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萧颖士(一)
萧颖士(一) 第 19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二

萧颖士(一) 第 1a 页

* 萧颖士(一)


颖士字茂挺。梁鄱阳王恢七世孙。开元二十三年举进士。
对策第一。天宝初补秘书正字。劾免。留客濮阳。学者皆从
授业。号萧夫子。召为集贤校理。尝作伐樱桃赋讥李林甫。
见疾免官。林甫死。更调河南府参军事。安禄山有宠。颖士
知将乱。托疾游少室山。乾元初授扬州功曹参军。至官信
宿去。客死汝南。年五十二。门人共谥曰文。

萧颖士(一) 第 1b 页

** 爱而不见赋(丙辰岁待诏京邑贻旧知作)


嗟乎。或爱之而不见者有之矣。何必周秦异代。夷夏殊轨。
阻严城之九重。限方舟之一水。苟时事之多怨。故人遐而
室迩。关山起于足下。堂上远乎千里。耸专专之目成。遽将
逝而复止。诗人所以思婉娈而搔首。赋城隅之有俟。吁不
得其已也。惟夙昔之良会。梦佳期于北方。款渤澥之三山。
吸流霞之景光。含芳词以况予。云惠好之不忘。愿报义于
永日。陪游宴于帝乡。广莫忽而号怒。鲸波汹而腾张。俄惊
魂以辍寐。问穷发之茫茫。将揭厉以复从。骇风涛之匪量。
思投躯以靡吝。抚遗体以兢惶。晨切切以悽悽。夕屏营以
萧颖士(一) 第 2a 页
彷徨。追前欢之俯迩。叹此恨之悠长。于是收神返虑。澄澹
静默。冥然就寝。兀若无识。冀良宵之复遇。希旧游之可即。
徒有愿兮且未克。忧深沈兮萃胸臆。风兮雨兮。思君子兮
何极。

** 至日圜丘祀昊天上帝赋(以题为韵)


政教之始。莫重乎郊祀。郊祀之先。莫尊乎昊天。是以前王
垂之于典训。后帝奉之以周旋。以事大矣。其仪盛焉。日之
至也。所以明气之至。丘之圜也。亦以象天之圜。于是致齐
萧颖士(一) 第 2b 页
于宫。合乐于律。偫有司肃肃以儆戒。百执事乾乾而庄慄。
牲用骍犊以贵诚。酌用元酒以明质。岂但爱人而尊祖。盖
欲报天而主日。天子乃乘玉辂。驾苍虬。搢方珽。服大裘。率
九仪之卿士。从五等之诸侯。旌旗露卷。冠盖云浮。展国容
于御路。行大礼乎郊丘。百役既备。司仪辨位。剑佩纷纭以
陆离。钟鼓铿訇而沸渭。君明其义。臣敬其事。执鸾刀以启
毛。奠苍璧以为贽。爵一献而上下胥悦。乐六成而神祇[:#AS-8F62:⿱鹿君]
至。后乃取血膋。陈玉币。寘于积薪之上。燔于泰坛之际。飞
燎烟于太清。合萧光于上帝。是以神降我福。人怀我惠。时
罔凶荒。物无疵疠。致洪化于仁寿。岂不由肃敬于大祭。客
萧颖士(一) 第 3a 页
有旅游函关。钦兹至道。观祀事于国典。仰明灵于有昊。敢
陈舆颂。式播元造。颂曰。

日南至兮既望。祀太一兮圜丘上。万斯年兮承天贶。

** 登宜城故城赋(丙申岁避地襄阳见召掌节度书记陪幕府源公赴江陵作)


升彼墟兮。遐眺荆江。迩瞩樊沔。颓沲以隐嶙。欹缺而嵼。野
茫茫其靡极。何人户之单鲜。怅青春兮始交。又白日兮将
晚。悲事事之艰阻。慨征途之未返。凭寒皋以尽目。究林莽
之深浅。烟回起于残燎。鸟偫飞于绝巘。曾是感时而恋旧。
萧颖士(一) 第 3b 页
孰不酸辛而僶俛也。矧乎宇县乖刺。关河阻遏。去枌榆兮
地表。离骨肉兮天末。涕横堕以若注。怀永痛其如割。悠悠
苍天。不日不月。曷其有佸。抚艰勤之此土。偶四海而承平。
方神武之君临。尚未遑于戢兵。警山戎之外虞。重燕代之
专征。罄帑藏之实。穷干甲之精。陆隘幽冀。水填沧溟。其为
盛也。入师长于庶僚。出董率于连城。冢妇降于王姬。馀子
超乎正卿。睚眦则浃日诛夷。攀附则累岁尊荣。玉帛车舆。
钟鼓台亭。焕赫而铿鍧。三十年中。初不戒其满盈。终大都
之偶国。逸漏网之奔鲸。溃乱河淇。虔刘汴荥。覆东洛。隳陕
坰。抗靡坚阵。守无完营。呼吸三旬。遂至乎上京。爟燧烛
萧颖士(一) 第 4a 页
于王宫。潼关为之昼扃。既而将吏逋窜。烝民骇散。崩腾郡
邑。空闾闬。荒凉我汝颍。牢落我雎涣。传置载驰于商邓。兵
符荐集于淮汉。彼邦畿之尹守。藩牧之垣翰。莫不光膺俊
选。践履清贯。荣利溢乎姻族。繁华恣其侈玩。或拘囚就戮。
或胥附从乱。曾莫愧其愚懦。又奚闻于殉难。甚乎。昔先王
之经国。仗文武之二事。苟兹道不之堕。实经天而纬地。邦
家可得而理。祸乱无从而至。今执事者反诸。而儒书是戏
蒐狩鲜备。忠勇翳郁。浇风横肆。荡然一变。而风雅殄瘁。故
时平无直躬之吏。世难无死节之帅。其所由来者尚矣。不
萧颖士(一) 第 4b 页
其哀哉。变之始也。予旅寓于淇园。初提挈而南奔。崩波滑
台。逼迸夷门。亡车徒于鼎城。摈图籍于轘辕。背维嵩。遵汝
坟。回环乎郏叶。飘泊乎穰宛。嗟岁聿之云暮。结穷阴之涸
冱。市萧条以罕人。盗充斥以盈路。微奔走之仆御。有啼呼
之幼孺。川层冰而每涉。涂积雪而犹步。昼兮夜兮。曾莫解
于驰骛。惟寝与食。曷尝忘于恐惧。略南乡之左鄙。淩北津
之劲渡。伟夫岘首之为镇也。峻隅百雉。危甍万井。森松篁
之荟蔚。划[𢌅]街以周整。前山萦依而秀拔。斜汉杳映以清
迥。粳稌蔗橘。杂荆衡之蓄。桑麻黍粟。侔冀魏之境。汉之
萧颖士(一) 第 5a 页
盛也。移南国之冠盖。晋之衰也。为北门之捍屏。今方岳之
仁明。惠久要于平生。幸羁旅而获宥。旋载笔于戎旌。陪后
车乎南纪。俨四牡以专征。历隤墉而讯诸。乃楚鄢之遗城。
昔汉皇之标季。间诸侯之释位。闻景升之是牧。叹兴废于
兹地。其后绥怀劲楚。抗衡强魏。雄九域以高视。为一方之
所庇。亦谋猷所赖而致也。于时寇盗蜂聚。生民失土。贤虽
避世。才亦择主。有卧龙之奇英。视江汉而胥宇。遭刘后之
侧席。聿畴咨于草莽。若游鱼之在水。尚三顾而后语。其始
也。亦将棱威汉沔。用武荆楚。俟时观衅。终然义举。然后包
萧颖士(一) 第 5b 页
并河洛。荡涤陈汝。迎帝配天。不失厥序。既中流之颠覆。故
宏算而乖阻。信云长之寡谋。亦天命之弗与。犹复廓邛峨
之险。奋賨濮之旅。铺敦陇阺。震摄关辅。致中原于旰食。振
衰汉之遗绪。洸洸乎俾千祀而景慕。宜其易名于忠武。不
其伟欤。方其躬耕汉渚。独咏梁甫。轻夫管乐。莫之云许。伊
唱高而和寡。亦惆怅于前古。道不同不相为谋。斯之谓矣。
荆云兮蔽亏。朔雁兮差池。云有回兮雁有归。嗟予行兮怆
迟迟。谅穷愁兮莫谖。虽九酝兮奚施。

** 登临河城赋(并序)


萧颖士(一) 第 6a 页

亡舅孝廉元君。才高位下。
一命屈临河尉。寻遭风瘵。有加无瘳。忧悒迄逾一纪。故不
复仕。而风标俊杰。文史清隽。则君所著别传详矣。舅于予
有教授之恩。只辞片字。皆资训诱。既而射策桂林。校书芸
阁。道为知已遇。名为海内称。舅氏之力也。天宝元年秋八
月。奉使求遗书于人间。越来月。届于临河之旧邑。览物增
怀。泫然有赋。羊昙是日。独吟零落之篇。周翼终身。宁忘吐
哺之爱。辞曰。

萧颖士(一) 第 6b 页

登孤城兮见河水之漫漫。城有隍兮水有澜。歘翻覆兮无
端。俯崇墉兮辛酸。心断绝兮河水之干。借如韩伯怀恩。羊
昙念昔。追北渚之曩饯。叹西州之忽觌。曾一顾而不忘。况
仁深与密戚也。惟佩觿之弱岁。荷哲舅之矜怜。枉月旦之
殊品。超等夷而独偏。过虽小而必诫。善无微而不甄。备润
身之黼藻。闻染翰之蹄筌。岂期文嗣作者。价参时贤。谬昆
墟而比玉。滥逢岛而怀铅。匪舅德其焉尔。谅师资乎在焉。
痛才高而位下。悲道悠而运促。甫一命于兹城。蹇无媒兮
窘束。傃层飙而坠羽。淩永路而倾轴。悼晋竖之行深。哀秦
良之莫赎。昔自公而暇豫。陪作赋于兹楼。怀一纪以如昨。
怆今晨而独游。俯萧条之邑里。对零落之徂秋。旧馆悽其
萧颖士(一) 第 7a 页
在目。长川逝而不留。徒临风而挥涕。孰知夫四望可以销
忧者也。

** 伐樱桃树赋(并序)


天宝八载。予以前校理罢免。降资参广陵大府军事。任在
限外。无官舍是处。寓居于紫极宫之道学馆。因领其教职
焉。庙庭之右。有大樱桃树。厥高累数寻。条畅荟蔚。攒柯比
叶。拥蔽风景。腹背微禽。是焉栖托。颉颃上下。喧呼甚适。登
其乔枝。则俯逼轩屏。中外斯隔。余实恶之。惧寇盗窥窬。因
萧颖士(一) 第 7b 页
是为资。遂命伐焉。聊托兴兹赋。以儆夫在位者尔。赋曰。古
人有言。芳兰当门。不得不锄。眷兹樱之攸止。亦在物之宜
除。观其体异修直。材非栋干。外阴森以茂密。中纷错而交
乱。先偫卉以效谄。望严霜而彫换。缀繁英兮霰集。骈朱实
兮星灿。故当小鸟之所啄食。妖姬之所攀玩也。赫赫閟宇。
元之又元。长廊霞截。高殿云褰。实吾君聿修祖德。论道设
教之筵。宜乎莳以芬馥。树以贞坚。莫匪夫松筱桂桧。茝若
兰荃。猗具美而在兹。尔何德而居焉。擢无用之璅质。蒙本
枝而自庇。汨偫林而非据。专庙庭之右地。虽先寝而式荐。
岂和羹之正味。每俯临乎萧墙。奸回得而窥觊。谅何恶
萧颖士(一) 第 8a 页
之能为。终物情之所畏。于是命寻斧。伐盘根。密叶剥。攒柯
焚。朝光无阴。夕鸟不喧。肃肃明明。荡乎阶轩。嗟乎。草无滋
蔓。瓶不假器。苟恃势而将偪。虽见亲而益忌。譬诸人事也。
则翼吞并于潜沃。鲁出逐于强季。綝峻擅而吴削。伦囧专
而晋坠。其大者虎迁赵嗣。鸾窃齐位。由履霜而莫戒。聿坚
冰而荐至。呜呼。乃终古覆车之轨辙。岂寻常散木之足议。

** 白鹇赋(并序)


白鹇。羽族之幽奇也。素质黑章。爪觜纯丹。体备冠距。颇类
萧颖士(一) 第 8b 页
夫鸡翟。神貌清閒。不杂于众禽。栖心遐深。与人境罕接。固
莫得而驯狎也。上闻而徵焉。处以雕笼。致以驿楃[:#AS-FBEE:●]虎。是
将集长杨。游太液。行有日矣。天宝辛卯岁。予飘泊江介。流
宕踰时。秋八月。自山阴前次东阳。方议夫南登西泛。极闻
见之义。谅褊怀所素蓄。而未之从也。会有命自天。召赴京
阙。适与兹鸟偕。至于会稽之传舍。观其宛颈旁睨。回惶掩
抑。往往孤鸣。音韵凄凉。如慕侣而不获。因感而赋之曰。

鸟之生矣。于彼南山。彩必元素。文不绮斑。备文武之正饰。
懋妖姬之殊颜。情莽眇以耿洁。貌轩昂以安閒。无驯扰之
近性。故不惬于人寰。游必海裔。栖必云间。冀养拙以自保。

萧颖士(一) 第 9a 页

袪未萌之忧患。不然。岂陋彼都邑之佳丽。顾投身乎阻艰。
以其标自然之静。故名之曰白鹇者欤。何天听之缅邈。辱
微禽之琐细。偶一日之见羁。委微躯以受制。望层城以敛
翼。怀众侣而孤唳。从厩置之骏奔。仰君门以遐逝。君门兮
九重。洞杳窱兮穹崇。池太液兮岛方壶。万族翔泳乎其中。
昼聒未央之繁弦。夕惊长乐之虚钟。顾疏野之贱迹。岂敢
求一枝而见容。越水清兮镜色。吴山远兮天逼。窥浅深以
飏影。逗清冥兮一息。谓杉松可得永日而噪聚。莼荇足以
萧颖士(一) 第 9b 页
穷年而唼食。一与心赏兮暌违。念归飞兮何极。鹦能言而
入座。鹤善舞而登轩。殊二者之常态。谅惭惶于主恩。是以
虽信美而非其志。独屏营而兢魂者焉。

** 听早蝉赋(以吸风饮露为韵)


清商兮暮急。白露兮朝湿。伊寒蝉之早闻。知凉风之初入。
散乱摇飏。翛寥歘吸。前声未尽。后响仍及。迩层檐而惊归。
向茂树而遥集。足令志士伤惋。征夫伫立。动闺人之夜悲。
垂塞客之秋泣。况乎日晏天空。晴景微风。命俦啸侣。乍西
或东。既更鸣而迭息。亦处异而音同。催渡汉之离雁。伴横
阶之思蛩。空庭暧其已寂。遐路杳而难穷。伊蜩螗之至细。

萧颖士(一) 第 10a 页

王睢独而犹禀。体孤高而自适。候时节而斯审。其处也。敦
兮若朴。乃蝤蛴而未化。其出也。道之将行。必沆瀣而方饮。
岂徒尔雅辨其名体。诗人咏夫章句。味编本草之录。声彻
上林之赋。歌郕宰之化。偶范緌而见称。饰赵王之冠。与貂
尾而胥附。庄篇载痀偻之志。孔氏感螳螂之捕。苟动静不
爽。飞鸣有度。因依密叶。萧散凝露。韬馀阴于岁晚。等偫蛰
于时暮。兹括囊而用吉。又曾何鸟雀之能喻。

** 庭莎赋(并序)

萧颖士(一) 第 10b 页


天宝十载。予以史臣推择。待诏阙下。僻直多忤。连岁不偶。
未选叙。求参河南府军事。府尹裴公以予浮名。枉顾遇焉。
而尹之外姻。或绾纪纲之局。怙势矜权。求府僚降礼于已。
予清慎自守。不能附会。爰逝我陈。嫌怒遂搆。又同官多贵
游右戚。酒食之会。丝竹之娱。无间旬朔。予人质鄙野。雅不
之好。常愿鸥鸟为俦。江海是处。往岁久游剡中。将遂终焉。
朝旨迫召。故不获展。著白鹇赋。以寄斯意。至是郁悒。弥用
增想。厅阶之下。蹊有莎草。故参军宋之问徙于伊川而植
焉。结根五纪。[绵]羃庭际。广不累步。高树十馀。间以杂果。阴
蔽其上。俗吏往来。必淩践之。叹其禀山野之姿。而托非其
萧颖士(一) 第 11a 页
所。以就窘迫。因而赋曰。

厌公门之窘束。玩纤草于兹庭。奚卑弱之斯极。岂雨露之
愆灵。尚含和以顺时。随春夏之凄清。轩房洞启。广阶修直。
槐杨蔽亏。桃李对植。横层阴之冥密。缀繁英之翕赩。既高
低以异姿。亦浓淡而殊色。胥徒牒诉。杂沓乎其侧。游尘浮
烟。蒙翳而不息。虽萧飒以自得。亦喧卑而见逼。宜夫坐莽
浪之野。带江湖之涘。托根山阿。摇颖绿水。芊[绵]靃靡。连豆
乎十数里。何推迁而运会。缪产莳于庭隅。忧好尚之倾夺。
见芟夷于难除。既无心于宠辱。又奚诱于亲疏。承斝沥之
萧颖士(一) 第 11b 页
甘润。蔽衣衿之曳娄。虽为幸于斯日。谅禀性之云殊。闻哲
王之布泽。迨萧苇而沾铺。苟一类而失所。犹纳隍之在予。
矧皇穹之播气。陶庶汇于灵枢。曷兹卉之攸托。惨终年而
莫舒。吾将徵宰物之至理。聿归问于元虚者焉。

** 莲蕊散赋(并序)


予同生继夭。憯戚所萃。已未岁夏六月。旅寄韦城。忧伤感
疾。肿生于左胁之下。弥旬不愈。楚痛备至。友生于逖张南
容在大梁闻之。以言于方牧李公。公予之旧知也。俯垂惊
嗟。远致是散。题曰莲蕊。命和以苏。用附肿上。又覆以油。帛
萧颖士(一) 第 12a 页
以羃之。其瘳如洗。一夕复故。感恩叹异。于以赋焉。

彼散维黄。曰莲之蕊。有轻其质。如雪伊洒。君子赉焉。厥疾
遄已。揆艰疾之永戚。矧羁孤之远情。谅积悲而成疢。爰彼
肿而斯婴。遘徂夏之赫曦。蹇忧虞于此城。堆以壅蓄介于
腰腹。如烟斯焮。如虿斯触。靡宵靡昼。莫获偃伏。亦既浃辰。
寘予于毒。惴然其恐兮。如集于木。幸于张之久要。干至贵
而为言。感知已于名公。降踰涯之厚恩。旅信宿以问至。致
良散以斯存。于是滫以苏膏。羃以油帛。兹焉涂附。未始竟
夕。有瘳如神兮。厥痛斯涤。彼挂帆而奔驷。曾莫速乎灵迹。
萧颖士(一) 第 12b 页
虽兼金与制锦。岂厥价而能敌。异哉。讨奇篇于绿帙。搜秘
卷于青囊。奚要术之备列。独无闻于此方。苟佳名之是徵。
乃菡萏之馀芳。原夫托根清泚。敷蘤馨香。宜蠲秽而荡邪。
救吾人之疾疡。于以用之。终然允臧。恺悌君子。德音不忘。
昔禽蛇之见拯。尚有答于随哙。矧圆首之为贵。聿称灵于
覆载。惭力微而施重。惧陨坠于酬戴。莲之蕊兮。永以为佩。

** 滞舟赋

摄提岁。拂衣海岳。应调函洛。咏佩服之皋兰。美絷维之场
藿。徵良图以趋事。窘中道以摧落。昔谬价于当年。今后来
萧颖士(一) 第 13a 页
之不若。众飞钳以抵巇。余矩枘而规凿。悲介直之不可媒。
想云林以自托。眷眷离忧。行行独愁。邅我车而北上。朅吾
道以东游。爱迟迟之暮景。登泛泛之轻舟。过岩邑以信次。
缆萦波之下流。于时丙丁守位。恢台肇节。朱云四腾。瑶草
半歇。景虫虫而炽旱。风翳翳以歊热。赫中潬之平沙。渗通
川而殆竭。则有危樯巨舸。长楫广艘。龙翼锦轴。雀颅方艚。
材木兰兮竹箭。纫齿革与羽毛。顿修笮于回塘。骈曲岸以
戢篙。于是迅拿轻桨。河舠汉艇。乘时溯洄。赴利驰骋。混渔
商而沸杂。期数日而俄顷。事也时哉。咸适其才。吁嗟大舰。
萧颖士(一) 第 13b 页
安得而来。借如三江五湖之渺漫。礐石飘沙之汨淈。望赤
岸以天低。临清波而景没。峻舻冲涛以直透。高帆云卷而
上彗。朝发乎荆衡。夕止乎扬越。晷刻千里之外。一何去留
之倏忽。彼斗筲钟鬲之馀。捷径趋时之末。曾压溺以不暇。
亦何知于岁月。材微则致远而自覆。量大则俟时而可贵。
苟或喻于穷通。又奚分于器类。运之来也。贾长渊高视于
三台。谋不用焉。梅子真近辞于一尉。吾将敛策以饮气。睹
维舟而歔欷。

** 为扬州李长史贺立皇太子表

萧颖士(一) 第 14a 页

臣某言。伏奉制书。皇太子以今月嘉辰。肃膺典册。少阳辅
德。前星耿耀。凡在生灵。豫增庆幸。臣闻立嗣必子。爰徵古
训。惟贤乃建。式固宗祧。周汉以还。宪章未改。伏惟开元神
武皇帝陛下严祗宝祚。光启睿图。则哲其难。至公有在。惟
天为大。万邦所以作贞。如日之升。重离所以增焕。况琼枝
挺秀。玉叶资神。允釐监抚。仪形雅颂。春华秋实。尝俯俟于
嘉言。一物三善。谅行称于至德。固以灵祇叶赞。景命昭宣。
驰道之前。犹应著令。寝门之外。方候问安。臣忝贰藩条。局
萧颖士(一) 第 14b 页
守官次。不获预陪大礼。称庆阙庭。延首承华。以忻以抃。

** 为李北海作进芝草表

臣某言。臣闻郊祀尽敬。粢盛丰洁。则天降休祉。地生灵芝。
大哉斯瑞。元和正气。有感而昭敷者尔。古先哲后。所由尽
心。臣本郡道学讲堂中梁。有芝英产见六茎。其本正向堂
门。素色纯净。流辉栋宇。臣遐考曩历。旁窥瑞牒多矣。至若
神爵九枝。青龙三干。菌蠢池籞。葳蕤甸服。犹复登诸宗庙。
被以颂声。又况极道德之至精。铄元元之景命。超汉轶魏。
光图掩牒之秘瑞。伏惟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陛下大
孝尊先。元功兆物。奂清宫于郡国。驱赤县于仁寿。天弗违
萧颖士(一) 第 15a 页
而宝历重昌。瑞有答而金英特秀。观其审曲面势。负阴抱
阳。当九月而生。聿符阳数。挺六茎之表。遥叶乐章。昭圣祚
于天长。返皇风于古始。加之冰霰夺色。缁尘不染。迎晓日
而相鲜。与秋云而共洁。虽复晨敷者五。竞爽于丹田。岁秀
者三。擢荣于元圃。以兹视彼。奚其琐碎。臣姓忝宗枝。任叨
藩守。扬吹万之化。预禀陶钧。耸倍百之情。宁忘肺腑。

** 为陈正卿进续尚书表

臣某言。臣林莽介贱。幼而强学。窃闻诸大易之说曰。观乎
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夫察乎变者。立德
萧颖士(一) 第 15b 页
以贞其象。成乎化者。立言以赞其功。故太极列三阶五纬
于上。圣人著三坟五典于下。至哉文乎。天人合应。名数指
归之大统也。今之言文字者。始于太昊。徵训典者。本于唐
尧。振颓纲者。孰若汉朝。兴盛言者。莫如圣代。是则太昊朕
之。轩辕章之。唐尧祖之。虞舜述之。汉高作之。光武维之。祖
宗开之。陛下因之。臣愚以为太昊至于我高祖太宗。轩辕
之于我开元圣文神武皇帝陛下。称广运者四代。继成功
者四君。咸宜布昭睿典。光熙德政矣。然则伏羲创文籍。黄
帝立史官。太古淳奥。权舆朴略。至陶唐氏。而后大备。故孔
萧颖士(一) 第 16a 页
子美之曰。尧之为君也。焕乎其有文章。由是叙帝王之书。
首唐虞之典。于尧则曰钦明文思。于舜则曰诞敷文德。文
之时义大矣哉。夏商已后。德弗及舜。仲尼杂目其书。而不
为典。言未能察变成化。比唐虞之际也。何则。夏之兴也。泣
辜殊于政理。殷之兴也。惭德乖于雅乐。周之兴也。谓武微
于尽善。其不为帝典宜矣。陵夷僭乱。以暨暴秦。刬乱坟籍。
瞽聋兆庶。王者之风殄矣。生人之道穷矣。天之未丧斯文
也。故帝道复兴于汉家。数百年中。而宪章具举。夫其推步
律历。帝尧分命之典也。增修封禅。帝舜时巡之义也。约三
萧颖士(一) 第 16b 页
章之法。以正咎繇之刑。班四时之舞。以续后夔之乐。臣窃
睹三代之作。贻范垂训。体国绥人。虽载祀[绵]长。德泽深远。
皆因循辙迹。故弗易其事。孔子曰。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
礼。所损益可知也。未有踵七雄交争之末。继六籍焚如之
后。帝典缺而更张。淳风醨而载洽。若大汉者也。且义帝之
丧。三军缟服。异夫汤武之放弑其君矣。诸吕之乱。浃辰底
定。异夫羿浞之骤移其祚矣。中兴之盛。华戎率服。异夫吴
楚之僭窃其名矣。夫如是。有汉之美。固可以比肩虞后。千
载一时之运欤。曹马以还。曾何足拟。四分五裂。朝成暮败。

萧颖士(一) 第 17a 页

其间虽晋平吴蜀。隋举陈国。混并未几。危亡荐及。法令不
足以禁齐人。声名不足以垂后裔。其于帝道疏矣。又况乎
南迁淮海。北起胡戎者邪。兹又二朝之不若也。臣闻乾道
运行。否终则泰。上帝有以辅文明之哲后。表光宅之休期。
必将乘丧乱之极。继驱除之运。故有周之末。礼乐崩坏。连
横合纵。俱非正朔。则秦氏略定。而汉代以兴。在晋之亡。宇
县崩折。南吴北虏。各擅名号。则隋氏削平。而圣朝以作。此
天意一也。不然。何秦隋二叶而亡也若彼。唐汉一家之盛
萧颖士(一) 第 17b 页
也如此。于赫盛唐。正百王之阙。思文陛下。光五圣之嗣。启
运应期之符。吊人伐罪之义。制礼作乐之本。郊天禅地之
位。万庾三登之穰。河海晏清之瑞。舞七旬而殊俗格。歌六
律而薰风至。故以腾子姒而绝景。挹妫祁而高议矣。又何
东晋后魏梁陈周齐之足道哉。诚宜诏史官。敷帝载。炳唐
虞之故实。黜商周之遗制矣。汉氏已略之于前。皇唐复旷
之于后。臣实惜焉。知而不述。则臣子之罪也。臣实愚浅陋。
窃不自揆。敢缘圣朝稽古之道。陛下文思之德。耕牧馀暇。
辄复著书。讨寻载籍。于兹一纪。谨上今文续尚书一部。凡
若干篇。卷始有汉二典。次我唐二典。以续夫前书尧舜之
萧颖士(一) 第 18a 页
典也。其馀文景明章之后。魏晋宋齐已还。南讫有陈。北起
元魏。历周隋洎夫高氏。以至圣朝。总一十二代。诏策章疏。
颂歌符檄。忠臣之正议。武士之权谋。类而刊之。次以年代。
以续夫夏商周秦鲁之篇也。臣闻古者右史记事。左史记
言。举其大略。前书之义备矣。孔圣没而微言绝。暴秦兴而
挟书罪。虽战国遗策。旧章駮乱于从横。汉臣著纪。新体互
纷于表志。其道末者其文杂。其才浅者其意烦。岂圣人存
易简之旨。尽芟夷之义也。昔文宣脩五帝之书。究三王之
季。臣性非天纵。学异人师。禀生何幸。亲奉圣代。此皆文武
萧颖士(一) 第 18b 页
圣皇之遗旨。臣愚曷足以知之。何者。臣尝伏读贞观实录。
昔太宗因听政之暇。观览尚书。谓侍臣曰。朕每庶几唐虞。
亦欲公等齐肩稷契。又曰。令数百年外。读我国史。岂独窥
两汉哉。臣故知有汉之功业。与我唐之化理。俱可以继夫
唐虞之盛也。伏惟陛下元德昭升。至仁广被。乃二十一年
正月制曰。各励精一志。共兴元化。俾苍生登于仁寿。天下
还于淳朴。愚臣缅述太宗之旨。伏思陛下之诏。固非取类
于三代之间也。勒成帝典。不亦宜乎。陛下睿思雄飞。宸章
间发。质文一变。风雅大兴。臣闻水之细者。江海假其深。材
萧颖士(一) 第 19a 页
之短者。栋梁资其峻。陛下必谓臣所著小有可观。赐以召
见阙庭。一垂试问。臣采摭之外。亦以学文。纵不能光扬盛
美。犹庶乎细水短材之益。则圣旨之含容大矣。臣之诚愿
毕矣。

** 为扬州李长史作千秋节进毛龟表

臣某言。臣闻在昔上皇之御极也。则元化有助。嘉祥必臻。
故升中于天。而四灵是格。若夫出洛登坛。青文丹甲之瑞。
王霸以降。辽哉夐乎。不可得而闻已。然其缅邈郊薮。葳蕤
简牒。与时升降者。亦往往而存。未有含道德之纯粹。阐祖
萧颖士(一) 第 19b 页
宗之休命。俛视千载。潜通百灵。允符秘祉。若今之盛者也。
伏惟皇帝陛下至诚允迪。悬解自衷。神有契而斯辅。道惟
深而不测。故锱铢系表。寤寐胥庭。七曜垂文。则元言焯叙。
千秋表节。则绿错来仪。以今月某日。所部江都县崇虚观
讲圣注道德经。于元元皇帝座隅。有毛龟出见。翠毫金介。
烁日霏烟。迹殊生育。来缘感召。应陛下长灵之期。符先圣
谷神之妙。知来藏往。实见于兹。休徵委集。万方幸甚。手舞
足蹈。倍百恒情。无任喜悦之至。谨奉表以闻。

** 为从叔鸿胪少卿论旱请掩骼埋胔表

萧颖士(一) 第 20a 页

臣言。臣闻事君之义。有犯无隐。故心苟所至。愿必上闻。所
以罄露尘涓。裨助山海。则匪躬之节著。致主之情竭矣。臣
实芜庸。志业非远。幸逢明圣。累忝驱策。位登四品。官亚九
卿。叨窃已多。答效无纪。常愿刳肝碎骨。仰报于天。此臣景
行前修。悃终夕。不能已也。臣某中谢。臣闻诸传曰。天灾流
行。国家代有。虽升平之代。秉哲之君。礼义不[:#AS-8FBB:●]。刑罚斯中。
而适当其际。化理不回。故商武受命之贤王。周宣中兴之
令主。桑林未祷。金石以销。礼(疑)其大统。则阴阳之数。义实
萧颖士(一) 第 20b 页
固然。推其至理。则时事之端。政乖取此。诚细有所遗。验诸
方志。昭然可辨。虽日月薄蚀。无损于明。而宵旰兢慄。未喻
其道。良足惜也。伏惟开元圣文神武皇帝陛下道格上苍。
功深下济。叶两仪之高厚。等四序之运行。告成岱宗。而灵
飨聿应。展礼农籍。而嘉禾实颖。烝烝过于虞后。翼翼迈于
周文。故元祖契会昌之符。苍生践仁寿之域。臣窃观图谍
所记。生灵以来。巍巍赫赫。未有如圣朝之盛者也。而水旱
小数。时或[:#AS-8FBB:●]和。一旬不雨。仍延圣虑。臣窃以殷周之事考
之。斯可得而言矣。臣闻道德经曰。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论
语亦曰。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盖云暴骨中原。感动
萧颖士(一) 第 21a 页
和气。疵疠是作。灾害用生。故强死之魂。传称为鬼。积尸之
气。礼有驱除。不徒言也。臣窃观成汤之受命也。前有伐葛
之役。后有升陑之师。凡七十二征而天下服。故其诗曰。武
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莫我敢遏。宣王之中兴也。亦
南征淮甸。北伐太原。外攘夷狄。复文武之境土。故其诗曰。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则二王用师而
定也明矣。未闻有岐昌掩骼之政。秦穆封尸之令。旱暵之
故。不亦宜乎。不然。则月令孟春之命。掩骼埋胔。周礼蜡氏
掌凡国之骴禁。埋而置楬焉。岂虚设也。臣闻之。五材并用。
萧颖士(一) 第 21b 页
谁能去兵。小则施诸市朝。大则陈诸原野。我国家櫜鞬理
定。十纪于斯。陛下重之以怀柔。申之以灵武。三韩左衽。夷
于郡县。六狄解辫。愿为臣妾。书诗所载。未之闻也。而西戎
丑类。尚兴艽野之师。东胡噍馀。犹儆柳城之戍。陛下爰整
其旅。吊厥匪人。虽有征无战。不闻遗镞之失。而恃险与马。
犹积抗轮之毙。故血膏草莽。骸聚邱山。史不绝书。士有馀
勇。以为常矣。臣又闻之。帝王者。则天而法地。长物以子人。
如天之无不帱。如地之无不载。故天无遗人。虽古先哲王。
内诸华而外夷狄。亦云要服者贡。荒服者王。声教所加。合
萧颖士(一) 第 22a 页
于一揆。所以伐其叛而柔其服。重其生而哀其死。诗曰。普
天之下。莫非王土。书曰。丕冒海隅。莫不率俾。此之谓也。顷
春之季。恒阳小[:#AS-8FBB:●]。宿麦未登。首种不入。赖陛下忧劳日昃。
以万物为心。天且不违。应如影响。闰月云暮。时雨滂流。我
田我私。既浃祁祁之泽。彼黍彼稷。方成油油之稼。此天庆
陛下至矣。人感陛下深矣。而密云未洒。忽复二旬。时属炎
蒸。土仍渗漉。元元之望。又加于兹。昔燕祠寡妇。延阖境之
润。汉察冤囚。致随车之雨。今陛下当措刑之代。济必封之
氓。吏不苛刻。人无怨诉。[:#AS-8FBB:●]亢之由。有异于彼。愚臣不敏。窃
萧颖士(一) 第 22b 页
有所见。谓宜分遣制使。往校边庭。凡战阵之处。骸骨所在。
即将埋掩。仍施厉禁。则仪刑万国。仁洽九泉。存亡均雨露
之恩。华夷同日月之照。庶膏液与圣私齐运。旱苗将朽骨
俱荣。不任(云云。)

** 为李中丞贺赦表

臣某言。中书省马崇至自蜀郡。伏奉八月一日制书。大赦
天下。罪无轻重。咸蒙洗涤。覆宗之辜。亦赐原宥。惠泽浃于
存没。恩荣被乎出处。声动夷夏。气感风云。含齿戴发。孰非
幸甚。铄哉沛乎。虞后肆赦。羲文作解之盛典也。臣某中贺。

萧颖士(一) 第 23a 页

臣闻乾灵肇运。亭育万方。其德至普。而或水旱流行。氛沴
表见。然后荡之以祥风。煦之以和气。而品物熙焉。圣人立
极。平章庶政。其道至明。亦或四凶在朝。三苗逆命。然后寘
诸严刑。被以文德。而官方正焉。伏惟开元天宝圣文神武
證道孝德皇帝陛下缵戎累圣。惟新旧服。天成地平。万邦
作乂。德礼备举。符应爰臻。下加有隩。四纪于兹矣。由是向
明端拱。齐居元默。布大信于偫后。绝嫌疑于纤芥。狐鼠凭
依。俶扰天纪。陛下垂泣辜之旨。降勤恤之令。将士励节。黎
萧颖士(一) 第 23b 页
庶归仁。咸思赴蹈。指期荡定。开泰之辰。计不云远。臣又闻
之。昔上皇御辨。祗车巡于谷口。盛汉膺运。宾旅奋乎关中。
盖风谣尚武。可以大歼丑类。会昌建福。可以永保邦家。前
古休期。复见兹日。臣尝叨近侍。谬佐藩牧。千里景从。不及
扈游之观。百城风靡。空惧分忧之责。魂驰井络。恋结巴渝。
无任感激悦豫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