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贾曾
贾曾 第 16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二百七十七

贾曾 第 1a 页

* 贾曾

曾。河南洛阳人。景云中为吏部员外郎。开元初拜中书舍
人知制诰。坐事贬洋州刺史。徙庆州郑州。入拜光禄少卿。
迁礼部侍郎。十五年卒。

** 水镜赋

原夫水能利物。镜以含虚。泛鹢攸往。盘龙是居。蕴灵长而
远蓄。悬洞鉴而藏诸。其止水也。体静而舒。惠风拂而逾益。
明月来而不如。清则澈底。蒙纷濯洗。朗亦难杂。逢昏可合。
贾曾 第 1b 页
则有分流学海。挂影仙台。映冰壶而洞澈。连锦帐以徘徊。
是用益澄流品。取鉴偫材。涸鲋思跃。飞鸡自猜。挹馀波而
得润。虽屡照而常开。惟兹道也可允孚。惟兹务也可长守。
所以息侥倖之心。杜谗慝之口。将座铭之不若。虽扑满而
何有。士或湮沦。时多苦辛。愿濯缨而未暇。思照胆而无因。
空匪材而滥挹。愿将此以书绅。

** 命皇太子即位制

朕闻宇宙者。至公之器。不获已而临之。帝王者。因时之运。
非有待而居之。盖在于拯俗济人。功成名遂而已。朕以寡
贾曾 第 2a 页
昧。虔奉鸿休。本殊王季之贤。早达延陵之节。昔在圣历。已
让皇嗣之尊。爰洎神龙。终辞太弟之授。岂惟衣冠所睹。抑
亦兆庶咸知。顷属国步未夷。时艰主幼。大业有缀旒之惧。
宝位深坠地之忧。议迫公卿。遂登皇极。日慎一日。以至于
今。一纪之劳。勤亦至矣。万方之俗。化渐行矣。将成宿愿。脱
屣寰区。昔尧之禅舜。惟能是与。禹以命启。匪私其亲。神器
之重。允归公授。皇太子隆基。有大功于天地。定阽危于社
稷。温文既习。圣敬克跻。委之监抚。已移岁年。时政益明。庶
工惟序。朕之知子。庶不负时。历数在躬。宜陟元后。可令即
贾曾 第 2b 页
皇帝位。有司择日册授。朕方比迹洪古。希风太皇。神与化
游。思与道合。无为无事。岂不美欤。王公百寮。宜识朕意。

** 论郊祭合设皇地祇表

微臣详据典礼。谓宜天地合祭。谨按礼记祭法曰。有虞氏
禘黄帝而郊喾。夏后氏禘黄帝而郊鲧。传曰。大祭曰禘。然
则郊之与庙。俱有禘祭。禘庙则祖宗之主。俱合于太祖之
庙。禘郊则地祇偫望。俱合于圜丘。以始祖配享。皆有事而
大祭。异于常祀之义。礼大传曰。不王不禘。故知王者受命。
必行禘礼。虞书曰。正月元日。舜格于文祖。肆类于上帝。禋
贾曾 第 3a 页
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偫神。此则受命而行禘礼者也。言
格于文祖。则馀庙之享可知矣。言类于上帝。则地祇之合
可知矣。且山川之祀。皆属于地。偫望尚遍。况地祇乎。周官
以六律六吕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神祇。以和邦国。
以谐万人。又云。凡六乐者。六变而致象物及天神。此则禘
郊合天神地祇人鬼祭之乐也。三辅故事汉祭圜丘仪云。
上帝位兆正南面。后土位兆亦南面而少东。又东观汉记
云。光武即位。为坛于鄗之阳。祭告天地。采用元始故事。二
年正月。于洛阳城南依鄗为圜坛。天地位其上。皆南向西
贾曾 第 3b 页
上。按两汉时自有后土及北郊祀。而此已于圜丘设地位。
明是禘祭之仪。又春秋说云。王者一岁七祭天地。合食于
四孟。别于分至。此复天地自常有同祭之义。王肃曰。孔子
言兆圜丘于南郊。南郊即圜丘。圜丘即南郊也。又云。祭天
而地配。此亦郊祀合祭之明说。惟郑康成不论禘当合祭。
而分昊天上帝为二神。专凭纬文。事匪经见。又其注大传
不王不禘义。则云正岁之首。祭感帝之精。以其祖配。注周
官大司乐圜丘义。则引大传五禘以为冬至之祭。递相矛
盾。未足可依。伏惟陛下膺箓居尊。继天在历。自临宸极。未
贾曾 第 4a 页
亲郊祭。今之南郊。正当禘礼。固宜合祀天地。咸秩百神。荅
受命之符。彰致敬之道。岂可不崇盛礼。同彼常郊。使地祇
无位。未从禘享。今请备设皇地祇并从祀等座。则礼得稽
古。义合缘情。然郊丘之祀。国之大事。或失其情。精禋将阙。
臣术不通经。识惭博古。徒以昔谬礼职。今忝谏曹。正议是
司。敢陈忠谠。倘事有可采。惟断之圣虑。

** 上东宫启

臣闻作乐崇德。以感人神。韶夏有容。咸英有节。妇人媟黩。
无预其閒。昔鲁用孔子。几致于霸。齐人惧之。馈以女乐。鲁
贾曾 第 4b 页
君既受。孔子遂行。戎有由余。兵强国富。秦人反閒。馈之美
女。戎王耽悦。由余乃奔。斯则大圣名贤。疾之己久。良以妇
人为乐。必务冶容。娃姣动心。蛊惑丧志。上行下效。淫俗将
成。败国乱人。实由兹起。伏惟殿下神武命代。文思登庸。宇
内禺禺。瞻仰德化。而渴贤之美。未被于氓谣。好妓之声。或
闻于人听。岂所以追启诵之徽烈。袭尧舜之英风者哉。至
若监抚馀閒。宴私多豫。后庭妓乐。古或有之。非以风人。为
弊犹隐。至于所司教习。彰示偫寮。慢妓淫声。实亏睿化。伏
愿下明令。发德音。屏倡优。敦雅颂。率更女乐。并令禁断。诸
贾曾 第 5a 页
使采召。一切皆停。则朝野内外。皆知殿下放郑远佞。辉光
日新。凡在含生。孰不欣戴。谨启。

** 饯张尚书赴朔方序

王者大司马。制军诘禁。封国正朔。惠绥蛮貊。刑齐猾夏。其
仪尚矣。天子道穆三象。功清六合。截海来威。穷荒揆教。将
以静流服。度藩畿。削除淩暴。昭苏寡弱。乃命元宰兵部尚
书燕公。专节朔方。授律偫帅。涉河之外。距关之西。公皆统
之。重分阃也。公智以开物。精以造微。文为一变之英。武有
万人之敌。历登庶尹。王猷载宁。三宅台衡。帝采惟亮。虽坐
贾曾 第 5b 页
堂足以制胜。而勤国忘其定居。阉茂次年。仲夏贞闰。拜手
东洛。驰轺北阙。备官而行。成旅以从。是日也。景风司至。星
火殷宵。伯赵鸣而戒阴。爽鸠习而扬武。赋可以升高望远。
诗可以出宿饯行。有诏具寮。爰开祖宴。且申后命。宠以蕃
锡。天章赋别。御札题笺。副衣表挟纩之诚。兼阃喻投醪之
旨。筐篚以将其贶。笔砚以表其文。前载未书。今册斯睹。侍
中安阳公以仁体国。中书令河东公以德熙朝。燮赞功成。
吁谟景暇。慕采薇之兴。张伐木之朋。询彼旬师。卜兹郊候。
鼎门右转。歧路旁分。当阙塞之断山。接华林之高树。幕人
贾曾 第 6a 页
宿设。重帟云平。大官饔举。百羞霞错。四夏六允之变。朱干
玉羽之容。雷殷川原。电烻林薄。朝倾多士。巷无居人。接盖
阴衢。扬袂风野。羽觞递进。列座酣而不哗。清铙閒发。将士
激而逾厉。视日知其吉气。吹律验其商声。则己景列穹都。
风腾沙漠。西域轻郅支之使。东胡息冒顿之虞。顾夫南仲
于征。吉甫薄伐。不其远也。若木还照。前茅启行。听阗阗之
去鼓。目悠悠之转旆。歌事者每怀靡及。念离者跂予望之。
成志在心。发言同唱。天子有念。式叙清风。请编出车之什。
以继蒸人之雅。

贾曾 第 6b 页

* 张敬忠

敬忠。中宗朝监察御史。张仁愿在朔方奏判军事。迁吏部
司勋郎中。开元中为左散骑常侍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剑
南道节度大使。摄御史中丞本道采访经略大使。

** 准敕勘复蜀州青城山常道观奏

右内品官毛怀景道士王仙卿等使。伏奉闰十二月十一
日墨敕。蜀州青城先有常道观。其观所置。元在青城山中。
闻有飞赴寺僧夺以为寺。州既在卿节度。检校勿令相侵。
观还道家。寺依山外旧所。使道佛两所各有区分者。臣差
贾曾 第 7a 页
判官宣义郎彭州司仓参军杨璹往青城山准敕处置。其
飞赴寺佛事及僧徒等。以今月九日并移于山外旧所安
置讫。又得常道观三纲甘道荣等状称。奉敕移飞赴寺依
山外旧所。观还道家。今蒙使司对州县官及僧等准敕勒
还观讫。更无相侵者。其山中先缘寺界所有竹木等。寺既
出居山外。观今置在山中。务使区分。不令侵竞。臣巳牒所
管州县。亦许观家收领讫。谨附采药使内品官毛怀景奏
状以闻。谨奏。

** 新津县佛殿成老君圣像状

贾曾 第 7b 页

自然木文。真容隐起。神迹殊妙。洗削愈明。非图画所能成。
非雕刻所能及。伏以太上老君。先天大圣。变化不常。潜现
难测。瑞花旁绕。知芳辉之不歇。华盖上浮。明魄宝之常贵。
现于殿柱。杳疑作史之年。照彼佛祠。缅若化胡之日。虽凤
巢轩阁。麟伏周庭。岂若仙祖降灵。圣孙膺运。伏望册欢九
庙。昭配两仪。编付史官。布告天下。

* 倪若水

若水字子泉。恒州稿城人。第进士。累迁右台监察御史。开
元中拜户部侍郎。再为尚书右丞卒。

贾曾 第 8a 页

** 谏江南采捕诸鸟表

臣若水言。臣伏以方今九扈时忙。三农作苦。田夫拥耒。蚕
妇持桑。而以此时采捕奇禽异鸟。供园池之玩。远自江岭。
达于京师。水备舟船。陆倦担负。饲之以鱼肉。閒之以稻粱。
道路观者。岂不以陛下贱人贵鸟也。陛下方当以凤凰为
凡鸟。麒麟为凡兽。即鵁鶄鸂鶒。曷足贵也。陛下昔龙潜藩
邸。备历艰虞。今氛祲廓清。高居九五。玉帛子女。充于后庭。
职贡珍奇。盈于内府。过此之外。复何求哉。臣承国厚恩。超
贾曾 第 8b 页
居重任。草芥残命。常欲杀身以效忠。葵藿微心。常愿堕肝
以报主。瞻望庭阙。敢布腹心。直言忤旨。甘从鼎镬。

** 劾奏祝钦明郭山恽疏

钦明等本自腐儒。素无操行。崇班列爵。实为叨忝。而涓尘
莫效。谄佞为心。遂使曲台之礼。圜丘之制。百王故事。一朝
坠失。所谓乱常改作。希旨病君。人之不才。遂至于此。今圣
朝驭历。良臣入用。惟兹小人。犹在朝列。臣请并依黜削。以
肃周行。

* 柳泽

泽。蒲州解人。景云中拜监察御史。开元中累迁太子右庶
贾曾 第 9a 页
子。出为郑州刺史。卒赠兵部侍郎。

** 谏复斜封疏

臣闻药不毒。不可以蠲疾。词不切。不可以补过。是以习甘
旨者。非摄养之方。迩谀佞者。积危殆之本。臣实愚朴。志怀
刚励。或闻政之不当。事之不直。常慷慨关心。梦寐怀愤。每
愿殉身以谏。伏死而争。但利于社稷。有便于君上。虽蒙祸
被难。杀身不悔也。伏惟皇帝陛下聪明齐圣。孝悌通神。乐
善好谏。除繁去惑。不迩声色。不殖货利。仁明睿哲。有过于
尧舜。然而刑政德教。或乖于典则。若不革弊易辙。塞源拔
贾曾 第 9b 页
本。愚窃料未臻于太平。窃见神龙以来。偫邪作孽。法网不
振。纲维大紊。实由内宠专命。外嬖擅权。因贵凭宠。卖官鬻
爵。朱紫之荣。出于仆妾之口。赏罚之命。乖于章程之典。妃
主之门。有同商贾。举选之署。实均阛阓。屠贩之子。悉由邪
而忝官。黜斥之人。咸因奸而冒进。天下为乱。社稷几危。赖
陛下聪明神武。拯其将坠。此陛下耳目之所亲击。固可永
为炯诫者也。臣闻作法于理。犹恐其乱。作法于乱。谁能救
之。祇如斜封授官。皆是仆妾汲引。迷谬先帝。昧自前朝。岂
是孝和情之所怜。心之所爱。陛下初即位时。纳姚元之宋
贾曾 第 10a 页
璟之计。所以咸令黜之。顷日以来。又令叙之。将谓为斜封
之人。不忍弃也。以为先帝之意。不可违也。若斜封之人不
忍弃也。是韦月将燕钦融之流。亦不可褒赠也。李多祚郑
克义之徒。亦不可清雪也。陛下何不能忍于此。而独能忍
于彼。使善恶不定。反覆相攻。使君子道销。小人道长。为邪
者获利。为正者衔冤。柰何导人以为非。劝人以为僻。将何
以惩风俗。将何以止奸邪。今海内咸称太平公主令胡僧
慧范曲引此辈。将有误于陛下矣。谤议盈耳。咨嗟满衢。故
语曰。姚宋为相。邪不如正。太平用事。正不如邪。书曰。无偏
贾曾 第 10b 页
无陂。遵王之义。无反无侧。王道正直。臣恐因循。流近致远。
积小为大。累微起高。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
将大。又赏罚之典。纪纲不谬。天秩有礼。君爵有功。不可因
怒以妄罚。不可因喜以妄赏。伏见尚医奉御彭君庆。以邪
巫小道。超授三品。柰何轻用名器。加非其才。昔公主为子
求郎。明帝不许。今圣朝私爱。赏及憸人。董狐不亡。岂有所
隐。臣闻赏一人而千万人悦者赏之。罚一人而千万人劝
者罚之。臣虽未睹圣朝之妄罚。已睹圣朝之妄赏矣。书曰。
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臣恐近习之人。

贾曾 第 11a 页

为其先容。有谬于陛下也。惟陛下熟思而察之。虽往者不
可谏。而来者犹可追。愿杜请谒之路。塞恩倖之门。鉴诫前
非。无累后悔。申画一之法。明不二之刑。不询之谋勿庸。无
稽之言勿听。则天下之化。人无閒焉。日新之德。天鉴不远。

** 上睿宗书

顷者韦氏险诐。奸臣同恶。赏罚紊弛。纲纪纷纶。政以贿成。
官因宠进。言正者获戾。行殊者见疑。海内寒心。实将莫救。
赖神祇祐德。宗庙降灵。天讨有罪。人用丕保。陛下睿谋神
贾曾 第 11b 页
圣。勇智聪明。安宗庙于巳危。拯黎庶于将溺。今庞眉鲐背。
欢欣踊跃。望圣朝之抚辑。听圣朝之德音。今陛下蠲烦省
徭。法明德举。万邦恺乐。室家胥庆。臣又闻危者安其位也。
亡者保其存也。乱者有其理也。伏惟陛下安不忘危。理不
忘乱。存不忘亡。则克享天心。国家长保矣。诗曰。罔不有初。
鲜克有终。伏惟陛下慎厥终。惟其初。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书曰。尔惟德罔小。万邦惟庆。尔惟不
德罔大。坠厥宗。甚可畏也。甚可惧也。伏惟陛下慎之哉。夫
骄奢起于亲贵。纲纪乱于宠倖。愿陛下禁之于亲贵。则天
下风随矣。制之于宠倖。则天下法明矣。诗云。刑于寡妻。至
贾曾 第 12a 页
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若亲贵为之而不禁。宠倖挠之而见
从。是政之不行。令之不一。则奸诈斯起。暴乱生焉。虽严刑
峻政。朝施暮戮。而法不行矣。纵陛下亲之爱之。莫若安之
福之。宠禄之过。罪之渐也。非安之也。骄奢之淫。危之本也。
非福之也。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伏惟陛下精求俊哲。
朝夕纳谏。纵有逆于耳谬于心者。无速之以罚。姑筹之以
道。省于厥躬。虽木朴妄忤。愿恕之以直。用开谏诤之路也。
或有顺于耳便于身者。无急之于赏。当求诸非道。稽之典
训。其不叶于德。必寘之以法。用杜侧媚之行也。有进淫巧
贾曾 第 12b 页
于陛下者。遽黜之。则淫巧息矣。有进忠谠于陛下者。遽赏
之。则忠谠进矣。臣又闻生于富者骄。生于贵者傲。石碏曰。
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逸。所自邪也。书
曰。罔淫于逸。罔游于乐。穆王有命曰。实赖前后左右有位
之士。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今储宫肇建。王府初启。至于僚
友。必惟妙择。若因亲旧率情奏请。恐非其人。惧累于德。今
骄奢之后。流波未变。慢游之乐。馀风或存。夫小人弄臣。易
合于意。奇伎淫巧。多适于心。臣恐狎于非德。滋为奢怠。书
曰。慎乃僚。无以巧言令色便僻侧媚。其惟吉士。仆臣正。

贾曾 第 13a 页

厥后克正。仆臣谀。厥后自圣。伏愿采温良博闻之士。恭俭
忠鲠之人。任用以为东宫及诸王府官。仍请东宫量署拾
遗补阙之职。令朝夕讲论。出入侍从。受以训诂。交修不逮。
臣又闻驰骋田猎。令人发狂。名教之中。自有乐地。承前贵
戚。鲜克由礼。或打毬击鼓。比周伎艺。或飞鹰奔犬。盘游薮
泽。此甚为不道。非进德修业之本也。书曰。内作色荒。外作
禽荒。又曰。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朋淫于家。用殄厥代。
伏惟陛下诞降谟训。敦劝学业。示之以好恶。陈之以成败。
贾曾 第 13b 页
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则福遐禄
厚。与国并休矣。臣又闻富不与骄期而骄自至。骄不与罪
期而罪自至。罪不与死期而死自至。信矣斯语。明哉至诫。
顷者韦庶人安乐公主武延秀等。可谓贵矣。可谓宠矣。权
侔人主。威震天下。然怙侈灭德。神怒人弃。岂不谓爱之太
极。富之太多。不节之以礼。不防之以法。终转吉为凶。变福
为祸。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自死。不其然欤。书曰。殷鉴不远。
在彼夏王。今陛下何劝。岂非皇祖谟训之则也。今陛下何
惩。岂非孝和宠任之甚也。礼曰。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可不慎哉。夫宠爱之心。人则不免。去其太甚。闲之礼节。适
贾曾 第 14a 页
则可矣。今诸王公主驸马。亦陛下之所亲爱也。矫枉之道。
在于厥初。鉴戒之义。其则不远。使观过务善。居宠思危。庶
夙夜惟寅。聿修厥德。经曰。在上不骄。高而不危。所以长守
贵也。制节谨度。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
然后能保其社稷。书曰。制官刑。警于有位。敢有恒舞于宫。
酣歌于室。时谓巫风。敢有徇于货色。恒于游畋。时谓淫风。
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惟兹三风
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甚可
畏也。甚可惧也。伏惟陛下必察而明之。必信而劝之。有奢
贾曾 第 14b 页
僭骄怠者。削其禄封。有朴素修业者。锡以车服。以勖其心。
使其奉命。无使久而忽之。无使远而坠之。臣闻知之非艰。
行之惟艰。又曰。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伏惟
陛下慎之哉。前车之覆。实惟明證。先王之诫。可以终吉。若
陛下奉伊尹之训。崇傅说之命。不作无益。不启私门。刑不
差。赏不滥。则惟德是辅。惟人之怀。天禄永终。景福是集。傥
陛下忽精一之德。开恩倖之门。爵赏有差。刑罚无当。则忠
臣正士。亦不复谈矣。

** 谏进用奇器书

贾曾 第 15a 页

不见所欲。使心不乱。是知见可欲。而心必乱矣。窃见庆立
雕制诡物。造作奇器。用浮巧为珍玩。以璚怪为异宝。乃治
国之巨蠹。明王所以严罚者也。昔露台廉费。明君不忍。象
箸非大。忠臣愤叹。王制曰。作异服奇器以疑众者杀。月令
曰。无作淫巧。以荡上心。巧谓奇技怪好也。荡谓惑乱情欲
也。今庆立欲求媚圣意。摇荡上心。陛下信而使之乎。是宣
淫于天下。庆立矫而为之乎。是禁典之所无赦。陛下新即
位。固宜昭宣菲薄。广示节俭。岂可以怪好示四方哉。

贾曾 第 1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