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王利文
王利文 第 19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三百六

王利文 第 1a 页

* 王利文

利文。河南告成人。

** 上瑞麦表

陛下往在藩邸。扈从三阳。在臣宅上休憩。臣宅北坂之下。
陛下以为毬场。自夏徂秋。往来游赏。其地因感圣气。今有
瑞麦生苗。或六穗分荣。或一茎数秀。方圆纵横。不离场边。
自非至德潜通。岂有瑞应若此。

* 孙义龙

王利文 第 1b 页

义龙。元宗时人。

** 石佛堂记

大哉。乾健者斗极。邻影洽于梵宫。至柔者坤贞。山河载于
贤劫。是(阙四字)(阙二字)(阙三字)(阙一字)释提(阙四字)而凝浩气
虽复道应形器。鸿垆为滞有之因。理涉名言。偫籁起谈空
之亹。况七觉元猷。三明奥旨。体权实而兼遣。鉴(阙一字)内而(
阙一字)忘(阙一字)(阙五字)之可察方兹罔象。岂神妙之或(阙一
字)故百亿须弥。三千刹土。仰天津而引派。则业火咸消。瞻
觉路之元门。则情尘共偃。(阙四字)斯见(阙六字)大矣乎。至圣(阙
一字)

王利文 第 2a 页
仁。固无得而称巳。岂不以(阙二字)日月。德配乾坤。(阙一字)其赜
者逾深。讨其源者(阙二字)开业寺者。育王达罗(阙十二字)当地(阙
三字)龙交会(阙一字)所七(阙一字)元明之地。遂立净观。至大(阙
一字)五年。天水公卫尉卿冀州刺史赵郡(阙一字)赵(阙一字)灵
根入净慧(阙六字)以闲邪(阙一字)乾域而入室(阙三字)绀并遗脩
多齐服冰纨。咸归妙藏。观其湮灭数百馀年。通彻宗祊。(阙
一字)
继不绝。至后魏延昌武(阙二字)(阙十一字)育王之圣(阙三
字)帝之英声。抚事兴言。起葺寺观。初名偃角。复易名隐角。
及至隋末唐初。(阙四字)姚义(阙二字)之所出(阙十一字)土恒华(阙一
王利文 第 2b 页
字)其(阙三字)以永建望形胜叠障千寻。列香垆而吐雾。云楼
万室。举绮袂以成帷。(阙三字)眠树福(阙一字)广远(阙十四字)观其地
势爽垲周神师聿修净业。花台宝刹。架回浮空。层阁步檐。
飞丹列紫。如化城之壮丽。譬(阙二字)之(阙一字)高(阙一字)气桃(阙
四字)阳(阙三字)者窥上忍之门入其(阙一字)者践菩提之域。总
法门之交际者。其在彻寺主焉。讳彻。俗姓郭。(阙一字)族(阙二
字)原历官(阙七字)为(阙一字)氏县人也。(阙一字)祖讳贵。齐岐州刺
史。赠辅国大将军。气陵(阙一字)表。威镇燕垂。灵台不新。神襟
自逸。祖讳炎(阙十五字)(阙六字)台之高(阙三字)(阙一字)下扬阁而
(阙一字)家积赐书
王利文 第 3a 页
(阙三字)命赏次祖讳平。唐初(阙二十三字)圣于白虹练汤文于
青(阙一字)大邱鸣雁。德星之应可期。(阙六字)之符斯在。父讳(阙
二十二字)纪(阙一字)历帐内亲军授绥戎副(阙四字)许州行参军
(阙九字)(阙二十字)(阙四字)陆县令(阙三字)(阙二字)拂衣高蹈。骛
三垂之正路。寻八(阙二十八字)(阙二字)维那四辈及道俗等。为
国敬造净土石亻[:#AS-FBED:●]
[:#AS-FEF2:●]堂台所未能周备寺主(
阙二字)馀(阙二十九字)宿之分晖(阙二字)志以董修。罄虔心而孝养。
旁求郢匠。广召山(阙二字)鲁殿之新成采(阙二十五字)刻文(阙一
字)于(阙一字)(阙二字)柱于琼阶龙角争腾翻(阙一字)照室风轮(
王利文 第 3b 页
阙三字)八会而(阙二十三字)居(阙七字)俗由乎(阙二字)寺主僧(阙一字)正
上坐僧惠隐前都维那(阙一字)慧周(阙一字)都维那(阙二字)武(阙
二十六字)门徒等(阙一字)高堂之(阙三字)有遗音睹让坐之双尊。
非缠(阙一字)(阙一字)空阶于十(阙二十五字)鹤树(阙一字)(阙六字)
大施主令君之子。娱金素里。命驾青(阙二字)见石髓之(阙一
字)骤听苏门之曲。空山(阙二字)乍(阙十七字)祗(阙八字)袭缁衣之果。
岂非法王锡类。远被孙谋者哉。下官(阙二字)乐(阙一字)忝谬(阙
一字)胶藉孔李之通家。(阙三字)之至傶。(阙二字)所(阙四字)而多惭
笔札见知。在三军而无愧。人称颜冉。器惟圭璧。敢相质天
书。庶芳名于帝石。其词曰。

王利文 第 4a 页

法身不凋。宝相(阙四字)他(阙八字)北(阙三字)西岭形写鹫山(阙一
字)如鸡白驹常絷。绀卉恒萋。魔精夜落。惠日晨隮。聿修静
观。来坐菩提。狐池绕砌。(阙二十三字)迹嗣(阙一字)(阙一字)爰有惟
孝地蒋(阙一字)慈咸从五养。俱称大悲。银树开(阙一字)金沙映
丝。猗(阙一字)上德。折苘承训。林(阙四字)觞秋(阙十六字)峤杖节图真(
阙二字)写妙福缘游观。俯抑廊庙。喁喁俗侣。跻跻僧徒。心惊
梦幻。思(阙二字)湖凤刹(阙二字)鲸钟夜(阙一字)孝珠冰净。智刃霜
洁。(阙六字)龟碣寒暑(阙一字)谢徽尘无绝。

王利文 第 4b 页

* 毕彦雄

彦雄。开元十三年官正字。

** 大唐龙兴大德香积寺主净业法师灵塔铭(并序)


禅月西隐。戒灯东照。谈真利俗。稀代称贤。智炬增辉。法师
一人矣。法师讳象。字净业。赵姓。族著天水。代家南阳。冠冕
相辉。才名继美。因官徙属。今为京兆人也。父辿。天马监。沈
默攸博。安适务。时英閒出。奕于儒门。从法化生。独钟于释
子。法师即监之仲子也。器宇恢嶷。风仪宏伟。长河毓量。汪
然括地之姿。秀岳标形。峻矣干天之气。髫年慕法。弱冠辞
荣。高宗忌辰。方阶落彩。帔缁七日。旋登法座。观经疑
王利文 第 5a 页
论。剖析元微。念定生因。抑扬理要。法师夙棹元津。早开灵
键。入如来之密藏。践菩萨之空门。凡所阐扬。无不悦可。叹
未曾有。发菩提心。禀其归戒者。日逾千计。法师博济冥怀。
冲用利物。尝以大雄既没。法僧为本。每至元正。创启周饰
净场。广延高僧。转读真诰。荐兴胜会。法服精鲜。受用道资。
出于百品。预兹位者。应其成数。所施之物。各发一愿。愿力
宏博。量其志焉。风雨不已廿馀载。菩萨以定慧力而大舍
法财。此之谓也。无适非可。住必营建。厥功居多。思力如竭。
粤延和元年龙集壬子。而身见微疾。心清志凝。夫依风以
王利文 第 5b 页
兴。随烟而散。来既无所。去复何归。夏六月十五日。诫诲门
贤。端坐瞪视。念佛告灭。呜呼。生历五十有八。即以其年十
月廿五日。陪窆于神禾原大善导阇黎域内。崇灵塔也。道
俗阗凑。号惋盈衢。不可制止者。亿百千矣。门人思顼等。乃
追芳旧简。摭美遗编。永言风轨。思崇前迹。空留锁骨之形。
敢勒铢衣之石。其铭曰。

佛日既隐。贤云乃生。传持正法。必寄时英。时英伊何。猗嗟
上人。捐躯利物。爱道忘身。磨而不磷。涅而不缁。博济偫有。
是真法师。定慧通悟。檀那上施。愿力宏广。成无住义。应真
王利文 第 6a 页
而来。代谢而往。哀哀门人。抚膺何仰。灵德若在。休风可想。
敢勒遗尘。铭徽泉坏。

* 卫凭

凭官左威卫录事参军。

** 唐王屋山中岩台正一先生庙碣

古之所谓列仙者。执大全以御于自然。游无有以至于不
死。旁午众妙。而登夫太元。盖著自元元。成于天师。备诸简
寂。而详乎贞白。得贞白之道者曰升元。升元以授于体元。
自三真在天。偫学无主。主道之柄。必将有人。天以司马真
王利文 第 6b 页
人为木铎欤。不然。元标灵符。遹骏若是。尊师族司马氏。世
居温。晋彭城王权之后。隋亲侍都督晟之孙。皇代襄滑二
长史仁最之子。夫轩冕奕代。是谓令绪。忠贤继出。必生异
人。故子阿推惠。许真于以降迹。初成行慈。茅君所以升道。
抑有由也。宗师讳承祯。字子微。法号道隐。生而能言。幼而
知道。天锡奇表。神仙正性。老庄大旨也。引而伸之。杨许内
学也。默而存之。洁其行。耸其德。识穷精微。思入虚极。议者
谓冥冥之翮。不可屈而致。年二十一。始服巾褐入道。师体
元先生。先生中岳之隐几者也。尊师神凝用简。情汰事落。

王利文 第 7a 页

其秉操不可渎。其执勤不知倦。体元乃洒然异之。他日。以
金根上经三洞秘箓许真行事陶公微旨尽授于我尊师。
高悟独得。虚融大通。发挥道真。出入元奥。尝梦有凤鸟衔
玺。置于法案。刻曰授君东华上清真人。由是宝其寿。神其
行。听于气。息于踵。则七日而外物。三月而遗形。一年而游
于无有矣。且凿坯而遁。其隐迹。非应物也。狂歌而游。其内
修。非教人也。吐腾奇术。其眩愚。非保真也。偃仰下位。其容
身。非高代也。尊师是以务宏道不滞其用。方善救不宁其
王利文 第 7b 页
居。入觐圣上。九重肃广成之谒。出应时贤。偫公交子训之
请。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虚受以曲成。广照以吹万。或外
符能鼓其动。或内楗善闭其关。或燕处而潜偶偫真。或冥
升而密行上界。斯则不可测已。而后游句曲步华阳之天。
栖桐柏入灵墟之洞。寻大霍采金瓶之实。登衡山窥石廪
之秘。皆山鬼贡药。天真授经。猛兽护门。野禽绕座。若此又
不可备论也。开元十二年。天子修明庭之。思接万灵。动汧
水之驾。奖邀四子。乃徵尊师入内殿。受上清经法。仍于王
屋山置阳台观以居之。师以王屋小有之天。总真之府。景
气幽欻。神祗会昌。矧吾道苟行。奚适不可。翻飞投足。遂
王利文 第 8a 页
有终焉之志。更于观之乾维。高邱之午。穷极绝界。得中岩
台。上直大坛。下缭大阜。巨木圆抱。鸣溪中落。每养龙大谷。
相鹤中峰。燎金洞之众香。吸石窗之鲜气有日矣。初隐居
抄撰道书。为證真隐诀。其存修之道。率多阙文。尊师乃著
修真秘旨十二篇。见行于世。至如发晨蕴以陈咒。步宵坛
以飞章。回冥威于三官。走故气于百鬼。一以皇极增峻。息
金革水旱之虞。一以人寰载清。无流庸疵疠之儆。亦尊师
之力也。抱一守寂。反道归根之理既尽。洎鍊景回元。乘飙
蹈气之术又备。可以逶迤造物。保合大均。观变化而冲和
王利文 第 8b 页
其心。抚阴阳而寥廓其视。岂两仪之细。而同其浊质。万化
之杂。而拘其清神哉。岁乙亥夏六月十八日。顾谓近侍曰。
吾已受职元都。不复得住。遂部署封检。将若远适。迨昏有
赤云缭绕。摩地而来。箫声泠然。乘空而去。众咸惊骇。谓必
上升。遽奓户而入。已蜕形矣。越二十一日。偫弟子相与瘗
杖舄于西北之松台。制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曰贞一。并上
自制碑。申宠章也。门人曰。尊师之生也。五百年甲子矣。常
见体如寒松。心若明鉴。居绝忧喜。生无嗜欲。昔住嵩嶂。则
后阜松生。及移台岭。则东壁泉涌。幽居于南岳。则元鹤蔽
王利文 第 9a 页
野。坐忘于兹山。则䌽云满室。若乃高姿逸轨。近类华阳。俄
闻伟蓺。远齐抱朴。其善诲善诱。则常以为已任。若性与天
道。亦不可得而闻。宜其驰辕于妙门。游刃于真宰。迈元德
而同世恤。宣至理而障偫伪。及挥斥万仞。翱翔四空。凝冰
者理顺。捕影者心伏。于戏。岂古登天游雾而不死者夫。河
东郡宝鼎县主簿司马纲。师之犹子也。餐味密训。倘佯精
庐。禦侮道门。翘足仙事。乃恢张遗寝。制造新庙。将谓灵仙
不妄。且以虔奉有所。考室也。侈而大之。立主也。尸而祝之。
徒见反宇蘧蘧。高松杳翠。灵响虚应。圆光夜烛。亦神异也。
王利文 第 9b 页
佥惟昔之得道者。智有如江如海惟深也。我师则无不在。
德有如邱如陵其高也。我师则不可升。故塞于瀛县。馨于
图史。岂游其门者。能象其迹而缀其美乎。诚以立祠者表
灵之道。刻石者宏教之端。思存乎阜乡之遗风。景行乎雷
平之故事。若述作之奇伟。见于萃集。感应之幽微。存乎内
传云尔。乃作颂曰。

大元混茫。上境辽廓。冲用斯应。翰飞是托。道其深微。人孰
营度。不有真匠。畴能系作。伟哉真匠。乘运挺生。超乎长存。
隐乎无名。元退首出。道再演成。润色大象。猗那之精。至精
王利文 第 10a 页
伊何。能修体妙。大象伊何。能勤广照。周麾后学。缘饰垂教。
弱丧知归。晞光胥效。从道于中。以克大道。终处其厚。奄荒
无有。七域昭贲。百灵奔走。夫生在命。此身能久。且曰无待。
著名列仙。嗣武贞白。齐明稚川。解玉何地。回旌几年。灵庙
之下。空瞻洞天。

* 杨仲昌

仲昌字曼卿。太子宾客魏国公元炎子。以通经为修文生。
调河阳尉。开元中对策第一。授蒲州法曹参军。判入异等。
迁监察御史。坐累为孝义令。徙下邽。终吏部郎中。

王利文 第 10b 页

** 加笾豆增服纪议

伏奉去月二十七日敕。太常卿韦绦奏称。正月十八日恩
赦节文。笾豆之荐。或未能备物。服制之纪。或有所未通。宜
令礼官学士详具奏。令诸馨香之物。甘旨新鲜肥浓之味。
陆海所产。皆充祭用。每座笾豆。各加十二。酒爵制度。亦令
广大者。褊学固陋。尝闻于师。猥参廷议之末。思答守官之
用。谨按礼曰。夫祭不欲烦。烦则黩。亦不欲简。简则怠。又郑
元云。人生尚亵食。鬼神则不然。神农时虽有黍稷。犹未有
酒醴。及后圣作为醴酪。犹存元酒。示不忘古。春秋曰。蘋蘩
王利文 第 11a 页
蕴藻之菜。潢污行潦之水。可羞于王公。可荐于鬼神。又曰。
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此明君人者。有国奉先。敬神严享。岂
肥浓以为尚。将俭约以表诚。则陆海之物。鲜肥之类。既乖
礼文之情。而变作者之法。皆充祭用。非所详也。易曰。樽酒
簋贰。用缶纳约自牖。此明祭存简易。不在繁奢。所以一樽
之酒。二簋之奠。为明祀也。抑又闻之。夫义以出礼。礼以体
政。违则有紊。是称不经。荐肥浓则亵味有登。加笾爵则事
非师古。与其别行新制。宁如谨守旧章。又汉家园陵。八节
上食。自兹以降。代行其典。国初贞观之后。礼法刊定。今陵
王利文 第 11b 页
寝见有八节之奠。兼朔望常食。圣心追远。每物加荐。不敢
黩于宗庙。请施之于园陵。愚忝主司。顾非知礼。布之执事。
惟裁择焉。又外祖父母请加至大功九月。姨舅齐类加至
小功五月。堂姨舅舅母并请加至袒免者。谨按仪礼曰。外
亲皆缌。又曰。外祖父母以尊加。从母以名加。并为小功五
月。其为舅缌。郑文贞公魏徵已议同从母例。加至小功五
月讫。今之所加。岂异前旨。虽文贞贤也。而周孔圣也。以贤
改圣。后学何从。堂舅堂姨舅母并升为袒免。则何以祖述
礼经乎。如以外祖父母加至大功。则岂无加报于外孙乎。

王利文 第 12a 页

如以外孙为报服大功。则本宗庶孙。何同等而相陵乎。傥
必如是。深所不便。窃恐内外乖序。亲疏夺伦。情之所沿。何
所不至。理必然也。昔子路有姊之丧而不除。孔子问之。子
路对曰。吾寡兄弟。而不忍也。子曰。先王制礼。行道之人。皆
不忍也。子路闻而遂除之。此则圣人因言以立训。援事而
抑情。是明例也。礼不云乎。无轻议礼。明其蟠于天地。并彼
日月。贤者由之。安敢小有损益也。况乎丧服之纪。先王大
猷。奉以周旋。以匡人道。一词宁措。千载是遵。涉于异端。岂
王利文 第 12b 页
曰宏教。伏望各依正礼。以厚儒风。太常所请增加。愚见以
为不可。谨议。

** 对建国判

** 典同置臬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或告其越司视事词云知无不为

考工建官。匠人营国。既匡政本。将懋彝伦。惟彼京师。式模
大壮。三门烟竦。九轨绳列。殷称重屋。周曰明堂。必有以悬
之工理。资置臬之审。昼规日景。夜考星躔。阳不遁来。月焉
藏往。属吾君稽古。庶政文明。将太朴为城池。用无私为宫
阙。凡诸奢靡。咸悉弃捐。瞻言主司。虽设何有。况典同之务。

王利文 第 13a 页

隶在宗伯。虽举公道。全非守官。辄相夺伦。焉以逃责。望贻
出位之诫。以厚正名之典。

** 对马惊师徒判

**  仆氏为御马惊师徒小却监军纠为无勇仆氏遂死之或诔其功监军请置乎理诔者执云非罪

师贞以律。大易微言。偫吏听誓。先王垂则。仆氏致躬厮役。
颇事戎昭。似乘邱之总立。宁执御而无勇。遂使秋(一作狄)
塞北。介冑惭容。日暮城南。鼓鼙伤气。监军执简而往。操刀
必割。冀图赏罚。以制忠邪。但授绥匪[:#AS-8FBB:●]。流矢斯验。嘉赴敌
王利文 第 13b 页
以徇节。亦议功而何妨。礼经孔昭。诔德惟允。实仆也之非
罪。宜舍诸而无惑。

* 韦陟

陟字殷卿。宰相安石子。十岁授温王府东阁祭酒朝散大
夫。肃宗朝为吴郡太守。会永王璘兵起。委陟招谕。乃授御
史大夫江东节度使。事平。除御史大夫。拜吏部尚书。卒年
六十五。赠荆州大都督。永泰元年赠尚书左仆射。谥忠孝。

** 誓众文

王利文 第 14a 页

淮西节度使兼御史大夫瑱。江东节度使御史大夫陟。淮
南节度使御史大夫适。衔国威命。各镇方隅。糺合三垂。剪
除凶慝。好恶同之。无有异志。有渝此盟。队命亡族。无克生
育。皇天后土。祖宗神明。实鉴斯言。

* 张楚

楚初仕为临淄掾。调长安尉。转起居舍人。迁礼部员外郎。
出历司马长史治中。

** 游刃赋(以目无全牛必有馀地为韵)

王利文 第 14b 页


善乎庖丁之养刃也。锋不钝。锐不衄。横爽气以凛凛。顿霜
威之肃肃。内则道协于心。外则手应于目。三年之后。不见
全牛。于是手以之发。刃以之投。其虚其徐。刃以吻合。所倚
所触。血自潜流。牛之间兮称有。刃之厚兮云无。以无厚之
刃。入有间之躯。与切泥而不别。将委土而何殊。忘其骨节
之难易。未尝肯綮其斯须。以天合天。騞然响然。目不视矣。
手有存焉。之导兮自大。却之批兮自穿。始以一剖。终以万
全。匠石代之以运斤。未可争长。孔(阙一字)杀之而用剑。难乎
同年。则说屠羊以浅术。望鼓刀以战慄。期百发而百中。笑
无固而无必。乃知丁之道也可久。丁之伎也难有。利推
王利文 第 15a 页
百鍊。不愧于太阿。声中八音。自合于经首。日居月诸。勇其
贾馀。君欲口传。等文惠之相好。我方神遇。觉良庖之不如。
若然者。游合逍遥之事。刃合虚白之意。傥游必有方。刃何
不利。冉冉兮虽不可知。恢恢兮常有馀地。方将解千牛。然
后踌躇以满志。

** 应文辞雅丽科对策(并问)


问。朕闻至道虽微。不言而化。皇天阴[:#AS-84EC:⿰⻖⿱步马]。相叶其彝。信寒暑
而生成。施云雨而沐润。垂范作训。树君育人。时有浇淳。教
王利文 第 15b 页
垂繁略。成汤既圣。禹道云亡。桑扈谷风。屡动诗人之刺。塞
门反坫。时遗宣父之嫌。我国家拯彼颓纲。开兹盛业。朕以
不德。袭号乘时。而皇极之道未敷。谟明之轨尚阙。思宏厥
理。其义安从。至如视听貌言。恒若时若。会极归极。作哲作
乂。一以贯之。何方而可。夫礼以饰情。情疏则礼略。乐以通
感。感至则神和。理内为同。修外为异。同异之用。有昧其功。
人俗未融。伫明斯要。又四时武德。制自何君。五行文始。本
之谁代。昭德盛德。莫辨所尊。昭容礼容。未详所出。悉情以
对。用释余疑。

对。臣闻昔在上皇之抚运也。政宽事明。法简心一。仰察天
王利文 第 16a 页
道。中顺人情。至于不言。混然而化。故上元所以眷命。罔违
于德。下人安定厥居。俾获其利。暑往寒来以信之。云行雨
施以从之。于是乎疫疾不生。祯祥荐至。巍巍荡荡。盖无德
而称焉。自大道既隐。淳原且散。或救弊以忠敬。亦随时而
损益。成康已往。颂声不作。俗薄礼废。政荒人亡。故其诗曰。
交交桑扈。率场啄粟。习习谷风。以阴以雨。此则刺上不能
行政者也。仲尼生周末。伤道不行。乃删诗书。定礼乐。立君
臣上下之节。明奢俭揖让之序。尚不敢救当代变于陪臣。
而称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
王利文 第 16b 页
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者矣。自兹厥
后。颓波浸流。有圣哲之君。聪明之后。岂能振彼凋弊。张其
纪纲。不有我唐。兴建鸿业。乂宁黔首。则扫地将尽。求野多
遗。陛下统皇纲。纂休运。德泽汪濊。仁风洋溢。不宝远物。则
远人格。所宝惟贤。则迩人安。劝农桑。恤刑狱。不夺三时之
务。且惜十家之产。左右伊吕。郡县龚黄。是以驱俗于雍熙。
纳人于轨物者也。岂不徵贤良。论政要。所以达四聪也。临
前殿。察偫言。所以收九术也。梓匠舒幕。所以礼贤也。凌人
散冰。所以救渴也。臣窃以自古求贤之盛。未若今日者矣。

王利文 第 17a 页

赐臣制策曰。皇极之道未敷。谟明之轨尚阙。思宏厥理。其
义安从者。臣实见可久可大之规。非有未敷尚阙之事。此
陛下让之至也。愚臣安敢奉之。若乃考前古之庶徵。究礼
乐之同异。辨皇王之制度。详宗庙之礼仪。此则陛下悬镜
九流。常览百氏。索隐探异。钩深致远。已在圣断。岂有韪而
疑者欤。今下问愚臣。远议其事。陛下岂不欲广于明试。察
臣微才。臣幸对扬。敢不悉情以对。制策曰。视听貌言。恒若
时若。会极归极。作哲作乂。一以贯之。何方而可者。臣闻王
王利文 第 17b 页
者立极。必本于天。天事著于上。人事应于下。昔者禹平水
土。天告成功。锡之以洪范九畴。彝伦攸序。又皇天降其有
极。皇大极中也。言王者能行大中之道。则阴阳和。风雨时。
百谷用成。俊乂用章也。如是则视曰明。听曰聪。貌曰恭。言
曰从。则无恒若之生。自去咎徵之应矣。今天瑞降。地灵集。
所有动作。光孚化先。则一以贯之。道斯不远矣。制策曰。礼
以饰情。情疏则礼略。乐以通感。感至则神和。理内为同。修
外为异。同异之用。有昧其功。人俗未融。伫明斯要者。臣闻
夫礼由阴作。乐以阳来。乐与天地同和。礼与天地同节。诚
能感神动物。安上移风。或以理内为同。或以修外为异。率
王利文 第 18a 页
由和敬。靡不从之者乎。施之人俗。靡不尽善者乎。制策曰。
四时武德。制自何君。五行文始。本之谁代。昭德武德。莫辨
所尊。昭容礼容。未详所出者。臣闻嬴政失御。汉皇乘极。文
景致刑措之美。武宣当雄富之盛。故有四时武德之乐。五
行文始之舞。昭德盛德。因之而尊。昭容礼容。自兹而备。臣
才识愚陋。学业虚浅。猥当圣问。茫然有失。谨对。

** 对祭五岳判

**  所司有事恒山用沈辜御史纠失礼不服

恒山临代。惟岳降神。赵主藏其宝符。武侯图以兵势。是称
王利文 第 18b 页
灵镇。且在祀典。眷此宗伯。用祭祁寒。黍稷惟馨。德之是赖。
牲牢不识。职尔之由。苟失沈埋之规。何班咸秩之礼。匪黩
而慢。宜其不歆。自孽致尤。将欲谁咎。请从直指之按。以塞
旷官之责。

** 与达奚侍郎书

公横海殊量。干霄伟材。郁为能贤。时负公望。雄笔丽藻。独
步当时。峻节清心。高迈流俗。其为御史也。则察视臧否。纠
遏奸邪。其任郎官也。则弥纶旧章。发挥清议。其拜舍人也。
则专掌纶綍。翱翔掖垣。其迁侍郎也。则综覈才名。规模礼
王利文 第 19a 页
物。良由心照明镜。手握纯钩。龙门少登。鹏翼孤运。犹且谦
能下士。贵不易交。顷辱音书。恍若会面。眷顾之重。宿昔不
渝。执玩徘徊。缄藏反覆。伐木之诗重作。采葵之咏再兴。何
慰如之。幸甚幸甚。仆诚鄙陋。素乏异能。直守愚忠。每存然
诺。背憎噂。少小不为。蘧蒢戚施。平生所耻。故得从游君子。
厕迹周行。欢会之间。常多企慕。聊因翰墨。辄写刍荛。公往
在临淄。请仆为曹掾。喜奉颜色。得接徽猷。美景良辰。必然
邀赏。㪷酒脔肉。何曾暂忘。分若芝兰。坚逾胶漆。时范穆二
子。俱在属城。仆滥同人。见称四友。尝因醉后。遂论晚慕。官
王利文 第 19b 页
资众职。许公荣阳。勃然不顾。公诚相期于下郡咸及为荣。
志气之间。悬殊久矣。今范郎中永逝。穆司直寻殂。唯仆尚
存。得观荣贵。此畴昔之情一也。寻应制举。同赴洛阳。是时
春寒。正值雨雪。俱乘款段。莫不艰辛。朝则齐镳。夜还连榻。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及次新乡。同为口号。公先曰。太行松
雪。映出青天。仆答曰。淇水烟波。半含春色。向将百对。尽在
一时。发则须酬。迟便有罚。并无所屈。斯可为欢。此畴昔之
情二也。初到都下。同止客坊。早已酸寒。复加屯踬。属公家
竖逃逸。窃藏无遗。赖侨装未空。同爨斯在。殆过时月。以
王利文 第 20a 页
尽有无。巷虽如穷。坐客常满。还复嘲谑。颇展欢娱。公咏仆
以衣袖障尘。仆咏公以浆粥和酒。复有憨妪。提携破筐。频
来扫除。共为笑弄。此畴昔之情三也。公授郑县。归迎板舆。
仆已罢官。时为贫士。于焉贳酒。犹出荒郊。候得轩车。便成
野酌。留连数日。款曲襟怀。旋怆分离。远行追送。他乡旅寓。
掺袂悽然。虽限山川。常怀梦想。此畴昔之情四也。公在畿
内。仆尉长安。多陪府庭。是称联吏。数游魏十四华馆。频诣
武七芳筵。婉娈心期。绸缪宴语。应接无暇。取与非他。车公
若无。悒然不乐。黄生未见。鄙[:#AS-9C65:⿰丨⺊]
[:#AS-FBED:●]吝偏形。此畴昔之情五
王利文 第 20b 页
也。公迁侍御。仆忝起居。执法记言。连行供奉。举目相见。为
欢益深。焕烂玉除之前。馥郁香炉之下。仰戴空极。尽睹朝
仪。若在钧天。如临元圃。此畴昔之情六也。仆转郎署。先在
祠曹。公自台端。俯临礼部。昔称同舍。今则同厅。退每得陪
行就食。寻常接坐。攀由鸿鹄。倚是蒹葭。咫尺馀光。环回末
职。官连两载。事同一家。此畴昔之情七也。复考进士文策。
同就侍郎厅房。信宿重关。差池接席。掎摭之务。仰山弥高。
于时贤郎。幼年词翰。公以本司恐谤。不议祁奚。仆闻善必
惊。是敬王粲。骤请座主。超升甲科。今果飞腾。已迁京县。虽
云报
王利文 第 21a 页
国。亦忝知人。此畴昔之情八也。凡人有一于此。犹有可论。
况仆周旋若斯。足成深契。所以具申前好。用呈寸心。非欲
称扬。故为繁冗。今公全德之际。愿交者多。昔者未达之前。
欲相知者少。于多甚易。在少诚难。则公居甚易之时。下走
处诚难之日。本以义分相许。明非势利相趋。早为相国所
知。累迁官守。其在铨管也。用仆为京兆掾。其在台衡也。用
仆为尚书郎。只字片言。曾蒙激赏。连谗被谤。备与辨明。察
于危难之情。知在明教之地。后缘疏惰。自取播迁。顾三省
而多惭。甘一黜而何赎。历司马长史。再佐任治中。万里山
王利文 第 21b 页
川。七周星岁。从闽适越。染瘴缠疴。比先支离。更加枯槁。尽
作斑鬓。难为壮心。常情尚有咨嗟。故旧能无叹息。非辞坎
壈。但愧揶歈。遍观昔人沈沦。多因推荐。其有超然。却贵自
达。十不二三。以管仲之贤。须逢鲍叔。以陈平之智。须遇无
知。以诸葛之才。见称徐庶。以祢衡之俊。见藉孔融。如此之
流。不可称数。其于樗散。必待吹嘘。如公顾盻生光。剪拂增
价。岂忘朽株之事。而轻连茹之词乎。即有言而莫从。未有
不言而致。世称王阳在位。贡禹弹冠。彼亦何哉。非敢望也。
复恐傍人疏间。贝锦成章。仆既无负于他人。人岂有嫌于
王利文 第 22a 页
仆。愚之窃料。当谓不然。彼欲加诸。复难重尔。尝试(疑)大抵
如之。或在苍黄。或于疑似。都由听授。不至分明。便起猜嫌。
俄成衅隙。廉蔺独能生觉。萧朱杳不深知。备出时谈。可为
殷鉴。且今之执政。必也择人。若非文儒。祗应吏道。仆于藻
翰留意。则下笔成章。仆于干蛊专精。则操刀必割。历官一
十五任。入事三十馀年。夫琢玉为器者。尚掩微瑕。僝木为
轮者。犹藏小节。仆纵有短。身还有长。至如高班要津。听望
已久。小郡偏州。常才为之。嗟乎。不与其间。益用惆怅。要欲
知某郡太守。以示子孙。未知生涯几何。竟当遂否。天不可
王利文 第 22b 页
问。人欲奚为。然则同时郎官。及馀亲故。自仆贬黜之后。亡
者三十馀人。皆负声华。岂无知已。不与年寿相次。殁于泉
扃。有若范宣城等。就中深密。最与追从。亦思题篇。匪朝即
夕。索然皆尽。非恸而谁。不奈吾侪。多从鬼录。独求荣进。实
愧无厌。向前借誉。于公是谬。自顷探释氏苦空之说。览庄
生齐物之言。宠辱何殊。喜愠无别。希求速进者。示必以前
有。永甘弃废者。未必以后无。倚伏难知。吉凶何定。朝荣暮
落。始富终贫。范卷箦而后荣。邓赐钱而饿死。当黥而贵。折
臂犹亨。翻覆何定。(阙二字)波澜。飘飘风雨。任运推转。何必越
王利文 第 23a 页
性干祈。但以邺城最当官路。使命来往。宾客纵横。马少憩
鞍。人当倒屣。俸禄供币。盖不足云。筋力渐衰。故难堪也。傥
少乖阻。即起憾词。诚兼济之义存。若屡空而理在。加以物
务牵率。形役徒劳。幸有田园。在于河内。控带泉石。交映林
亭。密迩太行。尤丰药物。数千卷足览古今。子侄五六人。薄
娴诗赋。兼令佐酒。何处生愁。更引围棋。别成招隐。风来北
牖。月出东岑。往往观鱼。时时梦蝶。唯开一径。懒问四邻。潘
岳于是閒栖。梁竦由其罢叹。行将谢病。自此归耕。傥不遂
微诚。明神是殛。远陈本末之事。庶体行藏之心。秋中渐凉。
王利文 第 23b 页
唯纳休谧。出处方异。会合无期。愿以加餐。匪唯长忆。不具。
张楚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