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七
卷五十七 第 22b 页
钦定全唐文卷五十七

卷五十七 第 1a 页
 宪宗(二)

** 赈贷京畿百姓制

门下。王者布德行惠。必顺天时。发廪赈乏。盖循旧典。朕君
临宇县。念切黎元。思欲咸致其安。各阜其业。事关恤下。政
在便人。予无爱焉。斯为大本。而甸服之内。比年丰穰。一岁
不登。遂至艰食。岂非毂下赋役。经制犹繁。物力所资。凋耗
巳甚。靖言于此。愧叹良深。今春阳发生。田事具饬。苟迫于
歉乏。不能自存。而耕植顿亏。秋成何望。所以特加恩赉。蠲
卷五十七 第 1b 页
彼徵求。庶农桑之及时。俟麰麦之方稔。式当和煦之候。载
示忧勤之心。我其永怀。俾厚生殖。京畿百姓。宜共赈给粟
三十万石。内八万石以京兆府常平义仓粟充。其馀以太
仓粟充支给。比者田谷致损。刍稿随之。今巳过时。益难济
办。其并职田草共一百一十五万束。并宜放免。又有常赋
钱谷。蠲放之馀。贫弊者多。虑难输入。欲令宽息。须有忧矜。
其京兆府欠去年两税青苗等钱二万一千八百贯。欠秋
租杂斛斗及职田粟五万三千三百石。并宜放免。元和六
年春赈贷京畿百姓义仓粟二十四万石。亦宜放免。朕诚
卷五十七 第 2a 页
意靡达。黎人未康。忧积于衷。鉴寐增惕。爰自去岁。以迄于
今。存救之恩。屡降明诏。乃眷长吏。职惟亲人。尔其极虑抚
绥。指陈利病。将我惠泽。被于鳏孤。叶于便宜。无使劳扰。故
兹示谕。当悉朕怀。

** 许杜佑致仕制

宣力济时。为臣之懿躅。辞荣告老。行己之高风。况乎任重
公台。义深翼赞。秉冲让之志。坚金石之诚。敦谕既勤。所执
弥固。则当遂其衷恳。进以崇名。尚齿优贤。斯王化之本也。
金紫光禄大夫守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充宏文馆
卷五十七 第 2b 页
大学士充太清宫使上柱国岐国公食邑三千户杜佑。岩
廊上才。邦国茂器。蕴经通之识。履温厚之姿。宽裕本乎性
情。谋猷彰乎事业。博闻强学。知历代沿革之宜。为政惠人。
审群黎利病之要。由是再司邦用。累历藩方。出总戎麾。入
和鼎实。聿膺重寄。历事先朝。左右朕躬。夙夜匪懈。命以诏
册。登之上公。肃恭在廷。华发承弁。兹可谓国之元老。人之
具瞻者也。朕缵承丕业。思宏景化。选劳求旧。期致时邕。方
伸引翼之仪。遽抗悬车之请。而又固辞年疾。乞就休閒。巳
而复来。星琯屡变。有不可抑。良用耿然。永惟古先哲王。君
卷五十七 第 3a 页
臣之际。臣有耆艾以求其退。君有优赐以徇其情。乃辍邓
禹敷教之功。仍增王祥辅导之秩。俾养浩然之气。安于敬
止之乡。庶乎颐神葆和。永绥福履。仍加阶级。以厚宠章。其
惟敬哉。兹谓全致。可光禄大夫守太保致仕。宜朝朔望。

** 授田兴魏博节度使制

经邦制理。先务于安人。秉义纳忠。谅存乎体国。其有坚持
正性。动合众心。才当与能。善足垂劝。则宜荷推毂之寄。为
分阃之臣。建侯贞师。宣我利泽。魏博军步射都知兵马使
同节度副使检校秘书监兼御史中丞沂国公田兴。深明
卷五十七 第 3b 页
有融。忠孝是力。介若金石。通乎弛张。效用思齐于昔贤。洁
诚期报于君父。生此王国。迹沦戎藩。逢时乃彰。会节有立。
日者元臣即代。裔子幼年。小人任事以作威。诸将屏息而
增惧。政理滋紊。刑章亟乖。群臣危疑。几致颠越。朕用忧闵。
方图辑宁。而兴任在辕门。深惟大体。义勇斯奋。奸雄伏辜。
士心所归。不令而肃。征镇安固。厥庸茂焉。既而保贵冑之
家。将致上国。全故帅之绩。求复中军。表章屡疏。情恳备至。
以勋则特异。以义则可观。周旋令图。盖有馀裕。朕高悬爵
命。以待能贤。嘉尔殊劳。允宜懋赏。晋军谋帅。郤縠尝学于
卷五十七 第 4a 页
诗书。汉将议功。窦融实冠于名节。魏郊巨镇。河上奥区。杖
钺可以宣国威。观风可以率彝典。习俗至于丕变。疲氓徯
而汔康。伫光册书。用寄心膂。荣级继登于七命。显秩超践
于六卿。仍兼副相之雄。以重元戎之寄。服兹休命。其懋戒
哉。可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兼魏州大都督府长
史御史大夫充魏博等州节度管内支度营田观察处置
等使。勋封如故。

** 宣慰魏博制

奉君亲。竭忠孝。人伦之大端也。贤智所以尽心。赏功劳。懋
卷五十七 第 4b 页
名节。国家之急务也。皇王所以致理。朕嗣服丕业。恭临万
邦。每念政之未孚。化有不暨。怵惕惟厉。载廑于怀。尝以为
肖质禀灵。皆思向善。亦在甄明抚导。推示至诚。树绩必使
其光扬。罹患必图其安缉。永言及此。终食岂忘。魏博大藩。
东夏雄屏。军戎勇于见义。黎庶怀于有仁。自中原始兵革
之虞。河朔为用武之地。抱才器者。或感恩而尽力。申节效
者。果因事而彰明。时将大宁。斯获予志。近田季安薨谢。其
子幼童。奸邪凭依。妄肆威福。一境危慄。惧致覆亡。比屋凋
伤。疲于杼轴。田兴仗义奋发。剪去憸人。大安方隅。屡献忠
卷五十七 第 5a 页
恳。达三军奉上之志。激千里望阙之诚。誓遵典彝。丕变旧
俗。忠谏指切。感于朕心。是用特授旌旄。俾靖封略。言念将
士。同德叶谋。守正如金石之坚。凌寒挺松柏之操。垂令名
于不朽。示臣节于将来。清风载扬。丹款可鉴。嘉尚叹息。劳
于寝兴。赏不踰时。式示旌劝。其管内百姓等。身劳耕稼。力
竭征徭。每念予怀。用当忧悯。宜令司封郎中知制诰裴度
往魏博宣慰。亲谕朕意。仍赐钱一百五十万贯。以河阳院
诸道合进内库绫绢绵等支送充。赏给将士及六州县百
姓。差科宜给复一年。使之苏息。州县之中。或有残破偏甚
卷五十七 第 5b 页
者。委田兴逐便宜处分。朕以布泽之时。务从人欲。好生之
德。期洽众心。魏博管内。宜赦见禁囚徒。其与田兴协心立
功大将及判官等。委兴具名衔闻奏。当有甄升。如有父母
在。别加优恤。当道从前以来官吏将校等。或忠义可嘉。而
刑戮滥及。如有此色。委田兴条录奏闻。当加追赠。如有家
口见存。宜厚加优恤。管内高年茕独。或天宝遗人。夙沾皇
化。或孤独废疾。不能自存。委田兴差官存问。仍量给粟帛。
管内有清勤奉职。为众所知者。委田兴具事迹奏闻。当加
进改。如身在丘园。行义素著。或才兼文武。名节可称。亦委
卷五十七 第 6a 页
田兴具名闻荐。赠太尉季安。姻戚旧臣。尝任将相。饰终之
典。宜示优崇。其葬事委田兴差官勾当。礼物之閒。务从周
厚。田怀谏在疚之初。政出群小。因致军府骚然不宁。以其
幼年。有足矜悯。待其到京之日。一门量加存恤。呜呼。耸善
念功。惟恐不及。恤人厚下。惟恐不丰。庶洽雍熙。遂櫜弓矢。
为仁繇己。其道信然。树德务滋。在乎终始。凡百多士。宜悉
朕怀。

** 贬杨归厚国子主簿制

杨归厚顷以词艺。擢于谏垣。自属班行。颇修职业。但列于
卷五十七 第 6b 页
清近。当慎威仪。以婚姻之私。假借公馆。表章上献。慢黩则
多。俾移秩于国庠。仍分曹于雒邑。可国子主簿分司东洛。

** 权德舆守礼部尚书制

文昌六官。宗伯掌礼。选授之重。自昔攸难。非夫台衮之臣。
分全于终始。缙绅之义。素洽于群伦。则无以允是优崇。膺
兹名秩。正议大夫守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
国扶风郡开国公权德舆。奥学雄词。虚襟旷度。禀中和之
气。宏信厚之规。夙彰厥猷。历践清贯。乃者徊翔省阁。祗服
大僚。咸推镇俗之风。遂致济川之望。朕永惟理本。宵旰在
卷五十七 第 7a 页
怀。尝期献纳之功。深属弼谐之任。爰徵佥论。俾列鼎司。勤
劳亟涉于岁时。谦挹每形于造次。是用委春卿之职。辍枢
务之殷。任事呈能。庶先会府。帅属而理。汝往钦哉。可守礼
部尚书。

** 复授武元衡门下侍郎平章事制

门下。邦国之兴。将相是资。选众而举。思贤俾乂。故有台臣
外抚。宣力巳靖于四方。衮职迭居。懋功复凝于庶绩。允兹
崇践。爰属上才。前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
支度营田观察处置统押近界诸藩及西山八国云南安
卷五十七 第 7b 页
抚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兼门下侍郎同中
书门下平章事成都尹上柱国临淮郡开国公食邑二千
户武元衡。粹厚端庄。易常壹。有诚明之道以致用。有宏
茂之略以佐时。贞方自得于性术。操尚不愆于风雨。加以
懿文合雅。聚学承师。通礼乐刑政之源。达古今治变之要。
历登华贯。休闻穆然。洎处钧衡。中立不倚。致君思尧舜之
盛。修职以邴魏为宗。翼戴之勤。夙夜弥亮。彝伦攸叙。鼎饪
载和。益部大藩。比仗兼济。而能布宣威惠。抚莅蛮髦。县道
辑宁。疲黎安息。推心而下皆率附。正己而人自向方。临之
卷五十七 第 8a 页
累年。理有殊等。朕以出纳王命。缉熙帝图。总庶官之职业。
为百度之扃键。惟此重任。属于黄扉。分忧遂辍于殿邦。具
瞻再归于硕望。尔尚行之以中正。煦之以和平。毗于一人。
膏润天下。祗膺礼命。无替徽猷。可守门下侍郎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兼崇元馆大学士充太清宫使。

** 李绛守礼部尚书制

辅相之任。所贵乎纳忠。进退之宜。实重于申礼。其有以劳
奉国。以疾固辞。聿怀谦让之风。是举优崇之典。朝议大夫
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高邑县开国男
卷五十七 第 8b 页
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李绛。端庄秉彝。亮直循道。抱凌
寒之劲节。标肃物之贞规。尝以懿文。参于内署。亦以公望。
贰于地卿。竭其器能。茂著宦业。洎居衮职。左右朕躬。远虑
必陈。谠言无隐。竭致君之志。宏济俗之方。确然真心。郁有
休问。而步履婴疹。趋侍为难。披诚上闻。稽首求免。乃眷毗
倚。久之未从。星霜屡迁。衷恳弥激。宗伯秩礼。时惟大寮。宜
从喉舌之班。用辍盐梅之寄。庶因清。俾遂赜真。膺兹宠
章。敬服尔命。可守礼部尚书。散官封赐如故。

** 赈给京畿百姓制

卷五十七 第 9a 页

善为国者。务蓄于人。百姓未康。君孰与足。其或时逢水旱。
念切茕嫠。于是有巳责之恩。行散利之典。古今通范。何莫
繇斯。朕恭己励精。以临兆庶。永言忧济。终食岂忘。思俾万
邦。同臻富寿。而去岁甸服。气序愆和。夏属骄阳。秋多苦雨。
三农爽候。五稼不滋。比及收藏。曾靡善熟。如闻闾井之内。
储备罕充。产于地者既微。出于力者宜困。既牵公上之税。
荐迫输送之期。循环岁时。固亦劳止。况群司具列。军卫实
繁。供亿之名制备存。工役之科条未艾。四方桢干。属在京
师。念兹矜人。良多愧叹。今土膏方动。东作其勤。逋赋未蠲。
卷五十七 第 9b 页
粮饷何望。宜加惠渥。式俾厚生。趋泽务农。庶乎劝化。姑示
纳隍之旨。伫宽艰食之虞。煦育顺时。义斯可取。应京畿百
姓所欠元和八年税斛㪷青苗钱税草等。在百姓腹内者。
并宜放免。仍以常平义仓斛斗三十万石。委京兆府条疏
赈给。务及贫人。如常平义仓不足。即宜以元和七年诸县
所贮。折籴斛斗添给。应缘赈给百姓等。委京兆差择清干
官。于每县界逐处给付。使无所弊。各得自资。近岁以来。屡
宏德泽。邦畿千里。田号上腴。阜安疲黎。亦在循政。咨尔京
邑长吏。洎于宰字之官。各宜叶心。将我诏意。戒之以扰。授
卷五十七 第 10a 页
之以仁。宣示朕怀。咸使知悉。

** 授张宏靖刑部尚书平章事制

门下。虞以为盛。犹咨五臣。殷之用兴。亦赖三后。朕励精恭
己。十载于兹。常以国钧。委之公辅。务熙庶绩。敢怠旁求。思
欲左右有人。在广股肱之任。历选列辟。洎于藩维。冀获贤
能。俾匡正道。爰兹所命。允属至怀。河中晋绛慈隰等州节
度支度营田观察处置等使正议大夫检校礼部尚书兼
河中尹御史大夫上柱国高平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赐
紫金鱼袋张宏靖。德禀精微。器含冲用。温恭谅实。明允克
卷五十七 第 10b 页
诚。素推君子之风。雅有大臣之体。蕴积稽古之学。发挥经
纬之文。尝司朕言。动叶谟训。历践清贯。具扬淑声。爰统方
州。载膺节制。奉法遵制。在公忘私。人无不怀。绩用丕茂。予
欲正百工之理。成太平之阶。若临巨川。以重舟楫。是用命
尔。列于中台。每念臣邻之规。以贞栋崇之吉。少翁积庆。嗣
德汉廷。文子勤身。继匡晋室。尔惟朝夕纳诲。以翊朕躬。是
资衮职之勤。式重缁衣之美。仍帅司寇之属。俾靖皋陶之
刑。懋宣厥猷。往践于位。可守刑部尚书平章事。散官勋封
如故。

卷五十七 第 11a 页

** 追赠甄济秘书少监制

存树风节。谓之立名。殁加褒饰。所以诱善。故朝散大夫试
秘书省著作郎兼侍御史甄济。昔以文雅。见称当时。尝因
辟召。亦佐戎府。而能保坚贞之正性。不履危机。睹逆乱之
潜萌。不从胁污。义声可传于竹帛。显赠未贲于松楸。藩方
上陈。允叶彝典。追加命秩。以奖忠魂。可赠秘书少监。

** 授刘敦儒兵曹参军分司东都制

孝子刘敦儒。生于儒门。禀此至性。王祥笃行。起孝敬而不
移。曾参养志。积岁年而罔怠。用宏劝奖。宜服官常。分曹洛
卷五十七 第 11b 页
师。俾遂私志。可守左龙武军兵曹参军分司东都。

** 晓谕淮西制

朕嗣膺宝位。于兹十年。每推至诚。以御方夏。庶以仁化。臻
于太和。宵衣旰食。意属于此。今淮西一道。未达朝经。擅自
继袭。肆行寇掠。将士等迫于受制。非是本心。思去三面之
罗。庶遵两阶之义。宜以山南东道节度使严绶兼充申光
蔡等州招抚使。仍与邻道将帅等。即同纠率。共申晓谕。其
淮西将士官吏等。如有归国者。即量其高下。便授职任。仍
具奏闻。仰超授官爵。纵旧有罪犯。一切无问。吴元济如束
卷五十七 第 12a 页
身归朝。亦当弃瑕录用。其百姓有归投者。仰便给粮食。仍
与田宅。务加存恤。使其安堵。事平之后。淮西将士。宜共赐
钱二百万贯。百姓给复三年。诏书所不该者。严绶量其所
宜。条流奏闻。庶尽绥怀之义。以申生育之恩。若尚执迷。不
能迁善。至于问罪。自有常刑。宜以诚怀。使其知悉。

** 加张宏靖中书门下平章事制

门下。赞天地之化。阜成万物。正邦国之纪。康于群生。梦寐
旁求。精诚上达。况乎明诚以久。嘉猷日闻。股肱之任。耳目
所注。具官宏靖。实天生德。惟岳降神。端方静深。信厚温霁。
卷五十七 第 12b 页
质抱荆山之璞。光含魏国之宝。错尔素履。穆然清风。出备
爪牙。总近关之纪律。入膺喉舌。练中台之法制。从容宰辅。
密勿鼎司。诚惟在公。虑必经国。济川舟楫。人望具瞻。和羹
盐梅。朕志先定。宜登右弼之任。用正中台之曜。纂乃祖考。
光于家邦。于戏。天工人代。予违汝翼。必当悉乃力。同乃心。
役天下之才。以贞百度。通天下之志。以佐万几。唯直道是
行。唯谠言是进。内怀亲附。拯黎元之方困。外思镇抚。偃兵
甲于将兴。勿优养以崇名。无逡循而避事。对扬成命。时乃
之休。可守中书门下平章事。

卷五十七 第 13a 页

** 授韦贯之尚书右丞平章事制

门下。弼成大化。参叙彝伦。克光元首之明。其服股肱之任。
朕所以不自暇逸。务求贤能。式重舟楫之才。以宏经济之
道。畴若予志。佥谐乃公。中大夫守尚书右丞上轻车都尉
赐紫金鱼袋韦贯之。清明在躬。礼乐之器。蕴圭璋特达之
德。茂廉正博雅之规。静而知微。动必有守。凡践列位。备闻
嘉猷。当官而行。临事能断。道可镇于风俗。望弥积于朝伦。
是宜和靖阴阳。纪纲邦国。命作心膂。列于台阶。夫能虑四
方。揆百事。爱利万物。辨论群材。示公忘私。时乃之职。而况
卷五十七 第 13b 页
图靖藩服。系在庙谟。尔惟顺下以训人。奉上以宣力。因众
功而致用。熙众志。以为心。朝夕献可否之诚。经纶厎文武
之绩。祗膺厥命。勿懈于时。可守尚书右丞平章事。散官勋
如故。

** 讨吴元济制

天地之化。由肃杀而成岁功。帝王之道。以威武而辅文德。
朕祗荷鸿业。抚临庶邦。务先含宏。每慎征战。俾怀仁者有
[:#AS-8342:●]且格。畏罪者见善即迁。而或昏迷不恭。告命不及。固兴
勃乱之孽。自速原野之诛。除害正刑。国有彝典。吴元济逆
卷五十七 第 14a 页
绝人理。反易天常。不居父丧。擅领军事。谕以诏旨。曾无敬
恭。荧惑一方之人。迫胁三军之众。以其父少阳常经任使。
为之轸悼。命申奠祭。临遣使臣。凌虐封疆。遂致稽阻。绝朝
廷之礼意。忘父子之恩情。旋又掩袭舞阳。伤残吏卒。焚烧
叶县。骚扰闾阎。恣行寇攘。无所畏忌。朕尝念赏延之义。又
重伤藩帅之门。尚欲纳于忠顺之途。处以显荣之列。未能
饬法。犹为包荒。再以诏书。俾申招抚。而虿毒滋长。奸心靡
悛。寿春西南。又陷镇栅。穷凶稔恶。纵暴挻灾。覆载之所不
容。人神之所共弃。良非获巳。致此兴戎。盖以方伯连帅。同
卷五十七 第 14b 页
请讨除。伐罪吊人。故兹申命。宜令宣武忠武太原武宁淮
南宣歙等兵马合势。山南东道及魏博荆南江西剑南东
川等道兵马与鄂南计会。东都防禦使与怀汝郑节度及
剑南义成军兵马犄角相应。同为进讨。吴元济旧有官秩。
宜并削除。大军既临。计即戡殄。嗟我淮右之众。本为勤王
之师。虽是胁从。频巳昭洗。念此勋力。未尝弭忘。适罹狡童。
又此诖误。心怀忠顺。迫在凶威。苟能率诚。即可收效。其淮
西将士。有能枭斩凶渠者。先是六品巳下官。授三品正员
官。其先授五品巳上官者。节级升进。仍与实封五百户。庄
卷五十七 第 15a 页
宅各一区。钱二万贯。如能率所管兵马。以城镇来降者。并
超三资与改官。仍学实封二百户。钱一万贯。以一身降者。
亦与改转。仍赐钱帛。诸道应赴行营将士。如有斩元恶者。
亦准此处分。吴元济如能束身归朝。并与洗雪。若不能改
过。罪止其身。其馀污胁。一切不问。接贼界州县百姓。军兴
巳来。供馈繁并。言念疲瘵。良增悯然。元和九年两税斛㪷
钱物等。在百姓腹内者。并十年夏税。并宜放免。其有城镇
将士百姓。守节拒贼。身死王事者。各委长吏。优给其家。仍
具事迹申奏。当加褒赠。并赐钱帛。仍与一子官。三州百姓。
卷五十七 第 15b 页
莫匪吾人。诸军所至。不得妄加杀戮。焚烧庐舍。据夺财产。
并有拘执。以为俘馘。事平之后。给复二年。三州内有自置
义营堡栅。王师所至。能相率来降。各加酬奖。时当春候。务
切农桑。应缘军务所须。并不得干扰百姓。如要车牛夫役
及工匠之类。并宜和雇情愿。仍给优价。贼平之后。应立功
将士。并与超资改官。节级赐物。于戏。朕率理道。靡敢荒宁。
思致中和。以康亿兆。而德之寡薄。化未昭宣。爰用甲兵。良
深愧叹。顾非重武。其在止戈。宣示中外。咸令知悉。

** 授裴度中书侍郎平章事制

卷五十七 第 16a 页

门下。辅相之任重。作予股肱。经济之才难。注人耳目。苟非
虑周物表。识洞事先。则何以出纳中枢。平章大政。询于时
论。佥曰汝谐。朝议郎守御史中丞兼尚书刑部侍郎飞骑
尉赐紫金鱼袋裴度。劲直循道。清通秉彝。文融菁华。行茂
枝叶。居然廊庙之器。出于领袖之门。西掖司言。南台执宪。
常怀远略。屡告嘉猷。实宣力以徇公。况外身而忧国。霜雪
无改。雷风有恒。朕欲旋观其能。用试于事。俾历戎阃。载驰
使轩。王泽涣汗以遐宣。军情密勿而上达。将议抽擢。因罹
震惊。崇道德之藩篱。士有致命。资忠信之甲冑。兵无容刃。
卷五十七 第 16b 页
人具瞻尔。天方赉予。昆命于龟。爰立作相。尔其展四体。坚
一心。广其道以用贤。厚其风以易俗。五兵未戢。尔惟保定
武功。百姓未康。尔惟勤恤人隐。临事必断。当官而行。齐台
阶于厎平。补衮职之有阙。光膺慎选。其戒之哉。可朝议大
夫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勋赐如故。

** 授张宏靖太原节度使制

门下。授鈇钺之赐。其惟爪牙。掌管籥之司。允归心腹。况乎
天兵作镇。王业成都。全晋山河。陶唐风俗。外以威怀七狄。
内以承卫二京。操节制戎帅之权。兼澄清列郡之寄。训齐
卷五十七 第 17a 页
五校。表率一方。历选元僚。无逾上相。中书令张宏靖。高盖
垂庆。大圭含章。和顺在中。庄敬发外。翼翼有致君之道。兢
兢怀许国之忠。言观器能。早授方任。风谣果洽于分陕。膏
润实彰于近关。洎登为鼎臣。辅我衮职。出纳万务。清明一
心。宏宣远猷。慎守成式。梦帝所赉。伊人是瞻。朕以龙山之
前。卒乘殷会。雁塞之上。稽胡杂居。求明略以拊循。资盛名
而镇定。是用辍于钧轴。授以节旄。崇高超列于天官。密勿
遥参于台席。敬听后命。载扬先声。在贞元初。乃考成肃公。
弼谐德宗。以敷景化。肆予嗣位。惟尔业官。匪惟勤劳于我
卷五十七 第 17b 页
邦。兹亦光辉于尔室。于戏。入而惟辅。出而为藩。行思永图。
勿替旧服。可检校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太原
节度使。

** 授韦贯之中书侍郎平章事制

门下。地拱宸居。任膺宰执。宣明大号。佐佑丕图。失其道而
庶事靡陈。得其道而彝伦攸叙。成吾柱石。在乎钧衡。况今
戎役方殷。庙谋为切。利用既彰于历试。崇名宜允于佥谐。
右丞韦贯之。代秉谦清。天资贞白。奇文包于五色。茂德体
于千钧。含和抱公。居易求己。徊翔礼闼。坚明以辨其妍媸。

卷五十七 第 18a 页

纲辖仙台。密静克修其班制。动有直气。居无流心。洎权登
衮职。参任枢务。平章庶事。屡入三台。远猷是经。中立不倚。
元成之庆灵斯集。山甫之恭勤日闻。俾重辉于相门。爰正
位于台座。于戏。宰相者。实执人柄。以为国桢。化有未孚于
休。物有不遂其性。伫尔高议。副予虚怀。予欲惠于兆庶。尔
思均赋之宜。庸观在位式序。品物咸亨。鼓时风以淳厚吾
人。流王泽以光昭乃辟。服我成命。仰而行之。可守中书侍
郎平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