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七四
卷一七四 第 22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一百七十四

卷一七四 第 1a 页
 张鷟(三)

** 疏勒镇军大使左骁卫将田慎状称安西路远沙碛极深国家镇遏甚为劳弊一住十年死亡殆尽欲益反损请停四镇(左右骁卫二条)


狼望萧条。龙堆莽荡。迤逦白兰之表。迢递苍松之外。傍通
鬼域。远绝人区。绵亘三十六蕃。经过数万馀里。公主远嫁。
徒闻黄鹄之歌。高昌入朝。即动金驴之唱。陈汤斩首之烈。
遥靖郅支。班超定远之踪。俯临蒲海。戊已校尉。镇靖遐荒。
都护羌夷。招携异域。田慎名参越骑。位典戎韬。仗节乌垒
之前。扬旆绛宾之右。不能因利乘便。蹑充国之英规。矫制
卷一七四 第 1b 页
申功。展陈汤之盛绩。羸师远入。追广利以长驱。煮弩充饥。
慕耿恭之无退。岂得暂辞艰弊。不顾宏图。才住十年。即停
四镇。功无缩地。阻境界于边庭。虚奏闻天。失威严于大国。
遂使皇威旷荡。莫渐于流沙。圣泽滂沱。不行于近碛。区区
炎汉。犹拓土以开垣。赫赫隆唐。拟抽边而削地。诚合解退。
以肃朝章。所请无端。告记为允。

** 郎将侯圭使西域韨马属碛石乏食遂将赍马价
卷一七四 第 2a 页
籴食以救之并免饥饿御史弹不承制命擅用官物

大宛之国。旧出名驹。小月氐郊。素宜良马。出阳关而直望。
但见平沙。历险固以遐征。惟多积雪。秋风旦惨。白日黯而
将昏。寒云夕愁。黄尘暗而无色。斜冲乌弋。直指龟兹。践无
雷之旧墟。驰不霜之故地。东道之骏。仍未交关。西回之兵。
辄为赒赈。但重人贱畜。往哲之嘉谟。救死扶危。明王之盛
事。若逢兵饿。汲黯之擅无伤。矫费赍资。敬声之状无舍。柏
台奏劾。合寘严科。棘署论刑。更宜推鞫。待知的状。方可量
裁。

卷一七四 第 2b 页

** 御史弹东宫每乘牛车微行游诸寺观左右清道元不设仪仗殊失礼容所由率丁让等并请付法(左右卫率府二条)


天孙东岳。有国之元储。帝子前星。通邦之上嗣。河海重润。
控玉槛以疏源。日月重轮。顺珠囊而叶度。位隆银榜。青方
列长子之宫。望重铜楼。紫极纂承祧之业。济南凤集。天骨
已彰。清河蛇盘。灵资早应。丁让职惟清道。务掌干城。列羽
卫于瑶山。典戎旗于望苑。自可画堂之侧。肃肃霜戈。甲观
卷一七四 第 3a 页
之前。森森电戟。何得安细针于座上。竟未匡毗。带长剑于
街中。曾无觉察。遂使盘游无度。玩好非宜。日远之对蔑闻。
星流之瑞徒应。昔乘小马。尚致讥嫌。今驾牛车。深乖典则。
所由既不匡正。偫下竟未上闻。亏失朝章。理须明法。

** 东宫无事辄发四府兵猎未经奏许所司不言有

重离明两。允属利贞。一日三朝。实归仁厚。府官等肃承兰
殿。虔奉桂宫。识金玦之无归。知玉床之可惜。春诵夏弦之
训。先有常仪。冬书秋礼之规。非无永范。何得不遵彝教。专
事荒淫。逐迅羽于长林。接轻肥于浅草。南皮射雉。好乐无
卷一七四 第 3b 页
厌。东门逐兔。长驱不已。笼山络野。恣卢犬于平原。冒雨侵
风。纵苍鹰于广泽。一兵一马。皆奉严符。乍出乍归。皆凭献
表。进不能谏。退不能言。虚旷国班。谬尸天禄。并宜削黜。审
择贤才。自然鹤禁长清。龙居永肃。

** 太庙令朱景方行大祀乃于散斋而吊丧御史弹付法大理断官减一等徵铜五斤(太庙郊社二条)


大祫之礼。列圣之攸先。吉禘之仪。明王之令典。莫不尊崇
祖考。敬事神明。既申如在之诚。聿起不钦之罚。若严禋有
卷一七四 第 4a 页
则。赤雁降于祠宫。祭谒无亏。白鹤翔于清庙。则有轻飨荐。
黩斋明。肃承顾庙。虔奉閟宫。方行盥涤之规。有事宗禋之
典。龙旗是祷。鞗革鸧鸧。信马来朝。威仪肃肃。理须恭敬乃
志。静慎其心。玉瓒之献克修。金罍之寿斯荐。何得散斋之
日。迓祉之辰。周泽之洁无闻。荀彧之容先发。长驱马足。便
过元伯之家。顿作驴鸣。乃向仲宣之室。不恭之罪。法有常
科。失礼之愆。宜从明宪。官减一等。铜坐四斤。数外更求。未
为通允。

** 二月有事于太社太常博士冯敬有大功丧隐而不论遂以行事付法科罪

卷一七四 第 4b 页

社为土主。稷是谷神。侑以姬周之祖。配以烈山之子。纳箓
受图之哲。乘乾执契之君。莫不崇尚其道。肃恭其事。夏殷
履运。仍开松柏之禋。汉祖登朝。复设枌榆之祭。分其玉帛。
建五色之灵坛。荐以牲牢。具三重之芳酎。八音间发。六舞
交驰。社主享而成休。明灵歆而降福。命三老。率百神。应瑞
雀于青畴。扫飞蝗于翠亩。则千仓岁积。三农之聚有馀。万
庾年登。九载之储斯溢。冯敬身居典礼。职在秩宗。应知六
祝之词。颇达六祈之训。带斯凶服。辄入礼宫。御史奏弹。虽
卷一七四 第 5a 页
言奉法。详刑结罪。须按科条。庙享诚则有违。社稷元来不
禁。弹无反坐。律须执文。枉被凝霜。理须清雪。

** 太乐令卢庆状称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代不相袭礼请改圣朝乐名大象天下往极为号又应国姓(太乐一条)


古之天子。制礼以安人。昔者明王。作乐以崇德。移风易俗。
成孝敬而厚人伦。快耳娱心。感鬼神而通教化。调兹六气。
徵主夏而角主春。导彼五音。宫动脾而商动肺。天则不言
而信。故奏云门以祭天。地则不动而生。故奏咸池以祀地。
道则无象而化。神则不怒而威。故畅之以钟鼓。娱之以丝
卷一七四 第 5b 页
竹。廉直正诚之响发而人肃恭。粗厉猛毅之音生而人刚
健。哀思为亡国之典。其政陵迟。怨怒为乱世之音。其风转
替。故详其律吕。师旷知其盛衰。察彼轩悬。延陵识其兴废。
自王泽既竭。风雅莫流。文侯听郑而不寝。孔子闻韶而忘
味。桑间濮上。流宕忘归。下里巴人。奔波逐远。圣朝均四畅。
调八风。听鸣凤以和音。命飞龙而度曲。上通咸夏。式隆殷
荐之仪。俯定茎英。允叶昭容之典。歌九叙。讽六诗。闻其声
而德和。省其文而心正。卢庆职参乐令。匠典倡优。履师挚
卷一七四 第 6a 页
之前轨。蹑曹袖之旧躅。以为质文递变。礼乐殊途。辄进嘉
名。深陈雅称。执大象而天下往。其德弥长。行大道而海内
和。其风载远。命伶伦而讨韵。雅合夔钟。召荀勖以调声。自
谐牛铎。千童万舞。共朱雁以齐行。八佾九歌。将赤蛟而合
节。尤裨圣化。甚益皇明。宜下太常。先宣美号。

** 鼓吹令王乾状称鼓吹卤簿国家仪注器具滥恶请更改脩制礼部员外崔嵩以府库尚虚以非急务判停(鼓吹一条)


凫钟隐隐。随九变以交驰。鼍鼓逢逢。和八音而间作。或短
箫横引。朱鹭铿锵。或长笛手吹。紫骝凄切。东宫所设。殊非
卷一七四 第 6b 页
列代之规。平阁爰施。亦匪先王之制。然国家仪注。须应礼
经。既崇卤簿之班。又惠功臣之锡。有家有国。朝章不可暂
亏。去食去兵。礼乐如何辄废。王乾状请。崔嵩判停。尔爱其
羊。我爱其礼。速令鸠集。请勿狐疑。

** 太卜袁纲善卜所言立验有术士崇俨夜无故被杀不知头首使纲筮之竟不知贼处御史弹纲情有向背而不言付法(太卜一条)


枫天枣地。观倚伏于无形。方智圆神。察幽明于未兆。百年
卷一七四 第 7a 页
鼠卜。尚辨吉凶。五德鸡占。犹知祸福。长安季主。不以荣辱
存心。蜀郡严平。不以衣冠介虑。袁纲雅望四兆。妙达二臣。
荣参九筮之班。艺审千蓍之诀。东方朔之暗射。指掌可知。
淳于智之精通。毫釐无失。均赵达之回箸。要妙如神。比吴
泰之求棋。纵横必中。有蛇衔笔。立定徽祥。有蚁开封。行看
润泽。遗豹冠于猎所。逆见繇辞。悬马鞭于树间。预知贫富。
如斯术数。实繁有徒。崇俨薄解医方。微知小伎。遭费祎
刺客。遂陨轻姿。遇袁盎之雠人。俄顷重至。莫知贼首。须察
真踪。纲为研寻。竟无的状。将为隐避。爰被奏弹。理须直守
卷一七四 第 7b 页
正途。不可偏居小节。何也。龟称圣智。不能免宋元之钻。龙
号神明。不能脱夏豢之网。郭璞洞林之妙。竟被严诛。京房
易传之微。终从大戮。知有所不察。神有所不通。既处重刑。
恐亏平典。

** 大医令张仲善处方进药加三味与古方不同断绞不伏云病状合加此味仰正处分(太医一条)


五情失候。多生心腹之灾。六气乖宜。必动肌肤之疾。绝更
生之药。必藉良医。乏返魂之香。诚资善疗。张仲业优三世。
方极四难。非无九折之能。实掌万人之苦。郭玉诊脉。妙识
卷一七四 第 8a 页
阴阳。文挚观心。巧知方寸。仙人董奉之灵杏。足愈沈疴。羽
客安期之神枣。攻兹美疢。华陀削胃。妙达古今。仲景观肠。
誉闻寰宇。圣躬述谴。谨按名方。肃奉龙颜。须穷鹊术。岂得
不遵古法。独任新情。弃俞跗之前规。失仓公之旧轨。若君
臣相使。情理或通。若畏恶相刑。科条无舍。进劾断绞。亦合
甘从。处方即依。诚为若屈。刑狱之重。人命所悬。宜更裁决。
毋失权衡。

** 太史令杜淹教男私习天文兼有元象器物被刘建告勘当并实(太史一条)


卷一七四 第 8b 页

粤若颛顼。命南正以司天。昔在帝尧。列东官以宾日。履端
于始。序则不愆。举正于中。时乃不忒。自秦称金贙。叨五胜
之宏纲。汉起玉鸡。叶三微之远度。徵洛下。命唐都。考大衍
之始终。心伏羲。梦周旦。步太初之盈缩。四营因之式序。八
变所以无差。五星叶度于上。万物和平于下。杜淹位参羲
仲。声振子韦。览沮诵之前规。遵史谈之旧典。星聚东井。逆
辨休徵。月犯少微。悬知应变。使星已发。无违寸景之期。剑
气莫关。不爽分毫之信。宫居太后。夙已上闻。宋起真人。豫
为先觉。谯周之论蜀灭。杜琼之说曹兴。此历代之攸钦。邦
卷一七四 第 9a 页
家之要籍。淹之少子。雅爱其书。习张衡之浑仪。讨陆绩之
元象。父为太史。子学天文。堂构无堕。家风不坠。私家不容
辄聚。史局何废流行。准法无辜。按宜从记。

** 漏生夜睡不觉失明天晓已后仍少六刻不尽钟鼓既晚官司失朝(刻漏一条)


挈壶所掌。司刻成班。铜史分曹。金徒启位。阴虫成魄。恍惚
如神。灵蛇吐津。希夷若鬼。日不藏往。晦明之所莫违。月不
爽来。寒暑由其顺序。自三苗乱政。五霸任权。史官丧纪。畴
人废业。孟陬于焉舛候。摄提所以乖方。五夜不分。六日无
卷一七四 第 9b 页
辨。圣朝修百王之弊政。举千载之颓纲。龙首应时。鸡人合
节。大小之候。共砌荚以凋荣。昏旦之期。逐宫槐而舒卷。二
分二至。无亏余遂之踪。大馀小馀。允叶容成之度。何得漏
生弛慢。吐号乖宜。朝官颠倒于衣裳。街吏失期于钟鼓。齐
君望晓。莫听钟声。京尹失时。空奔马足。漏司乖错。准法论
刑。

** 会期日酒酸良酝署令杜纲添之以灰御史弹纲纲款好酒例安灰其味加美不伏科(良酝一条)


上稽乾象。列酒旗之星。下凿坤仪。制酒泉之郡。杜康至妙。

卷一七四 第 10a 页

肇发馨香。仪狄精微。爰施曲蘖。用之于宗庙。可以歆享百
神。用之于冠婚。可以谐和百姓。杜纲名班酿署。官列酝司。
须明五齐之规。颇解三酒之术。十酿之法。竟未留心。九酝
之方。曾无介意。鸡鸣下酿。取兰香而桂辛。鸠集为徵。遂枣
酸而梅酢。惧贻灾谴。密纵奸讹。顿下生蝇之灰。用添浮蚁
之味。遂使圣人贤者。变易常滋。从事督邮。乖违旧性。事穷
理尽。方启遁词。触网挂罗。妄称前例。岂得索郎清德。横被
侵诬。巴乡实功。枉遭尘点。既亏竹叶之术。宜从棘木之科。

卷一七四 第 10b 页

** 太官丞李休供祭馀胙肉少依问款称太常博士王筠每分肉取常多郎中吴爽拔剑割肉而去(太官一条)


在祀与戎。国之大事。祭公不宿。人之常礼。班赐神惠。多少
先有成规。轻媟鬼馀。贤圣非无旧识。明视疏趾。具在常经。
刚鬣柔毛。备诸彝典。李休位沾主守。职绾太官。虽无负鼎
之功。实委操刀之任。馀胙肉欠。颇有指归。依问款词。具陈
萌绪。为郎中吴爽。强割逾丰。博士王筠。叨分太广。拔剑割
肉。愧方朔之能仁。诣府退鱼。谢公休之贞洁。匪张华之职
分。数粒仍多。同廉颇之无厌。百斤不足。非惭非耻。与草狗
卷一七四 第 11a 页
而不殊。惟暴惟贪。共茅鸱而莫别。深亏雅躅。实蠹名流。宜
窜遐荒。式清朝列。

** 光禄寺卿杨裕状称掌醢署令吕建居官清整不邀名誉忠肃奉公未蒙进考(掌醢一条)


笾豆之事。各有司存。[:#AS-82F9:⿰樽]俎之间。非无主守。陈之郊祀。可以
接神明。用之礼仪。可以宁邦国。蚳醢雁醢之类。百代相因。
龙酱蟹酱之流。千龄不易。吕建策名膳府。委质庖官。既掌
兔臡。实司蛟鲊。鸧寒四兽之腊。罔不留心。羊血[:#AS-FBED:●]
[:#AS-FBAA:●]五侯之鲭。曾无注意。鹿
牙之糁。马齿之盐。点以凤林之酢。饮以乌程之茗。孟宗遗
卷一七四 第 11b 页
母。犹避嫌疑。杜豫饷人。惟求免罪。忠以奉上。酌贪泉而弥
清。廉以当官。置脂膏而不润。朱文季执心强直。荣位腾迁。
黄叔度独守恬虚。声名藉甚。不求于物。遂被疾于孤醒。不
屈于人。终见排于众丑。杨回三逐。盛德宜收。张既十年。公
平可录。理宜甄拔。以勖朝班。

** 珍羞令赵庆诸州所进口味割截饷送权门每得好官众共谈荐名实相反深亏国章(珍羞一条)


赵庆佞媚为姿。谄谀成性。贪残不轨。兽中之有饿狼。轻薄
无仪。人间之有猰鬼。江淮果物。荔枝龙眼之珍。河济饴糖。

卷一七四 第 12a 页

米蘖马鞍之妙。石蜜百花之蕊。味是蜂调。甘瓜五色之香。
美疑鹤集。豹胎龙胁。凤腊猩唇。越俗鸣蝉之稻。安定噎鸠
之麦。趑趄雉伏。谒宰辅之车前。踧踖蛇行。拜公卿之马首。
谄事贾谧。阿附董贤。徒有事于苞苴。不自亲于机杼。盗家
财而饷家长。人路难通。偷社酒而劝社神。冥途未许。鼠窜
求道。小人引之以为能。狐媚取容。君子得之而不贵。宜从
斥逐。以率偫僚。

** 廪牺令王尧上封事准礼诸侯九推今之刺史古之诸侯今刺史无藉田处不可以训农(藉田一条)

卷一七四 第 12b 页


汉书十志。农为有国之基。洪范九畴。食是生人之命。由是
古之圣帝。躬事三推。昔者明王。亲行万乘。鼍鼓震地。銮舆
动天。耸凤盖以来云。建龙旂而拂日。青坛岳立。翠幕烟平。
百司于是骏奔。三公以之肃事。绀辕黛耜。克遵应劭之仪。
绿耦朱纮。允备曹褒之礼。周宣王之寝废。自有前讥。汉文
帝之遵崇。斯为后则。王尧职参廪署。位掌甸师。钦承北极
之尊。祇奉东郊之典。欲使载芟之咏。无替于前修。保介之
容。有崇于古训。潘岳创赋。备陈执耒之端。曹植为文。具述
勤耘之美。以今之刺史。古之诸侯。既称字养之官。实曰教
卷一七四 第 13a 页
人之首。若令沮劝。必在躬亲。此虽识于朝三。犹未闻于暮
四。祇若坛飞羽爵。便为劝稼之方。门列春牛。即是趋农之
候。更施别法。于是为烦。

** 皇后亲蚕诸侯之小君古者亦有蚕室今废其事不可以率下(亲蚕一条)


平土就蚕。彰乎曩烈。亘山成茧。著自前书。爰崇黻冕之宜。
遂展鞠衣之范。暨乎姑洗应律。甲乙司辰。鸣鸠醉椹之朝。
戴胜降桑之日。鸳帷就列。一十四位导其前。鷩服斯临。百
二十官随其后。銮镳顺动。翠盖郁其参差。凤辖徐飞。翟羽
卷一七四 第 13b 页
纷其容裔。懿筐是执。柔桑是攀。劝以女儿之蚕。收其园客
之茧。三盆事毕。可献之于王公。六服功成。可陈之于宗庙。
昔三王季末。五霸淩迟。礼乐自出于诸侯。征伐不由于天
子。遂令列国命妇。窃三宫之礼容。连伯嫔嫱。僭九重之秘
式。圣朝八纮同贯。四海为家。芟往帝之浇风。削前王之弊
政。自我作古。何礼之拘。化俗调氓。斯为折中。王尧所请。理
未通方。如愚所裁。告记为允。

** 䆃官署令姚泰盗用进米二十石上米倍四十五价次绢估三十价断绞不伏(䆃官一条)

卷一七四 第 14a 页


务农重谷。旷代之彝典。税熟贡新。经邦之雅训。金不可食。
轻瑞铣以投蛙。玉不可衣。弃和珍而抵鹊。一日不作。天下
受其饥。三载斯盈。海内沾其润。磨蜃而耨。百谷所以繁滋。
驱象而耕。三农以之告稔。彩鸡屡见。非无白壤之仪。春鸟
不鸣。自有黄云之应。姚泰策名列署。受委䆃官。专司瑞鹊
之禾。实主鸣蝉之稻。赤乌积耨。冰粟千仓。黄雀随犁。秋苗
万亩。五种燕颔之粲。粒若流珠。六月翟白之租。精如散玉。
卷一七四 第 14b 页
岂得安定之麦。不进中宫。长安之米。窃留私室。刑名极峻。
法焉可逃。情状难容。死有馀谴。但平赃定律。必依高估。供
进所须。宜从极价。论次缣则状当绞。坐准。

** 沧州弓高县实性寺释迦像碑

详夫元天北列。运斗极于璇枢。大地东倾。镇江河于玉岊。
昼夜则晦明无定。羲舒为朝夕之资。动静则亏缺有时。乾
坤非长久之器。岂湛然常住。大雄包混沌之源。寂尔无生。
正觉出氤氲之表。故能使九十六道。纪菩提之一门。三十
三天。贯须弥之四顶。振岚飙而吹大块。运僧祇于埏埴之
前。扬智炬而烁洪炉。置贤劫于陶钧之上。其去也。后天而
灭。故现灭而归无。其来也。先地而生。故因生而示有。青霄
卷一七四 第 15a 页
帝座。降灵气于中胎。白净王宫。孕神姿于右胁。莲乘七步。
树下六年。荐玉象于祥符。启金人之瑞梦。影流中国。大地
由其震动。光入太微。星垣为之不见。法王之应迹也。妙觉
常身。本无颜色。至人垂教。遂有形仪。开满月之奇姿。韫中
天之异相。髻衔龙发。顶秀螺文。万印生于瑞手。千花发于
神足。莲开青目。毫光照于四天。花艳丹唇。顶彩周于十地。
法王之宝相也。具一切智。号悉达多。通万物心。名希有相。
往来不穷之谓圣。阴阳不测之谓神。不化而行。不言而信。
持慧灯而耀长夜。扬法舸而救迷津。为尘品之医王。作偫
卷一七四 第 15b 页
生之慈父。法王之至仁也。法忍智忍。率难忍以皆空。无心
即心。总偫心而俱摄。珊瑚江海。一指测于波澜。琉璃日月。
二手分其昼夜。目连持线。天地为之颓纲。舍利投针。山石
由其绝纽。法王之神力也。儒童毓庆。阙里生叹凤之声。摩
诃降迹。苦县诞犹龙之彦。仲尼礼乐之标首。仰至圣于迦
维。伯阳道德之真宗。访古皇于天竺。故知一乘妙旨。超然
居十翼之先。二谛微言。邈矣出三清之表。法王之威德也。
率陀天上。飞閤神功。舍卫城中。香台造化。百千妙界。生于
鸟翅之间。十二音声。出于象牙之表。金绳百丈。下照日宫。

卷一七四 第 16a 页

珠网七重。傍临月殿。萍流地上。化为池沼之形。花散空中。
变作楼台之影。法王之壮观也。佛中佛日。天上天人。金口
振于西方。银函洎于东夏。无能间细。写鳌滶于波流。有外
谈空。运迦维于宇宙。合掌腹内。思闻十善之音声。舒翼壳
中。遥相四天之说法。法王之仁化也。高梯直上。包括太虚。
抽针旁缀。区分小有。贯花之句。光如水上之莲。说偈之音。
皎若星中之月。非有相而非无相。凡圣莫测其幽微。空是
色而色是空。圣愚不知其要妙。法王之教化也。法身无像。
卷一七四 第 16b 页
故因像以宣功。道本无言。亦因言而示教。尘俗不可以久
处。故厌世而归空。真如不可以道标。故凝神而降迹。吾之
去也。因辩无常。吾之来也。因谈缘起。情有所至。河海为之
编龙。神有所归。丛林为之变鹤。从灭至灭。能通寂灭之因。
无生示生。永入长生之地。法王之变化也。由是八方回向。
万国归依。慧日被于三千。法雨流于百亿。周穆王之代。圣
教方融。汉明帝之时。慈风渐扇。年移晋宋。运属周隋。苍鹅
出而天地屯。赤龙发而干戈起。秦川涌血。罗什不归。赵郡
僵尸。图澄永去。西域驮经之路。荆棘参天。东郡画像之郊。
风尘扑地。我高祖神尧皇帝傍回地轴。蹴昆崙以西倾。太
卷一七四 第 17a 页
宗文武圣皇帝仰握乾符。扫欃枪而南灭。削平岳渎。舒卷
风云。芟毒树而建祗园。拔邪山而开福地。实性寺则贞观
三年奉敕之所建也。平原控赵。渤海临齐。上衡毕昴之星。
下瞰衡漳之地。浦称骏渎。马颊太史之遗踪。地号弓高。龙
额将军之旧业。爰于此地。回构乾堂。兴八会之香台。辟三
休之妙观。龚遂解绳之邑。宝线争施。曹丕沈李之郊。天花
竞落。螺宫映水。枕藕关于黄河。鱼梵吟风。接蜃楼于沧海。
实栖神之秘宅。毓庆之神区者哉。寺主久依定水。早庇禅
休。功济有缘。业优无学。意花不染。宏上善于慈心。胜果争
卷一七四 第 17b 页
攀。察中乘于慧眼。非色非相。凝神究竟之端。无我无人。高
蹈苦空之外。上座都维那等。并寻鹫岭。访道鸡园。归诚甘
露之门。自得醍醐之性。鹅珠护戒。标苦节于坚林。龙镜澄
空。照真规于静域。以为修身者福。福遂则殃销。坚善者功。
功施则缘发。旁求大匠。广召山虞。粤以仪凤二年。移宝堂
于寺内。去旧处三百馀步。设奇功于地道。神妙无方。穷逸
思于天关。灵机不测。鱼鳞翠瓦。逐层阁而舟移。雁齿青阶。
带崇基而毂转。虹梁曜日。焕若神行。鲸栋凝烟。故非人力。
宝阶星动。似忉利之飞来。绀殿云浮。同化城之涌出。岂非
卷一七四 第 18a 页
威神自在。不可思议者哉。于宝堂内敬画释迦尊像一铺。
镕金范素。写雘图青。斲象浦之灵珠。瑑龙泉之羽璧。鲛人
水织。竞送霜缣。蛾客抽丝。争投雪线。七重交映。百宝庄严。
实相端凝。粹容圆备。蜂王献蜜。纷飞紫绀之楼。龙女持花。
出入珊瑚之殿。诸天献果。芙蓉生宝座之前。居士焚香。柏
叶起金炉之上。千躯圣像。据六地而扬音。八部龙神。下三
天而奏乐。斯乃元功幽赞。故无德而称焉。调露之初。边烽
屡警。七重黑晕。万里黄沙。旄头干太白之精。素发挹中台
之翠。乡人等九州令族。四海良家。提龙剑而星驰。撮犀渠
卷一七四 第 18b 页
而电激。为鹏为鹗。轻飞雁塞之前。如虎如貔。回啸狼居之
表。阴山雾廓。瀚海波清。凭慧力而服魔军。持庙算而摧孺
子。共申宏愿。植此丰碑。记历代而长存。惟令名之不朽。奉
为高宗大帝。星珠敛耀。斗电潜辉。御鸾凤于金舆。邃攀龙
于鼎峤。娲皇诞裔。姬姒降生。断鳌立极之神功。乘龙御天
之大业。凝情三昧。早慧六通。坐兰掖而虔诚。仰茨山而展
庆。使持节沧州诸军事沧州刺史李公(阙)庭坚之雅操。列
马喙之殊姿。汉太尉之名家。履龟文之异相。贾琮出刺。下
车而肃百城。延寿閒居。闭阁而绥千里。长史北平公。晋太
卷一七四 第 19a 页
尉之宠。首有虞陶。唐左相之荣。实兼平景。庞士元之展足。
终非百里之材。王休徵之佩刀。实有三台之望。朝散大夫
行弓高县令晋君。嘉禾献瑞。门传翠叶之风。鬯草袭勋。业
践彤弓之锡。横绮琴于膝上。翠翟朝驯。揽明镜于怀中。青
鸾晓集。丞太原王愿主簿陇西李灌尉河东卫神暹常山
张行升等。并周灵王之太史。仙人白鹤之苗裔。帝颛顼之
儒宗。柱史青牛之叶冑。羊车映王。焕升气于淮川。鹊印流
金。郁灵符于宝轴。骥从东道。方申逐日之功。鹏举北溟。皆
戢摩霄之翼。乡望某等。并地邻邹鲁。境接燕齐。俗富诗书。
卷一七四 第 19b 页
家丰礼乐。海隅鸥狎。犹存射雉之规。河朔鹰扬。仍带爽鸠
之气。隽不疑之故里。气调魁梧。石仲容之旧墟。英灵俊杰。
德由名显。功以颂宜。非笔无以申其功。非言无以叙其德。
旁求翠玉。远播鸿徽。刻龙首于银钩。凿龟文于玉版。蓬莱
之水三尺。孤摽碣馆之前。扶桑之日再中。独立金台之上。
俾夫天销劫石。琼文写而无穷。地入微尘。宝字书而不灭。
重宣此意。而为颂曰。

太虚混沌。寂寥沈默。二仪既判。三才允殖。地缺东南。天倾
西北。陵迁谷转。山开水塞。月满则亏。日盈则昃。大哉正觉。

卷一七四 第 20a 页

竟元不测。先地而极。后天而益。不灭不生。无声无色。曜魄
指掌。乾坤胸臆。圣人立教。用形表则。实相端严。粹容岐嶷。
销灭五苦。削平六贼。水号连河。山名檀特。六度斯阐。三明
在即。牛口西来。马明东陟。玉偈光启。金言允克。碣石燕郊。
平原赵国。雀台西指。蜃楼东偪。建此神区。爰崇净域。龙图
合兆。龟书应墨。绮缀星浮。金铺电赩。地神献果。天厨送食。
八会云平。三门箭直。宝堂移转。神通智力。飞檐振羽。虹梁
动翼。閤似云行。楼如鹤息。日逐阶旋。天从桥匿。野外尘黄。
卷一七四 第 20b 页
星间晕黑。爰凭净居。剪除荆棘。雁塞消氛。龙楼受职。银书
玉版。镌名记德。临雁塔之阶基。对蜂台之阃域。穷逸思于
图篆。放神功于剪刻。孤标九流之间。独立金台之侧。惟令
名之不朽。或驰芳于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