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四三
卷三四三 第 20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三

卷三四三 第 1a 页
 颜真卿(八)

** 有唐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右丞相上柱国赠太尉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

于戏。逆鳞劘上。匡救之义深。守死不回。人臣之致极。况乎
文包风雅。道济生灵。建一言而天下倚平。含九德而三光
式序。超无友而独立者。其惟广平公乎。公讳璟。字(阙二字)
州南和人。其先出于殷王元子。七代祖弁。魏吏部尚书。袭
列人子。祖钦道。北齐黄门侍郎。并事迹崇高。各见本传。高
祖元节。定州田曹。曾祖宏俊。大理丞。祖务本。皇栎阳令。父
元抚。卫州司户。赠户部尚书。自田曹至于尚书。皆实浮于
卷三四三 第 1b 页
名。而位不充量。事见许公苏颋所撰神道碑。公七岁能属
文。一遍诵鵩鸟赋。丁尚书府君忧。水浆绝口者五日。八九
岁时。尝梦大鸟衔书。吐公口中。公吞之。遂乘而直上。倏忽
惊寤。犹若下在胸间。自后藻思日新。襟怀益爽。年十六七
时。或读易旷时不精。公迟而览之。自亥及寅。精义必究。明
年进士高第。补上党尉。转王屋主簿。相国苏味道为侍御
史出使。精择判官。奏公为介。公作长松篇以自兴。梅花赋
卷三四三 第 2a 页
以激时。苏深赏叹之。曰。真王佐才也。转合宫尉。长寿三年
从调。判入高等。有司特闻。天后亲问所欲。公以代为唐臣。
不求荣达。诡奏云。家本山东。愿得魏之一吏。遂手诏授录
事参军。拜舞趋出。后异而召还。又手诏拜监察御史里行。
寻丁齐国太夫人忧。服阕。筑室反耕。志图不起。俄而即真。
迁殿中侍御史。同列有博于台中者。将责名品而黜之。博
者惶恐自匿。翌日。公独正辞引过。天后悦而释之。迁天官
员外郎凤阁舍人御史中丞。乃谓所亲曰。吾比欲优游自
免。不图要近。骤至于斯。其敢废所职乎。乃悉心纳忠。无所
卷三四三 第 2b 页
回避。时张易之昌宗兄弟。席宠胁权。天下侧目。公危冠入
奏。奋不顾身。天后失色。苍黄欲起。公叩头流血。誓以死争。
拾遗李邕奏曰。陛下坐则天下安。起则天下危。内史令敕
公出。公曰。天颜咫尺。亲奉德音。不劳宰臣。擅宣王命。词气
慷慨。左右震悚。遂俱摄诣台。庭立切责。二竖股栗气索。不
敢仰视。自朝至于日昃。敕使驰救之。公不得已而罢。又令
诣公谢罪。公拒之。后有惨恤。二竖来吊。公辞曰。贵近不宜
与执法通同。假满。朝士慰公。二竖又欲序进。公举板迎揖
之。不得成礼而去。神龙之兴复也。公实佐其谋。及当畴庸。

卷三四三 第 3a 页

让而不受。曰。清宫问罪。事出五王。祀夏中兴。功归明主。非
曰逃赏。谁敢贪天。俄拜朝散大夫吏部侍郎兼谏议大夫。
迁黄门侍郎。尝遇梁王武三思于朝。三思方欲言事。公正
色谓之曰。当今复子明辟。王宜以侯就第。何得尚干朝政。
三思惭惧而退。请急累月。俄而兼摄尚书左丞。中宗将幸
西蜀。深虞北鄙。乃兼检校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又改兼贝
州刺史。与数人同辞。三思独揖公住。公顾谓之曰。诸人巳
出。不可独留。遂揖之而去。属年谷不登。国租罢入。三思食
卷三四三 第 3b 页
邑。公悉蠲之。既屡挫其锋。亦处之自若。俄而真拜。转杭州。
又复迁相州。寻入为洛州长史。唐隆初拜吏部尚书同中
书门下三品。粤五日兼右庶子。寻加银青光禄大夫。元宗
之在储闱。镇国太平长公主潜谋废立。尝于光范门内坐
步檐中。讽宰臣以此旨。诸相失色。莫敢先言。公盛气诘之
曰。东宫有大功。宗庙社稷主也。安得异议。遂奏妇人干政。
恐生祸阶。请不令朝谒。俄而男又纵横。公奏之。繇是贬楚
州刺史。主亦竟以凶终。无何。复拜银青。历魏兖冀三州兼
河北按察使。寻迁幽州都督兼御史大夫。复为魏州。入为
国子祭酒东都留守。开元二年寻拜御史大夫兼京兆尹。

卷三四三 第 4a 页

贬睦州刺史。转广州都督。充按察经略讨击使。又兼御史
大夫。特许便宜从事。前是首领桀骜。多据洞不宾。公之下
车。无敢不蔇。彼之风俗。竞趋苟简。茅茨竹檐。比屋鳞次。火
灾岁起。煨烬无馀。公教之度材。变以陶瓦。千甍齐翼。万堵
皆兴。于今赖焉。燕国公张说著为碑颂。无何。使中官杨思
勖召公。公拜恩而就马便行。在路竟不交一言。思勖以将
军贵幸。泣诉于帝。帝嗟叹久之。拜刑部尚书。四年迁吏部
兼黄门监。监修国史。五年改号侍中。明年。驾幸东都。至三
卷三四三 第 4b 页
崤。驰道险隘。行不得前。河南尹李朝隐知顿使中丞王怡
并坐当降黜。公奏曰。必若致罪二臣。将来必受其弊。遂命
公舍之。曰。陛下责之。以臣免之。是过归于上。恩由于下。臣
请使且待罪。然后俾其复职。上嘉而从之。元宗尝命公名
诸皇子及公主邑号。既而又令各定一美名。公奏称。七子
均养。鸤鸠之德。锡以名号。不宜有殊。若母宠子爱。恐非正
家之道。王化所宜。元宗悦而从之。八年拜开府仪同三司。
进爵广平郡开国公。策勋上柱国。狂竖权梁山构逆长安。
有司深探其狱。敕公按覆。如京兆司录李如璧等百馀家。
皆以借宅假器。悉当连坐。公以婚姻假借。天下大同。至于
卷三四三 第 5a 页
京城。其例尤众。知情即是同反。无罪不合论辜。凶渠之外。
一切原免。天下欣服焉。中书令河东张公。杰出将明之材。
独运庙堂之上。镜机朗澈。见事风生。求公规模。悉阅堂案。
每至危言谠议。执正守中。未尝不废卷失声。汗流浃背。其
为通贤所服也如此。十三年。驾幸东都。以公为西京留守。
公极言得失。无有所隐。元宗感悦。制曰。所奏之言。置之座
右。出入观省。以诫终身。因赐䌽物二百匹。明年又兼吏部。
十七年拜尚书右丞相。雅善戏谑。不常矜庄。与故户部尚
书王晙为莫逆之友。晚而弥笃。凡所谈谐。人辄疏取。端五
卷三四三 第 5b 页
日蒙赐钟乳。命医归鍊。或以为上药异味。不宜委之。公曰。
推诚求信。犹惧不应。猜以待人。信其可得。闻者惭退。二十
一年抗疏告老。至于再三。手诏优许。遂特给全禄。赐绢五
百匹。还东京。公以为大臣归休。不宜关通人事。遂杜绝宾
客。其年。驾幸洛阳。公迎拜道左。元宗亲驻龙跸。使荣王琬
劳问者数四。自后中使往来。赏赉不绝。方崇乞言之典。以
极师臣之敬。二十五年仲冬月十九日。寝疾薨于东都明
教里第。享年七十五。天下失声。元宗震悼。追赠太尉。谥曰
文贞公。赙物米粟。常数有加。丧葬官供。仍诏河南少尹崔
卷三四三 第 6a 页
释之充监护使。夫人齐国夫人博陵崔氏。沧州长史艺之
女。淑慎严整。高明柔克。训诸子而慈且有威。佐丞相而德
无违者。门内之理。一以见咨。蹑公而殁。允终偕老。呜呼。公
有七子。复。同州司功。先公而卒。升。尚书郎太仆少卿。尚。汉
东太守。浑。职方郎中谏议大夫御史中丞东京畿采访使
太子左谕德。恕。都官郎中延原少尹。华。判入高等登封尉
尉氏令。衡。右散骑常侍兼御史中丞河南节度行军司马。
或肃或乂。或哲或谋。克笃前烈。以休令闻。以戊寅岁五月
二十九日。虔奉遗约。归葬公于沙河县太尉乡丞相原之
卷三四三 第 6b 页
先茔。夫人合而祔焉。礼也。惟公间气降神。应期杰出。生知
礼度。天纵才明。玉立殿天子之拜。介然秉大臣之节。震电
凭怒。谠言而不有厥躬。鼎镬沸前。临事而义形于色。蠢迪
检押。难常情之所易。志深直谅。易古人之所难。外其身而
富贵不离。行其道而死生勿替。非夫含一之德。格于皇天。
不二之心。形于造次。则何以异是乎。允所谓振古之元龟。
皇王之威宝者矣。且夫公之德烈。充塞寰宇。公之谋猷。著
明日月。大历五年冬十二月。孙俨。惧遗盛美。不远求蒙。以
真卿天禄校文。叨太仆之下列。宪台执简。承谕德之深知。

卷三四三 第 7a 页

虽青史传信。实录巳编于方册。而丰碑勒铭。表墓愿备于
论撰。谨凭吏部员外郎卢僎所上行状。略陈万一。多恨阙
遗。其辞曰。

天命元鸟。降而生商。汤孙之绪。微子分疆。词招正则。尉翼
文皇。吏部黄门。纷纶耿光。忠贤世出。信史相望。笃生丞相。
祚我有唐。文明纯嘏。毅烈坚刚。恒卫间气。星辰降芒。嶷然
山立。铿尔金锵。忠孝之盛。人伦纪纲。垂髫能文。梦鸟发祥。
通夕究易。冲龄擅场。胜冠结绶。历政洋洋。乃尉合宫。贰轺
卷三四三 第 7b 页
琅琅。赋嗤梅艳。篇美松长。苏公嗟称。才必佐王。满岁从调。
试言高骧。登闻黼扆。骤列绣裳。簉迹天官。如圭如璋。司言
凤阁。纶綍煌煌。乃作中丞。威棱莫当。志除凶狡。廷劾二张。
天后愕眙。百寮震惶。公独凛然。出身激昂。义形言色。精贯
穹苍。皇室中兴。嘉谟克彰。功成牢让。事轶屠羊。贰职选曹。
谏议是匡。载清流品。屡奏封章。乃侍琐闱。时维夕郎。悉心
纠正。庶绩咸康。三思睢盱。席宠干常。责之就第。惭惧靡亢。
左曹摄辖。大卤于襄。兼刺贝邱。朋辞雁行。三思揖语。公独
循墙。处之不怍。转旆于杭。既迁邺城。遂尹洛阳。乃作冢宰。
吁谟庙堂。俄兼宫相。亟绾银黄。元宗登储。镇国是遑。潜谋
卷三四三 第 8a 页
废立。谣诼相翔。厥男挠政。累奏愆殃。聿临楚邦。荐察冀方。
总督幽蓟。翻飞国庠。亚相烈烈。尹京趪趪。旋临建德。歘莅
南荒。俚帅咸蔇。茅㮧是攘。张公颂德。隽咏甘棠。所忠来召。
拜命即装。略无交言。帝用式臧。载司刑吏。八座抑扬。兼监
黄枢。钧轴是将。匪躬蹇蹇。终始洸洸。乃拜仪同。允釐保障。
河东阅故。汗洽流浆。狂竖犯阙。凶渠既戕。命公覆狱。咸脱
死亡。乃涉右揆。谠论泱泱。每谑王君。岂常矜庄。悬车告老。
庶保康强。方崇馈酳。孤映缣缃。天不慭遗。萎哲坏梁。一人
震悼。九有凄凉。市既罢贾。舂仍绝粻。乃赠太尉。饰终礼滂。
卷三四三 第 8b 页
返葬沙河。羽仪央央。阖朝倾祖。河尹护丧。生荣死哀。行路
感伤。令人孺慕。攀泣喤喤。高坟崔嵬。钜鹿剧旁。森梢宰树。
缭绕连冈。吁嗟广平。宅此不旸。孝孙翼翼。论撰靡忘。丰碑
坚碣。万古訾相。

** 朝议大夫赠梁州都督上柱国徐府君神道碑铭

自古遭圣明而功不立。都卿相而名不称者。盖有之矣。其
或荷丕搆而继志不忘。在下位而能伸其道。克扬前烈。以
承后昆。其唯徐君乎。君讳秀。(唐书宰相世系表作琇)东海郯人也。其
先出于伯益。实掌舜虞。裔孙偃王。躬行仁义。遂因国命氏
卷三四三 第 9a 页
焉。厥后乐以文侍金门。稚以礼优尘榻。仙人寄傲于贤圣。
伟长首冠于应刘。英达相仍。有自来矣。宋有中书侍郎逵
之司空羡之。兄秘书监钦之。钦之子尚书仆射中书令湛
之。湛之生黄门侍郎聿之。聿之生齐太尉孝嗣。孝嗣生梁
侍中绲。绲生陈五兵尚书君敕。君敕生丹阳尹温。自司空
巳还。四为上公。五降帝女。尹生隋民部侍郎唐赠秘书监
讳恕。监生金紫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兼礼部尚书讳筠。
尚书生库部郎中万年令太子詹事讳昕。(宰相世系表云
孝嗣生齐侍中绲绲生陈常侍君敷君敷生隋通事舍人
卷三四三 第 9b 页
荣荣生尚食直长恕恕生春官尚书枝江公筠筠生昕)皆以盛德济美。垂于世家。君
即詹事第三子也。幼而聪悟。笃学能属文。事继亲以孝称。
十馀岁时。父友凤阁侍郎姚元崇示君五百字诗。一览便
诵。姚公奇之。因谓纳言狄公曰。徐子珠华玉洁。后但不知
命何如耳。年十五。为崇文生应举。考功员外郎沈佺期再
试东堂壁画赋。公援翰立成。沈公骇异之。遂擢高第。调补
幽都县尉。充相国尚书赵彦昭朔方节度判官。以事去职。
又历蔡州参军。为御史宋遥关内覆囚判官。公锐精鞫讯。
多所全活。宋公以为言。公正色谓之曰。仆从祖父司刑卿
天授中详理冤狱。振雪者七十馀家。

卷三四三 第 10a 页

今子孙犹困于襄陵。岂忍以束湿之事以自便也。因顿首
请去。宋谢而留之。无何。或讼冤于执事者。召公问状。则他
判官之为也。宋欲别白旌公。公曰。仆虽不材。岂可藉人之
过以为巳功乎。论者休之。户部侍郎徐知仁请为招慰南
蛮判官。奏课居最。转瀛州司法参军。侍御史赵颐贞辟宣
慰判官。历湖州德清长城润州丹阳三县令。天宝二载春
二月加朝散大夫。敕摄新安郡别驾。采访使齐浣梁升卿
并奏为判官。六载秋七月拜临淮郡长史。加朝请大夫。九
卷三四三 第 10b 页
载夏四月除济南郡司马。加朝议大夫。十二载春三月拜
信都郡长史。不幸感疾。天宝十三载秋七月九日。终于郡
之官舍。春秋七十。公先世茔垄。宅于京师少陵原。詹事府
君巡按河南。薨于洛汭。因葬于缑氏县西南大寇原。公启
手足也。顾命其子今侍御史演曰。吾家代俭约。不欲华众。
归全之后。其以布车一乘。虔祔先茔。演泣而奉之。及其葬
也。茔小无便地。于次东马鞍山下得紫龙饮乳冈之原。龟
筮从也。夫人南阳县君樊氏。户部尚书子盖之曾孙。袁州
刺史文器之孙。庐江太守季节之女。仁孝柔明。娴于礼度。
左右图史。雅善琴棋。中外孤弱。躬自收视。俾夫远近咸怀
卷三四三 第 11a 页
安之。春秋六十有八。弃堂帐于相州之安阳。天宝十五载
秋八月十有四日。爰遵周公之典而合祔焉。礼也。广德二
年春二月。皇帝有事于南郊。追赠君都督梁州诸军事梁
州刺史。夫人南阳郡太君。盖以演[:#AS-9BD1:⿱竹替]白笔于赤墀。董材赋
于巴汉。是用有永锡之宠。纡褒崇之命。哀荣之盛。不其至
矣。君凡四为纲佐。六奉使轩。所至之邦。必闻异绩。举天下
之政事。莫不资折中焉。性嗜清贫。室无长物。孤茕丛萃。皆
仰于君。既婴沈痼之疾。[绵]历三载。演请就上国之医。庶其
逢吉。君曰。阖门之资者寸禄也。今疾剧命也。吾不以一身
卷三四三 第 11b 页
易百口。竟不从而殁。识者哀之。或谓君曰。君奉养嫠姊。用
度万钱。(阙一字)粻诸姑。缣才五两。姑见君(阙三字)笑而不答。退
谓演曰。吾见其抚孤。不见其怨德。教义之士。有以见其用
心也。君恬淡寡欲。雅好摄生。在新安或指灵叟于洞。君斋
心四日。深入其阻而后觌之。讯其由来。陈思王东阁祭酒
蒋觊也。说魏时事。历历可听。君稽首而蕲之。叟曰。从我乎。
必可度世。君以王事靡盬。退而辞焉。比回顾。则为茅草矣。
初君上计济南。展偫祖之墓。松槚森然。徽猷莫纪。留居论
撰。时日以成。先德之不忘。繄是举也。呜呼。君体聪颖之上
卷三四三 第 12a 页
姿。恬旷之夷度。宽明足以济众。和义足以长人。口绝莠言。
目无还视。立身先张仲之志。与朋服子路之言。内行可以
质神明。清规可以励风俗。宜克享胡耇。荷天之龙。光辅乎
汉之得人。高视乎周之列位。而道之将丧。命不偶时。屈舆
骥于身前。堕岘碑于殁后。吁足叹也。春秋贵九世卿族。汉
史称七叶珥貂。陪臣于下士卑僚。绝属于天潢戚里。岂比
夫登台者四世。尚主者五人。焜耀于数朝之间。蝉联于百
代之下。可同年而语矣。演懿文懋学。峻节清标。天宝末。陷
居贼中。为伪命连辟。辞疾不起。谋使家人与本朝通计。为
卷三四三 第 12b 页
部曲所发。遂遭禁诘。一日之中。议刑者数焉。俄而官军大
至。贼党奔北。由是获免。乾元中。奉使巴渝。属段子璋搆逆。
流辈十人。皆被屠害。以演高名。欲留同恶。期之以死。承剑
不回。时诸道徵求。人不堪命。演至之邦。必荷仁信。如期而
毕。则(阙三字)将崇必复之矣。宁止当朝之望。碑铭功伐。敢坠
斯文。其辞曰。

益为帝虞。偃不异途。世表东海。其惟徐乎。或文或武。或哲
或儒。休美后昆。厥德不孤。猗那都督。克懋远图。邦国四佐。
輶轩六徂。树声长世。与道为徒。爰觌幽光。无宁集枯。(阙八
字)

卷三四三 第 13a 页
仁义都尽。彭殇曷殊。所嗟人纪。莫展嘉谟。马鞍山北。龙乳
冈隅。于焉崇祔。先志靡渝。丰碑崔嵬。宰树萦纡。(阙)沾濡(阙)

** 中散大夫京兆尹汉阳郡太守赠太子少保鲜于公神道碑铭

公讳向。字仲通。以字行。渔阳人也。其先出于殷太师。周武
王封于朝鲜。子仲。食邑于于。因而受氏。汉有京兆尹褒。褒
十二世孙康。后魏秦州刺史直阁将军武威郡公。忠于本
朝。为齐神武所害。康元孙匡赞。隋冠氏长。义宁初通议大
夫。匡赞生士简士迪。并早孤。为叔父隆州刺史匡绍所育。
因家于新政。士简士迪皆魁岸英伟。以财雄巴蜀。招徕宾
卷三四三 第 13b 页
客。名动当时。郡中惮之。呼为北虏。士简生令徵。公之父也。
倜傥豪杰。多奇画。尝倾万金之产。周济天下士大夫。与妻
兄著作郎广汉严从暨殿中侍御史何千里俱以气槩相
高。不肯仕官。竟以寿终。天宝九载赠遂宁郡太守。广德元
年又赠太常卿。公少好侠。以鹰犬射猎自娱。轻财尚气。果
于然诺。年二十馀。尚未知书。太常切责之。县南有离堆山。
斗入嘉陵江。形胜峻绝。公乃慷慨发愤。屏弃人事。凿石搆
室以居焉。励精为学。至以针钩其脸。使不得睡。读书好观
卷三四三 第 14a 页
大略。颇工文而不好为之。开元二十年。年近四十。举乡贡
进士高第。二十六年调补益州新都尉。视事二十日。谢病
去。二十七年。长史张宥奏充剑南采访支使。宥方谋拔安
戎。独与公计画。幕中之事。一以咨公。司马章仇兼琼恶之。
及代宥节度。乃移郡收公。月馀仍释之。俄令摄判使事。监
越巂兵马。复奏充采访支使。尽护剑南军事。首尾二载。冒
暑渡泸者凡一十八度。公秉操坚忮。吏人望而畏之。改授
新繁尉。充山南西道采访支使。顷之。云南蛮动。琼请公往。
以便宜从事。公戮其尤害者数人。蛮夏慑服。山南盗贼。旧
卷三四三 第 14b 页
多光火。公察其名居。悉倾巢穴。人到于今赖焉。俄拜左卫
兵曹。例迁也。琼以两道采访节度使务。悉以委公。无何。摄
监察御史。充剑南山南两道山泽使。迁大理评事。充西山
督察使。天宝五载。户部侍郎兼御史大夫郭公虚已代琼
节制。郭以庶务。一皆仗公。公素怀感激。竭诚受委。故幕府
之事。无遗谞焉。六载拜监察御史。公诛羌豪董哥罗等数
十人。以靖八州之地。郭公将图弱水西之八国。奏公入觐。
元宗骇异之。即日拜尚书屯田员外郎兼侍御史蜀郡司
马剑南行军司马。既略三河。收其八国。长驱至故洪州。与
卷三四三 第 15a 页
哥舒翰陇右官军相遇于横岭。鸣鼓而还。及郭公云亡。恸
哭之曰。公亡矣。吾无为为善乎。初郭公对扬天休。每荐公
有文武之材。堪方面之寄。至是遂拜公为蜀郡大都督府
长史。兼御史中丞持节充剑南节度副大使。公当大任。既
竭丹诚。射讨吐蕃摩弥城拔之。改洪州为保宁都护府。堑
弱水为蕃汉之界。收户数十万。辟土千馀里。属恩敕命召。
祇赴京师。至临皋驿。上令中贵人劳问。赐甲第一区。又锡
名马。兼供御馔。俄拜司农卿。将不远而复。十一载拜京兆
尹。公威名素重。处理刚严。公初善执事者。后为所忌。十二
卷三四三 第 15b 页
载遂贬邵阳郡司马。灌园筑室。以山泉琴酒自娱。赋诗百
馀篇。俄移汉阳郡太守。下车闭閤。唯读元经以自适。不幸
感疾。以十四载闰十有一月十有五日。终于官舍。春秋六
十有二。十五载春正月。归葬于新政县嘉陵江之西岸先
茔。宝应元年追赠卫尉卿。广德元年又赠太子少保。公凡
著坤枢十卷。文集十卷。并为好事者所传。于戏。公负不羁
之才。怀当世之志。方及知命。始擢一第。从宦十年。超登四
岳。拔身巴江之下。自致青云之上。非夫圭璋特达。圣贤相
遭。则何以淩厉沈浮。若斯之速。既而吉凶糺[:#AS-8563:⿰⺯⿸厂⿱田坴]。庆吊相随。

卷三四三 第 16a 页

天眷排于贼臣。雄图屈于促景。有足悲矣。有子六人。仲曰
赠左金吾卫郎将昊。随公陷于西洱河。力战而殁。季曰前
乡贡明经晃。神清才秀。先公而卒。伯曰璧州刺史昱。克笃
孝行。见称衣冠。公之捐馆也。万里迎丧。溯湍而皲瘃拔[:#AS-FEDD:●]
[:#AS-FBEC:●]念。段子章之称乱也。閤
门逃贼。安亲而晨夕板舆。叔曰万州刺史炅。雅有父风。颇
精吏道。肃宗之幸凤翔也。竭诚幕府。以佐公家。今上之命
庶僚也。由华原之政。骤登省闼。作牧万州。政绩尤异。有诏
迁秘书少监。寻又改牧巴州。幼曰青城尉晏。稚曰成都府
卷三四三 第 16b 页
参军景。皆保家之主。亦著令闻。公弟晋。字叔明。敦厚温敏。
少以任侠闻。事公以悌称。与朋以信著。好读书而不为章
句。精吏道而尤擅循良。再为法官。三秉天宪。二登郎署。一
宰洛阳。从其兄之讨南蛮也。两军交战。仗忠信而必使其
间。佐宁国之如回纥也。绝域奉辞。布皇明而皆得要领。肃
宗褒异。擢拜商州刺史。无何。超迁京兆尹。不十年而兄弟
相代。论者伟之。永泰二年秋八月。有诏自太子左庶子复
拜为邛州刺史兼御史中丞邛南八州都防禦观察等使。
真卿与公同在御史。亡兄国子司业允南弟今江陵少尹
允臧又与少尹同时台省。既接通家
卷三四三 第 17a 页
之欢。载敦世亲之好。以为徂谢永久。所存者徽猷。陵谷虽
迁。不朽者金石。铭功篆美。敢坠所闻。其词曰。

洪范垂休。系殷封周。鲜于身繇。派渔阳兮。世掌汉历。子孙
舄奕。代有丕绩。暨定襄兮。冠氏促龄。二孙夙丁。隋官不宁。
肇定疆兮。嘉陵淼淼。云台矫矫。降生京兆。为龙光兮。有武
有文。刚严不偫。克懋鸿勋。制惟梁兮。既靖巴蜀。既清辇毂。
日闻启沃。播周行兮。结友不终。孤我深衷。如彼飞虫。反予
戕兮。邵阳典午。汉阳纡组。熟云心苦。坦行藏兮。天不慭遗。
哲人其萎。反葬江湄。咺其伤兮。此令有裕。教忠有素。天介
卷三四三 第 17b 页
景祚。炽而昌兮。三世京尹。二子专城。一门载荣。馀庆彰兮。
丰碑巍巍。盛业晖晖。举世是希。与天长兮。

** 游击将军左领军卫大将军兼商州刺史武关防禦使上柱国欧阳使君神道碑铭

使君讳[:#AS-98A5:⿰王隹]。字子[:#AS-98A5:⿰王隹]。渤海人。其先出自帝颛顼高阳氏。汉有
欧阳伯和。伯和孙高。高孙地馀。并列儒林。晋有坚石。著名
文苑。贤达继轨。其来邈乎。六代祖僧宝。始自渤海徙居长
沙。五代祖頠。陈山阳郡公。高祖纥。陈开府仪同三司左屯
卫大将军交广等十九州诸军事广州刺史。袭山阳郡公。

卷三四三 第 18a 页

功业并著于前史。曾伯祖询。皇朝银青光禄大夫给事中
率更令崇贤馆学士。以词学德行。见重前朝。笔法孤标。垂
名不朽。曾祖允。年十七以名门子入侍。见赏于太宗。十八
加正议大夫鲁王傅。奉使和突厥。不拜虏廷。朝廷嘉之。回
封南海郡公施光二州刺史。祖谌。洛州巩县令。父机。汉州
什邡令。以休懿传世。著闻于家邦。使君即什邡之第四子。
志尚恬旷。颛精于诗易春秋。尤明吏术。所居则理。开元十
八年解褐安西大都护府参军。充阳(集本作汤)嘉惠节度推勾
卷三四三 第 18b 页
官。外忧去职。服阕。补北庭大都护府户曹参军。节度使盖
嘉运奏授金满令。仍充营田判官。以破贼功当迁。请回授
幼弟孤侄者三人。教义者称之。二十九年。河西节度使奏
授晋昌郡户曹参军。摄晋昌令。转张掖郡张掖令。摄司马
知郡事。按吏赃罪。罪人诬讼于使司。百姓苗秀康顺忠等
三十人。皆截耳称冤。节度使王捶骇焉。奏与上考。转岳州
长史。时属荒旱。人多莩馁。君以禄奉职田。并率官吏。食饿
者千馀人。凡月馀。遂多全活。剑南节度使杨国忠奏知三
峡转运。改衡阳郡长史。赐绯鱼袋。天宝末。羯胡作乱。统江
湖之兵。先至南阳。加赐紫金鱼袋。充鲁炅南阳节度副使。

卷三四三 第 19a 页

摄淮南郡长史。充当郡防禦使。时南阳为贼所围。诸将选
懦。莫敢先救。至德元载。君以当郡防禦士至新野芙蓉乡。
遇贼合战。斩其将。犯围而入。炅壮而德之。贼围解。加游击
将军左金吾卫中郎将兼南阳郡司马。迁右骁卫将军兼
上洛郡太守。充武关防禦使。肃宗降玺书云。卿以特达之
姿。抱殊常之略。武关防守。委卿一人。属贼陷商于。复围南
阳。君屯兵于淅川。以保乂人吏。逆贼悉力来攻。六十馀日。
粮尽救绝。遂陷贼庭。贼将甘言怵君。令至城下以绐炅。君
卷三四三 第 19b 页
忠勇感激。舍生徇义。抗声谓炅曰。凤翔诸将。已收长安。[:#AS-98A5:⿰王隹]
不能效死军前。辱大夫所使。愿大夫保守忠义。克终令图。
贼以兵刃殴君。君志气弥厉。因被执送洛阳。今天子收复
两京。仅得脱祸。其事具向城令王潇南阳记。炅又奏君充
节度兵马使。君遂辞疾不行。税驾于郑之别墅。君所居以
清白廉慎。闻于朝廷。禄俸之馀。必赒亲族之贫者。先畴旧
业。悉偫从。一[:#AS-9BD1:⿱竹替]不私于其身。又常持诵金刚净名经。向逾
三纪。不茹荤血者十年。至是无担石之储。而处顺安时。不
改其度。盖澹如也。识者高焉。粤以上元二年秋九月十四
日。寝疾而终。春秋六十有五。夫人高平徐氏。安西都护
卷三四三 第 20a 页
高平县公钦识之女。妇顺母仪。克明休德。以大历二年夏
六月二十五日。终于岳州客舍。享年五十有六。其孤嵩暨。
中子崙少子峰等。衔恤允穷。竭力襄事。以大历十年冬十
月二十四日。合祔君暨夫人于荥泽县广武原。遵理命也。
崙不远千里。泣而求蒙。敢述无愧之词。式扬不朽之烈。铭
曰。

猗那使君。世挹清芬。颛经饰吏。休有令闻。天子命我。参卿
西军。骤迁大县。克懋殊勋。让行亲睦。耳截冤分。縻禄食饿。
驰师解纷。孤城再色。罢卒益振。麾守商于。移兵淅濆。绸缪
卷三四三 第 20b 页
宸眷。焜耀天文。力尽寇多。师陷身屯。诡词绐贼。解路是偫。
脱祸归朝。义高天云。乞骸廷阙。税驾洧溱。志敦禅诵。茹绝
膻荤。处顺齐终。聊乐我云。刻诸金石。永永不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