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汉高祖
汉高祖 第 19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一百二十

汉高祖 第 1a 页

* 汉高祖

帝姓刘氏。讳皓。初名知远。其先沙陁部人。唐乾宁二年生。
初事唐明宗。后事晋高祖。天福六年授北京留守。八年进
中书令。开运二年封北平王。四年二月。少帝北迁。群臣劝
进。即皇帝位。改今名。在位二年。年五十四。谥曰睿文圣武
昭肃孝皇帝。庙号高祖。

** 和买战马诏

朕方以勤俭一身。辑和庶政。未尝枉费。所切安人。今则重
汉高祖 第 1b 页
威未宾。契丹尚扰。必多添于战骑。期大振于军威。言念烦
劳。事非获巳。

** 谕镇州赵赞诏

卿燕台大族。唐室懿亲。作镇方隅。既多善政。应时制置。素
有嘉谋。实兼文武之才。比擅方圆之誉。惟卿之身。久从迫
胁。居胡土而当全骨肉。还汉疆而近脱锋铓。浮沈祗系于
虏情。舒卷非繇于巳意。想其扼腕。常所吞声。朕猥以眇躬。
式隆丕构。承皇天眷命。副群后乐推。方救阽危。用拯涂炭。
昨契丹见华人不附。寻巳促还。今酋长为神物所诛。俄闻
汉高祖 第 2a 页
暴卒。兴亡之兆。其理昭然。其永康王遁入镇州。与卿显相
疑惑。今月一日。于待贤馆内巳被絷俘。所有寮属将校。并
遭诛戮。冤声遥听。惨性可量。想计闻之。必多酸楚。卿一门
忠孝。三代王公。须自雪家冤。当共清国难。于我则既明向
日。于彼则无与同天。自然焘土分茅。长居爵位。重茵列鼎。
永庆来云。孟津之会宜先。涂山之期勿后。况车驾按幸。巳
及晋州。无致他人。别邀富贵。临轩眷注。寤寐不忘。所有诸
道申奏蕃贼等逃遁事繇表章文状等。并同封往。其三军
官吏僧道百姓等。别降敕晓示抚问。用符卿意。当体朕怀。
汉高祖 第 2b 页

** 即位求贤诏

古者询刍荛之言。采歌诗之风。冀求利病。以省是非。况济
济盈朝。謇謇就列。怀才抱器。博古知今。苟无宏益之辞。曷
表翊扶之力。起今后。文武百寮每遇后殿起居日。仰具利
济。上章以闻。次第循环。周而复始。嘉谋嘉猷之告。庶得闻
知。可大可久之规。期于晓达。亦聆此事。向来巳行。但率皆
浮言。鲜克忠告。良由时或拘忌。人有依违。遂使急务慎于
指陈。浪语盈于章奏。有名无实。阿旨取容。今则不然。所宜
改作。凡有封事。并可直言。无用饰词。务存确论。辅此不逮。

汉高祖 第 3a 页
称朕意焉。

** 诛杜重威诏

杜重威犹贮祸心。未悛逆节。鸮音不改。虺性难驯。昨朕小
有不安。罢朝数日。而重威父子。潜肆凶言。怨谤大朝。扇惑
小辈。今则显有陈告。备验奸欺。既负深恩。须置极法。其杜
重威父子并处斩。所有晋朝公主及外亲族。一切如常。仍
与供给。

** 答卢擢请许朝臣封赠父母敕

卢擢忠勤奉职。谠直立言。贡以封章。举其坠典。详观宏益。
汉高祖 第 3b 页
尤切叹嘉。宜下所司。并令举奏。

** 改名敕

朕祗膺景命。肇启鸿图。适当建号之初。宜举正名之典。夫
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养民。载考格言。抑有
彝训。顾惟寡昧。敢忘率循。但君父之名。贵于易避。臣子之
敬。难以斥尊。苟触类以妨言。必迂文而害理。况宗庙方建。
禋祀非遥。祝嘏将期于正辞。称谓所宜于稽古。爰从改革。
庶叶典章。凡百臣寮。当体朕意。今改名皓。故兹札示。想宜
知悉。

汉高祖 第 4a 页

** 幸澶魏御札

朕自副推崇。敢忘寅畏。及物必加于恩信。任人无閒于亲
疏。期区宇之大同。俾蒸黎之小泰。洎朕始临梁苑。毕会藩
侯。盖当再造之期。用普维新之命。莫不骏奔入觐。率俾争
先。旌旄之寄咸迁。带砺之盟益固。魏博杜重威负衅虽重。
在朕含垢亦深。尽舍前非。只期后效。是以授之真秩。换彼
名藩。而祸胎巳成。妖氛复作。北勾贼虏。南拒朝章。若不加
诛。何以为法。黩我天宪。劳我兵威。今则大进梯冲。克收壁
垒。重念一夫作孽。百姓何辜。虽巳推祝网之仁。尚宜轸纳
汉高祖 第 4b 页
隍之虑。必恐孤城既拔。众怒犹深。傥惊飙更迅于雷霆。即
烈焰宁分于玉石。朕所以轸伤在念。想虑尤深。将亲劳于
六师。宜再询于顺动。岂辞栉沐。须议省巡。取今月二十九
日车驾起离阙下。暂幸澶魏已来。凡百士庶。宜体朕意。

** 至东京大赦文

王者兴膏雨之师。所以荡瑕秽。下哀痛之诏。所以吊伤夷。
朕顷自晋朝。俾乂并土。属戎夷兆乱。致干戈日寻。每怀如
燬之忧。尝竭扶颠之力。旋以金行失驭。天骄纵暴。北陷河
塞。南踰官渡。盗据宫阙。淩辱衣冠。蹂践我京畿。虔刘我生
汉高祖 第 5a 页
聚。田不易垄。人不聊生。犬羊布于四郊。腥秽闻于千里。人
既思主。朕实疚心。遂乃建彼义旗。整斯戎辂。雪万民之枉
抑。期九土之和平。求理之端。惟刑是恤。况时当养物。仁在
好生。爰覃解网之恩。用广泣辜之道。应天福十二年六月
十五日昧爽巳前。诸道州府见禁人等。巳结正未结正。巳
发觉未发觉。除十恶五逆外。其馀罪无轻重。咸赦除之。三
司地征。六营军费。素悬数额。皆有限程。但以兵革屡兴。旱
蝗相继。盖督吏不能开许。致疲民无以供输。苟不蠲除。转
成困敝。天福十一年巳前。诸道州府应系残欠税租。并特
汉高祖 第 5b 页
除放。朕昨夙驾河汾。薄狩陕虢。洎及京邑。周览神皋。禾黍
废为閒田。墙屋毁为平地。凄凉满目。指顾伤心。且农夫不
耕。廪食何取。蚕妇不织。府帛何输。言念流离。谅宜矜恤。况
朕顷在藩翰。备谙稼穑。自临大宝。首念苍生。常久困于蕃
戎。欲尽蠲其租赋。又以干戈未弭。士马方繁。月无见粮。岁
无常给。特于经费。须此减除。其东西两京畿道遭契丹蹂
践暴苦处。人牛俱丧。蚕麦不收。虽近复田园。固无可输纳。
其东西两京一百里内。今年夏税。及沿徵物色。并与蠲放。
其一百里外。曾有契丹经过劫掠之处。委本处官吏躬亲
汉高祖 第 6a 页
恤问。如实被契丹蹂践不虚。其今年夏税。大小麦苗子。沿
徵物色等。各放一半。其京城内。先遭张彦泽明行拷捶。劫
掠资财。兼被契丹毁拆屋舍。括率缗钱。久属艰危。并罹残
虐。爰符望幸。用慰来苏。其京城内今年廛税。与减一半。雨
露之恩。岂宜有閒。文武之吏。咸与维新。应内外臣寮及京
百司并诸官吏将校等。各具名衔申奏。当与加恩。应有契
丹除授诸道节度观察防禦团练使刺史。及令录宾寮将
吏等。并各安职任。不议改更。勉思共理之规。更俟维新之
命。或曾经谪宦。又念投荒。苟亡恻隐之恩。何示照临之德。
汉高祖 第 6b 页
应巳前贬降官。未量移者当与量移。巳量移者便与叙录。
应该徒流者与放还。近因猃狁猖狂。萑蒲充斥。交相劫剽。
不问官私。遂令王事之人。空有系官之数。应属省务局钱
谷。曾经契丹及草寇般擎处。据巳勘到实数。仰三司具指
实条奏。当议别有指挥。应系欠省司钱物。尚令逐处徵催。
全放则因便生奸。加罪则困穷可悯。宜下三司。据见有家
业抵当外。如实无充折者。特贷馀生。更无任使。亡命不逞
之徒。残民蠹物之类。或隐藏山谷。或畏惧典刑。及今日巳
前结集为非者。并不问罪。仍令所在长吏。丁宁晓谕。如愿
汉高祖 第 7a 页
在军都者。量材安排。如不愿在军都者。即任归农业。与限
两月。明示招携。如限满依前结集为非。不议宽恕。即严加
捕捉。复罪如初。浚都重地。汴水名区。控襟带于八方。便梯
航于万国。眷言王气。允称皇居。其汴州宜仍旧为东京。朕
以肇兴宝历。克嗣炎精。遐追雍雒之宏规。仰仗高光之盛
烈。其国号宜改为大汉。朕始事晋。以至开国。虽易服建号。
固有通规。念旧怀恩。未忍改作。其年号仍旧称天福。于戏。
帝王之道。亭毒为先。黄老之言。清静为本。用示涤瑕之典。
宜敷作解之恩。矧惟临驭之初。方属艰难之运。当欲尽除
汉高祖 第 7b 页
疾苦。渐致康宁。用遵置器之方。庶减纳隍之虑。凡在遐迩。
宜体朕怀。

** 北巡赦文

自古圣帝明王。开基创业。辑宁庶汇。康济四方。行宽大之
恩。不遗遐迩。布含宏之德。无隔华夷。顷属前朝季年。中原
失驭。蒸黎板荡。宇县分离。寰区为戎虏之乡。宫阙作腥膻
之地。百万家之生聚。俱陷虎狼。数千里之人烟。顿成荆棘。
朕属兹多难。思庇生民。悯晋祚之覆亡。愤胡尘之纷扰。繇
是痛心疾首。跃马提戈。慕大业于高光。起义师于汾晋。匈
汉高祖 第 8a 页
奴运尽。魁首天亡。残孽遗妖。奔巢走穴。继平凶丑。再造乾
坤。尽复诸华。不失旧物。顾惟眇质。获荷宠灵。怵惕于怀。忧
勤在念。朝野乱离之后。国家开创之初。每虑德泽未优。照
临尚狭。惧一夫之不获。恐一物之乖宜。思济艰难。靡遑宵
旰。大河之北。易水之南。久困兵戈。聚成疮痏。男孤女寡。十
室九空。念此兴怀。潸然出涕。近者北地州府。相次归明。睹
千里之坦夷。显群心之忠顺。今则方当展义。爰用省方。宜
宏及物之恩。用广惟新之泽。应邺都管内及邢洺慈相卫
镇深赵贝冀博沧景德易定祁泰等州管内应见禁罪人。
汉高祖 第 8b 页
取十月五日昧爽巳前。巳结正未结正。巳发觉未发觉。常
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自契丹为患巳来。逆虏所至之处。
劫掠之外。杀害实多。方布仁慈。岂限存没。应河北曾经契
丹杀害处。所有无主骸骨。并仰所在长吏。勤加指挥。收敛
埋葬。其有官员将吏。殁于王事。及曾被契丹胁从指使。反
遭杀害者。并可搜访逐人子孙。及亲嫡骨肉。具名闻奏。当
与量材任使。必令存济。舍过录功。方务含垢。捕亡服叛。惟
切推诚。契丹节度使麻答。见在定州。自前曾输款诚。欲来
归顺。巳降诏谕。想计闻知。当俟倾心。别加殊渥。幽燕瀛莫。

汉高祖 第 9a 页
旧属蕃戎。惟彼生灵。久遭屈辱。近知军民愤激。志愿归明。
苟能密设机谋。审图祸福。必然成事。终享功名。上郡雄藩。
当用酬奖。镇州杀僇契丹之时。军人百姓。并立勋效。其军
都将校员寮。巳行恩泽。访知百姓斗敌之际。死伤甚重。听
闻巳来。伤叹尤切。其逐人本家。宜令本道常加优恤。向者
有汉地诸色人员。随契丹北徙。未能归还。去国离乡。益加
悯念。其本人骨肉。仰所在存恤。倍加安抚。先有诸色人曾
伏事著契丹官员者。一切放逐稳便。所在不得动摇。于戏。
上天悔祸。黔首爱生。敢忘兢慎之心。冀合升平之运。凡在
汉高祖 第 9b 页
黎庶。当体朕怀。

** 改元乾祐大赦文

昔我艺祖神宗。开基抚运。以武功平祸乱。以文德致升平。
泽润生民。庆流长世。淳耀之德不泯。延洪之业无穷。肆予
冲人。猥集大命。荷上穹之眷祐。扬列圣之耿光。底定四方。
奄有万国。缵尧承绪。钦若永图。嗣夏配天。不失旧物。乃者
有晋失驭。羯贼乱常。蛇虺肆毒于寰区。豺狼暂穴于宫阙。
虔刘我生聚。俘掠我吏民。戎马所经。人烟殆绝。海内无主。
天下骚然。朕方在跃潜。遇兹屯难。秉旄誓众。愤其家国之
汉高祖 第 10a 页
仇。冒暑出师。雪彼生灵之怨。皇天后土。悔祸诱衷。胡虏丧
亡。辽羯溃乱。腥膻屏气。属县归心。按六辔而严属车。克宁
西道。走空函而飞折。遂定中州。旋以王业尚艰。魏郊斯
梗。当思康济。爰议省巡。一方既静于烟尘。九野渐期于清
晏。今则巳旋魏阙。正属王春。三阳布和。四序更始。宜宣德
泽。以顺发生。纪号易年。式显鼎新之祚。宥过懋德。载覃涣
汗之恩。可大赦天下。改天福十三年为乾祐元年。自正月
五日昧爽巳前犯罪。除十恶五逆外。罪无轻重。巳发觉未
发觉。巳结正未结正。咸赦除之。诸贬降官。未量移者特与
汉高祖 第 10b 页
量移。巳量移者与复资叙用。诸色配流人。并放还乡里。其
除名不齿者。量与叙录。诸处散阙场院官。自前有因繇欠
折节目。并无抵当。灼然无可徵督者。宜令三司勘覆闻奏。
丰阜之道。耕种为先。宜伸劝课之条。以重衣食之本。应天
下户口。夏税见供输顷亩税赋外。一任人户开垦荒地。及
无主田土。五年之内。不议纳税。亦闻自前有此指挥。始即
许其开耕。旋乃却行括。既非诚实。顾失辑绥。朕以化理
域中。信敷天下。必无改易。庶广耕桑。宜令所在长吏。明行
晓示。自中原板荡。编户疮痍。凶歉荐臻。逋逃未复。加以徵
汉高祖 第 11a 页
赋烦重。差配频仍。言念疲羸。宜伸抚恤。比闻州县调役。未
甚均平。秋夏供输。不依条制。生灵受弊。胥吏成奸。宜儆尤
违。俾循轨度。所有逐处户口。宜令观察使刺史县令。设法
招辑。除宣省指挥外。不得非理差配。其合充色役人户。不
许官吏州县影占。务均苦乐。其秋夏输纳。只依朝廷指挥
受纳。不得有加耗取觅。若或差人察访不虚。其主者监官。
必加深罪。更在藩侯郡牧。共理分忧。严设科条。以副委任。
一昨亲征邺部。暂驻野营。周览乡川。备观凋瘵。所宜优恤。
以召和平。其邺都四面人户。去城三十里内。所有天福十
汉高祖 第 11b 页
二年赋税并缘徵。一物巳上。并可特放。其无主破毁坟墓。
仰差官吏。如法掩瘗。兵荒之际。寇盗连群。自朕始及京师。
巳宣赦宥。尚闻结集。未复家园。岂非告谕之未严。慰抚之
未至。今则阳春资始。东作将兴。雨雪及时。耕桑有望。所宜
各归营养。自取安全。式敷在宥之恩。载启自新之路。应诸
处有前自为非恶迹之人。一切放罪不问。便可安家乐业。
各归营农。所在不得动摇。赦书到后。仍与限一月。若不归
本家。复罪如初。当令紧切擒捕。必无矜恕。仍别有条理指
挥。恭惟列祖园陵。诸圣祠庙。桑田变海。当时之弓剑犹存。

汉高祖 第 12a 页
精爽在天。终古之威灵不泯。载惟追感。诚切永怀。其雍州
西京及诸州府应有诸帝陵庙。仰所在修奉。务令完葺。国
家大事。惟祀与戎。苟蘋藻之不虔。则神祇之安享。起今后
凡有祠祭。所供用之物。务在丰洁。宜令有司精细点检。向
者桀虏乱华。或有抱幽冤而没地。王师薄伐。或有徇忠节
以陨身。念彼遗魂。宜覃霈泽。自国家举义巳来。应有将校
臣寮。没于王事。及晋朝臣寮。枉遭契丹屠害者。并与追赠。
如追赠爵秩未高者。更与赠官。仍令搜访子孙。量材叙录。
朕昨展义省方。讨违伐叛。适当平定。且录勤劳。应扈从邺
汉高祖 第 12b 页
都城下内外文武臣寮。及马步诸军将校。并在京都署巡
检官员职掌诸军将校等。升除巳行恩命外。所有未曾加
恩者。宜令中书门下条举闻奏。兼邺都巳来。沿路州县。迎
奉大驾。供馈宿顿粮草。无遗阙处。其职掌及州县官吏。并
可等第甄录。天下名山大川。圣帝明王忠臣烈士祠庙坟
墓。委所在量事修葺。自唐庄宗后来。应有文武大臣功德
昭著者。其陵替子孙。量与叙录。其有先曾仕契丹。并有骨
肉见在契丹者。其本人本家所在。切须安存。不得妄有恐
动。朕昔在藩邸。颇熟臣寮。文武之才。常备观其梗概。方员
汉高祖 第 13a 页
之用。宜更察于精微。俾取质于众多。庶无遗于俊造。应文
武常参官。仰准唐建中年故事。上任后三月。表举一人自
代。军国之费。务在丰财。关市之征。资于行旅。所宜优假。俾
遂通流。应天下商旅往来。所在并须饶借。不得妄有扰勒。
卑宫菲食。前代之令猷。革舄绨衣。哲后之明德。至于损上
益下。惜力爱人。冀息烦苛。渐期富庶。所有乘舆服御。后宫
费用。大官常膳。一切减损。在京及内诸司。并天下州府。除
应奉军期急切外。其馀不急之务。非理营造。并皆停罢。免
致劳役。徵聘丘园。免遗邦彦。恢张名教。俾厚人伦。应有蕴
汉高祖 第 13b 页
蓄器能。精通理道。文理该博。武略纵横。而退遁于家。高尚
其事者。委所在访寻。当俟徵用。义夫节妇。孝子顺孙。仰具
闻奏。即议旌表。于戏。创业惟难。守成非易。敢忘驭朽。思致
偃戈。更赖文武。股肱藩后。同心康济。勠力弼谐。永冀隆平。
共臻仁爱。凡在戴履。宜体朕怀。赦书有所未该者。委有司
举奏。赦书日行五百里。敢以赦前事言者。以其罪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