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裴炎
裴炎 第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八

裴炎 第 1a 页

* 裴炎

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第明经。累迁黄门侍郎。调露二年
同中书门下三品。进侍中中书令。封永清县男。进爵河东
县侯。徐敬业兴兵。后议讨之。炎请太后归政。后捕炎送狱。
斩于都亭驿。睿宗立。赠太尉益州大都督。谥曰忠。

** 猩猩铭(并序)


郦元长水经注云。武平封溪县有兽曰猩猩。猿形人面。颜
裴炎 第 1b 页
容端正。学人语。若与交言。闻者无不欷歔。其肉食之。穷年
无厌。可以辟谷。淮南子曰。猩猩知往而不知来。谓知人家
往事。及祖父名位。阮汧云。曾使封溪。见邑人云。猩猩在山
谷行。常有数百为偫。里人以酒并糟。设于路侧。又爱著屐。
里人织草为屐。更相连结。猩猩见酒及屐。知里人设张。则
知张者祖先姓字。及呼名骂云。奴欲张我。舍尔而去。复自
再三相谓曰。试共尝酒。及饮其味。逮乎醉。因取屐而著之。
乃为人之所擒。皆获。辄无遗者。遂置槛中。随其所欲而饮
之。将烹。里人索其肥者。乃自推托。泣而遣之。左太冲吴都
赋曰。猩猩啼而就烹。里人以饷封溪令。曰何物。曰猩猩。惟
裴炎 第 2a 页
与酒。兼之以屐。可以就擒尔。西国胡人取其血染毳罽。色
鲜不黯。或曰。若刺其血。问之。尔与我几许。猩猩曰二升。果
足其数。若加之鞭捶而问之。则随所加而得。至于一斗。弗
如此。未肯顿输。张荐孝廉。好古之士。于笥中出此图相示
宾客。客览之曰。悲哉此兽。何其愚也。有僧去尘在座。谓诸
宾客曰。彼兽兽也。夫何足云。窃见人而似之。曾无悟矣。四
座引而问之。曰。夫财色名利。溺人也。曷若猩猩好酒乎。爵
赏禄位。羁人也。曷若猩猩爱屐乎。饕餮致祸。饰辞觊免者。
曷若猩猩推肥乎。蕴利生孽。死而无悔者。曷若猩猩含血
裴炎 第 2b 页
乎。子奚独悲此。诸宾矍然改容而叹曰。大哉高人之言也。
岂趋世利汨没名务者之所闻乎。敬篆斯言。以为座右铭。
其铭曰。

尔形惟猿。尔面惟人。言不忝面。智不踰身。淮阴佐汉。李斯
相秦。曷若箕山。以全吾真。

* 魏元同

元同字和初。定州鼓城人。第进士。上元初累拜吏部侍郎。
永淳元年诏与中书门下同承受进止平章事。封钜鹿男。
宏道初拜文昌左丞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迁地官
裴炎 第 3a 页
尚书捡挍纳言。河阳令周兴诬元同言太后老宜复皇嗣。
后怒。赐死于家。年七十三。

** 请吏部各择寮属疏

臣闻制器者必择匠以材。为国者必求贤以[:#AS-93FA:⿱艹泣]官。匠之不
良。无以成其工。官之非贤。无以致其理。君者所以牧人也。
臣者所以佐君也。君不养人。失君道矣。臣不辅君。失臣任
矣。任人者。诚国家之基本。百姓之安危也。方今人不加富。
盗贼不衰。讼狱未清。礼义犹阙者何也。下吏不称职。庶官
非其才也。官之不得其材者。取人之道有所未尽也。臣又
裴炎 第 3b 页
闻傅说曰。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公。承以大
夫师长。不惟逸豫。惟以理人。昔之都国。今之州县。土有常
君。人有定主。自求臣佐。各选英贤。其大臣乃命于王朝。自
秦并天下。罢侯置守。汉氏因之。有沿有革。诸侯得自置吏
四百石以下。其傅相大官。则汉为置之。州郡掾吏督邮从
事。悉任之于牧守。爰自魏晋。始归吏部。递相祖袭。以迄于
今。用刀笔以量才。案簿书而察行。命官之弊。其来日久。盖
君子重因循而惮改作。其有不得已者。亦当运独见之明。
定卓然之议。如今选司所行者。非上皇之令典。乃近代
裴炎 第 4a 页
之权道。所宜迁革。实为至要。何以言之。夫尺寸之量。所及
者盖短。钟庾之器。所积者宁多。非其所及。焉能度之。非其
所受。何以容之。况天下之大。士人之众。而可委之数人之
手乎。假使平如权衡。明如水镜。力有所极。照有所穷。铨综
既多。紊失斯广。又以比居此任。时有非人。岂直愧彼清通。
昧于甄察。亦将竭其庸妄。糅彼棼丝。情故既行。何所不至。
赃私一启。以及万端。至乃为人择官。为身择利。顾亲疏而
下笔。看势要以措情。悠悠风尘。此焉奔竞。扰扰宦游。同乎
市井。加以厚貌深衷。险如溪壑。择言观行。犹惧不周。今使
裴炎 第 4b 页
百行九能。折之于一面。具寮庶品。专断于一司。不亦难矣。
且魏人应运。所据者乃三分。晋氏播迁。所临者非一统。逮
乎齐宋。以及周隋。战争之日多。安泰之时少。瓜分瓦裂。各
在一方。隋氏平陈。十馀年耳。接以兵祸。继以饥馑。既德业
之不逮。或时事所未遑。非谓是今而非古也。武德贞观。与
今亦异。皇运之初。庶事草创。岂惟日不暇给。亦乃人物尚
稀。天祚大圣。享国永年。比屋可封。异人间出。咸以为有道
耻贱。得时无怠。诸色入流。岁以千计。偫司列位。无复新加。
官有常员。人无定限。选集之始。雾积云屯。擢叙于终。十不
裴炎 第 5a 页
收一。淄渑混杂。玉石难分。用舍去留。得失相半。抚即事之
为弊。知及后之滋甚。夫夏殷以前。制度多阙。周监二代。焕
乎可观。盖诸侯之臣。不皆命于天子。王朝庶官。亦不专于
一职。故周穆王以伯囧为太仆正。命之曰。慎乃僚。无以巧
言令色便辟侧媚。其惟吉士。此则令其自择下吏之文也。
太仆正。中大夫耳。尚以僚属委之。则三公九卿。亦必然矣。
周礼。太宰内使。并掌爵禄废置。司徒司马。别掌兴贤诏事。
当时分任于偫司。而统之以数职。各自求其小者。而王命
其大者焉。夫委命责成。君之体也。所委者当。所用者精。故
裴炎 第 5b 页
能得济济之多士。盛芃芃之棫朴。裴子野有言曰。官人之
难。先正言之尚矣。居家观其孝友。乡党服其诚信。出入观
其志义。忧难取其智谋。烦之以事以观其能。临之以利以
察其廉。周礼始于学校。论之州里。告诸六事。而后贡之王
庭。其在汉家。尚犹然矣。州郡积其功能。然后为五府所辟。
五府举其掾属而升于朝。三公参得除署尚书奏之天子。
一人之身。所关者众。一士之进。所课也详。故能官得其人。
鲜有败事。魏晋反是。所失宏多。子野所论。盖区区之宋朝
耳。犹谓不胜其弊。而况于当今乎。又夫从政莅官。不可
裴炎 第 6a 页
以无学。故书曰。学古入官。议事以制。传曰。我闻学以从政。
不闻以政入学。故贵戚子弟。例早取官。或龆龀之年。已腰
银艾。或童丱之岁。已袭朱紫。宏文崇贤之生。羽林期门之
类。课试既浅。艺能亦薄。而门阀有素。资望自高。夫象贤继
父。古之道也。所谓冑子。必裁诸学。修六礼以节其性。明七
教以兴其德。齐八政以防其淫。举上贤以崇其德。不肖以
黜其恶。少则受业。长而出仕。并由德进。必以才升。然后可
以利用宾王。移家事国。少仕则废学。轻试则无才。于此一
流。良足惜也。又勋官三卫流外之徒。不待州县之举。直取
裴炎 第 6b 页
之于书判。恐非先德而后言才之义也。臣又以为国之用
人。有似人之用财。贫者厌糟糠。思短褐。富者馀粱肉。衣轻
裘。然则当衰弊乏贤之时。则可磨策朽钝而乘驭之。在太
平多士之日。亦宜妙选髦俊而任使之。诗云。翘翘错薪。言
刈其楚。楚荆也。在薪之翘翘者。方之用才。礼亦当尔。选人
幸多。尤宜练。臣窃见制书。每令三品五品荐士。下至九品。
亦令举人。此圣朝侧席旁求之意也。但以褒贬不甚明。得
失无大隔。故人上不忧黜责。下不尽搜扬。苟以应命。莫慎
所举。且惟贤知贤。圣人笃论。伊皋既举。不仁咸远。复
裴炎 第 7a 页
患阶秩虽同。人才异等。身且滥进。鉴岂知人。今欲务得实
才。兼宜择其举主。清流以源洁。影端由表正。不详举主之
行能。而责举人之庸滥。不可得已。汉书云。张耳陈馀之宾
客厮役。皆天下俊杰。彼之蕞尔。犹能若斯。况以神皇之圣
明。国家之德业。而不建长久之策。为无穷之基。尽得贤取
士之术。而但顾望魏晋之遗风。留意周隋之末事。臣窃惑
之。伏愿稍回圣虑。特采刍言。略依周汉之规。以分吏部之
选。即望所用精详。鲜有差失。

* 元万顷

裴炎 第 7b 页

万顷。洛阳人。起家通事舍人。拜著作郎。武后讽高宗召诸
儒论撰。万顷与其选。朝廷疑议及百司表疏。皆密令参决。
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士。武后临朝。迁凤阁舍
人。寻擢侍郎。永昌元年为酷吏所陷。流岭南死。

** 郊丘明堂等严配议

伏惟高祖神尧皇帝凿乾构象。辟宇开基。太宗文武圣皇
帝绍统披元。循机阐极。高宗天皇大帝宏祖宗之大业。廓
文武之宏规。三圣重光。千年接旦。神功睿德。罄图牒而难
称。盛烈鸿猷。超古今而莫拟。岂徒锱铢尧舜。糠秕殷周而
裴炎 第 8a 页
已哉。谨按见行礼。昊天上帝等祠五所。咸奉高祖神尧皇
帝太宗文武圣皇帝兼配。今议者引祭法周易孝经之文。
虽近稽古之辞。殊失因心之旨。但子之事父。臣之事君。孝
以承志。忠而顺美。窃惟兼配之礼。特禀先圣之怀。爰取训
于通规。遂申情于大孝。诗云。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易曰。
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敬寻厥旨。本合斯义。今若远摭遗
文。近乖成典。拘常不变。守滞莫通。便是臣黜于君。遽易郊
丘之位。下非于上。靡遵弓剑之心。岂所以申太后哀感之
诚。徇皇帝孝思之德。慎终追远。良谓非宜。严父配天。宁当
裴炎 第 8b 页
若是。伏据见行礼。高祖神尧皇帝太宗文武圣皇帝今既
先配五祠。理当依旧无改。高宗天皇大帝齐尊耀魄。等邃
含枢。阐三叶之宏谟。开万代之鸿业。重规叠矩。在功烈而
无差。享地郊天。岂祀配之有别。请奉高宗天皇大帝历配
五祠。以申典礼。谨议。

** 明堂大飨议

谨按明堂大飨。惟祀五方帝。故月令季秋令云。是月也大
飨帝。则典礼所云。大飨不问卜。郑元注云。谓遍祭五帝于
明堂。莫适卜是也。又按祭法云。祖文王而宗武王。郑元注
裴炎 第 9a 页
云。祭五帝五神于明堂。曰祖宗。故孝经曰。宗祀文王于明
堂。以配上帝。据此诸文。明堂正礼。唯祀五帝。配以祖宗及
五帝五官神等。自外馀神。并不合预。伏惟陛下追远情深。
崇禋志切。故于明堂飨祀。加昊天上帝皇地祇。重之以先
帝先后配飨。此乃补前王之阙典。宏严配之虔诚。往以神
都郊坛未建。乃于明堂之下。广祭众神。盖义出权时。非不
刊之礼也。谨按礼经。其内官中官等五岳四渎诸神。并合
从祀于二至。明堂总奠。事乃不经。然则宗祀配天之亲。杂
与小神同荐于严配之坛。理有不安。望请每岁元旦。唯祀
裴炎 第 9b 页
天地大神。配以帝后。其五岳以下。请依礼于冬夏二至。从
祀方丘圜丘。庶不烦黩。谨议。

* 郭正一

正一。定州彭城人。贞观中进士。累转中书舍人宏文馆学
士。永隆二年迁秘书少监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武后临朝。转国子祭酒。罢知政事。历麟台监。永昌元年为
酷吏所陷。流死岭南。

** 对廛肆策

对。廛肆之兴。用存交易。山泽之利。事属贸迁。是以先王因
裴炎 第 10a 页
井而制居。往圣观爻而立义。将以致兹百族。通彼万商。罗
肆巨千。广充上积之货。旗亭五里。俯映星繁之珍。是使蹀
马回辕。历阛阓而流溢。往商来贾。候朝夕以盈途。岂唯灼
蓍蔡以观贞。旁临季主之肆。泛萍蚁而开宴。近对文君之
垆。讵比夫齐宫七市。女闾连闭。殷室九君。姬屋成列。但负
贩之徒。异业趣竞。刺绣谢其倚门。多财归其善贾。由此聂
政屠养。无辞屈辱。平仲有求。终甘湫隘。故知析毫之子。不
可责以亡机。徇利之夫。难以徵其重义。况墆翳之侣。本异
夷齐。货殖之徒。率同猗白。若通其小利。谅无拥于四人。限
裴炎 第 10b 页
以淳心。恐有乖于一物。诚可除兹滥贿。禁彼邪赢。则奸党
自销。不待曹参之令。市无二价。讵止黄轩之风。谨对。

* 裴守真

守真。绛州稷山人。举进士。应八科举。永淳初授太常博士。
天授中为司府丞。武后令推诏狱。以仁恕不合旨。出为汴
州司录。(新书作司马)累转成州刺史。徙宁州。长安中卒。赠户部
尚书。

** 请重耕织表

夫谷帛者。非造化不育。非人力不成。一夫之耕。才兼数口。

裴炎 第 11a 页

一妇之织。不赡一家。赋调所资。军国之急。烦徭细役。并出
其中。黠吏因公以贪求。豪强恃私而逼掠。以此取济。民无
以堪。又以征戍阔远。土木兴作。丁匠疲于往来。饷馈劳于
转运。微有水旱。道路遑遑。岂不以课税殷繁。素无储积故
也。夫太府积天下之财。而国用有缺。少府聚天下之伎。而
造作不息。司农治天下之粟。而仓庾不充。太仆掌天下之
马。而中厩不足。此数司者。役人有万数。费捐无限极。调广
人竭。用多献少。奸伪由此而生。黎庶缘斯而苦。此有国之
裴炎 第 11b 页
大患也。

** 封禅射牲议

据周礼及国语。郊祀天地。天子自射其牲。汉武惟封泰山。
令侍中谒者射牛行事。至于馀祀。亦无射牲之文。但亲舂
射牲。虽是古礼。久从废省。难以施行。据封禅礼。祀日未明
十五刻。宰人以銮刀割牲。质明而行事。比銮驾至祠所。牢
牲总毕。天皇(一作陛下)惟奠玉献酌而已。若今祀前一日射牲。
事即伤早。祀日方始射牲。事又伤晚。若依汉武故事。即非
亲射之仪。事贵随时。不可行用。请从减罢。谨议。

** 论立对破阵善庆二舞议

裴炎 第 12a 页

窃惟二舞肇兴。讴吟攸属。赞九功之茂烈。叶万国之欢心。
义均韶夏。用兼宾祭。皆祖宗盛德。而子孙享之。详览传记。
未有皇王立观之礼。况升中大事。华夷毕集。九服仰垂拱
之安。百蛮怀率舞之庆。甄陶化育。莫匪神功。岂于乐舞。别
申严敬。臣等详议。每奏二舞时。天皇不合起立。谨议。

* 徐齐聃

齐聃。湖州长城人。高宗时累迁兰台舍人。以漏言左授苏
州司马。又坐事流钦州。咸亨中卒。睿宗立。追录旧恩。累赠
裴炎 第 12b 页
礼部尚书。

** 请修齐献公庙奏

齐献公即陛下外氏。虽子孙有犯。不合上延于祖。今周忠
孝公庙甚修崇。而齐献公庙毁坏。不审陛下将何以垂示
海内。以彰孝理之风。

** 谏突厥酋长子弟给事东宫疏

昔姬诵与伯禽同业。晋储以师旷为友。匪唯专赖师资。固
亦详观近习。皇太子自可招集园绮。寤寐应刘。阶闼小臣。
必采于端士。驱驰所任。并归于正人。方流好善之风。永播
崇贤之美。今乃使毡裘之子。解辫而侍春闱。冒顿之苗。削
裴炎 第 13a 页
衽而陪望苑。在于道义。臣窃有疑。诗云。敬慎威仪。以近有
德。书曰。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盖殷勤于此。防微之至
也。

* 柳宣

宣。永徽时太常博士。

** 檄译经僧众书

昔能仁示现王宫。假殁双树。微言既畅。至理亦宏。刹土蒙
摄受之恩。怀生沾昭苏之惠。自佛树西荫。塔影东临。汉魏
实为滥觞。符姚盛其风采。自是名僧间出。贤达连镳。慧日
裴炎 第 13b 页
长悬。法轮恒驭。开凿之功。始自腾显。宏阐之力。仍资什安。
别有单开远适罗浮。图澄近视赵魏。粗言圭角。未可缕陈。
莫不谈空有于一乘。论苦集于四谛。假铨明有。终未离于
有为。息言明道。方契證于凝寂。犹执元以求元。是元非元。
理因元以忘元。或是元义。虽冥会幽途。事理绝于言象。然
摄生归寂。终藉筌谛。亦既立言。是非锋起。如彼战争。干戈
竞发。负者屏气。胜者先鸣。故尚降魔。制诸外道。自非辩才
无畏。答难有方。则物辈喧张。我等耻辱。是故专心适道。一
意总持。建立法幢。祇植法鼓。旗鼓既正。则敌者残摧。法轮
裴炎 第 14a 页
既转。能威不伏。若使望风旗靡。对难含胶。而能阐宏三宝。
无有是处。尚药吕奉御。入空有之门。驰正见之路。闻持拟
于昔贤。洞微侔于往哲。其辞辩。其义明。其德真。其行著。已
沐八解之流。又悟七觉之分。影响成教。若净名之诣庵园。
闻道必求。犹波崙之归无竭。意在宏宣佛教。立破因明之
疏。若其是也。必须然其所长。如其非也。理合指其所短。今
见僧徒云集。并是采石他山。朝野俱闻吕君请益。莫不测
听泻水。皆望荡涤悼悔之源。销屏疑忿之聚。有太史令李
淳风者。闻而进曰。仆心怀正路。行属归依。以实慧为大觉
裴炎 第 14b 页
元躯。无为是调御法体。然皎日丽天。实助上元运用。贤僧
阐法。实裨天师妙道。是所信受。是所安心。但不敢以黄叶
为金。山鸡成凤。南郭滥吹。淄渑混流耳。或有异议。岂仆心
哉。岂仆心哉。然鹤林已后。岁将二千。正法既萎。末法初践。
元理郁而不彰。觉道浸将湮落。元奘法师头陀法界。远达
迦维。目击道树金流。仍睹七处八会。毗城鹫岭。身入彼邦。
娑罗宝阶。仍验虚实。至于历览王舍檀特恒河。如斯等辈。
未易具言也。加之西域名僧。莫不面论波若。东国疑义。悉
皆质之彼师。毗尼之藏。既奉持而不舍。毗昙明义。亦洞观
裴炎 第 15a 页
而为常。苏柘路既得之于声明。耨多罗亦剖断于疑滞。法
无大小。莫不韫之胸怀。理无深浅。悉能决之敏虑。故三藏
之名。在震旦之所推定。摩诃之号。乃罗卫之所共称。名实
之际。何可称道。然吕君学识该博。义理精通。言行枢机。是
所详悉。至于陀罗佛法。禀自生知。无碍辩才。宁由伏习。但
以因明义隐。所说不同。触象各得其形。共器饭有异色。吕
君既已执情道俗。企望指定。秋霜已降。侧听钟鸣。法云既
敷。雷震希发。但龙象蹴蹋。非驴所堪。犹缁服壸奥。白衣不
践。脱如龙种抗设。无垢释疑。则苾刍悉昙。亦优婆能尽。辄
裴炎 第 15b 页
附微志。请不为烦。若有滞疑。望咨三藏裁决。以所承禀。传
示四众。则正道克昌。覆障永绝。绍隆三宝。其在兹乎。过此
已往。非复所悉。弟子柳宣白。

* 薛景宣

景宣。永徽时雍州参军。

** 上修筑罗郭及杨正道诈死封事

汉惠帝城长安后。寻即殂落。今者营筑。必有灾咎。又杨正
道有隋之孽。流窜北蕃。随突屈归化。便即诈死。今日犹存。
有人隐藏。犹未彰露。

裴炎 第 16a 页

* 上官灵芝

灵芝。显庆时人。

** 王居士塼塔铭

居士讳公字孝宽。太原晋阳人也。英宗颖迈。远冑隆周。茂
绪遐昌。郁冠后魏。乐府歌其载德。天下挹其家声。具详图
牒。岂烦覼缕。居士早标先觉。本遗名利。遍览典坟。备穷义
窟。观老庄如糟粕。视孔墨犹灰尘。得给园之说。罄求彼岸
之路。励精七觉。仰十地而克勤。旰食一麻。欣六年之憔悴。
裴炎 第 16b 页
方期拔除烦恼。永离盖缠。何悟积善始基。处悲生灭。以显
庆元年十一月廿九日。寝疾终于京第。春秋七十有三。即
以三年十月十二日收骸。起灵塔于终南山楩梓谷。风吟
邃润。宝铎和鸣。云散危峰。金盘吐曜。道长运短。迹往名留。
不刊介石。孰播徽猷。吁其嗟焉。乃为铭曰。

懿矣居士。明哉悟真。幽鉴彼岸。妙道问津。苦节无挠。贞心
剋勤。顾邈三有。超修十轮。俄随怛化。遽此迁神。岿然灵塔。
长钦后人。

* 孙处约

处约始名道茂。汝州郏城人。贞观朝为齐王祐记室。祐多
裴炎 第 17a 页
过失。上书切谏。帝嘉之。擢中书舍人。高宗立。迁司礼少常
伯。麟德元年以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为少司成。致仕
卒。

** 请改服制奏

准令。诸臣九章服。君臣冕服。章数虽殊。饰龙名衮。尊卑相
乱。望请诸臣九章衣。以云及麟代龙。升山为上。改名为冕。
又依旧令。六品七品著绿。八品九品著青。青深乱紫。非卑
品所服。望请依旧六品七品著绿。八品九品著碧。朝参之
处。并依此制。非常朝参处。听兼服黄。

裴炎 第 17b 页

* 杨德裔

德裔。龙朔时司宪大夫。

** 劾奏郑仁泰薛仁贵逗留失机状

臣闻师出以律。焕乎青史。杀降不祥。纪诸彝训。是以分阃
作将。杖钺专征。苟或乖违。明法斯在。谨按铁勒道大总管
右武卫大将军郑仁泰等。猥以非才。谬荷拔擢。或名参列
位。或职典禁戎。属北狄孤恩。皇威远振。遂得拥旄瀚海。问
罪天山。理应虔奉庙算。恭行天罚。而褊心无谋。短怀愎谏。
不肃将帅。靡爱戎士。无心体国。有意徇私。铁勒思结歹腊
裴炎 第 18a 页
葛等。虽鹿走趋险。盖缘惧死。鸟穷思入。虚怀可张。仁泰等
情冀勋庸。志希货贿。不闻存慰。必寘诛夷。乃肆凶残。恣行
杀戮。向若大军初到。明喻天旨。抚纳前降。招来后伏。则铁
勒反善。不日斯平。仁泰素阙远图。莫晓机事。师徒无纪。军
令不明。遂使稽颡屈膝者先被涂原之诛。惧死怀生者因
成绝漠之计。铁勒逃散。犹未枭悬。屡扰干戈。实由于此。加
以沙塞绵邈。风霜严凝。不量士马疲疴。不计粮食多少。乃
令班师冻馁。征夫殒毙。骼胔委积。刳剔纵横。暴骨交衢。下
实泉壤。可悼成规不守。乃明典刑所诛。况且士卒歼亡。戈
裴炎 第 18b 页
甲抛弃。弥山遍野。并资戎狄。自圣朝削平天下。廓清宇县。
东征西怨。后舞前歌。未有如仁泰此行损威挫锐之甚。又
仁贵动戎远征不捷。贪残有素。平允乖方。既曰监临。岂宜
交涉。存没枉滥。从此而生。娶妾虽作逗留。准法便须离正。
虽或事有从赦。然而败累过多。纵矜所得。不补所丧。岂可
并恣诬罔。不寘准绳。抚悼存亡。理宜惩肃。其仁泰等及诸
军故杀降人饥杀兵士并军中罪大失应须勘当及改正
者。并请付法推科。以申典宪。

* 郑惟忠

裴炎 第 19a 页

惟忠。宋州宋城人。第进士。补井陉尉。转汤阴尉。天授中以
制举召见。擢左司禦冑曹参军。累迁水部员外郎。武后还
长安。召为待制。迁凤阁舍人。中宗立。擢黄门侍郎。进大理
卿。拜御史大夫。加银青光禄大夫。封荥阳县男。开元初为
礼部尚书。转太子宾客。十年卒。赠太子少保。

** 古石赋

博望侯周流天下。历览山川。寻长河于异域。得美石而献
焉。汉武帝未之奇也。东方朔见而喟然曰。此石英辉润密。
裴炎 第 19b 页
秀色明烂。旧枕昆吾之溪。曾临归美之岸。玉雉飞而激矢。
金鸡鸣而纵弹。至如天台始裂。地乳初分。丹青孕彩。隐起
成文。盈尺则内含明月。肤寸则外吐浮云。别有两楹分竦。
双阙相向。依依识启母之形。亭亭表望夫之状。鼓迎桴而
若动。帆映舟而似飏。此并流膏曲涧。滴髓危峰。据谷成虎。
临池作龙。铺英九节。连叶千重。若乃泗水之上。岐山之侧。
抚之则磬动奇音。被之则锦开新色。匠石见而惊骇。师涓
闻而叹息。于是琢磨成状。雕莹生辉。似龟则负图盘峙。如
鹊则缄印骞飞。在地者佳人捣练。登天者织女支机。及其
火烈昆墟。星流宋国。被陨形碎。遭焚影黑。碑沈郢路之东。

裴炎 第 20a 页

柱折阳关之北。昔之开坛竹耸。抱剑松抽。础应山云之润。
桥通海水之流。柳谷岸崩之马。郁林泥落之牛。莫不岁月
彫讹。邱陵芜没。颠坠坑阱。枕倚岩窟。据洞口而嵯峨。出泉
心而硉矹。徒见新排理坼。旧蹙文回。圆分者雹散。方裂者
冰开。既藏瑕而被藓。又抱穴以侵苔。岂如写镜能明。磨锋
可利。击拊充帝庭之乐。关和睹王府之器。总五色而补天。
含九光而镇地者矣。辞未毕。帝乃顾而言曰。楚王见璞。弃
之山阿。不有卞氏。其如玉何。抽琴命操。为古石之歌。歌曰。
裴炎 第 20b 页
江东藏瑞简。济北蕴兵书。若非平固湖中雁。定是昆明池
里鱼。歌响既终。神仪有怿。左右惊视。符彩傍射。使玉人而
攻之。果得连城之璧。

** 泥赋(并序)


语曰。等级悬隔。有似云泥。然云高则高矣。如其不义。犹为
夫子所轻。故曰于我如浮云。泥卑则卑矣。苟不可弃。且见
庄生所重。故曰曳尾于涂中。吾少也尝览左太冲诗云。贱
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感斯言之有徵。故为泥赋。

嘉洪炉之造化。物无象而不甄。惟兹泥之为质。谅禀之于
自然。虽体润性柔。而名卑质贱。不同尘以苟出。必感泽而
裴炎 第 21a 页
斯见。信厚地之所生。匪膏雨而不变。同贤良之韫椟。候圣
明而方荐。若乃花水行落。荚雨将馀。交衢蓄潦。曲浦含淤。
望之疑实。即之也虚。动而为有。静而为无。苟具形之所蹠。
必触类而图诸。托龟文而成印。写鸟迹以为书。踪发追风
之马。辙闭流水之车。于是陶钧赋象。刻削成器。因应用之
无方。任良工之所肄。顺规矩而画一。循制度而无二。裁无
不成。拟无不类。以土为质。以水为位。位去质沈。复归乎地。
彼木偶之漂泊。萍流之自恣。推移兮莫识其始终。汎滥兮
莫知其所至。若乃蕴彫草于閒馆。含芳树于禁闱。不缁白
裴炎 第 21b 页
玉之彩。徒混明珠之辉。带晴牛而暂落。逐春燕而还飞。何
兹物之无识。亦应命以知机。本乎形而入用。乃委质以合
所。涂城则疏勒解围。封关则崤函致阻。及其见弃。形晦迹
沦。无劳切玉之剑。自落成风之斤。体伊泥之应变。时可同
乎人志。类明镜之受物。若洪钟之虚已。既悬绝于白云。徒
隐沦于绿水。伊吾人之菲贱。窃亦有感于斯矣。

* 苏[瑰]


[瑰]字昌容。京兆武功
人。弱冠举进士。补恒州参军。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徙
同州刺史。神龙初入为尚书右丞。再
裴炎 第 22a 页
迁户部尚书。加侍中。充西京留守。迁吏部尚书。景龙三年
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封许国公。监修国史。景云
元年转太子少傅。卒年七十二。赠司空荆州大都督。谥曰
文贞。开元四年加赠司徒。

** 与宋璟同谏元宗疏

陛下频降德音。勤恤人影。令徒以下刑。尽责保准放。流死
等色。则情不可宽。此古人所以慎赦也。恐言事者直以月
蚀修刑。日蚀修德。或云分野应灾祥。冀合上旨。臣以为君
子道长。小人道消。女谒不行。谗夫渐远。此所谓修德。囹圄
裴炎 第 22b 页
不扰。甲兵不黩。理官不以深苛。将军不以轻进。此所谓修
刑也。若陛下常以此留念。纵日月盈亏。将因此而致福。又
何患乎。且君子耻言浮于行。故曰予欲无言。又曰天何言
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要以至诚动天。不在制书频下。

** 中枢龟镜

宰相者。上佐天子。下理阴阳。万物之司命也。居司命之位。
苟不以道应命。翱翔自处。上则阻天地之交泰。中则绝性
命之至理。下则阻生物之阜植。苟安一日。是稽阴诛。况久
之乎。临大事。断大议。正道以当之。若不能。即速退。中枢之
裴炎 第 23a 页
地。非偷安之所。平心以应物。无生妄虑。似觉非正。则速回
之。使久而不失正也。敷奏宜直勿婉。应对无常。速机可以
回小事。沈机可以成大计。同列之间。随器以应之。则彼自
容矣。容则自峻其道以示之。无令庸者其来浼我也。贤者
亲而狎之。无过狎而失敬。则事无不举矣。举一官一职一
将一帅。须其材德者。听众议以命之。公是非即无爽矣。人
不可尽贤尽愚。汝惟器之。与正人言。则其道坚实而不渝。
材人可以责成办事。办事不可与议。与之议则失根本。归
权道也。常贡外妄进献者。小人也。抑之。审奸吏。辞烦而忘
裴炎 第 23b 页
亲者。去之。崇儒则笃敬。侈靡之风不作。不作则平和。平和
则自臻理道矣。刺史县令。久次以居之。不能者立除之。无
奸柄施恩。交驰道路。既失为官之意。受弊者随之矣。欲庶
而富。在乎久安。不教而战。是谓弃之。佐理在乎谨守制度。
俾边将严兵修斥堠。使封疆不侵。不必务广。徒费中国。事
无益也。古者用刑。轻中重之三典。各有攸处。方今为政之
道。在乎中典。谨而守之。无为人之所贰。无请数赦。以开倖
门。勿畏强禦。而损制度。教令少而确守之。则民情胶固矣。
勿大刚以临人。事虑不尽。臣不密则失身。非所议者。勿与
裴炎 第 24a 页
之言。勤思虑。不以小事而忽机。管财无多蓄。计有三年之
用。外散之亲族。多蓄甚害义。令人心不宁。不宁则理事不
当矣。清身检下。无使邪隙微开。而货流于外矣。远妻族。无
使扬私于外。仍须先自戒。谨检子弟。无令开户牖。毋以亲
属挠有司。一挟私。则无以提纲在上矣。子弟婿居官。随器
自任。调之勿过其器。而居人之右。子弟车马服用。无令越
众。则保家。则能治国。居第在乎洁。不在华。无令稍过。以荒
厥心。

* 李宽

裴炎 第 24b 页

宽。京兆万年人。高宗朝为太常卿。封陇西公。

** 僧道拜君亲议状

夫出家之徒。名曰离俗。教戒之法。谦下是先。既达苦空。理
捐人我。(弹曰不敬之来自持真教岂缘在我而不拜乎)况君父尊重。敬比于天。拜
伏之仪。事无疑惑。但以因循往代。敬其衣戒使然。(事同司
宰寺议中弹)止可君父不受其拜。何得自为尊重。且像法末教。
委以国王。(事如内府监议中弹)国王示以尊卑。未爽一乘之道。谨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