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二六
卷二二六 第 21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二百二十六

卷二二六 第 1a 页
 张说(六)

** 东山记

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修文馆大学士韦公。体含真
静。思协幽旷。虽翊亮廊庙。而缅怀林薮。东山之曲。有别业
焉。岚气入野。榛烟出俗。石潭竹岸。松斋药畹。虹泉电射。云
木虚吟。恍惚疑梦。閒关忘术。兹所谓丘壑夔龙。衣冠巢许。
幸温泉之岁也。皇上闻而赏之。乃命掌舍设帟。金吾划次。
太官载酒。奉常抱乐。停舆辇于青霭。伫翚褕于紫氛。百神
朝于谷中。千官饮乎池上。缇骑环山。朱旆焰野。纵观空巷。
卷二二六 第 1b 页
途歌传壑。是日即席拜公逍遥公。名其居曰清虚原幽栖
谷。景移乐极。天子赋诗。王后帝女。宫嫔邦媛。歌焉和焉。以
宠德也。加以中宫敦序。谓我诸兄。引内子于重幄。见儿童
于行殿。家人之礼优。棠棣之诗作。于是实其筐筥。下以昭
忠信之献。贲其束帛。上以示慈惠之恩。朝野欢并。君臣义
洽。夫飞翠华。历茨岭。至道之主也。纡紫绶。期赤松。素履之
辅也。千载一时。难乎此遇。故两曜合舍。众星聚德。雅道光
华。高风允塞。寒谷煦景。穷崖润色。猗欤盛事。振古未有。篆
卷二二六 第 2a 页
之元石。贻代厥后。

** 蒲津桥赞

易曰利涉大川。济乎难也。诗曰造舟为梁。通乎险也。域中
有四渎。黄河是其长。河上有三桥。蒲津是其一。隔秦称塞。
临晋名关。关西之要冲。河东之辐凑。必由是也。其旧制。横
絙百丈。连舰十艘。辫修笮以维之。系围木以距之。亦云固
矣。然每冬冰未合。春冱初解。流澌峥嵘。塞川而下。如础如
臼。如堆如阜。或摐或掍。或磨或切。绠断航破。无岁不有。虽
残渭南之竹。仆陇坻之松。败辄更之。罄不供费。津吏成罪。
卷二二六 第 2b 页
县徒告劳。以为常矣。开元十有二载。(一作九年十二月)皇帝闻之
曰。嘻。我其虑哉。乃思索其极。敷祐于下。通其变。使人不倦。
相其宜。授彼有司。俾铁代竹。取坚易脆。图其始而可久。纾
其终而就逸。受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于是大匠蒇事。百
工献艺。赋晋国之一鼓。法周官之六齐。飞廉煽炭。祝融理
炉。是炼是烹。亦错亦锻。结而为连锁。镕而为伏牛。偶立于
两岸。襟束于中潬。锁以持航。牛以絷缆。亦将厌水物。奠浮
梁。又疏其舟閒。画其鹢首。必使奔澌不突。积凌不溢。新法
既成。永代作则。原夫天意。有四旨焉。济人仁也。利物义也。

卷二二六 第 3a 页

顺事礼也。图远智也。仁以平心。义以和气。礼以成政。智以
节财。心平则应。谐百神矣。气和则感。生万物矣。政成则乂。
文之经矣。财节则丰。武之德矣。故天将储其祯。地将阜其
用。人将盈其力。圣皇之道。乾乾翼翼。观艺而无穷。咏功而
无极。

** 皇帝马上射赞第一(甘泉顿射飞野鸡一只走狐二走兔十四不隔箭连中五只)


一面昭仁。三驱示武。走则发射。伏则不取。

卷二二六 第 3b 页

**  第二(中鹰前兔)


寒兔灭没。疾鹰逞巧。鸣镝洞飞。失隽亡狡。

**  第三(福阳顿同日中狗前兔)


狡兔隽犬。力奔势迫。持圆駷飞。舍拔先获。

**  第四(望贤顿停日射高飞雁一只走獐二走兔三十六不隔箭连中五只)


兽殪山豪。鸟落云隽。贯三謺两。血不瀸刃。

**  第五(望贤顿中獯狐)


夜鸣之鸟。是谓獯狐。除人之恶。应箭而铺。

**  第六(望贤顿隔马射中獐)


趯趯牙獐。寒草同色。隔马百步。一纵而侧。

卷二二六 第 4a 页

**  第七(仙游顿中獐一走狐三走兔十八不隔箭连中八只)


天子省敛。薄狩岐阳。躬射五十。以奉蒸尝。

**  第八(文山顿射獐不隔箭连中二走狐一走兔二十一只)


我将献鲜。从禽于野。一日百中。以威天下。

**  第九(武停顿向后射走兔其中射兔十九只不隔箭连中十一只走狐三走獐二)


卷二二六 第 4b 页

霜兔斗回。云龙矫过。天旋月满。舍矢如破。

**  第十(飞林顿分騣射野狐中)


有芃者狐。起帝之右。分騣远发。应踣于手。

**  第十一(鹞子搦鸱不著飞过在后箭发应弦而落)


惊鸢上飞。鸷隼横扑。矫箭争中。纷然旋落。

**  第十二(一箭中两鹿横贯走五十馀步方倒)


双鹿并出。一箭横连。上思陵寝。以献时鲜。

**  第十三(是日还宫苑内用大箭射走鹿四十口分赐诸王郡王及从人等)


帝入灵囿。数百麀鹿。射其四十。颁诸偫牧。

** 孔子堂杜预赞

猗欤杜侯。发挥孔圣。春秋既立。王道以正。列国行事。君子
莫之。他人有心。予忖度之。推凡见例。定罪原词。开我后学。
从祀先师。

卷二二六 第 5a 页

** 金紫光禄大夫太常卿上柱国中山郡公崔日知写真图赞

廓哉中山。灵宇朗彻。逸韵豪爽。达音妙绝。孝尽思成。忠全
见节。优游宫侣。萧条禅悦。白发传貌。青松拂雪。要之岁寒。
是望邦杰。

** 卢舍[:#AS-8FD1:⿰冉⻏]像赞(并序)


诗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是伤不可
止之恋。而怀无所及之感。其有饰圣以资亲。修法以展慕。
卷二二六 第 5b 页
岂非孝子持明之心哉。武担山静乱寺卢舍[:#AS-8FD1:⿰冉⻏]丈六铁像
者。沙门履彻为先妣用无价黄金之装也。彻师俗姓刘氏。
青城真人知古之弟。道门释种。守律护戒。了如来广大之
心。达如来加持之力。见虚空界。划缦茶坛。知定慧手。结金
刚印。过去不悟。因后行而追福。当来未闻。指前缘而證道。
睹佛相者。成一切智。承佛光者。坏无始业。张说闻其事而
怿之。乃合掌西南。遥礼偈曰。

大雄卢舍[:#AS-8FD1:⿰冉⻏]。妙法甚深秘。神变加持力。普升不动位。孝乎
彼沙门。爱母而锡类。法财装妙色。空色不相异。慧日破金
山。慈光触宝地。善来金刚手。一一见佛事。

卷二二六 第 6a 页

** 蓝田法池寺二法堂赞(并序)


法池西三归院二法堂。兹寺长老初上禅师所造也。禅师
俗姓彭。名知。至性笃孝。执亲之丧。七日不食。微言密行。志
道探元。究易老庄太一之旨。善正书。擅钟王品格。其精至
点画。(一作点画婉秀)毫缕必见。如折槁荷。磨文石。筋理洒飒。固非
人力之所致也。中朝名士。山薮高尚。法流开胜。远近慕焉。
及晚年。专意于禅诵。平生艺业。脱若遗尘矣。尝叹曰。帝王
卷二二六 第 6b 页
父母。许我出家。雨露生成。恩惟一揆。依如来教。创是功德
万一乎。献福二宫。潜祐七祖。将与一切。咸登道场。于是三
归堂以长安元年辛丑子月望日癸未立。善法堂以开元
元年癸丑丑月望日戊辰建。禅师母弟仁琬。弟子沙门启
疑。及沙弥令哲。左右斯业。实有力焉。而作赞曰。

**  三归堂赞

敬告诸佛子。一心清净观。欲求正真道。当从信根入。是佛
虚空相。是法微妙光。定慧不相离。是僧和合义。人空法亦
空。二空亦复空。住心三空宝。是名三归处。

**  善法堂赞

至哉初上人。建立善法堂。彩翠三世佛。庄严清净眼。能运
卷二二六 第 7a 页
无碍心。普入于一切。见若不染色。知若不取识。是名真实
见。亦名解脱知。佛观离生灭。诸法等如是。

** 益州太清观精思院天尊赞(并序)


蜀山刘尊师。上清品人也。兄学儒。弟奉佛。乃画三圣。同在
此堂。焕乎有意哉。达观之一致也。张说闻其风而乐之。作
天尊赞。

正气生神。结虚为实。上清尊帝。中黄首出。华彩衣裳。虚无
宫室。紫气乘斗。赤炉锻日。十天从化。万灵受律。莲花释门。
卷二二六 第 7b 页
麟角儒术。法共不二。心同得一。道心惟微。守而勿失。

** 狱箴

官有决曹。掌兹法狱。匪惟议罪。亦以防欲。所贵仁恕。非矜
窘束。吏苟吹毛。人安措足。古之为主。是戒是勖。茫茫率土。
蠢蠢偫生。贤愚中杂。真伪相倾。若鱼之骇。如鸟之惊。不能
无犯。宜持以平。或大或小。时重时轻。无以快志。期乎得情。
孰曰非重。国之政令。孰曰非轻。人之性命。虐则招咎。宽则
纳庆。宜慎宜恤。可畏可敬。为狱则固。为牢则幽。晨严管钥。
夜密更筹。寂寂圜土。累累系囚。求食摇尾。见吏垂头。自昔
立名。此为非所。逼隘狭室。敧倾漏宇。冬有祁寒。夏多隆暑。

卷二二六 第 8a 页

焉可失入。焉可妄处。勿谓无妨。勿谓无伤。匹妇含怨。三年
亢阳。匹夫结愤。六月飞霜。可以安危。可以兴亡。敢告司宪。
无轻国章。

**  温泉箴

东山少连曰元冥氏之子曰壬夫。妻祝融氏之女曰丁[:#AS-FBF9:●]。
俱学水仙。是谓温泉之神焉。帝命之救万灵。荡滞结。腑脏
达。肤腠泄。下人多赖之。上帝是崇。忤飞廉氏之佚女。嫉之。
常欲大慁其功。故入温泉。必齐肃洗心。戒以防患。恕以利
卷二二六 第 8b 页
物。含生之疾。我愿除祓。二神嘉之。吹汤激邪。珠连沤累。潏
汨扬华。此其效也。若入温泉。僻心秽行。恶言淫形。居食失
节。动出躁轻。二神丑之。不匡人命。飞廉佚女。以裾人。是生
疰芒风疡眩齵之病。夫有意之医。照合神理。无恒之医。身
为欲使。莫之益。伤之者至矣。是以君子慎其微也。

** 赠别杨盈川炯箴

杳杳深谷。森森乔木。天与之才。或鲜其禄。君服六艺。道德
为尊。君居百里。风化之源。才勿骄吝。政勿苛烦。明神是福。
而小人无冤。畏其不畏。存其不存。作诰兹酒。成败之根。勒
铭其口。祸福之门。虽有韶夏。勿弃击辕。岂无车马。敢赠一
卷二二六 第 9a 页
言。

** 石桥铭

玉梁架迥。碧沼涵空。石鞭海上。锁锻河中。横汉飞鹊。规天
拖虹。仙圣来往。风云路通。

** 之并州敕造座右铭

安万国。礼百神。放郑声。远佞人。

** 进笔砚架铭

笔砚之閒。圣心必察。青蝇导赦。震言漏泄。

** 煖砚铭

卷二二六 第 9b 页

笔锋晓冻。墨池夜结。香炭潜然。推寒致热。

** 素盘盂铭(并序)


国子祭酒韦公。好游山水。器珍雅素。因适汤泉。见楩梓枌
榆。良材满谷。乃命山工。作为盘盂盎罂樽觯。呈其文理。素
而不饰。还都分遗好事者。说受赖盘盂二事。以铭之云尔。
幽山之木。无心世路。器为盘盂。制以法度。匪丹匪漆。惟真
惟素。理直防毁。节全思固。多用必伤。处盈招恶。嗟嗟君子。
鉴微在悟。实是天然。贻我朋故。

** 钱本草

卷二二六 第 10a 页

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彩泽流润。善疗饥寒困厄之
患。立验。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婪者服之。以均平为
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至非
理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役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
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
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使无
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
已谓之智。以此七术精鍊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
卷二二六 第 10b 页
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 为男垍考语

父教子忠。古之善训。祁奚举午。义不务私。至如润色王言。
章施帝道。载参坟典。例绝常功。恭闻前烈。尤难以任。岂以
嫌疑。敢挠纲纪。考以上下。

** 大唐开元十三年陇右监牧颂德碑

周礼。校人掌王马之政。天子十二闲。马六种。闲为一[:#AS-92F3:⿸广既]。马
二百一十六。应乾之策也。六[:#AS-92F3:⿸广既]成校。五良一驽。是之谓小
备。校有左右。闲成十二。合月之道也。驽马三良马之数。凡
三千四百五十六。是之谓大备。秦并一海内。六万骑之国
卷二二六 第 11a 页
马尽归之帝家。则周制陋矣。汉孝武当文景俭约之积。雄
卫霍张皇之势。勒兵塞上。[:#AS-92F3:⿸广既]马有四十万匹。及东汉魏晋。
国马陵夷。不可复逮武帝时矣。后魏以胡马入洛。蹴蹋千
里。军阵之容虽壮。和銮之仪亦阙。大唐接周隋乱离之后。
承天下征战之弊。鸠括残烬。仅得牝牡三千。从赤岸泽徙
之陇右。始命太仆张万岁葺其政焉。而奕代载德。纂修其
绪。肇自贞观。成于麟德四十年閒。马至七十万六千匹。置
八使以董之。设四十八监以掌之。跨陇西金城平凉天水
四郡之地。幅员千里。犹为隘狭。更析八监。布于河曲丰旷
卷二二六 第 11b 页
之野。乃能容之。于斯之时。天下以一缣易一马。秦汉之盛。
未始闻也。张氏中废。马官乱职。或夷狄外攻。或师圉内寇。
垂拱之后。二十馀年。潜耗大半。所存盖寡。开元神武皇帝
登大宝。受灵符。水瑞感而河龙出。星精应而天驷下。二年
春。帝乃心腑善畜之将。卜福祐宜生之长。俾领内外闲[:#AS-92F3:⿸广既]
使焉。即开府霍国公其人也。公名毛仲。姓王氏。开元佐命
之元勋。东国亡王之后裔。四伯辅禹。与治水之谟。四七兴
汉。在经星之列。清明虚受。察含冰鉴。筹谋先觉。虑出蓍龟。
竭无私之忠。而善归天造。输不懈之力。而元同日用。故
卷二二六 第 12a 页
得腾跃风云。攀附日月。策功第一。承恩莫二。庭罗魏绛之
钟鼓。第赏堂邑之山林。文马蕃锡于晋侯。御衣亟分于韩
信。庶姜如玉。则降荣彤管。众子垂髫。则抱拜朱茀。圣人之
见也。必犹尔为之四顾而满志。圣人之不见也。乃恤然若
无与乐其天下。仲尼所谓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夫其
处身。则立无跂。正也。视无还。端也。听无耸。诚也。言无远。慎
也。国有忧。未尝不戚。国有庆。未尝不怡。其御下。则明利害
之乡。阜财求之务。使之趋善而避恶。怀德而畏威。身不离
于阙庭。令远行于坰牧。亦有不学而暗合于古。未更而悬
卷二二六 第 12b 页
辨其事。然其从政。必问于遗训。而资于故实者也。若夫春
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敬其本也。日中而
出。日中而入。禁原燎牧。除蓐衅[:#AS-92F3:⿸广既]。时其事也。洁泉美荐。庌
凉栈湿。翘足而陆。交颈相靡。宣其性也。攻驹教駣。讲驭臧
仆。刻之剔之。羁之策之。就其才也。不反其性。故亲人乐艺。
节乐如舞之心自生。不穷其才。故闉扼鸷曼。窃辔诡衔之
态不作。尔乃举其神异。则有騊駼騕袅。乘黄兹白。来仪外[:#AS-92F3:⿸广既
]。呈伎内枥。朝刷阆风。夕洗天泉。圣皇一驭。长寿万年。别
其种类。则有妍蹄繁鬣。小领远志。曰龙曰騋。曰戎曰骥。差
卷二二六 第 13a 页
其毛物。则有苍白骊黄。骍紫驈皇。骓駓驒骆。骃騢骝雒。駂
駮驓駩。騧骐騽騝。豪骭[:#AS-8B6B:●]足。狼尾鱼目。宗庙齐豪。戎事齐
力。田猎齐足。罔不毕有。元年牧马二十四万匹。十三年乃
四十三万匹。初有牛三万五千头。是年亦五万头。初有羊
十一万二千口。是年乃亦二十八万六千口。皇帝东巡狩。
封岱岳。辇辂既陈。羽卫咸备。大驾百里。烟尘一色。其外又
有闲人万夫。散马千队。骨必殊貌。毛不离偫。行如动地。止
若屯云。百蛮震耸。四方抃跃。威怀纷纭。壮观挥霍。回衡饮
至。朝廷宴乐。上顾谓太仆少卿兼秦州都督监牧都副使
卷二二六 第 13b 页
张景顺曰。吾马几何其蕃育。卿之力也。对曰。帝之福也。仲
之令也。臣何力之有。因具上其状。帝用嘉焉。霍公口无伐
辞。貌无德色。朝髦庠齿。歆以多之。于是明威将军行右卫
郎将南使梁守忠忠武将军行左羽林中郎将西使冯嘉
泰右千牛长史北使张知古左骁卫中郎将兼盐州刺史
盐州监牧使张景遵陇州别驾修武县男东宫监牧韦衡
都使判官果毅齐琛总监韦绩及五使长户三万一千人
佥曰。自开府庇我十三年矣。畜有娩息。人无乏匮。克厌帝
心。莫匪嘉绩。且如停西南两使六顿人夫稿谷。计八十万
卷二二六 第 14a 页
工围石。以息人约费。其政一也。纳长户隐田税三万五千
石。以俭私肥公。其政二也。减太仆长支乳酪马钱九千三
百贯。以窒隙止散。其政三也。供军筋膏胶十万七千斤。以
收绢缮工。其政四也。莳茼麦苜蓿一千九百顷。以茭蓄御
冬。其政五也。使监官料旧给库物。新奏置本收分其利。不
丧正钱二万五千贯。以实府宜官。其政六也。贾死畜贮绢
八万匹。往严道市僰僮千口。以出滞足人。其政七也。五使
长户数盈三万。垦田给食。粮不外资。以劝农却挽。其政八
也。敢问监收之事。孰能加于此乎。然则称伐计功。前典所
卷二二六 第 14b 页
贵。上以美圣主择才之得人。下以赞忠臣受任之尽节。末
以道官属承风之成事。竟以示后代昭前之令闻。是四烈
者。不可废也。既而大君有命。旧史书功。吟咏[瑰]奇。篆刻金
石。秦汧渺渺。尚想非子之风。鲁野区区。犹传史克之颂。试
从此而观彼。夫何足以言哉。颂曰。

皇天考牧兮圣之君。四十三万兮马为偫。堑汧渭兮垣陇
坂。飞黄皂兮昆蹄苑。山崆峒兮水呜咽。泉喷玉兮草汗血。
聚如花兮散如雪。性既驯兮才亦绝。维国家之大事。驾时
龙兮祭天地。和銮发兮文物备。维皇帝之七德。总戎马兮
卷二二六 第 15a 页
威万国。彩髦翻兮金介冑。有霍公之掌政。择张氏之旧令。
天皇驾兮仗黄麾。太仆骖兮展辂仪。舞月驷兮蹀云螭。神
倜傥兮态权奇。骐骥溢野兮牛羊日多。子孙荣位兮恩宠
如何。颂皇灵兮篆石鼓。万斯年兮偫玉府。

** 唐陈州龙兴寺碑

观夫广大无相者。虚空也。四轮倚之而住。精微无体者。佛
性也。万法因之以生。圣人有以见三界成坏。皆有为壳。故
剖之以戒觜。圣人有以见六趣轮回。是无明网。故决之以
定刃。烁宝光之慧炬。沛善利之慈舟。返迷路率于中道。徛
卷二二六 第 15b 页
横流登于彼岸。以言乎真实之要。总摄一乘。以言乎天地
之閒。曲成万物。大矣哉。道心包举。等太虚而无际。法教流
通。弥旷劫而常在。则有乘如来方便。出应化门。用大士因
缘。处帝王位。俾庶类咸若。谓之光宅天下。令众生修善。名
为庄严佛国。龙兴寺者。皇帝即位之岁。溥天之所置也。唐
祚中微。周德更盛。历载十六。奸臣擅命。伯明氏有盗国之
心。一阐提有害圣之迹。皇上操北斗。起东朝。排阊阖。运扶
摇。张目而叱之。殷乎若震雷发地。歘虩翕响。以克彼二凶。
赫然若太阳升天。晞熙仰象。以复我万邦。返元后传国之
卷二二六 第 16a 页
玺。受光武登坛之玉。尊祖继宗。郊天祀地之礼既洎。修旧
布新。改物班瑞之典又备。乃考出世之法。鼓大雄之事。入
无功用之品。住不思议之力。一光所烛。庶兆为之清凉。一
音所宣。大千为之震动。云蒸风靡。不崇朝而坏衣涌塔遍
天下矣。陈州者。上古太嗥之虚。近代淮阳之地。置守则列
为郡。封王则建为国。本其风俗。豪侈靡丽旧矣。翿东门之
下。接袂成帷。觞宛邱之上。袨服成市。信豫州之郊一都会
也。剌史南阳韩府君名琦。其为邦也。胜残去杀。圣主之得
贤臣。别驾彭城郡王名隆业。其从政也。能肃而恭。高阳之
卷二二六 第 16b 页
有才子。长史南阳张齐贤。儒林之选也。司马河南云盈。公
族之良也。士曹从事八人。录事参军于璆为称首。六属官
人二十五人。宛邱县令崔修已为称首。或以艺荣。或以门
进。高车一辙。美利同人。礼举刑清。于是乎在。因邦甸积稔
之蓄。偶日月再旦之初。钦若王言。建立灵寺。上略其趾。下
务其终。百工不劝而亟。庶役不徵而会。经始如云。成之不
日。夫其带四郭五衢之陌。踞重墉阛阓之端。福地砥平。长
垣云矗。高门有闶。大厦斯飞。连廊曲阁。交轩对霤。木磨而
不雕。土涂而不饰。壮无僭侈。以约费为功。俭无偪陋。以静
卷二二六 第 17a 页
居为宝。法王宫殿。近宝花之城。菩萨伽蓝。住金灯之地。亦
犹是也。上座处元寺主真度维那守慎等。戒珠如月。独洁
麒麟之行。法宝如山。普闻狮子之吼。克谐善众。厎定神居。
甘露饱而满盈。天香醉而围绕。于时陈项之老。褒衣而博
带。皤皤然相造而诹曰。久矣吾党之惑也。倥侗颛蒙。情嗜
横放。恚爱我业。聪明不开。日有忘其生生。月无觉其灭灭。
一息之漏。可胜言哉。而今举足至于道场。申臂及于净土。
昼则目禅诵之事。夜则耳钟梵之音。何悟是生。晚臻斯乐。
岂不思天子之至仁乎。恻下人之昏垫。遹上圣之昭轨。假
卷二二六 第 17b 页
有相之途。诣无生之理。洒冥泽于巳灭。蒂元根于未始。百
灵之所归依。万宇之所欣喜。非独陈而巳矣。盖神辟天。圣
开地。代之祖也。纂帝宝。基皇统。孝之主也。殄僪狂。破魔孽。
威无外也。广正典。绍度门。德无大也。通幽洞明。兼粗该精。
滂洋而行。混濩厥成。一收功而四善举。一推心而偫愿立。
咨如是。则龙兴之化。曷有量矣。夫业可大。而芜没焉不贻
于后。事可尊。而苞蕴焉不述于代。臣子之罪也。敢请图之。
然言语之不到者心识。心识之不到者真如。二乘闻之而
不见。十地见之而未了。而我云何。能知能说。窃比六时之
卷二二六 第 18a 页
鸟。七宝之树。是出乎和雅音声。是赞乎微妙功德。记其在
处。长者之金园。铭其事因。育王之石柱。其词曰。

圣皇在上。于昭于天。唐虽旧邦。其命维新。龙兴返政。灭二
暴臣。少康非儗。于舜为邻。皇王蒸哉。(其一)于廓元教。生人户
牖。神化洒心。小大稽首。掌擎万域。潜移仁寿。三代之前。盖
未曾有。最上乘哉。(其二)泱泱陈服。韩侯道之。奕奕宝坊。邦人
造之。天龙护持。贤圣熙熙。受福维祺。帝心则怡。至理兴哉。(
其三)

** 平偃师碑尾

卷二二六 第 18b 页

粤以长寿二年十月十七日。改窆于卫县苑楼之西北原。
夫令德所庥。馀庆末也。神龙纪历。皇运中兴。天子严祀清
庙。缅怀前哲。乃下制曰。朝议大夫守卫王府司马上柱国
平元慎父故偃师令某。公门袭庆。士林成则。名教羽仪。道
德泉薮。辅仁冥昧。早谢昌辰。积善洋溢。垂休茂允。时光祀
夏。庆属配天。锡类之恩。俾覃于卿士。哀荣之典。宜旌于泉
路。可赠蒲州长史。君子谓成其子而植乎身。义方也。爱其
臣而及其祖。孝理也。孝以行惠。惠以察忠。义以立慈。慈以
昭顺。君臣父子。于是形焉。

卷二二六 第 19a 页

** 贞节君碑

神功元年十月乙丑。阳鸿卒于雩都县。友人沛国朱敬则
清河孟乾祚范阳卢禹等。哀鸿抱德没地。继体未识。考行
定谥。葬于旧域。鸿字季翔。平恩人也。其先著族右北平郡。
大父真阳宰。适兹乐土。爰定我居。维桑与梓。既重世矣。鸿
倜傥奇杰。[瑰]玮博达。贯涉六籍百家之书。其要在霸王大
略。奇正大旨。君亲大义。忠孝大节而巳。章句之徒。不之视
也。尝陋汉史地理志周礼职方志。时异虚记。心不厌焉。乃
卷二二六 第 19b 页
攀恒岱。浮洞庭。窥河源。践岷衡。稽四海之风俗。算九州之
险易。与赵国贯高图献其议。遇火焚荡。天下壮其志而痛
其事。养徒闾里。不应宾辟。仪凤中。河北大使薛公举鸿行
厉贪鄙。天子喜之。用寘于吏。乃尉汲曲阿。主簿龙门雩都。
夫其屏居十年。一方化德。历佐四邑。诸侯观政。惜乎有大
才。无贵仕。命也。初。鸿游大学。有书生山东李思言物故南
馆。鸿伤其终远。家属有丧无主。乃驾柩车。送归东土。及在
曲阿。敬业作难。润州籍鸿得人。历旬坚守。城既陷而犹斗。
力虽屈而蹈节。寇义而脱之。因伪加朝散大夫。即署曲阿
令。鸿贞而不谅。诡应求伸。既入邑。则焚服阖门而设拒矣。

卷二二六 第 20a 页

故得殿邦奋旅。一境赖存。淮海厎绩。勋荅效功。卒不言赏。
赏亦不及。君子以为急友成哀。高义也。临危抗节。秉礼也。
矫寇违祸。明知也。保邑匿勋。近仁也。义以利物。智以周身。
礼以和众。仁以安人。道有五常。鸿擅其四。武有七德。鸿秉
其二。大虑克就之谓贞。好廉自克之谓节。粤若夫子。可谥
为贞节也巳。于是纪名垂迹。表墓勒石。其词曰。

倬良士。纵自天。辨方物。覈山川。厥志大哉。峻刚节。殷义声。
返旅榇。宴穷城。厥德迈哉。哀斯人。命莫赎。德不朽。温如玉。
卷二二六 第 20b 页
轨来世哉。

** 大周故宣威将军杨君碑(并序)


公讳令一。字令一。太州仙掌人也。隋司徒观王之元孙。周
孝明高后之归孙。今司卫卿之元子。维有隋接三统。建万
国。我高祖以同姓为王。维皇周敦九族。叙百官。我诸杨以
外戚而贵。公体元黄之纯粹。承河山之丕绪。孝乎内炳。忠
焉外均。性与天和。道合仁爱。收恤孤老。分产疏属。泰于周
施。约于妻子。加以乐善而好学。降尊而容众。能辩乐和。思
柔酒德。容止可度。温温如也。文章可观。彬彬如也。泉英皎
穆。当世硕士。与之游焉。而曰君子。若夫汉魏舅族。有恩泽
卷二二六 第 21a 页
之封。公卿门子。有良家之侍。公浮云世禄。匪石儒风。究乎
王道之纪纲。明乎人事之终始。年十九。举进士高第。授潞
州参军。转干牛冑曹。迁洛阳尉。从班次也。居无何。拜朝散
大夫。行通事舍人。俄而加太中大夫检校天官员外郎。夫
行人之在周礼。方国是接。公修其政令。帝曰余嘉。郎官之
著汉仪。列宿是应。公司其典故。时称邦则。国家左贤右戚。
一武一文。以公地望羽仪。寄深虎旅。除宣威将军行右卫
翊府郎将。僶俛从事。非其好也。初公时为郎也。辽戎悖虐。
作患幽冀。皇上燠休下人。故我有神兵之役。选达权靡盬
卷二二六 第 21b 页
之吏。佐猛毅维城之师。乃下制以公为兵曹焉。实有密赞
军政。独飞长策。岂云卒乘辑睦。戎机式序。若此而巳哉。俾
雷霆飙动。剿慝殿邦。威元菟。怀黄龙。马未汗而狄尽。人未
疲而兵戢者。公与有力也。及班师振旅。册勋踰时。帝用咨
有司之违古。念有功之未禄。将迂德命霈多勤有日矣。方
当翼大化增三光之明。熙天秩垂九德之声。昊天不惠。厉
气流行。如何斯人。胡不眉寿。年四十一。圣历元年夏六月
辛丑。遘疾而卒。呜呼哀哉。梁木未施。予道不究。呱呱稚嗣。
仰号苍穹。哀哀严亲。惴临泉谷。遐迩寮旧。暨乎钦风未识
卷二二六 第 22a 页
之徒。罔不尽朋悲而辈欷矣。天子悯焉。吊之以玉册。赠之
以锦衾。偫公伤焉。诔德于素旆。图休于青史。粤乙卯。假葬
于合宫县平乐乡之北阜郭门十里邙山西。冈峦万古之
阡。都邑九原之地。隧寄新陇。魂怀故域。藐是诸孤。未遑归
葬。平生志事。孰巳焉哉。厥弟五人。比才连誉。曰践一献一
循一惟一尚一等。因心则友。世称万石之闺门。死丧之戚。
吾见伯淮之兄弟。佥曰我图后事。日月除乎哉。龟云此地。
陵谷居乎哉。乃布哀友生。记词怀旧。迹德表墓。示之来昆。
其铭曰。

卷二二六 第 22b 页

洪河南注。少华西峙。氤氲灵会。生此君子。生此君子。维国
之纪。宣慈惠和。礼乐文史。敦锡宗类。汲扬美否。勤然济物。
若不由已。克明从训。诞敷厥美。修词北阙。润色东里。挥翰
文昌。列星顺晷。交戟禁卫。为王爪士。允文允武。翁归是比。
畴曰禦寇。谂军北鄙。攘狄黄龙。济师苍兕。将王元默。繄公
是恃。帝懿乃勋。将图膴仕。仇仇执宪。不我力以。役役大劳。
未受多祉。景命无禄。洪基中。父兮葆鬓。孤兮稚齿。孔怀靡
及。凡伯萃止。陟彼邙山。邱墟岁磥。荒草无际。偫哀所起。于
嗟杨侯。托居此矣。沕潏[绵]曼。德音之美。久客思乡。永怀
卷二二六 第 23a 页
桑梓。

** 广州都督岭南按察五府经略使宋公遗爱碑颂

维唐御天下九十有八载。苍生贲乎海隅。元泽漫乎荒外。
天子念穷乡之僻陋。徼道之修阻。吏或不率不驯。人或不
康不若。乃命旧相广平公宋璟。镇兹裔壤。式是南州。笃五
管之政教。总三军之旗鼓。幅员万里。驯致九译。诏书下日。
靡然顺风。曷由臻斯。威名之先路也。公曩时执白。登琐闼。
推诚謇谔。不私形骸。忤英主之龙鳞。踏奸臣之虎尾。挫二
张之锐。则声怛寰域。折三思之角。则气盖风云。由是极有
卷二二六 第 23b 页
四星。维帝之辅。地有五岳。维天之柱。其入宰也。君之股肱。
其出守也。人之父母。至于此邦之长人也。饮食有节。衣服
有常。清心而庶务。正色而偫下一。瑟兮僩兮。赫兮喧兮。固
以不怒而威。不言而信。虽有文身凿齿。被发儋耳。衣卉[:#AS-8456:⿺麦丏]
木。巢山馆水。种落异俗而化齐。言语不通而心喻矣。其率
人版筑。教人陶瓦。室皆斁塈。昼游则华风可观。家撤茅茨。
夜作而灾火不发。栋宇之利也自今始。祖国之舶车。海琛
云萃。物无二价。路有遗金。殊裔胥易其回途。远人咸内我
边郡。交易之坦也有如此。故能言之士。举为美谈。盖
卷二二六 第 24a 页
微子去殷。以后王者。襄公伐楚。将得诸侯。尚书东汉之雅
望。黄门北齐之令德。宋氏世名。公其济美。诗所谓无念尔
祖。聿修厥德。广平有焉。若夫往者屈也。来者伸也。往来相
召。而哀乐继之。鸿飞遵渚。于汝信处。龙章衮衣。以我公归。
郁陶乎人思。嗟叹之不足。广府司马谭[瑰]番禺耆老某乙
等。相与刻石。传徽斯文。子春秋之徒也。岂将苟其辞哉。雅
敬宋公王臣之重。次嘉谭子赞德之义。遥感耆旧去思之
勤。越裳变风。知周公之才之美。吉甫作颂。见申伯于藩于
宣。观政将来。恶可废也。颂曰。

卷二二六 第 24b 页

降王宰兮远国灵。歌北户兮舞南溟。酌七德兮考六经。政
画一兮言不再。草木育兮鱼鳖宁。变蓬屋兮改篱墙。鱼鳞
瓦兮鸟翼堂。洞日华兮皎夜光。火莫炖兮风莫飏。事有近
兮惠无疆。昆崙宝兮西海财。几万里兮岁一来。舟如鸟兮
货为台。市无欺兮路无盗。旅忘家兮扃夜开。越井冈兮石
门道。金鼓愁兮旌旆好。来何暮兮去何早。犦牛牲兮菌鸡
卜。神降福兮公寿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