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四二
卷三四二 第 24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二

卷三四二 第 1a 页
 颜真卿(七)

** 唐故右武卫将军赠工部尚书上柱国上蔡县开国侯臧公神道碑铭

公讳怀恪。字贞节。东莞人。其先出于鲁孝公之子彄字子
臧。大夫得祖诸侯。其孙以王父字为氏。僖哀二伯。既纳忠
于鱼鼎。文武两仲。亦不朽于言哲。丈人成功而遁迹。子原
抗节而舍生。义和辞金饰之器。荣绪奋阳秋之笔。贤达继
轨。纷纶至今。曾祖满。隋骠骑将军。祖宠。皇朝通议大夫灵
州都督府长史。父德。朝散大夫。赠银州刺史。咸务远图。克
开厥后。恤允之庆。世祀宜哉。公即银州之第三子也。身长
卷三四二 第 1b 页
六尺一寸。眉目雄朗。须髯洒秀。雅善骑射。尤工尺牍。沈静
少言。宽仁得众。奇谋冲邈。英勇冠伦。友于弟兄。谨尔乡党。
每敦诗而执礼。不茹柔以吐刚。莅事而剖判泉流。临戎而
智略锋起。古所谓文武不坠。高明有融者焉。少以勋劳。亟
纡戎级。开元初尝游平卢。属奚室韦大下。公挺身与战。所
向摧靡。繇是发名。元宗闻而嘉之。拜胜州都督府长史。锐
精佐理。絜矩当官。朔漠不空。边隅用乂。俄拜左卫率府左
卷三四二 第 2a 页
郎将。转右领军中郎将兼安北都护中受降城使朔方五
城都知兵马使。戎事齐足。十万维偫。我伐用张。军威以肃。
由是深为节度使王晙所器。奏充都知兵马使。尝以百五
十骑遇突厥斩啜八部落十万馀众于狼头山。杀其数百
人。引身据高。环马禦外。虏矢如雨。公徒且歼。遽而绐之曰。
我为臧怀恪。敕令和汝。何得与我拒战。于时仆固怀恩父
设支适在其中。独遮护之。诸部落持疑不肯。公刲羊以盟
之。杖义以责之。众皆感激。由此获免。遂与设支部落二千
帐来归。后充河西军前将。盘禾安氏有马千驷。怙富不虔。
卷三四二 第 2b 页
一族三人。立皆殴毙。军州悚慄。畴敢不祗。又为节度相国
萧嵩所赏。后充河源军使兼陇右节度副大使关西兵马
使。拜右武卫将军。吐蕃不敢东向者累年。俄封上蔡县开
国侯。开元十二年岁次甲子春二月二十有六日。薨于鄯
城之官舍。享年五十六。某年八月二十三日诏曰。故具官
某。顿以干能。亟承任使。操行愈谨。劳效未酬。不幸迁殂。良
增追悼。可赠右领军卫大将军。即以其年冬十月庚戌。迁
窆于京兆府三原县北原。礼也。呜呼。公兄左羽林军大将
军平卢副持节怀亮。以方虎之材。爪牙之任。孔怀斯切。致
卷三四二 第 3a 页
美则深。公七子。游击将军崇仁府折冲希崇丰州别驾赠
宋州刺史希昶左武卫将军朔方节度副使赠太子宾客
希忱右卫左郎将剑南讨击副使赠汝州刺史希愔右骁
卫郎将静边军使赠秘书监希景宁州刺史左金吾卫将
军赠扬州大都督希晏开府仪同三司行太子詹事兼御
史大夫邠宁山南观察使集贤待制工部尚书渭北节度
使鲁国公希让等。夙渐诗礼。恭承教义。芬润挺兰玉之姿。
英威矕虓谷[:#AS-FBED:●]阚之质。而希让识度宏远。器谋沈邃。仁亲
以孝。殿国以忠。绰裕冠于人伦。勋劳懋于王室。至德中。今
卷三四二 第 3b 页
上为元帅东伐。肇允押牙。从收两京。陟降左右。入侍帷幄。
既崇翼戴之功。出拥麾幢。载叶澄清之寄。加以笃睦偫从。
糺绥宗族。吉凶赡恤。终始无渝。行道之人。孰不嗟尚。肃宗
以公有谋翼之勤。乾元三年春三月。赠魏州刺史。宝应元
年冬十月。又赠太常卿。广德元年冬十月诏曰。孝以立身。
可扬名于后代。忠能事主。故追荣而及亲。开府仪同三司
兼御史大夫元帅都虞侯鲁国公臧希让亡父赠太常卿
怀恪。业茂勋贤。地华簪绂。佩忠信而行已。包礼乐以资身。
守节安卑。幽贞自适。养蒙全正。声利不营。虽与善无徵。促
龄悲
卷三四二 第 4a 页
于逝晷。而积善垂祐。馀庆光于后昆。故得业济艰难。功参
缔构。出有藩条之寄。入多爪牙之任。位以德迁。礼宜加等。
父由子贵。赠合超伦。宜登八座之荣。式慰九原之路。又赠
工部尚书。褒异之典。于斯为盛。臧氏自骠骁而下。世以材
雄朔陲。尚书既还。特以功懋当代。兄弟子侄。勋贤间出。自
天宝距开元。乘朱轮而拖圭组数百人。迨于今兹。繁衍弥
炽。绾军州而握兵要者。相望国都。有后之庆。固殊异于他
族者矣。真卿早岁与公兄子谦为田苏之游。敦伯仲之契。
晚从大夫之后。每接常寮之欢。故公之世家。窃备闻见。敢
卷三四二 第 4b 页
述遗烈。将无愧辞。铭曰。

鲁史褒者。臧孙有之。陈鱼则谏。纳鼎以规。殁贵言立。时称
圣为。仁昭典坟。知叶蓍龟。世济忠肃。道光羽仪。以至夫公。
英明雄毅。鹗视腾彩。龙骧作气。锋淬霜棱。妙穷金匮。谋猷
泉写。翰墨风驶。儒勇是兼。勋庸以位。介驰戎马。猛奋虓虎。
绝漠援孤。连兵战苦。万虏鸣镝。纷纷如雨。一身抗词。谔谔
连柱。精贯霜日。气雄钲鼓。狄人义激。仆固诚全。眇漫穷裔。
随降几千。野静沙雪。风恬塞烟。我骑如云。我旗连天。牧无
南向。凯有北旋。天子休之。命侯开国。谓福而寿。康衢骋力。

卷三四二 第 5a 页

奚命之邅。幽扃是即。十城玉折。万里鹏息。阵云苍苍。日暮
无色。令人趋奉。天眷孔明。九原不作。八座哀荣。勇列徽范。
芳时懿名。里成冠盖。族茂簪缨。万古千祀。瞻言涕零。

** 唐故开府仪同三司太尉兼侍中河南副元帅都督河南淮南淮西荆南山南东道五节度行营事东都留守上柱国赠太保临淮武穆王李公神道碑铭

昔宗周之中兴也。时则有若方叔召虎。总师干肇敏之业。
南威蛮荆。东截淮浦。以左右宣王。诗人歌之。列在风雅。我
皇唐之反正也。时则有若临淮汾阳。秉文武忠义之姿。廓
清河朔。保乂王室。翼戴三圣。天下之人。谓之李郭。异代同
卷三四二 第 5b 页
德。今古一时。公讳光弼。京兆万年人也。曾祖皇左威卫大
将军幽州经略军副使府君讳令节。祖鸿胪卿兼檀州刺
史府君讳重英。父云麾将军左领左羽林二军大将军朔
方节度副使蓟郡开国公赠幽州都督司空讳楷洛。皆以
英果沈勇。累叶将边。憺威棱于幽碣。公即蓟国公之第四
子也。体浑元之正性。秉宏毅之高躅。天子纯嘏。生知礼度。
谟谋炳邃。默识冲深。杰出经武之才。郁为兴王之佐。故能
卷三四二 第 6a 页
东征北伐。厌难康屯。挺草昧不世之功。允苍生具瞻之望。
社稷威宝。公之谓欤。初天后万岁中。大将军燕国公武楷
固为国大将。威震北陲。有女曰今韩国太夫人。才淑冠族。
尝鉴之曰。尔后必生公侯之子。因择蓟公配焉。后果生公。
公年六岁。尝抚鹿而游。蓟公视而诲之曰。儿勿更尔。公振
手而起。遂绝不为童戏。未冠。以将门子工于骑射。能读左
氏春秋。兼该太史公班固之学。开元中起家左卫左郎将。
历丰夏二都督府长史。寻迁别驾。加朝散大夫。丁父忧以
毁闻。终丧不入妻室。太夫人高明整肃。有慈有威。公下气
卷三四二 第 6b 页
怡声。承顺而每竭其力。虽巳官达。小不如意。犹加谯让之
责。故能济其勋业。天宝二年拜宁朔郡太守。四载加左清
道率兼安北都护。仍充朔方行军都虞侯。五载充王忠嗣
河西节度兵马使。加游骑将军。守右领军。赐紫金鱼袋。仍
充赤水军使。八月袭封蓟郡开国公。八载迁右金吾卫将
军。充节度副使。以破吐蕃及招讨吐谷浑加云麾将军左
武卫大将军。十一载拜单于副都护。十三载为安思顺朔
方节度兵马使。思顺慕公信义。请为婚姻。公辞不获免。遂
托疾罢官。西平王哥舒翰闻而韪之。奏归京师。遂守道屏
卷三四二 第 7a 页
居。杜绝人事。十四载冬十一月。安禄山反范阳。天下驿骚。
朝廷旰食。聿求虓谷[:#AS-FBED:●]阚之将。爰统鹰扬之师。明年春正
月。起公为银青光禄大夫鸿胪卿兼云中郡太守。摄御史
中丞持节充河东节度支度营田副大使知节度事。仍充
大同军使。二月拜摄御史大夫魏郡太守。充河北道采访
使。俄除范阳郡大都督府长史。充范阳节度使。初公以朔
方马步八千人出土门。其月既望。收常山郡。前是太守颜
杲卿暨长史袁履谦杀禄山土门使李钦凑。擒其心腹高
邈何千年。属太原尹王承业不出救兵。杲卿履谦为史思
卷三四二 第 7b 页
明所陷。战士死者跆藉于滹沲之上。公亲以衣袂拂去其
口上沙尘。因恸哭以祭之。分遣恤其家属。城中莫不感激
一心。史思明正围饶阳。驰来拒战。公屡摧陷之。诏拜公兼
御史大夫。俾今尚书令汾阳王郭公子仪悉朔方之众。与
公合势。南收赵郡。又败之于沙河。夏六月。战于嘉山。大败
之。斩获万计。思明露发跣足。奔于博陵。穷蹙无计。归节于
禄山。禄山大恐。逆徒几溃。属潼关不守。肃宗理兵于灵武。
尽追朔方之师。加公太原尹。公以麾下及景城河间之卒
数千人至。秋八月拜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史思
明既
卷三四二 第 8a 页
有河北之地。与蔡希德悉众来攻。累月不剋而退。公自贼
逼城。于东南角张帐次居止。竟不省视妻子。每过府门。未
尝回顾。是后决遣事务。信宿方归。至德二载拜司徒。冬十
二月十五日。肃宗既还京师。策勋换司空兼兵部尚书。封
郑国公。食实封八百户。公弟光进。亦以懋功同制封拜。乾
元元年八月拜侍中。其年冬十月。与九节度围安庆绪于
相州。明年春三月。史思明至滏阳。屡绝我粮道。众咸请公
简精锐以击之。交锋竟日。思明奔北于百里之外。公反旆
而归。烟尘亘天。诸将皆以为贼军大至。遂南渡黄河。公至
卷三四二 第 8b 页
则无见矣。乃归于太原。是年夏五月除范阳节度使。寻代
汾阳王为朔方节度使。秋八月充天下兵马副元帅。以数
千骑东巡。追兵马使张用济会于泛水。用济独来上谒。公
数其罪而斩之。因追都知兵马使御史大夫仆固怀恩。怀
恩中夜驰赴。鱼贯而前。再宿遄至。秋毫不敢犯。公趣河而
东。及滑州。闻史思明已过河。遂迎强旅以至东京。移牒留
守及官吏等。悉皆回避。公独与麾下趣河阳桥城。贼先锋
巳下倒悬坂。公至石桥。命秉烛徐行。一夜方达。贼望之不
敢近。思明来至城下。请见公。公于城上谓之曰。我三代无
卷三四二 第 9a 页
葬地。一身必以死国家之患。尔为逆虏。我为王臣。义不两
全。我若不死于汝手。汝必死于我手。将士闻之。无不激励。
相持凡八月。思明暴露。不敢入东京。乾元二年冬十月甲
申。贼将周贽悉河北之众。萃于河阳城北。思明以河南之
众。顿于河阳南城之南。南北夹攻。表里受敌。公设奇分锐。
袭其虚而大破贽军。临阵擒其大将徐璜玉。杀获略尽。贽
仅以身免。收军资器械。不可胜数。思明心悸气索。烟火不
举者三日。官军大振。初公以为战者危事。胜负难必。每临
阵。尝贮伏突于靴中。义不受辱。至是登城。西向拜舞。因欷
卷三四二 第 9b 页
歔不自胜。三军见之。无不泪下。三年春正月迁太尉兼中
书令。其年改元上元。冬十一月。攻拔怀州。擒其伪节度安
太清。二年春二月。统仆固怀恩自河阳趋河清。与史思明
合战于邙山。属风雨晦冥。王师不利。公收合馀军。屯于垣
县。遂引过请罪。恳让太尉。肃宗不能违之。二月拜开府仪
同三司中书令兼河中尹节度使。夏五月十有一日复拜
太尉兼侍中。充河南副元帅都知河南淮南淮西山南东
荆南五道节度行营事。出镇临淮。时史朝义乘邙山之捷。
围逼申安等一十三州。自领精骑。围李岑于宋州。公之将
卷三四二 第 10a 页
吏皆凶惧。议南保扬州。公谓之曰。临淮城池卑陋。不堪镇
遏。不如径赴彭城。俟其东寇。蹑而追之。贼可擒也。遂趋徐
州。因召田神功宴慰。与同寝宿。以宋州之难告。祖道郊外。
俾先饮以宠之。分麾下隶于其将乔岫。仍令兵马使郝庭
玉与岫犄角而击之。贼遂一战而走。使来告捷。公已屈指
俟报。俄而吉语至焉。今上登极。宝应元年夏五月进封临
淮郡王。广德元年秋七月加实封三百户。通前后凡二千
户。赐铁券。名藏太庙。仍图画于凌烟阁。冬十一月。上在陕
州。以公兼东都留守。制书未下。久待命于徐州。将赴东都。
卷三四二 第 10b 页
属疾痢增剧。公知不起。使使赍表奉辞。广德二年秋七月
五日已亥。薨于徐州之官舍。初将吏等问以后事。公曰。吾
久在军中。不得就养。今为不孝子矣。夫复何言。因取已封
布绢各三千匹。钱三千贯。鬻麦以分遗将士。众皆感痛不
自胜。及公云亡。遂以其布为公制服。庚申。哀问至上都。上
痛悼之。辍朝三日。太夫人一恸而绝。终夕方苏。上使开府
鱼朝恩就宅敦谕。京兆尹第五琦监护丧事。九月己未。追
赠太保。十一月(阙二字)太常议行。谥曰武穆。夫人嶭国夫人
太原王氏。暨长子太仆卿义忠。并先公而逝。次曰太府少
卷三四二 第 11a 页
卿太仆卿象殿中丞汇等。皆保家克荷。备闻诗礼。无忝燕
翼过庭之训。冬十一月廿七日庚申。泣而咨于王母。虔窆
公于富平县先茔之东。礼也。于戏。公以吉甫文武之姿。兼
樊仲将明之德。王国多难。偫胡搆纷。藉朔方偏师之旅。入
井陉不测之地。思明锉锐于恒定。禄山绝望于江淮。守太
原而地道设奇。保河阳而云梯罔冀。破周贽于温沇。擒太
清于覃怀。走史朝义叛涣之众于梁宋。救仆固玚巳危之
军于瀛莫。皆意出事外。虏坠计中。天下有(阙二字)(阙一字)
家无赘旒之患。此皆公之力也。公兄遵直遵行。仕至将军。
卷三四二 第 11b 页
暨弟光炎。并不幸早世。次曰光颜。特进鸿胪卿。皆以将略。
见称时辈。季曰光进。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保兼御史大
夫渭北节度使凉国公。清识表微。沈谋绝众。刚亦不吐。柔
而能立。与公并时仗钺。分阃(阙二字)淩霄翼圣。既有戴天之
功。华原统师。独闻禁暴之德。方当会同正至。荣曜君亲。入
侍黼帷。峨二貂乎泰阶之上。归联䌽服。顿双节于高堂之
下。斯欢未剧。遗恨何居。昔斛律丞相与弟并州。同务烈于
北齐。贺拔行台与兄雍州。亦宣力于西魏。咸称义烈。各懋
勋庸。而风树寂寞。偏隅隘狭。比之我族。事则不侔。真卿昔
卷三四二 第 12a 页
守平原。困于凶羯。繄公莅止。获保馀生。束带兴居。空想北
平之礼。操觚论撰。敢坠中郎之辞。铭曰。

羯胡猖狂。俶扰皇纲。降生临淮。佐我兴王。惟此临淮。万夫
之望。爰初发迹。罔或弗臧。出入忠孝。人伦激昂。其心铁石。
其行圭璋。天宝末造。河朔恇攘。天子命公。经营朔方。沙河
嘉山。我伐用张。思明归节。禄山震惶。潼关勿帅。丑虏其亡。
肃宗有命。大卤于襄。应变如神。凶徒靡亢。介圭入觐。台座
用光。俾公东征。北国是皇。长围邺下。望入河阳。擒斩渠魁。
霆击龙骧。淮濆镇定。徐土翱翔。服田蠖屈。料玚鹰扬。不有
卷三四二 第 12b 页
神算。畴戡暴强。弟兄同时。秉钺煌煌。方期凯旋。双映旗常。
晨趋法座。夕庆高堂。如何不辰。愆此不祥。素輀反葬。白骥
跼箱。箫鼓悲鸣。羽仪分行。万乘致祭。千官送丧。生荣死哀。
身殁名扬。渭水川上。坛山路旁。唯馀丰碑。突兀连冈。往来
必拜。万古沾裳。

** 金紫光禄大夫守太子太傅兼宗正卿赠司空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李公神道碑铭

昔周武以二公股肱王室。然而允釐西土。师保万民者。其
惟召公乎。汉室以二傅羽翼储宫。然而亮采东朝。仪型百
卷三四二 第 13a 页
辟者。其惟萧傅乎。则九德之师。六行之傅。亲贤既美。亦何
代无其人哉。陇西公才为国之垣翰。位为天之喉舌。德为
朝之元老。行为帝之信臣。盖所谓宗室之间生。士林之杰
出者也。公讳齐物。字道用。陇西成纪人。自若水导其灵源。
而圣人作。高邱峻其层构。而才子生。元元为宋帝之先。兴
圣有勤王之举。盛德弥于百祀。灵根固于千叶。太祖景皇
帝功高佐魏。庆始封唐。家崇八柱之勋。地半三分之业。亦
犹殷人之祖契。周室之宗文。公即景皇帝之五代孙也。郑
王亮之元孙。淮安王神通之曾孙。淮安王皇朝开府仪同
卷三四二 第 13b 页
三司尚书左仆射。赠司空。磐石开府。介圭锡瑞。成周之晋
郑。西汉之勃平。祖孝锐。盐州刺史。父璟。陇州司仓。赠宏农
太守。并清白贻范。仁贤继轨。连华公族。济美专城。公禀乾
刚之正性。体坤顺之中德。爰自岐嶷。特钟美秀。俨然王公
之量。郁有台鼎之姿。固巳超等夷而出偫萃矣。神龙初起
家左右千牛备身。历尚辇直长许州司马华州司兵。时方
振拔。势已飞腾。此则江汉之滥觞。华嵩之覆篑也。丁太夫
人忧。公有至性。毁瘠过礼。扶杖于家。哭不绝声者累月。倚
庐于墓。衣不解带者终丧。天子特降玺书。就庐慰勉。非常
卷三四二 第 14a 页
之泽。近古未闻。服阕。授鸿胪丞。除尚辇奉御。迁北都军器
监事。太原为一都之雄镇。军器掌五库之禁兵。故乾没之
赃。一徵百万。缮完之利。费省巨亿。少尹严挺之连奏课最。
擢拜长安令。陆海殷凑。五方浩剧。公以威禁暴。以恕用刑。
邑里之人。陶然大化。迁将作少匠殿中少监太府少卿怀
陕二州刺史。虽汉之宗室。不典三河。而周之懿亲。先分二
陕。惟良之寄。实在于公。尝以黄河经砥柱之艰。有覆舟之
患。遂奏疏九派。凿三门。属役而坚冰大合。兴功而烈火潜
炽。不愆于素。若有神焉。人皆以公至诚之所感也。又于石
卷三四二 第 14b 页
获古铭曰平陆。遂以名县焉。元宗异之。赐貂裘一领。绢三
百匹。特加银青光禄大夫鸿胪卿。并公之先陇州府君专
城之赠。上尝赐公玉尺一。诏曰。谓之尺度。可以裁成。卿实
多能。故为此赐。识者知公必将金玉王度。代天之工。岂惟
从容九列而已。拜河南尹。仍水陆运使。属左相李公适之
尚书裴公宽京兆尹韩公朝宗与公为飞语所中。公遂贬
竟陵郡太守。时陆羽鸿渐随师郡中。说公下车。召人吏告
之曰。官吏有簠簋不修者。僧道有戒律不精者。百姓有泛
驾蹶弛者。未至之前。一无所问。而今而后。义不相容。数年
卷三四二 第 15a 页
间。一境丕变。熙然若羲皇之代矣。哀孤重老有隐逸好道
者。常骑马于里巷之中。亲自恤问。量移安康。即日上道。老
幼遮拥。不得发者三辰。转汉阳蕲春。其政如一。公虚中自
牧。接下愈恭。与物尽推诚之心。正身无气燄之忌。每上春
行令。大户阅农。轻里糇粮。重烦县道。化流江汉。如时雨焉。
故郡历数四。课事第一。去思之感。人到于今称之。天宝末
徵拜将作监。重授鸿胪卿。纵壑巨鳞。还游旧浦。淩风劲翮。
俄返故林。时国忠包藏于内(下阙)

** 特进行左金吾卫大将军上柱国清河郡开国公赠开府仪同三司兼夏州都督康公神道碑铭

卷三四二 第 15b 页

竭诚奉主之谓忠。率义忘躬之谓勇。忠勇不犯。则名登于
明堂。子仕教忠之谓义。战阵能勇之谓孝。孝慈有裕。则道
存乎方册。兼此四者。其惟清河公之族乎。公讳阿义屈达
干。姓康氏。柳城人。其先世为北蕃十二姓之贵种。曾祖颉
利部落都督。祖染可汗驸马都知兵马使。父颉利发墨啜
可汗卫衙官知部落都督。皆有功烈。称于北陲。公即衙官
之子也。正直忠鲠。以信行闻。为国人所敬。长于谋略。工骑
射。其弓十钧。年二十三。为阿史那颉佚施默啜等九可汗
卷三四二 第 16a 页
宰相。秉心颛一。立言无二。不吐刚以茹柔。必蹈道而履义。
可汗每有过失。未尝不极言切谏。蕃落中重焉。以比国家
之丞相宋璟。初默啜弟拔悉密时勤尝擎药弑可汗。公窃
而藏之。密持示默啜。默啜大怒。将诛之。公以为请。但令归
于部落。默啜知公至忠。繇是益加亲信。同列四人。莫与公
比。其后公以孤直。屡见疑谮。遂请退归。可汗察公非罪。寻
复追为宰相。先是毗伽可汗小杀。为其大臣梅录啜所毒。
小杀觉之。尽灭其党。既卒。国人立其子伊然可汗。无何病
卒。又立其弟登利可汗。华言登利。犹果报也。其母暾欲谷
卷三四二 第 16b 页
之女。与其小臣饫斯达干预国政。登利从叔父因左杀右
杀。东西分掌其兵马。登利与其母诱斩西杀。尽并其众。左
杀惧及。乃攻杀登利。自立为乌苏米施可汗。拔悉密击败
之。脱身遁走。国中大乱。天宝元年。公与四男及西杀妻子
默啜之孙勃德支特勒毗伽可汗女大洛公主伊然可汗
小妻余塞匐登利可汗女余烛公主及阿布思阿史德等
部落五千馀帐。并驼马羊牛二十馀万。款塞归朝。朔方节
度使王忠嗣具以上闻。秋八月至京师。元宗俾先谒太庙。
仍于殿庭引见。御花萼楼以宴之。仍赋诗用纪其事。拜公
卷三四二 第 17a 页
左威卫中郎将。属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潜怀异图。庶为已
用。密奏公充部落都督。仍为其先锋使。公既不得已。僶俛
从之。四载以破契丹功迁右威卫将军。俄拜范阳经略副
使。五载又破契丹功居多。拜左武卫大将军。仍充节度副
使。元宗嘉之。玺书慰勉。盈溢箧笥。十四载冬十一月九日
甲子。安禄山反范阳。公以天子有命。陷身凶逆。举家见质。
自拔莫由。既至东归。公泣血吁天。次于梦寐。欲与诸子逃
归国家。为贼邢州刺史康节所告。遂被收系。傔奏被诛者
二十馀人。公之四子。各奔于外。贼恐众情不安。贳之而后
卷三四二 第 17b 页
出。至德二载。阖门二百馀口。被安庆绪胁至安阳。属今上
为天下兵马元帅。统今尚书令汾阳王郭子仪朔方之师。
诸节度回纥之众。东收二京。公率四子及孙侄等十馀人。
冒死南奔。至汲郡。为从者所告。家人歼焉。二子殁野波英
俊挺身行前。二子屈须弥施英玉持满殿后。殁野波妻阿
史那氏为公控马。登于西山。至高平界。遇贼蔡希德。以精
骑三百遮路邀击。殁野波英俊策马奔之。杀四十馀人。生
擒四人。冬十有一月七日。投今上行营至焉。先帝闻而嘉
之。欲以开府仪同三司处公。仍加实封。公固辞乃受。因以
卷三四二 第 18a 页
为金吾大将军。加特进。增封清河郡开国公。食邑三百户。
策勋(阙十二字)卫大将军(阙二字)(阙三字)(阙四字)开府仪同三司
太常卿殿前衙前射生兵马俄加上柱国姑臧县开国子
殁野波云麾将军左金吾卫大将军上柱国射生散骑常
侍骠骑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兼鸿胪卿上柱国殿前射
生使清河郡开国公英俊等官秩各有差。因留公及屈须
弥施英玉供奉射生。以殁野波英俊勇冠三军。并令东随
故太尉李光弼于太原。后邺郡瓦窑阵官军与安庆绪相
逼。王思礼为其所败。贼势既盛。太尉与思礼相顾气索。殁
卷三四二 第 18b 页
野波英俊勃然奋怒。遂直抵薄河。当锋击之。杀获二千馀
人。贼众方退。太尉诸公睹而骇之。赏杂䌽百匹。并以转分
麾下。一无所纳。三军欣羡焉。殁野波居常谦谨。临事勇锐。
战则先锋。前无强敌。捉生游奕。所向必摧。九节度之围安
阳也。史思明悉众来救。殁野波以十五骑过河逆击之。并
马刺倒者数人。生擒数十人。后击怀州。思明又自来救。勿[:#AS-FBEC:●
]目爽之际。侵轶柴篱。殁野波领甲骑三十禦之。贼军三
千人。一时摧败。真卿之弃平原也。殁野波为贼骑将。缓策
不追。及闻渡河。然始奔蹑。是以得脱于难。平原人至今称
之。英
卷三四二 第 19a 页
俊瞪视眈眈。姿气雄果。发劲矢。持大枪。嶷然万众之中。左
右驰突。无不辟易而退。尝随太尉讨思明于河阳。贼骁骑
万馀。于中阐城索斗将。莫敢应者。英俊挺身奔击之。应枪
落者二十馀人。英俊被枪刺颊。贯喉而出。摆首而去之。犹
杀二人而还。太尉壮焉。遂以从父兄子妻之。故天下之言
勇者。以殁野波英俊兄弟为称首。广德元年。上幸陕州。公
之诸子皆当扈从。公以体貌[瑰]硕。难于举动。方与之死诀。
殁野波妻为公介马。扶奔华州。公虑不免。谓左右曰。我若
为贼所得。无累我儿子乎。汝曹何不杀我。众人感惧。叫然
卷三四二 第 19b 页
皆哭。遂竭力舁公。至于行在。上深嗟赏之。方极尊荣。以终
宴喜。上天不惠。以二年青龙甲辰冬十有一月二十日甲
寅。感肺疾薨于上都胜业坊之私第。春秋七十有五。亲事
左右。莫不剺面截耳以哭。初淩霄之难。公实援立。浐水之
屯。公亲总统。上之反正。父子从焉。帝畴厥功。遂有开府仪
同三司兼夏州都督之赠。夫人清河郡太夫人交河石氏。
左卫中郎将珍之孙。左金吾卫大将军三奴之女。温敏淑
惠。柔明端雅。有女师母仪之德。克懋于家。不幸遘疾。以天
宝十五载春三月八日。先公而薨。永泰元年春二月十日
卷三四二 第 20a 页
壬申。与公合祔于万年县之长乐原。礼也。呜呼。公以沈果
之姿。抗英威之志。降精昴宿。炳粹天街。忠肃表于生知。义
勇形于造次。属国家多难。沦胥以痡。壮一心而来事我君。
贯四时而不改柯叶。义方恳到。相携于契阔之中。臣节激
昂。三见于危亡之际。天子感焉。既受腹心之托。禁旅资焉。
俱列爪牙之地。勋庸克茂。声问攸归。丛䌽衣于玉帐之前。
罗五戟于一门之内。不其盛矣。昔萧相国举宗佐命。金日
磾七叶珥貂。望古俦今。可谓同德。其孤等穷人孺慕。靡所
寘哀。聿求不腆之辞。庶播无疆之美。铭曰。

卷三四二 第 20b 页

北方之强欤。十有二姓强哉矫。部落之雄者。康执兵柄缅
乎眇。特进诞生兮。实登邦政德不扰。暾女灭国兮。乌苏不
竟愠偫小。三滨九死兮。举族致命丹心皦。一门万石兮。彰
厥诚敬皇恩暸。生为忠臣兮。后有馀庆其不夭。家有孝子
兮。严亲翊圣王之爪。乃立丰碑兮。百代遗咏鸿名表。忠孝
之际兮。于斯为盛远图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