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九
卷三○九 第 18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三百九

卷三○九 第 1a 页
 孙逖(二)

** 授袖信郡王璆宗正卿制

门下。公族之任。得才则难。举亲而官。选旧惟允。银青光禄
大夫殿中监上柱国袖信郡王璆。雅正惟恭。虚怀敏达。近
属藩翰。中朝羽仪。无竞维人。不矜于贵分。克勤于位。每效
于忠公。敦叙是司。畴咨所属。宜居六尚之职。以副九宗之
委。可宗正卿。

** 授濮阳郡王彻宗正卿制

门下。宗卿设位。邦族是司。必择亲贤。以光名器。金紫光禄
卷三○九 第 1b 页
大夫行太仆卿员外置同正员上柱国濮阳郡王彻。清贞
履道。淑慎持身。行无越思。动不踰矩。以才从政。于历官而
则深。以地推恩。在同姓而为近。敦叙之任。畴咨所难。宜受
寄于本枝。更迁荣于列棘。可行宗正卿。散官勋如故。

** 授广武郡王承宏光禄卿制

门下。银青光禄大夫行房州别驾员外置同正员广武郡
王承宏。地在维城。庆延分土。顷乖周慎。因从降黜。舍其公
犯。用申犹子之恩。复其旧资。俾践列卿之秩。可光禄大夫
卷三○九 第 2a 页
光禄卿员外置同正员。

** 授韦珙光禄卿制

门下。银青光禄大夫庆王傅员外置同正员上柱国扶阳
郡开国公韦珙。衣冠耆旧。德行名贤。吏术该通。尝闻理剧。
道心远晓。雅好摄生。一在优閒。久淹年序。怡和自保。志力
犹强。宜有命于移官。俾承荣于列寺。可光禄卿员外置同
正员。勋封如故。

** 授崔惠童卫尉卿豆卢建太仆卿制

门下。尚主之恩。允归于人秀。睦亲之典。必洽于朝荣。驸马
卷三○九 第 2b 页
都尉崔惠童豆卢建等。在人物士林。在勋华忠绪。行能双
美。才貌兼资。善道自修。令名无忝。锡之姻好。已承筑馆之
荣。宠其章服。宜列象河之位。惠童可银青光禄大夫卫尉
卿。建可银青光禄大夫太仆卿。并员外置同正员。

** 授王斛斯太仆卿仍兼安西都护制

门下。安西都护王斛斯。将略称多。忠诚克著。顷膺边寄。颇
洽人心。间岁以来。频有骚警。能清寇虐。不顿甲兵。契军国
之远图。得攻拒之良术。有劳懋赏。自昔如兹。宜践列卿之
位。俾兼并护之职。可太仆卿员外置同正员。兼安西都护
卷三○九 第 3a 页
等如故。

** 授王昱太仆卿制

门下。列彼九卿。正于偫仆。允膺兹命。必藉兼才。正议大夫
守太原尹北都留守使持节河东道诸军节度营田副大
使知节度事兼采访处置使摄御史中丞上护军赐紫金
鱼袋王昱。韬是明断。资其理识。成务有馀。奉公不挠。自持
军律。兼委使车。能启刑书。以惩贪吏。到官未几。除恶已多。
类能则然。赏善宜及。俾升荣于左驭。仍受任于北京。可守
太仆卿兼大原尹。馀如故。

卷三○九 第 3b 页

** 授李林宗太仆卿制

门下。中大夫守太常少卿上柱国李林宗。行能温厚。器识
该深。清白奉公。常闻吏术。恭谦应物。更表身谟。自亚河海。
亟移星岁。友于之爱。实掌枢衡。致美之心。俱怀退让。远嫌
滋久。举滞当迁。宜正位于名卿。俾钦承于密命。可太仆卿。
散官勋如故。

** 授窦锷等太仆卿制

门下。申以婚姻。必求于才地。制于禄位。兼取于亲贤。窦锷
等克嗣高门。能修善道。有温恭之言行。兼美秀之形神。勋
卷三○九 第 4a 页
华之绪。既连于旧戚。选尚之恩。更谐于新礼。俾升荣秩。仍
锡宠章。可依前件。

** 授杜希望鸿胪卿摄御史中丞制

门下。赏以懋功。官无虚授。所贵天秩。斯为国典。朝议郎守
太仆少卿员外置同正员使持节都督鄯州诸军事兼鄯
州刺史陇右节度副使仍知经略支度营田等留后事赐
紫金鱼袋杜希望。器能开敏。才略雄深。识韬钤之大纲。知
战守之良术。顷令讨罪。爰委行师。不惮艰危。常先士卒。恩
威必备。权变多方。狂寇已清。坚城又克。畴庸是属。举善攸
卷三○九 第 4b 页
归。俾膺超等之荣。仍列上卿之位。可通议大夫守鸿胪卿
员外置同正员摄御史中丞。馀如故。

** 授韦恒太常少卿制

门下。朝议大夫守给事中郑县开国男韦恒。神清气爽。识
远心微。周才可以求备。雅望期于必复。自登近密。已积岁
年。淑慎有恒。閒和易退。奉常之亚。称职为难。宜回夕拜之
荣。俾在春官之属。可守太常少卿。散官如故。

** 授李林宗太常少卿制

门下。朝议大夫守卫尉少卿上柱国李林宗。寡言敏行。清
卷三○九 第 5a 页
节令名。能执谦冲之心。以成友悌之美。自亚九卿。已淹四
岁。举必以类。既承拜命之荣。恩则由中。俾佐奉常之职。可
守太常少卿。

** 授李岫卫尉少卿制

门下。朝议大夫行秘书丞上柱国清水县开国伯李岫。说
礼敦诗。资忠履孝。励清修而立节。包丽则以为文。曩者辍
务仙台。移官秘府。一从閒退。七变星霜。父在枢衡。固守范
宣之让。谦冲自牧。足镇于浮躁。而进用无党。须归于至公。
宜承特命之恩。俾践亚卿之职。可守卫尉少卿。散官勋如
卷三○九 第 5b 页
故。

** 授郑子献太仆少卿制

敕。朝议郎前行宗正卿赐紫金鱼袋郑子献。业继簪裳。地
连姻戚。早升班序。累效忠勤。公族之司。顷居亚列。仆臣之
任。宜复旧资。可守太仆少卿员外置同正员。散官勋如故。

** 授杨先司农少卿仍东都留守制

门下。朝议大夫守太仆少卿上柱国朱阳县开国男杨先。
精勤从事。坚白在公。任以器能。位于河海。出纳之吝。朝廷
所难。宜回职金之府。更膺搜粟之寄。可守司农少卿。仍东
卷三○九 第 6a 页
都留守。

** 授王回质秘书监韦廉起居郎制

门下。守谏议大夫王回质。茂学纯行。国之耆耋。左补阙韦
廉。清才敏识。人之英秀。藩维日就。实赖于师资。轩陛晨趋。
有光于侍奉。各施于用。皆著其勤。宜拜藏书之府。俾迁纪
言之职。回质可秘书监。廉可起居郎。

** 授牛仙客殿中监制

门下。乃立御府。其代天工。必在信臣。以兼重寄。银青光禄
大夫太仆卿朔方节度兼关内道支度兼管营田盐池押
卷三○九 第 6b 页
诸蕃部落副大使兼采访处置使偫牧都使监牧支度营
田闲厩宫苑五坊等使摄御史大夫上柱国陇西县开国
子牛仙客。忠公有度。亮直无私。长才为万里之城。沈略乃
百夫之禦。顷持节钺。尝镇河湟。兵器惟精。边人咸赖。出则
靖国。方资五利之功。入则训驺。宜修六尚之职。可殿中监。
散官勋并如故。

** 授宋浑将作少匠制

门下。朝议大夫前守谏议大夫上柱国襄国县开国男宋
浑。明敏自然。通和足尚。承旧德之馀训。有多才之令名。丧
卷三○九 第 7a 页
制久除。朝章式叙。宜升髦士之列。俾亚上卿之任。可守将
作少匠。散官勋封如故。

** 授翟璋等将作少监制

门下。滑州刺史翟璋等。精勤立志。果断雄才。有吏道之能
名。是郎官之俊选。抡材考行。用掌百工之事。宰邑临人。伫
为四方之则。可依前件。

** 授司马利宾等著作郎制

敕。朝议郎行秘书省著作佐郎司马利宾等。或富于学业。
或精于吏能。公清为洁已之资。词赋有成名之美。举其同
卷三○九 第 7b 页
术。宜并拜于轩墀。甄其异用。俾分官于儒馆。可依前件。

** 授刘瑗等国子祭酒制

门下。名器所归。必徵于才实。进用之序。亦凭于岁年。邠王
傅上柱国丰县开国男刘瑗等。备闻素行。累践清资。佩服
文儒。周旋礼让。效官惟谨。考绩皆深。以类而迁。既有均于
平施。至公斯在。亦何患于后时。宜悉虚怀。各从分职。可依
前件。

** 授裴巨卿国子司业张九皋尚书职方郎中制

门下。朝议大夫著作郎裴巨卿。厚德驯行。性与淳和。朝请
卷三○九 第 8a 页
大夫殿中丞上柱国张九皋。雅量清才。体合明允。咸推远
识。皆有令名。能励节于朝廷。将致美于兄弟。诗书是悦。宜
当六学之师。章奏惟难。更擅一台之妙。巨卿可国子司业。
九皋可尚书职方郎中。散官勋如故。

** 授王斛斯守左金吾卫大将军兼范阳大都督府长史制

门下。左羽林大将军兼范阳大都督府长史充范阳节度
经略支度营田副大使王斛斯。推诚励节。好勇能谋。政必
有经。举无遗策。久镇幽朔。勤修训练。既摧凶以制胜。亦懋
赏以酬庸。而环卫之职。金吾尤重。宜承后命。以宠中权。可
卷三○九 第 8b 页
守左金吾卫大将军兼范阳大都督府长史。馀如故。

** 授张元逸明威将军守右卫将军制

门下。中大夫守光禄寺卿员外置同正员赐紫金鱼袋张
元逸。干蛊于君。谦冲自下。外姻之旅。众望攸归。寘彼周行。
备闻声实。委之环卫。尤切腹心。宜易位于右卿。俾呈能于
真将。可明威将军守右卫将军。勋赐如故。

** 授吴王祗等右卫将军制

门下。左卫将军吴王祗等。国之近属。朝之多士。或同班警
卷三○九 第 9a 页
卫。有避于天伦。或列位周行。已淹于岁序。各移官命。用广
朝恩。可依前件。

** 授盖嘉运金吾卫将军兼北庭都护制

门下。右威卫将军兼北庭都护盖嘉运。百夫称勇。万里将
军。智则有谋。忠而能毅。顷者狂寇作梗。锐师深入。用奇以
往。决胜而归。式酬其庸。言命之赏。宜增秩于中尉。仍握兵
于外城。可左金吾卫将军兼北庭都护。馀如故。

** 授元环右监门卫将军制

敕。右监门卫中郎将元环。衣冠济业。言行资身。地在通姻。
卷三○九 第 9b 页
人称懿戚。徵于旧典。洽以新恩。宜有命于移官。更增荣于
赐服。可依前件。

** 授赵惠琮云麾将军守左监门卫将军仍兼知内侍省事制

门下。中大夫守内侍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赵惠琮。素韫智
谋。早周慎密。顷令衔命。委以临戎。既逾险而深入。亦乘危
而苦战。遂清狂寇。且振边威。不有赏功。将何劝善。宜列爪
牙之任。仍真印绶之荣。可云麾将军守左监门卫将军。仍
兼知内侍省事。勋如故。

卷三○九 第 10a 页

** 授王斛斯宣威将军守右羽林军将军制

门下。大中大夫守太仆卿员外置同正员上柱国赐紫金
鱼袋王斛斯。智谋宏远。识量冲深。位列名卿。才优良将。顷
膺朝寄。作捍边陲。惠威有孚。羌戎即序。念其勤苦。既返旆
于西城。任以腹心。宜典兵于北禁。可宣威将军守右羽林
军将军。勋赐如故。

** 授彭元昭右羽林军将军制

门下。中大夫使持节都督洮州诸军事守洮州刺史同陇
卷三○九 第 10b 页
右节度副使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彭元昭。久统边事。咸推
武才。必也好谋。岂唯有勇。递迁中外。方表干能。宜典禁兵。
以膺重寄。可右羽林军将军。

** 授曹王弼左武卫将军制

门下。行左清道率府曹王弼。藉庆宗枝。升荣官序。颇有公
累。终非自作。曾是黜官。亦云累载。宜叶睦亲之道。俾迁仍
旧之职。可左武卫将军。勋如故。

** 授郭元升右武卫将军守右卫将军郑继先右武卫率制

门下。将作少匠郭元升。忠厚资贞。有闻于行。守太子家令
卷三○九 第 11a 页
郑继先。衣冠济业。不陨其名。各在官次。颇淹年序。宜分职
于五校。俾增荣于两宫。元升可右武卫将军守右卫将军。
继先可右武卫率。勋如故。

** 授裴倩右武卫将军制

门下。前守右武卫将军裴倩。韫是忠勇。资其智谋。久树边
功。备详戎事。疆场有警。方期于效节。金革无避。宜后于夺
礼。可起复守右武卫将军。馀如故。

** 授信安王袆太子太师制

门下。傅导元子。师长庶寮。必在正人。无非旧德。太子少师
卷三○九 第 11b 页
上柱国信安王袆。宗室良翰。朝廷硕老。践忠公而立节。体
明肃而成用。顷膺大任。频总中权。掌夏司春。是为六官之
长。戢兵禁暴。何止万人之敌。睦亲尚齿。念旧录功。宜优天
秩之荣。俾极宫臣之位。可光禄大夫守太子太师。勋封如
故。

** 授崔琳太子少保制

门下。贞万国者。必在于元良。教三善者。是求于端士。银青
光禄大夫守刑部尚书上柱国清河郡开国公崔琳。中和
禀气。厚德资身。雅言有章。明议能断。标礼乐于先进。效忠
卷三○九 第 12a 页
公于大官。坚白不渝。芬芳自久。缉熙秋典。用简于心。调护
春宫。更难其选。宜取才于六职。俾齐名于二傅。可守太子
少保。

** 授贺知章等太子宾客制

门下。调护储宫。典司延阁。必在举德。固无虚授。庆王侍读
银青光禄大夫秘书监员外置同正员贺知章等。衣冠耆
旧。词学宗师。或恬淡风流。独擅东南之美。或清贞介特。是
称江汉之英。负当朝之令名。有锡类之纯行。顷令教导。久
侍藩维。善利则多。宠章宜及。方之四老。用列宾友之任。综
卷三○九 第 12b 页
彼三坟。俾在图书之府。可依前件。

** 授孟温太子宾客崔璘太子右庶子制

门下。重位高官。必归于旧德。中朝内外。亦在于更迁。金紫
光禄大夫使持节同州诸军事行同州刺史上柱国鲁国
公孟温。性与严明。才优政理。朝请大夫使持节魏州诸军
事守魏州刺史上柱国安平县开国伯崔璘。清而率下。正
以持身。或累登要剧。声谣夙著。或频更刺举。岁序滋深。出
入兼施。器能皆适。宜膺调护之选。俾践宫坊之任。温可太
子宾客。璘可太子右庶子。散官勋封如故。

卷三○九 第 13a 页

** 授裴元初太子宾客制

门下。宫朝所重。宾友为先。谁其往谐。必也求旧。通议大夫
守太仆卿上柱国闻喜县开国侯裴元初。已励行全。存诚
好德。中和应物。岂终食而违仁。至理为心。每忘筌而合道。
早升清要。累践崇班。能虑始以思终。不近名而过实。宜膺
端士之选。以佐元良之贞。可太子宾客。勋封如故。

** 授王炜银青光禄大夫守太子詹事制

门下。储闱掌事。端尹命官。畴咨所难。慎择斯在。云麾将军
卷三○九 第 13b 页
前左千牛卫将军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王炜。衣冠贵绪。
人物通才。善自谋身。见推于贤戚。凡所效职。必闻于中外。
顷缘谢病。今则有瘳。举其滞淹。用升于朝列。甄其望实。宜
首于宫僚。可银青光禄大夫守太子詹事。勋封如故。

** 授许王瓘太子詹事王炜守同州刺史制

门下。宫僚之首。必择正人。邦圻之内。实资良牧。银青光禄
大夫秘书监上柱国许王瓘。文儒致位。所谓宗英。银青光
禄大夫守太子詹事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王炜。言行立
诚。是称亲懿。常以善而为乐。每执谦而忘倦。从政已多。议
能惟允。弹违是属。宜肃事于东朝。理剧尤难。俾安人于左
卷三○九 第 14a 页
辅。瓘可太子詹事。炜可使持节同州诸军事守同州刺史。
散官勋如故。

** 授卢询太子詹事制

门下。大中大夫使持节华州诸军事守华州刺史上柱国
卢询。才标公望。器重士林。顷寄分忧。备彰声实。近闻称病。
已历旬时。虽从政之能。犹堪于卧理。而摄生之道。终忌于
劳神。宜增班秩之荣。俾在优閒之地。可太子詹事员外置
同正员。

** 授程伯献光禄大夫太子詹事李仲思光禄大夫国子祭酒制

卷三○九 第 14b 页

门下。准绳储寀。师长国庠。爰择亲贤。用谐任寄。镇军大将
军行右金吾大将军兼弩营使上柱国广平郡开国公程
伯献。勋臣业固。干略有馀。云麾将军守右武卫大将军上
柱国安平郡开国公李仲思。宗子地华。行能无悔。咸推雅
量。早践通班。或甫及高年。或近婴微疾。营校之任。久以烦
卿。优閒之职。期于遂性。宜膺并拜。俾在两宫。伯献可光禄
大夫行太子詹事。仲思可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员外
置同正员。

卷三○九 第 15a 页

** 授殷承业太子左谕德王利涉国子监丞制

门下。朝议大夫宗正少卿殷承业行宗正丞王利涉等。咸
以器能。各升班序。克勤于事。不忝其名。九族之司。既无取
于异姓。两宫之地。宜有命于分官。承业可太子左谕德。利
涉可国子监丞。

** 授甘晖太子赞善大夫元嘉福戎州长史制

敕。主客员外郎甘晖前代州长史元嘉福等。或游心淡泊。
常有慕于幽人。或从事劬劳。颇知名于边郡。各循班列。仍
卷三○九 第 15b 页
度器能。宜序东朝之列。俾迁外藩之佐。晖可守太子赞善
大夫。嘉福可守戎州长史。散官如故。

** 授萧诚太子左赞善大夫仍前幽州节度驱使制

敕。朝议郎恒州司马随军副使幽州节度驱使上柱国借
绯鱼袋萧诚。早标明敏。久著声名。词翰推工。才能适用。顷
从戎幕。尝募征夫。宜迁翊赞之荣。仍效抚绥之术。可守太
子左赞善大夫依前幽州节度驱使。仍专检校管内诸军
新召长远往来健儿事。

** 授韦汭等太子赞善大夫制

门下。朝散大夫守忠王府咨议参军韦汭等。各有才器。备
卷三○九 第 16a 页
彰名实。顷膺朝选。久在王门。储贰作贞。既承于新令。庆赏
行惠。必先于旧僚。宜叶典章。用增班秩。

** 授殷彦方等王傅制

门下。中散大夫守忠王府长史兼侍读上柱国殷彦方等。
朝廷雅望。人物周才。或聚学冲深。或属词清远。顷膺授择。
皆侍藩维。教导之功。既闻于日就。温文之德。遂涉于春储。
国有典章。义存袖赏。宜进秩于高位。俾升荣于近傅。可依
前件。

** 授郭元融宁王府咨议制

卷三○九 第 16b 页

敕。典军郭元融。名列戎昭。官升王邸。颇经岁序。克著勤劳。
宜更文武之职。俾在咨谋之任。可朝议郎守宁王府咨议
参军。

** 授李夷吾荣王府咨议制

敕。朝议郎守青州司马李夷吾。门擅文儒。才推干理。从事
惟谦。在官必达。贰于郡职。已闻康海之谣。官彼王门。宜膺
背淮之选。可守荣王府咨议参军。散官如故。

** 授王积薪庆王友制

门下。朝散大夫前行右领军卫长史王积薪。博艺多能。精
卷三○九 第 17a 页
心敏识。久从班秩。颇著勤劳。俾迁环卫之司。宜在从车之
列。可庆王友。馀如故。

** 授崔隐甫河南尹制

门下。三川作都。四方取则。任能而理。求旧为先。银青光禄
大夫守太子宾客上柱国崔隐甫。冠冕硕人。朝廷伟量。士
林之秀。公望攸归。直而能温。宽以济猛。累践台阁。备彰德
器。辇毂之务。风化所急。镇兹雅俗。俟彼正人。宜受任于兼
官。俾重临于故府。可兼河南尹。馀如故。

** 授崔希逸河南尹制

卷三○九 第 17b 页

门下。制天秩者。必在于赏功。尹王都者。是先于举德。朝散
大夫守左散骑常侍持节河西节度经略支度营田九姓
长行转运等副大使知节度使判凉州事赤水军使上护
军摄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崔希逸。深识宏才。清标雅致。
明无不达。悬朗鉴于胸怀。断则有馀。错盘根于掌握。顷膺
邦选。爰委兵权。能行上将之谋。略献西师之捷。宠其命服。
俾叶于酬庸。镇彼神州。更期于表则。可银青光禄大夫河
南尹。勋如故。

** 授裴宽河南尹裴胄先蒲州刺史制

卷三○九 第 18a 页

门下。风雨所交。是称中土。山河之宝。斯为近服。有能俾乂。
其在递迁。中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柱国
裴宽。高朗多才。怀必割之良器。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绛
州诸军事绛州刺史上柱国翼城县开国伯裴胄先。贞廉
守道。秉不凋之劲节。或累拜清秩。或频更剧务。三汾作郡。
各著声谣。八使观风。咸推课最。类能而举。佥议攸归。宜受
任于洛都。更移官于蒲坂。宽可守河南尹。胄先可使持节
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散官勋各如故。

卷三○九 第 18b 页

** 授陆操太原少尹制

门下。守洛阳县令陆操。才膺利用。官历清资。当断不疑。在
公必济。京兆之亚。夫官之剧。既驰名于洛邑。宜佐理于汾
州。可守太原少尹。散官如故。

** 授郑岩万年县令制

门下。中大夫行尚书刑部郎中上柱国郑岩。形神俊秀。理
识通明。标干术于公方。饰文词于吏道。累登华省。尝典剧
曹。宜迁取则之邑。更展拨烦之用。可行京兆府万年县令。

** 授徐锷洛阳县令制

门下。司封郎中徐锷。业继文儒。才优断割。明而不滞。干则
卷三○九 第 19a 页
有成。五等是司。已传名于台妙。四方之会。宜展用于京剧。
可河南府洛阳县令。

** 授樊象蓝田县令制

门下。行京兆府司录参军樊象。发迹词场。驰名吏职。克勤
于位。皆著其能。掾彼神州。既彰人誉。宰于近县。俾叶时须。
可京兆府蓝田县令。

** 授源复等诸州刺史制

门下。大中大夫使持节徐州诸军事守徐州刺史上柱国
源复等。雅才清识。践行立名。政表于良康。歌闻于是赖。或
卷三○九 第 19b 页
岁年滋久。必在于更迁。或风俗异宜。各期于适用。俾膺俞
往。以副佥谐。可依前件。

** 授韩朝宗等诸州刺史制

门下。朝请大夫使持节都督洪州诸军事守洪州刺史上
柱国长山县开国伯韩朝宗等。开济雄才。宏深雅量。或累
升清要。常展用于高资。或频膺刺举。久驰名于列郡。振其
淹滞。任以器能。宜递迁于远近。俾更践于中外。可依前件。

** 授元彦冲等诸州刺史制

门下。理人之吏。深诫于数易。度才而迁。必凭于久次。朝议
卷三○九 第 20a 页
大夫使持节都督越州诸军事守越州刺史元彦冲等。干
能自达。政术有闻。化行一郡。并逾四稔。克慎终始。不[:#AS-8FBB:●]名
实。宜有递迁。更膺分命。书不云乎。三载考绩。黜陟幽明。旧
章则然。古制斯在。今所进转。皆为限约。并须画一。无相夺
伦。庶惩欲速之人。将致有常之化。凡厥共理。宜悉其心。可
依前件。

** 授崔翘等诸州刺史制

门下。中散大夫前使持节滑州诸军事守滑州刺史上柱
国崔翘等。词学为门。贞廉作吏。并久从官序。能效公心。礼
卷三○九 第 20b 页
及既祥。皆闻于俯就。才有所适。宜在于分官。可依前件。

** 授宋樽等诸州刺史制

门下。朝议大夫前使持节仙州诸军事守仙州刺史上柱
国宋樽等。或郡国良吏。或朝廷吉人。咸励厥躬。克勤于位。
循名考行。揆务量能。宜受命于分官。俾呈才于庶绩。可依
前件。

** 授张敬舆等诸州刺史制

门下。大中大夫使持节郑州诸军事守郑州刺史上柱国
张敬舆等。克修名操。久践衣冠。咸适用于当时。各效能于
卷三○九 第 21a 页
列郡。风谣具举。岁序皆深。曾是移官。用叶平分之义。或因
去职。宜承并命之恩。可依前件。

** 授翟璋等诸州刺史制

门下。中散大夫守将作少匠上柱国翟璋等。名迹修谨。艺
能该博。或累升清秩。或久践通班。三年有成。各呈才于外
郡。庶官无旷。咸励节于中朝。重寄所难。分忧是属。宜膺稍
迁之举。用叶汝谐之命。可依前件。

** 授秦昌舜等诸州刺史制

敕。中散大夫守常山郡太守秦昌舜等。器能足用。政术多
卷三○九 第 21b 页
方。顷在列藩。皆闻致理。或居官已久。或去职当迁。长史缺
官。中朝慎择。宜膺并命。更委亲人。可依前件。

** 授刘体微等诸州刺史制

门下。大中大夫前使持节郑州诸军事守郑州刺史上柱
国博阳县开国男刘体微等。器能具举。言行兼资。尝践郎
官。频更吏职。令名无替。成绩有闻。宜受任于藩邸。俾荣迁
于郡国。可依前件。

** 授裴炜等诸州刺史制

门下。中大夫前守安定郡太守裴炜等。位分中外。名著朝
卷三○九 第 22a 页
廷。或课绩多年。或招辑成政。礼云终服。官以授人。旧章斯
在。新命宜及。俾膺藩岳之任。更展循良之称。可依前件。

** 授魏哲等诸州刺史制

门下。前歙州刺史魏哲等。以能入仕。以废疾官。顷曾罢归。
亦云淹久。勿药有喜。既善摄生之术。度材而用。宜承举滞
之恩。可依前件。

** 授李升朝等诸州刺史制

门下。亳州刺史李升朝等。并膺时选。俾践官资。才器则殊。
行能皆著。或居丧之礼。俯就于外除。或同气之亲。有妨于
卷三○九 第 22b 页
联事。或近停郡职。或久滞王门。宜各稍迁。俾从分命。可依
前件。

** 授李良等诸州刺史制

门下。守太子中允李良等。早推言行。兼有干能。从官必闻。
服勤斯久。分忧是属。慎择为难。宜副恤人之心。俾谐良吏
之选。可依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