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张冽
张冽 第 20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二百六十

张冽 第 1a 页

* 张冽

冽。武后朝官侍御史。历仓部郎中。

** 对嗣足不良判景食一县嗣子足不良请立其弟礼司不许云古有其道

藉庆食邑。象贤继踵。承家之道。将不愧于前修。畴嗣之宜。
庶遥符于古义。眷言长嫡。疾乃天然。既类郤克之刑。将同
孟絷之废。且仲子立衍。循鲁礼而知归。韦家封成。镜班书
而有序。瞻惟乙请。未爽通规。在律虽违。行权则可。请停司
禁。无拒乙辞。

张冽 第 1b 页

* 康廷芝

廷芝。武后朝官河阴令。迁户部员外郎。

** 对求邻壁光判郗珍性好读书家贫邻家富乃穿邻壁取烛光邻告为盗

郗珍荷衣横带。缉柳编蒲。有贱赢金。将希片王。南都自富。
北郭实贫。殊谢梁鸿。不求因热。乃如苏季。愿借馀光。巳接
张冽 第 2a 页
武于匡衡。方齐踪于宁越。室仞非邃。未窥夫子之墙。纺绩
可兼。辄凿邻人之壁。情非窃伏。事涉穿窬。抑有前闻。宜徵
故实。请从按记。不合论辜。

** 对京令问喘牛判

**  京县宰冬日退朝逢相害者至死初不屑怀委而不问俄见行牛喘停车寻诘久而方去所司以为不理所职妄干他事

皇都赤县。帝宅仙居。万国攸归。四方是则。县令幸陶昌化。
谬宰神京。过北陆之寒初。属南宫之朝退。珂回九陌。骑历
三条。俄逢趸芥之凶。复属阑单之变。材非玉铉。顾牛喘而
多怀。任绾铜章。睹人亡而不问。既昧为邦之术。徒兴体国
张冽 第 2b 页
之心。是曰旷官。足成侵职。所司纠劾。有合通途。

** 对县令有惠化判

**  晋陵县人王茂于访察使所称县令任志有惠化终日清谈职务修理每行笞罚惟以蒲鞭举请升进使司以为宽疏不依令式欲科县令不伏

任志庆偶千龄。荣登万室。弹弦作宰。动宓贱之芳声。制锦
张冽 第 3a 页
无伤。追尹何之美政。浃辰行化。方类子平。终日清谈。更同
夷甫。有耻且格。宁收槚楚之威。以德代刑。但示蒲鞭之罚。
王茂幸编名数。预奉弦歌。欣承赤子之恩。喜沐慈君之惠。
属以皇明远散。天使遐巡。思甄三异之能。式举一同之善。
访察使官膺珥笔。任总方书。饮骢马于江城。集霜乌于海
树。埋轮纠忒。岂谢张纲。揽辔澄清。何惭孟博。眷言褒贬。当
适古今。傥昧激扬。遂乖彰瘅。徵刘宽之故事。仁迹斯存。览
任志之清猷。嘉声可挹。既称良吏。雅合名闻。忽见吹毛。便
亏直指。铜章有术。久垂桃李之阴。铁柱无谋。且寝梧桐之
张冽 第 3b 页
问。

** 对县令辞疾判

**  郑冑授山阴令赴任行至浙江遇风涛鼓怒弭棹而回乃辞疾解职人告诈病

郑冑家承曳履。职绾鸣弦。将登会玉之山。欲届沈钱之浦。
方冀骋牛刀于剑冶。舞鸾磬于钟岩。不孤王阜之能。方继
子游之躅。洎乎行穷楚塞。路入吴江。遥山将远树不分。极
岸与长天共合。归涛活活。全疑白鹭之飞。去舸遥遥。直似
青凫之逝。睹兹艰险。虑有漂沈。方怀鱼腹之忧。岂顾龟肠
张冽 第 4a 页
之毙。情来敛辔。既有慕于王阳。兴尽回舟。亦何思于戴道。
行背浙流之右。坐归漳水之滨。从此挂冠。颇谐高节。因兹
弭棹。未犯彝章。辄被告言。殊惊物听。任其罢退。良谓合宜。

** 对竞渡赌钱判

**  扬州申江都县人以五月五日于江津竞渡并设管弦时有县人王文身居父服来预管弦并将钱物赌竞渡因争先后遂折舟人臂

月观遥临。旁分震泽。雷陂回瞰。近届邗沟。郊连五达之庄。
地近一都之会。人多轻剽。俗尚骄奢。序属良辰。躔系令节。
江干可望。俱游白马之涛。邑屋相趋。并载飞龙之舳。泛长
波而急桨。有类乘毛。涌修浪而鸣舷。更同浮叶。箫吟柳吹。
张冽 第 4b 页
疑传塞北之声。棹引莲歌。即唱江南之曲。王文闾阎贱品。
蓬荜庸流。名教非闲。丧仪多阙。三年巨痛。无闻毁瘠之哀。
五月佳游。且预歌弦之乐。重以情存胜负。志在雄豪。争驰
赤马之津。竞赌青蚨之贯。先后由其不等。忿争于是遂兴。
无思李老之言。俄折羊公之臂。然则居丧听乐。已紊科条。
在服伤人。一何凶险。论情抚事。深秽皇猷。定罪明刑。理资
丹笔。

张冽 第 5a 页

* 周矩

矩。武后朝官侍御史。

** 谏制狱酷刑疏

顷者小人告讦。习以为常。内外诸司。人怀苟免。姑息台吏。
承接强梁。非故欲其然。规避诬搆耳。又推劾之吏。皆以深
劾为功。凿空争能。相矜以虐。泥耳笼头。枷研揳毂。摺胁签
爪。悬发薰鼻。卧邻矢溺。曾不聊生。号为制狱。将或累日节
食。连宵缓问。昼夜摇撼。使不得眠。号曰宿囚。此等既非木
张冽 第 5b 页
石。且救目前。苟求赊死。臣窃听舆议。皆称天下太平。何苦
要反。岂被告者尽是英雄以求帝王耶。只是不堪楚毒自
诬耳。何以覈之。陛下试取所告状。酌其虚实者。付令推之。
微讯动以探其情。所推者必上下其手。希圣旨也。愿陛下
察之。今满朝侧息不安。皆以为陛下朝与之密。夕与之雠。
不可保也。闻有追摄。与妻子即为死决。故为国者以仁为
宗。以刑为助。周用仁而昌。秦用刑而亡。此之谓也。愿陛下
缓刑用仁。天下幸甚。

* 郑思齐

思齐。武后朝官刑部员外郎。

张冽 第 6a 页

** 駮司刑刘志素定邱神鼎罪判

凡断刑名。须得指实。朦胧作状。斟酌结刑。司刑比申。过为
非理。欲令集议。须审议由。状未指归。遣议何事。仰寻所推
之案。取堪凭据之由。

* 杨齐哲

齐哲。长安四年官洛阳县尉。

** 谏幸西京疏

臣闻古先哲后。咸以为独智不可以任已。专欲不可以违
张冽 第 6b 页
众。所以树板徵谤。悬鼓纳谏。思闻过而从善。全直言而沃
心。用能纲纪天下。统成大业。经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夫何为哉。安人之道。贵于省事。陛下以大足元年冬乃眷
咸京长安。三年冬还洛邑。四年又将西幸。圣躬得无穷于
车舆乎。士卒得无弊于暴露乎。扈从僚属。俶装而不济。随
驾商旅。栖泊而匪宁。东周之人。咸怀嗟怨。昔者周穆王欲
周行天下。使皆有车辙马迹。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
王心。陛下玉琯四周金舆三驾。车辙马迹。虽未出于两都。
巡狩省方。事不师于五载。雷动天转。海运山移。俨彼六龙。
岁适千里。此亦近于形人之力矣。安人之道。臣用有疑。此
张冽 第 7a 页
邦父老。抗表留驾。陛下告以吐蕃和亲为词。臣愚以为未
得也。况吐蕃最丑。西隅咫尺。自京到洛。曾不崇朝。陛下乃
欲务其艰远。惠然从之。夫千钧之弩。尚不为鼷鼠发机。况
万乘之君。轻为边戎枉驾。夫人至贱而不可。至愚而不可
欺。经曰可畏非人。是人不可欺也。今陛下此言。是欺下也。
使国史何以书之。臣朽才浅学。窃为陛下筹之。陛下今幸
长安也。乃是背逸就劳。破益为损。何者。神都帑藏储粟。积
年充实。淮海漕运。日夕流衍。地当六合之中。人悦四方之
会。陛下居之。国无横费。长安府库及仓。庶事空缺。皆藉洛
张冽 第 7b 页
京转输。价值非率户徵科。其物尽官库酬给。公私靡耗。盖
亦滋多。陛下居之。是国有横费。人疲重徭。由此言之。陛下
之居长安也。山东之财力日匮。在洛邑也。关西百姓。赋役
靡加。背逸就劳。破益为损。殷鉴不远。惟念之。文王敬授民
时。所重惟谷。今陛下銮辂以明年正月即涂。岁首是就耕
之初。驾行非务农之意。无乃不可乎。

* 张元琮

元琮。武后时人。

** 卫州共城县百门陂碑序

张冽 第 8a 页

昔者结而为山岳。融而为江海。炎上作苦。实表阳九之德。
润下作咸。克明阴八之数。上泄雨露。纯阳流沛之道也。下
疏川渎。凝阴润物之理也。是以雨露为长物之本。川渎为
润物之宗。故称之以灵长。亦赖之以通济。则知水之为德。
其大矣哉。百门陂。案水经出自汲郡共山下。泉流百道。故
谓百门。会同于淇。合流于海。鱼盐产利。不可谈悉。尔乃(阙
一字)温夏渔。飞濡漱沫。负偫岩以作固。涵细溜而成广。酌
而不竭。挹之弥冲。带苏门以雾杳。望太行而烟接。借如楚
张冽 第 8b 页
国云梦。庐峰太湖。樊邱之隈。小溪抱寒而永注。东海之外。
大壑潨流而靡极。亦有昆岭四水。阳山二泉。叙浦见美于
郢歌。蓬池久通于汴邑。斯并昭著方册。备经[绵]世。分派虽
众。为利不宏。岂与夫导源迅激。积润潜涌。比魏代之龙号。
同汉官之雁名。或以熨升标奇。或以元武为称。仙公卧隐。
闻诸抱朴之篇。叔度凝清。出在林宗之论。洎夫洗累荡秽。
扬清激浊。所以显乎义也。浴及偫生。滜流万祀。所以昭乎
仁也。弱而难胜。即其勇也。变盈流谦。即其智也。以此四德。
以利万人。悠悠既凑。滔滔不息。加以背险绝。面形胜。奔流
暴洒。层波叠跃。或沷日以收潋。忽因风以作涛。其利也。则

张冽 第 9a 页
榷畎浍。吐纳疆场。蓄为屯云。泄为行雨。沐时稼以俱就。喜
年谷之屡登。其清也。则湛若狐凘。净犹蟾魄。可以洽洗耳
之乐。兴濯缨之歌。皎镜不限于冬春。洞澈无隔于深浅。其
险也。则仰眄崇岫。俯临遐潭。润壑窈窕而助(阙一字)葛萝(阙
一字)沈以增峻。其神也。则不行而至。不疾而速。惟慌惟忽。
若有若无。祯应克著。休祥閒发。无幽不显。有感必通。祠堂
满阴。灵石周险。每至元律既谢。韶阳肇开。紫莺娇春。红萼
笑日。申祈者焂来忽往。奠祭者烟交雾集。绮罗缛野。远增
芳岁之色。泉濑吟吹。闇合云和之音。乐哉盛哉。抑亦旷古
张冽 第 9b 页
之异迹也。县令曹府君讳怀节。仞宇峻邈。德声昭宣。轩轩
霞容。湛湛海量。夙明抚字之要。载绾弦歌之秩。虞君莅俗。
已创三科。滕令移风。时兼六县。可谓恺悌君子。人之父母
者也。丞齐顗。德量冲远。器业通明。抱信以居忠。养真以凝
粹。光八顾之清范。韬七州之敏学。主簿程列。刚毅有断。撝
谦自牧。尉王表。霜雪其操。芝兰其芳。尉霍南金。不受私谒。
闲于公政。顷以西郊失候。南亩思泽。未浃滂沲之润。尚劳
云汉之谣。曹君恤人疾苦。伤时稼穑。躬率僚伍。亲祠庙坛。
叩头流涕。拜手启祝曰。怀节滥司铜墨。时属炎阳。思与幽
冥。

张冽 第 10a 页

实伫灵祐。若商羊起舞。报以牲牢。如川燕不飞。覆其棼橑。
于是樽俎具迾。弦歌三请。下湘君于鳞屋。水马吹泉。期太
一于蛟馆。云鱼喷浪。俄而景贶昭发。飞甘骤零。实符三(阙
一字)之请。颇叶一旬之验。或时独云郁起。密雨晦飞。又以
启晴。应时获霁。岂不以至诚允切。神道遥徵。故得岁阜人
和。风行草偃。休咏盈于道路。美声逸于都鄙。虽复江陵灭
焰。缑氏祈日。何以加也。其庙有二。古碑篆隶。磨灭不可复
睹。乡望前泗州徐城县尉乐处机获嘉公贾粗光古录事
张冽 第 10b 页
隗允张明张福等。或舄弈簪屦。或优游耕凿。击壤食太平
之粟。长歌悦文明之代。佥以为百门之利。千载无易。增修
旧烈。不亦可乎。犹恐岁光忽变。灵迹无纪。式刊翠炎。将表
鸿休。

* 辛怡谏

怡谏。陇西人。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

** 卫州共城县百门陂碑铭

(阙一字)润下。德称灵长。既成物而宏济。(阙一字)发源乎滥觞。
涵仁不测。垂利无疆。广矣浩浩。濞焉汤汤。鄘卫之野。共山
之下。爰出灵泉。洗雾游烟。祯应昭显。祠堂岿然。神乐泠吹。

张冽 第 11a 页

珍羞迾筵。分派逾广。飞湍靡极。吐纳堤防。周流稼穑。序悲
炎亢。时乖播植。几劳云汉之篇。徒望湘滨之翼。曹君为政。
乐不可支。敬羞蘋藻。式荐灵祇。景贶潜发。浮甘远洎。允符
束皙之请。岂谢(阙一字)琨之异。蕤宾在月。谷雨盈旬。酌彼行
潦。荐于神明。稽首请止。获霁于辰。天长地久岁不留。刊石
纪铭表祯休。(阙四字)淩千秋。

* 刘志素

志素。武后时官司刑司直。

张冽 第 11b 页

** 按邱神鼎奏

按邱鼎身居文职。黑袄子即是武夫之衣。若不夙怀叛心。
拟投豫州。无故不合辄造又烧却。反状分明。请付法者。

** 駮徐有功论邱神鼎罪议

邱鼎反逆夙蕴。包藏非祇一涂。岂唯今日。虺贞荆河作逆
之岁。于时秩满神泉。准其家在西京。旋即合归本舍。为与
虺贞相应。纡道水下嘉州。更至荆襄。路过淹留。遂经一岁。
当闻荆州河起逆。星夜即向唐州荆河界首。于悬泉馆遂
共男晙俱作黑褐袄子。拟充战服。即明事相应接。及闻贞
败。星夜走来神都。即将袄子布施天宫寺。明知元来所造。

张冽 第 12a 页

缘反合杀。况又圣泽哀矜。重令来中丞推覆。追奴问鼎。勘
案逾明。论其本愆。辜当万死。徐丞内纵奸慝。外诈平反。奉
敕令推反人得实。宁敢隐默者。

** 再駮徐有功论邱神鼎罪议

邱鼎谋反。与虺族同谋。包藏日深。又共逆党连结。有功舞
文巧法。党逆不忠。批退欲纵反人。每有唯希侥倖。不寻案
状。孟浪即批。即不据科条。法外岂得依允。请据志素所批
之状。与有功意故纵逆人之平。即请申秋官及台。集众官
张冽 第 12b 页
议。

* 魏归仁

归仁。武后时人。

** 宴居赋(并序)


张校书作虚室赋。以示子。文旨清峻。元义深远。予味之有
感。聊为宴居赋以和之。其词曰。

气序忽诸。日月其除。夏尽炎歇。秋至凉初。地僻而人物自
少。庭闲乃室宇成虚。寂尔无悟。萧然宴居。览圣贤于上古。
窥得失于前书。或智之不足。或愚而有馀。谅千变而万化。
尤难得而备疏。若夫名因行立。身由才致。官要则谤议斯
张冽 第 13a 页
起。誉高必谗毁自至。所以君子逃名。达人避位。养性以安
其体。摛文以见其志。且贵不如贱。善亦同恶。贵则但益忧
劳。善乃未离贪著。徒怜颠覆之祸。虚缠爱欲之缚。前事既
忘。后车焉托。倘来未足有慰。或去可以无怍。固当绝于可
否。齐其适莫。闻宠讵惊其心。居陋宁改其乐。盖老氏称德。
所贵先慈。孔门之道。一以贯之。于常则有。允出厥兹。屈伸
委运。行用随时。既无去无取。亦何虑何思。

* 邱愔

愔。武后时人。

张冽 第 13b 页

** 陈李昭德罪状疏

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归于下。宰臣持政。常以势盛为殃。
魏冉诛庶族以安秦。非不忠也。弱诸侯以强国。亦有功也。
然以出入自专。击断无忌。威震人主。不闻有王。张禄一进
深言。卒用忧死。向使昭王不即觉悟。魏冉果以专权。则秦
之霸业。或不传其子孙。陛下创业。兴王拨乱。英主总权收
柄。司契握图。天授已前。万机独断。发命皆中。举事无遗。公
卿百寮。具职而已。自长寿已来。厌怠细政。委任昭德。使掌
机权。然其干济小才。不堪军国大用。直以性好淩轹。气负
张冽 第 14a 页
刚强。盲聋下人。刍狗同列。刻薄庆赏。矫枉宪章。国家所赖
者微。所妨者大。天下杜口。莫敢一言。声威翕赫。日已炽盛。
臣近于南台见敕曰。诸处奏事。陛下已依。昭德请不依。陛
下便不依。如此改张。不可胜数。昭德参奉机密。献可替否。
事有便利。不预咨谋。要待画旨将行。方始别生駮异。扬露
专擅。显示于人。归美引[:#AS-8FBB:●]。义不如此。州县列位。台寺庶官。
入谒出辞。望尘慑气。一切奏谳与夺事宜。皆承旨意。附会
上言。今有秩之吏。多为昭德之人。陛下勿谓昭德小心。是
我手臂。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近者新
张冽 第 14b 页
陷来张两族。兼挫侯王二仇。锋锐更不可当。方寸良难窥
测。书曰。知人亦未易。人亦未易知。汉光武将宠庞萌可以
托孤。卒为戎首。魏明帝期司马懿以安国。竟肆奸回。夫小
家治生。有千百之资。将以托人。尚忧失授。况兼天下之重。
而可轻忽委任者乎。今昭德作福专威。横绝朝野。爱憎与
夺。傍若无人。陛下恩遇至深。蔽过甚厚。臣闻蚁穴坏堤。针
芒写气。涓涓不绝。必成江河。履霜坚冰。须防其渐。权重一
去。收之极难。臣又闻轻议近臣。犯颜深谏。明君圣主。亦有
不容。臣熟知今日言之于前。明日伏诛于后。但使国安身
张冽 第 15a 页
死。臣实不悔。陛下深览臣言。为万姓自爱。

* 李承嗣

承嗣。陇西人。

** 造像记

维大周长安三年九月十五日。陇西李承嗣为尊亲造阿
弥陁像一铺。镌镂庄严。即日成就。威严相好。灿然圆满。所
愿资益慈颜。永超尘网。铭曰。

有善男子。投心正觉。是仰是瞻。爰雕爰斲。金容宝相。云蔚
霞駮。一契三明。长销五浊。

张冽 第 15b 页

* 李师旦

师旦。新丰人。官会稽尉。

** 对京令问喘牛判

**  京县宰冬日退朝逢相害者至死初不屑怀委而不问俄见行牛喘停车寻诘久而方去所司以为不理所职妄干他事

二京分邑。墨绶居官。三揖通班。黄图作宰。自可远闻善政。
广树嘉猷。江陵叩头。止风有验。洛阳强项。据地无从。可得
道乏良规。人馀恶少。翳桑墙下。不见童子怀仁。垂杨路傍。

张冽 第 16a 页

唯闻暴客相杀。一朝之忿。爰挥白刃。百年之命。遽掩黄泉。
县宰既不开口。死者固难瞑目。人虽进路。事属退朝。忽此
逢牛。翻能驻马。偫非向楚。讵是因风。气似还吴。犹疑见月。
但以时流冬景。寒结层冰。自有惨切之容。元无温燠之候。
六畜行观致喘。四时坐见失宜。此乃丞相及言。何烦邑宰
垂诘。操刀之术罕明。代断之[:#AS-9777:⿰口⿱厶虫]难免。忧喘不忧杀。正是越
司。问牛不问人。岂非离局。以为妄干他事。实亦雅叶本条。

* 康璀

张冽 第 16b 页

璀。武后时擢书判拔萃科。

** 对嗣足不良判

**  景食一县嗣子足不良请立其弟礼司不许云古有其道

大夫称家。荣高食采。冢子当室。业茂本枝。盈大足徵。期克
昌于魏国。六三能履。或取笑于齐堂。弱足者居。奉身而退。
遵康叔之命。以崇次及。察韩黯之衷。雅符高让。则先茅旧
土。今也载传。孤竹遗风。此焉无替。法听弃疾。礼贵象贤。立
弟舍兄。理复何惑。

* 吴师道

张冽 第 17a 页

师道。垂拱元年进士。开元时官司勋仓部员外郎户部郎
中。

** 对贤良方正策第一道

问。欲使吏洁冰霜。俗忘贪鄙。家给人足。礼备乐和。庠序交
兴。农桑竞劝。善师期于不阵。上将先于伐谋。未待干戈。遽
清金庭之祲。无劳转运。长销玉塞之尘。利国安边。伫闻良
算。明言政要。朕将亲览。

对。臣闻栖培塿者。不睹嵩泰之干云。游泞溁者。讵识沧溟
张冽 第 17b 页
之沃日。臣蒿莱弱质。衡泌鲰生。未识广厦之居。安知太牢
之味。不量蕞尔。轻纵褒然。谬达天聪。兢惶圣问。粤惟皇家
出震。累叶重辉。天人归七百之期。宗祊联亿兆之庆。太宗
以明一察道。括珠囊而总万方。高宗以通三御宸。转金镜
而清九服。用能肃清天步。夷坦帝途。垂莫大之鸿基。托非
常之元圣。伏惟皇太后陛下道超鍊石。化轶扪天。被子育
之深仁。宏母仪之博爱。星阶已正。尚虽休而勿休。宸极既
安。犹损之而又损。方欲还淳返朴。振三古之颓风。缉政苍
生。降四海之昌运。拔幽滞。举贤良。黜谗邪。进忠谠。故得鸿
稽接轸。和宇宙之阴阳。龙武分曹。节风雨之春夏。礼乐备
张冽 第 18a 页
举。学校如林。俗知廉让之风。人悦农桑之劝。犹复旁求舆
议。虚伫刍荛。既属对扬。敢陈庸瞽。诚愿察洗帻布衣之士。
任以台衡。擢委金让玉之夫。居其令守。则俗忘贪鄙。吏洁
冰霜矣。旌好学之流。赏力田之伍。则家䍐贫惰。位列文儒
矣。降通亲之使。喻彼枭心。发和戎之官。收其鸡肋。则四夷
左衽。颠倒来王。三边元恶。讴谣仰化矣。自然笼羲驾昊。六
五帝而四三皇。远肃迩安。飞英声而腾茂实。谨对。

** 第二道

问。朕闻运海抟扶。必藉垂天之羽。乘流击汰。必伫飞云之
张冽 第 18b 页
楫。是知席萝黄屋。握镜紫微。诚资献替之功。必待弼谐之
助。所以轩辕抚运。遂感大风之祥。伊帝乘时。遽致秋云之
兆。朕虽惭古烈。而情切上皇。未校滋泉之占。犹虚傅野之
梦。欲使岁星入仕。风伯来朝。河荐萧张之名。山降甫申之
佐。垂衣伫化。端拱仰成。多士溢于周朝。得人过于汉日。行
何政道。可以至斯。思闻进善之言。以副求贤之旨。

对。臣闻立极膺乾之君。当宁御坤之主。欲臻至道。将隆景
化。莫不旁求俊彦。广命英奇。凝庶绩以安人。绥万邦而抚
俗。是故轩邱膺箓。委四监以垂衣。丹陵握图。举八元而光
张冽 第 19a 页
宅。于是齐桓拟之于飞翼。殷武兴之以羹梅。克赞人谋。实
宣神化。陛下功包邃古。道逸上皇。授受惟明。谋谟克序。弼
辅之任。惣风力于前驱。燮理之司。列伊周于后乘。振鹭翔
鸾之客。毕凑天阶。乘箕降昴之英。咸趋日路。犹且虚心卜
兆。托想旁求。冀山谷之无遗。庶贤良之毕萃。俯访愚鲁。敢
述明扬。诚愿发德音。下明诏。咨列岳。访偫公。举尔所知。不
遗于侧陋。知人不易。无轻于慎择。下僚必录。上赏频沾。则
叶县游龙。自九天而下降。燕郊骏马。赴千金而遥集。汉未
为得。周岂能多。尽善尽美。于斯为盛。谨对。

张冽 第 19b 页

** 第三道

问。朕闻明王阐化。感人心之灵。圣后宣风。移动植之性。遂
使翔龙荐检。鸣凤司晨。兽解触邪。草能指佞。仰惟前烈。何
德而臻此乎。朕逖听遂初。载钦神化。每欲反斯茕薄。景彼
上皇。欲使瑞萐司庖。仙蓂候月。游四灵于翠苑。集五老于
荣河。致此休徵。良由政感。伫闻启沃。以副虚襟。

对。臣闻化浃乾枢。景纬呈其灵贶。泽周坤络。卉木效其祯
祥。是以若雾非烟。必应文明之后。九茎三秀。允符光宅之
君。陛下应期纳箓。抚运登皇。孝道格于元穹。仁心光于紫
张冽 第 20a 页
极。自临万域。辑御偫方。灵瑞屡臻。休徵荐至。五蹄仁兽。乐
君囿而来游。六象威禽。拂帝梧而萃止。岂直银黄玉紫。雉
白乌丹。翻鄗上之二稃。拔江閒之三脊。固亦巡河受检。拜
洛披图。降五老于星躔。归四神于云路。盛矣美矣。巍乎焕
乎。躏三五以腾徽。吞八九而高视。尚且崇谦让之道。守冲
撝之德。抑斯天瑞。访此人谋。陛下虽不宰其成功。微臣亦
不知其所谓。谨对。

** 第四道

问。朕闻三微递代。哲后所以承天。五运因循。明王由之革
张冽 第 20b 页
命。或金水而鳞次。应火木以环周。或寅子变正。天人之统
斯辨。骊騵改色。昏旦之用有殊。兹乃涣汗图书。昭彰历数。
受位出震。以迄于今。莫不母子相承。终始交际。然而都君
土德。翻乃尚青。天乙水行。宁宜用白。深明要旨。其义何从。
若以秦氏霸基。便有符于紫色。则魏人鼎足。岂复应于黄
星。缅镜前修。又以矛盾。张苍之议。既颇反于公孙。贾傅之
谈。复远乖于刘向。子大夫学包偫玉。文擅锵金。既听南史
之篇。方伫东堂之问。详敷事实。靡得浮词。商搉前儒。谁为
折衷。

张冽 第 21a 页

对。臣闻方圆既阙。帝王斯建。四游将六气交驰。五德与三
微递变。自摄提著纪。出震登皇。循木火而相承。用骊騵而
继作。虽复武功文德。揖让干戈。御旒扆以高居。握图箓而
深视。莫不垂天人之统。顺寅子之正。始终之际。何莫由斯。
暨乎运偶都君。时云土德。道钟天乙。数叶水行。子胜母而
尚青。母生金而尚白。略言其美。斯穷奥旨。至若秦居闰位。
紫实非正之符。魏得中区。黄标应星之纪。未有矛盾。允惬
随时。汉祖承天。人多异议。张苍言水。而黑畤方兴。公孙据
张冽 第 21b 页
土。而黄龙复应。代二刘之父子。推五运之相沿。较彼前谈。
斯为折衷。臣学非博古。识昧知新。轻陈管穴之窥。猥奉天
人之问。惭惶靡地。悚越兼深。谨对。

** 第五道

问。朕以紫极暇景。青史散怀。眇寻开辟之源。遐览帝王之
道。或记载遥邈。无其处而有其名。或坟籍丧亡。有其号而
无其事。将求故实。以伫多闻。至如化被柱州。创基刑马。两
代之事谁远。五德之运何承。石楼之都。见匪均霜之地。穷
桑之壤。元非测景之区。时将域彼偏方。惟一隅而独王。轻
兹中土。弃九洛而不营。大夏之时。化臻禁甲。隆周之日。道
张冽 第 22a 页
致韬戈。而七十一征。翻在风皇之运。五十二战。更属云官
之期。斯则偃伯之人。无闻于太古。推锋之弊。反息于中叶。
浇淳之道。名实何乖。欲令历选前圣。远稽上德。采文质之
令猷。求损益之折衷。何君可以为师范。何代可以取规绳。
迟尔昌言。以沃虚想。

对。臣闻一剖为三。始鸿濛于太易。九变于七。渐茫昧于无
为。既分清浊之仪。乃列君臣之位。则有天皇首出。瞰柱州
而宅土。地皇革命。俯刑马以开都。年匪异于万八千。号稍
殊于七十二。既云木德。亦曰火行。开于天地之初。录自帝
张冽 第 22b 页
皇之纪。至若石楼远界。穷桑延壤。非万邦之土中。为二代
之天邑。斯乃时犹鷇饮。道上鹑居。谁知风雨之均。能建皇
王之宅。亦分长于九域。岂独王于偏方。乃观象垂衣。化穆
羲轩之代。剪商伐扈。人浇周夏之年。而皇德方隆。未弭战
争之患。王道才著。复存韬偃之日。是则怀柔伐叛。取乱侮
亡。虽钟大道之行。终伫胜残之战。是政劣于太古。非事优
于中代。陛下选芳列辟。垂范千年。王化既平。能事斯毕。亦
何必损益今辰之政。师谟往圣之规。抚和琴而促柱。御夷
途而止辙。因循勿失。臣谓其宜。谨对。

张冽 第 23a 页

* 司马锽

锽。洛州温人。神龙中官黄门侍郎。卒。

** 对紫芝白兔判

**  怀州申卫士杨建德被差镇敕到之后母亡遂庐墓侧哀毁乃有紫芝生白兔来驯州司请加旌表廉察以为避镇科罪

横戈出塞。虽五校之严规。主奠临丧。亦十伦之重制。建德
身参戎旅。名列材官。负羽鞬。将驰边戍。枯鱼衔索。旋迫私
庭。瞻大树于辕门。痛风枝之不静。听嘶骖于戎幕。感隙驷
之难留。燕雀之心。己缠于罔极。熊罴之效。未遑于载驰。详
张冽 第 23b 页
甲乙之科。无亏典禁。推忠孝之道。何爽公私。既而匍匐坟
埏。充穷陇隧。霜露之思。义贯天经。精感之微。遂彰灵应。白
兔呈贶。背三窟而来驯。紫芝符祥。对九茎而擢秀。州司请
加褒异。锡类之仪载光。使局作此科绳。昧礼之情何甚。圣
朝孝理。史官自合发挥。建德至诚。门闾固宜旌表。

* 郝连梵

连梵。武后朝对策擢第。

** 对刑狱用舍策

张冽 第 24a 页

问。元默垂拱。理归上德。法令滋彰。事钟浇季。是以唐虞尽
象。四罪而咸服。姬夏训刑。三千而愈扰。故知胜残去杀。必
在于宏仁。反朴还淳。不务于多辟。方将削兹三尺。专循五
礼。幸陈用舍之宜。以适当时之要。

对。法星垂象。列九霄而照烛。习坎分爻。疏六位而辉焕。故
有皇王慎罚。正俗以经时。圣哲详刑。开物而成务。莫不克
清函夏。载穆黎元。制天讨之威严。宏秋官之典宪。舜游妫
汭。乃去四凶。汤出镳宫。谅除三面。然则质文异代。兴废殊
张冽 第 24b 页
途。微禹会昌。仁流于下泣。独夫受戮。祸招于剖心。自运往
道消。淳离朴散。王风不兢。菀柳之刺斯闻。后德方衰。杞槐
之制斯阙。望夷招败。酷甚凝脂。函谷生灾。冤多精气。虽复
萧何改创。爰始九章。温舒上言。仍讥一失。网漏吞舟之罪。
士苟持宽。律加盈阁之繁。吏还舞智。邈乎遗法。允属升平。
大唐执纪先天。凝图王气。化轶胥庭之上。功超步骤之前。
扫氛祲于乾枢。静嚣尘于地轴。紫微君圣。时乘光于得一。
黔首安生。日用陶其吹万。皇帝上元统历。下武嗣徽。道叶
顺风。契黄神之罔象。精通就日。符赤运之文明。于是职列
英奇。朝班俊乂。载升降之节。既著礼容。临甲乙之科。方在
张冽 第 25a 页
政辟。道无为以端拱。思有罪而责躬。念向隅之独嚬。乃纳
隍而轸虑。曲询管库。取荐刍荛。诚宜妙平反。旁求庶狱。渭
桥惊马。必归张季之言。禁围射兔。勿爽高柔之旨。于公阴
德。委以廷尉之司。盛吉深仁。授以宪曹之任。剖符寄刘宽
之辈。蒲鞭之教可追。分陕趋召奭之俦。棠阴之听斯在。加
以五词咸备。两造兼持。运静躁于韦弦。听迟速于宽猛。獬
豸虽触。咎繇行其惠化。苍鹰辍号。郅都息于烦苛。自然圄
犴空虚。靡怨黄沙之罪。钳釱安用。无施白粲之刑。则迹迈
成康。道逾文景。不仁自远。无得而称。谨对。

张冽 第 25b 页

* 张不耀

不耀。文成子。武后时上表请代父死。

** 请代父死表

臣某言。臣闻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臣
父文成。充使不了。特寘严刑。罪小责深。不胜冤苦。街衢惊
叹。长幼咸嗟。皇天后土。实所鉴照。臣闻有理不伸。枉填沟
壑。臣子情切。骨肉恩深。请以微躯。代父当死。乞宽父之残
命。展愚臣之孝心。伏乞天命。俯垂矜察。不耀万死。犹荷再
生。臣父朝无近亲。孤宦独立。苗疏难植。根浅易危。无风而
张冽 第 26a 页
自倒。不寒而自战。李全交挟邪作蛊。舞法弄权。虐甚周兴。
酷殊来俊。枉陷良善。以立已功。恶贯已盈。贪残事败。不惭
颜厚。犹事纠绳。不惧皇天。仍居宪府。罪轻责重。其枉实深。
但恨明时。虚编咎悔。伏愿陛下采舆人之诵。听左右之言。
乞不滥无辜。庶冤魂重返。即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不任
酷裂之至。冒死投匦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