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二五
卷二二五 第 18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五

卷二二五 第 1a 页
 张说(五)

** 为河内郡王武懿宗平冀州贼契丹等露布

大总管右金吾卫大将军兼检校洛州长史河内郡王臣
某。前军总管行左卫翊府中郎将上柱国定阳郡开国公
臣杨元基。行军长史朝奉大夫守给事中护军臣唐奉一。
行军司马通议大夫行天官郎中臣郑果等言。臣闻氛祲
薄霄。戎狄谋夏。则武库兵动。中国有弧矢之威。文昌将飞。
边城用金革之事。盖以式遏奸暴。大庇黎人。震蛮荡夷。明
罚耀武者也。伏惟天册金轮圣神皇帝陛下仁覆有截。化
卷二二五 第 1b 页
被无外。皇图未臣之党。帝载不庭之俗。罔不衣被声教。浸
润邕熙。望云向风。密迩遐裔。而契丹凶丑。奴隶馀苗。非冒
顿之荣族。异单于之贵种。徒以错居远郡。渐化平时。田牧
混乎四氓。贸迁通于三市。戍人解甲。边马垂辔。禽兽饱而
忘恩。蜂虿养而恣毒。敢孤亭育。自绝生成。乃狼心干纪。鸱
张窃发。虐我边吏。覆我镇军。大残于夷落。孤竹沦于荒虚。
陛下震赫斯之怒。授决胜之符。天地合谋。鬼神助顺。六狄
举国。百蛮整众。运欃枪而埽除。从列缺而焚荡。臣饮冰
卷二二五 第 2a 页
受斧。指日扬麾。虽谢河閒之学。窃慕任城之勇。誓将首冒
锋刃。躬先士卒。上假神兵之威。下定鬼方之罪。凶丑狂悖。
素无大志。因乘便利。扇动奸回。去岁尝师。疑一军之尽化。
今春轻敌。见三帅之不归。蚁聚实繁。豺牙益厉。结山戎以
西寇。连岛夷而东入。臣乃广开形势。大振声威。移告郡邑。
金汤固守。传檄诸军。掎角相应。清边道大总管建安郡王
攸宜。仗钺蓟门。作镇燕国。当要害之地。挫虎狼之偫。高垒
深沟。卧旧营而不动。山[:#AS-854F:●]云鸟。阵死地而无疑。总管沙叱
忠义王伯礼安道买等。兵临易水。使接桑河。犀渠冲将士
卷二二五 第 2b 页
之冠。雕骑落将军之箭。四面当敌。九拒乘城。御史大夫娄
师德总管高再牟薛思行等。捍敌中山。折冲外侮。训厉鹰
扬之士。辑睦震惊之师。其馀部散校分。离纲别绪。兵车星
布。巡太行而缀碣石。介马云罗。挟衡漳而连海浦。山川积
雨。尽消边骑之尘。草木长风。咸有王师之气。清边士马。稍
南驱而拥蹙。神兵甲卒。渐北逐以威临。但合围而持重。未
轻挑而即战。重以藩臣默啜。统率毡裘。控弦逾于万骑。带
甲弥于千里。长驱松漠。掩集柳城。巢穴是空。胎卵皆覆。于
时贼众兵马。屯逼幽州。闻其塞外之败。惧有舟中之敌。势
卷二二五 第 3a 页
力外窘。心腹内乖。建安郡王攸宜。蓄锐泉停。乘机电发。援
桴作气。则山岳动摇。书箭一飞。则酋渠相灭。兵才接刃。元
凶授首。舂喉蔽野。京观起于中州。积甲成山。组练收于外
府。虽本根斯拔。巳荡涤于一隅。而馀蔓所滋。尚联延于数
郡。贼帅何阿小等。顽凶是极。屠侩为资。授其署置。肆行驱
掠。幽陵之下。不知首恶之巳擒。两河之閒。仍谓游魂之可
恃。士女遭其逼胁。军城被其屠陷。以杀戮为事。户积虔刘
之悲。以劫夺为心。家盈剥割之痛。鹿城县令李怀璧。衣冠
贵冑。令长崇班。背我朝恩。归城敌寇。潜修甲杖。输以利器
卷二二五 第 3b 页
之资。见委兵权。当其上将之任。蠢兹狂乱。暂同燎火。言事
剪除。方申沃雪。臣乃盛兵邢赵。塞井陉之隘。命虎贲之将。
遏其冲突之锋。长史唐奉一。驰使洛魏。据阿曹之津。纵羽
林之雄。挫其侵轶之势。臣又遣前军总管忠武将军行左
卫翊府中郎将上柱国定阳郡开国公杨元基。押飞骑营
中郎将李铎。子总管云麾将军行玉钤卫翊府中郎将康
国公阿史那毗伽。子总管冠军大将军行左玉钤卫翊府
中郎将宋拨延。子总管冠军大将军行左金吾卫翊府郎
将回鹘果别敕行人云麾将军康戡诞。子总管定远将军
卷二二五 第 4a 页
左威卫长李当义。壮武将军何义本。子总管忠武将军何
利深。子总管壮武将军俱罗罹淮。宣威将军行左玉钤卫
翊府郎将苏达俟斤度施。子总管定王府典军成善威。子
总管押飞骑定远将军平原府左果毅长上穆仙童。子总
管刘尚圭。子总管渭州府左果毅鹿思让。押飞骑左玉钤
卫队正长上贾楚圭。左鹰扬卫长上花匡鼎。押飞骑李言
忠。押飞骑沮忠。扬镇副张元孜。押飞骑康景休。押飞骑左
监门卫司戈窦九皋。别奏右武威卫长上杨仁爽。左武威
卫长上杨裔。原州崇冈镇副康戌子。右监门卫长上傅阿
卷二二五 第 4b 页
毛。左监门卫长史殷承范。右卫长上王仁奖。右卫执戟严
宏炎。右金吾卫罗元让。潭州花石戍主苏元晖。前右武威
卫长郑嘉祥。左卫司戈郑彦凑。妫州威宁戍主崔思暕。押
步兵子总管左玉钤卫长上张中俨。别奏首领苏农婆罗。
三品子首领宋义本。别奏游击将军左玉钤卫宿卫歌咄
施注比。别奏郑思疾。左卫潞州府果毅员外置同正阿史
皎。子总管王城府检校果毅任宏誓。别奏检校虞侯任处
寂。别奏裴光嗣等徇其东北。又遣子总管游击将军玉钤
左司阶伏羌县开国男李宏颜。子总管邢州司户参军飞
卷二二五 第 5a 页
乌县开国男常元楷。子总管原州广牧领将军元寂。子总
管右武卫员外置同正武元礼。子总管前潞州参军武其。
别敕行人张景。扶州刺史旧镇副崔敬一。右武卫中郎将
阿史德。奉职右鹰威卫将军业温啜剌俟斤。右豹韬卫柔
远府长史上果毅吐火罗决斯。右金吾卫果毅执失守直。
右鹰扬郎将员外置同正阿所[:#AS-8FD1:⿰冉⻏]。左玉钤卫长上借绯金
元济。东天竺国王子僧伽杖摩。右鹰扬卫郎将仆固郡骨
支。左金吾卫郎将阿康地具。右武威卫郎将东河察使左
豹韬卫高城府长上果毅阿史德。伏麾支右玉钤卫郎将
卷二二五 第 5b 页
路驴驹。左金吾卫长上阿史德伏麾支。右玉钤卫郎将路
欲谷。游击将军葛罗枝延。游击将军契苾木昆。折冲都尉
车鼻施俟斤。虔州犹口镇副白善德。晋州仁寿府果毅侯
义威。子总管左武威卫侯神城府果毅杜元隐。押后队长
上李德峻。天官常选王皓常彦纬。押千骑三交戍董元景。
河州安乔戍主王才龛。别奏康元寂。押千骑队杨待封。前
冀州堂阳县丞温待礼。别敕行人白君[:#AS-9855:●]等略其西南。或
折冲其前。或乘蹑其后。整貔貅之佐。奋猛毅之伦。长戟林
回。高旗云桡。贼党晷穷漏急。命窄途殚。执无全之心。投必
卷二二五 第 6a 页
死之计。以今月一日。何阿小等帅不悛之旅。拥胁从之众。
结聚数万。抗拒官军。自寅及午。前后九阵。元基等并锋镝
争先。戈鋋递跃。抗足而跐。鲜卑之血涂地。攘臂而扔。乌丸
之首积野。摧同冰陷。裂若山焚。穷其子遗。无复噍类。斩获
逆贼冀州三品大总管何阿小。逆贼河北道招慰大使冀
州刺史马行慰。逆贼冀州道副大总管杨奉节。逆贼冀州
长史王宏允。逆贼总管刘伏念。逆贼十二卫大将军见任
鹿城县令李怀璧。逆贼信都县令杨志寂。总管胡六郎。逆
贼总管王知先。逆贼帅马明誓。逆贼三品总管姬目等魁
卷二二五 第 6b 页
首巨蠹三百馀人。所有戎马凭陵残毁之地。臣皆宣布制
旨。抚集其人。咸怀圣恩。俱得复业。偫凶既定。冀方砥平。二
载逋诛。一朝泯灭。数州愁毒。俄然清弭。舞溢河冀。歌达塞
垣。截风浪以息沧溟。廓氛埃而清白日。郤縠何力。敢推偫
帅之劳。叔向有言。实在明君之德。臣凭藉睿略。忝当戎政。
神机密运。不待横草之功。天赞冥符。恭承破竹之势。伏惟
庙胜。速奉朝欢。抃舞之情。倍万恒品。不胜庆快之至。谨遣
傔人天官常选李佑别奏左卫长上校尉张德俊奉露布
以闻。其军资器械。别簿条上。谨言。

卷二二五 第 7a 页

** 大唐西域记序

若夫玉毫流照。甘露洒于大千。金镜扬辉。薰风被于有截。
故知示现三界。粤称天下之尊。光宅四表。式标域中之大。
是以慧日沦影。像化之迹东归。帝猷宏阐。大章之步西极。
有慈恩道场三藏法师。讳元奘。俗姓陈氏。其先颍川人也。
帝轩提象。控华渚而开源。大舜宾门。基历山而耸搆。三恪
照于姬载。六奇光于汉祀。书奏而承朗月。游道而聚德星。
纵壑骈鳞。培风齐翼。世济之美。郁为景冑。法师藉庆诞生。
卷二二五 第 7b 页
含和降德。结根深而[:#AS-9659:⿱艹侻]茂。道源浚而灵长。奇开之岁。霞轩
月举。聚沙之年。兰薰桂馥。洎乎成立。艺殚坟素。九皋载响。
五府交辟。以夫早悟真假。夙照慈慧。镜真筌而延伫。顾生
涯而永息。而朱绂紫缨。诚有界之徽网。宝车丹枕。实出世
之津途。由是摈落尘滓。言归闲旷。令兄长寂法师。释门之
栋干者也。擅龙象于身世。挺鹙鹭于当年。朝野挹其风猷。
中外羡其声采。既而情深友爱。道穆天伦。法师服勤请益。
分阴靡弃。业光上首。擢秀檀林。德契中庸。腾芬兰室。抗策
平道。包九部而吞梦。鼓枻元津。俯四韦而小鲁。自兹遍游
谈肆。载移凉燠。功既成矣。能亦毕矣。至于泰初日月。烛耀
卷二二五 第 8a 页
灵台。子云鞶帨。发挥神府。于是金文暂启。伫秋驾而云趋。
玉柄才撝。披雾市而波属。若会斲轮之旨。犹知拜瑟之微。
以泻瓶之多闻。泛虚舟而独远。乃于轘辕之地。先摧鍱腹
之誇。井络之乡。遽表浮杯之异。远迩宗挹。为之语曰。昔闻
荀氏八龙。今见陈门双骥。汝颍多奇士。诚哉此言。法师自
幼迄长。游刃元籍。名流先达。部执交驰。趋末忘本。摭华捐
实。遂有南北异学。是非纷纠。永言于此。良用怃然。或恐传
译舛駮。未能筌究。欲穷香象之文。将罄龙宫之目。以绝伦
之德。属会昌之期。杖锡拂衣。第如遐境。于是背元灞而延
卷二二五 第 8b 页
望。指葱山而矫迹。川陆[绵]长。备尝艰险。陋博望之非远。嗤
法显之为局。游践之处。毕究方言。镌求幽赜。妙穷津会。于
是词发雌黄。飞英天竺。文传贝叶。聿归震旦。太宗文皇帝
金轮纂御。宝位居尊。载伫风徽。召见青蒲之上。乃眷通识。
前膝黄屋之閒。手诏绸缪。中使继路。俯摛睿思。乃制三藏
圣教序。凡七百八十言。今上昔在春闱。裁述圣记。凡五百
七十九言。启元妙之津。书揄扬之旨。盖非道映鸡林。誉光
鹫岳。岂能缅降神藻。以旌时秀。奉诏翻译梵本凡六百五
十七部。具览遐方异俗。绝壤殊风。土著之宜。人备之序。正
卷二二五 第 9a 页
朔所暨。声教所覃。著大唐西域记。勒成一十二卷。编录典
奥。综覈明审。立言不朽。其在兹焉。

** 大衍历序

特进集贤院学士修国史上柱国燕国公臣说言。历者。先
王以明时授人。敬天育物者也。辰极恒居。斗运不息。晦朔
相推而变月。寒暑往来而成岁。日月右进。周天之度启。星
辰左旋。正时之气合。积馀分而置闰。配甲子而设蔀。凤鸟
为司。畴人受职。分分而加之者。百钧必过。毫毫而减之者。
千里必差。何则。古法存而其人异也。不有大圣。孰能起之。
卷二二五 第 9b 页
伏惟开元神武皇帝陛下钦崇天道。慎徽月令。受命再新。
改制创历。十有三祀。诏沙门一行。上本轩顼夏殷周鲁五
王一侯之遗式。下集太初至于麟德二十三家之众议。比
其异同。课其疏密。或前疑而后定。或始会而终乖。振古未
探之象。必发挥于神算。大钧不测之气。尽覼缕于天聪。乃
更审日晷之短长。度星閒之广狭。绳九道之朓朒。纠五精
之进退。参大衍天地之数。综八卦六爻之序。一辙于文王
也。覈春秋交蚀之辰。研九畴五纪之奥。同符于孔子也。杼
轴万象。优游四载。奏章朝竟。一公夕落。臣说奉诏金门。成
卷二二五 第 10a 页
书册府。先有理历陈景。善算赵升。首尾参元之言。接承转
筹之意。因而缉合编次。勒成一部。名曰开元大衍历。经七
章一卷。长历三卷。历议十卷。立成法十二卷。天竺九执历
一卷。古今历书二十四卷。略例奏章一卷。凡五十二卷。所
以贯三才。周万物。穷数术。先鬼神。称制曰者。即圣人顾访
之旨。标谨按者。是历家进对之辞。非轩后至圣。不启履端
之业。非容成诣极。不就归馀之经。据其图也。七政之天心
不远。守其术也。千岁之日月可知。盖中黄之宝符。太紫之
神器者也。谨以十六年八月端五。赤光照室之夜。皇雄成
卷二二五 第 10b 页
纪之辰。当一元之出符。献万寿之新历。伏望藏之书殿。录
于纪言。掌之太史。颁于司历。制曰可。

** 石刻般若心经序

万行起于心。心人之主。三乘归于一。一法之宗。知心无所
得是真得。见一无不通是元通。如来说五蕴皆空。人本空
也。如来说诸法空相。法亦空也。知法照空。见空舍法。二者
知见。复非空耶。是故定与慧俱。空法中立。入此门者为明
门。行此路者为超路。非夫行深般若者。其孰能證于此乎。
秘书少监驸马都尉荥阳郑万钧。深艺之士也。学有传癖。

卷二二五 第 11a 页

书成草圣。乃挥洒手翰。镌刻心经。树圣善之宝坊。启未来
之华叶。佛以无依相而说。法本不生。我以无得心而传。今
则无灭。道存文字。意齐天壤。国老张说。闻而嘉焉。赞扬佛
事。题之乐石。

** 季春下旬诏宴薛王山池序

有生之性万殊。无方之盛一节。阳和而动植畅。春满而皋
壤悦。后皇所以发时令。布新庆。二南迈周召之风。百辟形
金石之咏者也。碧流日暖。南山雪残。首献岁之浃辰。尾暮
卷二二五 第 11b 页
春之提日。帝京形胜。借上林而入游。戚里池台。就修竹而
开宴。泉赒御府。味给天厨。仙倡侑乐。中贵督酒。太平佳事。
前史未书。大矣哉。一德日新。九功惟叙。运璿枢而均四气。
握金镜而静万方。尧舜汤文。不违颜于咫尺。夔龙伊吕。共
接武于朝廷。不可见而见焉。不可闻而闻焉。岂深思胜残
去杀。累百年之至仁。推历按图。启千龄之昌运。河清难得。
人代几何。击壤之欢。良有以也。此则青门上路。朱邸平台。
城烟屡起而泊山。野风时来而过水。春将怅别。爱落花之
洒途。夏如欣会。玩峰云之映沼。尔其列筵授几。分曹设幕。
艇送江凫。船迎海鹤。鱼龙丸剑。曼延挥霍。鸾凤鸣。箫鼓作。

卷二二五 第 12a 页

申锡逾于百瓮。慈心出于三爵。炮炙熏林塘。醪醴厌丘壑。
抃急管于无算。醉湛恩以取乐。偫公赋诗。俾仆题序。长卿
消渴。觉含毫之转迟。子云壮夫。见雕虫之都废。敢惮鄙词
之讷涩。恐贻盛集之芜秽云尔。

** 南省就窦尚书山亭寻花柳宴序

寻花柳者。上赐偫臣之宴也。大哉春气。同夫圣心。无物不
荣。有情咸达。况乃五教敷洽。万邦怀和。尉警而莫犯。刑法
存而不用。历观近古。此遇良难。诸公入金门。侍瑶殿。窈窕
卷二二五 第 12b 页
云阁。葳蕤华馆。不亦泰乎。然王事靡盬。夙夜在公。接良会
于恺泽。散烦襟于清旷。不亦优乎。尔其嘉宾爰集。胜赏斯
备。召丝竹于伶官。借池亭于贵里。雕俎在席。金羁驻门。远
山片云。隔层城而助兴。繁莺芳树。绕高台而共乐。旨酒未
缺。芳塘半阴。盍陈既醉之诗。以永太平之日。

** 会诸友诗序

谷子者。昔与说联务蓬山。出入三载。事志相得。情深友于。
寻属吾人秩迁。迫吏畿剧。爱而不见。春也再华。今说复谢
书坊。补他职。穷猿之意。不择儒林。喜且把袂旧筵。解带馀
日。卧玩文墨。笑谈平生。兹欢岂多。后面方永。沈沈春雨。人
卷二二五 第 13a 页
亦淹留。

** 送工部尚书弟赴定州诗序

宵旰。天子送冬卿之诗也。河朔愆岁。恒阳俟牧。借威六官。
导俗千里。俾乎列城迁仰止之化。邻境蒙波及之泽。不然
者。岂一小郡而劳大贤哉。尚书河东侯。朝廷之旧宰也。操
法度于掌握。运陶钧于方寸。是将敷皇惠。寒谷挟纩而知
暄。畅君恩。疲人饮德而自饱。苏其槁瘁。乐我阳和。亢宗殿
国。亦望于此。于时春带馀寒。野衔残雪。太官重味。御酒百
壶。供帐临岐。假丝竹以留宴。倾城出饯。会文章以宠行。三
卷二二五 第 13b 页
台厚常寮之意。八座深联事之瞩。既而离人遽起。班马争
嘶。寻太行之连山。想邯郸之长陌。虽仰瞻鸿雁。来往易于
前期。而相对桑榆。迟暮难于远别。送归之地。欢怅如何。应
制华篇。凡若干首。骞翔鸾凤。欲挂千金之木。纠合蛟龙。附
藏偫玉之府。置之怀袖。以慰遐心云尔。

** 送田郎中从魏大夫北征篇序

夫王者。所以威四海。攘六夷。虽在德与兵。亦曰有数焉尔。
岁缠奋若。月交皋且。皇帝有天下之十二载也。金精东上。
雄汉国之兵形。天道南来。告胡庭之运尽。帝曰亚。尔倅朔
卷二二五 第 14a 页
方。文庙授钺。御闲锡马。太卜祯辰。乘舆饯宴。临长乐而推
毂。顿近郊而誓旅。总部曲。统五羌。署将士。校侯王。班律事。
功列而后动。于时大雨洗兵。长风愤角。雷辎毂野而千里。
霜戟林森而万队。左翊碣石。右角临洮。铁骑连光。金鼓接
气。秉旌旗。扫朔漠。纵熊罴。猎苇泽。故将堙龙海。夷鹰关。郡
高阙。县卢山。碣阴陵以筑观。醢单于以享士。东震浴日。西
荡弱水。立不世之奇功。报旧年之宿耻巳矣。以众有素饱
之怒。将有必取之谋。如田生耀武炳文。运筹入幕。平戎之
业。不再举矣。于是南宫舍郎。东观墨客。朋修合俎。载酒同
卷二二五 第 14b 页
筵。摅愤作歌。临途赠剑。勉哉夫子。尚桓桓焉。

** 和戎篇送桓侍郎序

和戎。送桓侯之诗。长安三年。吐蕃乞附。中国有圣。殊俗向
风。纳虎豹之文。修葡萄之贡。憬平分六狄之种类。包九羌
之山谷。前代䍐羁。历年多梗。至仁深感。今也来王。凤阁舍
人摄鸾台侍郎桓。言重一国。妙结成之选。志澄四方。俞即
叙之征。季春令日。张旃首路。置酒中省。欢言少留。同列穆
乎匪他。旧寮婴其相应。夫广覆如天。博容如地。德流膏雨。
怀洽异类。顺乎太和。以乐生遂性者。圣主之用心也。罢甲
卷二二五 第 15a 页
兵。坦疆埸。厚忠信。亲蛮貊。臻夫无事。以继好息人者。国家
之急务也。遇非常之时。决希代之策。金币以将命。歌钟以
报勋。驱戎心于彀中。一王化于海外。此亦使臣之盛业。是
一行也。有三美焉。凡所赋诗。以存大雅云尔。

** 邺公园池饯韦侍郎神都留守序

夫良才出乎休运。大任归乎令德。四海既安。乃注意于贤
相。两都分正。实具瞻乎师尹。鸾台侍郎兼左庶子韦公。国
之桢干。人之表仪。矜严有叔子之容。持重得杨公之望。门
通禁省。当朝称累代之名。管综诸闱。帖职尽一时之美。顷
卷二二五 第 15b 页
以五星东聚。八月西巡。武王既入于镐京。君陈当往于洛
邑。中日晷之盈缩。均天宇之会同。清庙明堂。政理之本也。
太仓武库。兵食之原也。机务所总。半天下之军国。听讼实
繁。连海隅之郡县。恩有密而处远。事有疏而授亲。腹心遐
寄。惟贤是属。岁临单阏。月在长嬴。同萧何之居守。当阴识
之留镇。北阙拜辞。西堂宴饯。大君垂藻。承月露之光荣。元
良赐服。被星海之耀润。执事以同列之好。载壶酒而送行。
邺公以弥甥之礼。扫郊园而留别。此地有离洲别屿。竹馆
荷亭。曲沼环合而连注。丛山相望而閒起。幽隐长寂。萧条
卷二二五 第 16a 页
远风。通终南之云气。下昆明之水鸟。尔其驻马青林。肆筵
碧岸。清管四发。坐客增悲。高台一望。游人忘返。韦公方祗
率嘉命。保釐成周。树之风声。流我王泽。然而临觞不乐。首
路迟迟。琐闱夕拜。恋未央之宫阙。锦服昼游。怀杜陵之桑
梓。层城日下。高盖云飞。天子赋诗。巳载宠行之史。偫公盛
集。须传出宿之文。凡若干首。合成一卷。陆生何幸。暂游朝
宰之班。商也斐然。轻述国风之序云尔。

** 送严少府赴万安诗序

时哉天启元圣。山输股肱。飞鹤衔书。幽求鬼谷之路。潜龟
卷二二五 第 16b 页
载箓。振奋明庭之下。礼靡淑而不优。遁无遐而不至。三蜀
严子。西南之选也。登英江汉。冑德沈宜。志量夷雅。情几深
秘。焕乎炳淩云之才。褒然光大风之举。敷陈青。茂三道而
登科。名闻赤墀。拜一命而干吏。蜀门胜地。邑雄左[绵]。岷山
故乡。人荣衣锦。既而饮冰从政。选日戒途。方将越碧峦之
众难。阻绿江之多险。顾瞻周道。载怀京邑。绮筵临路而告
别。朱盖倾城而出饯。衣冠成市。翰墨为林。增乐府于蜀道。
嗣文集于金谷。是日孟冬十月。朔风四起。高天清迥。孤云
不飞。长衢苍茫。寒木无影。之子于迈。跂予望之。岂云路
卷二二五 第 17a 页
远。交有鸣鹤之义。无以位卑。士有勤人之道。赠言凡什。录
为一卷。

** 送毛明府诗序

昔之谓良宰者。讲道议行。训俗式人。出自郎官。迁登郡守。
不以才限流品。位迁宠赂。圣历之际。任贤稽古。毛明府执
德不回。发言无择。雍容文雅。罢曲江之曳裾。樽酒弦歌。即
平乡之制锦。甲朝辞洛。宴别嘉宾。孟夏涉河。路践芳草。眷
彼燕赵。顷罹戎寇。金革毒三北之师。杼轴丑二东之赋。毛
公将胜苛居。止浊徐清。不下堂而为理。有入境而先叹。朋
卷二二五 第 17b 页
知坐閒。弦望何时。益赋金谷之诗。远送邯郸之陌。爱而不
见。同夫树萱。

** 送张先生还姑射山序

姑射之崭岩兮。曲有龙[:#AS-854F:●]于其中。迹不违喧。朅来朝市之
游。心不忘寂。复归林壑之幽。帝城为别。临御沟之潺湲。青
山可望。嘉白云之徘徊。亦有咏歌式(阙)

** 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

臣闻七声无主。律吕综其和。五䌽无章。黼黻交其丽。是知
气有壹郁。非巧辞莫之通。形有万变。非工文莫之写。先王
卷二二五 第 18a 页
以是经天地。究人神。阐寂寞。鉴幽昧。文之辞义大矣哉。上
官昭容者。故中书侍郎仪之孙也。明淑挺生。才华绝代。敏
识聪听。探微镜理。开卷海纳。宛若前闻。摇笔云飞。咸同宿
搆。初沛国夫人之方娠也。梦巨人俾之大秤。曰以是秤量
天下。既而昭容生。弥月。夫人弄之曰。秤量天下。岂在子乎。
孩遂哑哑应之曰是。生而能言。盖为灵也。越在襁褓。入于
掖庭。天实启之。故毁家而资国。运将兴也。故成德而受任。
自则天久视之后。中宗景龙之际。十数年閒。六合清谧。内
峻图书之府。外辟修文之馆。搜英猎俊。野无遗才。右职以
卷二二五 第 18b 页
精学为先。大臣以无文为耻。每豫游宫观。行幸河山。白云
起而帝歌。翠华飞而臣赋。雅颂之盛。与三代同风。岂惟圣
后之好文。亦云奥主之协赞者也。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
复有女尚书决事。容閤昭宫。两朝专美。一日万机。顾问不
遗。应接如响。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嫔。文章之道不殊。辅佐
之功则异。迹秘九天之上。身没重泉之下。嘉猷令范。代䍐
得闻。庶姬后学。呜呼何仰。然则大君据四海之图。悬百灵
之命。喜则九围挟纩。怒则千里流血。静则黔黎乂安。动则
苍氓罢弊。入耳之语。谅其难乎。贵而势大者疑。贱而礼绝
卷二二五 第 19a 页
者隔。近而言轻者忽。远而意忠者忤。惟窈窕柔曼。诱掖善
心。忘味九德之衢。倾情六艺之圃。故登昆巡海之意寝。剪
胡刈越之威息。璿台珍服之态消。从禽嗜乐之端废。独使
温柔之教。渐于生人。风雅之声。流于来叶。非夫元黄毓粹。
贞明助思。众妙扶识。偫灵挟志。诞异人之宝。授兴王之瑞。
其孰能臻斯懿乎。镇国太平公主。道高帝妹。才重天人。昔
尝共游东壁。同宴北渚。倏来忽往。物在人亡。悯雕琯之残
言。悲素扇之空曲。上闻天子。求椒掖之故事。有命史臣。叙
兰台之新集。凡若干卷。列之如左。

卷二二五 第 19b 页

** 洛州张司马集序

夫言者志之所之。文者物之相杂。然则心不可蕴。故发挥
以形容。辞不可陋。故错综以润色。万象鼓舞。入有名之地。
五音繁杂。出无声之境。非穷神体妙。其孰能与于此乎。洛
州司马张公。名希元。中山人也。族高辰象。气壮河山。神作
铜钩。天开金印。孝友内植。礼乐外滋。励行闺庭。乡人谓之
曾子。飞名都邑。诸儒号曰圣童。下帷覃思。穿墙嗜古。蓬山
芸观之书。偫玉悬金之记。鲁宫藏篆。汲冢遗编。无不日览
万言。暗识三箧。博学吞九流之要。处盈若虚。雄辩敌四海
卷二二五 第 20a 页
之锋。退藏于密。汉王问策。知帝者之师。楚子闻名。实诸侯
之选。故得雄飞白。鹰扬丹笔。卷襜帷于天郡。设钩距于皇
都。若乃抗埋轮之章。执惊马之议。旌贤有通德之教。疾恶
存署背之文。继轨前途。遇物成兴。理关刑政。咸归故事之
台。义涉箴规。尽入名臣之奏。加以许与气类。交游豪杰。仕
遘夷险。身更否泰。昔尝摄戎幽易。谪居邛巂。亭皋漫漫。兴
去国之悲。旗鼓汹汹。助从军之乐。时复江莺迁树。陇雁出
云。梦上京之台沼。想故山之风月。发言而宫商应。摇笔而
绮绣飞。逸势标起。奇情新拔。灵仙变化。星汉昭回。感激精
卷二二五 第 20b 页
微。混韶武于金奏。天然壮丽。綷云霞于玉楼。当代名流。翕
然崇尚。自大夫之颂成室。太史之赋京都。魏则十龙儒雅。
晋则三阳藻缀。朝分南北。运迄周隋。文人才子。重世閒出。
岂止楠榴体物。陈琳得以示人。鹪鹩寄辞。阮籍称其王佐。
故以开国籍。鳞次乎史传之首。入文场。羽仪乎天下之半。
公增繁荣叶。桂林之一枝。弥广源流。荆江之九派。宗门多
士。斯为盛与。且如承家旧德之基。宾王历官之序。玉琯铜
浑之数。黄公元女之符。落猿殪兕之巧。顾鹊回鸾之妙。详
诸别传。可略言焉。某室迩兰芬。族联棣萼。荷千里之嘉
卷二二五 第 21a 页
奖。接四友之良游。谨撰令引。式题前集。七子赋诗。期取类
于郑志。一家垂范。庶齐衡于孔丛。来日新文。请诸君子。起
仪凤之后。迄景龙以前。凡若干卷。列之如目。

** 孔补阙集序

唐会稽孔季翊。字季和。识真之士也。弱冠制举。授校书郎。
转国子主簿。年三十一。卒于左补阙。祖绍安。中书舍人。考
桢。绛州刺史。季和清规素业。有奕代之训。依仁游艺。其圣
者之后。永昌之始。接迹书坊。有广汉陈子昂。钜鹿魏知古。
高阳许望。信都杜澄。昌乐谷倚。广陵马怀素。东莱王无竞。
卷二二五 第 21b 页
河南元希声。临淄李伯鱼。谯国桓彦范。佥谓季和神清韵
远。析理探微。卫叔宝之比也。呜呼。人斯云亡。世阅多故。十
年之外。零落将尽。而后来者皆首华金。步鸣玉。负玺丹地。
挥毫紫宸。何尝不拜职之日。叹在刘王乔。临坛之时。恨无
谢益寿者矣。顷见许州之子。风裁可观。潘子之门有尼。夏
侯之学传建。集作者五卷以示子。称从弟四人。皆良器。怆
相如之遗草。幸公业之不亡。因叙曩意。存之篇首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