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十七
卷九十七 第 22b 页
钦定全唐文卷九十七

卷九十七 第 1a 页
 高宗武皇后(三)

** 请亲祭地祇表

伏寻登封之礼。远迈古先。而降禅之仪。窃为未允。其祭地
祇之日。以太后昭配。至于行事。皆以公卿。以妾愚诚。恐未
周备。何者。乾坤定位。刚柔之义巳殊。经义载陈。中外之仪
斯别。瑶坛作配。既合于方祇。玉豆荐芳。实归于内职。况推
尊先后。亲飨琼筵。岂有外命宰臣。内参禋祭。详于至理。有
紊徽章。但礼节之源。虽兴于昔典。而升降之制。尚缺于遥
卷九十七 第 1b 页
图。且往代封岳。虽云显号。或因时省俗。意在寻仙。或以情
觊名。事深为己。岂如化被乎四表。推美于神宗。道冠乎二
仪。归功于先德。宁可仍遵旧轨。靡创彝章。妾谬处椒闱。叨
居兰掖。但以职惟中馈。道属于烝尝。义切奉先。理光于蘋
藻。罔极之思。载结于因心。祗肃之怀。实深于明祀。但妾早
乖定省。巳阙侍于晨昏。今属崇禋。岂敢安于帷帟。是故驰
情夕寝。眷嬴里而翘魂。謺虑宵兴。仰梁郊而耸念。伏望展
礼之日。总率六宫内外命妇。以亲奉奠。冀申如在之敬。式
展虔拜之仪。积此微忱。巳淹气序。既属銮舆将警。奠璧非
卷九十七 第 2a 页
赊。辄效丹心。庶裨大礼。冀圣朝垂则。永播于芳规。萤烛末
光。增辉于日月。

** 请父在为母终三年服表

夫礼缘人情而立制。因时事而为范。变古者未必是。循旧
者不足多也。至如父在为母。服止一期。虽心丧三年。服由
尊降。窃谓子之于母。慈爱特深。非母不生。非母不育。推燥
居湿。咽苦吐甘。生养劳瘁。恩斯极矣。所以禽兽之情。犹知
其母。三年在怀。理宜崇报。若父在为母。服止一期。尊父之
敬虽周。报母之慈有阙。且齐衰之制。足为差减。更令周以
卷九十七 第 2b 页
一期。恐伤人子之志。今请父在为母。终三年之服。

** 劳姚璹玺书

夫严霜之下。识贞松之擅奇。疾风之前。知劲草之为贵。物
既有此。人亦宜哉。卿早荷朝恩。委任斯重。居中作相。宏益
巳多。防边训兵。心力俱尽。岁寒无改。终始不渝。乃眷蜀中。
氓俗殷杂。久缺良守。敝于侵渔。政以贿成。人无厝足。是用
命卿出镇。寄兹存养。果能揽辔澄清。下车整肃。吏不敢犯。
奸无所容。前后纠擿。盖非一绪。贪残之伍。屏迹于列城。剽
夺之俦。遁形于外境。讵劳期月。康此黎元。言念德声。良深
卷九十七 第 3a 页
嘉尚。宜布琅邪之化。当以豫州为法。

** 喻刘仁轨玺书

今以皇帝谅闇不言。眇身且代亲政。远劳劝诫。复表辞衰
疾。惓望既衰。徊徨失据。又云。吕后见嗤于后代。禄产贻祸
于汉朝。引喻良深。愧慰交集。公忠贞之操。终始不渝。劲直
之风。古今罕比。初闻此语。能不惘然。静而思之。是为龟镜。
且端揆之任。仪刑百辟。况公先朝旧德。遐迩具瞻。愿以匡
救为怀。无以暮年致请。

** 劳娄师德书
卷九十七 第 3b 页

卿素积忠勤。兼怀武略。朕所以寄之襟要。授以甲兵。自卿
受委北陲。总司军任。往还灵夏。检校屯田。收率既多。京坻
遽积。不烦和籴之费。无复转输之艰。两军及北镇兵。数年
咸得支给。勤劳之诚。久而弥著。览以嘉尚。欣悦良深。

** 赐少林寺僧书

暑将阑。炎序弥溽。山林静寂。梵宇清虚。宴坐经行。想当
休愈。弟子前随凤驾。过谒鹫岩。观宝塔以徘徊。睹先妃之
净业。薰修之所。犹未毕功。一见悲惊。万感兼集。攀光宝树。
载深风树之哀。吊影珠泉。更积寒泉之思。弟子自惟薄祜。

卷九十七 第 4a 页
镇切茕怀。每届秋期。倍轸摧心之痛。炎凉递运。逾添切骨
之哀。未极三旬。频钟二忌。恨乘时而更恨。悲践露而逾悲。
惟托福田。少申荒思。今欲续成先志。重置庄严。故遣三思
赍金绢等物往彼。就师平章。幸识斯意。即务修营。望及讳
辰。终此功德。所冀罄斯诚恳。以奉津梁。稍宣资助之怀。微
慰茕迷之绪。略书示意。指不多云。

** 赐胡洞真天师书

先生道位高尚。早出尘俗。如轩历之广成。汉朝之河上。遂
能不远千里。来赴三川。日御先开。望霓裳之渐远。天津后
卷九十七 第 4b 页
渡。瞻鹤盖以方遥。空睇风云。惆怅无巳。傥蒙九转之馀。希
遗一丸之药。

** 方广大庄严经序

朕闻真空无象。非象教无以译其真。实际无言。非言绪无
以诠其实。是以龙宫法镜。圆照匝于三千。鹫岭元门。方广
周于百亿。师无师之智。必藉修多。学无学之宗。终资祗夜。
自金人感梦。宝偈方传。贝叶灵文。北天之训逾远。贯华微
旨。西秦之译更新。大乘小乘。逗根机而演教。半字满字。逐
权实而相晓。睿唐御宇。载叶昌期。代传三圣。年将七十。舜
卷九十七 第 5a 页
河与定水俱清。尧烛与慈灯并照。缁衣西上。宁惟法显之
流。白马东来。岂直摩腾之辈。大宏释教。谅属兹辰。朕爰自
幼龄。归心彼岸。务广三明之路。思崇八正之门。往者夙搆
闵凶。遽违严荫。近以孝诚无感。复背慈颜。露草之恨日深。
风树之悲镇切。凡是二亲之所蓄用。两京之所旧居。莫不
总结招提之宇。咸充无尽之藏。仍集京城大德等凡有十
人。共中天竺国三藏法师地婆诃罗。于西太原寺同译经
论。法师等并业邻初地。道驾弥天。为佛法之栋梁。乃慧海
之舟楫。前后翻译。凡有十部。以垂拱元年岁次大梁。月旅
卷九十七 第 5b 页
夷则。汗青方就。装缥毕功。甘露之旨既深。大云之喻方远。
庶永垂沙劫。广济尘区。传火之义自明。泻瓶之辩逾润。朕
以虚昧。钦承顾托。常愿绍隆三宝。安大宝之鸿基。发挥八
圣。固先圣之丕业。所以四句微言。极提河之深致。一音妙
义。尽庵园之奥旨。击大法鼓。响振于无閒。吹大法螺。声通
于有顶。为闇室之明炬。实昏衢之慧月。菩提了义。其在兹
乎。部帙条流。列之于后。

**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著。

卷九十七 第 6a 页
虽万八千岁同临有截之区。七十二君讵识无边之义。由
是人迷四忍。轮回于六趣之中。家缠五盖。没溺于三途之
下。及夫鹫岩西峙。象驾东驱。慧日法王。超四大而高视。中
天调御。越十地以居尊。包括铁围。延促沙劫。其为体也。则
不生不灭。其为相也。则无去无来。念处正勤。三十七品为
其行。慈悲喜舍。四无量法运其心。方便之力难思。圆对之
机多绪。混太空而为量。岂算数之能穷。入纤芥之微区。匪
名言之可述。无得而称者。其唯大觉欤。朕曩劫植因。叨承
佛记。金山降旨。大云之偈先彰。玉扆披祥。宝雨之文后及。
卷九十七 第 6b 页
加以积善馀庆。俯集微躬。遂得地平天成。河清海晏。殊祥
绝瑞。既日至而月书。贝牒灵文。亦时臻而岁洽。踰海越漠。
献琛之礼备焉。架险航深。重译之词罄矣。大方广佛华严
经者。斯乃诸佛之密藏。如来之性海。视之者莫识其指归。
挹之者罕测其涯际。有学无学。志绝窥觎。二乘三乘。宁希
听受。最胜种智。庄严之迹既隆。普贤文殊。愿行之因斯满。
一句之内。包法界之无边。一毫之中。置刹土而非隘。摩竭
陀国肇兴妙会之缘。普光法堂爰敷寂灭之理。缅惟奥义。
译在晋朝。时踰六代。年将四百。然一部之典。才获三万馀
卷九十七 第 7a 页
言。唯启半珠。未窥全宝。朕闻其梵本。先在于阗国中。遣使
奉迎。近方至此。既睹百千之妙颂。乃披十万之正文。粤以
證圣元年岁次乙未。月旅姑洗。朔惟戊申。以其十四日辛
酉。于大遍空寺亲受笔削。敬译斯经。遂得甘露流津。预梦
庚申之夕。膏雨洒润。后覃壬戌之辰。式开实相之门。还符
一味之泽。以圣历二年岁次己亥十月壬午朔八日己丑
缮写毕功。添性海之波澜。廓法界之疆域。大乘顿教。普被
于无穷。方广真诠。遐该于有识。岂谓后五百岁。忽奉金口
之言。娑婆界中。俄启珠函之秘。所冀阐扬沙界。宣畅尘区。
卷九十七 第 7b 页
并两曜而长悬。弥十方而永布。一窥宝偈。庆溢心灵。三复
幽宗。喜盈身意。虽则无说无示。理符不二之门。然因言显
言。方阐大千之意。辄申鄙作。爰题序云。

** 三藏圣教序

盖闻大乘奥典。光秘赜于琼编。三藏元枢。著灵文于宝偈。
斯乃牢笼系象。演畅幽深。虽第一义空。名言之路双绝。诸
法无相。听说之理兼忘。然则发启善根。实资开导。宏宣妙
旨。终寄显扬。至若鹿野初开。俨尊容于常住。龙宫载辟。缄
舍利于将来。所以地涌全身。为證说经之兆。空悬宝殿。爰
卷九十七 第 8a 页
标阐法之徵。八万四千。分布阎浮之境。三十六亿。庄严平
等之居。敷演一音。则随类而解。广陈三句。则劫寿难穷。自
夜掩周星。宵通汉梦。玉毫流彩。式彰东渐之风。金口传芳。
遂睹后秦之译。修多祗夜之秘躅。因缘譬喻之要宗。授记
之与本生。方广之与论议。虽立名差别。而究理不殊。同归
实相之源。并凑涅槃之会。朕幼崇释教。夙慕归依。思欲运
六道于慈舟。迥超苦海。驱四生于彼岸。永离盖缠。穷贝牒
之遗文。集蜂台之秘箓。今于大福先寺翻译院所更译斯
经。所言入定不定印经者。此明退不退之心。前二后三。虽
卷九十七 第 8b 页
有迟速。如来设教。同趣菩提。既显神咒之功。庄严最上。爰
述下生之记。说法度人。三藏法师义净等。并缁俗之纲维。
绀坊之龙象。德包初地。道轥弥天。光我绍隆之基。更峻住
持之业。以久视元年岁次庚子五月五日缮写毕功。重开
甘露之门。方布大云之荫。所冀芥城数极。鸟笔犹传。拂石
年穷。树经无泯。宏济覃于百亿。迁拔被于恒沙。部帙条流。
列之于左。

** 夏日游石淙诗序

若夫圆峤方壶。涉沧波而靡际。金台玉阙。陟县圃而无阶。

卷九十七 第 9a 页
唯闻山海之经。空览神仙之记。爰有石淙者。即平乐涧也。
尔其近接嵩岭。俯届箕峰。瞻少室兮若莲。睇颍川兮如带。
既而蹑崎岖之山径。荫蒙密之藤萝。汹涌洪湍。落虚潭而
送响。高低翠壁。列幽涧而开筵。密叶舒帷。屏梅氛而荡燠。
疏松引吹。清麦以含凉。就林薮而王心神。对烟霞而涤
尘累。森沈丘壑。即是桃源。淼漫平流。还浮竹箭。纫薜荔而
成帐。耸莲石而如楼。洞口全开。溜千年之芳髓。山腰半坼。
吐十里之香粳。无烦昆阆之游。自然形胜之所。当使人题
䌽翰。各写琼篇。庶无滞于幽栖。冀不孤于泉石。各题四韵。
卷九十七 第 9b 页
咸赋七言。

** 新译大乘入楞伽经序

盖闻摩罗山顶。既最崇而最严。楞伽城中。实难往而难入。
先佛宏宣之地。曩圣修行之所。爰有城主。号罗婆那。乘宫
殿以谒尊颜。奏乐音而祈妙法。因鬘峰以表兴。指藏海以
明宗。所言入楞伽经者。斯乃诸佛心量之元枢。群经理窟
之妙键。广喻幽旨。洞明深意。不生不灭。非有非无。绝去来
之二途。离断常之双执。以第一义谛。得最上妙珍。体诸法
之皆虚。知前境之如幻。混假名之分别。等生死于涅槃。大
卷九十七 第 10a 页
慧之问初承。法王之旨斯发。一百八义。应实相而离世閒。
三十九门。破邪见而宣正法。晓名相之并假。袪妄想之迷
衿。依正智以会如如。悟缘起而归妙理。境风既息。识浪方
澄。三自性皆空。二无我俱泯。入如来之藏。游解脱之门。原
此经文。来自西国。至若元嘉建号。跋陀之译未宏。延昌纪
年。流支之义多舛。朕虔思付嘱。情切绍隆。以久视元年岁
次庚子。林钟纪律。炎帝司辰。于时避暑箕峰。观风颍水。三
阳宫内。重出斯经。讨三本之要诠。成七卷之了教。三藏沙
门于阗国僧实又难陀大德大福先寺僧复礼等。并名追
卷九十七 第 10b 页
安远。德契腾兰。袭龙树之芳猷。探马鸣之秘府。戒香与觉
花齐馥。意珠共性月同圆。故能了达冲微。发挥奥赜。以长
安四年正月十五日缮写云毕。自惟菲薄。言谢圭璋。顾四
辩而多惭。瞻一乘而罔测。难违缁俗之请。强申翰墨之文。
词拙理乖。弥增愧恧。伏以此经微妙。最为希有。所冀破重
昏之暗。传灯之句不穷。演流注之功。涌泉之义无尽。题目
品次。列于后云。

** 臣轨序(轨一作范)


盖闻惟天著象。庶品同于照临。惟地含章。群生等于亭育。

卷九十七 第 11a 页
朕以庸昧。忝位坤元。思齐厚载之仁。式罄普覃之惠。乃中
乃外。思养之志靡殊。惟子惟臣。慈诱之情无隔。愿申殚恳。
上翊紫机。爰洎众僚。聿匡元化。伏以天皇明逾则哲。志切
旁求。簪裾总川岳之灵。珩佩聚星辰之秀。群英莅职。众彦
分司。足以广扇淳风。长隆宝祚。但母之于子。慈爱特深。虽
复巳积忠良。犹且思垂劝励。昔文伯既达。仍加喻轴之言。
孟轲巳贤。更益断机之诲。良以情隆抚字。心欲助成。比者
太子及王。巳撰修身之训。群公列辟。未敷忠告之规。近以
暇辰。游心文府。聊因炜管。用写虚襟。故缀叙所闻。以为臣
卷九十七 第 11b 页
轨一部。想周朝之十乱。爰著十章。思殷室之两臣。分为两
卷。所以发挥德行。镕范身心。为事上之轨模。作臣下之绳
准。若乃遐想[绵]载。眇鉴前修。莫不元首居尊。股肱宣力。资
栋梁而成大厦。凭舟楫而济巨川。唱和相依。同功共体。然
则君亲既立。忠孝形焉。奉国奉家。率由之道宁二。事君事
父。资敬之途斯一。臣主之义。其至矣乎。休戚是均。可不深
鉴。夫丽容虽丽。犹待镜以端形。明德虽明。终假言而荣行。
今故以兹所撰。普锡具僚。诚非笔削之工。贵申裨道之益。
何则。正言斯重。元珠比而尚轻。巽语为珍。苍璧喻而非宝。

卷九十七 第 12a 页
是知赠人以财者。唯申即目之欢。赠人以言者。能致终身
之福。若使佩兹箴戒。同彼韦弦。修己必顾其规。立行每观
其则。自然荣随岁积。庆与时新。家将国而共安。下与上而
俱泰。察微之士。所宜三思。庶照鄙诚。敬终高德。凡诸章目。
列于后云。

** 乾陵述圣记

朕闻阳耀阴凝。混元所以(阙二字)天覆地(阙十一字)高宗见之矣。
粤若稽古帝唐神(阙)俱为薙草之场。[:#AS-FBEF:●]口[:#AS-FBED:●]([:#AS-FEA7:●]
[:#AS-FBEC:●]木)[:#AS-FBF0:●]
[:#AS-FBEF:●]口[:#AS-FBED:●]([:#AS-FEA7:●]
[:#AS-FBEC:●]木)[:#AS-FBF0:●]齐萌。同变乱麻
之域。高祖神尧皇帝晦电凝祯。流虹降祉。钟昊穹之眷命。
卷九十七 第 12b 页
(阙三字)(阙二字)太宗文武圣皇帝资灵宝纬。挺睿金英。禀赤
帝于南宫。(阙)地而殪封狶。歼猬结而殄鸱张。畴野裂而阪
泉震。白波静而(阙)扆临明台而养正。坐衢室以居尊。宵衣
兢若厉之怀。旰食(阙三字)(阙)高宗大帝焉爰初在孕。及乎
载诞。见龙登寝。其宵有梦象之符休(阙)大帝之怀紫翼锦
鳞。与常有异。排黼帷而莫惧。依绣(阙一字)而无(阙二字)圣后曰
乌为慈孝之鸟。复是太阳之精。天意若曰。此儿其以爱(阙)
化方流初涉艺门。生知自远。若砥金之含彩。同莹玉之开
(阙)不充行莫能正履。衣未尝解带。暨阴明落照。柔范韬仪。

卷九十七 第 13a 页
(阙)埋玺于相思殿前。因告天地明祇及山川群望曰。当玺
而立(阙)在庭分陕聿谐其望。执金按道(阙一字)(阙一字)慕其
荣于是式降(阙)之计不谋同发一旦(阙一字)收是知殷忧以
启圣明。多难以(阙)试之功文武斯极。又尝监和御药。手持
入进。属太(阙)以惰职废农基以触围惊仗天威震怒。立命
斩之。(阙)戈战(阙一字)戎夏克清。独有浿水亏风。丸山阻顺。皇
赫斯怒。(阙)战之气(阙一字)居百步之中。大帝莫能自安。魂胆
(阙)而以远涉之劳。时有不豫。令大帝总知军国。閒日(阙)
太宗命大帝承旨玉阶。即令敷畅(阙)
[:#AS-FBA8:●]太宗抚大帝颊而
卷九十七 第 13b 页
言曰。吾闻(阙)(阙)集紫庭地含梧野之哀。山起祚宫(阙)
物岂余(阙二字)(阙二字)哉侍臣衔涕敦劝。扶而(阙)先忌则潜
泣累晨。泽奉遗圈。则凝哀永日。因(阙)之镜欤好生恶煞之
(阙一字)财成有截。雨施云行之惠。沐浴(阙)其源而春赏秋罚。
(阙二字)攀槛思闻逆耳之言。瞽说狂词(阙)焕乎天文架丹(阙一
字)而首出矣。(阙一字)材兼运杖仁义以明威。(阙)官贻后昆而
作范。刘台罢构。姬沼弗营。宝驷咸归(阙)畜而(阙二字)皇之神
务焉。想空谷以载怀。望中林而式(阙)刑不怒而威。不言而
信。去罚寔由于一德。胜残无(阙)凝甘(阙三字)而湛夜瑞萐荐
卷九十七 第 14a 页
摇风之影祥(阙)万骑(阙二字)披月于云[:#AS-FBEF:●]山[:#AS-FBEC:●]
[:#AS-FEE6:●]
[:#AS-FBEC:●]山[:#AS-FBF0:●]转星闉(阙)谋臣
若雨。猛将如云。竞献九攻之能。争(阙)九天偏将暂动戎麾
俄清十角(阙)逍遥而访道。思窅眇以寻真。或转旆萧关。或
(阙)巳崩(阙三字)(阙二字)(阙一字)舄而凝哀捧遗弓而(阙)仁况
又神圣文武并(阙一字)谥今故因仍旧(阙)(阙一字)之词英岂
能(阙一字)圣海之遥源叙(阙)始(阙一字)敬养允副因心近者(阙一
字)远之初茔兆(阙)自古圣皇。咸遵菲葬。谷林稽岭。唯闻简
素(阙)因天造无待人功。微将所习之书。以示不忘(阙)而(阙一
字)符隐翠柏而成象。石呈永固(阙)将归上京。崩诉穹旻。志
卷九十七 第 14b 页
期攀(阙)(阙一字)茹荼之恨(阙一字)尽唯思赞述。少慰抽摧。但
(阙)

** 织锦回文记

前秦苻坚时。秦州刺史扶风窦滔妻苏氏。陈留令武功道
质第三女也。名蕙。字若兰。识知精明。仪容秀丽。谦默自守。
不求显扬。行年十六。归于窦氏。滔甚敬之。然苏性近于急。
颇伤嫉妒。滔字连波。右将军子真之孙。朗之第二子也。风
神秀伟。该通经史。允文允武。时论高之。苻坚委以心膂之
任。备历显职。皆有政闻。迁秦州刺史。以忤旨谪戍燉煌。会
卷九十七 第 15a 页
坚寇晋襄阳虑有危逼。藉滔才略。乃拜安南将军。留镇襄
阳焉。初滔有宠姬赵阳台。歌舞之妙。无出其右。滔置之别
所。苏氏知之。求而获焉。苦加捶辱。滔深以为憾。阳台又专
形苏氏之短。谄毁交至。滔益忿焉。苏氏时年二十一。及滔
将镇襄阳。邀其同往。苏氏忿之。不与偕行。滔遂携阳台之
任。断其音问。苏氏悔恨自伤。因织锦回文。五䌽相宣。莹心
耀目。其锦纵横八寸。题诗二百馀首。计八百馀言。纵横反
覆。皆成章句。其文点画无缺。才情之妙。超今迈古。名曰璇
玑图。然读者不能尽通。苏氏笑而谓人曰。徘徊宛转。自成
卷九十七 第 15b 页
文章。非我佳人。莫之能解。遂发苍头。赍致襄阳焉。滔省览
锦字。感其妙绝。因送阳台之关中。而具车徒盛礼。邀迎苏
氏。归于汉南。恩好愈重。苏氏著文词五千馀言。属隋季丧
乱。文字散落。追求不获。而锦字回文。盛见传写。是近代闺
怨之宗。旨属文士。咸龟镜焉。朕听政之暇。留心坟典。散帙
之次。偶见斯图。因述若兰之才。复美连波之悔过。遂制此
记。聊以示将来也。如意元年五月一日。大周天册金轮皇
帝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