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梁末帝
梁末帝 第 19b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一百二

梁末帝 第 1a 页
 梁太祖(二)

** 便殿听政敕

朕以干戈尚炽。华夏未宁。宜循卑菲之言。用致雍熙之化。
起八月一日。常朝不御金銮崇勋两殿。只于便殿听政。

** 禁滞留军奏敕

建国之初。用兵未罢。诸道章表。皆系军机。不欲滞留。用防
缓急。其诸道所有军事申奏。宜令至右银台门。委客省画
时引进。诸道公事。即依前四方馆准例收接。
梁末帝 第 1b 页

** 禁科配州县敕

所在长吏。放杂差役。两税外不得妄有科配。自今后州县
府镇。凡使命经过。若不执敕文券。并不得妄差人驴。及取
索一物巳上。又今岁秋田。皆期大稔。仰所在切加条流。本
分纳税及加耗外。勿令更有科索。切戒所繇人。更不得于
乡村乞托扰人。

** 令当直官于中书侧近宿止敕

公事难于稽迟。居处悉皆遥远。其逐日当直中书舍人。及
吏部司封知印郎官少府监。及篆印文兼书写告身人吏
梁末帝 第 2a 页
等。并宜轮次于中书侧近宿止。

** 令刺史专达敕

魏博管内刺史。比来州务。并委督邮。遂使曹官擅其威权。
州牧同于閒冗。俾循通制。宜塞异端。并宜依河南诸州例。
刺史得以专达。

** 令宰臣专判司门出给敕

司门过所。先是司门郎中员外郎出给。今以寇盗未平。恐
漏奸诈。令宰臣赵光逢专判。凡诸给过所。先具状经中书
点。判下即本判郎官据状出给。
梁末帝 第 2b 页

** 褒韩建敕

许昌雄镇。太保韩建。朕用之布政。民耕盗止。久居其位。庶
可胜残矣。宜令中书门下。不计年月。勿议替移。

** 给宰臣餐钱敕

食人之食者。忧人之事。况丞相尊位。参决大政。而堂封未
给。且无餐钱。朕甚愧之。宜令日食万钱之半。

** 备雨潦敕

今载春寒颇甚。雨泽仍愆。司天监占。以夏秋必多霖潦。宜
令所在郡县。告喻百姓。备淫雨之患。

梁末帝 第 3a 页

** 修禳星灾敕

近者星辰违度。式在修禳。宜令两京及宋魏州。取此月至
五月。禁断屠宰。仍各于佛寺开建道场。以迎福应。

** 勒停御史郑观现任敕

国之重典。祀事为先。监察御史本虞不恪。今则众官晨兴
已到。御史日晏方来。既紊国章。难亏朝典。其郑观宜停见
任。

** 赐郑仁诲手敕

切虑德以朕至[兖]州行营。津置内人承侍。缘诸军在野。
梁末帝 第 3b 页
不可自安。令郑仁诲专心体。如德津置内人东来。便
须上闻约住。或取索鞍马。不得供应。如意坚确。即以手敕
示之。

** 授钱镠吴越国王册文

乃者有唐告终。王政日紊。妇寺乱常于内。蛮貊犯顺于边。
列镇张胆而相攻。大臣扪心而无措。惟思家族。遑恤朝廷。
朕起自兵戎。历阶节度。忧皇天之不吊。闵黎庶之倒悬。誓
众兴师。为民请命。东征西怨。共徯我后来苏。箪食壶浆。咸
若厥角坠地。竟以数州之力。大剪诸国之锋。历试诸艰。遂
梁末帝 第 4a 页
叨九锡。稽舜禹之禅。法隋唐之敕。天步多艰。人情习乱。因
商民之思纣。嗾桀犬以吠尧。职具不共。何所不至。咨尔上
柱国吴越王钱镠。山川毓秀。二五储精。以不世出之才。行
大有为之主。纳交伯府。翼戴中朝。靖淮甸之邪氛。不得紊
我王气。斩罗平之妖鸟。不得鸣我王郊。迨乎受禅之初。首
遣宣谕之使。颇知天命。不效狂谋。匪兼二国之封。曷奖尊
王之义。今遣使金紫光禄大夫尚书上柱国姚洎使副尚
书礼部主客员外罗衮持节备礼。胙土分茅。册尔为吴越
国王。呜呼。车徒万乘。何戎狄之不可膺。节制三方。何强梁
梁末帝 第 4b 页
之不可伏。矧百粤夏后驻跸之地。三吴泰伯肇封之疆。句
践用之以亲周。夫差因之而驾晋。方赖率三军而挺荆楚。
纠列国以平淮戎。允为东海屏藩。永保中原重镇。毋姑息
以败事。毋誇大以隳功。钦哉。其听朕命。

** 请车驾还京表

臣独兼四镇。迨事两朝。分数千里之封疆。受二十年之恩
渥。微同物类。犹解感知。忝齿人伦。宁忘报效。臣昨将兵士。
奔赴阙庭。寻过京畿。远迎车驾。初因幕吏。面奉德音。寻有
宰臣。频飞密札。或以京都纷扰。委制置于中朝。或以銮辂
梁末帝 第 5a 页
播迁。俾奉迎于近甸。臣是以远离藩镇。不惮疲劳。昨奉诏
书。兼宣口敕。令臣速抽兵士。且归本藩。仍遣百官。俾赴行
在。睹纶言于凤纸。若面丹墀。认御札于龙衣。如亲翠盖。然
知从来书诏。出自宰臣。每降宣传。皆非圣旨。致臣误将师
旅。遽入关畿。比令迎驾之行。翻挂胁君之过。臣今见与茂
贞要约。释两地猜嫌。早致万乘归京。以副八纮恳望。其宰
臣百官已下。非臣辄有阻留。伏乞诏赴行朝。以备还驾。

** 谕诸镇檄文

今月二十日得襄王伪诏。及朱玫文字。云田令孜胁迁銮
梁末帝 第 5b 页
驾。播越梁洋。行至半涂。六军变扰。遂至仓皇而晏驾。不知
弑逆者何人。永念丕基。不可无主。昨四镇藩后。推朕纂承。
巳于正殿受册毕。改元大赦者。李煴出自赘疣。名污藩邸。
智昏菽麦。识昧机权。李符掳之以塞辞。朱玫卖之以为利。
吕不韦之奇货。可见奸邪。萧世诚之土囊。期于匪夕。近者
当道径差健步。奉表起居。行朝现驻巴梁。宿卫比无骚动。
而朱玫胁其孤騃。自号台衡。敢首乱阶。明言晏驾。荧惑藩
镇。陵弱庙朝。(阙)

** 与蜀王建书

梁末帝 第 6a 页

夫唐虞致治。遵禅让之明文。汤武开基。允人神之至愿。必
有神器。是膺皇图。况古今迭代之期。英杰兴隆之数。莫不
上关天命。下顺人心。启王霸之宏基。为子孙之大计。咸遵
轨辙。并载编。且念与皇帝八兄。顷在前朝。各封异姓。土
茅分裂。皆超将相之尊。鱼雁往来。久约弟兄之契。欢盟甚
固。功业相推。俄隔绝于音尘。止因缘于閒谍。以至时衰土
德。运应金行。虽手足胼胝。粗平多难。而星辰符瑞。谬付厥
躬。当百辟之群情。极四方之积患。爰都河洛。用答乾坤。寻
闻皇帝八兄奄有西陲。尽朝三蜀。别尊位号。复统高深。一
梁末帝 第 6b 页
时皆贺于推崇。两国愿通于情好。徵曹刘之往制。各有君
臣。追楚汉之前踪。尝分疆宇。所冀同清夷夏。俱活生灵。载
籍具存。恢张无爽。去岁密闻风旨。遐慰寤思。愤岐陇之猖
狂。逼褒斜之封徼。欲资牵制。用速扫除。遂委永平军节度
使刘鄩。特遣行人。先道深意。旋巳径差精甲。将击妖巢。合
数镇之骁雄。鼓六师之威势。寻闻退遁。殆至灭亡。允谐犄
角之谋。尤得辅车之利。近并览同华奏报。皆进呈褒祥书
题。具悉事机。良多叹沃。今专驰卿列。备达衷怀。重论金石
之交。别卜埙篪之分。山河共永。日月长悬。瞻伫好音。言不
梁末帝 第 7a 页
尽意。今遣光禄卿卢玭阁门副使少府少监李元聊驰书
币。专戒道途。兼有微礼。具在别幅。谨白。
马一十匹。红缨络子鞍幞各一事。计红耳叱[:#AS-FBED:马发]马一匹。金
玉闹装四垂鞍辔一副。紫叱[:#AS-FBED:马发]马一匹。白玉装鞍辔一副。
白骢马一匹。金镀闹装鞍辔一副。乌叱[:#AS-FBED:马发]马一匹。金镀龙
凤五垂银鞍辔一副。乌叱[:#AS-FBED:马发]马一匹。金镀银闹装鞍辔一
副。白骢马一匹。金镀银闹装鞍辔一副。青叱[:#AS-FBED:马发]马一匹。里
花五垂银鞍辔一副。青叱[:#AS-FBED:马发]马一匹。陷金玉五垂鞍辔一
副。骝叱[:#AS-FBED:马发]马一匹。金镀闹装五垂银鞍辔一副。红耳叱[:#AS-FBED:马发]
梁末帝 第 7b 页
马一匹。金镀五垂闹装银鞍辔一副。又玉犀腰带杂物等。
计黄排方[:#AS-FBED:王弗]琳腰带一条。头尾顺鉠十二事。通牡丹犀排
方腰带一条。头尾顺鉠十二事。金香一十斤。麝香五十剂。
犀一十株。琥珀二十斤。玳瑁二百斤。金棱琉璃碗十只。银
棱秘色䤬锣二面。金花银装厨子一对。金花浑银裹龙凤
仪注枪四条。并鞘子犛牛红拂子全。金花银裹龙凤仪注
枪四十条。绫袋盛金铜甲二副。并副膊兜鍪全。又药物十
三位。计茯苓一十斤。茯神一十斤。酸枣仁五十斤。玉盐五
斤。新罗人蔘一十斤。牛膝一十斤。枳壳一十斤。五味子五
梁末帝 第 8a 页
斤。赤箭一十斤。鹿茸一十对。颗枣一千枚。羚羊角五对。牛
黄一百铢。右件药物等。或来从燕市。或贡自炎方。或馨香
能助于薰炉。或华妙可资于宝玩。光涵星斗。药有君臣。愿
伸两国之情。重固千年之约。愧非缛礼。粗达深衷。特希检
留。幸甚。谨白。

** 与契丹阿保机书

朕今天下皆平。惟有太原未服。卿能长驱精甲。径至新庄。
为我剪彼仇雠。与尔便行封册。

* 梁末帝
梁末帝 第 8b 页

帝讳瑱。初名友贞。太祖第四子。唐文德元年生。开平元年
封均王。乾化三年二月即位。改名锽。末年改今名。在位十
一年。年三十六。

** 即位改名制

朕仰膺天眷。近雪家雠。旋闻将相之谋。请绍祖宗之业。群
情见迫。三让莫从。祗受推崇。惧不负荷。方欲烝尝寝庙。禋
类郊丘。聿徵定体之辞。用表事神之敬。其或于文尚浅。在
理未周。亦冀随时。别图制义。虽臣子行孝。重更名于已孤。
而君父称尊。贵难知而易避。今则虔遵古典。详考前闻。允
梁末帝 第 9a 页
谐龟筮之占。庶合帝王之道。载惟凉德。尤愧嘉名。中外群
寮。当体朕意。宜改名锽。

** 给复宋亳等三十二州制

王者爱育万方。慈养百姓。恨不驱之以仁寿。抚之以淳和。
而炎黄有战伐之师。尧舜有干戈之用。谅不获已。其犹病
诸。然则去害除妖。兴兵动众。杀黑龙而济中土。刑白马而
誓诸侯。终能永逸暂劳。以至同文共轨。古今无异。方册具
存。朕以眇末之身。托亿兆之上。四海未乂。八年于兹。业业
兢兢。日慎一日。虽踰山越海。肃慎方来。而召雨徵风。蚩尤
梁末帝 第 9b 页
尚在。顾兹残孽。劳我大邦。将士久于战征。黎庶疲于力役。
本年木牛暂息。则师人有不爨之忧。流马尽行。则丁壮有
无聊之苦。况青春告谢。朱夏已临。妨我农时。迫我戎事。永
言大计。思致小康。宜覃在宥之恩。稍示殷忧之旨。用兵之
地。赋役实烦。不有蠲除。何使存济。除两京已放免外。应宋
亳辉颍郓齐棣滑郑濮沂密青登莱淄陈许均房襄邓沁
随陜华雍晋绛怀汝商等三十二州。应欠贞明四年已前
夏秋两税。并郓齐滑濮襄晋辉等七州。兼欠贞明四年巳
前营田课利物色等。并委租庸使逐州据其名额数目矜
梁末帝 第 10a 页
放。所在官吏。不得淹停制命。徵督下民。致恩泽不及于乡
闾。租税虚捐于帐籍。其有私放远年债负。生利过倍。自违
格条。所在州县。不在更与徵理之限。[兖]州城内。自张守进
违背朝廷。结连蕃寇。久劳攻讨。颇困生灵。言念伤残。寻加
给复。应天下见禁罪人。犯大辟合抵极刑者。宜示好生。特
令减死。除准格律常赦不原外。徒流以下。递减一等。左降
官未经量移者与量移。已量移者更与复资。

** 追复博王友文官爵诏

我国家赏功罚罪。必叶朝章。报德伸冤。敢欺天道。苟显违
梁末帝 第 10b 页
于法制。虽暂滞于岁时。终振大纲。须归至理。重念太祖皇
帝尝开霸府。有事四方。迨建皇朝。载迁都邑。每以主留重
务。居守难才。慎择亲贤。方膺寄任。故博王友文。才兼文武。
识达古今。俾分忧于在浚之郊。亦共理于兴王之地。一心
无易。二纪于兹。尝施惠于士民。实有劳于家国。去岁郢王
友圭。尝怀逆节。已露凶锋。将不利于君亲。欲窃窥于神器。
此际值先皇寝疾。大渐日臻。博王乃密上封章。请严宫禁。
因以莱州刺史授于郢王。友圭才睹宣头。俄行大逆。岂有
自纵兵于内殿。却翻事于东都。又矫诏书。枉加刑戮。仍夺
梁末帝 第 11a 页
博王封爵。又改姓名。冤耻两深。诳欺何极。伏赖上元垂祐。
宗社降灵。俾中外以叶谋。致遐迩之共怒。寻平内难。获剿
元凶。既雪耻于同天。且免讥于共国。朕方期遁世。敢窃临
人。遽迫推崇。爰膺缵嗣。冤愤既伸于幽显。霈泽宜及于下
泉。博王宜却复官爵。仍令有司择日归葬。

** 国忌辍朝诏

太祖皇帝六月二日大忌。朕闻姬周已还。并用通丧之礼。
炎汉之后。方行易月之仪。历代相沿。万几斯重。遂为故实。
难遽改更。朕顷遘家冤。近平内难。倏临祥制。俯迫忌辰。音
梁末帝 第 11b 页
容永远而莫追。号感弥深而难抑。将欲表宅忧于中禁。是
宜辍听政于外朝。虽异常仪。愿申罔极。宜辍五月二十二
日至六月二十九日朝参。军机急切公事。即不得留滞。并
仰画时闻奏施行。

** 辍朝答宰臣诏

朕闻礼非天降。固可酌于人情。事系孝思。谅无妨于国体。
今以甫临忌日。暂辍视朝。冀全哀戚之情。用表始终之节。
宰臣等累陈章表。备述古今。虑以万几之繁。议以五日之
请。虽兹恳切。难尽允俞。况保身方荷于洪基。敢言过毁。而
梁末帝 第 12a 页
权制获申于至性。必在得中。宜自今月二十九日辍至六
月七日。无烦抑请。深体朕怀。

** 分相魏为两镇诏

分疆裂土。虽赏勋劳。建节屯师。亦从机便。比者魏博一镇。
巡属六州。为河朔之大藩。实国家之巨屏。所分忧寄。允谓
重难。将叶事机。须期通济。但缘镇定贼境。最为魏博亲邻。
其次相卫两州。皆控泽潞山口。两道并连于晋土。分头常
寇于魏封。既须日有枝梧。未若俱分节制。免劳兵力。困奔
命于两途。稍泰人心。俾安居于终日。其相州宜建节为昭
梁末帝 第 12b 页
德军。以澶卫两州为属郡。以张筠为相州节度使。

** 答贺德伦

魏博寇敌接连。封疆悬远。凡于应赴。须在师徒。是以别建
节旄。各令捍禦。并镇则委魏博控制。泽潞则遣相卫枝梧。
咸遂便安。贵均劳逸。已定不移之制。宜从画一之规。至于
征伐事权。亦无定例。且临清王领镇之日。罗绍威守藩以
来。所领事衔。本无招讨。祗自杨师厚先除陜滑二帅。皆以
招讨兼权。因兹带过邺中。原本不曾落下。苟循事体。宁吝
施行。况今刘鄩指镇定出征。康怀英往邠岐进讨。祗令统
梁末帝 第 13a 页
率师旅。亦无招讨使衔。切宜遍谕群情。勿兴浮议。倚注之
意。卿宜体之。

** 赐镇南军节度使刘鄩诏

阃外之事。全付将军。河朔诸州。一旦沦没。劳师弊旅。患难
日滋。退保河壖。久无斗志。昨东面诸侯。奏章来上。皆言仓
储已竭。飞挽不充。于役之人。每遭擒掳。夙宵轸念。惕惧盈
怀。将军与国同休。当思良画。如闻寇敌。兵数不多。宜设机
权。以时剪扑。则予之负荷。无累先人。

** 以曹州刺史朱圭检校太傅充平卢军节度使诏
梁末帝 第 13b 页

行营诸军马步都虞候匡国军节度观察留后朱圭。昨以
寇戎未灭。兵革方严。所期朝夕之閒。克弭烟尘之患。每于
将帅。别注忧劳。而谢彦章孟审澄侯温裕忽搆异图。将萌
逆节。赖朱圭挺施贞节。密运沈机。果致枭擒。免资雠敌。特
加异殊之命。用旌忠孝之谋。便委雄藩。俾荷隆渥。可检校
太傅充平卢军节度淄青登莱等州观察处置押新罗渤
海两蕃等使兼行营诸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仍进封沛
国郡开国侯。

** 举废官诏

梁末帝 第 14a 页

应文武朝官。或有替罢多年。漂流在外者。宜令中书门下
量才除授。勿使栖迟。或有进士策名累年。未释褐者与初
任一官。已释褐者依前资叙用。

** 禁私度僧尼诏

两都左右街赐紫衣及师号僧。委功德使具名闻奏。今后
有阙。方得奏荐。仍须道行精至。夏腊高深。方得补填。每遇
明圣节。两街各许官坛度七人。诸道如要度僧。亦仰就京
官坛。仍令祠部给牒。今后只两街置僧录。诸道僧正并废。

** 赏赐诸军诏
梁末帝 第 14b 页

郊禋大礼。旧有渥恩。御殿改元。比无赏给。今则不循旧例。
别示特恩。其行营将士赏赉。已给付本家。宜令招讨使霍
彦威副招讨使王彦章陈州行营都指挥使张汉杰晓示
诸军知悉。

** 降封惠王友能为房陵侯诏

朕君临四海。子育兆民。惟持不党之心。庶叶无私之运。其
有齿予戚属。虽深敦叙之情。干我国经。难固含宏之旨。须
遵常宪。以示至公。特进检校太傅使持节陈州刺史兼御
史大夫上柱国食邑三千户惠王友能。列爵为王。颁条治
梁末帝 第 15a 页
郡。受元戎之寄任。处千里之封疆。就进官资。已登崇贵。时
加锡赉。以表优隆。宜切知恩。合思尽节。抚俗当申于仁政。
佐时期效于忠规。而狎彼小人。纳其邪说。忽称兵而向阙。
敢越境以残民。侵犯郊畿。惊挠辇毂。远迩咸嫉。谋画交陈。
及兴问罪之师。旋验知非之状。沥恳继陈于章表。束身愿
赴于阙庭。备述艰危。觊加宽恕。朕得不自为屈已。姑务安
仁。特施贷法之恩。盖举议亲之律。询于事体。抑有朝章。止
行退责之文。用塞众多之论。可降封房陵侯。于戏。君臣之
体。彼有不恭。伯仲之恩。予垂立爱。顾兹轻典。岂称群情。凡
梁末帝 第 15b 页
在臣寮。当体朕意。

** 奖王周诏

王周佐国贤臣。殿邦良帅。战伐之功显著。葺绥之政尤彰。
昨者殄寇澡山。总戎泾水。安边静塞。克施抚驭之方。察俗
观风。尽去烦苛之弊。备陈条件。足验公清。一方既洽于咏
歌。百姓顿期于苏息。王周宜赐诏奖。

** 褒安叔干诏

安叔干折狱惟良。化民有术。治彼无讼。使之知禁。鸣枹息
于砥路。茂草生于圜土。求之古人。何以臻此。三载考绩。不
梁末帝 第 16a 页
忘明允之能。五刑有服。无违中正之道。以斯为政。良可嘉
焉。

** 贷华温琪赃罪诏

朕若不与鞫究。谓予不念赤子。若遂行典宪。谓予不念功
臣。为子君者。不亦难乎。其华温琪所受赃宜宫给。代还所
讼之家。

** 授钱镠第三子传瑛驸马都尉赐镠敕

敕吴越国王钱镠。朕念敬尊元老。礼无出于父师。崇树华
姻。事莫先于婚媾。故金张贵族。方膺下嫁之荣。齐宋大邦。
梁末帝 第 16b 页
始称和鸣之兆。恭惟先帝与卿。素同盟约。誓扫寇雠。远裨
缔搆之功。终集兴隆之运。虽崇资厚禄。酬勋已极于当时。
而懿戚周亲。结分思联于奕世。寻期爱女。欲配高门。三边
未息于戎机。百两遂稽于宿诺。今朕祗膺天眷。获嗣皇图。
念三年无改之规。思二姓好逑之重。愿遵先旨。特举令仪。
况传瑛骊颔奇光。凤毛异彩。不俟折笄之训。已当压纽之
祥。妫汭名门。雅称太姬之匹。张敖显族。宜承元女之姻。是
用先降徽章。特加异数。擅斋坛之斧钺。兼台室之钧衡。既
明必复之徵。且展维私之分。料卿精识。体朕至怀。今授传
梁末帝 第 17a 页
瑛大同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驸马都
尉。兼加食邑八百户。

** 以寿春公主选驸马赐钱镠敕

敕。给事中韦彖等到镇选尚。今陈让恩命事具悉。卿六朝
元老。一代纯臣。挺金石之心。功参缔搆。识风云之会。力赞
邦家。歌钟不足以宣猷。册寻盈于编纪。所以先帝顷在
潜龙之际。欲敦鸣凤之文。择彼芝兰。聘于骨肉。及开张运
祚。巡狩寰区。虽妫汭降嫔。未行嘉礼。而晋原埋土。不享修
龄。朕去岁特辍近班。俾道遗训。冀谐良匹。别付至亲。卿又
梁末帝 第 17b 页
过执谦冲。远形辞避。且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将相联
荣。公王叠庆。岂无令器。可奉明恩。勿坚撝抑之仪。速副选
求之旨。伫行制命。勉沃朕怀。钦重之馀。延瞩无已。

** 选钱镠十五子传璟为驸马赐镠敕

卿功高鼎铉。爵极土茅。光纪年系月之书。等巢阁负图之
瑞。朕自惟寡薄。猥荷基扃。唯于旧勋。敢坠先志。所以再谋
选尚。用洽姻亲。况卿男传璟。学礼闻诗。资忠履孝。前代则
何郎风貌。克著嘉名。近朝则郭令功崇。爰推爱子。既臻具
美。须降明恩。俾升右揆之荣。兼正九卿之秩。奉车增贵。鸣
梁末帝 第 18a 页
玉趋朝。骋骐骥之修途。契凤凰之吉兆。眷恋之外。慰沃良
深。今授传璟检校尚书右仆射守司农卿驸马都尉。已从
别敕处分。想宜知悉。

** 命钱镠进取海南刘岩敕

敕曰。朕闻越纪乱常。前王无赦。惩恶劝善。有国不私。苟罪
恶以显彰。在刑名而何逭。其有身当殊宠。既受国恩。敢行
不轨之心。具验速辜之迹。颁行典宪。仍令诘诸。靖海建武
等军节度使上柱国平南王刘岩。顷因乃父。发迹本藩。寻
赖其兄。致身宾席。受先朝之拔擢。极上将之宠权。念其尊
梁末帝 第 18b 页
奖之诚。许继藩宣之任。乃自行军之职。继膺推毂之恩。秩
进三司。位同四辅。自朕获承大宝。累进崇资。一门无比其
超荣。百世岂畴其宠耀。而敢飞章不纪。希宠无厌。始求都
统四邻。后请封王南越。贪饕斯甚。踰僭无阶。朕每含容。再
伸优渥。授之东镇。加以南平。比罔思止足。益恣凶狂。妄称
汉室遗宗。欲继尉佗丑迹。结连淮海。阻塞梯航。徒惑远方。
僭称大号。在人情而共弃。岂天道以能容。宜命讨除。用清
逆乱。尔天下兵马都元帅钱镠。志扶社稷。任总兵师。每兴
愤激之辞。愿举诛夷之令。是用俾尔元老。讨彼叛臣。先行
梁末帝 第 19a 页
夺爵之文。爰举摧凶之典。刘岩在身官爵。并宜削夺。于戏。
将相重任。子孙殊荣。不能常守于藩修。而乃自干于国典。
指凶残而必取。念染污以将新。非我无终始之恩。实彼有
满盈之罪。凡百珍重。悉体朕怀。

** 改元德音

朕闻惟辟动天。惟圣时宪。故君为善则降之以福。为不善
则降之以灾。朕以眇末之身。托于王公之上。不能荷先帝
艰难之运。所以致苍生涂炭之危。兵革荐兴。灾害仍集。内
省厥咎。盖由朕躬。故北有边裔狡逞之师。西有蒲同乱常
梁末帝 第 19b 页
之旅。连年战伐。积岁转输。虔刘我士民。侵据我郡邑。师无
宿饱之馈。家无担石之储。而又水潦为灾。虫蝗作沴。戒谴
作于上。怨咨闻于下。而况骨肉之内。窃弄干戈。畿甸之中。
辄为陵暴。但责躬而罪己。敢怨天以尤人。盖朕无德以事
上穹。无功以及兆庶。不便于时者未能去。有益于民者未
能行。处事昧于酌中。发令乖于至当。招致灾患。引翼祸殃。
罪在朕躬。不敢自赦。夙夜是惧。寝食靡宁。将励已以息灾。
爰布泽而从欲。今以薰风方扇。旭日初升。朔既视于正阳。
历宜更于嘉号。庶惟新之令。敷华夏以同欢。期克念之心。

梁末帝 第 20a 页
与皇王而合道。其贞明七年宜改为龙德元年。应天下见
禁罪人。除大辟罪外。递减一等。德音到后。三日内疏理讫
奏。应欠贞明三年四年诸色残欠五年六年夏税残税并
放。侍卫亲军及诸道行营将士。等第颁赐优赏。已从别敕
处分。左降官与量移。已经量移者与复资。长流人各移近
地。已经移者许归乡里。前资朝官。寄寓远方。仰长吏津置
赴阙。内外文武常参官节度使留后刺史。父母亡殁者。并
与封赠。公私债负。纳利及一倍已上者。不得利上生利。先
经阵殁将校。各与追赠。
梁末帝 第 20b 页

** 报典军赵岩书

夷门太祖创业之地。居天下之冲。北拒并汾。东至淮海。国
家藩镇。多在厥东。命将出师。利于便近。若都洛下。非良图
也。公等如坚推戴。册礼宜在东京。贼平之日。即谒洛阳陵
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