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哀帝
哀帝 第 21b 页
钦定全唐文卷九十三

哀帝 第 1a 页

* 哀帝

帝讳柷。昭宗第九子。景福元年生。乾宁四年封辉王。名祚。
天复三年二月拜开府仪同三司。充诸道兵马元帅。天祐
元年八月。朱全忠矫昭宗遗诏立为皇太子。改今名。寻即
位。四年三月。禅位于梁。梁奉帝为济阴王。迁于曹州。开平
二年二月遇害。在位四年。年十七。谥曰哀。后唐明宗追谥
曰昭宣光烈孝皇帝。

** 授杨涉平章事制
哀帝 第 1b 页

门下。持钧轴以燮阴阳。是资至德。掌地征而富邦国。必仗
通才。难虚作砺之求。式叶为霖之望。金紫光禄大夫守尚
书吏部侍郎上柱国宏农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杨涉。代
袭轩裳。业通坟典。践履华冑。周旋大寮。陈太邱雅尚清贫。
葛稚川不贪荣禄。绰有休问。喧在群言。往典贡闱。则文行
兼采。近司铨管。则清浊咸分。至必可称。动皆垂范。朕嗣守
丕祚。虔思小康。是用授以钧衡。委之征赋。尔其克申蕴蓄。
用副旁求。使干戈速偃于四郊。玉帛继归于内帑。仍司仙
殿。更重化源。勉辅冲人。臻于理道。可尚书吏部侍郎同中
哀帝 第 2a 页
书门下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判户部事。散官勋封并
如故。

** 授裴枢崔远左右仆射制

门下。入则秉钧衡而凝庶政。出则正冠冕以长百寮。式资
夙旧之臣。咸谓重难之地。银青光禄大夫守尚书右仆射
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太清宫使宏文馆大
学士延资库使诸道盐铁转运等使上柱国河东郡开国
侯食邑一千户裴枢。周事四朝。慎守三纪。再持国柄。屡竭
吁谟。光禄大夫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
哀帝 第 2b 页
事监修国史上柱国博陵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崔远。语
默有程。得丧无扰。中枢荐履。尽瘁克彰。俱宣夙夜之勤。备
罄匡扶之业。是用均其劳逸。显尔便蕃。燮调暂辍于剧权。
师长并资于硕望。无亏懿效。式使当仁。或增疏爵之荣。更
表优贤之礼。枢可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仆射。仍进封开国
公。加食邑一千户。勋如故。远可守尚书右仆射。散官勋封
并如故。

** 贬陆扆王溥制

朕以凉德。获嗣丕图。将宏至公。以凝庶绩。宪章不滥。赏罚
哀帝 第 3a 页
惟宜。俾恢理政之风。用正纪纲之典。其有常居宰辅。但协
奸邪。苟玉石之未分。则稂莠而将茂。须行黜责。用致澄清。
吏部尚书陆扆。早以文儒。亟扬华显。自先皇帝议征嵏陇。
而扆确有救论。果犯雷霆。旋经迁贬。其后托茂贞之势援。
凭阉监之梯媒。寻复旧官。再升重位。惟知周比。宁务燮和。
迩来多难。罔不由此。工部尚书王溥。亦茂贞奥主。崔允门
人。骤历禁闱。俄尘衮职。但恣诡随之志。曾无匪懈之称。崔
允既寘严诛。而溥独居清列。况朕恭承大宝。思拯彝伦。非
为洗垢求瑕。但冀惩恶劝善。兼宜斥于外掾。不可容在中
哀帝 第 3b 页
台。尚谓宽恩。勉当省过。扆可濮州司户参军。溥可淄州司
户参军。

** 责授柳璨密州司户制

明罚饬法。固有彝章。惩恶除邪。用摅众怒。责授官登州刺
史柳璨。素矜憸巧。每务回邪。幸以庸才。骤持重柄。曾无微
效。显负明恩。诡谲多端。包藏莫测。但结连于凶险。独倾陷
于贤良。罪既贯盈。理宜窜殛。尚处一麾之独任。亏三尺之
常刑。将塞群言。须行重典。自贻颠覆。无或怨尤。可贬密州
司户参军。

哀帝 第 4a 页

** 允群臣请停亲送山陵诏

朕以痛深创钜。园陵有期。冀当复土之辰。以慰终天之报。
而公卿大臣。敷陈典故。援引今古。以为一日万几。不可斯
须而旷。既执礼而愈切。难顺情而有违。深抑荼蓼之哀怀。
俯徇股肱之谠议议。爰因晨省。巳启慈颜。倍极哀摧。勉从来
请。

** 许宰臣巳下游宴诏

朕以宰臣巳下。常拘官局。罕获欢娱。今膏泽不愆。丰年有
望。将臻上瑞。宜示优恩。及此芳辰。当兹丽景。稍令暇逸。俾
哀帝 第 4b 页
务游从。宜令自今月十二日至十六日。各令逐便。选胜游
宴。

** 修省诏

朕以宿麦未登。时阳久亢。虑阙粢盛之备。轸予宵旰之忧。
所宜避正位于宸居。减珍羞于常膳。谅惟眇质。深合罪躬。
庶期昭感之祥。以致滂沱之泽。今月八日巳后。不坐正殿。
及减常膳。

** 改上清宫为太清宫诏

元元皇帝肇基圣绪。敷佑神孙。璿派灵长。共乾坤而莫极。

哀帝 第 5a 页
瑶图坚固。与日月而无穷。是以我朝追崇。奕叶昭祀。礼因
尊祖。爰陈恭敬之文。事惟求真。且异虚无之旨。比者当如
九庙。别置一宫。东迁以来。欲修奉而未暇。北观之内。遂荐
享以从宜。每备粢盛。靡稽古实。祝史正辞而追远。虽属犹
龙。宰臣肃拜于当阳。如求罔象。徒陈玉斝。莫对琼彝。璨练
达旧章。振举重职。爰思改作。颇谓协宜。庶不愆而不忘。致
来顾而来享。又寻元圃。如得濑乡。古殿閟清。乔木阴翳。可
以仰规紫府。便号清宫。舍短从长。斯为智士。寻源正始。实
赖贤臣。合议允俞。殊可嘉奖。
哀帝 第 5b 页

** 注拟专委三铨诏

设官分职。各有司存。铨衡既任于吏曹。除授宁烦于宰执。
但所司注拟。申到中书。过验酌量。苟或差舛。难可尽定。近
年除授。其徒实繁。占选部之阙员。择切当之优便。遂使三
铨注拟之閒。皆旷职务。且以宰臣所任提举。百辟唯务公
平。将致无私。克臻有道。应天下州府令录。并委吏部三铨
注拟。中书门下自天祐二年四月十九日后。并不除授。或
有诸道荐奏量留。据状详度可否施行。庶几各司其局。免
致繁隳。宰相提纲。永存事体。

哀帝 第 6a 页

** 常朝改东上閤门诏

东上西上二閤门。制置各别。至于常事。则以东上居先。或
大忌进名。遂用西閤为便。同于礼式。何表区分。顷缘阉竖
擅权。乃以阴阳取位。不思南面。但启西门。迩来相承。未议
更改。详其称谓。似爽规仪。自五月一日巳后。常朝取东上
閤门。或遇忌日奉慰。即开西上閤门。永为定制。

** 改雒都诸门与西京门同名者诏

法驾迁都之日。雒京再建之初。虑怀土有类于新丰。惟更
门以合于旧制。今则妖星既出于雍分。高闳难仿于秦馀。
哀帝 第 6b 页
宜复别门之名。以壮卜年之永。是用分疆画界。实显验于
否臧。东雒西京。靡互参于制度。其京都见在门同西京门
名者。并宜改复雒京旧门名。

** 答河南尹张全义进嘉禾合穗诏

多稼如云。巳称大稔。异亩同颖。益表殊祥。张全义尹正邦
畿。从容廊庙。动必垂于惠化。静每著于燮调。佐时之略弥
彰。阜俗之风益显。爰昭元贶。可卜丰年。训农遐掩于卫文。
献瑞迥同于唐叔。载观祯异。尤切叹嘉。仍付史馆。

** 百官逐月支半俸诏

哀帝 第 7a 页

所有百官俸料。实系国用盈虚。昨自去冬领给全俸。及支
遣之后。公帑不充。盖道途初通。纲运未集。徒挂忧勤之念。
尚牵经费之资。若不议均分。则必至悬绝。量其物用。须有
指挥。其百官逐月料钱。宜令左藏库自今年正月支半俸。

** 允吏部请诸道申送员阙诏

比者吏部注官。只凭格式送阙。近以诸州不申阙解。且从
权指挥。选人指射之时。既不详审。铨司注唱之际。遂使交
加。颇属弊讹。频起论讼。所司釐革。合议允从。

** 新除官不得停住诏
哀帝 第 7b 页

朝廷命官。量能授职。中书奏拟。旋巳施行。抡才既备于班
员。立政兼伸于沈滞。况迁都之后。制度聿兴。新授官者。翔
于外藩。不议赴阙。前资任者。蛰于列屏。自谓安时。矧尔代
受国恩。身荣朝请。养高保性。既不能解印挂冠。论级嗜名。
又不能擘肌分理。况新罗渤海。外国远戎。奔程巳至于新
都。入贡不亏于旧典。复于朝士。有愧夷人。既除官者。尚不
归班。则前任者。良难恋主。宜令诸道节度观察防禦刺史
等。如部内有新除朝官前资朝官。敕到后三日内发遣赴
阙。仍差人监送。所在州县。不得停住。苟或稽违。必议贬黜。

哀帝 第 8a 页
付所司。

** 允朱全忠请注拟准旧式处分诏

应合赴吏部常调选人等。三铨公事。素有条流。近年多不
公平。遂致授任重謺。既闻争竞。须暂停留。今者元帅梁王。
动静推公。周旋陈理。或虑选人羁旅。特请准式施行。兼缘
巳及深冬。所司未有起请。若或稽滞。必缓程期。功在考详。
务令精当。今年冬常调选人。宜委三铨并准旧例处分。如
或踰滥。辄违格文。罪在官曹。非止猾吏。其四镇管内官员。
须候本道申阙到省。方可注拟。
哀帝 第 8b 页

** 罢柳逊诏

逊尝为张浚租庸判官。又王溥监修日奏充判官。授工部
侍郎。又与赵崇裴贽为刎颈之交。昨裴枢等得罪之时。合
当连坐。尚矜暮齿。且俾悬车。可本官致仕。

** 贬李延古卫尉寺主簿诏

司勋员外郎李延古。世荷国恩。两叶相位。幸从筮仕。累忝
宠荣。多历岁时。不趋班列。而自迁都卜洛。纪律载张。去明
庭而非遥。处别墅而无惧。罔思报效。姑务便安。为臣之节
如斯。贻厥之谋何在。须加惩责。以肃朝伦。九寺勾稽。尚谓
哀帝 第 9a 页
宽典。可责授卫尉寺主簿。

** 答中书门下表贺朱全忠进白兔诏

上天眷祐。灵[:#AS-FBBA:●]
[:#AS-FBED:●]兔效珍。道既协于坤慈。祥乃彰于月窟。雪霜
是比。皎皛可观。全忠道贯神明。功高鼎鼐。果因嘉瑞。归善
天庭。俾颁示于有司。冀流光于不朽。再三嘉玩。叹注良深。

** 复排廊餐诏

百寮入朝。两廊赐食。迁都之后。所司阙供。元帅梁王欲整
大纲。复行故事。罔思劳费。悉自再图。是使端在廷。咸思
感悦。峨冠就列。益任优隆。备睹宠规。弥增钦叹。宜赐诏奖
哀帝 第 9b 页
饬。仍付所司。

** 诛孙秘诏

秘是故崖州司户参军孙乘亲弟。其兄既处极典。其弟难
贷馀生。宜除名配流爱州。充长流百姓。仍委御史台差人
所在赐自尽。

** 禅位梁王诏

宰臣。文武百辟。藩岳庶尹。明听朕言。夫大宝之尊。神器之
重。傥非德充宇宙。功济黔黎。著重华纳麓之功。彰文命导
川之绩。允熙帝载。克代天工。则何以统御万邦。照临八极。

哀帝 第 10a 页
元帅梁王。龙颜瑞质。玉理奇文。以英谋睿武定寰瀛。以厚
泽深仁抚华夏。神功至德。绝后光前。缇油罕纪其鸿勋。讴
诵显归于至化。二十年之功业。亿兆众之推崇。迩无异言。
远无异望。朕惟王圣德。光被八纮。宜顺元穹。膺兹宝命。况
天文符瑞。杂沓宣明。虞夏昌期。显于图箓。万几不可以久
旷。天命不可以久违。神祇叶心。归于有德。朕敬以天下传
禅圣君。退居旧藩。以备三恪。今敕宰臣张文蔚杨涉等。率
文武百僚。备法驾奉迎梁朝。勉励肃恭。尊戴明主。冲人释
兹重负。永为虞宾。获奉新朝。庆泰兼极。中外列辟。宜体朕
哀帝 第 10b 页
怀。

** 发内库银充文武常参官救接敕

朕奉太后慈旨。以两司纲运未来。百官事力多阙。旦夕霜
冷。深轸所怀。令于内库方圆银二千一百七十二两。充见
任文武常参官救接。委御史台依品秩分俵。

** 停嘉会节敕

三月二十三日嘉会节。伏以大行皇帝仙驾上升。灵山将
卜。神既游于天际。节宜辍于人閒。准故事嘉会节宜停。

** 封屈原敕

哀帝 第 11a 页

楚三闾大夫屈原。正直事君。文章饰己。当椒兰之是佞。俾
蕙[:#AS-937E:⿱艹汜]之不香。显比干之赤心。蹑彭咸于绿水。虽楚烟荆雨。
随强魄于故乡。而福善祸淫。播明灵于巨屏。名早流于竹
素。功有益于州闾。爰表厥封。用旌良美。宜封为昭灵侯。

** 诛李彦威等敕

彦威等主典禁兵。妄为扇动。既有彰于物论。兼亦系于军
情。谪掾遐方。安能塞责。宜配充本州长流百姓。仍令所在
赐自尽。

** 皇太后册礼改期敕
哀帝 第 11b 页

据太常礼院奏。于十二月内择日册太后者。朕近奉慈旨。
以山陵未毕。哀感方缠。凡百有司。且虔充奉。吉凶之礼。难
以并施。太后册礼。宜俟山陵毕日。庶得桥山攀慕。彰尽节
于群臣。兰殿承荣。展盛仪于朕志。情既获遂。礼实宜之。付
所司。

** 亲送山陵敕

朕祗荷丕图。仰惟先训。方追号弓之痛。俯临同轨之期。将
展孝思。宜亲营护。皇太后义深鸣凤。情极攀龙。亦欲专奉
灵舆。躬及园陵寝庙。冀尽追摧之道。用终哀敬之仪。其大
哀帝 第 页
行皇帝发引日。朕当从皇太后亲至陵所。宜令中书门下
准此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