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八七
卷二八七 第 16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七

卷二八七 第 1a 页
 张九龄(五)

** 敕吐蕃赞普书

皇帝问吐蕃赞普。近窦元礼往。事具前书。赞普后来亦知
彼意。朕推心天下。皆合太和。况于彼蕃。复是亲娅。仍加结
约。盟誓再三。以至道言之。此亦仁义不薄也。而赞普且犹
未信。复是何心。君长大蕃。固不容易。所云去年七月巂州
将兵抄掠。兼有诈诱。巂州之外。尚隔诸蛮。既背吐蕃。自行
寇抄掠。而乃推托于我。何为遥信虚词。且西南偫蛮。别是
一物。既不容于我。亦不专于吐蕃。去却不追。来亦不拒。乃
卷二八七 第 1b 页
是两界所有。只合任其所归。自数十年来。或叛或附。皆所
亲见。岂假缕言。往者此蛮背恩。侵我边鄙。昆明即巂州之
故县。盐井乃昆明之本城。今复旧疆。何废修筑。而云除却。
是何道理。且边境备守。彼此常事。今既和好。何有嫌疑。至
如西自葱岭已来。沿边诸处。或地势是要。或水土是好。彼
有城镇。亦皆内侵。朕既不解广求。更以自益。缘已和好。不
可细论。且八叠山筑城置镇。皆入汉界。何曾以此为言。而
彼即生词。未知何意。边城委任。当择忠良。无信小人。令得
卷二八七 第 2a 页
閒搆。夏中已热。赞普及平章事部落百姓并平安好。遣书
指不多及。

** 敕吐蕃赞普书

皇帝问赞普自与彼蕃连姻。亦已数代。又与赞普结约。于
今五年。人使往还。未尝有閒。朕以两国通好。百姓获安。子
孙已来。坐受其福。疆场之事。幸且无忧。此虽境上有兵。固
是存而不用。在彼边事。与此何殊。近得来章。又论蛮中地
界。所有本末。前书具言。赞普不体朕怀。乃更傍引远事。若
论蛮不属汉。岂复定属吐蕃耶。彼不得所即叛来。此不得
卷二八七 第 2b 页
所即背去。如此常事。何乃固执。复于国家何有。朕岂利之。
至如彼中铁柱州图地记。是唐九徵所记之地。诚有故事。
朕岂妄言。所修城壁。亦依故地。若不复旧。岂为通和。蛮中
抄掠彼人。勘问亦有此事。缘其初附。法令未行。亦有姚巂
边人。奸险求利。或入蛮同盗。亦不可知。既与赞普重亲。朕
又君临大国。正欲混同六合。岂复侵取一隅。再三巳论。何
乃不信。顾惭薄德。良用咨嗟。且如小勃律国归朝。即是国
家百姓。前遭彼侵伐。乃是违约之萌。朕以结信既深。不顾
其小。中閒遣使。曾不形言。赞普何独相尤。而不思巳西之
卷二八七 第 3a 页
事。所存既大。当共成之。近闻莽布支西行。复有何故。若与
突骑施相合。谋我碛西。未必有成。何须同恶。若尔者。欲先
为恶。乃以南蛮为词。今料此情。亦巳有备。近令勒兵数万。
继赴安西。傥有所伤。慎勿为怪也。朕心无所负。事欲论平。
但国家之所守者信。鬼神之所助者顺。未有背道求福。违
约能昌。何况兵众不可当。而又天道所不假。以此求济。不
亦难乎。远道所传。多应不实。亦计赞普不合异图。故令人
审看。定何缘也。待潘息回日。更别具委曲。今附少物。具如
别数。为路远不得多附。春首尚寒。赞普及公主比如宜也。
卷二八七 第 3b 页
平章事及首领以下并平安好。今使内常侍窦元礼。遣书
指不多及。

** 敕吐蕃赞普书

皇帝问赞普。得七月一日信。所言阴承本奏请不拟与彼
和。将兵马大入者。至如和与不和。事皆由朕自断。何人辄
敢奏闻。何兵即敢擅入。所结亲好。不是近年。文成公主巳
来。亦重叠矣。中閒或绝或继。终是旧好存焉。惟道此有谗
臣。不知彼专搆造。亦须自觉。岂可推过。至如兵马边备。彼
与此同。既见彼处加兵。岂此总无备矣。疑自彼起。不可相
卷二八七 第 4a 页
尤。近日筑城。不出疆界。边头有要。随事修营。何所致疑。以
此为语。如彼频岁亦筑数城。若不恶心。何故严备。固是边
境常事。不足为言。忽此相尤。深所未达。彼蕃必其自守。此
兵终不妄行。所立盟约。更知何用。鬼神知意。不必多言。秋
气已冷。赞普及平章事以下并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 敕吐蕃赞普书

皇帝问赞普。此使前至之日。具知彼意。窦元礼中閒所云。
亦巳备论。且亲以舅甥之国。申以婚姻之好。义非不重。心
岂合疑。顷岁以来。加之盟约。此又不信。其如之何。至如境
卷二八七 第 4b 页
上蛮夷。元是众物。来不可拒。去不可追。前书己言。想所知
也。而每来信使。皆以为词。或云越界筑城。或称将兵抄掠。
且蛮即背彼。伊自筑城。城在蛮中。人即随地。所以侵窃。亦
是偫蛮。皆在荒遐。岂关处分。而归过于我。无乃甚乎。边境
小人。不识大体。此既未免。彼亦有之。閒搆既行。猜嫌互起。
朕近已知此。赞普亦须察之。勿取浮言。亏我大信。以绝两
国之好。甚善甚善。所有诸事。皆具前书。公主所请与人官
及内人品第。即当续有处分。春晚渐热。赞普及平章事首
领百姓并平安好。今有少物。别具委曲。至宜领取。遣书指
卷二八七 第 5a 页
不多及。

** 敕金城公主书

敕金城公主。岁月流易。忽复经年。言念远情。何能巳巳。比
者通好。信使数来。知彼所宜。善足为慰。国家大计。以义断
恩。离别婴心。固当自抑。仍善须和顺。使欢好如初。所请授
官及内人品第。既久在彼。诚亦可矜。即当续有处分。宗元
礼衰疾。近不能起。贾混之缘此未得独行。待其稍瘳。亦即
遣去。今有少信物。至宜领取。春晚。公主已下并平安好。遣
书指不多及。

卷二八七 第 5b 页

** 敕吐蕃赞普书

皇帝问赞普。朕与彼国。既是旧亲。近年以来。又加盟约。如
此结固。仍有猜嫌。明知异域之心。亦难可保。比者所有信
使。惟知怨此相违。自料国家。何负于彼。至于突骑施。蕞尔
丑虏。顷年恃我为援。幸至今日。而敢辜恩。朕未即诛之。待
其恶积。赞普越界与其婚姻。前者以意向道。即云寻已告
绝。朕亦委信。以为必然。今乃定婚如初。党恶可见。又莽布
支西出。朕具知之。今窦元礼往彼。问以何故。又道别缘他
事。为此遣还。其人实将兵西向。拟行攻取。前后诈妄。言与
卷二八七 第 6a 页
事违。验在目前。得不叹恨。夫人之所以为贵者。以其有信
有礼。国之所以能强。亦云惟信与义。若言不可信。义不可
亲。虽在匹夫。尚多耻愧。何况君长。能无情乎。彼突骑施。人
面兽心。偏僻荒远。见利则背。与亲实难。赞普背朕宿恩。共
彼相厚。应非长策。可熟思之。又比来观彼事意。有殊往日。
惟任计数。以此为能。今与突骑施和亲。密相结托。阴有赞
助。而傍作好人。如此潜谋。亦非远计。所欲为患。不过边庭。
且边鄙之于中国。如毫毛之在身耳。以彼戎狄。侵我毫毛。
虽实无多。何须有损。朕所以殷勤和好。欲静边人。君国之
卷二八七 第 6b 页
心。不能忘也。亦与赞普累代旧亲。幸无大故。不宜轻绝。今
边镇兵马。不可不防。彼亦有之。与此无别。既不先举。自足
知心。从前所言。岂有虚也。秋晚稍冷。赞普及平章事首领
百姓并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 敕金城公主书

敕金城公主。数有来使。闻彼安宁。差慰遥心。想所知也。柔
顺之道。既以夙成。终始用心。贵于无失。惟此而已。馀不足
言。所附物并依领。具有还答。并更附少信物。别有委曲。至
宜领取。秋冷。念比何似。遣书指不多及。

卷二八七 第 7a 页

** 敕吐蕃赞普书

皇帝问吐蕃赞普。比亦觉彼事势有异。略加防备。仍未益
兵。今得安西表来。莽布支率众巳到。今见侵轶军镇。并践
暴屯苗。先知彼有异谋。犹未自将至此者。且莽布支西出。
朕先知之。前令问其行由。得报自缘别事。今乃为贼。负心
如何。安西诸军。去此万里。仓卒遇敌。何暇奏裁。既彼交侵。
必应拒斗。倘有伤损。可无相尤。军城镇守之人。不可刺手
就死。事由彼起。深所咨嗟。且累代旧亲。复新有盟约。彼既
卷二八七 第 7b 页
欺负天地。违犯鬼神。如此用心。更知何道。一往边头所备。
只缘虑有非常。今果如言。防乃不错。突骑施异方禽兽。不
可以大道论之。赞普与其越境相亲。只虑野心难得。但试
相结。久后如何。于朕巳然。义则合绝。但为誓约在近。亲好
又深。彼虽背恩。岂我尤效。先令奔问。欲尽旧情。必定为恶。
别为之所。一昨遣内常侍刘思贤送公主封物。并每年国
信物。见已临路。适会表来。思贤此行。量其在道迟缓。今故
令刘思贤判官刘明子先行。具宣往意。秋冷。赞普公主及
平章事首领百姓并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 敕西州都督张待宾书

卷二八七 第 8a 页

敕天山军使西州刺史张待宾。吐蕃背约。入我西镇。观其
动众。是不徒然。必与突骑施连谋。表里相应。或恐贼心多
计。诸处散下。铁关千术四镇咽喉。倘为贼所守。事乃交切。
巳敕盖嘉运与卿计会。简练骁雄。于要处出兵。以为声援。
仍远令探候。知其有无。自外临时。皆委卿量事。秋冷。卿及
将士并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 敕河西节度副大使牛仙客书

敕河西节度副大使太仆卿摄御史大夫牛仙客。突骑施
卷二八七 第 8b 页
连岁犯边。凶恶如此。若不威服。祗长寇雠。自夏及今。连岁
不散。疏勒虽解。边城见侵。虽无如我何。亦为边所患。终须
有计。以挫凶谋。卿可于西河诸军州拣练骁雄五千人。即
赴安西。受王斛斯部分。朕当发遣十八年安西应替五千
四百八十人。与彼相续。足得成师。若无暂劳。何从息甲。且
此贼狂悖。不论信义。直肆凶毒。其意巳然。不此加兵。以图
扑灭。使其骄暴。岂有宁时。巳敕盖嘉运与王斛斯审量事
宜。临时为计。既为卿探访所管。亦宜随要指麾。兼有别敕
发三万人。此但声援而巳。可大张威势。远使震摄。又恐安
西资用之乏。卿可于凉府将二十万段物往安西。令随事
卷二八七 第 9a 页
支拟。及充宴赐。朕则续支送凉府。冬中甚寒。卿及将士并
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 敕天山军使张待宾书

敕天山军使张待宾。近知贼下烧此。安然即去。竟无斥堠。
来不预知。如此防边。无乃疏阔。此一分头抄掠。计其数不
至多。向若烽燧稍明。复与北庭计会。相与来击。贼可无遗。
且边镇统军。俱受朝委。共防患害。何异一家。况在绝漠。尤
宜相协。巳敕盖嘉运讫。可与之筹宜。凶党复来。固须有预。
冬中甚寒。卿及将士并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卷二八七 第 9b 页

** 敕护密国王书

敕护密国王真檀。朕知卿忠赤。能保国境。所以前加礼命。
用叶蕃情。卿感此殊恩。尽力外禦。闻有凶寇。能伸远绩。以
义动众。虽弱必强。岂独人心。亦有神鉴。朕用嘉叹。不可忘
也。冬末甚寒。卿及将士并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 敕护密国王书

敕护密国王真檀。发匐积恶。自取灭亡。想所具知。不复烦
述。卿比者虽受册立。缘此未得还蕃。彼既伏辜。固无隔阂。
卿宣扬国命。慰抚远人。保我西陲。长守诚节。突骑施凶悖。

卷二八七 第 10a 页

恣其抄掠。卿宜善计。勿令不觉其来。已西商胡。比遭发匐
劫掠。道路遂断。远近吁嗟。卿宜还国。必须防禁。蕃中事意。
远路难闻。可量彼权宜。便与王斛斯计会。夏末甚热。卿及
首领百姓并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 敕识匿国王书

敕识匿国王乌讷没莫贺咄。卿比与护密相为唇齿。而发
匐凶狡。劫杀商胡。罪不容诛。走投异域。朕知其恶积。改立
真檀。遽闻却来。还占本国。卿等雠疾顽暴。相率诛之。累岁
卷二八七 第 10b 页
逋逃。一朝剪灭。永言忠义。深所嗟称。今授卿将军。赐物二
百匹。锦袍金钿带七事。巳下节级亦有衣物。各宜领取。夏
末甚热。卿及百姓并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 敕勃律国王书

敕勃律国王苏没谨忙。得王斛斯表卿所与斛斯书。知卿
忠赤输诚。闻有外贼相诱。执志无二。又闻被贼侵寇。颇亦
艰虞。能自支持。且得退散。并有杀获。朕用嘉之。卿兄麻来
兮及首领已下。各量与官赏。具如别敕。今赐物三百匹。银
盂缶银盘各一。衣一副。并金钿带七事。至宜领取。夏中甚
热。卿及首领以下并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卷二八七 第 11a 页

** 敕诸国王叶护城使等书

敕诸国王叶护城使等。突骑施不道。连年作寇。使我边镇。
常以为虞。诸处攻窥。所在坚守。能伺其隙。各有诛夷。比卿
等赤诚。临事效节。使袄不胜德。氛祲自消。遥料凶谋。还虑
再下。且贼众乌合。疲于重来。劳则心离。久必有隙。卿等常
须有预。以逸待之。一二年间。奇功可立。富贵之举。彼贼是
资。忠烈之怀。此心可度。今各赐卿衣一副。聊慰诚勤。所有
勋劳。已令叙定。当续有处分。想亦知之。春暄。卿及将士并
卷二八七 第 11b 页
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 敕罽宾国王书

敕罽宾国王。得四镇节度使王斛斯所翻卿表。具知好意。
然事在绝域。不可预图。卿若诚心。任彼量度。事遂之日。必
有重赏。朕每于远国。未尝有所食言。想亦知之。勿致疑也。
秋初尚热。卿及首领以下并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 敕日本国王书

敕日本国王王明乐美御德。彼礼义之国。神灵所扶。沧溟
往来。未尝为患。不知去岁。何负幽明。丹墀真人广成等入
朝东归。初出江口。云雾斗暗。所向迷方。俄遭恶风。诸船飘
卷二八七 第 12a 页
荡。其后一船在越州界。其真人广成寻已发归。计当至国。
一船飘入南海。即朝臣名代。艰虞备至。性命仅存。名代未
发之间。又得广州表奏。朝臣广成等飘至林邑国。既在异
国。言语不通。并被劫掠。或杀或卖。言念灾患。所不忍闻。然
则林邑诸国。比常朝贡。朕已敕安南都护。令宣敕告示。见
在者令其送来。待至之日。当存抚发遣。又一船不知所在。
永用疚怀。或已达彼蕃。有来人可具奏。此等灾变。良不可
测。卿等忠信则尔。何负神明。而使彼行人。罹此凶害。想卿
闻此。当用惊嗟。然天壤悠悠。各有命也。中冬甚寒。卿及首
卷二八七 第 12b 页
领百姓并平安好。今朝臣名代还。一一口具。遣书指不多
及。

** 敕西南蛮大首领蒙归义书

敕西南蛮大帅特进蒙归义及诸酋首领等。卿近在边境。
不比诸蕃。率种归诚。累代如此。况卿等更效忠赤。朕甚知
之。顷者诸酋之中。或有携贰。相率自讨。恶党悉除。即日蕃
中应且安帖。然则地临外境。亦须有预。人无远虑。必有近
忧。卿可思之。岂虚语也。所有蕃中事意。使者具知之。比秋
凉。卿及百姓并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卷二八七 第 13a 页

** 敕柘静等州首领书

敕柘静等州部落。昨王承训去。缘当州百姓。有相扇动。故
令宣旨。告示彼人。如卿柘静等州。种落各异。本自宁帖。何
复为言。比者采访使处置。或未得所。朕既知之。已有处分。
卿等祖父忠赤。输诚国家。既是子孙。久袭冠带。各守先业。
是得坦然。何所忧虞。而云惊惧。宜各递相告语。勿使更然。
夏中已热。首领百姓并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 敕西南蛮大首领蒙归义书

卷二八七 第 13b 页

敕蒙归义。吐蕃于蛮。拟行报复。又巂州盐井。本属国家。中
间被其内侵。近日始复收得。卿彼蕃落。亦应具知。吐蕃惟
利是贪。数论盐井。比有信使。频以为词。今知其将兵拟侵
蛮落。兼拟取盐井。事似不虚。国家与之通和。未尝有恶。今
既如此。不可不防。卿即与达奚守圭部落团练。候其有动。
方可出兵。必无事踪。亦不得先举。巂州相去。道里稍遥。若
有惊急。复须为援。并委卿与达奚守圭计会。无失事宜。卿
于国尽诚。在边为捍。委寄得所。朕复何忧。秋中渐凉。卿及
首领部落百姓并平安好。今故令内给事王承训往。一一
口具。遣书指不多及。

卷二八七 第 14a 页

** 敕蛮首领铎罗望书

敕故姚州管内大酋长那傍时嫡孙将军铎罗望。卿之先
祖。输忠奉国。遽闻徂逝。深怆于怀。言念边人。必藉抚绥。又
逼蕃界。兼资镇遏。卿宜缵承先业。以副朕心。故遣宿卫首
领王白于姚州都督达奚守圭计会。就彼吊慰。便授卿袭
浪穹州刺史。并赐绫彩三百匹。至宜领取。秋中已凉。卿及
首领已下并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 敕安南首领爨仁哲等书

卷二八七 第 14b 页

敕安南首领岿州刺史爨仁哲潘州刺史潘明威獠子首
领阿迪和蛮大鬼主孟谷误姚州首领左威卫将军爨彦
徵将军昆州刺史爨嗣绍黎州刺史爨曾戎州首领右监
门卫大将军南州刺史爨归王南宁州司马威州刺史都
大鬼主爨崇道升麻县令孟耽卿等。虽在僻远。各有部落。
俱属国家。并识王化。比者时有背叛。似是生梗。及其审察。
亦有事由。或都府不平。处置有失。或朋雠相嫌。经营损害。
既无控告。自不安宁。兵戈相防。亦不足深怪也。然则既渐
风化。亦当颇革蛮俗。有须陈请。何不奏闻。蕃中事宜。可具
言也。今故令掖庭令安道训往彼宣问。并令口具。有不稳
卷二八七 第 15a 页
便。可一一奏闻。秋中巳凉。卿及百姓并平安好。遣书指不
多及。

** 张守圭奏裨将安禄山失利送戮京师批

穰苴出军。必诛庄贾。孙武行令。亦斩宫嫔。守圭军令若行。
禄山不宜免死。

** 南郊赦书

门下。朕获主三灵。于今一纪。听政中昃。每不敢康。观书乙
夜。将求诸道。顷年已来。每思至理。或远人不率。或嗣岁不
登。淳朴未还。惕厉斯在。为人上而惭德。奉天明以畏威。故
卷二八七 第 15b 页
祝史正辞。必期于陈信。郊丘备礼。将俟于升平。今正宗庙
降灵。克开厥后。乾坤交泰。保合太和。麟凤龟龙。元符黄瑞
之祉。蛮夷戎狄。梯山航海之琛。莫不日月以闻。道路相属。
顾惟不德。当兹休运。钦若昭报。畴咨故实。所以今年献春。
恭祠后土。季秋吉日。追崇九庙。采必先于鲁经。稽肆类于
虞典。爰因长至。钦谒上元。告受命之元符。昭严配之成绩。
大典云备。至诚克展。诸侯骏奔。来于穆之相。百神受职。率
咸秩之文。六变已陈。三献斯毕。盖春秋之大事莫先乎祀。
王者之盛礼莫重于郊。柴燎克终。感庆罔极。岂予一人之
卷二八七 第 16a 页
福。亦尔万邦之赖。宜因咸和之际。俾承厚下之泽。可大赦
天下。自开元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昧爽已前。罪无轻重。
巳发觉未发觉。已结正禾结正。系囚见徒。大辟罪已下。咸
赦除之。其十恶死罪造伪头首劫贼杀财主。在不赦例。就
中仍虑有冤滥者。所司具状送中书门下。尽理详覆奏闻。
朕将亲览。其有亡命山泽。挟藏军器。百日不首。复罪如初。
敢以赦前事相告言者。以其罪罪之。升坛行事官及供奉
官。三品巳上赐爵一级。四品以下加一阶。诸县官并准此。
升坛例内外文武官及致仕并前资陪位者。赐勋一转。缘
卷二八七 第 16b 页
大礼有职掌并押当者。更加一阶。斋郎并放出身。皇亲诸
亲陪位未出身者并放选。已出身者赐勋一转。亲王公主
各与一子官。三品卫监门黄衣长上飞骑万骑。并仗内杂
色人在斋宫宿卫。及诸色人有资劳人。缘大礼有职掌。并
流外行署预见大礼者。亦赐勋一转。其充香炉执扇及礼
生祝史赞者。赐勋外日选优与处分。兵士宿卫斋宫。并诸
色无资劳缘大礼职掌。及京兆府百姓缘南郊祗应者。各
免其家一年杂科差。南北卫将军率中郎将宿卫斋宫者。
并同升坛例。其诸军节度大使及三都留守。虽不陪位。

卷二八七 第 17a 页

委寄既重。特宜同升坛官例。百岁老人赐棉帛五段。粟五
石。县令至其家存问给付。孝子顺孙。义夫节妇。旌表门闾。
终身勿事。已旌表者。量加优恤。诸州百姓。或因逢水旱流
寓未安者。宜令所司与朝集使即作赈恤安辑法奏闻。其
单贫卫士。番镇久次。令州府长官择灼然者放免番役。征
行人家。州县检校。勿使侵欺。碛西镇人。途路悬邈。特宜赐
勋一转。[:#AS-844C:⿰鱼众]寡茕独。亦令州县倍加矜恤。使得存济。元置义
仓。救人不足。承前贷百姓粮及种子未纳者。并放免。不得
卷二八七 第 17b 页
却徵。自古圣帝明王。忠臣烈士。名山大川。并令所管致祭。
其已得替官人。并轻累未得处分。非老弱疾病。犹堪处事
者。量加收叙。使免失职。其左贬官。非逆人五服内亲。及犯
赃贿名教者。所司责勘奏闻。量移近处。其官人有清白政
术。堪任刺史县令。及抱器怀才。不求闻达者。州长官其以
名荐。宗室中有孝悌才术。为众所知。仍在卑任者。委宗正
具以名奏。君臣一体。休戚共焉。朕钦承天命。恭传大宝。盖
凭累祖馀业得一之符。亦由偫公旧勋不二之力。永言繄
赖。其敢忘之。自武德已来实封功臣。知政宰辅。有身无大
故。而亡官失爵。子孙沦屈者。所由勘实。具以状闻。存者
卷二八七 第 18a 页
可畴其官荣。逝者当录其允嗣。使幽明同庆。知有今辰。亚
献邠王守礼终献宁王宪各赐物一千匹。捧俎申王撝夹
侍岐王范辥王业各赐物七百匹。侍中源乾曜中书令张
说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王晙各赐物五百匹。正衣
驸马都尉王守一王繇温曦宗正少卿崔澄各赐物三百
匹。二王后赐物一百五十匹。坛场使京兆尹孟温礼赐物
二百匹。修造羽仪使赐物一百匹。修撰仪注官五品已上
赐物一百匹。六品已下赐物七十段。自馀陪位预宴官。一
品赐物一百匹。二品三品八十匹。四品五品六十匹。六品
卷二八七 第 18b 页
七品四十匹。八品九品三十匹。鸿胪诸蕃使与见大礼及
在本蕃王侯大酋长。并同宴会例给赐。郡主县主各赐物
八十匹。缘大礼数处有职掌者。任于一头从高叙。天下州
府赐酺三日。京城五日。任所在百姓村坊宴乐。不得科率
聚敛。其有处分未该者。令所司及本使比类奏闻。赦书日
行五百里。主者施行。

** 东封赦书

门下。朕闻天监惟后。后克奉天。既合德以受命。亦推恩而
复始。厥初作者。七十二君。道洽迹著。时至符出。皆用事于
卷二八七 第 19a 页
介邱。升中于上帝。人神之望。盖有以塞之。皇王之序。固可
得而言也。朕接统千岁。承光五叶。惟祖宗之德在人。惟天
地之灵作主。往有内难。幽赞而集大勋。闻无外虞。守成而
缵旧服。未尝不乾乾终日。思与公卿大夫上下叶心。聿求
至理。以宏我列圣。其庶几乎馨香。今九有大宁。偫氓乐业。
时必敬授而不夺。物亦顺成而无夭。懋建皇极。幸致太和。
洎乃幽遐。率由感被。戎狄不轨。唯文告而来庭。麟凤已臻。
将觉悟而在薮。以故凡百执事。亟言大封。顾惟不德。初欲
勿议。伏以先圣储祉。与天同功。荷传符以在今。敢侑神而
卷二八七 第 19b 页
无报。大节斯在。朕何让焉。遂奉遵高祖太宗之业。宪章乾
封之典。时迈东土。柴告岱宗。精意上达。肸蚃来应。信宿行
事。云物呈祥。登降之礼斯毕。严配之诚获展。百神偫望。莫
不怀柔。四方诸侯。莫不来庆。斯事天道之介福。邦家之耿
光也。无穷之休祉。岂独在予。非常之惠泽。宜其逮下。可大
赦天下。自开元十三年十一月十三日昧爽已前。大辟罪
巳下。罪无轻重。巳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系囚见徒。
咸赦除之。惟十恶死罪。不在此限。流人未达前所者放还。
其有挟藏军器。亡命山泽。百日不首。复罪如初。敢以赦前
卷二八七 第 20a 页
事相告言者。以其罪罪之。内外文武官。三品已上赐爵一
等。四品已下加一阶。邠王守礼宁王宪岐王范辥王业各
与一子三品官。公主嗣王郡主县主各与一子官。其应文
武行从官。加阶之外。并赐勋两转。三卫引驾细引黄衣长
上飞骑彍骑。先有武散官者加两阶。未给武散官者各赐
勋两转。卫士马主戎车主幕士掌闲供膳太常。及仗内音
声人。行署及蕃官(阙二字)并别敕杂色定名行从人。亦赐勋
两转。缘大礼登山(阙三字)从行事舆脚等官。三品已上特赐
一阶。仍与一子(阙三字)已下特赐一阶。仍赐勋两转。量与进
卷二八七 第 20b 页
改。其四军别(阙二字)山宿卫。及诸司上山执当官。三品己上
赐爵一等。仍与一子出身。四品已下加一阶。赐勋两转。亦
量与进改。其白身人及行署蕃官放蕃选。其山下升坛行
事官。三品已上加爵一等。赐勋一转。四品已下加一阶。赐
勋一转。选日稍优。诸献官及宿卫斋宫将军率中郎并郎
将。并两京留守诸军节度使。并同升坛例。诸有职守押当
非升坛例诸有职人加一阶。选日优量。其加阶应入三品
五品人非特赐者。并依十一年三月二十八日敕节限。斋
郎礼生见任官前资官已上人。并依资量材与处分。未出
卷二八七 第 21a 页
身者放出身。皇亲别敕承恩陪位者亦准此。诸州岳牧。四
府长史。朝觐陪位者。泛阶之外。各赐勋一转。诸方使人及
诸州父老宗姓。并从家子孙至岳不得陪位者。并赐勋一
转。赐物五段。诸州及[兖]州道僧至岳见大礼者。并赐物五
段。孔子后袖圣侯量才与处分。天下致仕官。各依本品赐
一季禄并束帛。其陪位者。仍赐勋一转。诸蕃侯王酋长来
会礼者。各加一官。至都节级并与赐物。其入朝留在边军
人亦准此。其蕃中祗候衙官刺史县令。并赐物及袍带。突
厥可汗小杀等诸国王。守护塞垣。岁月朝贡。并宜赐物。副
卷二八七 第 21b 页
使将往。侍老年百岁已上者版授下州刺史。妇人版授郡
君。年九十巳上者版授上州司马。妇人版授县君。年七十
巳上者版授县令。并妇人版级。量赐粟帛。其预见大礼侍
老。各别加侍丁一人。孝子顺孙。义夫节妇。旌表门闾。终身
勿事。行人之家。及[:#AS-844C:⿰鱼众]寡茕独。并疾病不能自存者。委州县
长官倍加存恤。诸军行有文武散官已上者加一阶。白身
者赐散勋一转。欠负官物逋悬租调。并宜放免。其行过州
县。供顿劬劳。并贴顿百姓。有杂差科。并车马夫役者。并免
一年租赋。[兖]州免二年租赋。当顿官人始末不绝者。与中
卷二八七 第 22a 页
上考。仍赐勋一转。朕永惟王业。繄赖旧勋。元首股肱。其犹
一体。自武德已来功臣宰辅。或名存王府。遣嗣沈沦。或身
无大故。衔屈泉壤。宜令所司访择申理。唐(此处隆字避元
宗讳)元年六月二十六日立功官人。往属艰难。能尽忠义。
今成大礼。何日忘之。宜各与一子出身。无子者任回与周
亲之人。有司试策三道。等第收奖。朕躬陟天门。宿斋日观。
时属严冬雪后。初夜风寒。朕因露立祈恩。誓欲代人当咎。
俯仰之际。顿息霜飙。奠献之晨。变同韶景。诚荷上天垂祐。
亦赖灵山吐祥。诗云。无德不报。宜封太山神为天齐王。礼
卷二八七 第 22b 页
秩加三公一等。宜令所管崇饰祠庙。环山十里。禁其樵采。
给近山二十户复。以奉神祠。率土之内。赐酺七(英华作五)日。任
于村坊内宴乐。不得聚敛烦劳。其节文有未沾及者。所司
比类奏闻。其封祠有数处行事者。从一处叙。赦书日行五
百里。主者施行。

** 后土赦书

门下。昔者巡狩所至。柴瘗斯行。盖取诚享。以遵告类。朕恭
承祖宗之烈。获主神祗之祀。夙夜祗畏。不敢荒宁。故勒兵
朔陲。先展义于汾社。回旆脽上。遂有事于郊坛。王者父事
卷二八七 第 23a 页
天。母事地。汉氏祈谷。未始正名。周礼降神。乃为徼福而巳。
朕以天命之重。子道为先。惟兹精诚。在乎敦孝。庶蒙福于
四海。期永康于兆人。是以率由旧章。敬恭明祀。严配之诚
既展。奠献之礼又终。且春秋之义。大事在祀。斋祭之福。庶
品维祺。岂独在予。而有斯庆。可大赦天下。自开元二十年
十一月二十一日昧爽已前。大辟罪已下。罪无轻重。已发
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系囚见徒常赦所不免者。咸赦
除之。官人犯赃及有罪被推者。本罪虽原。不得更令却上。
仍别与处分。自先天已来。有杂犯流移人等。并配隶人等。
卷二八七 第 23b 页
各量移近处。左降官未经量移。及经量移未复本资者。奏
听进止。天下遭损免州。应损户成(诏令作减)一分已上者。及供
顿州。无出今年地税。如已徵纳。听折来年地税。逋租悬调。
贷粮种子。欠负官物在百姓腹内者。并宜放免。其不损处(
一作免)州。自开元十七年巳前。所有贷粮种子。负欠官物在
百姓腹内者。亦宜准此。诸州缘供顿所差贴助夫。亦放其
家今年地税。孝子顺孙。义夫节妇。旌表门闾。终身勿事。诸
州侍老。百岁已上赐粟七石。九十已上赐粟五石。八十已
上赐粟三石。所由速付。勿淹旬日。太原潞州府侍老等。先
卷二八七 第 24a 页
已加恩。不在此例。亚献皇太子鸿赐物二千匹。终献庆王
泽赐物一千匹。邠王守礼宁王宪辥王业各赐物一千匹。
忠王浚已下各赐物三百匹。夹侍正衣进圭捧圭汝阳郡
王淳等各赐物三百匹。皇太子夹侍正衣各赐物一百五
十匹。裴光庭萧嵩。弼亮朕躬。宏益斯远。本有优异。何殊等
夷。加阶赐爵之外。各与一子官。无子者任与周亲。仍各赐
物三百匹。二王后各赐物二百匹。长公主各赐物三百匹。
嗣王郡主县主赐物二百匹。行从文武官。三品已上赐物
八十匹。四品五品赐物六十匹。六品七品赐物四十匹。八
卷二八七 第 24b 页
品九品赐物二十段。升坛官三品已上特赐一阶。四品已
下各加一阶。应入三品五品官阶相当。不限考数听得入。
知顿使及判官修礼仪官撰玉册文官知顿御史加一阶。
修坛场州刺史及书册官各赐物一百匹。其已有升坛职
掌。从头处分。缘大礼有职掌官赐勋三转。行从官首末不
绝及陪位官各赐勋两转。内外文武官。三品以上赐爵一
等。四品己下各加一阶。致仕官三品已上赐物七十匹。四
品五品各五十匹。行从蕃客鸿胪安置陪位见大礼者。宜
赐物五十匹。节级分付。南北衙应宿卫斋宫官。及左右厢
卷二八七 第 25a 页
知兵马虞候总管已下。及判官别奏兼孔目官等。更加勋
一转。前资官选日稍优与处分。白身人有资劳者。简选之
日优与处分。无资荫者赐勋两转。南北衙行从三卫飞骑
万骑引驾细引及监门直长主帅黄衣长上。各赐勋两转。
仍各赐物五段。两营弩(一作弓)手六番并行。宜各赐勋两转。
物五段。仍量折番役。诸卫彍骑及兵角弓手官马主掌闲
幕士驾士供膳士供膳主习驭工人乐人杂户官户白身
有职掌人合行从人等。各赐勋一转。物三段。其斋郎既是
见任官。准坛上坛下有职掌官例处分。执弹三卫及礼生
卷二八七 第 25b 页
赞者。各减二年劳。无劳可减者。选日稍优与处分。流外行
署从者各赐勋一转。有职掌者各赐勋两转。供顿州刺史
同陪位官例。始末专知顿。官各与一中上考。蒲州刺史宝
鼎县官同升坛官处分。管坛一乡百姓给复二年。蒲州侍
老等。准太原潞州例降一等处分。武德初功臣。每有大庆。
必存追远。业参运始。义合赏延。其子孙沈翳无在朝者。宜
令勘实。即与一子官。唐(此处隆字避元宗讳)元年立功官等。艰难之
际。诚效亦深。言念其初。岂忘终始。其三品已上各赐一品
官。五品已上各赐紫金鱼袋。有亡没者优赠一官。仍与
卷二八七 第 26a 页
一子官。一子先得官者。选日优与处分。两京留守京兆河
南尹四大都督府长史诸军节度副大使。准行从官例处
分。诸方通表疏使人预见大礼。准陪位官处分。诸道战亡
人家。仰州县存恤。不周济者。量事赈给。诸军健儿。别敕行
人。各赐勋一转。仍令所司速勘会团奏。官写告身。送付诸
道行人。或有身死被逃。犹徵课役。累及亲邻。即宜审勘。为
其除削。皇亲中有文武才用堪任使者。委宗正具荐。当与
奖擢。五岳四渎。名山大川。自古圣帝明王。忠臣烈士辅相。
各令致祭。务尽诚洁。赦书有所不该者。所司比类奏闻。亡
卷二八七 第 26b 页
命山泽。挟藏军器。百日不首。复罪如初。敢以赦前事相告
言者。以其罪罪之。率土之内。赐酺三日。赦书日行五百里。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主者施行。

** 藉田赦书

门下。昔者受命为君。体元立极。未有不谨于礼而能见教
于人。朕其庶乎有惭作者。方册存而可举。旧章绝而复寻。
自古所行。无一而废。将以上乞灵于宗社。下蒙福于黎元。
朕兹精诚。天实降鉴。今嗣岁初吉。农事将起。礼有先于耕
藉。义缘奉于粢盛。是所严祗。敢不敬事。故躬载耒耜。亲率
卷二八七 第 27a 页
公卿。以先万姓。遂终千亩。谓敦本之为小。何布泽之更深。
宜有顺于发生。俾无偏于行惠。可大赦天下。自开元二十
三年正月十八日昧爽已前。大辟罪无轻重。已发觉未发
觉。已结正未结正。系囚见徒。咸赦除之。其犯十恶死罪。不
在赦限。自馀死罪。特宜配流岭南远恶处。官典犯赃本犯。
至死贬与岭南远恶。左降官至流者亦量贬与远。官典配
诸军效力。计赃至徒。仍不得重令却上。天下诸州。损免处
地税先矜放。其非损免处。有贫乏未纳者。并一切放免。京
兆河南府秦州百姓。有诸色勾徵。及逋悬欠负。亦宜放免。
卷二八七 第 27b 页
其在官典及仓督等腹内者。不在免限。天下色役。爰及支
用。务令节减。并诸州贡赋。先令中书门下均融减省。宜准
前敕。速即条奏。损免州税户钱未纳。并七等已上户租先
未处分。及五色资钱课未纳。灼然不辨者。并放至蚕麦秋
收已来赎纳。损免州逃兵健儿。承前访捉不获。合取籍人
充替。自资送装送军。程期逼迫。颇亦辛苦。并放至蚕麦已
后发遣。仍令所司预与军州计会。诸军征行人。并令州县
存恤。其行人有父母年七十已上者。委本道采访使检责
取实。牒报本军。即放还本贯。军司据阙数。募取健儿充替。

卷二八七 第 28a 页
人及防丁有身亡者。为造棺榇。递还本处。诸州应发遣防
丁。去本贯一千里已上。比来除正课之外。给一丁充资。多
不济办。宜更量与资助。两京城内今年所有诸杂夫役。并
宜免放。应须使役。以诸色钱和雇取充。农桑是时。不得妨
夺。州县长官。倍加劝课。孝子顺孙。义夫节妇。旌表门闾。[:#AS-844C:⿰鱼众]
寡茕独。不能自存。量加优恤。天下侍老。百岁已上版授上
州刺史。九十中州刺史。七十已上上州司马。其九十以上。
所由仍量给酒肉。各令存问。亚献皇太子鸿赐物二千匹。
终献庆王潭赐物一千匹。邠王守礼等各赐物一千匹。忠
卷二八七 第 28b 页
王浚已下各赐物三百匹。夹侍正衣进圭捧圭汝阳郡王
淳等各赐物二百匹。皇太子夹侍正衣等各赐物一百匹。
裴耀卿张九龄李林甫。自其翊赞。诚有忠益。颁赏以序。等
数须优。宜与一子官。仍各赐物三百匹。二王后各赐物一
百匹。长公主公主各与一子官。仍各赐物二百匹。嗣王郡
主县主各赐物一百五十匹。在京文武官见任及致仕。并
诸色陪位官。一品赐物八十匹。二品七十匹。三品六十匹。
四品五十匹。五品四十匹。七品六品三十段。八品九品二
十段。节度使副大使三都留守京兆尹各一百匹。四大都
卷二八七 第 29a 页
督府长史诸道采访使各八十匹。诸赐物应两给者。从一
处给。其耕官及侍耕官。各赐勋两转。丞相萧嵩与一子官。
仍赐物二百匹。摄九卿诸侯等各与一子出身。仍各赐物
一百五十匹。侍耕执牛官各赐物一百二十匹。升坛行事
官修礼仪官及刺史判官等。更赐一阶。应入三品及五品
官阶相当。减四考听入。摄司徒信安郡王祎。礼仪官韦绦。
既不叙阶。祎与一子官。赐物二百匹。绦与一子出身。赐物
一百五十匹。其升坛及修礼仪两兼者。从一加阶。应与一
子官及出身者。若无子。听回与周亲。供奉及押阶不升坛。
卷二八七 第 29b 页
并坛下行事。及助耕勒牛官。别敕差中书门下差定人等。
泛阶合入三品五品官阶至考未定者。待考定日听叙。非
待考者赐勋四转。未承别赐者各赐一等。知顿使赐物一
百匹。修坛场长官屯官撰玉册文官各赐物八十匹。书玉
册官赐物五十匹。管藉田县令赐物六十匹。在东京文武
官朝集使外官充十道采访使。并判官诸道节度副大使。
并诸方通表使诸敕使判官。新除五品已上官未赴任都
城畿县令见陪位者。三品以上转爵一级。四品已下进一
阶。皇亲诸亲及九庙子孙不入等陪位者。并外文武官九
卷二八七 第 30a 页
品已上。各赐勋一转。诸蕃入朝及贺正蕃客应陪位者。共
赐物五十匹。节级分付。南北衙行从宿卫斋宫者。及文武
官押当有职掌。并诸色杂职掌。并应耕公卿从官等。各赐
勋一转。万骑及飞骑见当上者。各赐勋一转。其宿卫斋宫
者。加赐物三段。仗内坊侍诸色行从人。各赐物三段。彍骑
番兵角弓手弩手官马主见当番。及留帖人掌闲幕士驾
士供膳习驭工人乐人见当上有职掌。并庶人应耕者。各
赐物三段。斋郎礼生赞者行事者。并减两年劳。无劳可减
者。斋郎放出身。礼生赞者选口稍优与处分。三卫七色见
卷二八七 第 30b 页
当番。并流外行署及蕃官见上有职掌者。各转一勋。河南
洛阳县陪位父老。各赐物五段。近坛百姓。各免今年杂差
科。宗庙致享。务在丰洁。礼经沿革。必本人情。笾豆之荐。或
未能备物。服制之纪。或有所未通。宜令礼官学士详议具
奏。朕自临天下。二纪于兹。不敢荒宁。日加兢业。而灾眚未
弭。黎人未康。若有由而然。则在予之责。有能直言极谏者。
具以状闻。每渴贤良。无忘鉴寐。顷虽虚伫。未副旁求。其才
有王霸之略。学究天人之际。智勇堪将帅之选。政能当牧
宰之举者。五品已上清官将军都督刺史各举一人。孝悌
卷二八七 第 31a 页
力田。乡闾推挹者。本州长官勘实。有才堪应务者。各以名
闻。致仕官久历清资。始终称著。年渐衰迈。情有可矜。量与
改职。依前致仕。宗子中有才行著闻。比尚沈屈者。委宗正
勘实奏闻。唐(此处隆字避元宗讳)元年两营立功官任。折冲并改与
郎将。郎将改与中郎。其亡官失爵。量加收叙。五岳四渎。名
山大川。及自古圣帝明王。忠臣良相。并令所在长官以礼
致祭。赦书有所未该者。所司比类奏闻。亡命山泽。挟藏军
器。百日不首。复罪如初。敢以赦前事相告言者。以其罪罪
之。都城内赐酺三日。赦书日行五百里。布告遐迩。咸使知
卷二八七 第 31b 页
闻。主者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