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五七
卷二五七 第 16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七

卷二五七 第 1a 页
 苏颋(八)

** 为人作连珠二首

夫情有理会。不可以理遣。行有义得。不可以义[:#AS-8FBB:●]。定其情
者。则理无滞。宝其行者。则义有全。故韩冯之妻。死哀吟于
松上。石崇之妓。生效命于楼前。

夫恩至深而必报。言至信而罔遗。系于我者。深不可夺。牵
于彼者。信不可欺。故操刀而割。岂为他人所污。书扇而殒。
竟还夫氏之尸。

** 唐长安西明寺塔碑

卷二五七 第 1b 页

颋尝诵先王之训。探众圣之旨。盖本三极而宗五常也。汛
以观。则吹万。循而照。则归一。知夫弃理悟寂。与能制事者。
觉为之路。以诣精微。定得其门。而宏汲引。邱铎不言乎始。
扁轮不议乎末。其真如之蕴邪。智有无涯。閒之以息。物无
有秘。应之以形矣。物也者。不可使形止。有也者。不可因无
息。然后三极冥符。适时之义远。五常昭合。济俗之功大。其
象法之韪也。赫矣帝唐。发于天光。鸿勋铺亿载。盛业冠三
代。钦明浚哲。以至高宗天皇。绍元命而导要道也。时孝敬
卷二五七 第 2a 页
皇帝储副承祧。晦明示疾。一物三善。禀人君之量。喜而又
惧。闻王子之言。以大威力。作宏誓愿。凭有为之基。获无妄
之吉。粤明庆元年仲秋癸酉。诏于京兆延康里置西明寺
以报之。先是三藏法师元奘。惟应真乎。乃成果者。首命视
延袤。财广轮。往以绳度。还而墨顺。次命少监吴兴沈谦之。
倾水衡之藏。彻阿宗之府。制而缩版。参以悬矩。钩北阜之
舄。伐南山之枚。初历落以星峙。忽穹崇以云曼。攒栱岌嶪。
骞甍宛转。揆阴阳之中。居子午之直。丛倚观阁。层立殿堂。
虬凤夭矫而相承。鬼神睢盱而欲起。罔不珠缀䆗窱。旋题
卷二五七 第 2b 页
照烛。琉璃洞澈。菡萏纷敷。白日为之隐蔽。丹霓为之舒卷
者。凡十有二所。每动微风。滴细霤。窅然其若来和。鎗然其
有去音。悉丰丽博敞。峥嵘曭朗。奕奕焉。眈眈焉。中国之庄
严未有。大荒之神异所绝。于是召以正。工以考。安瑞表。湛
真容。绣色电烻。金光火合。移忉利之宫。镇菩提之座。状微
笑而莞尔。意屡言于善哉者。不可胜计。遂赐田园百顷。净
人百房。车五十两。绢布二千疋。徵海内大德高僧。有毗罗
静念满颢广说鹏耆辩了鹙子知会凡五十人。广京师行
业童子。有空净闻道善思喜法须迦分施撰择不染者凡
卷二五七 第 3a 页
一百五十人。导天衢。指天寺。上御安福观以遣之。有则有
容。昂昂禺禺。骈象马。错人龙。幡幢之阴。周四十里。伎乐之
响。震三千界。使其将法印。发妙梯。上至乎穆清。下遗乎纷
浊。散而无我。见桃李之成蹊。聚则有朋。知稻麻之为众。若
普闻名称。时立威仪。行则上首举为左臂者。上座道宣寺
主神察都维[:#AS-8FD1:⿰冉⻏]智衍子立传学元则栖禅静定持律道成
怀素等人。法师舍卫是求。须弥不动。以等空知。行如海法。
如陶器必尽。而写瓶共缚。令大律师崇业。约身利物。维忍
辱之行。全信役仁。守毗尼之律。明犹染垒。壑比持綖。摧伏
卷二五七 第 3b 页
魔障。弼成学徒。上座大德神岳法师。开方便品。證圆明实。
贯穿百氏。分别四谛。芸扄诸彦。不敢近论笔墨。蓬岳偫仙。
自应遥寄书帙。相与禁六贼。制六衰。红粟腐积。黄金巨万。
行天厨之宝舆。泛海岸之雕舻。日静楗槌。夜鸣钟柝。罔不
受薰修戒。破烦恼结。禅以思默。听以和发。商调柔之意。书
秘密之偈。业公愀而叹曰。此身有待。诸行无常。钦不居之
岁月。无不灭之泡影。乐化成而记壁者。请因寺而言之。是
则有隋尚书令越国公杨素。泊我濮王泰宅之旧区。丰不
当必蔀。俭不师且夺。终异谋始之则。满非守成之具。从梁
卷二五七 第 4a 页
邸第。宁复宾游。封薛池台。果成童牧。孰若变为严净。归入
檀[:#AS-8FD1:⿰冉⻏]。匪化尘之可思。匪劫烬之能毁。转以清渠洒道。绿树
分行。水流旧空。花落雨新。殿邦而住世者。不亦大哉。宜宣
咏歌。以备刊勒矣。我开元神武皇帝御十方之四载。格上
下。秩神祇。万人敬。百蛮服。伊护法者必圣王乎。演法者其
开士乎。敢作颂曰。

吴作京兮秦之理。珠柱宝刹兮从中起。䡾相望兮非相似。
轮乎奂兮不可拟。惟圣皇之经始兮。惟调御之依止。封迦
叶之上人兮。延德光之太子。香为土兮金为界。树低枝兮
卷二五七 第 4b 页
莲出水。水分接足以骈阗兮。尽洗心以欢喜。永巍巍兮什
梵宫。扬大法兮尊大雄。

** 陕州龙兴寺碑

有唐神龙元年龙集丁巳。应天神龙皇帝出乎震御乎乾
也。粤若我高祖拨乱反正。受天明命。太宗震远怀荒。立人
纪纲。高宗见天之则。爱人之力。故我祖宗之耿光。天人之
交际矣。功侔于天。靡弗覆矣。道济于人。靡弗育矣。上祗乎(
阙)人心醇醲之化积乎中。和乐之声被乎外。则圣母以权
居位。七庙不可乏主。以我明辟。万方由其徯子。乃考顺应
卷二五七 第 5a 页
之符。旌缉熙之颂。有若周文为太子。益三朝之恭。有若汉
文为天王。遵五让之实。遂稽盛典。张宏纲。纂旧物。由旧章。
穆穆皇皇。禺禺昂昂。俾尔炽而昌。俾尔寿而臧。其斯之韪
也。时公卿大夫。礼官博士。稽首飏言曰。陛下诞弥厥月。初
朔龙也。接统伊始。元又龙也。潜者德之隐。飞者德之兴。观
乎圣人之变。合于圣人之契。古之白麟赤雁。威凤神雀。或
当道而[:#AS-854F:●]分。或中流而鱼跃。惟万物之幽赞。曾六年之不
若。陛下宜以大宝加明号。其龙之兴乎。天子方晬容迁虑。
卑听深视。荅神祇之协谋。讨经籍之遗美。于戏。轩辕氏升
卷二五七 第 5b 页
元扈就肴虚者。莫如佛之宝也。推大圣之蕴。超众妙之机。
则道方于权。智成乎真。实修心观心。惟凡證圣。即色非色。
惟觉悟迷。小者得其小。大者得其大。药草之喻是也。有者
见其有。无者见其无。露泡之喻是也。使般若之门。随方而
启。仁寿之域。举代咸登。用于国家六度齐。行于人伦五常
等。岂与夫太后好道而黜于儒。曾孙好刑而杂于霸。朕当
究登庸之休瑞。询往世之宗旨。众生未度而度之。百姓有
罪而罪已。宏风而共贯。兴化而致理。以助天之子人乎。因
制天下州尽置大唐龙兴寺。陕州者。以宏福寺为之。寺则
卷二五七 第 6a 页
唐武德中所创。昔王业始基。宜于百亿。故俟福之宏。暨帝
图中缺。跃于九四。故见龙之兴。此又前圣之兆。后圣之徵
也。徒观其阿山豁险。当砥柱之湍濑。城雉纡馀。瞰崤陵之
风雨。盖朝宗之次。行在之宫。三辅齐剧邻其左。二京分政
出其中。斯何壮哉。郡国之雄也。先是香填之。金布之。神祚
之。福护之。千栌叠映。万楹丛举。含真珠之赤光。带琉璃之
绀色。般般远瞩。奕奕增新。红电生于树杪。星汉拂于楼閒。
谓须弥耶。现空而隐半。谓兜率耶。住世以临下。如有待者。
塔庙之灵乎。上自清洛而西顾。经翠岩而北指。七圣不迷。
卷二五七 第 6b 页
百神咸扶。旌回守塞。辇过闲田。吟邵伯之甘棠。追汉仙之
结草。勿剪勿伐。将有声而在风。曰希曰夷。岂无迹而观妙。
孰若此寺崇大法之本。协中兴之符。致于闲安。得所饶益。
爰发中旨。出五采绣及金银以宠之。后庭则杂于四时。其
布惟五。内藏则错于三品。其攻用六。饰红玻。条紫磨。璀绣
色。涵镜光。分身应矣。金相睹矣。雨诸天花。随庆云而历乱。
作诸天乐。混清吹以参差。善哉弥勒降梯。育王让座。弗之
比也。当月宇。披露门。注明毫。晞净目者。驾肩而凑。接足而
礼。犹稻麻之与竹苇。墨黑之与针锋。称三自归。获四无畏。

卷二五七 第 7a 页

大德君瑶君愕二禅师。上座慈郁维[:#AS-8FD1:⿰冉⻏]道休二法师。神入
于定力。思用于尘劳。汨其虑也。寺主灵观上人。乐说多闻。
辩才强学。焉可沦以爱染。挠其情也。亦有庐阜之寄。傥冥
于影迹。剡山之期。或褫于襟带。每至断三苦。绝三流。止六
衰。禁六贼。修善明之愿。则罔不偕。唱须达之祈。则罔不摄。
受龙王之泉。则罔不舍。自非淬慈剑。破魔邪。麾胜幡。举僧
正。孰能臻于此矣。前刺史东平毕使君名构字其忠。謇士
也。清心劲节。祗服文艺。故其临事。天下谓之直臣。今刺史
卷二五七 第 7b 页
河南元使君名澹字行冲。精粹士也。正辞雅道。研机礼乐。
故其著书。天下谓之良史。朝请大夫行陕令清河崔君名
昱字盛绪。长仁合义。睦而奉姊。郭奕之俦也。友以为兄。鲁
恭之匹也。故其虚心应物。理家移政。则太守树风以养之。
宰君承流而广之。始乎精悉。终乎惠爱。务茕嫠而归厚。惴
奸慝而寡悔。寂则旁通。诚则圆对。斯并倜傥卓荦。殊尤绝
伦者。盍务之哉。郡有张士龙王忠诚侯元嗣郭琬袁休王
方等。修业谛听。感缘信受。应乎千里。闻于十室。皆以为周
锡王命。而藏大鼎。汉振天声。而树隆碣。况探密记。指元符。
转圣轮。道皇极。使雕篆之辞缺。则庄严之事眇。云何以观
卷二五七 第 8a 页
人世殿我邦乎。遂载诸厥钟。宣此偈曰。

贤劫圣。惟法王。吾君子。与巨唐。应符契。而后翔。龙图永。象
教昌。清燬宅。接通庄。列璇题。崇宝坊。翠华转。河之傍。青莲
降。陕之乡。河之水。幕荣光。陕之路。蔽甘棠。东洛邑。西咸阳。
望巡幸。驩且康。归调御。福穰穰。

** 唐河南龙门天竺寺碑

形器分。有宰匠。名言立。有导师。上圣卓然大仙之旨也。定
融于惠。惠无不明。明證于觉。觉无不定。虚其照然观我。动
以权而应物。智周斯大。功利斯远。继善者循乎业。欲仁者
卷二五七 第 8b 页
适乎变。业乃至于无相。变复存于有作。使因城之广。刹土
之严。其来尚矣。天竺寺者。天竺王子避位出家。三藏法师
宝思惟之立也。夫所宗谓道。道崇可让位。况生于佛国。所
慕惟法。法住可济时。况行于人代。其吴季子安世高之事。
鲁仲尼康僧会之徒欤。不然。何以谛俗归真。秉彝宏教之
极也。故誓于东震。发自南离。藏戒珠。却商宝。陵海涨而绝
云岛矣。属䑦倾其五两。馀皇折其三翼。法师于呀呷渺瀰
之际。睹观世音像一躯。随而载之凡七夕。观音则圣极于
既堕。迦叶以神形于既没。海可以化为之迹变入诸身
卷二五七 第 9a 页
若是乎。海本如故。则荆陷莫致瓜步。浮杯遂往。孰喻乘桴
于中道。舍筏于彼岸邪。至则冕旒赞叹。京师翕习。意吉之
友而仍得自摩。眷之更生。与之纽解徵而张绝绪也。始憩
西明寺。译金光明楞伽文殊师利咒藏广博严净陀罗尼
浴像功德大宝积等经七部。顾而言曰。机轮未兆。碍之殊
域。志成已信。乘之坦涂。今微言载剔。密藏咸启。吾其往矣。
况求法不二。解空第一。竟超西阖之偫。必择东林之众。常
谓洛京阙塞。山断川流。枕城池于正阳。当日月于亭午。脉
脉中泻。逶迤左薄。黄道映以为界。翠屏临而见空。天下地
卷二五七 第 9b 页
势之寄也。故宝塔曾盘。镜龛延袤。御梯凭下。敷座因高。具
次八四。方成万亿。皆默而许之。感遂通者。法师乃乱流东
济。止彼香山。又于山北见龙泉二所。洞澈深浅。则铺丹孕
碧。噀珠连而上跳。回夐经复。则小雨微风。点琼析而傍散。
积砾摇动。光辉自然。琉璃混成。毛发可数。法师乐之。爰创
方丈。邻于咫尺。坚持愿力。善诱檀心。皆撤无之欢豫。尽布
金之须达。更于其侧。造浮图精舍焉。飞观遥峙。仙茎崛起。
远而趋之。虚空缥缈于其閒。近而察之。岑壑青荧于表里。
羌难得而名也。景云岁辛亥月建已日辛卯。制以法师所
卷二五七 第 10a 页
造寺赐名曰天竺。维皇建极。与天比崇。教设而风靡。化行
而日用。法师不忘本而遂初乎。殿中侍御史赵国李畬字
玉田。育粹含采。妙机强学。佑其垂成。宪以从事。法师即于
山之东偏。建丈六石龛。匪泐而攻。载追而琢。四众围绕。万
人唱和。疑陇埏之朝隤。状罗浮之暗徙。则圆焰石乳。凝阴
水精。香封韫玉。花洒交璎。谅殊特也。若乃立三会。开八关。
撞鸿钟。伐灵鼓。引清梵。称神咒。向之双泉。氛氲五色。云止
烟绝。星流火变。亟福应而神滋焉。每熙春载阳。庶物和畅。
此都人士。则填城溢陌。自北而南。遗光相涉。偫听相接。震
卷二五七 第 10b 页
闻乎数十里外。无不举袂阴峰。扬桡沸水。洁诚而往。修礼
而去。尔其倚红树。凭丹槛。清泠窈窕。声闻下土。披光若灭。
人得至天。其崇信也。如彼。其安闲也如此。禅期乐净。道讵
越于身心。观岂恶嚣。事已冥于世界。寺之梵众。得无量无
转不退轮永于斯也。沙门圆实。密行精苦。辩才酬对。以尸
臣之命。功藏于宫。大夫之灵。德撰乎庙。矧夫清凉有地。常
所住持。忉利为天。宛其相似。文殊以之演说。耆城因而回
向者。复何如哉。雕而颂之可也。俾宣偈曰。

洛之表兮伊之东。山有香兮泉导蒙。攒栌叠栱兮飞在空。

卷二五七 第 11a 页

错石雕珉兮生梵宫。乘豁险兮开素波。望参差兮图䌽虹。
维妙力兮归大雄。天竺之子心定惠。转轮圣王道光济。山
之曲泉之涯兮。特胜缘与宏誓。永安居而悟寂。混偫物而
同契。

** 章怀太子良娣张氏神道碑

惟兰有香。惟玉有璋。可吉其梦。可劳其弄。故禀离成女。祥
归太子之家。自震为男。业盛天人之邸。因以贵者。德其全
与。我唐章怀太子有良娣曰南阳。张氏之子也。邠王守礼
卷二五七 第 11b 页
之母也。初章怀封于雍。良娣选以入。后章怀谪于巴。良娣
随而迈。邠王锡元社。建黄扉。良娣坐华茵。驱香毂。虽逶迤
失于偕老。而契阔存乎与成。始十四奉吾夫。逮笄年而转
茂。终六十四违吾子。当卦数而同极。非婉娩淑慎之则。含
章尚柔之令。孰臻于此矣。若乃画堂清兮罗幕薰。匮照曜
兮结氛氲。杲杲之日。英英之云。盖良娣之才之美。是效是
则。洁素罔捐于箧。炜彤益昭于管。嫭颜不竞。徽范自持。处
独蔼如。顾俦芬若。施于积善。睹从梁驷马之藩。贻厥累仁。
传相汉七貂之绪。隋上仪同甘泉府别将严之曾孙。侍御
史睦州刺史详之孙。朝议郎行桂州都督府始安县令明
卷二五七 第 12a 页
之女也。曾构郁起。昌澜远激。去迁南国。俨西鄂之丰碑。来
应东朝。署西京之戚里。不然。何谓釐尔女士。从以孙子。而
允为袆袂之良乎。及母仪可宗。臣轨伊励。师以俭约。戒于
盈荡。洛滨无祓除之事。泾上无粲美之物。衣锦褧裳。宁吾
所好。击钟鼎食。唯尔之兢。俾吾王忠肃恭懿。既明且哲。志
于道者。本于教也。粤景龙二载孟夏之月。遘疾弃养于京
延康第之寝。洎景云光华。春雨自叶。睦于我则先受九族。
慈于王则每深十起。永其锡类。众悦以人。礼物朝遣。使臣
廷命。金紫光禄大夫行鸿胪卿赵承恩银青光禄大夫尚
卷二五七 第 12b 页
书左丞元暕持节册赠曰章怀皇太子良娣。祔于陵邑。礼
也。呜呼。山疑鹤驾。地即乌号。太子宾帝之馀。高宗在天之
所。衣冠道德。密近属于陪乘。光表阙茔。殊远嫌于好内。又
典地司空邠王守礼。幼承法度。长被晖光。九仞之堂。咸曾
氏而逾蹙。万家之域。小韩王之不纲。所以傍彫翠炎。伏奏
丹墀。天子孝理之风。已周于品物。孝思之德。况及于兄弟。
乃敕礼部尚书苏颋采询为言。由是稽旧闻。讨前训。位不
之易。禄不之重。而莫顾者。郑媵之足称也。信不负心。义不
虚事。而竟死者。越嫔之可徵也。或彰君之隐过。或徇已之
卷二五七 第 13a 页
微直。曷如有始有卒。知柔知刚。艰虞则持操服勤。富贵则
竭诚循礼。夫诠一行者。尚纪图书。具三从者。岂遗刊刻。其
铭曰。

天祚有唐。于昭烈光兮。土分五色。作我藩国兮。雷震百里。
维皇元子。元子伊何。匪淑不娣。厥娣伊何。终温且惠。桂宫
甲观之声迹。竹苑平台之往昔。车已折兮我未亡。鼎其新
兮子为王。子既王兮我为太。殷圣造兮沐嘉会。岁不与兮
时迅奔。华榱坏兮托寝园。闉阇崇于上京。松柏被于长原。
子哀哀兮篆碑于是。亲永永兮殁代如存。

卷二五七 第 13b 页

** 司农卿刘公神道碑

君子之质。则有文也。君子之备。则有武也。蕴其材而正直
是与。行其道而刚柔迭用。经德所以不回。称诗为之立礼。
硕大之教。闻于四海。人爵之美。奋于百代。受天之祜。不其
然欤。公讳某。字某。彭城人也。皇矣汉祖。出自唐尧。始则豢
龙为事。终而断蛇著符。非卯金而勿王。书之甲令。有盘石
而命第。布在方册。于昭庆灵。诞发休绪。有隋之接统也。我
曾祖讳某。仕至晋州刺史左卫大将军普安郡公。我大父
讳某。仕至蔚州刺史袭普安郡公。皇运之纂图也。我先君
卷二五七 第 14a 页
讳某。仕至江王友上柱国袭普安公。追赠陈州刺史者。制
连五之教。以乂其邦。揽韬钤之英。以和其众。从师友之训。
以崇其术。复公侯之业。以载其名。匪我先人保之。孰能后
嗣达者。公即陈州府君之元子也。纯洁浩素。直专静密。外
象威严。内含光耀。弗诵于非圣。弗言于非法。虽迹系芜室。
而心游坦涂。始有远大之誉矣。弱冠修文。明经高第。解褐
赵王文学。金门之宾。就以强学。[:#AS-827B:●]席之士。来而好问。迁荆
州司户参军。转汾州孝义益州晋元(一作源)之二令。养能于
掾吏。大机未发。从政于宰君。中孚是用。三人为师之地。更
卷二五七 第 14b 页
成乎魏美。四子讲德之乡。益变乎夷俗。以殊绩迁左卫长
史。佐其戎昭。钦若军令。属永淳之岁。元元亏稔。命公泛舟
之役。穷于恒岱。委公开仓之利。济于幽燕。是宁邦本。繄赖
家给。还擢拜朝散大夫。迁原州都督府司马。仍统郡牧事。
西至崆峒之隅。北经都卢之峡。其人好武。赓歌作咏。彼乘
有駜。雅颂成章。豫博之连谋也。虽七国之胜。兵锋惮于甚
锐。而九州之雄。地势当其悬隔。拜公为齐州长史以镇之。
难平。转沂鄜二州诸军事二州刺史。令以条察。风以化迁。
愿冠者载穆其容。嬴锄者罔矜其色。连课第一。迁将作监。

卷二五七 第 15a 页

寻加银青光禄大夫司仆卿。惟匠有卿。考百工之最。惟仆
有正。称六官之长。盖任能之迁矣。大圣天后崇清庙而尊
祖。建明堂而配帝。作城洫而量土圭。图山川而铸金鼎。缩
板以载之。置筵以度之。三旬以成之。百物以备之。独任于
公。不[:#AS-8FBB:●]厥旨。非博而稽其礼。省而精其事。则曷能臻于此
乎。戎羯之纵暴也。易之梯冲。颇亡其楼堞。魏之桑梓。尤固
于藩篱。令公驰传检校魏州刺史以威之。寇平召之。犹领
本职。复加将作大匠。长安东幸洛阳。拜公为右卫将军司
卷二五七 第 15b 页
农卿。转右金吾大将军副京师留守。出综金革。比上台之
礼者四。入司帑藏。分洪范之政者一。转呜呼(疑)以盛其义。
通僦以清其绪。由是采酂侯之典。因营宫室。奏齐人之言。
即回舆驾。至则兼领右羽林军。节悯之举兵也。谗臣构东
朝之隙。上将膺北门之重。难无苟免。谋无苟合。君则有命。
若将援于鼓旗。士咸有约。不可犯其介冑。已而特授镇军
大将军。封舒国公。食邑三千户。实封三百户。赐以金带衣
物。重拜司农卿。赏厥诚也。公以休咎由人。动者悔之始。盛
衰自我。息者机之先。故在物害盈。谦而受福。及引年辞事。
老而得礼。于是乞骸骨。抗章疏者至于再三。朝廷嘉而遂
卷二五七 第 16a 页
之矣。门列行马。室县安车。远寓于泛右。近持于越宝。闲心
用晦。物有自亲。启足归全。神无所祷。享年七十有七。以景
龙三年太岁癸酉十二月十五日。薨于长安光德里之私
第。天子辍朝以咨悼。都人罢肆以伤恻。齐之丧婴。郑之亡
产。无以过也。乃追赠持节都督[兖]州诸军事[兖]州刺史。降
使吊祭。赐锦衾襚服。官给丧事。京官六品一人监护。太常
考行。谥曰贞。夫忠者期于尽命。孝者贵于立身。义者厚于
利物。信者多于庇人。犹五材行而不可阙。五味足而不可
废。则安夷险。保明哲。太社于是乎锡其风。太常于是乎旌
卷二五七 第 16b 页
其事。练识而言罔毁誉。避荣而交非谄黩。以温良恭俭之
德。知进退存亡之机。然后指青门之路。美贤于疏广。登洪
波之台。长立于周舍。于公得之矣。粤某年月日。葬于某所。
礼也。美哉。汉宫宏敞。承明在其北。秦岭连属。太白拒其南。
思上都之冠盖。望先茔之碑表。此又臣子之不忘也。其孤
卫尉少卿曰茂道。偫纪为俦。荀何是则。二世之业。代仍其
位。三年之制。丧过乎哀。以为有初有终。畴庸之道斯远。匪
雕匪刻。补代之图盖寡。荒惟授旐。菲也披文。乃作铭曰。炎
汉之灵兮。纂尧之德。粤若介弟。受封南国。为侯为王。休
卷二五七 第 17a 页
有其光。四牡奕奕。赤茀金舄。降尔遐福兮。邦之仁人。昭尔
懿行兮。朝之荩臣。我有忠烈兮。以为之宝。我有荣华兮。何
适非道。躬清明兮翔廖廓。佩金紫兮富圭爵。日冉冉兮亟
回薄。岁峥嵘兮其摇落。吾将追于祖疏兮。噫何为而葬霍。
龙山趾兮凤城端。青霭深兮白露溥。混偫物以共尽兮。揭
之丰碑之是刊。

** 右仆射太子少师唐璿神道碑

钦若于天者。谓之代工。覆冒于人者。谓之成务。则调元气。
法三象。鼓洪炉。宜万物。其代工成务之本也。大僚所以服
卷二五七 第 17b 页
其事。明先正所以诏其功。卜熊罴所以占其兆。从龙虎所
以合其应。匪徒然而已哉。有唐元老宋公侯矣。公讳璿。字
休璟。晋昌酒泉人也。昔在夏商。大夫陈其氏姓。洎迁汾晋。
季子听其声乐。岂轩之后唐之遗乎。既仕楚而闻魏。亦家
秦而灭项。凉武昭王揽中州之杰。居右地之盟。七代祖晋
昌宣王和。佐厥威霸。守其夷险。故累为郡之首族。粤宣王
逮我曾祖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赠[兖]
(一作襄)州刺史讳某。世位大将军二千石。大父洛阳令朔
方郡赞特赠秦州都督讳某。烈考咸阳令赠岐州刺史讳
某。操斧钺班
卷二五七 第 18a 页
圭瑞者。耀洪烈于四世。垂馀风于百里。于穆不已。莫之与
京。公初髫而孤。入则孝。出则悌。承于母兄之旨。及冠而立。
学以聚。问以辨。从于师党之言焉。张嘉运先授于易。森然
可见者万象。贾公彦次授于礼。坦然可观者百度。射策高
第。初补吴王典签。历[绵]州巴西尉同州冯翊主簿。弗之好
也。尝欲屠郅支。刺楼兰。执浑邪。逐呼韩。始自谋于将帅。终
见器于公辅。遂为疏勒道行军从事。策勋至上柱国。授营
州都督府户曹参军。寻以朝散大夫检校朔州刺史。盖养
能而成绩矣。转安西副都护检校庭州刺史。长寿中。武威
卷二五七 第 18b 页
军大总管王孝杰之复四镇。实赖其谋。表公为西州刺史。
涉龟沙。薄乌垒。矛精绝。慰渠犁。此之谓也。公至则扶厥伤
止其擅。因所利补其阙。故西州之士。刻石而建碑焉。无何。
迁灵州都督新昌军防禦营田等使。入萧关。杀都尉。绝梓
岭。讨符离。此之谓也。公至则城彼方要其险。狎诸野垦其
实。故北地之大者。有备而无讨矣。就加银青光禄大夫。入
拜左豹韬将军。迁司卫卿。未几。摄右肃政大夫检校凉州
都尉假节陇右诸军事。参警夜之肃。严不时之禁。事典之
常者。惟公是迁。受南宪之宠。总西方之役。邦家之急者。繄
卷二五七 第 19a 页
公是任。其年。曲莽布支率种落数万寇于洪源也。公训钲
镯完甲兵以禦之。虏见积尸之凶。我悬斩级之赏。遁则忘
草。在而蒙。他他籍籍。不可胜云。朝实休之。除右武卫右金
吾二大将军。俾仍旧镇。虽贵而不留中也。先后稽六官之
本。思五法之要。自我聪明。惟天照鉴。乃拜公文昌夏官尚
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隐心而行。正色不挠。功多微管。议
切安刘。中宗之践副君。旁求中庶。特转公太子右庶子。加
金紫光禄大夫。知政如故。召绮里而称叔孙也。属驾言北
垂。薄伐东鄙。复公为夏官尚书兼幽营二州都督安东都
卷二五七 第 19b 页
护。按河北之州军。自[:#AS-8E4A:●]鄘巡辽碣。贪夫廉而忌法。战士逸
而待寇。且有伦要。而无怨讟。神功初徵拜辅国大将军同
中书门下三品。迁特进尚书右仆射。食实封三百户。已而
居守秦雍。今之揆路。古曰台司。百寮师师。万事理也。分郡
关而典之。镇京师以留之。岂富人之始封。亦酂侯之大任。
位益高而勇退。年愈迈而思止。抗闻旒扆。密奏封章。久之。
听致仕。进封宋国公。朝朔望。天子方崇文太学。讲武宣扬。
延首鸿儒。倾心硕老。复以公为太子少师监修国史。乞言
而书法也。景云初。匈奴请公主盟使臣。为约未坚。致辞
卷二五七 第 20a 页
或绐。因命公为特进检校御史大夫朔方军大总管以禦
之。仗宸威。肃戎令。人莫闻于吠犬。骑宁惮于射雕。举则全
师。还而罢事。将弃轩冕。神明芝术。然邦有大礼乐大政刑。
率由典谟。罔不咨度。享年八十有六。景命不造。延和元年
七月戊子。薨于长安怀真里第。呜呼哀哉。皇上闻哀撤悬。
出次挥涕。追柳庄而亟命。思郑产而安归。制赠使持节都
督荆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赠物四百段。米粟四百石。丧事
官给。仍差官四品一人监护。有加等也。太常考行。谥曰忠。
书不云。殷之得傅。用训朕志。而承其道。雅不云。周之命程。
卷二五七 第 20b 页
是用戒我师而就其绪。于戏。惟公浚明前典。允迪古训。总
而成之。入则献规。出不言政。石建孔光之比。决胜千里。通
知四夷。子房充国之亚。为将军。尊重于位。而谢宾客。公之
不敢专。为丞相。开陈其端。以归人主。公之不敢伐。如是则
镂彝器。图旂常。载史官。列盟府矣。夫翠鹄犀象。非不鸷也。
有其用则不全。麟凤龟龙。非不灵也。无其时则不至。若乃
时已偕。用不竭。身已康。名不灭者。既明而且哲也。公上惟
祖祢。傍至功缌。顷于槐里之閒。堇原之右。卜其兆。图其域。
各以族而为之度焉。临薨。戒诸子曰。俭则自完。孝不忘
卷二五七 第 21a 页
本。吾之志矣。嗣子陈州刺史先慎左千牛中郎将先择等。
克奉遗命。能循懿业。以年月日。葬于旧茔。亡夫人太原王
氏从祔。礼也。昔禽息进里奚于秦。而穆公之政厚。虞邱进
叔敖于楚。而庄王之力霸。故有代祀而代禄焉。则我师臣
计功。允子宏风。小彼秦楚之事。大哉韦平之烈。谋可久者。
敢作铭曰。

稽古陶唐。惟帝之初。迁虞事夏。俾侯而居。曾盘峻峙。令德
之祉。亦曰[绵]系。诞生君子。君子伊何。邦之宰臣。宰臣伊何。
秉我洪钧。登于庙堂。王则是保。服于戎狄。公常致讨。事惟
卷二五七 第 21b 页
一心。恭乃三命。崇让颐老。归闲体正。天也不慭。人之云亡。
大夫掌域。偫公会丧。咸阳北坂。渭水南渡。其如邢山。永此
防墓。

** 高安长公主神道碑

惟开元二年龙集摄提格夏五月哉生明。高安长公主薨
于长安永平里第。享年六十有六。呜呼哀哉。景申。上发哀。
于晖政门设次。举声辍朝。加等遣大鸿胪彭城侯刘知柔
持节赍书赴吊。京兆尹摄大鸿胪邓国公张炜司农少卿
李彦有司帅属护丧。文武五品已上会哭。书不云。敦族至
卷二五七 第 22a 页
于九。以昭于百姓。礼不云。叙亲居其一。以统于万人。此所
以追有虞而化天下。感配陈而恸宸极。复以为素旂诔行。
彤管区风。司常䍐留。执史多紊。乃制银青光禄大夫行紫
微侍郎兼知制诰上柱国许国公苏颋为铭刻石。臣颋不
敏。飏言拜命云。长公主讳某字某。陇西狄道人。高祖神尧
皇帝之曾孙。太宗文武圣皇帝之孙。高宗天皇大帝之第
二女。中宗孝和皇帝之姊也。太上皇之姊。开元神武皇帝
之姑也。昔轩后修德。高阳任而豫之。虞臣迈德。伯阳冲而
用之。故先王会昌而王者兴。前圣受命而圣人作。自风偃
卷二五七 第 22b 页
三代。刑清百年。扬耿光于祖宗。绍期运于神武。上以比崇
于黄轩至其道。次以宗极于元老施其教。庆渐[绵]瓞。恩周
行苇。重熙而累盛。皇哉而唐哉。公主承姊月之华。分女星
之耀。闲和美度。婉娩令德。有循其礼。无择于言。鉴图取则。
闻诗服义。故可以赋丝缗而开汤沐者也。于是曳红绶。赐
青圭。香满玉垆。䌽摇金缕。允所谓帝乙归妹。以祉元吉。鲁
侯主婚。是称同姓。始封宣城公主。下嫁乎王氏。驸马都尉
故颍州刺史赠右监门将军太原王府君讳勖字遂古。右
监门将军平舒公之孙。歙州司马之子。自周储洛滨之契。

卷二五七 第 23a 页

秦将频阳之业。门昌帝绪。家累天姻。徵平叔之才貌。得孟
孙之阀阅。亦既觏止。展也令仪。成其肃雍。率由俊彩。至盥
漱栉纵。笄总衣绅。箴管刀砺。线纩縏帙。若此者敬而持之。
动必于是。则其馀可重也。天授中。圣后从权革命。驸马非
罪婴酷。公主复归于后庭。凡九十甲子。口不入辛味。耳不
聆曼音。体逾尚柔。言靡敌怨。运观心之智。察摩顶之神。岂
寂以幽通。将虚而信受。有菩萨现前者数四。后每奇之。中
宗禹物不改。汉仪初复。乃命宗正卿李珍册拜宣城长公
卷二五七 第 23b 页
主。食实封一千户。并置府僚。比侯王之封。齐令丞之秩。太
皇御极。又增五百户。改封于高安。且重永康之册。允符长
广之拜。今上握图。又通前加至二千户。尚于德。先于亲也。
公主顷岁奉尝睹高宗画像。虽光灵在天。而见似目瞿。感
咽于地。遂成心疾。至使名医萃止。御药相望。孝焉而终。仁
则何辅。呜呼哀哉。富贵乃骄奢之资。不期而至。吉凶乃盛
衰之象。不召而成。故泰忘约。吝生动。宠怙权。邪丑正。知得
而不知丧。知存而不知亡。尝历观之熟矣。由是黄金象牙。
明珠翠羽之饰积于外。雕文刻镂。衣纨履丝之巧充于内。
然后坚车良马。浆酒藿肉。吹笙竽学歌舞于其閒者。殊不
卷二五七 第 24a 页
知以相强而结祸。因自恣而招危。鲁元所以好过度。窦太
所以纵踰礼。鄂邑所以怼抵罪。湖阳所以匿犯法。馆陶所
以求不获。昭平所以免河上。埒开邙阜。允子孰闻。田在汉
京。权臣所夺。吁。可长叹息者矣。我长公主则不然。避荣守
静。退藏于密。端操正色。进寡其辞。为皇女焉。为皇姊焉。为
皇姑焉。非不贵也。能戒盈忌满。智崇礼卑。俭德之恭。让德
之益。主无攸遂不专也。勤无告劳不匮也。宜于秋犊。以助
宗人。率彼春蚕。以从王后。则未尝忽诸。犹深悟色空。大依
禅惠。观我生之进退。究人事之终始。盖泡梦之为喻也。乃
卷二五七 第 24b 页
散以檀[:#AS-8FD1:⿰冉⻏]。离于染著。景云岁。请罢赋邑。蠲属官。遂沈冥。从
省旷。书上而制违之。呜呼。身殁意馀。道之微者。古有女仪
嫔则焉。或孟母之勤学。敬姜之知礼。仲妻之辞相。惠妇之
光夫。然出于素族。书之缇史。未有居高益下。托体至尊。如
长主之俦矣。故能九师让能。三子闻教。自我之出。与时偕
行。知微知彰。不谄不黩。长曰炜。银青光禄大夫太仆少卿。
仲曰晖。朝请大夫卫尉少卿。季曰暕。尚舍奉御。并欲报罔
极。栾貌心。哀以送之。龟从筮吉。粤某年八月朔十七日。葬
于咸阳之北原。礼也。落月过半。秋阳浸微。清节凝兮朔
卷二五七 第 25a 页
风断。丹旐列兮秋云飞。望槐里而西驰。去萩园而北顾。视
牵牛兮像设。过饮龙兮径度。闉阇䆗窱。远嬴女之楼台。松
柏阴烟。近汉皇之陵墓。其词曰。

赫赫上帝。临于巨唐。卜年万倍。诞睿兴王。何彼秾矣。休其
有光。亦既从夫。车服不系。亦云主妇。蘋蘩以祭。在贵能约。
终温且惠。乐只君子。曾不永年。未亡之人。归于九天。心以
理遣。身以义全。光于累圣。受于明命。伯姊延晖。皇姑袭庆。
监以损益。辞其满盛。我有空言。宗于释门。不生不灭。兹道
存存。兑之降灵。西反其魂。咏清浅兮天之际。忆潇湘兮日
卷二五七 第 25b 页
巳逝。登寒山兮见超忽。生秋草兮坐芜没。金为字兮琬为
碑。永贞芳兮实在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