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万齐融 第 22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五
万齐融 第 1a 页
* 万齐融
齐融。越州人。官秘书省正字。出为昆山令。
** 对乐请置判悬判
** 有州申百姓皆好操缦都不识雅章以不能易俗请置判悬供释菜宾社之用使人观习省以为非所宜言不为闻欲科罪诉云州将卤簿见著令文且方古轩悬为降已甚置之何过
国家制礼作乐。悬象示人。列在京师。编诸甲令。礼缘失序。
自可取之于朝。乐章不亏。何辄列之于野。苟希专制。岂曰
宜言。惟彼有州。殊非折衷。中和乐职。不见盛德之容。上下
判悬。无闻达礼之意。置之何过。州乃饰非。不与上闻。省以
万齐融 第 1b 页
为当。
** 阿育王寺常住田碑
我闻语寂灭者。本之以不生。而菩萨不能去资生立法。谈
逍遥者。存之以无待。而神人不能亡有待为烦。吉(阙一字)之
降。帝农教以耒耜。苍灵之下。后稷俾其播种。故维摩之毗
耶。稽首持钵。尚诣于香积。释迦之给孤。洗足著衣。犹乞食
** 阿育王寺常住田碑
我闻语寂灭者。本之以不生。而菩萨不能去资生立法。谈
逍遥者。存之以无待。而神人不能亡有待为烦。吉(阙一字)之
降。帝农教以耒耜。苍灵之下。后稷俾其播种。故维摩之毗
耶。稽首持钵。尚诣于香积。释迦之给孤。洗足著衣。犹乞食
万齐融 第 2a 页
于舍卫。(阙一字)知夫食者不独乎人天。农者岂惟夫政本。阿
育王灵塔寺者。晋义熙元年之所置也。昔孔雀氏宿童子
之因果。当金人之授记。暨铁轮位正。宝塔功成。计鸟道之
千里。占人寰之一胜。夜乂密迹以飞行。神僧护影而围绕。
虽方坛气象。已萌青石之符。而员顶光明。未质白云之状。
迨观音应现而幽赞。利宾虚求以昭发。全身踊出。僁如多
宝之音。一爪圆开。宛是楼丹[:#AS-FBED:●]⻏之相。神其不灭。道在兹
乎。晋安帝允釐三才。成就六度。聿图兰若。式印招提。景行
阿育王。故以育王灵塔为称首。徒观夫轮奂规矩。钩绳创
育王灵塔寺者。晋义熙元年之所置也。昔孔雀氏宿童子
之因果。当金人之授记。暨铁轮位正。宝塔功成。计鸟道之
千里。占人寰之一胜。夜乂密迹以飞行。神僧护影而围绕。
虽方坛气象。已萌青石之符。而员顶光明。未质白云之状。
迨观音应现而幽赞。利宾虚求以昭发。全身踊出。僁如多
宝之音。一爪圆开。宛是楼丹[:#AS-FBED:●]⻏之相。神其不灭。道在兹
乎。晋安帝允釐三才。成就六度。聿图兰若。式印招提。景行
阿育王。故以育王灵塔为称首。徒观夫轮奂规矩。钩绳创
万齐融 第 2b 页
制。珠轩翠槛。延袤中霄。玉霤金池。周罗上界。环海之下流
元气。大地为衣。围山之上结太清。诸天作盖。信方广一都
之会也。左赤岸而千里。右青(阙三字)曲。霞标莽苍。幽幽迷鬼
谷之祠。日刹晶明。的的识丈人之馆。天花未雨。宿传龙界
之香。地籁无风。时起鱼山之梵。则知定光诸佛。悔天台之
赤城。罗汉偫仙。谬昆崙之元圃。(阙二字)法惟神授。道乃人宏。
向使输柯王昧巴连之因。初微此塔。迦叶佛晦阎浮之迹。
殆旷兹山。盖虚明之绝境。不可得而思议者也。粤寺东十
五里塔墅常住田者。宋元嘉二年奉(阙二字)所立也。宋文帝
秉箓
元气。大地为衣。围山之上结太清。诸天作盖。信方广一都
之会也。左赤岸而千里。右青(阙三字)曲。霞标莽苍。幽幽迷鬼
谷之祠。日刹晶明。的的识丈人之馆。天花未雨。宿传龙界
之香。地籁无风。时起鱼山之梵。则知定光诸佛。悔天台之
赤城。罗汉偫仙。谬昆崙之元圃。(阙二字)法惟神授。道乃人宏。
向使输柯王昧巴连之因。初微此塔。迦叶佛晦阎浮之迹。
殆旷兹山。盖虚明之绝境。不可得而思议者也。粤寺东十
五里塔墅常住田者。宋元嘉二年奉(阙二字)所立也。宋文帝
秉箓
万齐融 第 3a 页
御乾。作娑罗之外护。感阇耶子砂糗之供。制赐是田。梁武
皇握枢临极。为宝应之下生。见阿育王金粟之果。敕蠲其
赋。日月盈止。既有命以自天。陵谷迭(阙三字)动其如地。梁普
通中。沙门僧绶。兹寺之应真也。以发行为道场。以直心为
净土。闻纯陁良田之喻。遂笃志焉。既种既戒。载芟载柞。察
地道之化成。观天道之时变。晤是(阙一字)无(阙三字)始以常住
名焉。次有僧济上人。虚已净心。䌷兹慧业。披衣画其塍埒。
持戒整其疆畔。苗而不秀。有恨何及。逮陈隋之季。丧乱荐
臻。农野萧条。鞠为茂草。我皇家执大象。乘飞龙。陟丕上帝
皇握枢临极。为宝应之下生。见阿育王金粟之果。敕蠲其
赋。日月盈止。既有命以自天。陵谷迭(阙三字)动其如地。梁普
通中。沙门僧绶。兹寺之应真也。以发行为道场。以直心为
净土。闻纯陁良田之喻。遂笃志焉。既种既戒。载芟载柞。察
地道之化成。观天道之时变。晤是(阙一字)无(阙三字)始以常住
名焉。次有僧济上人。虚已净心。䌷兹慧业。披衣画其塍埒。
持戒整其疆畔。苗而不秀。有恨何及。逮陈隋之季。丧乱荐
臻。农野萧条。鞠为茂草。我皇家执大象。乘飞龙。陟丕上帝
万齐融 第 3b 页
之耿命。绍复先王之大业。有山栖旷和上。道尊人杰。德贵
天师。中宗孝和皇帝亲降玺书。愿同金辇。击鼓而陈其入
国。造船而捧其登座。故知二乘行道。(阙二字)朱(阙一字)四果适
时。还升紫殿。虽植众德本。作南山之福田。种诸善根。存东
皋之净业。初湖之左右。夹壤二区。榛梗始艾。菑畬粗立。僧
徒理胜。力未赡农。童牧因閒。私窃种艺。和上(阙一字)蒙俗之
贪垢。负冥期之幽报。乃推湖西易垄。让为间田。襄[:#AS-FBED:●]攴诤
归之。舂税就给。惟割湖东十顷。复古赐地。穷海北渐。曾山
南麓。楼子根盘以东峙。富都股引而西注。真陆水膏腴之
沃壤。
天师。中宗孝和皇帝亲降玺书。愿同金辇。击鼓而陈其入
国。造船而捧其登座。故知二乘行道。(阙二字)朱(阙一字)四果适
时。还升紫殿。虽植众德本。作南山之福田。种诸善根。存东
皋之净业。初湖之左右。夹壤二区。榛梗始艾。菑畬粗立。僧
徒理胜。力未赡农。童牧因閒。私窃种艺。和上(阙一字)蒙俗之
贪垢。负冥期之幽报。乃推湖西易垄。让为间田。襄[:#AS-FBED:●]攴诤
归之。舂税就给。惟割湖东十顷。复古赐地。穷海北渐。曾山
南麓。楼子根盘以东峙。富都股引而西注。真陆水膏腴之
沃壤。
万齐融 第 4a 页
实神灵滋液之奥区。于是奠其畛畷。孚其版籍。农野罢侵。
田畯至喜。人到于今称焉。前寺主简皎二法师。僧祇之龙
象也。就先畴之畎亩。敦老农之底绩。蒇事作制。蓑笠来思
者久之。岁功未成。生厓共尽。流沙忽去。荒凉紫陌之田。影
璧空存。摇落青园之寺。可为长太息者矣。有惠炬阇黎。德
业淳修。曾统纲领。道胜之韵。生而能言。禅悦之味。老而弥
笃。用能纂其(阙一字)始。高轨可追。庀其委积。长算斯远。与法
言沙门。俗姓喻氏。贞已密行。惠心苦节。今屈知墅任。垂将
万齐融 第 4b 页
十年。先是潟卤未斥。涂洫未浚。薹稗翳荟。漫于农郊。夫其
心啬制度。目(阙一字)曲折。荷锸畚土。堙洼铲凸。隤竹落。揵石
留。溉高凑仰。增卑培薄。分杀[:#AS-FBEC:●]
[:#AS-FEE0:●]水怒。承达土气。填淤游
荡而时至。馀波宽缓而不迫。终古旱害。浸以污潢。冬不祈
于积雪。夏无禜乎小雨。由是湖有千金之号焉。当其春[:#AS-844D:●]
司载。田事既饬。产孚甲。毓萌芽。或藨或蓘。实颖实发。上农
台而课长赢。汶阳之稼如云矣。及夫寒蝉纪时。农乃登谷。
完积聚。筑场圃。孚不遗秉。赢无(阙四字)庾而督收成。海陵之
仓非衍矣。诗云。绰彼硕田。岁取十千。其是之谓乎。百谷既
蒸。万供既设。满以众香之钵。薰以毗耶之城。或异声闻。若
化菩
心啬制度。目(阙一字)曲折。荷锸畚土。堙洼铲凸。隤竹落。揵石
留。溉高凑仰。增卑培薄。分杀[:#AS-FBEC:●]
[:#AS-FEE0:●]水怒。承达土气。填淤游
荡而时至。馀波宽缓而不迫。终古旱害。浸以污潢。冬不祈
于积雪。夏无禜乎小雨。由是湖有千金之号焉。当其春[:#AS-844D:●]
司载。田事既饬。产孚甲。毓萌芽。或藨或蓘。实颖实发。上农
台而课长赢。汶阳之稼如云矣。及夫寒蝉纪时。农乃登谷。
完积聚。筑场圃。孚不遗秉。赢无(阙四字)庾而督收成。海陵之
仓非衍矣。诗云。绰彼硕田。岁取十千。其是之谓乎。百谷既
蒸。万供既设。满以众香之钵。薰以毗耶之城。或异声闻。若
化菩
万齐融 第 5a 页
萨。虚高座以影集。时洪钟而(阙三字)座而坐。饭食经行。嗅若
香风。味同甘露。遍满一劫。周流十方。闻之者得未曾有。食
之者咸登正位。白衣之会龙国。无掘郁金之香。缁裳之集
鸡寺。不碎庵罗之末。三藏大(阙三字)金之奇贵。一器沙弥。识
麨坋之非重。资我饭色。师之力与。都维丹[:#AS-FBED:●]⻏元宗。游方
观化。大(阙一字)慈诱。火耕水耨。常有助于上农。飞杖浮杯。今
载行乎中国。上座释辨疑。十城之僧主也。(阙三字)合。金杵发
其修徵。寺主释惠敏。九州之维丹[:#AS-FBED:●]⻏也。风骨天成。铁镇
起其灵相。咸能以如来之衣衣。分如来之座坐。护育王之
香风。味同甘露。遍满一劫。周流十方。闻之者得未曾有。食
之者咸登正位。白衣之会龙国。无掘郁金之香。缁裳之集
鸡寺。不碎庵罗之末。三藏大(阙三字)金之奇贵。一器沙弥。识
麨坋之非重。资我饭色。师之力与。都维丹[:#AS-FBED:●]⻏元宗。游方
观化。大(阙一字)慈诱。火耕水耨。常有助于上农。飞杖浮杯。今
载行乎中国。上座释辨疑。十城之僧主也。(阙三字)合。金杵发
其修徵。寺主释惠敏。九州之维丹[:#AS-FBED:●]⻏也。风骨天成。铁镇
起其灵相。咸能以如来之衣衣。分如来之座坐。护育王之
万齐融 第 5b 页
灵塔。愿[:#AS-8DFD:●]金钱。(阙一字)育王之圣田。思模石柱。弟子早校兰
书。式典麒麟之阁。晚游莲迹。每参鹦鹉之林。宾头卢之下
空。急见有能师子。舍丹[:#AS-FBED:●]⻏私之入寺。岂谓无知老人。识
异博文。才非能赋。阮公不事。曾供香花。顾越有缘。遂瞻碑
版。满笈多之石室。未掷其筹。对轮王之金地。且耕其笔。多
罗之叶。而书偈云。
浑仪草昧。象物纷拿。或甲而乙。或萌而芽。万殊成类。百宝
攸嘉。故后稷播其种。神农尝其华。(其一)燧人更运。火正司职。
教以鼎饪。炊之黍稷。易兹毛茹。成此粒食。是之为人天。是
书。式典麒麟之阁。晚游莲迹。每参鹦鹉之林。宾头卢之下
空。急见有能师子。舍丹[:#AS-FBED:●]⻏私之入寺。岂谓无知老人。识
异博文。才非能赋。阮公不事。曾供香花。顾越有缘。遂瞻碑
版。满笈多之石室。未掷其筹。对轮王之金地。且耕其笔。多
罗之叶。而书偈云。
浑仪草昧。象物纷拿。或甲而乙。或萌而芽。万殊成类。百宝
攸嘉。故后稷播其种。神农尝其华。(其一)燧人更运。火正司职。
教以鼎饪。炊之黍稷。易兹毛茹。成此粒食。是之为人天。是
万齐融 第 6a 页
之为皇极。(其二)我闻维摩。曾语舍利。如来大慈。甘露上味。又
见阿难。问是香气。亦有以饭食。以之为佛事。(其三)若长者主。
若声闻人。天诸居士。地虚空神。如闻饭气。而亦来臻。况生
生之位(阙一字)有待之为身。(其四)猗欤童子。供兹砂糗。法王大
慈。冷然虚受。伊铁轮以授记。从灭度后。何宝塔之庄严。得
未曾有。(其五)鸟道于许。人寰在哉。鬼神冥运。风雨潜来。白云
涌出。青(阙二字)开。(阙一字)千轮之莲迹。建百福之花台。(其六)宋帝
下生。梁皇外护。太稷赐畴。司农蠲赋。皋壤映发。湖源灌注。
既鱼鳞于左右。亦犬牙而盘互。(其七)菑畬平秩。蓑笠来思。爰
见阿难。问是香气。亦有以饭食。以之为佛事。(其三)若长者主。
若声闻人。天诸居士。地虚空神。如闻饭气。而亦来臻。况生
生之位(阙一字)有待之为身。(其四)猗欤童子。供兹砂糗。法王大
慈。冷然虚受。伊铁轮以授记。从灭度后。何宝塔之庄严。得
未曾有。(其五)鸟道于许。人寰在哉。鬼神冥运。风雨潜来。白云
涌出。青(阙二字)开。(阙一字)千轮之莲迹。建百福之花台。(其六)宋帝
下生。梁皇外护。太稷赐畴。司农蠲赋。皋壤映发。湖源灌注。
既鱼鳞于左右。亦犬牙而盘互。(其七)菑畬平秩。蓑笠来思。爰
万齐融 第 6b 页
疏畛畷。是务锄犁。三农(阙二字)万亩祁祁。自膏腴而兼倍。矧
雨露与华滋。(其八)懿兹开士。赏功司过。悦以犒勤。刑以肃惰。
东作方喜。西成是课。始象耕而鸟耘。终牛舂而马簸。(其九)千
箱既积。五谷斯分。味蒸甘露。(阙一字)涌香云。孰云菩萨。而谓
声闻。搏须弥所不能尽。曷毗耶之足薰。(其十)藐尔赤松。犹田
白玉。矧伊塔寺。神通付嘱。信矣育王。能生金粟。彼郑国之
泥紫。如富都之水绿。(十一)我来自东。经行成趣。净业斯辟。善
根方树。式纪因缘。匪在章句。庶金田与石柱。永巍巍以常
住。
雨露与华滋。(其八)懿兹开士。赏功司过。悦以犒勤。刑以肃惰。
东作方喜。西成是课。始象耕而鸟耘。终牛舂而马簸。(其九)千
箱既积。五谷斯分。味蒸甘露。(阙一字)涌香云。孰云菩萨。而谓
声闻。搏须弥所不能尽。曷毗耶之足薰。(其十)藐尔赤松。犹田
白玉。矧伊塔寺。神通付嘱。信矣育王。能生金粟。彼郑国之
泥紫。如富都之水绿。(十一)我来自东。经行成趣。净业斯辟。善
根方树。式纪因缘。匪在章句。庶金田与石柱。永巍巍以常
住。
万齐融 第 7a 页
** 法华寺戒坛院碑
或曰。佛法东度。律教南流。而云尸罗波罗蜜者何。华言持
戒清净。般若波罗蜜者何。华言智慧明了。故戒为德本。万
善以之为生地。慧为胜业。百福由之以出天。圣人以之而
修身防非止恶。上士以之而度物劝善行慈。持之而迷倒
是生。虚空不可以十指执捉。学之而住著为远。日月不可
以两手扪摸。信矣。二法之难见也如是。其有不教而自得。
天然而自知。持象扇而掌数明珠。据龟床而心照清镜。则
万齐融 第 7b 页
我元俨律师其人也。律师俗姓徐氏。晋室南迁。因官诸暨。
遂为县族。年始十二。辞亲从师。事富春僧晖。證圣元年。恩
制度人。始堕僧数。隶悬溜寺。律师幼而明敏。长而韶令。标
格峻整。风仪凛然。迨于弱冠。乃从光州咨受具戒。后乃游
诣上京。探赜律范。遇崇福意律师及融济律师。皆名匠十
方。南山上足。咸能升堂睹隩。共所印可。由是道遵戒品。名
动京师。安国受记。并充大德。浚还江左。偏宏四分。因著辅
篇记十卷。羯磨述章三篇。至今僧徒。远近传写。初光州岸
公。尝因暇寐。忽梦神僧谓曰。元俨当为法器。云何教以小
乘。后乃命宏般若。由是研精覃思。采摭旧学。撰金刚义疏
遂为县族。年始十二。辞亲从师。事富春僧晖。證圣元年。恩
制度人。始堕僧数。隶悬溜寺。律师幼而明敏。长而韶令。标
格峻整。风仪凛然。迨于弱冠。乃从光州咨受具戒。后乃游
诣上京。探赜律范。遇崇福意律师及融济律师。皆名匠十
方。南山上足。咸能升堂睹隩。共所印可。由是道遵戒品。名
动京师。安国受记。并充大德。浚还江左。偏宏四分。因著辅
篇记十卷。羯磨述章三篇。至今僧徒。远近传写。初光州岸
公。尝因暇寐。忽梦神僧谓曰。元俨当为法器。云何教以小
乘。后乃命宏般若。由是研精覃思。采摭旧学。撰金刚义疏
万齐融 第 8a 页
七卷。古德所不解。先达所未详。咸皆发挥光明。若指诸掌。
誓以一生。宣讲百遍。越邑精舍。时称法华。晋沙门昙翼曾
结庵层巅。入是法三昧。感遍吉菩萨。徒观其塔类多宝涌
出以證经。宫如转轮飞行而听法。双乌所以示兆。今尚翔
鸣。六象所以呈奇。时犹隐现。不可得而思议者。盖斯之谓
欤。信如来之福庭。是菩萨之隐岳。大师乃考槃是卜。束钵
深栖。建置戒坛。招集律行。若夫秦衡上士。燕代高僧。数若
稻麻。算同竹苇。伏膺请益。蹑屩担簦。宴坐不出。几三十载。
开元二十四年。我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證道皇
誓以一生。宣讲百遍。越邑精舍。时称法华。晋沙门昙翼曾
结庵层巅。入是法三昧。感遍吉菩萨。徒观其塔类多宝涌
出以證经。宫如转轮飞行而听法。双乌所以示兆。今尚翔
鸣。六象所以呈奇。时犹隐现。不可得而思议者。盖斯之谓
欤。信如来之福庭。是菩萨之隐岳。大师乃考槃是卜。束钵
深栖。建置戒坛。招集律行。若夫秦衡上士。燕代高僧。数若
稻麻。算同竹苇。伏膺请益。蹑屩担簦。宴坐不出。几三十载。
开元二十四年。我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證道皇
万齐融 第 8b 页
帝持法镜。握神珠。亲注金刚般若经。诏颁天下。普令宣诵。
都督河南元彦冲。躬请律师。重光圣日。律师阐扬幽赞。允
合天心。令盲者见日月之光。聋者闻雷霆之响。师之演畅。
盖有力焉。夫乐小法者。迷自我而为病。通大方者。懵开空
之法道。若夫会三归一。触理冥事。自优波离已下。犹或病
诸。而律师纲纪小乘。演畅大法。晤佛境之非有。识魔界之
为空。故能使[:#AS-8BD4:●]槃将生死一如。烦恼与菩萨齐致。发心而
登佛地。非我而谁。白黑归依。当仁不让。昔僧护法师常居
石城。宴坐青壁。仰其中峰。如有佛像。愿造十丈。以图兜率。
都督河南元彦冲。躬请律师。重光圣日。律师阐扬幽赞。允
合天心。令盲者见日月之光。聋者闻雷霆之响。师之演畅。
盖有力焉。夫乐小法者。迷自我而为病。通大方者。懵开空
之法道。若夫会三归一。触理冥事。自优波离已下。犹或病
诸。而律师纲纪小乘。演畅大法。晤佛境之非有。识魔界之
为空。故能使[:#AS-8BD4:●]槃将生死一如。烦恼与菩萨齐致。发心而
登佛地。非我而谁。白黑归依。当仁不让。昔僧护法师常居
石城。宴坐青壁。仰其中峰。如有佛像。愿造十丈。以图兜率。
万齐融 第 9a 页
良愿未谐。护公长逝。梁武皇帝诏僧祐律师驰传经理。规
模刻划。意匠才施。俄而山冢崒崩。全身坐现。合一百五十
尺。虽金石丝竹。四天之供施常闻。而功德庄严。十方之镂
镌尚阙。律师乃内倾衣钵。亦外率檀那。布以黄金之色。镕
以白银之相。铜锡铅锴。球琳琅玕。七宝由是浑成。八珍于
焉具足。虽宝积献盖。界现三千。迦叶贡衣。金踰十万。如须
弥之现于大海。若法日之出于高山。此又律师之功德。不
可思议者也。故洺州刺史徐峤之。工部尚书徐安贞。咸以
万齐融 第 9b 页
宗室设道友之敬。国子司业康希铣。太子宾客贺知章。朝
散大夫杭州临安县令朱元慎。亦以乡曲具法朋之礼。开
元二十六载。恩制度人。采访使润州刺史齐浣。越府都督
敬诚采访使卢见义。泗州刺史王弼。无不停旟净境。禀承
法训。齐公乃方舟结乘。奉迎律师于丹阳馀杭吴兴诸郡。
令新度诸僧。躬受具戒。自广陵迄于信安。地方千里。缁黄
道俗受法者。殆出万人。凡礼佛名经一百遍。设无遮大会
十筵。而人境住持。举无与比。夫秉法传授。从佛口生。有门
人法华昙俊崇默龙兴崇一开元智符称心崇义香严怀
节宝林洪霈觉允。灌顶皆不倾油钵。无漏浮囊。经不云乎。
散大夫杭州临安县令朱元慎。亦以乡曲具法朋之礼。开
元二十六载。恩制度人。采访使润州刺史齐浣。越府都督
敬诚采访使卢见义。泗州刺史王弼。无不停旟净境。禀承
法训。齐公乃方舟结乘。奉迎律师于丹阳馀杭吴兴诸郡。
令新度诸僧。躬受具戒。自广陵迄于信安。地方千里。缁黄
道俗受法者。殆出万人。凡礼佛名经一百遍。设无遮大会
十筵。而人境住持。举无与比。夫秉法传授。从佛口生。有门
人法华昙俊崇默龙兴崇一开元智符称心崇义香严怀
节宝林洪霈觉允。灌顶皆不倾油钵。无漏浮囊。经不云乎。
万齐融 第 10a 页
如旃檀林。旃檀围绕。如师子王。师子围绕。信律师之威师
有在。而法主之功德不刊。呜呼。三界无安。百龄共尽。此生
已遗于后息。他世应见于前心。天宝三载岁次壬午。化缘
已毕。十一月三日。现疾于绳床。七日午时。坐终于戒坛院。
春秋六十有八。粤其月二十五日。窆于寺南秦山之下。高
树双塔。光明踰于白云。列植千松。秀色罗于明月。经始则
神邕崇晓。住持则惟湛道昭。并躬护圣场。亲传智印。其馀
三千门人。五百弟子。承般若之深法。受毗尼之密行。尽号
万齐融 第 10b 页
颛门。无待弥勒。令并列载碑阴。用摽律序。初律师凶问时。
余忝外役。永怀德音。谓如昨日。及瞻斯拱木。已十有馀秋。
私念生涯。自怜何极。庶依神理。敢作铭云。
律师堂堂。宗高偃王。才华骨贵。戒美名香。佛国柱石。僧门
栋梁。毗尼玉色。般若金光。我闻二法。难信难解。等有开遮。
平无高下。生生草系。节节支解。念电不停。身尘自假。观生
若幻。视息犹风。慧明日月。戒性虚空。不远无相。修行在中。
善矣真匠。贤哉法雄。我生已尽。梵行已立。示化众生。随缘
悟入。去来三界。无苦无乐。常行一乘。日用斯给。哀哀释子。
资父惟师。痛失瞻仰。悲深住持。方坟永翳。圆塔长辞。何时
余忝外役。永怀德音。谓如昨日。及瞻斯拱木。已十有馀秋。
私念生涯。自怜何极。庶依神理。敢作铭云。
律师堂堂。宗高偃王。才华骨贵。戒美名香。佛国柱石。僧门
栋梁。毗尼玉色。般若金光。我闻二法。难信难解。等有开遮。
平无高下。生生草系。节节支解。念电不停。身尘自假。观生
若幻。视息犹风。慧明日月。戒性虚空。不远无相。修行在中。
善矣真匠。贤哉法雄。我生已尽。梵行已立。示化众生。随缘
悟入。去来三界。无苦无乐。常行一乘。日用斯给。哀哀释子。
资父惟师。痛失瞻仰。悲深住持。方坟永翳。圆塔长辞。何时
万齐融 第 11a 页
踊现。更绍迦维。
* 祖咏
咏。洛阳人。开元十二年进士。
** 对祭阙颁诰判
** 所司有礼事不颁诰所由断徒诉不伏
祀事孔明。展诚诰备。崇享献之道。则歌舞其牲。嘉涤濯之
容。则诏相其礼。取则不远。闻斯行诸。政贵有恒。人用不挠。
虽小祭大祭。课乃义疑。而职人充人。曷不颁布。况邮罚丽
事。职汝之由。天子有司。是堪自颁。龟玉毁椟。曷所逃刑。
* 祖咏
咏。洛阳人。开元十二年进士。
** 对祭阙颁诰判
** 所司有礼事不颁诰所由断徒诉不伏
祀事孔明。展诚诰备。崇享献之道。则歌舞其牲。嘉涤濯之
容。则诏相其礼。取则不远。闻斯行诸。政贵有恒。人用不挠。
虽小祭大祭。课乃义疑。而职人充人。曷不颁布。况邮罚丽
事。职汝之由。天子有司。是堪自颁。龟玉毁椟。曷所逃刑。
万齐融 第 11b 页
** 对复以冕服判
** 甲复以冕服御史纠其违失
吉凶殊流。冕服异数。苟将失制。敢用此规。而泉壤幽深。生
涯溘尽。缀足敛手。初闻于长游。设阶乘屋。遽见于三号。甲
也用心。审于尽爱。尤差司服。还惜礼经。招平生之衣。不有
曾子之问。加冕弁之服。更异邾娄之言。相彼豸冠。素为人
望。今将一纠。寔谓正途。
* 嶭邕
邕。太原人。开元中官监察御史。累迁吏部侍郎。贞元中由
万齐融 第 12a 页
尚书左丞贬歙州刺史。
** 丹甑赋(以国有丰年为韵)
神物昭见。圣人是则。五位时序兮万邦以宁。百祥荐臻兮
一人之德。鼓兹灵器。呈我王国。有物有凭。匪雕匪刻。察其
状而元妙。相其仪而不忒。谅幽赞而克成。矧徽猷之允塞。
是知奇制可久。嘉名不朽。类君子之心。以虚而受。同至人
之德。终善且有。既应盛而自满。不假于盘瓶。亦讵炊而自
熟。何劳于薪槱。拟神鼎之有用。掩攲器而无咎。岂以尘见
** 丹甑赋(以国有丰年为韵)
神物昭见。圣人是则。五位时序兮万邦以宁。百祥荐臻兮
一人之德。鼓兹灵器。呈我王国。有物有凭。匪雕匪刻。察其
状而元妙。相其仪而不忒。谅幽赞而克成。矧徽猷之允塞。
是知奇制可久。嘉名不朽。类君子之心。以虚而受。同至人
之德。终善且有。既应盛而自满。不假于盘瓶。亦讵炊而自
熟。何劳于薪槱。拟神鼎之有用。掩攲器而无咎。岂以尘见
万齐融 第 12b 页
范丹之空。赂为纪国之丑者矣。且夫清明在躬。符瑞由衷。
诚之必感。感而遂通。献白环于重华。克明浚哲。锡元圭于
文命。告厥成功。此唐尧之表贶。盖王母之钦风。曷若自然
挺出。为瑞斯崇。其应不昧。其用无穷。莫因埏埴。宁俟磨砻。
以彰我君圣。以报我年丰而已哉。客有赋而歌曰。元德日
用兮象帝之先。丹甑时见兮神物光妍。中含虚兮体道。上
应规兮法天。染人无所施其彩饰。陶人无所效其贞坚。以
享以孝兮可以餴饎。多稌多黍兮屡兹丰年。
** 对谶书判
** 乙家有论语谶邻告其畜禁书科徒一载郡断
诚之必感。感而遂通。献白环于重华。克明浚哲。锡元圭于
文命。告厥成功。此唐尧之表贶。盖王母之钦风。曷若自然
挺出。为瑞斯崇。其应不昧。其用无穷。莫因埏埴。宁俟磨砻。
以彰我君圣。以报我年丰而已哉。客有赋而歌曰。元德日
用兮象帝之先。丹甑时见兮神物光妍。中含虚兮体道。上
应规兮法天。染人无所施其彩饰。陶人无所效其贞坚。以
享以孝兮可以餴饎。多稌多黍兮屡兹丰年。
** 对谶书判
** 乙家有论语谶邻告其畜禁书科徒一载郡断
万齐融 第 13a 页
无罪未知合否
幽家元苞。秘书赤制。贾逵是擿。且未能言。郑兴不为。孰云
有学。倘在法而斯禁。宁当刑而可舍。丕惟斯乙。嗜学可嘉。
仰惠施之藏书。得蔡邕之旧业。通德惟异。未闻北海之旌。
里仁是依。遽致西邻之责。有论语之谶。则称私畜禁书。览
天官之文。岂曰潜窥元象。将循名以责实。何加少而为多。
役以牵傍。是非举直。闻言是信。虽吾子之有猜。执德不回。
终匹夫之为谅。请从郡断。以黜邻告。
* 卢履冰
幽家元苞。秘书赤制。贾逵是擿。且未能言。郑兴不为。孰云
有学。倘在法而斯禁。宁当刑而可舍。丕惟斯乙。嗜学可嘉。
仰惠施之藏书。得蔡邕之旧业。通德惟异。未闻北海之旌。
里仁是依。遽致西邻之责。有论语之谶。则称私畜禁书。览
天官之文。岂曰潜窥元象。将循名以责实。何加少而为多。
役以牵傍。是非举直。闻言是信。虽吾子之有猜。执德不回。
终匹夫之为谅。请从郡断。以黜邻告。
* 卢履冰
万齐融 第 13b 页
履冰。幽州范阳人。开元五年为右补阙。
** 请复父在为母服期表
准礼。父在为母。一周除灵。三年心丧。则天皇后请同父没
之服。三年然始除灵。虽则权行。有紊彝典。今陛下孝理天
下。动合礼经。请仍旧章。庶叶通典。
** 再请父在为母服期疏
礼。父在为母。十一月而练。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心丧
三年。上元中。则天皇后上表。请同父没之服。亦未有行。至
垂拱年中。始编入格。易代之后。俗乃通行。臣开元五年。频
万齐融 第 14a 页
请仍旧恩敕。并嫂叔舅姨之服。亦付所司详议。诸司所议。
同异相参。所司惟执齐斩之文。又云亦合典礼。窃见新修
之格。犹依垂拱之伪。致有祖父母安存。子孙之妻亡没。下
房筵几。亦立再周。甚无谓也。据周易家人卦云。利女贞。女
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家人有严君
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家道正而
天下正矣。礼。女在室以父为天。出嫁以夫为天。又在家从
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本无自专抗尊之法。即丧服四制
云。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以一理之也。
同异相参。所司惟执齐斩之文。又云亦合典礼。窃见新修
之格。犹依垂拱之伪。致有祖父母安存。子孙之妻亡没。下
房筵几。亦立再周。甚无谓也。据周易家人卦云。利女贞。女
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家人有严君
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家道正而
天下正矣。礼。女在室以父为天。出嫁以夫为天。又在家从
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本无自专抗尊之法。即丧服四制
云。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以一理之也。
万齐融 第 14b 页
故父在为母服周者。避二尊也。伏惟陛下正持家国。孝理
天下。而不断在宸衷。详正此礼。随末俗之愿。念儿女之情。
臣恐后代复有妇夺夫政之败者。
** 三请父在为母服期疏
臣闻夫妇之道。人伦之始。尊卑法于天地。动静合于阴阳。
阴阳和而天地生成。夫妇正而人伦式序。自家刑国。牝鸡
无晨。四德之礼不僭。三从之义斯在。即丧服四制云。天无
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以一理之也。故父在
为母服周者。见无二尊也。准旧仪。父在为母。一周除灵。再
天下。而不断在宸衷。详正此礼。随末俗之愿。念儿女之情。
臣恐后代复有妇夺夫政之败者。
** 三请父在为母服期疏
臣闻夫妇之道。人伦之始。尊卑法于天地。动静合于阴阳。
阴阳和而天地生成。夫妇正而人伦式序。自家刑国。牝鸡
无晨。四德之礼不僭。三从之义斯在。即丧服四制云。天无
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以一理之也。故父在
为母服周者。见无二尊也。准旧仪。父在为母。一周除灵。再
万齐融 第 15a 页
周心丧。父必三年而后娶者。达子之志焉。岂先圣无情于
所生。固有意于国家者矣。原夫上元肇年。则天已潜秉政。
将图僭篡。预自崇光。请升慈爱之丧。以抗尊严之礼。虽齐
斩之仪不改。而几筵之制遂同。数年之间。尚未通用。天皇
晏驾。中宗蒙尘。垂拱之末。果行圣母之伪符。载初之元。遂
启易代之深衅。孝和虽多反正。韦氏复效晨鸣。孝和非意
暴崩。韦氏旋即称制。不蒙陛下英算。宗庙何由克复。易云。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斯之谓矣。臣谨
寻礼意。防杜实深。若不早图刊正。何以垂戒于后。所以薄
所生。固有意于国家者矣。原夫上元肇年。则天已潜秉政。
将图僭篡。预自崇光。请升慈爱之丧。以抗尊严之礼。虽齐
斩之仪不改。而几筵之制遂同。数年之间。尚未通用。天皇
晏驾。中宗蒙尘。垂拱之末。果行圣母之伪符。载初之元。遂
启易代之深衅。孝和虽多反正。韦氏复效晨鸣。孝和非意
暴崩。韦氏旋即称制。不蒙陛下英算。宗庙何由克复。易云。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斯之谓矣。臣谨
寻礼意。防杜实深。若不早图刊正。何以垂戒于后。所以薄
万齐融 第 15b 页
言礼教。请依旧章。恩敕通明。蒙付所司详议。且臣所献者。
盖请正夫妇之纲。岂忘母子之道。诸议多不讨其本源。所
非议者。大凡祗论罔极之恩。丧也宁戚。禽兽识母而不识
父。秦燔书后。礼经残缺。后儒缵集。不足可凭。岂得与伯叔
母服同。岂得与姑姊妹制等。三王不相袭礼。五帝不相沿
乐。齐斩足为升降。岁年何忍不同。此并道听途说之言。未
习先王之旨。又安足以议经邦理俗之礼乎。臣请拟经义
以明之。所云罔极之恩者。春秋祭祀。以时思之。君子可终
身之忧。霜露之感。岂止一二周之服哉。故圣人恐有朝死
盖请正夫妇之纲。岂忘母子之道。诸议多不讨其本源。所
非议者。大凡祗论罔极之恩。丧也宁戚。禽兽识母而不识
父。秦燔书后。礼经残缺。后儒缵集。不足可凭。岂得与伯叔
母服同。岂得与姑姊妹制等。三王不相袭礼。五帝不相沿
乐。齐斩足为升降。岁年何忍不同。此并道听途说之言。未
习先王之旨。又安足以议经邦理俗之礼乎。臣请拟经义
以明之。所云罔极之恩者。春秋祭祀。以时思之。君子可终
身之忧。霜露之感。岂止一二周之服哉。故圣人恐有朝死
万齐融 第 16a 页
而夕忘。曾鸟兽之不若。为立中制。使贤不肖共成文理而
已。所云丧也宁戚者。孔子答林放之问。至如太奢太俭。太
易太戚。皆非礼中。苟不得中。名为俱失。不如太俭太戚焉。
毁而灭性。犹愈于朝死夕忘焉。此论临丧哀毁之容。岂比
于同宗异姓之服。所云禽兽识母而不识父者。禽兽偫居
而聚麀。而无家国之礼。少虽知亲爱其母。长不解尊严其
父。引此为论。则亦禽兽之不若乎。所云秦燔书后。礼经缺
残。后儒缵集。不足可凭者。人间或有遗逸。岂亦家户到而
燔之。假若尽燔。苟不可信。则坟典都谬。庠序徒立。非圣之
已。所云丧也宁戚者。孔子答林放之问。至如太奢太俭。太
易太戚。皆非礼中。苟不得中。名为俱失。不如太俭太戚焉。
毁而灭性。犹愈于朝死夕忘焉。此论临丧哀毁之容。岂比
于同宗异姓之服。所云禽兽识母而不识父者。禽兽偫居
而聚麀。而无家国之礼。少虽知亲爱其母。长不解尊严其
父。引此为论。则亦禽兽之不若乎。所云秦燔书后。礼经缺
残。后儒缵集。不足可凭者。人间或有遗逸。岂亦家户到而
燔之。假若尽燔。苟不可信。则坟典都谬。庠序徒立。非圣之
万齐融 第 16b 页
谈。复云安属。所云与伯叔姑姊服同者。伯叔姑姊有筵杖
之制。三年心丧乎。所云五帝不相沿乐。三王不相袭礼。诚
哉是言。此是则天怀私包祸之情。岂可复相沿乐袭礼乎。
所云齐斩足为升降者。母齐父斩。不易之礼。按三年问云。
将由修饰之君子与。三年之丧。若驷之过隙。遂之则是无
穷也。然则何以周也。曰。至亲以周断。是何也。曰。天地则已
易矣。四时则已变矣。其在天地之中者。莫不更始焉。以是
象之也。然则何以三年。曰。加重焉耳。故父加至再周。父在
为母。加三年心丧。今者还同父没之制。则尊严之律安施。
之制。三年心丧乎。所云五帝不相沿乐。三王不相袭礼。诚
哉是言。此是则天怀私包祸之情。岂可复相沿乐袭礼乎。
所云齐斩足为升降者。母齐父斩。不易之礼。按三年问云。
将由修饰之君子与。三年之丧。若驷之过隙。遂之则是无
穷也。然则何以周也。曰。至亲以周断。是何也。曰。天地则已
易矣。四时则已变矣。其在天地之中者。莫不更始焉。以是
象之也。然则何以三年。曰。加重焉耳。故父加至再周。父在
为母。加三年心丧。今者还同父没之制。则尊严之律安施。
万齐融 第 17a 页
丧服四制又曰。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
情。故谓之礼。訾之者是不知礼之所由生。非徒不识礼之
所由制。亦恐未达孝子之通义。臣谨按孝经。以明陛下孝
治之合至德要道。请论世俗訾礼之徒。夫至德谓孝悌。要
道谓礼乐。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又礼
有无体之礼。无声之乐。按孝经援神契云。天子孝曰就。就
之为言成也。天子德被天下。泽及万物。始终成就。则其亲
获安。故曰就也。诸侯孝曰度。度者法也。诸侯居国。能奉天
万齐融 第 17b 页
子法度。得不危溢。则其亲获安。故曰度也。卿大夫孝曰誉。
誉之为言名也。卿大夫言行布满。能无恶称。誉达遐迩。则
其亲获安。故曰誉也。士孝曰究。究者以明审为义。士始升
朝。辞亲入仕。能审资父事君之礼。则其亲获安。故曰究也。
庶人孝曰畜。畜者含畜为义。庶人含情受朴。躬耕力作。以
畜其德。则其亲获安。故曰畜也。陛下以韦氏构逆。中宗降
祸。宸衷哀愤。睿情卓烈。初无一旅之众。遂殄九重之妖。定
社稷于阽危。拯宗枝于涂炭。此陛下孝悌之至。通于神明。
光于四海。无所不通。使诸侯得守其法度。卿大夫得尽其
言行。士得资亲以事君。庶人得用天而分地。此陛下无体
誉之为言名也。卿大夫言行布满。能无恶称。誉达遐迩。则
其亲获安。故曰誉也。士孝曰究。究者以明审为义。士始升
朝。辞亲入仕。能审资父事君之礼。则其亲获安。故曰究也。
庶人孝曰畜。畜者含畜为义。庶人含情受朴。躬耕力作。以
畜其德。则其亲获安。故曰畜也。陛下以韦氏构逆。中宗降
祸。宸衷哀愤。睿情卓烈。初无一旅之众。遂殄九重之妖。定
社稷于阽危。拯宗枝于涂炭。此陛下孝悌之至。通于神明。
光于四海。无所不通。使诸侯得守其法度。卿大夫得尽其
言行。士得资亲以事君。庶人得用天而分地。此陛下无体
万齐融 第 18a 页
之礼。以安上理人也。上元已来。政由宁氏。文明之后。法在
凶人。贼害宗亲。诛灭良善。勋阶岁累。酺赦年频。佞之则荣
华。正之则迁谪。神龙景云之际。其事尤繁。先天开元之间。
斯弊都革。此陛下之无声之乐。以移风易俗也。臣前状单
略。议者未识臣之恳诚。谨具状重进。请付中书门下商量
处分。臣言若谠。然敢侧足于轩墀。臣言不忠。伏请窜迹于
荒裔。
* 孙平子
平子。伊阙人。开元五年上书。论跻睿宗非礼。为礼官所轧。
凶人。贼害宗亲。诛灭良善。勋阶岁累。酺赦年频。佞之则荣
华。正之则迁谪。神龙景云之际。其事尤繁。先天开元之间。
斯弊都革。此陛下之无声之乐。以移风易俗也。臣前状单
略。议者未识臣之恳诚。谨具状重进。请付中书门下商量
处分。臣言若谠。然敢侧足于轩墀。臣言不忠。伏请窜迹于
荒裔。
* 孙平子
平子。伊阙人。开元五年上书。论跻睿宗非礼。为礼官所轧。
万齐融 第 18b 页
贬康州都城尉。
** 请祔孝和皇帝封事
臣闻昔者帝王之为国也。行其礼则皇图昌。废其礼则宗
社危。臣窃见今年正月太庙毁。此乃跻圣贞所致也。夫宗
庙国之大事。陛下当今圣主。臣不敢曲意巧言而陈之。谨
按经传。具陈引休咎。特望天恩少察臣言。则可晏然无虑
也。故臣不避诛以言之。伏惟陛下俯垂许择。臣按左传云。
君薨。卒哭而祔。祔而作主。特祀于主。烝尝禘于庙。今日有
违于此也。昔鲁文公二年。宗伯弗忌跻僖公于闵公上。后
** 请祔孝和皇帝封事
臣闻昔者帝王之为国也。行其礼则皇图昌。废其礼则宗
社危。臣窃见今年正月太庙毁。此乃跻圣贞所致也。夫宗
庙国之大事。陛下当今圣主。臣不敢曲意巧言而陈之。谨
按经传。具陈引休咎。特望天恩少察臣言。则可晏然无虑
也。故臣不避诛以言之。伏惟陛下俯垂许择。臣按左传云。
君薨。卒哭而祔。祔而作主。特祀于主。烝尝禘于庙。今日有
违于此也。昔鲁文公二年。宗伯弗忌跻僖公于闵公上。后
万齐融 第 19a 页
致太室坏。春秋异而书之。今日有同于彼也。君子以弗忌
为失礼。仲尼曰。臧文仲不仁者三。纵逆祀一也。又按五行
志书。僖公虽闵公之兄。尝为闵公臣。臣居君上。为失礼也。
遂太室坏。且兄臣于弟。犹不可跻之弟上。况弟臣于兄。岂
可跻弟于兄上耶。昔庄公三十三年薨。闵公三年吉禘。自
薨至禘。向有二年。春秋犹非之失礼。况夏崩冬禘。其不亦
太速乎。且太庙中央曰太室。尊高也。鲁自是陵夷。将堕周
公之祀。臣昧死据此断之。即太庙毁。亦今日将欲陵夷之
象。堕先帝之祀也。斯亦上天祐我唐国。乃降此灾。以陛下
为失礼。仲尼曰。臧文仲不仁者三。纵逆祀一也。又按五行
志书。僖公虽闵公之兄。尝为闵公臣。臣居君上。为失礼也。
遂太室坏。且兄臣于弟。犹不可跻之弟上。况弟臣于兄。岂
可跻弟于兄上耶。昔庄公三十三年薨。闵公三年吉禘。自
薨至禘。向有二年。春秋犹非之失礼。况夏崩冬禘。其不亦
太速乎。且太庙中央曰太室。尊高也。鲁自是陵夷。将堕周
公之祀。臣昧死据此断之。即太庙毁。亦今日将欲陵夷之
象。堕先帝之祀也。斯亦上天祐我唐国。乃降此灾。以陛下
万齐融 第 19b 页
去年禘孝和于别室。吉祭于太庙。未祭孝和。先祭太上皇。
此乃与僖闵事同。先臣后君也。昔兄跻弟上。今弟先兄祭。
过有甚于古也。昔登臣君上。今亦如之。事岂不同耶。昔太
室屋坏。今圣朝太庙毁。变岂不同耶。若以兄弟同昭。则不
合出致别庙。若以臣子之例。则孝和合进为昭。昔武氏篡
国。十有馀年。孝和挺剑龙飞。再兴唐祚。反正朔服色。咸依
贞观故事。此即有功于天下也。今禘于别殿。是废先圣之
训。弃中兴之功。下君上臣。轻长重幼。若以孝和无道。则位
不合称帝。坟不得称陵。传曰。子虽齐圣。不先父食久矣。社
此乃与僖闵事同。先臣后君也。昔兄跻弟上。今弟先兄祭。
过有甚于古也。昔登臣君上。今亦如之。事岂不同耶。昔太
室屋坏。今圣朝太庙毁。变岂不同耶。若以兄弟同昭。则不
合出致别庙。若以臣子之例。则孝和合进为昭。昔武氏篡
国。十有馀年。孝和挺剑龙飞。再兴唐祚。反正朔服色。咸依
贞观故事。此即有功于天下也。今禘于别殿。是废先圣之
训。弃中兴之功。下君上臣。轻长重幼。若以孝和无道。则位
不合称帝。坟不得称陵。传曰。子虽齐圣。不先父食久矣。社
万齐融 第 20a 页
氏曰。臣继君父也。昔禹不先鲧。汤不先契。文武不先不窋。
故宋郑不以帝乙厉王不肖。而犹尊尚之。况孝和有大功
乎。鲁颂曰。春秋匪懈。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诗曰。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礼为其后伯姊而先诸姑者何也。尊
其先也。弗忌欲阿时君。先其所亲。乱国大事。故传特引二
诗。深责其意。方今太庙毁。虽臣阿曲之过。恐危陛下之国
也。昔晋太康五年。宣帝庙地陷梁折。八年正月。太庙殿陷。
改作殿宇。更营新庙。远致名林。杂以铜柱。自八年九月造。
至十年四月乃成。十一月又梁折毁坏。据此言之。天降灾
故宋郑不以帝乙厉王不肖。而犹尊尚之。况孝和有大功
乎。鲁颂曰。春秋匪懈。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诗曰。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礼为其后伯姊而先诸姑者何也。尊
其先也。弗忌欲阿时君。先其所亲。乱国大事。故传特引二
诗。深责其意。方今太庙毁。虽臣阿曲之过。恐危陛下之国
也。昔晋太康五年。宣帝庙地陷梁折。八年正月。太庙殿陷。
改作殿宇。更营新庙。远致名林。杂以铜柱。自八年九月造。
至十年四月乃成。十一月又梁折毁坏。据此言之。天降灾
万齐融 第 20b 页
谴。非枯朽也。晋不知过。天下分离。王室大乱。英雄竞起。夷
狄满国。特望天恩少垂详察。臣知言必就诛夷。而昧死言
之者。以陛下圣明宽容。博物纳谏。而此事恐史笔书之。令
来代君子。以巍巍圣代。野无博识。朝无忠直。臣将何以彰
陛下招谏。伏请速召宰相已下。御史已上。众共谋议。移孝
和入庙。何必苦违礼典。以同鲁晋哉。陛下前降明制。令所
司到朝堂进封。极言时政得失。又举方康顾问。又徵贤山
野。而寂无人言。非朝不招谏。时恶直言。窃为儒生不达大
体也。特请陛下于其书传。亲加省览。以圣虑断之。顷秋夏
狄满国。特望天恩少垂详察。臣知言必就诛夷。而昧死言
之者。以陛下圣明宽容。博物纳谏。而此事恐史笔书之。令
来代君子。以巍巍圣代。野无博识。朝无忠直。臣将何以彰
陛下招谏。伏请速召宰相已下。御史已上。众共谋议。移孝
和入庙。何必苦违礼典。以同鲁晋哉。陛下前降明制。令所
司到朝堂进封。极言时政得失。又举方康顾问。又徵贤山
野。而寂无人言。非朝不招谏。时恶直言。窃为儒生不达大
体也。特请陛下于其书传。亲加省览。以圣虑断之。顷秋夏
万齐融 第 21a 页
之间。淫雨弥旬。伤稼败邑。汉书五行志云。简宗庙。不祷祀。
逆天时。则致灾也。臣又见两畿户口。逃去者半。常侍解宛
招携不还。李杰奏请访括不得。臣能使之如鹰有绦。若马
有绊。夫鸟飞于空。鱼沈于泉。鹿走于野。猿猱腾于山。犹尚
取而驯之。屠而食之。况于人不能飞沈乎。伏望天恩许臣
面奏。亦为宗庙未安。不敢即言。仰恃鸿恩之厚。不惧雷霆
之威。昧死连封。伏深战越。
* 王仲邱
仲邱。沂州琅邪人。开元中历左补阙内供奉集贤修撰起
逆天时。则致灾也。臣又见两畿户口。逃去者半。常侍解宛
招携不还。李杰奏请访括不得。臣能使之如鹰有绦。若马
有绊。夫鸟飞于空。鱼沈于泉。鹿走于野。猿猱腾于山。犹尚
取而驯之。屠而食之。况于人不能飞沈乎。伏望天恩许臣
面奏。亦为宗庙未安。不敢即言。仰恃鸿恩之厚。不惧雷霆
之威。昧死连封。伏深战越。
* 王仲邱
仲邱。沂州琅邪人。开元中历左补阙内供奉集贤修撰起
万齐融 第 21b 页
居舍人。迁礼部员外郎。卒赠秘书少监。
** 请祀五方帝议
按贞观礼。正月上辛。祀感帝于南郊。显庆礼。祀昊天上帝
于圜丘以祈谷。左传曰。郊而后耕。诗曰。噫嘻春夏。祈谷于
上帝。礼记亦曰。上辛祈谷于上帝。则祈谷之文。传于历代。
上帝之号。允属昊天。而郑康成云。天之五帝递王。王者之
兴。必感其一。因其所感。别祭尊之。故夏正之月。祭其所生
之帝于南郊。以其祖配之。故周祭灵威仰。以后稷配之。因
以祈谷。据所说祀感帝之意。本非祈谷。先儒所说。事恐难
** 请祀五方帝议
按贞观礼。正月上辛。祀感帝于南郊。显庆礼。祀昊天上帝
于圜丘以祈谷。左传曰。郊而后耕。诗曰。噫嘻春夏。祈谷于
上帝。礼记亦曰。上辛祈谷于上帝。则祈谷之文。传于历代。
上帝之号。允属昊天。而郑康成云。天之五帝递王。王者之
兴。必感其一。因其所感。别祭尊之。故夏正之月。祭其所生
之帝于南郊。以其祖配之。故周祭灵威仰。以后稷配之。因
以祈谷。据所说祀感帝之意。本非祈谷。先儒所说。事恐难
万齐融 第 22a 页
凭。今祈谷之礼。请准礼修之。且感帝之祀。行之自久。记曰。
有其举之。莫敢废也。请于祈谷之坛。遍祭五方帝。夫五帝
者。五行之精。五行者。九谷之宗也。今请二礼并行。六神咸
祀。又按贞观礼。孟夏雩祀五方上帝五人帝五官于南郊。
显庆礼则雩祀昊天上帝于圜丘。且雩祀上帝。盖为百谷
祈甘雨。故月令云。命有司大雩。帝用盛乐。以祈谷实。郑元
云。雩上帝者。天之别号。允属昊天。祀于圜丘。尊天位也。然
雩祀五帝既久。亦请二礼并行。以成大雩帝之义。又贞观
礼。季秋祀五方帝五官于明堂。显庆礼祀昊天上帝于明
有其举之。莫敢废也。请于祈谷之坛。遍祭五方帝。夫五帝
者。五行之精。五行者。九谷之宗也。今请二礼并行。六神咸
祀。又按贞观礼。孟夏雩祀五方上帝五人帝五官于南郊。
显庆礼则雩祀昊天上帝于圜丘。且雩祀上帝。盖为百谷
祈甘雨。故月令云。命有司大雩。帝用盛乐。以祈谷实。郑元
云。雩上帝者。天之别号。允属昊天。祀于圜丘。尊天位也。然
雩祀五帝既久。亦请二礼并行。以成大雩帝之义。又贞观
礼。季秋祀五方帝五官于明堂。显庆礼祀昊天上帝于明
万齐融 第 22b 页
堂。准孝经曰。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
帝。先儒以为天是感精之帝。即太微五帝。此即皆是星辰
之例。且上帝之号。皆属昊天。郑元所引。皆云五帝。周礼曰。
王将旅上帝。张毡案。设皇邸。祀五帝。张大次小次。由此言
之。上帝之与五帝。自有差等。岂可混而为一乎。孝经云。严
父莫大于配天。其下文即云。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
郑元注云。上帝者。天之别名。神无二主。故异其处。孔安国
云。帝亦天也。然则禋享上帝。有合经义。而五方皆祀。行之
已久。有其举之。难于即废。亦请二礼并行。以成月令大享
帝。先儒以为天是感精之帝。即太微五帝。此即皆是星辰
之例。且上帝之号。皆属昊天。郑元所引。皆云五帝。周礼曰。
王将旅上帝。张毡案。设皇邸。祀五帝。张大次小次。由此言
之。上帝之与五帝。自有差等。岂可混而为一乎。孝经云。严
父莫大于配天。其下文即云。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
郑元注云。上帝者。天之别名。神无二主。故异其处。孔安国
云。帝亦天也。然则禋享上帝。有合经义。而五方皆祀。行之
已久。有其举之。难于即废。亦请二礼并行。以成月令大享
万齐融 第 23a 页
帝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