤。过客沈吟以称叹。邦人聚舞以相贺。佥曰我
赵公之亭也。偫寮献议。请因谣颂以名之。则必与谢公北
卷三四八 第 2b 页
亭同不朽矣。白以为谢公德不及后世。亭不留要冲。无勿
拜之言。鲜登高之赋。方之今日。我则过矣。敢询耆老。而作
颂曰。

耽耽高亭。赵公所营。如鳌背突兀于太清。如鹏翼开张而
欲行。赵公之宇。千载有睹。必恭必敬。爰游爰处。瞻而思之。
罔敢大语。赵公来翔。有礼有章。煌煌锵锵。如文翁之堂。清
风洋洋。永世不忘。

** 崇明寺佛顶尊胜陁罗尼幢颂(并序)


共工不触山。娲皇不补天。其鸿波汨汨流。伯禹不治水。万
卷三四八 第 3a 页
人其鱼乎。礼乐大坏。仲尼不作。王道其昏乎。而有功包阴
阳。力掩造化。首出众圣。卓称大雄。彼三者之不足徵矣。粤
有我西方金仙之垂范。觉旷劫之大梦。碎偫愚之重昏。寂
然不动。湛而常存。使苦海静滔天之波。疑山灭炎昆之火。
囊括天地。置之清凉。日月或坠。神通自在。不其伟欤。鲁郡
崇明寺南门佛顶尊胜陁罗尼石幢者。盖此都之壮观。昔
善住天子及千大天游于园观。又与天女游戏。受诸快乐。
即于夜分中闻有声曰。善住天子七日灭后。当生七反畜
生之身。于是如来授之吉祥真经。遂脱诸苦。盖之天徵为
卷三四八 第 3b 页
大法印。不可得而闻也。我唐高宗时。有[:#AS-8DF4:⿰⿱网炎刂]宾桑门持入中
土。犹日藏大宝。清园虚空。檀金净彩。人皆悦见。所以山东
开士。举国而崇之。时有万商投珍。士女云会众布。蓄沓如
陵。琢文石于他山。耸高标于列肆。镵珉错䌽。为鲸为螭。天
人海怪。若叱若语。贝叶金言刊其上。荷花水物形其隅。良
工草莱。献技而去。圣君垂拱南面。穆清而居。大明广运。无
幽不烛。以天下所立兹幢。多临诸旗亭。喧嚣湫隘。本非经
行围绕之所。乃颁下明诏。令移于宝坊。吁。百尺中标。矗若
云断。委翳苔藓。周流星霜。俾龙象兴嗟。仰瞻无地。良可叹
卷三四八 第 4a 页
也。我太官广武伯陇西李公。先名琬。奉诏书改为辅。其从
政也。肃而宽。仁而惠。五镇方牧。声闻于天帝。乃加剖竹于
鲁。鲁道粲然可观。方将和阴阳于太阶。致吾君于尧舜。岂
徒闭阁坐啸。鸿盘二千哉。乃再崇厥功。发挥象教。于是与
长史卢公司马李公等。咸明明在公。绰绰有裕。韬大国之
宝。钟元精之和。荣兼半刺。道光列岳。才或大而用小。识无
微而不通。政其有经。谈岂更仆。有律师道宗。心总偫妙。量
包大千。日何莹而常明。天不言而自运。识岸浪注。元机清
发。每口演金偈。舌摇电光。开关延敌。罕有当者。由万窍同
卷三四八 第 4b 页
号于一风。众流俱纳于溟海。若乃严饬佛事。规矩梵天。法
堂郁以雾开。香楼岌乎岛峙。皆我公之缔构也。以天宝八
载五月一日。示灭大寺。百城号天。四众泣血。焚香散花。扶
榇卧辙。仙鹤数十。飞鸣中绝。非至德动天。深仁感物者。其
孰能与于此乎。三纲等皆论穷弥天。惠湛清月。传千灯于
智种。了万法于真空。不谋同心。克树圣迹。太官李公乃命
门于南垣庙通衢。曾盘旧规。累构馀石。壮士加勇。力侔拔
山。才击鼓以雷作。拖鸿縻而电掣。千人壮。万夫势。转辘轳
于横梁。泯环合而无际。常六合之振动。崛九霄之峥嵘。非
卷三四八 第 5a 页
鬼神功。曷以臻此。况其清景烛物。香风动尘。偫形所沾。积
苦都雪。粲星辰而增辉。挂文字而不灭。虽汉家金茎。伏波
铜柱。拟兹陋矣。或日月圆满。方檀散华。清心讽持。诸佛称
赞。夫如是。亦可以从一天至一天。开天宫之门。见偫圣之
颜。巍巍功德。不可量也。其录事参军。六曹英寮。及十一县
官属。有宏才硕德。含香绣衣者。皆列名碑阴。此不具载。郡
人都水使者宣道先生孙太冲。得真人紫蕊玉岌之书。能
令太乙神自成还丹。以献于帝。帝服享万寿。与天同休。功
成身退。谢病而去。不谓古之元通微妙之士欤。乃谓白曰。
卷三四八 第 5b 页
昔王文考观艺于鲁。骋雄辞于灵光。陆佐公知名在吴。铭
双阙于盘石。吾子盍可美盛德。扬中和。恭承话言。敢不惟
命。遂作颂曰。

揭高幢兮表天宫。嶷独出兮淩星虹。神摐摐兮来空。仡扶
倾乎苍穹。西方大圣称大雄。横绝苦海舟偫蒙。陁罗尼藏
万法宗。善住天子获厥功。明明李君牧东鲁。再新颓规扶
众苦。如大云王注法雨。邦人清凉喜聚舞。扬鸿名兮振海
浦。铭丰碑兮昭万古。

** 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

卷三四八 第 6a 页

臣某言。臣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臣闻社稷无常奉。明者守
之。君臣无定位。闇者失之。所以父作子述。重光叠辉。天未
绝晋。人惟戴唐。以功德有厚薄。运数有修短。功高而福祚
长永。德薄而政教陵迟。三后之姓。于今为庶。非一朝也。伏
惟陛下钦六圣之光训。拥千载之鸿休。有国之本。偫生属
望。粤自明两。光岐之阳。昔有周太王之兴。发迹于此。天启
有类。岂人事欤。皇朝百五十年。金革不作。逆胡窃号。剥乱
中原。虽平嵩邱。填伊洛。不足以掩宫城之骸骨。决淇河。洒
卷三四八 第 6b 页
秦雍。不足以荡犬羊之膻臊。毒侵区宇。愤盈穹旻。此乃猛
士奋剑之秋。谋臣运筹之日。夫不拯横流。何以彰圣德。不
斩巨猾。无以兴神功。十乱佐周而克昌。四凶及虞而乃去。
去元凶者。非陛下而谁。且道有兴废。代有中季。汉当三七。
莽亦为灾。赤伏再起。丕业终光。非陛下至神至圣。安能勃
然中兴乎。以臣料人事得失。敢献疑于陛下。臣犹望愚夫
千虑。或冀一得。何者。贼臣杨国忠。蔽塞天聪。屠割黎庶。女
弟席宠。倾国弄权。九土泉货。尽归其室。怨气上激。水旱荐
臻。重罹暴乱。百姓力屈。即欲平殄蝥贼。恐难应期。且图万
全之计。以成一举之策。今自河以北。为胡所淩。自河之南。

卷三四八 第 7a 页

孤城四垒。大盗蚕食。割为洪沟。宇宙峣杌。昭然可睹。臣伏
见金陵旧都。地称天险。龙盘虎踞。关扃自然。六代皇居。五
福斯在。雄图霸迹。隐轸犹存。咽喉控带。萦错如绣。天下衣
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臣又闻汤及盘庚。
五迁其邑。典谟训诰。不以为非。卫文徙居楚邱。风人流咏。
伏惟陛下因万人之荡析。乘六合之诪张。去扶风万有一
危之近邦。就金陵太山必安之成策。苟利于物。断在宸衷。
况齿革羽毛之所生。楩楠豫章之所出。元龟大贝。充牣其
卷三四八 第 7b 页
中。银坑铁冶。连[绵]相属。刬铜陵为金穴。煮海水为盐山。以
征则兵强。以守则国富。横制八极。克复两京。俗畜来苏之
欢。人多傒后之望。陛下西以峨嵋为壁垒。东以沧海为沟
池。守海陵之仓。猎长洲之苑。虽上林五柞。复何加焉。上皇
居天帝运昌之都。储精真一之境。有虞则北闭剑阁。南扃
瞿塘。蚩尤共工。五兵莫向。二圣高枕。人何忧哉。飞章问安。
往复巴峡。朝发白帝。暮宿江陵。首尾相应。率然之举。不胜
屏营瞻云望日之至。谨先奉表陈情以闻。

** 为宋中丞自荐表

臣某闻天地闭而贤人隐。云雷屯而君子用。臣伏见前翰
卷三四八 第 8a 页
林供奉李白。年五十有七。天宝初五府交辟。不求闻达。亦
由子真谷口。名动京师。上皇闻而悦之。召入禁掖。既润色
于鸿业。或间草于王言。雍容揄扬。特见褒赏。为贱臣诈诡。
遂放归山。閒居制作。言盈数万。属逆胡暴乱。避地庐山。遇
永王东巡胁行。中道奔走。却至彭泽。具已陈首。前后经宣
慰大使崔涣及臣推覆清雪。寻经奏闻。臣闻古之诸侯。进
贤受上赏。蔽贤受显戮。若三适称美。必九锡光荣。垂之典
谟。永以为训。臣所管李白。实审无辜。怀经济之才。抗巢由
之节。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一命不沾。四海称屈。
卷三四八 第 8b 页
伏惟陛下大明广运。至道无偏。收其希世之英。以为清朝
之宝。昔四皓遭高皇而不起。翼惠帝而方来。君臣离合。亦
各有数。岂使此人名扬宇宙。而枯槁当年。传曰。举逸人而
天下归心。伏惟陛下回太阳之高晖。流覆盆之下照。特请
拜一京官。献可替否。以光朝列。则四海豪俊。引领知归。不
胜慺慺之至。敢陈荐以闻。

** 为吴王谢责赴行在迟滞表

臣某言。伏蒙圣恩。追赴行在。臣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臣闻
胡马矫首。嘶北风以跼顾。越禽归飞。恋南枝而刷羽。所以
卷三四八 第 9a 页
流波思其旧浦。落叶坠于本根。在物尚然。矧于臣子。臣位
叨磐石。辜负明时。才阙总戎。谬当强寇。驽拙有素。天实知
之。伏惟陛下重纽乾纲。再清国步。慜臣不逮。赐臣生全。归
见白日。死无遗恨。然臣年过耳顺。风瘵日加。锋镝残骸。劣
有馀喘。虽决力上道。而心与愿违。贵贪尺寸之程。转增犬
马之恋。非有他故。以疾淹留。今大举天兵。扫除戎羯。所在
邮驿。徵发交驰。臣逐便水行。难于陆进。瞻望丹阙。心魂若
飞。惭坠履之还收。喜遗簪之再御。不胜涕恋屏营之至。谨
奉表以闻。

卷三四八 第 9b 页

** 上安州李长史书

白嵚崎历落可笑人也。虽然。颇尝览千载。观百家。至于圣
贤。相似厥众。则有若似于仲尼。纪信似于高祖。牢之似于
无忌。宋玉似于屈原。而遥观君侯。窃疑魏洽。便欲趋就。临
然举鞭。迟疑之间。未及回避。且理有疑误而成过。事有形
似而类真。惟大雅含宏。方能恕之也。白少颇周慎。忝闻义
方。入暗室而无欺。属昏行而不变。今小人履疑误形似之
迹。君侯流恺悌矜恤之恩。戢秋霜之威。布冬日之爱。睟容
有穆。怒颜不彰。虽将军息恨于长孙之前。此无惭德。司空
卷三四八 第 10a 页
受揖于元淑之际。彼未为贤。一言见冤。九死非谢。白孤剑
谁托。悲歌自怜。迫于悽惶。席不暇暖。寄绝国而何仰。若浮
云而无依。南徙莫从。北游失路。远客汝海。近还郧城。昨遇
故人。饮以狂药。一酌一笑。陶然乐酣。困河朔之清觞。饫中
山之醇酎。属早日初眩。晨霾未收。乏离朱之明。昧王戎之
视。青白其眼。瞢而前行。亦何异抗庄公之轮。怒螗螂之臂。
御者趋召。明其是非。入门鞠躬。精魄飞散。昔徐邈缘醉而
赏。魏王却以为贤。无盐因丑而获。齐君待之逾厚。白妄人
也。安能比之。上挂国风相鼠之讥。下怀周易履虎之惧。慜
卷三四八 第 10b 页
以固陋。礼而遣之。幸容[:#AS-885A:●]越之辜。深荷三公之德。铭刻心
骨。退思狂[:#AS-8FBB:●]。五情冰炭。罔知所措。昼愧于影。夜惭于魄。启
处不遑。战跼无地。伏惟君侯明夺秋月。和均韶风。扫尘辞
场。振发文雅。陆机作太康之杰士。未可比肩。曹植为建安
之雄才。惟堪捧驾。天下豪俊。翕然趋风。白之不敏。窃慕馀
论。何图叔夜潦倒。不切于事情。正平猖狂。自贻于耻辱。一
忤容色。终身厚颜。敢昧负荆。请罪门下。傥免以训责。恤其
愚蒙。如能伏剑结缨。谢君侯之德。敢以近所为春游救苦
寺诗一首十韵。石岩寺诗一首八韵。上杨都尉诗一首三
卷三四八 第 11a 页
十韵。辞旨狂野。贵露下情。轻干视听。幸乞详览。

** 与贾少公书

宿昔惟清胜。白[绵]疾疲薾。去期恬退。才微识浅。无足济时。
虽中原横溃。将何以救之。主命崇重。大总元戎。辟书三至。
人轻礼重。严期迫切。难以固辞。扶力一行。前观进退。且殷
深源庐岳十载。时人观其起与不起。以卜江左兴亡。谢安
高卧东山。苍生属望。白不树矫抗之迹。耻振元邈之风。混
游渔商。隐不绝俗。岂徒贩卖云壑。要射虚名。方之二子。实
有惭德。徒尘忝幕府。终无能为。唯当报国荐贤。持以自免。
卷三四八 第 11b 页
斯言若谬。天实殛之。以足下深知。具申中款。惠子知我。夫
何间然。勾当小事。但增悚惕。

** 与韩荆州书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
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
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
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
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
得脱颖而出。即其人焉。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
卷三四八 第 12a 页
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
雄万夫。王公大臣。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
侯哉。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
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
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
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
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昔王子师为豫章。
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
拔三十馀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一荐严
卷三四八 第 12b 页
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
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
发。白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之腹中。所以不归
他人。而愿委身于国士。傥急难有用。敢效微躯。且人非尧
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敢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
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请给
以纸笔。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閒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
长价于嶭卞之门。幸推下流。大开奖饰。唯君侯图之。

** 上安州裴长史书

卷三四八 第 13a 页

白闻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白人焉。非天地。
安得不言而知乎。敢剖心析肝。论举身之事。便当谈笑以
明其心。而粗陈其大纲。一快愤懑。惟君侯察焉。白本家金
陵。世为右姓。(谨按此二句不可解旧唐书云白山东人父
为任城尉因家焉新书云白兴圣皇帝九世孙隋末以罪
徙西域神龙中逃还客巴西窃思白既为兴圣九世孙世
为西州右姓如自溯其族望则金陵或系金城之讹否则
定因前凉张氏侨置建康郡于敦煌人遂目此建康为金
卷三四八 第 13b 页
陵故下句云遭沮渠蒙逊之难奔流咸秦按崔鸿十六国
春秋云沮渠蒙逊杀吕光酒泉太守叠滕共推建康太守
段业为凉州牧应即此事若云江左金陵则白虽因崔宗
之官金陵曾经游此并非世居且与下句遭沮渠蒙逊之
难云云俱不可通矣)遭沮渠蒙逊之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少长
江汉。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
经籍诗书。制作不倦。迄于今三十春矣。以为士生则桑弧
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见乡人相如大誇云梦之
事。云楚有七泽。遂来观焉。而许相公家见招。妻以孙女。便
憩迹于此。至移三霜焉。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
十馀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
又昔与蜀中友人吴指南同游于楚。指南死于洞庭之上。
白禫服恸哭。若丧天伦。炎月伏尸。泣尽而继之以血。行路
闻者。悉皆伤心。猛虎前
卷三四八 第 14a 页
临。坚守不动。遂权殡于湖侧。便之金陵。数年来观筋骨尚
在。白雪泣持刃。躬申洗削。裹骨徒步。负之而趋。寝兴携持。
无辍身手。遂丐贷营葬于鄂城之东。故乡路遥。魂魄无主。
礼以迁窆。式昭朋情。此则是白存交重义也。又昔与逸人
东岩子隐于岷山之阳。白巢居数年。不迹城市。养奇禽千
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广汉太守闻而异之。诣庐亲
睹。因举二人以有道。并不起。此则白养高忘机不屈之迹
也。又前礼部尚书苏公出为益州长史。白于路中投刺。待
以布衣之礼。因谓偫寮曰。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
卷三四八 第 14b 页
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四
海明识。且知此谈。前此郡都督马公。朝野豪彦。一见尽礼。
许为奇才。因谓长史李京之曰。诸人之文。犹山无烟霞。春
无草树。李白之文。清雄奔放。名章俊语。络绎间起。光明洞
彻。句句动人。此则故交元丹。亲接斯议。若苏马二公愚人
也。复何足陈。倘贤者也。白有可尚。夫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有妇人焉。九人而已。是知才难。不可多得。白野人也。颇工
于文。惟君侯顾之。无按剑也。伏惟君侯贵而且贤。鹰扬虎
视。齿若编贝。肤如凝脂。昭昭乎若玉山上行。朗然映人也。

卷三四八 第 15a 页

而高义重诺。名飞天京。四方诸侯。闻风暗许。倚剑慷慨。气
干虹蜺。月费千金。日宴偫客。出跃骏马。入罗红颜。所在之
处。宾朋成市。故诗人歌曰。宾朋何喧喧。日夜裴公门。愿得
裴公之一言。不须驱马埒华轩。白不知君侯何以得此声
于天壤之间。岂不由重诺好贤。谦以下士得也。而晚节改
操。栖情翰林。天才超然。度越作者。屈佐郧国。时惟清哉。棱
威雄雄。下慑偫物。白窃慕高义。已经十年。云山间之。造谒
无路。今也运会。得趋末尘。承颜接辞。八九度矣。常欲一雪
卷三四八 第 15b 页
心迹。崎岖未便。何图谤詈忽生。众口攒毁。将欲投杼。下客
震于严威。然自明无辜。何忧悔吝。孔子曰。畏天命。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过此三者。鬼神不害。若使事得其实。罪当其
身。则将浴兰沐芳。自屏于烹鲜之地。惟君侯死生。不然。投
山窜海。转死沟壑。岂能明目张胆。托书自陈耶。昔王东海
问犯夜者曰。何所从来。答曰。从师受学。不觉日晚。王曰。岂
可鞭挞[:#AS-885A:●]越。以立威名。想君侯通人。必不尔也。愿君侯惠
以大遇。洞开心颜。终乎前恩。再辱英盼。白必能使精诚动
天。长虹贯日。直度易水。不以为寒。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
不许门下。逐之长途。白即膝行于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

卷三四八 第 16a 页

一观国风。永辞君侯。黄鹄举矣。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
弹长剑乎。

** 为赵宣城与杨右相书

某启。辞违积年。伏恋轩屏。首冬初寒。伏惟相公尊体起居
万福。某蒙恩。才朽齿迈。徒延圣日。少忝末吏。本乏远图。中
年废阙。分归园壑。昔相公秉国宪之日。一拔九霄。拂刷前
耻。升腾晚官。恩贷稠叠。实载邱山。落羽再振。枯鳞旋跃。运
以大风之举。假以摩天之翔。衣绣霜台。含香华省。宰剧惭
卷三四八 第 16b 页
强项之名。酌贪砺清心之节。三典列郡。寂无成功。但宣布
王泽。式酬天奖。伏惟相公开张徽猷。寅亮天地。入夔龙之
室。持造化之权。安石高枕。苍生是仰。某鸣跃无已。剪拂因
人。银章朱绂。坐荣宦达。身荷宸眷。目识龙颜。既齐飞于鹓
鹭。复寄迹于门馆。皆相公大造之力也。而钟鸣漏尽。夜行
不息。止足之分。实愧古人。犬马恋主。迫于西汜。所冀枯松
晚岁。无改节于风霜。老骥馀年。期尽力于蹄足。以答明主。
下报相公。慺慺之诚。屏息于此。伏惟相公收遗簪于少昊。
念亡弓于楚泽。衰当益壮。结草知归。瞻望恩光。无忘景刻。

**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卷三四八 第 17a 页

淮南小寿山谨使东峰金衣双鹤。衔飞云锦书于维扬孟
公足下曰。仆包大块之气。生洪荒之间。连翼轸之分野。控
荆衡之远势。盘薄万古。邈然星河。凭天霓以结峰。倚斗极
而横嶂。颇能攒吸霞雨。隐居灵仙。产隋侯之明珠。蓄卞氏
之光宝。罄宇宙之美。殚造化之奇。方与昆崙抗行。阆风接
境。何人间巫庐台霍之足陈耶。昨于山人李白处。见吾子
移白。责仆以多奇。叱仆以特秀。而盛谈三山五岳之美。谓
仆小山无名无德而称焉。观乎斯言。何太谬之甚也。吾子
卷三四八 第 17b 页
岂不闻乎。无名为天地之始。有名为万物之母。假令登封
禋祀。曷足以大道讥耶。然皆损人费物。庖杀致祭。暴殄草
木。镌刻金石。使载图典。亦未足为贵乎。且达人庄生。常有
馀论。以为斥鴳不羡于鹏鸟。秋毫可并于太山。由斯而谈。
何小大之殊也。又怪于诸山藏国宝。隐国贤。使吾君榜道
烧山。披访不获。非通谈也。夫皇王登极。瑞物昭至。蒲萄翡
翠以纳贡。河图洛书以应符。设天纲而掩贤。穷月竁以率
职。天不秘宝。地不藏珍。风威百蛮。春养万物。王道无外。何
英贤珍玉而能伏匿于岩穴耶。所谓榜道烧山。此则王者
之德未广矣。昔太公大贤。傅说明德。栖渭川之水。藏虞虢
卷三四八 第 18a 页
之岩。卒能形诸兆日[:#AS-FBED:●]
[:#AS-FDC2:●]。感乎梦想。此则天道闇
合。岂劳乎搜访哉。果投竿诣麾。舍筑作相。佐周文。赞武丁。
总而论之。山亦何罪。乃知岩穴为养贤之域。林泉非秘宝
之区。则仆之诸山。亦何负于国家矣。近者逸人李白。自峨
眉而来。尔其天为容。道为貌。不屈巳。不干人。巢由以来。一
人而已。乃虬蟠龟息。遁乎此山。仆尝弄之以绿绮。卧之以
碧云。漱之以琼液。饵之以金砂。既而童颜益春。真气愈茂。
将欲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浮四海。横八荒。出宇宙之寥廓。
登云天之渺茫。俄而李公仰天长吁。谓其友人曰。吾未可
卷三四八 第 18b 页
去也。吾与尔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一身。安能餐君紫
霞。荫君青松。乘君鸾鹤。驾君虬龙。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
之人耳。此则未可也。乃相与卷其丹书。匣其瑶琴。申管晏
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
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
戏沧洲。不足为难矣。即仆林下之所隐容。岂不大哉。必能
资其聪明。辅其正气。借之以物色。发之以文章。虽烟花中
贫。没齿无恨。其有山精木魅。雄虺猛兽。以驱之四荒。磔裂
原野。使影迹绝灭。不干户庭。亦遣清风扫门。明月侍坐。此
乃养贤之心。

卷三四八 第 19a 页

实亦勤矣。孟子孟子。无见深责耶。明年青春。求我于此岩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