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昭宗皇帝
昭宗皇帝 第 28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九十

昭宗皇帝 第 1a 页

* 昭宗皇帝

帝讳煜。懿宗第七子。咸通八年生。十三年四月封寿王。名
杰。乾符四年遥镇幽州。文德元年立为皇太弟。改名敏。翌
日即位。改今名。大顺元年正月。上尊号圣文睿德光武宏
孝皇帝。天祐元年。朱全忠逼迁于洛阳。遂被弑。在位十六
年。年三十八。谥曰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昭宗。

** 削夺陈敬瑄官爵制

朕以赏罚二柄。不可废也。助顺诛逆。自古行之。陈敬瑄出
昭宗皇帝 第 1b 页
身屠沽。骤窃旄钺。包藏奸逆。侮慢朝廷。敢行专杀之威。尤
显不臣之迹。恶昭图之直笔。溺(阙)赡于中流。傲狠之心。惟
思残害。猖狂之志。日甚沈迷。先皇帝再幸梁洋。方当艰否。
广张形势。欲胁乘舆。全蜀赋租。不共天府。百城牧守。皆出
私人。近者爰命台臣。往持戎律。冀因交代。亦许罢归。而又
结党连群。以拒王命。深沟高垒。辄恣兵威。罪既滔天。诚宜
共弃。其陈敬瑄在身官爵。并宜削夺。儿侄等委中书门下
商量处分。

** 削夺李罕之官爵制

昭宗皇帝 第 2a 页

朕闻君天下者先赏而后罚。立教化者贵德而贱刑。其或
道之以爵而不劝。是禀匪人之性。岂悛不救之谋。虽军旅
屡兴。有惭区宇。而干戈勿用。何去顽嚚。邢磁洺等州节度
观察处置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守邢州刺史上柱国陇西郡王食邑三千户李罕之。闾
阎下品。窟穴微生。凭厉气以感时。依凶徒而干纪。剽劫郡
县。攘害蒸黎。水绝安流。陆无砥道。先皇帝舍于斧锧。委以
招修。唯闻屠伯之名。宁有字人之称。而又擅离河内。窃据
东郊。溪壑贪心。涸伊瀍而不润。乌鸢利觜。啖郏鄏以成空。
昭宗皇帝 第 2b 页
旋逃原野之诛。还聚萑蒲之众。时以上京初复。群情未安。
宥十死之正刑。委三城之重地。仍加相印。俾耀兵权。冀怀
再造之恩。永戢无厌之暴。而乃复招逋逸。辄留贡输。始则
结王友遇而寇攘。终则投李克用而侵轶。乃山北以邢洺
为要害。尔则引戎马以屠攻。洛京以怀孟为咽喉。尔则肆
爪牙而搏噬。谓其当路。终可欺天。不知祖宗垂休。祐予缵
继。中外陈恳。成我荡平。专攻之令才行。同德之捷巳献。度
其鼎斧。无一安存。降以丝纶。用彰攻伐。其李罕之在身官
爵。并宜削夺注毁。委招讨使宰臣张浚(阙)骆全雍悉加存
昭宗皇帝 第 3a 页
恤。呜呼。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尔为将相而不能全身。尔授
旌旗而翻行起乱。罪在册府。朕安敢私。凡百同盟。共惩始
祸。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 贬张浚鄂岳观察使制

昔汉武因恭俭富庶之后。建置朔方。孙宏沮之。十不得一。
良史以宏有宰相之体。诚以爱人理国为先。拓境开边为
末。及孝宣帝值雄才削平之馀。将议北伐。魏相争之。五将
旋罢。果致中兴。号为贤辅。况朕值天厌干戈之际。人思休
息之时。敢望皋夔。共成尧日。庶几孙魏。粗及汉年。苟异于
昭宗皇帝 第 3b 页
斯。知何倚注。光禄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同中
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判度支兼京畿诸道营田
修葺太庙使充河东诸道行营兵马招讨指挥制置等使
河东节度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河閒郡开国公食邑二
千户食实封二百户张浚。早以盛名。称为奇士。由是再加
召用。委以钧衡。谓其必致小康。克胜大任。而乃罔思守道。
但欲邀功。是不询之计谋。起无名之兵甲。自云一举。止在
旬时。妄请抗论。势莫能夺。轻葛亮渭滨之役。小裴度淮右
之行。而经历寒暄。糜费百万。虚诞彰于朝野。诈诡布于华
昭宗皇帝 第 4a 页
夷。横草蔑闻。燎原愈急。俾拥旄乘驿之使。囚于虏庭。致勤
王奉国之军。怀归本土。忘廊庙之威重。结藩屏之寇雠。是
使海内生灵。竭于贡赋。岂独河中郡邑。荡为邱墟。生此厉
阶。欲谁归咎。呜呼。徵晁错之故事。仍王恢之旧章。固有明
文。尔当何逭。尚以爱人以礼。理体宜然。廉镇极权。武昌善
地。宜罢枢轴之任。仍停支度之司。勉自深惟。以逃后命。可
检校尚书右仆射充鄂岳等州都团练观察等使。

** 贬孔纬荆南节度使制

朕垂衣向明。负扆成化。内则委辅翼之任。外则寄藩屏之
昭宗皇帝 第 4b 页
臣。比用股肱。是为心膂。况荆衡巨屏。禹贡古封。南制百蛮。
西控三蜀。或受统临之命。爰崇迭处之荣。持危启运保乂
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守太保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
章事国子祭酒充太清宫使宏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诸
道盐铁转运等使上柱国鲁国公食邑四千户食实封五
百户孔纬。阙里传宗。儒林植操。出入累更于华贯。超升遂
陟于鼎司。宜成我无为。歌我有截。岂可但崇朋助。罕究否
臧。昨者张浚首请兴师。亲求伐叛。且陈谋画。累赞征行。决
言旬朔之閒。克著殊常之效。延英互奏。几宜朕言。文字继
昭宗皇帝 第 5a 页
来。固违朕志。以至干戈一举。星纪将周。并汾之寇孽未除。
蒲晋之生灵巳尽。搆兹纷扰。职尔披陈。罔思惑乱之由。坚
执比周之计。询于舆论。曷副求。今则止罢中枢。俾安外
阃。尚顾始终之念。用成进退之宜。勉服明恩。往祗休命。可
检校太保兼御史大夫荆南节度观察使。

** 贬杜让能梧州刺史制

辅弼之事。安危所属。大则调阴阳以期昭泰。次则抚夷夏
以务洽平。俾比屋之可封。致乃后于无事。兆人允赖。百辟
具瞻。苟异于斯。则将安用。扶危启运保乂功臣开府仪同
昭宗皇帝 第 5b 页
三司守太尉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太清宫
使宏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兼诸道盐铁转运等使上柱
国晋国公杜让能。轩裳贵冑。礼乐清门。蹈姬孔之康庄。迈
韦平之阀阅。夙推重望。早历华资。洎陟台司。亟更年籥。方
谓伟儒。克承大任。而乃首居帷幄。轻议干戈。弃卿士之臧
谋。搆藩垣之深衅。启询之际。證执弥坚。果致兵集甸畿。人
散都邑。尚赖祖宗垂祐。贤智叶谋。顿悟朕心。别施制命。询
彼舆人之论。咸推上相之尤。须示典章。用息腾沸。尚居列
郡。式重大臣。可贬梧州刺史。

昭宗皇帝 第 6a 页

** 讨董昌制

夫雷霆雪霜。上天降以成物。明罚敕法。哲王垂以理人。是
则阳春不可以独为岁功。仁恕不可以专为君德。刑威之
作。其在斯乎。朕以眇身。祗膺大宝。奉祖宗之丕训。荷天地
之洪休。八年于兹。一日无怠。逊于志者。必本于情。苟惩诫
之不明。惧典章之斯废。威胜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同中书
门下平章事陇西郡王董昌。出于行伍。属遇艰难。权握兵
戎。位崇将相。器将盈而自覆。鼎必折而遂倾。因凭生祠。辄
有狂计。假陈妖异。惑乱邪巫。鼓噪危楼。伪为建国。不思理
昭宗皇帝 第 6b 页
代。徒生犬吠之音。欲就丛祠。妄举狐鸣之兆。赖浙西节度
使钱镠与诸州等。皆忠诚愤激。壮志坚高。始以逆顺之理。
飞章谕之而不悟。次以攻伐之谋。与约胁之而不回。至于
率兵。直以劘垒。虽假言诱惑。止遏凶邪。终为闭壁偷安。不
使束身归罪。是其阴诈。犹欲张皇。鱼戏鼎而虽亦可哀。螂
怒辙而终为不率。天讨有罪。鬼得而诛。其董昌在身官爵。
并宜削夺。仍委钱镠进兵攻讨。越城之内。士庶且多。宁无
勇敢之徒。善以功名自许。如枭戮生擒董昌者。授三品正
员官。赏钱一万贯。如有官者。超三资酬奖。如是董昌威制。

昭宗皇帝 第 7a 页
曾助妖谋。翻然改过图功。转祸为福。有所自效者。罪并不
问。赏即与之。于戏。恶杀好生。人君令德。仗顺伐逆。武夫令
猷。鸣鼓而攻。盖非获巳。奋戈而起。亦宜愤诸。勿发匀焚。无
误无失。罔俾观听者谓我黩武而佳兵也。

** 贬孙偓南州司马制

金紫光禄大夫守礼部尚书安乐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
孙偓。夙通朝籍。累践华资。窃顾多歧。遽堕直道。秉弼谐之
大政。附伎术之小人。罔畏公言。自为良策。处嫌疑而不愧。
谓宠利之可安。而属我艰危。匪能匡救。顷因丕变。亦贷彝
昭宗皇帝 第 7b 页
章。虽罢万机。尚分六职。是惟循省。俾息沸腾。观谏臣所上
之章。陈取戾不巳之状。则正卿之位。非尔宜居。将儆后来。
遂投荒服。行当罪己。无或尤人。可贬南州司马员外置同
正员。仍令所在驰驿发遣。

** 昭雪杜让能等制(节文)


其有任崇柱石。位重台衡。或委以军权。或参诸宥密。竟因
连谤。终至祸名。郁我好生。嗟乎强死。应大顺巳来。有非罪
而加削夺者。并复官资。其杜让能西门君遂李周潼巳下。
并与昭雪。还其爵秩。韦昭度顷处台司。每伸相业。王行瑜
昭宗皇帝 第 8a 页
求尚书令。独能抑之。致于沈冤。谅由此事。李溪文章宏赡。
迥出辈流。竟以朋党之閒。挤于死地。凡在有识。孰不咨嗟。
宜并与昭洗。仍复官爵。

** 授薛王知柔户部尚书判盐铁度支制

国家自盗螫中原。兵缠九县。支度牢笼之务。施张经制之
宜。率烦台臣。旁综使务。纲条既正。丰阜可期。宜择通才。俾
继成绩。佥曰叔父。膺予求。询谋协同。毗赖惟允。即以虚
位。并而授之。匪私吾宗。示张王室。惟尔嗣薛王知柔。我之
近属。国之材人。识大体以立朝。蕴嘉谋而致用。粤自典司
昭宗皇帝 第 8b 页
宗祏。尹正神皋。庇本枝而敦序有伦。临帝甸而污莱尽辟。
政惟务本。生灵怀衣食之源。令著先威。豪右屏椎埋之迹。
人怀其惠。吏不敢欺。封畿新转置之规。园寝备荐羞之礼。
府署完葺。京师厎宁。畴兹多能。孰可加尔。朕言念铜盐之
重。赋舆之殷。劳于钧衡。多历年所。今将授尔。用展其材。矧
乃司存。此专郎吏。乾元多难。方委公卿。离之合之。各系缓
急。今我用尔。思复旧章。惟身可以律人。惟奉公可以御
下。取舍勿因于利。任使惟其所知。无以公务结私恩。无以
公方树私怨。惟是六者。竭乃一心。副吾超拔之恩。济我艰
昭宗皇帝 第 9a 页
难之运。悉仍旧贯。别示殊恩。于戏。朝廷之本。军国之用。伫
尔康济。纾吾焦劳。往佩宠光。勉施才术。苟不称是。又何敢
以叔父私于天下哉。

** 授大理卿李坰黔中宣慰使制

将我诏命。使于四方。必惟其人。矧乃旧服。咨于辅相。佥曰
汝谐。用之不疑。行矣思济。李坰。国朝名相之令嗣也。文行
器业。雅有家风。政事规为。克绍先志。践履亟更于中外。练
达深得其本根。顷镇黔江。洽闻善政。四年问俗。五郡怀仁。
恩信被于昆夷。盛名振于县道。寻移旌盖。往理桂林。载扬
昭宗皇帝 第 9b 页
休声。屡著嘉绩。两地遗爱。万人去思。今闻黔巫易帅之时。
颇失睦邻之道。虑成閒隙。又动干戈。念远俗之无辜。向中
宵而不寐。升尔揆路。为吾使星。尚念汉地人情。必怀龚遂。
河内风俗。未忘寇恂。宜其宣我忧勤。导予宵旰。强者抑之。
弱者抚之。无俾黔人。又堕涂炭。用尔专达。膺予求。伫其
向风。闻尔称职。殊恩好爵。无所吝焉。

** 授崔允崔远平章事制

门下。择股肱良臣。为社稷大计。斯实安危之本。必资经济
之才。应星象而践三台。平阴阳而调六气。成彼非熊之兆。

昭宗皇帝 第 10a 页
叶兹审象之求。既偶通贤。爰申并命。扶危匡国致理功臣
新授武定军节度湖南管内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
夫检校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持节都督潭州诸
军事兼潭州刺史上柱国清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崔
允。公台贵冑。礼乐名门。秉直道以匡时。挺贞观以华国。玉
山孤峭。迥出千峰。冰镜澄明。能涵万象。翰林学士承旨银
青光禄大夫行尚书兵部侍郎知制诰上柱国博陵县开
国男食邑三百户崔远。圭璋蕴德。鸾鹤呈姿。持伟望以标
奇。蕴神锋而匿耀。朱弦逸韵。既可礼天。宝剑雄铓。宜乎折
昭宗皇帝 第 10b 页
滞。或继膺倚注。屡执钧衡。或亟处深严。尝司诏诰。燮调茂
绩。敏嘿嘉名。昭布朝伦。洋溢休称。而体国励志。问牛之美
早傅。致君载诚。吐凤之名夙著。宜陟重任。详观厥能。升诸
喉舌之司。宠以垆锤之用。专秘殿之图籍。度会府之财征。
俾操化钧。仍绾邦职。当此艰难之运。爰系辅弼之功。噫。未
复神州。尚兹多垒。仍岁有征巡之役。兆人怀苏息之期。予
心浩然。罔知克济。咨尔良弼。共成懿图。勉膺三事之荣。恪
奉一时之宠。允可守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判度支。远可守本官同中书门下
昭宗皇帝 第 11a 页
平章事判户部。散官勋封如故。

** 授孙偓判度支兼诸道盐铁使陆扆判户部制

门下。朕闻天所以运行不息。维之者星辰。地所以载厚无
疆。纪之者海岳。故尹说相殷而帝道盛。旦奭佐周而王业
昌。时之替兴。事系辅弼。朕励精理道。梦卜披贤。继叶旁求。
并膺爰立。皆号人杰。实为国华。银青光禄大夫守中书侍
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判户部事上柱
国安乐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孙偓。大昴分辉。维嵩孕秀。
直如金矢。洁若冰壶。处谏诤之司。言无畏忌。守驳正之任。
昭宗皇帝 第 11b 页
道不依违。当官而行。遇事必立。自擢居台席。兼领地征。蕴
持危扶倾之心。负忧国忘家之志。卓尔孤迈。超然不群。稽
于众多。佥曰名相。银青光禄大夫行尚书户部侍郎同中
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嘉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陆扆。
清庙升歌。朱干象舞。内健外顺。动直静专。早践清华。旁流
休问。既登禁密。润畅皇猷。言有准绳。心无吝悔。爰从近侍。
委以化钧。目无全牛。刃有馀地。不斯须而离道。不造次以
违仁。考于群词。咸称良辅。而皆道符夔益。业冠萧曹。楷式
一时。仪刑四海。和松磊落。郁为大夏之材。赐琏晶莹。宛是
昭宗皇帝 第 12a 页
接神之器。今朕以运丁艰否。时未洽平。贼臣尚恐其跳梁。
国计未臻于丰羡。煮海之利。多失于旧规。量地之征。未登
于贡式。须分重务。属我名臣。冀大振于颓纲。俾渐昌于衰
历。是用迁皇极紫微之位。总书刊集之司。兼以利权。尽
付全德。尔宜振提百度。荡定九围。勉服宠光。以绥夷夏。偓
可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判度支兼诸
道盐铁转运使。扆可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侍郎充集贤
殿大学士判户部事。散官勋封如故。

** 立德王为皇太子制
昭宗皇帝 第 12b 页

我国家尚法夏殷。远遵汉魏。爰设储贰。式固宗祧。既明两
而作离。在立嫡而惟长。矧兹冲眇。获嗣丕基。将宏永图。宜
举令典。德王祐。朕之元子。孝敬日跻。早茂温文。克将岐嶷。
属者朝廷多故。兵革尚兴。怀柔方务于舞干。典礼未行于
主器。而忠臣献议。百辟上言。请建元良。至于三四。以奉祖
宗之彝教。必在前星。系亿兆之人心。宜崇嗣体。由是考彼
史册。询于蓍龟。厥惟旧章。乃建嘉命。尔其严奉师傅。敬慎
威仪。必使流庆万邦。垂芳三善。禀教谕之道。作图牒之祥。
勿怠令猷克光帝载。服我明训。永孚于休。可册为皇太子。

昭宗皇帝 第 13a 页
仍改名裕。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

** 贬朱朴郴州司户制

夔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朱朴。本在寒微。偶升科第。复尘
簪组。且列胶庠。不为自审之谋。但务夤缘之计。实因奸幸。
潜致显荣。亦谓术可弭兵。学能理国。叨半岁容身之贵。无
一朝辅政之功。惟辱中台。颇兴群论。斥于散外。未绝他肠。
越法制以有图。信愆尤之自作。封章所指。窜逐尚轻。掾彼
方州。亦云宽典。非我好黜。惟尔深思。可贬郴州司户参军。

** 授太子宾客王牍诸王侍读制
昭宗皇帝 第 13b 页

王者之子。在襁褓中。置三师训之。繇古道也。我思成人巳
来。遘此多难。师训之义。剪焉阙闻。南面称尊。愧于寡昧。繇
是言念诸子。疚于厥心。宜择正人。为之傅导。今丞相言尔
牍老于大学。雅有德行。明君臣父子之道。知礼乐诗书之
源。可使高步承华。大参望苑。琢磨羽翼。朕有冀焉。爰授正
卿。以加峻级。且旌优异。往为傅师。邪蒿鲍鱼。勿俾登俎。冑
筵讲肄。为惜分阴。使其知东平为善之规。喜王褒洞箫之
赋。承万代之业。固磐石之基。斯实赖于老成人也。

** 授崔允吏部尚书制

昭宗皇帝 第 14a 页

门下。天地广运。寒暑所以推迁。帝王任人。理乱系于周稔。
故叔敖三相。往道(阙)胡广七为。前功斯在。因详文册。爰示
徽章。扶危匡国致理功臣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兼吏部
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度支上柱国清河郡开国公
食邑二千户崔允。金茎擢用。玉烛资和。朱弦含理代之音。
苍璧是礼天之器。自付政柄。累遇时艰。或巳去而复还。每
勤官而莅事。虽务直道。终失中庸。朕昨者初复上京。方安
庶品。且期静理。贵保和光。而于敷奏之閒。独有去留之说。
徒妨事体。俾长纷争。是用辍乃钧衡。专兹铨镜。亦将示朝
昭宗皇帝 第 14b 页
廷之典制。保君臣之始终。更茂前功。永孚于道。可守吏部
尚书。

** 贬王搏工部侍郎制

天地之数。寒暑有推迁。辅弼之臣。任用有进退。盖以其宣
力斯久。克修是亏。俾夫退列贰卿。式示朝典。以礼之使。其
在兹乎。扶危匡国致理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守司空兼门
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判度支上柱国鲁
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一百户王搏。始以菲才。擢升重
位。亟移星律。蔑效公忠。惟务回邪。罔思致正。紊朝廷之纲
昭宗皇帝 第 15a 页
纪。致经费之空虚。而又朋附近臣。隳弛大典。岂可尚持国
柄。所宜降处周行。犹念含宏。勉为循省。可特进尚书工部
侍郎。

** 贬王搏溪州刺史制

工部侍郎王抟。久司邦计。复掌国钧。致帑藏之不丰。则材
谋而安在。曾无谠正。但务回邪。尽非燮理之心。惟是贪婪
之志。今则罢其大柄。复列贰卿。虽优宏之制巳行。在问俗
之司俾任。可谪授溪州刺史。所在驰驿发遣。

** 再贬王搏崖州司户制
昭宗皇帝 第 15b 页

溪州刺史王搏。久居重位。罔著嘉猷。掌邦计而罕致丰盈。
顾私室而惟多贪积。虽示朝黜。未塞群情。俾从行使之权。
许履掾曹之职。可贬崖州司户参军员外置同正员。

** 授乐仁规兵部尚书制

兵部司马之职。尚书法从之官。古不轻授。今难其人。盖戎
务之出入。马政之弛张。莫不攸系。非有奋励之材。练达之
智。不足以奉扬威武。毗赞机密者矣。尔光禄大夫兵部尚
书乐仁规。粤自蚤岁。有志事功。自北而南。在朕左右。及其
给事内廷。论思献替之益。亦时有焉。夏官之选。唯尔之能。

昭宗皇帝 第 16a 页
然以八座之官。朕非轻以畀人者也。尔尚一乃心力。以报
朕所以见知之意。于戏。惟秉义守礼。则可以谨科条。惟趋
事赴功。则可以行邦正。尚思自勉。服我训词。

** 赐御史大夫史实制

古置御史。绳愆纠察。为朕耳目。董正朝纲。厥任非轻。必惟
其人。尔御史大夫史实。风裁严毅。学识渊源。劲正之气。足
以配昔人之贤。明敏之才。足以周当世之务。今朕丕承鸿
绪。值造多艰。外有侵侮之虞。内赖修攘之略。特命尔。尔
宜益励初心。毋荒朕命。
昭宗皇帝 第 16b 页

** 特敕新进士授官制

念尔登科之际。当予反正之年。宜降异恩。各膺宠命。

** 封成汭上谷郡王制

门下。朕闻赏有功则劳者劝。考其绩则政事彰。能否既分。
黜陟斯在。其有勋巳铭于册。化复被于讴谣。表率公侯。
澄清土宇。静梦泽于千里。尽辟污莱。曜轸宿于九霄。光生
芒角。行爵继禄。显忠遂良。式副佥谐。爰登宠寄。具官成汭。
气合冬日。志烈秋霜。蕴雄特之标。中能抑畏。抱介洁之操。
外富通明。自节制衡巫。统临荆楚。承匪人之贪虐。属生聚
昭宗皇帝 第 17a 页
之流离。比卫文之革车。兼无三百。同魏相之版户。略不盈
千。曾未踰时。俄成乐国。井阎富庶。人物殷繁。玑组之赋聿
修。苞茅之贡常入。砮丹靡阙。箘簬咸臻。睦邻而四境风行。
荡寇而三峡浪息。况蔓联湖岭。辐凑梯航。既水陆之靡艰。
致赋输之罔滞。积兹功绪。实谓忠劳。苟无举善之文。是废
畴庸之典。今则移紫微之尊秩。疏异姓之殊封。位冠三台。
爵踰五等。用奖分忧之绩。乃申进律之恩。勉力在公。倾心
报国。服我休命。无忘恪恭。

** 授李践由安州别驾李惟可鄂州别驾制
昭宗皇帝 第 17b 页

门下。朝议大夫前使持节房州诸军事守房州刺史上轻
车都尉李践由朝议大夫行蕲州司马护军李惟可等。出
自士林。频迁官序。或方圆异用。道有变通。或昆友官同。法
宜回避。俾从新令。用协旧章。践由可守安州都督府别驾。
散官如故。惟可可鄂州别驾。官勋如故。

** 命皇太子监国制

门下。朕以眇身。祗膺大宝。十有三载。惧不克胜。上荷祖宗
之灵。托于兆人之上。虚受谦益。每励于恭勤。示俭守文。靡
忘其宵旰。而乃两经播越。屡兴兵革。生类莫跻于仁寿。理
昭宗皇帝 第 18a 页
道未致于洽平。尚赖左右大臣。尊奖侯伯。共戡多难。归复
神州。岂我眇冲。拯此艰运。恭念高祖睿宗元宗顺宗。或经
多难。或苦沈疴。遂厌万几。授于令嗣。是使进退无爽。孝慈
两全。人心尽服其至公。天性克彰于具美。近者忽婴疾疹。
旦夕未瘳。虽思养襟灵。而亦循典故。皇太子裕。温恭有立。
和粹积中。蕴孝悌以(阙)禀聪知而夙赋。动惟乐义。进则思
贤。必能广继绝之心。副传归之命。万机至重。不可暂阙。宜
令皇太子裕监军国事。咨尔中外匡弼。将相卿士。辅朕元
子。永孚于休。凡有庶务。悉宜听监国处分。布告遐迩。当体
朕意。主者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