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王适
王适 第 18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二

王适 第 1a 页

* 王适

适。幽州人。官至雍州司功。

** 对求邻壁光判

**  郗珍性好读书家贫邻家富乃穿邻壁取烛光邻告为盗

郗珍黄冠野客。白屋寒生。仰桂林之一枝。犹思对策。掩蓬
门之三径。无忘偷光。但学以资身。行不踰短。因人之利。尚
或不为。窃邻之光。何居而可。必欲三馀不弃。百遍无疲。原
宪弊衣杖藜而非病。颜回陋巷饮水而多欢。既知读书。应
王适 第 1b 页
闻对马。与其凿壁。何如聚萤。若观过知仁。推情蔽狱。刺缊
之妇。尚未过于黄沙。悬梁之夫。庶获哀于丹笔。违礼入律。
理或难容。居法徇私。斯焉有在。

** 对旱令沈巫判

邺县时炎。漳滨地旱。三农务切。百里情殷。方有正于山川。
故无遗于祠祀。思月离之泽。南亩徒勤。咏云汉之诗。西郊
不润。虽土龙矫首。不见朝隮。而石燕敛翼。无闻夜雨。刘感
颇学师古。未达随时。巫人既不假神。河伯又非求妇。天则
王适 第 2a 页
不雨。女也何辜。遂使睇彼江妃。莫反淩波之步。偶夫精卫。
长齐衔石之悲。斯则抑人凭河。事乃非令。违法致罪。理在
可疑。

** 体元先生潘尊师碣

古称列仙。自黄帝尚矣。或解形默遁。或练气昭升。然业与
代殊。古将今远。闻之者不见。见之者不留。世智以局守增
疑。神人以密化为贵。故其道弥大。其议弥乖。非理契冥通。
精存元览者。不可得而论己。尊师。赵国赞皇青山里人也。
族潘氏。名师正。字子真。唐嵩山上清之全真者也。尊师体
王适 第 2b 页
元和之精。含太素之气。诞弥之夕。景光充庐。客曰。此天阶
之祥。非世贵者。既而生有仙骨。幼无童心。足蹈龟文。手垂
过膝。风仪盅秀。操履幽贞。年十二。通春秋及礼。见黄老之
旨。薄儒墨之言。白云在天。心已遐矣。十三丧母氏。攀坟柏
以泣血。伏冢庐而椎心。缅维大孝严天。非负土之义。慎终
崇德。实致福之基。大业云季。回手谢俗。启金丹之术。祈玉
清之台。却粒而练肌。鬻菁以虚藏。身外无影。骨间有声。时
升元真人王君居在茅山。山有华阳洞天。偫仙之府。乃负
簏潜往。结草幽居。受秘箓于金坛。奉元文于石室。王君以
王适 第 3a 页
尊师名著紫简。业盛黄邱。指以所居。告归中岳。于是朅来
上国。贲趾中经。漱阴屿之双泉。庇阳崖于二室。寝冥孤岫。
垂将十年。以其樵歌。尚通隐迹。或至历偫岩以选胜。穷绝
界而择幽。得逍遥谷者。有古仙之迹。雄峰晃朗。抗升天之
阶。牝谷空濛。洞入冥之路。于是因林石。结茅构。烧枫柏而
戒净。练松以存精。志逸翔云。神合浩气。吞沆瀣以龟息。吸
矞皇以龙盘。青古(疑)不留。丹田已见。冥寂五纪。邈与代殊。
想望三清。悠然景会。上元三年。天皇大帝幸洛都。晞嵩阜。
谒三元之洞。徵六甲之图。尊师以道有所申。贵有所屈。竟
王适 第 3b 页
不屑命。对以无为。后年。巡豫许京。属想太室。愿言霄极。伫
降云轺。师仍隐几。谢以幽疾。至调露元祀。月维孟冬。天子
乃卬运尧心。夙整轩御。万骑云跃。六龙天飞。清碧瑶之坛。
访皇人之道。会师于嵩阳观焉。时天册金轮圣神皇帝潜
光宝纬。佐理瑶房。湥祈绛阙之游。遥契紫元之妙。霓装羽
从。斋心致谒。既而皇眷靡斁。青溪尚湥。乃税法驾。寻元畤。
风伯净壑。雨师空岩。日月按晷以流光。星辰环拱而列曜。[:#AS-FEEF:●
]
[:#AS-FBED:●]斧紫兰以举玉辇。辟丹
桂而交翠旗。天步穆清。云居攸止。鸿崖赩以抗室。赤松森
而环阶。药铫绝烟。无若火化。林
王适 第 4a 页
扉拥雾。有同巢居。天皇乃幸结茅。御蟠木。访天人之际。究
性命之元。欣然顺风。叹以颓景。睿情遐伫。欲罢不能。爰制
有司。就师立观。即于逍遥隐谷建隆唐焉。神皇雅尚仙图。
永怀秘诀。每洒心咨道。探赜求真。希步景于青元。想餐霞
于紫府。尝致书曰。九宫神秘。顾已通于大纲。太乙紫房。犹
未解其湥旨。尊师微言盅得。秘世莫闻。明年仲春。上又以
乘舆步辇。致师于洛城西宫。经罼圭之禁林。造上阳之仙
阁。龙香竟路。羽盖骈阴。天子侧席斋宫。虚襟宣室。是日八
风徵景。五云卿霭。万姓踌躇以耸瞩。百神翕习而发幽。真
王适 第 4b 页
与圣冥。显与晦接。逖听千古。斯其一交者矣。寻而瑞节言
旋。攀石梁之幽阻。神眷动思。赋瑶池之浩歌。迁延永怀。旡[:#AS-FBEC:●
]心而不及。(疑)乃降制命。以嵩阳观为奉天宫。苑接隆唐。
地邻隐谷。左辟仙游之路。右启寻真之门。月陛互于云扃。
紫微通于幽幌。大帝于是排阊阖。施钩陈。超山[:#AS-FBED:●]蹇嵼。御
嶙峋。屏中侍。肃外臣。若忘天下。窅然踰旬。后年。复降师于
金阙亭。问三洞之阶。稽七真之秘。神皇亲馔金鼎而献玉
厨。五芝云敷。八桂霜靡。允执天师之礼。以旌问道之勤。又
以功德事咨祈景福。乃于太子甲第建宏道之坛。老君寿
宫立元元
王适 第 5a 页
之观。二名禀于师口。双榜题于帝笔。有制屈德。遥统其纲。
将以光振玉司。庆溢琼府。上乃降云䍐。幸观风。命百僚。陈
九部。衣冠趋而铜路咽。钟鼓奏而天津沸。龙旗鹤盖。纷以
挥靃。仙童灵妃。忽其倏闪。须臾。声散景灭。若届殊庭。月曙
烟飞。已寻幽谷。斯亦上九不疑之遁。反一无迹之行焉。其
后乘舆屡涉山宫。必陈襄野之问。尊师湥视绝景。不降河
宗之居。虽甫对云霓。类蓬壶之恍惚。而元通梦寐。若胥庭
之肸蚃。永淳元年正月乙未。崇朝风霁。乙夜云密。忽而有
闻。若万籁聚。徐而听之。则五音和。非大帝之乐声。即元都
王适 第 5b 页
之仙韵。中使具以状闻。帝曰。潘师其升乎。即日驾幸奉天。
上谒虚室。帝子扈跸。王姬陪辇。暨于寒峰戢景。旰谷生阴。
黄竹申悲。邱陵有赠。寻而高宗厌世。乘彼白云。我师宁极。
独守元牝。后年季夏一日。谓弟子曰。吾获保兹岭。于今五
十馀年。灵异在谷。仙鹤满野。俾吾不接万乘之尊。亦庶几
乎轻举矣。今名登元箓。身历太阴。升元之言。信吾命也。是
朔之夕。辰象丽天。鹿鸣偫山。雉雊众谷。翼日。师曰。吾其蜕
矣。乃阖门入静。端坐焚香。月至于望。日临于甲。命香水。投
青符。浴兰房。披紫褐。曰。反吾净矣。亭午将化。留此十旬。归
王适 第 6a 页
吾石室。乃遗形隐景。济神幽欻。于时紫气氛氲以旁烛。红
云萧索而上延。郁行芳。藻流晷。烟霭之表。若有人焉。神圣
皇帝闻而兴感。乃降宝命。式谥松扃。曰。去年冬晚。轩皇之
驾不追。今岁秋寒。广成之居又寂。以此哀悼。情何可任。赠
大中大夫。追谥曰体元先生。昭国礼也。尊师业尚盅密。勤
毖幽湥。理心事天。所宝惟啬。绝圣弃智。不曜其光。故真感
冥期。珍图秘学。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若乃崇标旷迹。
遐情远意。志摩青云。蓬视紫闼。每叹曰。大丈夫业于道。不
能投身霄岭。灭景云林。而疲疴此山。以烦世主。吾之过乎。
王适 第 6b 页
遂欲东求蓬莱。孤舟入海。属天皇敦笃斯道。祈款逾湥。迟
蹰山隅。绝策未往。既而金格有命。镳辔遗区。于戏。昔姑射
有神人。尧轻天下。空峒有至道。轩屈顺风。元真高踪。万古
同德。何其盛哉。尊师有弟子十人。并仙阶之秀。然鸾姿凤
骨。眇旡[:#AS-FBEC:●]心云松者。惟颍川韩法昭。皆禀训瑶庭。密受琼
室。专太清之业。遗下仙之俦。谷汲芝耕。服勤于我。盖历岁
纪也。昭等永惟尊师灵迹(阙一字)业。高湥迈古。而弃世往矣。
其若之何。乃琢石幽山。申颂元德。其颂曰。

汉帝得道。白日登天。赤松度世。紫岳乘烟。业秘千古。精沦
王适 第 7a 页
九仙。真踪谁嗣。猗吾体元。(其一)体元惟何。仙骨天植。冲而神
秀。幼有至德。云性鸿骞。冥心龟息。元风独迈。白贲无饰。(其
二)金陵福地。茅山洞天。高真云景。终古贞全。寥寥太素。渺
渺升元。惟我师友。负笈往焉。(其三)始受玉书。即入琼室。机先
体二。道惟得一。学备青台。化穷丹术。餐霞允矣。抱景期毕。(
其四)元真有命。黄邱自理。烟驾来归。云林萃止。葆光藏密。
冥机畏美。嵔垒与居。象罔而巳。(其五)有唐天子。乐我云仙。芝
驾羽盖。蜺旌凤旃。斋心来谒。契道忘筌。瑶池一去。鼎化千
年。(其六)煌煌女希。继天而立。黑龙既济。丹凤攸集。宗我仁师。
王适 第 7b 页
缅怀真级。紫房问道。青元乃习。(其七)元功聿就。洞业克成。青
童载谒。绛虬来迎。挥神默解。卧(阙一字)霄行。去去金阙。悠悠
玉清。(其八)岩幽碧洞。峰秀金台。少君斯举。青子时来。贞松云
郁。虚室霞开。永言千载。归鹤徘徊。(其九)

* 王志愔

志愔。博州聊城人。擢进士第。景云初拜齐州都督河南道
按察使。徙汴州。封北海县男。开元九年留守京师。京兆人
权梁山伪称襄王子谋反。将杀志愔。以悸卒。

** 应正论

王适 第 8a 页

志愔为大理正奏言。法令者。人之堤防。堤防不正。则人无
禁。窃见大理官僚。多不奉法。以纵罪为宽恕。以守文为苛
刻。臣滥执刑典。实恐为众所谤。臣常著应正论。以见微志。
因上之。其论曰。

尝读易至萃。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六二。引吉无咎。注曰。
居萃之时。体柔当位。处坤之中。已独处正。与众相殊。异操
而聚。民之多僻。独正者危。未能变体以远于害。故必见引。
然后乃吉而无咎。王肃曰。六二与九五相应。俱履贞正。引
王适 第 8b 页
由迎也。为吉所迎。何咎之有。未尝不辍书而叹曰。居中履
正。事之常体。见引无咎。道亦宜然。有客闻而惑之。因谓仆
曰。今主上文明。域中理定。君累司典宪。不务和同处正之
志。虽存见引之吉。难应行之于已。余窃惧焉。仆敛衽降阶。
揖客而谢曰。补遗阙于衮职。用谠言为已任。以蒙养正。见
引获吉。应此道也。仁何远哉。昔咎繇谟虞。登朝作士。设教
理训。开物成务。是以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怙终贼刑。刑故
无小。于是舜美其事曰。汝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理
刑。期于无刑人。协于中时。乃功懋哉。故孔子叹其政曰。舜
举皋陶。不仁者远。此非明辟执法。大人见引之应乎。季孙
王适 第 9a 页
行父之事君也。举窃宝之愆。黜受邑之赏。明善恶而纠慝。
议僭赏以塞违。在虞舜之功。居二十之一。主司得行其道。
时君不以为嫌。此非巳独处正。引吉(一作应正)而无咎者乎。观
鱼于棠。臧伯正色。赂鼎在庙。哀伯抗词。言者得尽其忠。闻
之不加其罪。故春秋称臧氏之正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
此非异操而聚。引吉之所致乎。魏绛理直。晋侯乃复其位。
邾人辞顺。赵盾不伐其国。此非正体未变。为吉所迎者乎。
夫在上垂拱。臣下守制。若正应乎上。乃引吉于下。而中士
闻道。若存若亡。交战于胸臆之中。(一作谲正之门)怀疑乎语默之
王适 第 9b 页
境。惧独正之莫引。忘此正之必亨。吁嗟乎。行巳立身。居正
践义。其动也直。其止也方。维正直而是与。何往而非攸利。
何以明之。坤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文言曰。直其正也。
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
方大。则不疑其所行也。嵇康撰释私论。曹羲著至公论。皆
以崇公激俗。抑私事主。一言可以蔽之。归于体正而巳矣。
礼记曰。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
焉。若以喜怒制刑。轻重设比。是则桥前惊马。希旨论人。苑
中猎兔。从欲废法。理有违而合道。物贵和而不同。不同而
王适 第 10a 页
(一作之)和。正在其中矣。昔任延为武威太守。汉帝诫之曰。
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上
下雷同。非国家之福。善事上官。不敢奉诏。任延雅奏。汉帝
是其正言。此则归正不回。乖旨顺义。不以忤怀见忌。斯亦
违而合道。晏子春秋。景公见梁邱据曰。据与我和乎。晏子
曰。此同也。非和也。夫和者。君甘则臣酸。君淡则臣咸。今据
也。君甘亦甘。所谓同也。安得为和。是知济盐梅以调羹。乃
适平心之味。献可否而论道。方恢正体之节。俟引正而遵
度。故曰物贵和而不同。刘曼山辨和同之义。有旨哉。若以
王适 第 10b 页
不同见议。未敢闻诲。客曰。和同乖训。则已闻之。援法成而
不变者。岂恤狱之宽宪耶。书曰。御众以宽。传曰。宽则得众。
若以严综物。异乎宽政矣。对曰。刑赏二柄。惟人主操之。崇
厚任宽。是谓帝王之德。慎子曰。以力役法者。百姓也。以死
守法者。有司也。以道变法者。君上也。然则非人臣之所操。
后魏游肇之为廷尉也。魏帝尝私敕肇。有所降恕。肇执而
不从曰。陛下自能恕之。岂可令臣曲笔也。是知宽恕是君
道。曲从非臣节。人或未达斯旨。不料其务。以平刑为峻。将
曲法为宽。谨守宪章。号为湥密。内律云。释种亏戒律。一日

王适 第 11a 页
五百人。如来不救其罪。岂谓佛法为残刻耶。老子道德经
云。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岂谓道教为凝峻耶。家语曰。王者
之诛有五。而窃盗不与焉。即行伪言辨之流。礼记亦陈四
杀。破律乱名之谓。岂是儒家执禁。孔子之湥文哉。此三教
之用法者。所以明真谛。重元猷。存天纲。立人极也。然则乾
象震曜。天道明威。齐众惟刑。百王所以垂范。折人以法。三
后于是成功。所务掌宪决平。斯廷尉之职耳。易曰。家人嗃
嗃无咎。妇子嘻嘻终吝。严于其家。可移于国。昔崔寔达于
理体。(一无体字)而作政论。仲长统曰。凡为人君。宜写政论一通。
王适 第 11b 页
置诸坐侧。其大概云。为国者以严致平。非以宽致平者也。
然则称严者。不必踰条越制。凝网重罚。在于施檃括以矫
枉。用平典以禁非。刑故有常。罚轻无舍。人不易犯。防之难
越故也。但人慢吏浊。伪积赃湥。而日以宽理之。可以无过。
何异乎命王良御驷。(一作駻)舍衔辔于奔踶。请俞跗攻疾。停
药石于肤腠。适见鞅(一作秋)驾转逸。膏肓更湥。医人仆夫。何
功之有。又谓仆曰。成法之变。唯帝王之令欤。对曰。何为其
然也。昔汉武帝甥昭平君杀人。以公主子。廷尉上请论刑。(
一无刑字)左右为言。武帝垂涕叹曰。法令者。高帝之所造也。

王适 第 12a 页
亲故挠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庙乎。又下负万人。乃可
其奏。近代隋文帝子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以奢纵免官。仆
射杨素曰。王陛下爱子。请舍其过。文帝曰。法不可违。若如
公意。我是五儿之父。非兆人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
我安能亏法。卒不许。此是帝王操法。叶于礼经不变之义。
况于秋官典职。司寇肃事。而可变动者乎。我皇睿哲登宸。
高视岩廊之上。宰衡明允就列。辑穆庙堂之下。乾坤交泰。
日月光华。庶绩其凝。众工咸理。聚以正也。仆幸利见大人。
引其吉焉。期养正于下位。中正是托。子何惧乎。夫君子百
王适 第 12b 页
行之基。出处二途而已。出则策名委质。行直道以事君。进
善纳忠。仰泰阶而缉政。谔谔其节。思为社稷之臣。蹇蹇匪
躬。愿参柱石之任。处则远辞徵召。高谢公卿。孝友扬名。是
亦为政。烟霞尚志。其用永贞。行藏事业。心迹斯在。至如水
中汎汎。天下悠悠。执驭为荣。埽门自媚。拜尘邀势。括囊守
禄。从来长思。以为湥耻。客乃逡巡不对。遂无以问仆也。

* 李迥秀

迥秀。赠秦州都督大宽族孙。弱冠应英材杰出举。长安初
历天官夏官二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出为庐州刺史。

王适 第 13a 页

景龙中累转鸿胪卿修文馆学士。持节为朔方道行军大
总管。终兵部尚书。赠侍中。

** 授何彦则侍御史制

鸾台。朝议郎行左肃政台侍御史上柱国借绯何彦则。风
标峻远。志怀毅烈。学妙偫言。行归直道。营屯河右。克赡军
储。校律湟中。载清夷落。岁寒弥励。终始不渝。宜承懋赏之
恩。允穆增荣之典。可朝散大夫左肃政台侍御史。勋如故。

** 唐齐州长史裴府君神道碑

王适 第 13b 页

盖闻仲弓之德。太邱播其英声。休徵之道。琅琊阐其茂绩。
是知利之所博。非待殖林而贵。名之所遵。无假列爵而重。
若乃地兼崇禄。门擅清华。迈杨氏之五公。冠张侯之七叶。
森森栋干。闻谢树之生庭。落落[瑰]奇。见韦珠之照乘。其于
裴府君具之矣。公讳希惇。字虔实。河东闻喜人也。有若颛
顼。导昌源于长流。有若大费。启洪基于敷土。后子保河汾
之邑。非子据汧渭之封。千乘由其克昌。三牢所以能霸。至
如司空领袖。吏部清通。势压八王。名高百秩。家风祖德。亦
何代无其人哉。曾祖澄。字静虑。后魏著作郎谏议大夫散
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汾州刺史。谥曰文。仪刑雅澹。籍甚
王适 第 14a 页
当时。业茂烝尝。功标彝器。祖尼。后魏给事中奉车都尉通
直散骑常侍。赠辅国将军随州刺史。道著岩廊。誉光朝野。
属词留于骑省。追旌被于外台。父之隐。随侍御史上仪同
三司驾宪二部侍郎扶风河南二郡赞治皇太仆司农二
少卿武安郡太守始州刺史通直散骑常侍益州长史会
稽县开国男。谥曰安。望重缙绅。荣兼出内。寄隆咨岳。任切
象河。八命遵其衮裳。五等列于蒲谷。公承积庆之繁祉。禀
中和之正性。清光初迪。照金玉于灵台。雅量甫成。郁松筠
于识宇。远慕先王之道。继通贤哲之德。宏止水以待物。仰
王适 第 14b 页
高山以立身。涯涘莫窥。宫墙罕测。谈谐讽席。业优学肆。然
则幽林之芳。必荐于三阁。井里之宝。自运于十城。解褐受
普安郡丞。转蓬州别驾。君山该博。屈伏六安之丞。仲举峻
清。来从豫州之辟。方义比德。千载一时。除冀州南宫县令。
两河旧殊常之地。中冀为绝北之野。民俗昌阜。政化大行。
肥野廉问而识贤。孔某及庭而称善。徙瀛州乐寿县。瀛壖
之境。风壤所接。人民知方。不言自理。稍迁雍州鄠县令。王
畿之地。帝京是属。子羽舍困于栎阳。无伯祈星于缑氏。廉
能之化。复如在昔。拜齐州长史。历下咽喉。华泉襟带。州将
王适 第 15a 页
所其四见。(疑)王化合于万里。公铨藻品第。股肱邦国。百姓
乂安。一变邹鲁。奏课连最。已申考功之名。奉计京师。遽有
永明之拜。既留郡邸。遘疾弥留。上药难逢。莫蠲二竖之害。
中使罕遇。不睹十全之术。以永徽元年三月四日。终于长
安。春秋六十三。逮景龙年中。缵戎帝箓。礼穆王姬。以公嫡
孙巽尚主之故。乃下制追赠使持节商州诸军事商州刺
史。魏后悦平叔之才。晋皇贪司空之族。宠成外馆。荣被宗
祔。惟公豪迈不偫。风韵弥邵。澄清内湛。英华外发。辨泻言
泉。韬光于若讷之旨。学该书圃。晦迹于惟疑之地。总六艺
王适 第 15b 页
之隅奥。括百行之枢机。质负圭璋。门惟轩盖。祖孙流誉。聚
颍川之德星。乡邑称高。载平舆之月旦。威仪棣棣。声望雅
雅。犹邓林之徙植。若咸池之疏派。公之宰乐寿也。既去之
后。吏人追思美政。遂为立碣。不其颂歌。无间于刊勒。榆次
纪石。止事于身后。历职著闻。皆此类焉。夫人京兆韦氏。赠
扶阳郡夫人。祖恭。故上大将军随州刺史建安公。父仁基。
故[绵]州别驾龙州刺史。殷伯兆其[绵]构。楚傅开其茂绪。朱
绂隆可及之晖。黄金著经艺之绩。夫人笄纚式典。遵寝门
之雅训。匜盥有行。叶宜家之缛礼。言容孔备。国史聿修。堇
王适 第 16a 页
荁是奉。蘋藻无匮。加以湥悟空寂。大阐迦维。究随顺理。开
决择分。六姻景行。九族式瞻。有妇德焉。有母仪焉。以乾封
二年十一月二日。终岐州司士官第。春秋六十七。粤以景
龙二年十月二十六日。合葬于咸阳之北原。礼也。嘉耦是
合。未穷绛县之寿。同穴终窆。遽开京兆之阡。敕万年县令
卢齐卿监护葬事。并给帐幕手力。羽仪鼓吹。仍送至墓所。
赠授制(阙一字)率礼加于兹日。轻车介士。盛仪方于昔年。有
子六人。长曰思进。位随县令。赠蒲州长史太仆卿。次曰思
约。位荣州威远县令。次曰思礼。位宋州谷熟县令。次曰思
王适 第 16b 页
正。大学生。次曰医王。位太子仆。少曰思温。太学生。荀氏八
龙。且知惭德。东莱千里。不足方驾。怀仁服义。海内所推。曳
组簪缨。朝中归美。并父(疑)从运惟(疑)未及卜宅。风烟销歇。
霜露沾濡。嫡孙巽。鸿胪卿驸马都尉上柱国魏郡开国公。
行极天经。才为世出。名题金榜。家振玉箫。雕轩绣毂。结辙
于平阳之第。青巾紫绶。交错于沁水之园。当年之盛如此。
永慕之心如彼。夫计功称伐。里(疑)蔼于旧闻。勒铭刊颂。义
炳乎来裔。岂可使栒栎靡述。卫鼎无声。爰访世亲。俾叙鸿
烈。其词云。

王适 第 17a 页

惟霍之镇。积玉含章。彼汾之水。神鼎歊光。岂独灵异。亦诞
贤良。培风直上。籋影高骧。家声祖德。川流岳峙。家声伊何。
载于国史。祖德伊何。冠乎人纪。翕习交映。芬芳不已。公之
生也。克壮其猷。胜衣志立。弱岁名遒。华如琬炎。绝代莫俦。
郁若兰蕙。亦孔之休。如登之堂。月将日就。词高文苑。理穷
辨囿。研味风骚。掎摭科籀。一日千里。一年三秀。筮仕之班。
应务陟历。为邑累课。列郡成绩。忘其忮求。晦兹矫敌。令闻
令望。如金如锡。藏舟易失。传薪不停。未闻九转。俄怆百龄。
王适 第 17b 页
功著口实。德范明经。安仁愿诔。子玉思铭。黑水西流。黄山
东出。季武成寝。滕公见日。烟隧苍茫。风烟萧瑟。人世虽谢。
德音可述。

* 李乔年

乔年。礼部侍郎景伯子。官左司郎中。

** 对不受征判

**  甲有赐田不受征税

王者之制。加田无征。盖欲崇德厚贤。安人薄赋。眷言彼甲。
王室作藩。既袖德而受圭。亦班朝而锡壤。且什一而税。周
之通法。缗算是资。汉之旧典。万姓殷阜。中外康宁。有大夫
王适 第 18a 页
之家。尚苦于征税。法令爰著。不稽旧章。片言可折。斯之谓
矣。

* 李夷吾

夷吾。睿宗时官竟陵太守。

** 对受田兼种五菜判

**  丁受田兼种五菜吏税之丁云在外田稼不善诣郡科吏吏固执合税久莫能决廉察使按郡守令不行

五土异宜。三农是务。井田肇启。税亩斯均。非无沃塉之差。
寔为封疆之异。顾惟田畯。职在主农。徵收虽合以时。役使
宜遵常典。安得不供所职。有紊彝章。将夺三时之功。用此
王适 第 18b 页
八家之力。俾务农之士。东作愆期。使击壤之夫。西成何望。
必公田不善。即过在夫人。私稼靡登。乃罪招于吏。眷言丁
䜣。理或有凭。审听吏词。义将未可。今者百城滞讼。八使举
绳。旷官之责自贻。不法之名斯在。

* 郭谦光

谦光。景龙时人。

** 大唐(阙)部将军功德记

王适 第 19a 页

咨故天龙寺者。兆基有齐。替虖隋季。盖教理归寂。载宅兹
山之奥。龛室千万。弥亘崖岊。因厂增修。世济其美。夫其峰
峦岌礏。丹翠含霞。灌木萧森。滥泉觱沸。或叫而合壑諠哗
者。则参虚之秀丽也。虽缁徒久旷。禅庑荒阒。而迈种德者
陟降遐险。固无虚月焉。大唐天兵中军副使右金吾卫将
军上柱国遵化郡开国公(阙)部珣。本枝东海。世食旧德。相
虞不腊。之奇族行。太上怀邦。由余载格。历官内外。以贞勤
骤徙。天兵重镇。实佐中军。于神龙二年三月。与内子乐浪
王适 第 19b 页
郡夫人黑齿氏。即大将军燕公之中女也。跻京陵。越巨壑。
出入坎窞。牵挛茎蔓。再休再呬。乃詹夫净域焉。于是接足
礼已。却住一面。瞻覜(阙一字)历。叹未曾有。相与俱时。发纯善
誓。博施财具。富以(阙一字)上。奉为先尊及见存姻族。敬造三
世佛像。并诸贤圣刻雕(阙一字)相。百(阙一字)庄严。冀藉胜因。圆
资居往。暨三年八月。功斯毕焉。夫作而不记。非盛德也。遵
化公资孝为忠。(阙一字)义而勇。憔悴以国。蹇连匪躬。德立(阙
一字)行。事时礼顺。塞既清只。人亦宁只。大蒐之隙。且阅三
乘。然则居业定功。于斯为盛。光昭将军之令德。可不务虖。
故刻此乐石。以旌厥问。其辞曰。

王适 第 20a 页

(阙一字)铄明德。知终至而。忠信孝敬。元亨利而。总戎卫服。
要荒谧而。乘缘诣觉。归(阙三字)

* 王利贞

利贞。睿宗时官和州历阳丞。

** 易州石亭府左果毅都尉蓟县田义起石浮图颂

详夫释氏大慈。能仁广运。一挥慧剑。则结岳峰摧。暂驾宝
船。则流海波息。若乃丰牛步坦。香象登津。福祉夙昭。解行
先备。非功德修净。其有与于此乎。浮图主石亭府果毅田
王适 第 20b 页
公者。孝乎惟孝。忠为令德。秉武腰文。游仁践义。富润石室。
货积铜山。保性里闬。荣足知止。尊崇法门。福求无上。奉为
七代先亡见存太夫人合家大小。敬造石浮图七级。释迦
像二菩萨神王等一铺。尔其索宝幽谷。获炎崇岩。异济北
之神期。匪河西之马瑞。欻焉搆造。不日而成。状雀离之从
天。犹多宝之涌地。虬檐雾举。宝铎风吟。睟容如在。神仪俨
若。炅朝日以舒鉴。烁幽霄以放光。伏愿冥资。先沾七代。爰
以昭祐。庆及见存。与慧日而长悬。同定水之无竭。赞叹功
德。而述颂云。

惟佛与佛。法所皆空。能仁富智。广度多功。有清信士。产积
王适 第 21a 页
丰崇。檀波罗密。琬炎雕砻。轮高擢露。铎迥吟风。睟穆如在。
与天地终。福沾一切。于何不隆。

* 卢从愿

从愿字子龚。相州临漳人。睿宗朝拜吏部侍郎。开元末以
吏部尚书致仕。

** 先师子游赞

文学(阙二字)弦歌政声。动则不径。虑乃先(阙一字)立言宏远。执
礼专精。升堂入室。凛凛犹生。

* 陆馀庆

王适 第 21b 页

馀庆。元宗朝官右散骑常侍。

** 先师子路赞

伟哉英士。既烈且忠。宿言无诺。弊(阙八字)山气雄。燔台(阙六
字)

* 晁良贞

良贞。景云二年进士。

** 应文可经邦科对策

问。三雄鼎立。四海[:#AS-9376:●]分。魏氏独跨于中原。孙刘割据于南
土。五胜更袭。唯受命以当涂。四大居尊。咸仗义而称帝。二
十八宿指躔次于何方。三十六郡列封疆于何所。醇化懿
王适 第 22a 页
纲。非无宽猛之规。爱国治人。自有弛张之度。皇皇祖考。并
建鸿名。眇眇子孙。俱闻失德。为功业之厚薄。而存亡之后
先。至如献纳忠规。纵横武节。既自方于乐毅。或见比于张
良。各有其人。详诸史传。所行事迹。咸请缕陈。

对曰。汉代崩离。三光分景。齐氓荡析。九土殊方。权备割据
于岷吴。瞒丕纂图于冀[兖]。火行土德。则有攸归。紫色蛙声。
岂无兼峙。策曰。二十八宿指躔次于何方。三十六郡列封
疆于何所。至若毕昴为大魏之郊。井络应庸蜀之分。星纪
真全吴之野。婺女寄于越之精。此其躔次也。至若常山钜
王适 第 22b 页
鹿。孟德之设教。会稽豫章。文台之建国。考广汉犍为之地。
实夜郎元德之邦。星土之殊。于是乎在。策曰。醇化懿纲。非
无宽猛之规。爱国治人。自有弛张之度。皇皇祖考。并建鸿
名。眇眇子孙。俱闻失德。为功业之厚薄。而存亡之后先者。
且夫天命不謟。帝图难僭。刘既备矣。当禅与人。此乃事本
于元符。何止功殊于厚薄。祚穷安乐。不亦宜哉。至于魏主
以雄猜之姿。虎噬河朔。吴王以英威之略。凤起江南。欺孤
有言。贻讥于石勒。令图发论。见称于陆机。蜀灭于前。吴亡
于后。物之理也。夫何足疑。策曰。至如献纳忠规。纵横武节。

王适 第 23a 页

既自方于乐毅。或见比于张良。各有其人。详诸史传。所行
事迹。咸请缕陈者。山川出云。贤豪择木。英英文若。见比于
留侯。桓桓孔明。自方于昌国。闻九锡而殊议。节表纯臣。荷
三顾而知恩。身归奥主。命毕空器。不其惜哉。威馀返旗。盖
亦奇矣。大者远者。斯焉取斯。谨对。

** 对归胙判

**  甲监享以胙归父馂而祭

精意以享。敬于展牲。率礼莫违。洽乎归胙。甲以肤敏。典司
王适 第 23b 页
蒸礿。分以贵骨。爰封介葛之牺。奉乎高堂。用入老莱之膳。
恩必逮下。子道或沾其食馀。祭示有先。神理讵歆其馂末。
既比庆封之祀。难许叔氏之礼。

** 对寝苫枕草判

**  甲得士礼为宗党所敬居斩缞寝苫枕草闾里化之御史劾其惑众

阅水成川。贤愚共尽。因心制礼。荣贱同归。甲以庆绝循陔。
哀缠罢社。䌽䌽其服。永谢老莱之欢。恋恋厥心。空闻孺慕
之切。三年茹痛。寝苫不爽于丧期。九族迁风。偃草遂行于
仁里。御史幸持清宪。须辨彝章。暴胜绣衣。徒然忝窃。晏婴
王适 第 24a 页
缞服。罕悟重轻。达礼之诚犹迷。宁戚之宜安在。请从宗党
之好。无惮简书之威。

** 对醮子于阼醮子于宫判

**  甲醮子于阼素积以戒而尊有禁乙醮子于宫元端以戒而姆加景或告其非礼云古之道

始乎冠婚。是惟达礼。贻之训诫。用肃令仪。今昔或违。沿革
斯别。始弁髦而便弃。实表成人。初结缡而遂行。或谐嘉偶。
甲以将雏袭庆。元服就加。乙以鸣凤告祥。束薪言往。尊奠
于禁。未亏宁敬之宜。姆加其景。方昭有行之诲。元端素积。
雅叶礼经。甲阼乙宫。信于师古。或者之告。理实无从。

王适 第 24b 页

* 封希颜

希颜。睿宗朝官右乐丞。开元中历侍御史内供奉。迁户部
员外郎。

** 六艺赋(以移风易俗安上理人为韵)


散琴书以吟想。多六艺之为仪。礼缘情而损益。乐与道而
推移。数方穷于大衍。射不贵于主皮。书断决以象夬。御周
行而取随。则废一而不可。犹五材之并施。且夫礼者。含七
曜。均两仪。顺之则安。违之则危。故君当广敬。臣亦尽规。不
王适 第 25a 页
害物以利已。每谦尊而守卑。况复冕旒十二。骆马千羁。会
同侯伯。享献神祇者焉。人无定。乐有曲。扣羽增智。闻商寡
欲。必除怗懘之音。使优柔以自足。然后美教化。成风俗。鲁
不纳于齐人。戎辞遗于秦穆。太史之职。推步万端。或分或
至。一暑一寒。趣乾坤之取舍。知运命之艰难。亦有宏羊心
计。小道可观。便人利国。下给上安。若乃墨妙之场。书淫之
客。转注别态。圆方自适。万仞崩云。千岩落石。垂露沾于缃
绮。飞花散于竹帛。观夫始用契以代绳。未有纸而作策。何
朴略之难同。为智巧之所易也。大射之礼。先王是崇。侯以
王适 第 25b 页
示其所服。正无言而审同。饮少算于多算。或在泽而在宫。
天子用驺虞之节。诸侯歌狸首之风。将以合雅投颂。袖德
进功。敢不慎其所举。取制于中。恐前功之相弃。故少息而
未穷。良马四之。分镳用壮。平心正体。自下奉上。周诹则瑶
水遐通。虞巡则苍梧可望。不远千里。惟君所向。宁止过远
前驱。逐禽左广。愿终功于造父。不见遗于师旷。繄彼庶艺。
孰与之伦。围棋好杀。夹食无亲。祈年设汉。左道亡秦。今我
守则以礼。动辄随人。为百工之恒式。同六律之相循。于戏。
闻先达之格言。才难得而具美。伊小人其何执。效执御于
王适 第 26a 页
夫子。有馀力以学文。恐代匠而伤理。属天地之交泰。忝侯
藩之贡士。傥片善而必收。敢长鸣于知已。

* 梁献

献。先天时官仓部员外郎。

** 出师赋

圣人乘时兮里社鸣。圣人御宇兮天下平。百姓日用而不
尽。四方风动而化行。外镇武将。内罗偫英。既居尊以体道。
思顺文而偃兵。何朔塞之丑类。尚居边而屡惊。皇赫斯怒。
授钺四七。告历登坛。选时习吉。流紫泥之明诰。闻黄石之
王适 第 26b 页
秘术。旌旗翩翻而彗云。刀剑灿烂而含日。望元塞而徐迈。
度青门而迥出。天子乃整师旅。振威德。班列品类。巾拂辀
勒。杂沓参差。骈阗逼侧。隐隐轸轸。锵锵翼翼。锐兵含气。武
士作色。后殿未出于朝廷。前驱已罗乎郊国。大哉圣主。乘
时而抚。内修恩德。于以广文。外整兵戈。于以克武。设鱼丽。
布鹅鹳。良将劲卒。威武刚断。欲使凶渠斩首。豺狼慑窜。一
劳而逸。永清疆畔。尔其有征无战。缣缃所陈。兵不可恃。惟
道是亲。昔周君有敌。虽戎衣一解。而夏禹将战。反修德七
旬。前君尚以行化而感迷悛。况我皇上圣德通神。别有穷
王适 第 27a 页
途下客。流落羁栖。书剑不用。山川几迷。失路空叹。亨衢未
跻。幸逢明圣。触类归正。既怀投笔之用。希遇封侯之聘。

** 大阅赋(以国崇武备明习顺时为韵)


惟圣有作。含灵大庇。万邦以平。偫动咸遂。输琛景集。削衽
麇至。犹且修干羽。除戎器。懿文德。恢武备。大阅之礼。所以
简车徒。谋元帅。以虞以度。习无不利。故冬令有典。夏官是
司。尚黑服。建黑旗。各率属以于往。昭用众之在兹。择元辰
于仲月。得刚日于斯时。然后莱田立表。斩牲徇阵。旆游旌。
王适 第 27b 页
控高靷。百其勇。倍其信。骈驰翼驱。旅退旅进。钲铎镯铙之
数。物有攸施。坐作疾徐之节。教无不顺。咸以律而自勉。谅
匪高而匪吝。才实天生。用犹日慎。遵兰防而合礼。罢芄野
而作镇。边陲削平。天下文明。遂以畋而以狩。知足食而足
兵。戎士趫夫。呈才逞武。将撄戾以雄入。顾振旅而尽取。公
之私之。有伦有矩。崇七德之丰禁。迈三驱而誇诩。岂惟兆
于熊罴。固乃除于䝟貐。暨夫整众而入。军容翕习。哤聒腾
骧。天动地岌。亦取暌而致用。诫犹火之不戢。惟皇建中。昭
明有融。止戈为则。垂衣是崇。混车书于无外。尚何施于一
戎。别有明试畴庸。举惟惭德。徵于二柄。或不爽于为邦。刑
王适 第 28a 页
于一言。庶无忝于观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