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僖宗皇帝
僖宗皇帝 第 29b 页
钦定全唐文卷八十六

僖宗皇帝 第 1a 页

* 僖宗皇帝

帝讳儇。懿宗第五子。咸通三年生。六年封普王。名俨。十四
年七月立为皇太子。改今名。是月即位。乾符二年正月。上
尊号圣神聪睿仁哲明孝皇帝。光启元年五月。再上尊号
至德光烈孝皇帝。文德元年五月。又上尊号圣文睿德光
武宏孝皇帝。在位十六年。年二十七。谥曰惠圣恭定孝皇
帝。庙号僖宗。

** 授李钧灵武节度使制
僖宗皇帝 第 1b 页

朕以沙陀骁勇。重累战功。六州蕃浑。沐浴王化。念其出于
猜贰。互有伤残。而克璋报仇。其意未巳。被我君临之德。轸
吾子育之心。爰择良能。俾之宣抚。惟尔先正。尝镇北门。待
国昌以雄杰之才。置国昌于济活之地。既藉奕叶之旧。又
怀任土之观。是用付以封疆。委之军旅。必集王事。无坠家
声。

** 授崔彦昭中书侍郎判度支制

彦昭历试有劳。佥谐无愧。涉于六月。秉是一心。修乃文可
以兴文教。励乃武可以成武功。重整前规。两司大计。清能
僖宗皇帝 第 2a 页
壁立。政乃风行。奸欺屏绝于多岐。请托销摧于正议。不烦
内库。有助涓毫。不假外藩。有进丝发。军食所入。馀剩于明
年。郊庙所供。克办于今岁。颇符神化。真谓庙谋。不有良臣。
安能富国。宜酬勋于黄閤。俾正位于紫垣。敬服诫词。永坚
茂业。呜呼。秉均之道。何所难哉。覆车之涂。近巳多矣。与其
树党。不若修身。与其收恩。不如秉直。买暂胜者。贻其永败。
沽小智者。囊其大愚。不贵及人。唯争自我。初诚润屋。寻以
危家。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纵经营而得位。用枉挠而当辜。
唯尔选自朕心。采于人望。宣诏既毕。闲门未知。来遂奔车。
僖宗皇帝 第 2b 页
退无私谢。独推元老。曾请急徵。以守道而自臻。实荣亲之
最重。尔其坚持正直。允执规程。但畏幽阴。必归公当。甘言
可惮。叙往可嗤。奖善须明。惩奸须锐。利于人者。虽难必举。
利于己者。虽易勿为。频念孤寒。每思耕织。常自勤于数事。
便有望于中兴。彰朕知臣。在卿匡国。必使恩从下布。法自
上行。但立直标。终无曲影。苟致我于尧舜。亦比尔于皋夔。
可中书侍郎依前判度支事。

** 授郑畋同平章事制

顷者时郁正途。权归邪幸。尔畋执心无惑。秉节被谗。徵复
僖宗皇帝 第 3a 页
鸳行。愈洽人望。既负弥纶之业。宜居辅弼之司。可本官同
平章事。

** 贬郑畋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制

门下。将相之权。安危所系。注专戎律。秉持国钧。谓成靖乱
之谋。以著匡时之绩。方期功就。俄以疾辞。仍乖抚字之方。
且异毗予之道。尚居崇秩。犹念初心。诸军四面行营都统
凤翔陇等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司空
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凤翔尹上柱国荥阳县
开国子食邑二千户郑畋。艺高册府。誉动词林。礼乐在躬。
僖宗皇帝 第 3b 页
衣簪奕代。虹玉动连城之价。朱弦含清庙之音。才无不周。
识无不综。践历既久。闻望时称。禁林传丽藻之工。凤沼著
经纶之业。洎凶徒犯顺。上国罹灾。驾当出于全蜀。镇方临
于右辅。因时建策。遂首兴师。上宽焦灼之怀。下慰蒸黎之
望。念其竭节。频降殊恩。任三事之优崇。授四面之节制。许
于除授。皆俾遵行。则朕于施功之臣。可谓无有爱惜。而不
能倾心养士。尽力惜人。致兴半菽之嗟。竟起多寒之怨。既
乖抚驭。几误权宜。赖仗义之徒。叶心王事。主善暗符于朕
意。摧奸必建于勋庸。尚保傅于承华。仍优游于东洛。未妨
僖宗皇帝 第 4a 页
颐养。犹示渥恩。凡百庶寮。宜体朕意。可太子少傅分司东
都。散官勋封如故。仍且于兴元管内逐便将养。疾损日
赴任。主者施行。

** 授郑从谠河东节度使制

古者公卿。在朝则辅主致理。有事则统众出征。是以郤縠
行师。爰求说礼。祭遵推毂。不废雅歌。今者羌寇未宁。烽烟
尚警。慎择镇安之路。尤资柱石之功。若非文武兼才。将相
全业。夙蕴峻望。为吾鼎臣。岂倾丹赤之怀。以授股肱之任。
开府仪同三司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
僖宗皇帝 第 4b 页
事充太清宫使宏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上柱国荥阳郡
开国公食邑二千户郑从谠。秀禀岳灵。操含冰洁。赵衰冬
日。乐广青天。端操而峭壁宁偕。旷度而澄波未测。周密得
大臣之体。诚明宏君子之儒。许月品题。人伦自警。膺门步
武。明彦知归。奋飞早践于修途。育德迈高于舆论。仗节三
光于侯府。题剑累涉于崇班。洎擢处钧衡。若来麟凤。才惟
应物。动必研几。屹若嵩峦。炳符台曜。嵇松磊落。长标构厦
之姿。和璧温良。克表如虹之气。朕以北门重镇。兴王故都。
披全晋之山河。有陶唐之风俗。以尔曾施惠化。尚有去思。

僖宗皇帝 第 5a 页
方当用武之时。暂辍调元之职。尔其厚抚战士。谨备粮储。
必使黠虏革心。征师贾勇。善守训齐之令。以图台鼎之勋。
帖以上公。式光元辅。伫歼凶丑。副我忧勤。往惟钦哉。可检
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行太原尹充北都留守河东
节度管内观察处置兼行营招讨等使。

** 授郑畋平章事依前都统制

门下。朕闻天下安注意于相。天下危注意于将。尔今应吾
内外之委任也。朕以尘昏宇县。血染生灵。乘舆播越于道
途。巡幸奔驰于巴蜀。夙夜思咎。寝食不遑。期早殄于群妖。
僖宗皇帝 第 5b 页
冀速清于国步。今则重烦台德。再秉钧衡。碧幢不离于岐
山。黄阁暂移于陇坻。安危倚望。中外具瞻。诸军四面行营
都统凤翔陇等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
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凤翔尹上柱国荥阳郡开
国侯食邑三千户郑畋。岳渎炳灵。星辰焕发。雅裁既扬于
冰玉。冲襟咸契于神明。达古今理乱之源。识文武经纶之
道。作时柱石。为国栋梁。洎周旋(阙)荣。出入将相。功业每留
于史册。懿范允播于缙绅。昨镇近藩。首摧巨盗。今虽狼心
渐革。虿尾将攻。干戈尚遍于咸秦。蛇豕犹侵于宫阙。运虽
僖宗皇帝 第 6a 页
至此。天实赉予。况誓扫寇雠。志收社稷。蕴沈机而愈劲。奋
独断而不回。激谕军行。倡率义旅。下韝必中。传檄无疑。指
呼而方面悦随。慷慨而懦夫请命。风生貔武。川涌熊罴。期
系颈于逡巡。伫舂喉于旦夕。朕且念用兵汧陇。驻跸坤维。
指挥而远在一隅。请急而动闻踰月。于以举畴庸之典。于
以图必胜之谋。在乎盛以军戎。任其陶铸。使统制并遵于
麾下。吁谟皆在于彀中。将凯还。伫其册命。于戏。簪裾礼
乐。俨然丞相之风。旗幛鼓鼙。蔚尔将军之贵。裴度以出征
淮蔡。敏中以招讨羌戎。皆仗以节旄。付之枢柄。期树功业。
僖宗皇帝 第 6b 页
固不同年。勉图大勋。同酬殊渥。位正台阶之重。官崇水土
之荣。敬之哉。无忝我重命。可守司空兼门下侍郎同中书
门下平章事依前充四面行营都统凤翔陇等州节度观
察处置等使兼凤翔尹。散官勋赐如故。仍令所司收复
京城后备册命。主者施行。

** 授王铎兼判户部制

夫足食足兵。古之善政。故赵充国以屯田为上策。诸葛亮
用祁连作奇谋。皆前代伐叛之良规。兵家聚众之急务也。
况乎命我元老。平彼群凶。必兼才力之司。方济军师之用。

僖宗皇帝 第 7a 页
赖兹一举。以保万全。诸道行营都统指挥收复京城兼租
庸等使权知义成军节度使郑滑等州管内观察等使开
府仪同三司守司徒兼中书令判延资库使上柱国晋国
公食邑三千户王铎。伟望宏材。宏襟远虑。三登台辅。久领
枢机。蔚为社稷之臣。实重岩廊之器。近以京都未克。寇孽
尚存。妙算屡陈。忠诚奋发。思登坛以纠合。誓建旆以扫除。
朕由是暂辍陶镕。俾专统制。五侯九伯。尽列戎行。猛将谋
臣。皆瞻马首。得不分其国柄。委以地征。收租赋于四方。从
便宜于万里。军须无阙。天讨必行。副予倚注之怀。全仗庙
僖宗皇帝 第 7b 页
廊之力。敬承休命。伫策大勋。可兼判户部事。馀如故。

** 授王铎义成军节度使兼中书令制

门下。朕以烟尘犯阙。士庶贻灾。思九庙以怀惭。顾万邦而
是愧。危同驭朽。诫甚履冰。遂乃虔祝上元。冀平积愤。劳于
宵旰。实贯神明。其有舍元辅之崇。副大朝之切。拜章沥恳。
面奏请行者。得不超兹爵秩。盛以统临。今则釐旆经时。驻
军未进。宜更戎号。以焕宠光。诸道行营都统指挥诸军兵
马收复京城租庸等使兼判延资库户部事权知义成军
节度郑滑颍州观察处置等使兼开府仪同三司守司徒
僖宗皇帝 第 8a 页
兼中书令上柱国晋国公食邑三千户王铎。硕德名门。清
风直道。为一时之圭表。作百行之源流。骐骥绝尘。方知逸
势。松篁犯雪。更耀寒光。洎中第从军。升朝擅价。掌纶业茂。
选士功高。进必流芳。劳惟可则。专铜盐之任。副舟楫之权。
雅有令名。不诬信史。尔后再持钧轴。重领藩维。智识愈精。
始终无替。旋属省方之际。犯难而来。首冒锋铓。忠贯天地。
由是将我大柄。答尔明诚。当其危阽之时。实有整持之计。
沈机累献。秘画频闻。渐理纲条。俨予班序。致使簪裾复盛。
礼乐重兴。克念尔劳。谅洽人听。而又忿兹国难。期以身先。
僖宗皇帝 第 8b 页
恳望统师。力求专伐。既伫平于狡穴。贵独耀于将星。宸命
登坛。俾之仗钺。及之白马。謺降紫泥。虽嘉将就之勋。尚滞
进军之策。而诸军观望。相顾迁延。将谋荡定之期。因有改
更之制。在吾优贤之道。求旧之心。俾循和峤之荣。敷其五
教。更假却縠之用。惠此一方。尔宜振彼宏图。耸于东夏。式
资论道。共赞中兴。体我深怀。敬承休命。可检校司徒守中
书令使持节滑州诸军事守滑州刺史充义成军节度使
滑颍等州观察处置等使。散官勋封如故。主者施行。

** 授王铎萧遘平章事制

僖宗皇帝 第 9a 页

门下。五帝垂衣。本资乎辅弼。三王御宇。必藉其谋猷。诚圣
哲之规章。实邦家之轨范。然则得其人则天下致理。轻其
任则海内多虞。兴废之端。古今斯在。开府仪同三司行太
子少师上柱国晋国公食邑三千户王铎。台阶降瑞。鼎位
呈祥。峻极承天。清晖助日。保道德而立性。因文章而饰身。
良玉重砻。贞金百炼。道惟经济。自西虢以安人。术本匡时。
辞东山而为国。洎历扬中外。出入班行。栖息鸾台。优游凤
沼。荣膺三事。冠绝群寮。致君之业弥深。及物之功益著。朝
散大夫守尚书兵部侍郎判度支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萧
僖宗皇帝 第 9b 页
遘。紫庭钟律。元圃琳琅。韵协金茎。光昭衮黻。自精通艺行。
履历清崇。逸翰摩云。高踪绝地。近者台纲称职。岁计成功。
霜威巳戢其奸邪。日用无亏于馈挽。昨以东隅寇盗。啸聚
为群。俶扰关防。奔冲畿甸。朕巡游梁益。将复京都。欲救生
灵。必资贤相。铎乃朝廷硕德。社稷诚臣。戴君之力无穷。许
国之心益励。是使重敷五教。爰总万端。勿[:#AS-8949:⿱拱]前修。无忘厚
奖。遘乃孤标特立。洁白不渝。利可剸犀。清能鉴发。辅成乾
道。兼领冬曹。各副忧勤。可安宵旰。铎可门下侍郎兼司徒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散官勋赐如故。仍令所司择日备礼
僖宗皇帝 第 10a 页
册命。遘可银青光禄大夫守工部侍郎门下平章事。仍落
下判度支事。主者施行。

** 萧遘罢判度支制

门下。夫宰相之任。本于佐理阴阳。节宣风雨。允釐百工。康
济万邦。岂可以经费之烦。劳弼谐之重。比以戎车方驾。国
用未充。将欲定其准绳。遂兼委于衡轴。今则立事有制。成
规可遵。既陈坚确之诚。益尚执持之节。宜加懋宠。用示渥
恩。特进行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
修国史上柱国萧遘。功高作砺。业茂秉钧。韵同戛玉之清。
僖宗皇帝 第 10b 页
应作铿钟之响。九流百氏。供笔下之波澜。五色六章。集人
閒之光彩。真为王佐。众号国桢。射策词高。曳裾望重。优游
华贯。黼黻明庭。和符律吕之音。簉合鸾皇之影。誉洽多士。
声振天朝。负严乐之才华。既司天语。将徐庾之事业。尤润
帝谟。爰执宪纲。搢绅自肃。及专邦计。馈饷无亏。倚注之期。
朝昏是属。旋以尘侵羽卫。寇犯郊畿。保于患难之中。不改
始终之节。首奔行在。备竭忠谋。明知管葛之才。足副皋夔
之选。朕念兹士庶。深痛伤痍。授以盐梅。拯其涂炭。及总机
务。大庇生灵。盥荐之道益光。奉上之心尤著。藉其敏果。委
僖宗皇帝 第 11a 页
畀繁难。果能穷利病之源。去奸期之弊。事皆条贯。法以彰
明。特进退让之诚。益重燮调之任。尔宜潜施秘略。益进昌
言。激猛将以弭群凶。召和风而销戾气。焚巢荡穴。促其献
捷之音。定赏策勋。乃是铭钟之日。则更加峻秩。别示宠章。
宜升黄阁之尊。式表纳言之贵。可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
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散官勋如故。仍落判度支。

** 授萧遘监修国史韦昭度集贤殿大学士制

门下。宰相之任。调元气以作辅。执大柄以匡君。况狂寇未
平。戎车尚驾。顾我勤劳之意。在兹筹画之功。虽循旧规。式
僖宗皇帝 第 11b 页
加新宠。光禄大夫行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上柱国萧遘。琮璜上瑞。韶頀正
音。洒落襟灵。品流多士。有仲山补衮之助。抱子房借箸之
谋。银青光禄大夫行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
韦昭度。山岳蕴灵。星辰耀彩。澄澹不挠。端庄自持。恳恳
常务于燮谐。孜孜不忘于赞理。而皆便蕃显贯。履历清华。
为宗庙之栋梁。作邦家之柱石。言成损益。知合蓍龟。弥彰
及霤之诚。尽著匪躬之节。每听尔嘉话。宽我殷忧。所宜纵
掌上之奇兵。弭兹寇孽。启胸中之利器。剪彼妖狂。伫见中
僖宗皇帝 第 12a 页
兴之期。须兹辅臣之力。安危是注。倚仗弥深。地官既示其
加恩。大仪式彰其峻秩。掌东观阳秋之重。总石渠刊校之
权。茂勋增荣。崇阶示贵。久处黄阁。宜正紫垣。庶其更运筹
谋。速见平荡。伫丹青垂美。鼎鼐勋高。永兹鱼水之欢。用契
云龙之会。承我茂宠。尔其勉之。遘可特进行中书侍郎兼
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勋如故。昭度可
光禄大夫行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充集贤殿大学士上柱国。勋如故。主者施行。

** 授韦昭度平章事制
僖宗皇帝 第 12b 页

门下。朕闻先王之道。相者调燮阴阳。则四时顺其序。均和
品汇。则万物适其宜。然后扶危持颠。易乱成理。俾生植咸
遂。邦家克康。故周卜帝师。得诸渭水。殷梦贤佐。求之傅岩。
我择股肱。获之侍从。翰林学士承旨银青光禄大夫行尚
书兵部侍郎知制诰上柱国韦昭度。诚贯金石。行通神明。
气含元精。识洞蓍蔡。穷文武弛张之道。作栋梁舟楫之资。
为时閒生。作我良辅。洎升名俊造。历官清华。鸿翥九霄。骥
逸千里。旋召宥密。备著声猷。使我语言追三代之风。使我
典则符百王之法。当风雨之如晦。励节敬恭。念艰难之在
僖宗皇帝 第 13a 页
途。夙勤晨夜。临难得近臣之体。效忠彰明哲之心。是用总
以万机。纳于百揆。作邦之桢。秉国之均。若鱼水之相欢。谅
云龙之合应。君臣之道。今古攸同。于戏。窃逆滔天。兵戈散
地。宫朝未复。宗社靡宁。尔宜动察安危。居图匡济。设六奇
之秘策。发三略之沈机。定元凶于一戎。振颓纲于四裔。绍
贞观太平之业。启开元中兴之期。光赞一人。永阜群庶。勉
集盛烈。勒功盘彝。往钦哉。敬服休命。可守本官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勋赐如故。主者施行。

** 授建王震魏博节度使制
僖宗皇帝 第 13b 页

门下。玉斗七星。降作帝王之子。金枝百代。生为列圣之孙。
冬夏教以诗书。春秋训以礼乐。然后封其茅土。示以宠光。
建王震。天赋明哲。气禀粹和。含日月之英华。蕴山河之瑞
秀。心悬寿镜。腹贮学川。智烛不禀而自明。德车非驾而引
重。信逾剪叶。名掩刻舟。九苞之凤仪赤霄。五色之麟行丹
地。瑶池仙派。非百水之同流。银汉云源。自三天而别注。况
幼禀师训。生知义方。荐雷之象克明。元良之名益著。四教
咸备。三善永全。喻葛藟之延长。表瓜瓞之昌炽。仁义道振。
孝忠声闻。似睹卿云。如观景宿。堪膺宠擢。可赐爵封。列国
僖宗皇帝 第 14a 页
之荣。暂领雄藩。宜遵故事。可授开府仪同三司守太保充
魏博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兼魏州大都督府长史。仍
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主者施行。

** 授郑畋平章事制

门下。任贤勿贰。有国之令图。惟帝念功。昔人之善训。朕遐
观往代。每慎厥终。其有道济邦家。任巳崇于屏翰。忠存宗
社。义可贯于神明。宜徵帷幄之谋。重委庙堂之算。冀清大
难。以启中兴。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子少傅分司东都上柱
国荥阳县开国侯食邑二千户郑畋。八柱比崇。三阶垂耀。
僖宗皇帝 第 14b 页
繁露演先儒之学。高风追大雅之文。外标威凤之仪。内贮
函牛之量。焕如纶之旨。共许才高。被贝锦之辞。弥彰道直。
体兹全德。历试崇资。燮赞中枢。极致君之事业。镇临三辅。
标坐树之威名。洎虏犯封畿。尘飞象魏。避狄之谋既决。微
管之赖诚深。而能竭预虑之机。用安君父。举从权之计。以
误奸凶。当代之勋。格天莫比。此际虽咸思义举。尽蕴忠谋。
且闻盟主臧洪。登坛有誓。将军祖逖。击楫忘身。致蕃汉之
齐驱。由怀柔之有术。今则不从人望。内断予衷。罢列岳而
登三公。自金坛而升玉铉。鱼水之欢尽在。君臣之契可知。

僖宗皇帝 第 15a 页
于戏。寰宇未清。予则仗绥怀之毗。园陵失守。予则伫收克
之功。次则扬惠化以拯穷人。宏无私而叙群品。山河有誓。
金石岂渝。更俟殊庸。以膺极宠。可守司空兼门下侍郎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充太清宫使宏文馆大学士。馀如故。仍
命所司择日备礼册命。主者施行。

** 封徐州节度使时溥钜鹿郡王制

天用日月。司之以晦明。帝赖股肱。寄之以休戚。念其功则
报无所吝。厚其赏则诫在可危。尔勿徇于骄盈。吾靡劳于
姑息也。时溥为时杰出。临难慨然。用礼乐为身基。知德刑
僖宗皇帝 第 15b 页
为战器。文惟附众。武足取威。万旅无哗。一方厎定。朕以彭
门人兼伧楚。地控淮河。因命专征。果闻善训。公忠所化。气
俗自平。极将相之崇高。作藩宣之轨则。噫。成功未易。持禄
尤难。倚伏相循。安危是系。朕尝览祖宗之纪。每钦兼济之
图。尚父汾阳王。太尉武穆王。皆道合中兴。勋高往烈。然子
仪以恢宏体国。保富贵于永年。而光弼虽刚正奉公。积猜
嫌于晚节。盖坦怀未至。则全美或亏。言念大臣。足为前鉴。
惟尔竭诚保奉。著节始终。畴咨虽显于上台。制爵宜加于
异姓。彼邦遗事。故老当传。勿劳铭鼎之恭。用永绅河之誓。

僖宗皇帝 第 16a 页
服兹休宠。慎乃令图。庶俾君臣。永于竹帛。

** 授郑愚岭南节度使制

门下。朕推毂求才。登坛命将。每于边远。尤属贤能。况邕南
地界蛮乡。甫新戎号。外虞连岁。创痍焚劫之馀。上将开藩。
兵甲缮完之始。中权所寄。慎固尤难。(一作慎束固难)用回攘接之
仁。往整律竭之旅。某官郑愚。价高东序。气茂南薰。挺超卓
之奇名。蕴精刚之利器。词源独浚其波澜。经笥莫穷其韬
略。伫自郤堂搴秀。俭府增华。霜署谏垣。联翩羽翰。郎曹史
馆。洋溢声光。益部播戎率之功。商岭著条刺之迹。博洽强
僖宗皇帝 第 16b 页
志。居无流心。远略精能。动有馀地。日者熟其业用。委以察
廉。果能宣布惠和。讲求利病。才报下车之政。巳苏阖境之
人。发为歌谣。流满道路。朕以朗宁地分零桂。共控夷蛮。将
以重城镇于两江。壮服领于西道。俾崇旄节。用固疆陲。而
属统驭有乖。搅循生变戎章既失。城守巳离。宜得通敏之
材。以敷劳来之旨。是用辍于邻部。授以军麾。载观易地之
能。俾服扬旌之贵。既懋师节。仍长宪台。勉承顾遇之荣。伫
观辑柔之绩。可守邕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岭南西道节
度观察处置等使。散官勋封如故。主者施行。

僖宗皇帝 第 17a 页

** 谕秦宗权制

我国家天历自归。君临无外。十七圣滂流元泽。积润山灵。
三百年保定鸿基。方延运祚。其閒数缠灾运。祸起凶狂。才
闻窃命之称。巳触震雷之怒。或腹心生变。或骨肉相图。近
事可明。灵诛不漏。盖人祇之共愤。乃宗社之储休。亦赖中
外重臣。佐佑薄德。大耻既雪。小康可期。须申诰谕之勤。用
致绥怀之旨。尔宗权藩垣攸属。倚仗特深。虽章表继来。至
诚可验。而兵戈未戢。物论犹疑。是生交构之端。益惑亲邻
之听。况位崇将相。爵极侯王。图功则国祸可平。快志而家
僖宗皇帝 第 17b 页
冤巳雪。劝忠贞于部伍。莫若率先。鉴成败于古今。当思释
祸。犹冒属厌之诫。适摇怙乱之机。且患难虽繁。封疆有制。
各图侵轶。自掇悔尤。高浔之下泽州。将攻伪帅。周岌之窥
临汝。本利危邦。翻为致寇之资。盖昧启雠之衅。得土地为
他人所有。得货财亦他人所资。势敌则相倾。力均则相忌。
害莫深于归怨。利莫厚于图安。况井邑皆空。耕桑尽废。叹
疮痍而未复。轸哀痛而难忘。且雒邑通都。非列蕃之所并。
河阳要地。亦诸夏之必争。若不制自本朝。岂可公然窃据。
节旄宠授。须俟王人。赋税均输。合资国用。至于封疆邻接。

僖宗皇帝 第 18a 页
续可商议指挥。但将还旧京。尤藉近镇。继闻薄陕。巳受攻
围。河外既事于枝梧。关中自妨于漕转。回车或阻。奉国逾
亏。今者先在息兵。各令守境。爵位幸非爱惜。君臣足保初
终。尚或执迷。方知误计。若法制不行于一处。即征伐须徇
于众情。人亦有言。理难为党。虽万方之罪。当责朕躬。而九
庙之威。更凭天力。纵以黄巢顷盗宫阙。曾会师徒。既戮元
凶。须遵后命。所以寝兴念虑。诏示殷勤。犹期远保宿心。不
欲便乘众怒。山河著誓。当明指日之心。圣哲好生。必用舞
干之德。伫披深款。勉蹈良图。
僖宗皇帝 第 18b 页

** 修奉太庙制

朕以凉德。祗膺宝图。不能上承天庥。下正人纪。兵革竞兴
于宇县。车舆再越于藩垣。宗庙震惊。烝尝废阙。敬承典礼。
倍切哀摧。宜付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