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六二
卷二六二 第 21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二

卷二六二 第 1a 页
 李邕(二)

** 端州石室记

日者托宿秘篆。寄傲神府。撰奇讨异。注灵通感。冥搜海堧。
遐瞩坤极。敞金阙。疏玉堂。河汉未暩其源。今昔罕聆其语。
曷若宛此山郭。介在江濆。薄人寰。腾物外。妙有特起。灵表
澒洞。绮田砥平。锦嶂壁立。肇衍洞穴。延袤中堂。蹙怪形以
万殊。砑地势以千变。伏虎奔象。浮梁抗柱。激涛海而洪波
沸渭。欱杳窱而偫峰嵯峨。飞动逼人。屹耸惊视。密微微而
三分地道。风萧萧而一变天时。窦乳鍊于玉颜。石床列于
卷二六二 第 1b 页
仙座。隔阂尘境。延集福庭。寂兮寥兮。恍兮惚兮。使营魄九
升。嗜欲双遣。形若希羽翼。志若摩云天。秦汉之间。莫知代
祀。羲皇之上。自成遐邈。当是时也。慕名者执雌而退。徇物
者守心而安。求道者息虑而凝。怀书者陋古而默。有若邦
伯毕公守恭。广孝闻家。至忠观国。政门尤迹。谈者不容于
口。义心厚行。游者每藉于名。故能吏修其方。人乐其业。流
冗归止。介特乂安。于是命友僚。纵琴酌。一歌一咏。以遨以
游。莫不解榻于斯。张乐于斯。腾驾五龙。遣去驷马。岂惟避
卷二六二 第 2a 页
暑窟室。缔赏林峦。击石如钟。酌泉如醴。固亦转丹灶。掇紫
芝。迹参寥之远心。推习隐之幽致者也。

** 崧台石室记

高要郡北五里有石室。诡怪万状。崆峒其中。发挥灵踪。盘
薄厚地。皆神仙之窟宅。为区宇之胜槩。有巨石。皆似蹲兽
之类。叠花仰空。的砾琼脂。色如截肪。傍引穴窍。疑为洞门。
横耸石床。出次仙座。东厢峭壁下有涵泉。涨澄镜色。味轻
琼浆。东西倚山之阳二十馀里。西通武林。东抵岭山[:#AS-FBED:●]羊
峡。

卷二六二 第 2b 页

** 越州华严寺钟铭(并序)


有同乎源。播厥派者夥哉。沿之椎轮。则终列大辂。革以穴
处。则崇构厦屋。译梵言于华学。象楗槌于景钟。从来久矣。
观其聆妙音。奖宏誓。艾苦趣。警禅门。剑轮(疑)在空。法众斯
集。镛之时义大矣哉。郡司寇北平杨公。沙门师萌抵净根
保耳界妙有。忠为迦维之业。坚朴象正之钧。尝慨灵越乐
郊。勾吴通邑。虽经行大壮。塔庙艺释训乃首唱偫吏。传闻
庶氓。合德悉心。聚粮殚币。铄文马以庀制。骧偫龙以范钟。
撰祥时。历令日。倾郛鄙。毕缁黄。举帆云屯。击毂雷动。百身
勇施。累赞愿言者。计以万亿。然后陶人事炉。火正疏冶。风
卷二六二 第 3a 页
伯鼓橐。乐工杨嬉。(疑)焕乎鼎陈。蔚焉邱峙。手舞者翳景。称
庆者振林。迟明蒇功。亭午卒业。于是曾台大起。雕簴悬列。
鲸鱼叱怒以震击。蒲牢跧曲以骇噭。隐天纲。謍地理。刹那
昭应。一念信心。有无识生。幽执鬼物。莫不休复净域。贞观
真谛矣。有若大者不槬。小者不窕。则州鸠之听。曷以臻其
间欤。其词曰。

大雄立号兮考彼华钟。震发三界兮以觉其聋。俾我偫动
兮不罹厥凶。君子是象兮载铄载镕。弥亿斯年兮罔有天
镛。

卷二六二 第 3b 页

** 滑州大厅铭

大厦中构。山屹飞斗。黄河畎浍。大行培塿。整庶宣风。缉戎
备寇。镇宁一方。光辅元后。

** 大照禅师塔铭

奂上人至。传诸大德意。令弟子撰和上碑。但重元门深。(阙)
四海大君者。我开元圣文神武皇帝之谓也。入佛之智。赫
为万法宗主者。我禅门七叶大照和尚之谓也。是以从无
因得。不出三界。于清泰运。教昭宣圆。常洽著菩萨之本心。
密住依国王之信力。四生于涅槃者。不其广欤。和上讳普
卷二六二 第 4a 页
寂。俗冯氏。长乐信都人也。其先毕公高之后。毕万入晋。受
邑于魏。支子食采冯城。因而得姓。洎亭为韩上党守。在赵
为华陵君。异汉征西将军。思义晋骠骑将军。家于河南。今
为河东人也。祖居士讳道相。经德营道。晦用藏密。考居士
讳会均。艮背园庐。飞遁乡邑。和上生而茂异。长而开明。神
清体闲。气和志远。栝树虽小。其根巳深。河源则微。其流可
大。欣愿去结。永言依僧。尝以德业书绅。艺术从学。负笈梁
许。抠衣班马。博总经籍。殚极天人。以为洪范九畴。周易十
翼。虽奥旨元邈。然大略回疑。不若别求法缘。幽寻释教。时
卷二六二 第 4b 页
大梁璧上人以义解方闻。敷演云会。遂听法华经唯识起
信等论。巨石投水。其入甚多。修坂走丸。所适弥远。重依东
都端和上受具。转奉南泉景和上习律。超契心地。忽见光
明。随止作行。得亲近处。于是贞观嵩阜。隐居半岩。布褐一
衣。麻麦一食。中夕叹曰。文字是缚。有无是边。盍不以正戒
为墙。智常为座。发广大愿。修具足慈。他方七宝之山。路远
难到。自境四念之地。身乐且安。犹曰密印者谓之师。先觉
者谓之达。吾当求矣。此其时哉。将寻少林法如禅师。未臻
止居。巳承往化。追攀不及。感绝无时。芥子相投。遇之莫遂。

卷二六二 第 5a 页

甘露一注。受之何阶。翌日。远诣玉泉大通和上。膜拜披露。
涕祈咨禀。良马易进。良田易平。加之思修。重之勤至。宝镜
磨拂。万象乃呈。玉水清澄。百丈皆见。衡山之石。更悟前身。
新丰之家。自然本处。如此者五岁。约令看思益。次楞伽。因
而告曰。此两部经。禅学所宗要者。且道尚秘密。不应眩曜。
和上旁求僻陋。宛在园林。夹江之间。丛竹之下。鮀蜃每作。
虺蜮交驰。顷差他人。必辞痼疾。和上愿充僧使。便得经行。
心无所存。背无所倚。都忘禅睡。了悟佛知。两马一车。进念
卷二六二 第 5b 页
同辙。一鸟二翼。定慧皆空。如此者复二年。大通和上深赏
重之。人未之兰若。今将自之。大通止曰。嵩山亦好。至于再。
诺而居焉。长安年。度编岳寺。神龙岁。请不哭泣而不言。缁
素坠心。栋梁落构。以为四害腾口。谁者能缄。五欲乱绳。谁
者能截。乃合谋悉意。闻香求花。如鸟随风。如轮随迹。咸请
和上一开法缘。使四园可游。八池可浴。则僧非聚食。人异
散心。愿闻乐器之音。用滋毛孔之润。和上曰。夫净灯可以
照胜宅。助风可以持宝城。今何为乎。且千车之声。不入于
耳。万人之请。谁听其言。神龙中。孝和皇帝诏曰。大通禅师
降迹阎浮。情存汲引。戒珠圆澈。流洞鉴于心台。定水方澄。

卷二六二 第 6a 页

结清虚于意府。原其行也。既无人而无我。测其理也。亦非
断而非常。然而示彼同凡。奄随运往。形虽已谢。教乃恒传。
其弟子僧普寂。夙参梵侣。早簉法筵。得彼髻珠。获兹心宝。
但释迦流通之分。终寄于阿难。禅师开示之门。爰资于普
寂。宜令统领徒众。宣扬教迹。俾夫聋俗。咸悟法音。考功员
外郎武平一奉宣圣旨。慰喻敦劝。和上犹逡巡辞避。不获
巳仍曰。广大者莫极于虚空。我性相能遍。元妙者莫深于
开示。我定慧能传。未或不从应身。而建四生法主。未或不
卷二六二 第 6b 页
登正觉。而启一佛度门。曷敢当仁。以膺求我。且正见了见。
转次既殊。浣家锻家。习性亦别。草席遇水而紧。草绳遇水
而舒。地水火风。青赤白黑。八万烦恼。八万解脱。翳憍慢之
山。金椎难碎。贪恚之毒。龙珠不消。诸生当诵戒经。以传正
受。开元十三年。恩诏屈于敬爱寺宴坐。逮十五年。皇上将
幸于京师也。优诏曰。慎言义福宜从驾。和上留都兴唐寺
安置。由是法云遍雨。在其根茎。妙音尽闻。惟所围绕。其始
也。摄心一处。息虑万缘。或刹那便通。或岁月渐證。总明佛
体。曾是闻传。直指法身。自然获念。滴水满器。履霜坚冰。故
能开方便门。示直宝相。入深固藏。了清净因。耳目无根。声
卷二六二 第 7a 页
色亡境。三空圆启。二深洞明。是故闻者斯来。得者斯止。自
南自北。若天若人。或宿将重臣。或贤王爱主。或地连金屋。
或家蓄铜山。皆毂击肩摩。陆聚水咽。花盖拂日。玉帛盈庭。
和上洗然若虚。旷然若谷。不见施者。不知受焉。遂龙象之
所崇。惟塔庙之所供。但趫猿自息。醉象皆调。闻是名者。不
生四趣。蒙其润者。便过四禅。则有学富蓬山。经通贝叶。百
家奥旨。三藏真言。目如曜星。舌如飞电。莫不杜口折角。失
客革心。二十七年秋七月。诲门人曰。吾受托先师。传兹密
印。远自达摩菩萨导于可。可进于璨。璨钟于信。信传于忍。
卷二六二 第 7b 页
忍授于大通。大通贻于吾。今七叶矣。尸波罗密是汝之师。
奢摩他门是汝依处。当真说实行。自證潜通。不染为解脱
之因。无取为涅槃之会。诸生殊不知其故。呜呼。八月二十
四日有弥留。怡然坐灭于都兴唐寺。享寿八十九。僧夏五
十二。闻哀行哭。临堂抚膺。云雾冒山。江河奔海。沸渭坌入。
阴沈弥望者。至于百万。皆曰。天地德。不踰昼水。神明之祐。
未际入流。今之我闻。异于汝说。沐浴智慧之海。超腾生死
之河。恩崇化先。痛深物表。情可理割。义可事诠者。尝以前
圣后贤。示迹开教。降生所以传法。归尽所以同凡。久留则
卷二六二 第 8a 页
厌闻恐其慢易。终去则追远欲其怀思。忘其身而神迁益
高。间其法而事稀弥重。始终权实之化。不断不绝。究竟诱
进之益。无去无来。河南尹裴公名宽。飞表上闻。皇情震悼。
诏曰。大士遗荣。岂贵于名称。前王表德。必在于袖崇。都同
德兴唐寺故大德僧普寂。资于粹灵。是为法器。心源久寂。
戒行弥高。既来理而悟空。每导凡以宗圣。慈悲所应。汲引
盖多。方冀永年。式宏像教。遽从迁化。用谢浮生。言念于此。
良深悯惜。宜稽其净行。锡以嘉名。示夫将来。使高山仰止。
可号大照禅师。归本居葬日。量借威仪手力。和上将变易
卷二六二 第 8b 页
之岁。累告门人曰。吾久居山水。缘亦在焉。及泥日。天竺兴
唐缁似。皆请卜而厝之。表而祈之。唯岳寺一方。地震雪下。
少室偫巘。树折霜封。洎九月八日。恩私果令归葬。二十一
日。金棺发轫。卤簿启行。或两都倾城。或四方布路。持花者
林指。执绋者景移。三条之中。泣泪如雨。重城之外。号叩若
雷。䌽云二时。自都达岳。白露数里。弥川遍空。二十四日。穸
于岳寺之旧居。礼也。门人等修罗死慈。岛人死义。血现于
体。绳系于床。佥某拾衣。一心起塔。尘多折轴。箭重回舟。衔
石而海水可填。结竹而佛恩难报。二十八载十一月十五
卷二六二 第 9a 页
日。恩旨许焉。仍委寺主慧远上座崇泰都维那昙庆等。载
令构缉。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恩旨迁藏海寺于和上
河东旧宅。廓为寺焉。建塔追崇福也。且爰自六叶。式崇一
门。未诵戒经。或传法要。大通以凡例起谤。将弃我闻。深解
依宗。遽求圣道。所以始于累土。渐于层台。摄之孔多。学者
弥广。故所付诸法。不指一人。卜夏西河。有疑夫子。郑元北
海。自袭马融。至于密意除知。慧心入境。如因日照。方见日
轮。终以佛光。乃明佛道。岂伊邕也。而敢议之。大弟子惠空
胜缘等。相与追过去。示方来。一以抒宿心。存妙用。一以奉
卷二六二 第 9b 页
慈训。宏教门。腾净行于松阡。刻师资于石字。其词曰。

三界渺茫。四生沈痗。尘境延歊。荫欲攻内。明镜虚受。大慈
圆对。法鼓震惊。魔军消溃。(其一)千佛转觉。七叶相承。护持俗
谛。应现真僧。长河皎月。静室明灯。梵经滋广。禅林蔚兴。(其
二)童稚初心。儒释兼致。梁陈咨禀。伊洛勤匮。虽臻阃域。犹
执文字。古城元远。空门深邃。(其三)逝将分赴。曾是幽求。玉泉
谷口。甘露山头。慧日一照。浮云四收。给园都邑。鹫岭嵩邱。(
其四)大通往生。后觉来问。妙法终启。苦言未顺。愿发他心。
稍宏本分。固让固请。不矜不训。(其五)德音光被。皇华荐臻。曲
荷天
卷二六二 第 10a 页
奖。昭宣法轮。总总缁素。憧憧搢绅。以智慧水。洗烦恼尘。(其
六)慈摄云奔。檀施山积。无相无愿。不受不斤。龙象兴补。塔
庙光益。香花户庭。护念泉石。(其七)同人将灭。依宗阐教。草系
尔师。宴居尔照。闻哀行哭。惟艾及少。命鸟无翼。慈舟失棹。(
其八)渥恩痛悼。追谥哀荣。塔遂嵩岳。仪从洛城。灵舆顾步。
天乐凄清。追攀雾委。感动雷惊。(其九)入室来思。登坛永慕。密
教不纪。后生何趣。礼石塔兮若割。仰金字兮如注。杖亿劫
兮昭阳。与四法兮安住。(其十)天宝元年二月十五日建。

** 晴热帖

卷二六二 第 10b 页

三数日晴。顿热。若为自适也。仆少理。欲使小儿入京。当从
澧州去。有书不。示之。诸公叹赛无九百之事。当不复爽也。
故使驰问。不具。李邕白。十二日。差无多事检校来一言集
耳。通长孙五郎。

** 藤偈

得彼柔性。契兹佛乘。岂无众木。我喻垂藤。

** 国清寺碑(并序)


观夫密教将开。必有其地。灵岳将应。必降其人。是以兆发
真僧。功成宏愿。以一如正受之力。致三朝大事之因。故得
卷二六二 第 11a 页
帝王宅心。王公摄念。国祥备至。家宝荐臻。玉宇悬空。金谷
飞月。婆若之海尘不能淄。安明之山风不能振。莫与京者。
其在兹乎。国清寺者。隋开皇十八年智者大师之所建也。
大师强植之根。已于千万佛所。本性之照。岂于一百年间。
是以相眉雪光。慈目水净。入不住地。得无上缘。五部律仪。
具分金界。三昧定力。更立宝山。始入天台。居于佛陇。则知
冥符事现。元感名徵。搆室者不立于空。托迹者必兴于物。
是寺本题天台。先是大师尝梦定光禅师教曰。寺若成。国
必清。大业元年。僧智璪启其禅以为号。炀帝从而改焉。至
卷二六二 第 11b 页
义宁之初。寺宇方就。事属皇运。言符圣僧。粤若右赤城。左
沧海。艮背曾阜。襟开平原。宝势雄侈于古今。奇表严净于
江汉。建置崇丽。虑矩恢殊。广殿磴于重严。周廊庑于绝巘。
峰台纳景于下视。雁塔排云于中休。八部来思。不孤其德。
三身在此。有睟其容。亦犹妙胜之乡。乾竺之里。若即见佛。
岂与登仙。曷云菩提树间。必能七日成道。忉利天上。可以
三月安居而巳哉。借天仙往还。神秀表里。静漠漠而山远。
密微微而谷深。自然罗浮迁移。既因风雨。育王制造。载役
鬼神。落落然列星陈于九天。昭昭然飞霞夹于二曜。松间
卷二六二 第 12a 页
豁达。祥云飞和雅之音。桥路逶迤。德水照澄清之色。伫立
者神夺。散心者目明。所以信士永言。至人驰想。不远万里。
有以一临。离垢道场。遇之即是。去结法意。愿之便成。净水
宝珠。见者无染。高山甘露。受者有知。起念事功。顿超十劫
之地。坐入位證。遥比千眼之天。别有放生溪源。通流朝信。
鳞介千族。压海而随波。网[:#AS-8DB8:●]万艘。因利而兴簺。昆崙之水。
天地罕经通之极。恒沙之命。溪壑无醉饱之期。大师悯其
杀因。示其宿世。父母妻子。俱是轮回。山石地方。尽归报复。
百味欢喜之药。愿乐法王。五指慈悲之根。降伏师子。由是
卷二六二 第 12b 页
渔父易节。鲜食向风。释纶解徽。停筤去笱。畅拨刺以掉尾。
恣噞喁而鼓腮。乘佛之威。入佛之境。不恐不惧。且安且怀。
矧过去之罔穷。固未来之靡尽。福德轻重。等须弥之斤两。
济度广大。同法界之范围。所以钦若九重。煜耀万国。光赞
者五主。襟绝者数朝。仪凤二年三月十日制曰。台州国清
寺。迥超尘俗。年代或异。妙相真容。累呈感应之迹。或净居
仙宇。函有徵祥之效。大启良缘。实寄兹所。宜今寺内各造
七级浮图一所。度僧七七人。自今有阙。随即补。故其智印
接武。草系传薪。千叶莲华。了无异色。五䌽缯盖。休有圆
卷二六二 第 13a 页
光。莫不清凉之泉。沃兹劫烧。定慧之力。刜彼魔幢。罗汉之
身。时可去矣。如来之室。岁岂留乎。昔有顗禅师者。即大师
之复次也。戒珠圆明。德芽俊茂。以精进大力。运自在他心。
每指堂东因如厕。奄忽泉涌。须臾石开。虽炎赫旷时。而清
冷弥载。又堵波岁久。根据势危。首亚西南。趾留东北。一遇
瀑雨。稍浸广庭。护法阴骘而扶持。信力潜运而平正。宜其
女子不宿。荤血不臻。镇之以法似。守之以山神。永怀水月。
高谢风尘。此又奇也。于时明牧敬公名咸。忠贤相门。德礼
邦镇。宣慈被物。遗直在人。邑宰李公名安之。不忮不求。有
卷二六二 第 13b 页
为有守。惠爱恤下。贞固干时。大德行续上座神轨寺主道
翘都维那首那法师法忍等。三归法空。一处心净。景式诸
子。大济偫生。皆赏叹幽奇。明徵相事。虽裴回纵目。而髣髴
画屏。岂曲尽于笔端。固悬天深造。以为孙公之赋。未究三
仙。郭璞之经。罕知十地。是存刻石。以广披文。其词曰。

兆出名山。功加贤位。[:#AS-8BE1:●]甫和令。兹焉感致。佛陇通明。国清
发瑞。徵名立榜。应运题寺。法寺神丽。像殿崇严。九成台阁。
百丈松杉。瞰瀛列座。倚巘飞檐。风庭肃爽。雾谷沈潜。想像
梵宫。超遥仙宇。目有书传。耳无浪语。不知从来。相去几许。

卷二六二 第 14a 页

施物及僧。唯吾与汝。外物莫际。密教自传。心净色净。有边
无边。持剑岂失。喻筏能捐。若遇诸佛。巳超四禅。闻者斯来。
见者斯悦。果果法似。因因地岊。心境始开。知印皆发。求仁
得仁。即说非说。沙弥救蚁。菩萨放生。溪流昼夜。潮水虚盈。
鳞介万族。湿化千名。福河不绝。佛土常宁。郡邑才良。纪纲
禅律。恭惟令始。雅尚休毕。保绥地灵。光照佛日。将播美于
永代。愧当仁于雄笔。

** 叶有道碑(并序)

卷二六二 第 14b 页


昔者诞发老君。道纯天地。生德夫子。身负日月。且时宰不
宗。主人勿用。矧乎埋照浚谷。潜盘穷山。幽姿蜕于尘容。素
尚允于仙类。岂辟命行矣。爵服絷之而己哉。公讳国重。字
雅镇。南阳叶县人也。自少典锡羡。高辛纂绪。陶唐重熙。后
稷迈种。文王之允。乃食于沈。尹戌之子。载封于叶。受氏享
国。大哉邈乎。逮祖乾昱。克壮其猷。永孚于德。墐户习隐。塞
兑亿坤。硕肤长材。通理博艺。虽安车累至。而坚卧固辞。故
庆祚克开。眉寿维永矣。厥考道兴。性守公庭。道敷邦国。居
鬼从地。率神从天。受箓以怛之。飞符以比之。扼魍魉之邪。
刘台台之祟。有足奇也。至于挥札落井。引弓贯革。特起五
卷二六二 第 15a 页
部。广推大馀。侯谁嗣哉。先生灵承道宗。异闻训诱。弱丧文
貌。幼尚纯笃。仙骨有象。童心不萌。专精五龙。遍游偫岳。聪
以知远。明以察微。达死生之占。体物气之变。尝以静贞动
耗。息影归止。云卧牝壑。林巢仙居。人绝不邻。道阻且右。独
往幽胜。永歌隐沦。放閒保和。习虚致静。捃五石之髓。撷三
芝之英。时哉不留。岁聿其逝。缁发纯漆。韶颜渥丹。事适元
同。神与道媾。惟寂惟寞。不饮不食。数十载于兹。乃升闻帝
庭。骏发皇眷。简才受命。降尊加礼。将之以文马。速之以畅
毂。先生盱眙长揖。挥手高谢曰。自昔帝舜登庸。德辉允铄。
卷二六二 第 15b 页
光武继统。吏道孔嘉。且薛方逢萌。备外臣之礼。虞仲夷逸。
终处子之业。岂垢俗疵物。偏贡介性。将探道慕类。坐致奇
龄。使者蓄无言之疑。申遂行之旨。乃周览庐室。躬省仓廥。
考畴人之疆亩。讯家童之作业。皆俭以遵约。安能维始。味
不甘口。色无养目。信以为著诚去伪。敢守难夺。顺风可即。
强起曷至焉。遂虚觏复命。惭叹闻列。朝廷企其高。渴其道。
聆嘉声而属想者。岂胜言哉。有司以天元书缺。星度官弛。
亡五德之运。谬四时之分。荆鬼越祥。不知所咒。子亥母癸。
乌识其原。皆乘遽远寻。请益传授。可谓绳诚列而曲直徵。

卷二六二 第 16a 页

衡诚悬而轻重立。粤惟博物君子。岂伊小说鲰生乎。呜呼。
天不持久。人将复归。颓年迫于期颐。远志屈于摧落。卜兆
幽谷。托坟清林。逸人不追。国士靡宪。泉石沮色。乡县失声。
岂无他人。惟子之故。允子慧明。赠银青光禄大夫歙州刺
史。公罔替厥繇。代增其业。启秘箓之高妙。扬元津之洪波。
道微若声。心么若气。吹律煖谷。运历知天。屡下辟书。终不
应命。孙子景龙观道士鸿胪卿越国公法善。幼得父书。早
传成法。夤念有训。迈迹自身。读天下之书。备方外之术。火
卷二六二 第 16b 页
涤淫祀。剑诛偫祅。恩开五君。名动四国。其入也。排金琐。谒
紫庭。为帝傲吏。其出也。法玉京。坐元寺。作人宗师。故能大
匠道门。冢卿朝右。礼食轩座。寓直禁庐矣。尝以理气自强。
登老益壮。虽莫景急节。而纯孝孔哀。是献封章。愿拜坟墓。
有轸帝念。载形王言。神札以飞。传瑞乃发。偫公帐饯。列蕃
郊迎。朝章有辉。乡人皆庆。枉以末技。扬于孝心。惟先志以
追远。立丰碑以纪德。夫何閒然。其词曰。

宗门素履。家代隐仙。道一相孕。薪火相传。黄公术在。赤水
珠联。道开幽键。性与真筌。一门累祖。四世百年。抗迹岩谷。
消声天地。卓尔遐举。蔼然高致。麝以臭焚。珠以明坠。人则
卷二六二 第 17a 页
有心。徵亦不至。保身匪媮。全朴为利。孝孙增业。明辟顺风。
志尝无忝。事或不同。徵贤朝满。举逸山空。曷由高枕。克谢
代工。测微达变。尽规纳忠。皇眷虽渥。孝思亦深。章服粲粲。
传驷骎骎。载违廷阙。是展坟林。纪石追远。昭铭率心。孝终
事立。荣殁宠今。遐超古始。永宪江南。

** 秦望山法华寺碑(并序)


昔者法王道开。掘山相现。曾是大事。职非小缘。顺喻孔多。
證入弥远。故以三界为宅。五浊为火。四生为子。六度为门。
卷二六二 第 17b 页
一乘为大车。十方为长者。转置热恼之众。延集清凉之都。
念兹在兹。广矣大矣。法华者。晋义熙十二年释昙翼法师
之所建也。师初依庐山远公。后诣关中罗什。深入禅慧。尤
邃佛乘。虽礼数抠衣。而名称分坐。与沙门昙学俱游会稽。
觏秦望西北山。其峰五莲。其溪双带。气象灵胜。林壑虚闲。
比兴耆阇。营卜兰若。羞涅槃食。纳如来衣。专积法华。永言
实意。感普贤菩萨。为下俚优婆。提狶子于竹筐。寄释种于
蓬室。师以缩屋未可。枕屐乃明。移出树间。延入舍下。及杲
日初上。相光忽临。乘六牙。卫八部。胜幡虹引。妙乐天迎。瑞
相腾云。遥裔上汉。师想望太息。沈吟永怀。叶公好龙。巳遇
卷二六二 第 18a 页
真物。罗汉测佛。未了圣心。于是苦行自身。炯戒通梦。宛如
昔见。弥恨前非。象劝持经。尝难其语。夹夹听法。不易其人。
矧乃摄以蜂王。吼以师子。礼谒者掎其裳袂。赞欢者合其
风雷。时太守孟顗。以状奏闻以为寺。则知妙法者。真如之
正体。莲华者。净道之假名。是故崇厥经。署于榜。入无量义。
成不住因。至若高僧慧基。邑人陈载。皆踵武扳迹。传灯袭
明。或五柱范堂。或七宝规殿。立普贤座。追连弗蓝。龙王让
池。雁子疏塔。迦罗卫国。连至云山。净明德宫。更开日月。固
足以发慧印。启元门。入位毕臻。出家偕应。则有持證等观。
卷二六二 第 18b 页
永藏仝流。或慧举十徵。或昭明再造。或简文瑞像。或武帝
香炉。宝钤吟风。珠幡交露。僧繇墨意。画长豪之妙光。宫女
綖功。织大身之变相。次有陈随国施。州邑吏檀。百宝盈于
九隅。偫经备于三藏。所以神钟警夜。保贤圣之天居。祥鸟
肃宾。迓轩盖之云集。忍辱灵草。捃萋萋于小茎。伛昙异花。
搴灼灼于乔干。故得人天回首。江海因声。芭蕉过雷。[:#AS-8BE1:●]焉
滋茂。葵藿随日。至矣勤诚。登山而野旷心空。浴水而垢除
意净。施及先律师道岸。今弟子释俨。并身林久伐。禅刺都
遣。性通七事。戒总八关。金杖五分。优劣既等。缯䌽四道。功
卷二六二 第 19a 页
德岂殊。甘露有加。香油不坠。顷者豪州刺史前此邦别乘
太原王公名弼。法海广大。慧炬融明。德立于衷。义闻于物。
郅恽致主之节。有耿投竿。葛亮报国之诚。不忘草奏。夫人
武氏。佩服真空。干橹正觉。及男缅绪等。惟肖二尊。克慎三
业。若行若坐。依佛依僧。去烦恼之外糠。得慈悲之内实。起
普贤台一级。写法华经千部。广化人吏。大启津途。即普贤
台。立法华社。每年二月。重会一时。且地效其灵。山呈其秀。
有上座正觉寺主道解都维那神慧僧表。道宾律师。行深
慧灯。集众材为林。众器成乐。一体和合。互用住持。相与王
卷二六二 第 19b 页
公曰。夫名者事之华。碑者物之表。其或表不立。则瞻仰失
容。名不兴。则赞述无地。愿言刻石。是用齐山。朝散大夫前
侍御史今都府户曹袁公名楚客。其皎如日。其心如丹。负
兼济之雄才。托演成之雅意。顾惭作者。徒使懵然。其辞曰。
会计南山。秦望北寺。高僧往还。圣迹标寄。耆阇比峰。法华
取义。偫公护持。历国檀施。陆宝大来。海珍总萃。幡影连珠。
像光发瑞。台压龙首。殿开鸟翅。象驾菩萨。乌迎车骑。异香
馝馞。神钟髣髴。松巘萧疏。竹涧葱翠。纲纪有条。禅律不坠。
掾曹正直。别乘仁智。作为碑板。赞述名字。

卷二六二 第 20a 页

**
[兖]州曲阜县孔子庙
(并序)


尝观元化阴藏。上帝元造。虽道远不际。而运行有符。扬搉
大抵。宣考神用。建人统之可复。补天秩之将颓。其揆一也。
昔者蚩尤恬贼。厥弟骄兵。巨力朋徒。合绪连祸。则黄帝兴
圣。首出偫龙。推下济以君人。微勤略以戡乱。逮至横流方
割。包山其咨。转死为鱼。鲜食不粒。则尧禹并迹。扶振隐忧。
卷二六二 第 20b 页
导百川。康四国。粤若殷礼缺。周德微。宋公用鄫。楚子问鼎。
则夫子卓立。灿然成章。辟邦家之正门。播今昔之彝宪。此
天所以不言而成化。圣所以有开而必先。其若是也。故夫
子之道。消息乎两仪。夫子之德。经营乎三代。岂徒小说。盖
有异闻。夫亭之者莫如天。藉之者莫如地。教之者莫如夫
子。且沐其亭而不识其道。则不如勿生。荷其藉而不由其
德。则不如勿运。故曰消息乎两仪者也。夫博之者莫如文。
约之者莫如礼。行之者莫如夫子。且会其文而不扬其业。
则不如勿传。经其礼而不启其致。则不如勿学。上代有以
焯序。中代有以宗师。后代有以丕训。故曰经营乎三代者
也。噫。唐虞之美。不必至是。赞而大者。进圣君也。夏桀之恶。
不必至是。挤而毁者。激庸主也。伊尹之忠。不必至是。演而
卷二六二 第 21a 页
数者。勉诚节也。赵盾之逆。不必至是。抑而书者。诛贼臣也。
至若论慈广孝。辅仁宠义。职此之由。于是君臣之位序。父
子之道明。朋友之事兴。夫妇之伦得。虽朗日开觉。膏雨润
黩。和风清扇。安足喻哉。借如九皇继统而政醇。七圣同年
而道合。虽事业广运。而理济一时。未有薄游大夫。僻居下
国。德敷既往。言满方来。庙食列邦。不假手于后续。君长万
叶。必归心于素王。若此之盛。是以腾跨百辟。孤绝一人。曷
成名可称。取兴为大者巳。我国家儒教浃宇。文思戾天。伸
吏曹以追尊。建礼官而崇祀。侯褒圣于人爵。尸奠享于国
卷二六二 第 21b 页
庠。是用大起学流。锡类孝行。敦悦施于万国。光覆弥于允
宗。三十五代孙嗣褒圣侯璲之字藏晖。洎族贤元亨等。或
专门硕儒。罔坠于绪。或馀波明哲。克扬厥声。乃相与合而
谋曰。夫墟墓之地。礼曰自哀。听颂之树。诗云勿剪。一则遇
事遗爱。一则感物允怀。矧乎大圣烈风。吾祖鸿美。故国封
井。旧居川岳欤。宜其悚神驰魄。膝行膜拜。陈斋祭。奠严祠。
树缭垣以设防。刊丰石以为表。[兖]州牧京兆韦君元圭字(
阙二字)王国周亲。人才懿德。明启风绩。休有名教。长史河南
源晋宾字光国。贤操孤兴。清节相远。纳人以礼。成俗于师。

卷二六二 第 22a 页

司马天水狄光昭字子亮。相门克开。雅道踵武。闻义必立。
从事可行。录事参军东海徐仲连功曹成阳盖寡疑仓曹
太原王道淳宏农杨万石户曹博陵崔少连宏农杨履元
兵曹太原王光超范阳张博望法曹安定皇甫恮东海于
光彦士曹荣阳郑璋参军事博陵崔调扶风窦光训河东
裴璿陇西李绍烈(阙四字)仪传(阙一字)南阳樊利贞曲阜县令
雁门田思昭丞河间刘思廉主簿吴兴施文尉清河晏宏
楷等。宦序通德。儒林秀士。升堂睹奥。游圣钦风。佥同演成。
卷二六二 第 22b 页
乃共经始。其辞曰。

元天阴骘。大明虚镜。神不利淫。物将与正。凡曰投艰。在此
逢圣。吞沙荐虐。轩黄厎定。襄陵兆灾。夏禹文命。周道失序。
夫子应聘。删诗述史。盛礼张乐。雅颂穆清。训词昭灼。片言
一字。劝善惩恶。诱进后人。启明先觉。六顺勃兴。四维偕作。
元功济古。至道纳来。首出列圣。席卷偫才。大名震耀。广学
天开。蒸尝匝宇。诵习穷垓。帝念居室。以光寿宫。建侯于嗣。
环封厥中。孙谋不泯。祖德斯崇。乃刊圣烈。克广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