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二
卷三十二 第 19b 页
钦定全唐文卷三十二

卷三十二 第 1a 页
 元宗(十三)

** 饬敬祀社稷诏

社为九土之尊。稷乃五谷之长。春祈秋报。祀典是尊。而天
下郡邑所置社稷等。如闻祭事或不备礼。苟崇敬有亏。岂
灵祇所降。欲望和气丰年。焉可致也。朕永惟典故。务在洁
诚。俾官吏尽心。庶苍生蒙福。自今巳后。应祭官等庶事。宜
倍加精洁。以副朕意。其社坛侧近。仍禁樵牧。至如百姓私
社。宜与官社同日致祭。

** 答中书门下表贺河西大破吐蕃诏

坐运奇谋。诚难与战。河西捷书相继。谓之伐叛。可豫图之。
所请者依。

** 颁重注孝经诏

化人成俗。率繇于德本。移忠教敬。实在于孝经。朕思畅微
卷三十二 第 1b 页
言。以理天下。先为注释。寻亦颁行。犹恐至赜难明。偫疑未尽。
近更探讨。因而笔削。兼为叙述。以究源流。将发明于大顺。
庶开悟于来学。宜付所司。颁示中外。

** 两京告享各择吉日诏

卷三十二 第 2a 页

朕肃承宗祀。不敢怠遑。诚有未安。夙夜祗惕。顷时有事于太庙。两京同日告享。虽虔卜吉辰。俱遵上日。而义深如在。礼或有乖。自今以后。两京宜各别择吉日告享。

** 遣使分祀岳渎诏

务农劝穑。虽因于天道。人和岁稔。实赖于神庥。顷者春夏
之交。稍愆时雨。收穫之际。复属秋霖。虑害农功。每祈孚祐。
遂得百神降福。偫望效灵。既不为灾。仍多善熟。幽赞之德。
普洽于生人。昭报之仪。式遵于祀典。宜令太子詹事嗣许
王瓘祭东岳。光禄卿嗣郑王希言祭中岳。宗正卿濮阳郡
王彻祭西岳。少府监李知柔祭南岳。卫尉卿嗣吴王祇祭
淮渎。光禄少卿彭果祭河渎。所司择日录奏。其名山大川。
有路近处亦合便祭。僻远处委所繇长官备礼致祭。务陈
蠲洁。以达精诚。
卷三十二 第 2b 页

** 诛柳升诏

朕恭守丕业。临照百官。冀君臣一心。中外励节。长安县令
柳升。往因推荐。寘彼周行。而乃禀性回邪。恣情聚敛。黩于
货贿。紊我纪纲。是而可容。孰不可赦。故令鞫按。用致严刑。
岂惟惩息奸源。抑欲庶寮知戒。况闻朝廷卿士。多与交游。

卷三十二 第 3a 页

比之匪人。门通赂遗。用宏宽典。咸为匿瑕。且古人以廉耻
立名。清白贻范。苟亏斯节。谓忝前修。况身荷恩荣。家享重
禄。陈力无纪。徇财已彰。取愧素餐。自投疏网。每念于此。良
用怃然。凡在百寮。宜为殷鉴。仍宣示中外。令知朕怀。

** 以今文缮写尚书诏

朕钦惟载籍。讨论坟典。以为先王令范。莫越于唐虞。上古
卷三十二 第 3b 页
遗书。实称于训诰。虽百篇奥义。前代或亡。而六体奇文。旧规
犹在。但以古先所制。有异于当今。传写浸讹。转疑于后学。
永言刊革。必在从宜。尚书应是古体文字。并依今字缮写
施行。永念典谟。无乖于古训。庶遵易。有益于将来。其旧本
仍藏之书府。

** 恤彍骑诏

育物者所贵于从宜。养人者必资于遂性。况加疾苦。岂忘
哀矜。内外厢三卫彍骑等。如闻因当上染患者。番满之后。
既不胜皆致还乡。又不容在职掌将息。进退无据。何所依
投。沟壑是忧。宜谋朝夕。永言及此。深轸于怀。自今巳后。如
有此色。宜移就三卫。厨给食料将养。各委左右金吾将军
存意检校。所须药物。仍与太常计会。量事供拟。并差医人
卷三十二 第 4a 页
救疗。其诸门及街铺职掌人等。各移就本卫将养。所须食
料。各委将军以当卫诸色回残官物等。且量事支给。其医
药宜准内外厢例。自馀诸色当番人等。有疢疾者。并准此
处分。其死者。各委所由。随事埋瘗。当日牒报本贯。令家人
亲族。运致还乡。

** 贬韩朝宗吴兴郡别驾员外诏

高平郡太守上柱国长山县开国伯韩朝宗。顷承荣奖。擢
在神京。辄荐凶人。超登赤县。果彰贪秽。大获赃私。举非允
当。巳有比周之责。使之交易。更涉嫌疑之地。颇招物议。实
紊朝章。宜从贬黜。用申惩戒。可吴兴郡别驾员外置。

** 许上柱国外有馀勋回授周亲诏

顷叙功劳。累增勋级。上柱国外。许及周亲。是谓赏延。载荣
卷三十二 第 4b 页
宗族。回充赐物。用厚朝恩。其准格上柱国外。有馀勋回授周
亲。

** 答皇太子等表贺内道场灵异手诏

顷以献岁。亲祠百灵。岂精至之上昭。而祯祥之屡应。神言
报休徵之庆。黄素飞云汉之閒。皆宗社降灵。福流寰宇。岂
予微感。独能致之。所请宣示朝廷光于史册者依。

卷三十二 第 5a 页

** 答中书门下贺元元皇帝灵应手诏

朕精修道源。为人祈福。虽则每多昭应。未若此之殊祥。岂
圣祖揆予之无私。灵真贶我之诚感。遂得休徵之应。出自
神言。勤请之词。上飞空境。永惟虚薄。何以当兹。然福逮苍
生。深为慰也。所请者依。
卷三十二 第 5b 页

** 答陈希烈奏道士萧从一见元元皇帝手诏

缵承丕业。遵修元训。精诚之至。冀在希夷。寡昧之德。宁期
昭应。恭惟圣祖。屡降真容。仙卫接于云閒。飙驾回于天路。
又赐以无疆之寿。且欣以助成之言。严奉神休。良深祗庆。
所请者依。

** 定祀元元皇帝仪注诏

尊祖奉先。必在于崇敬。辨仪正礼。所贵于缘情。伏以大圣
祖元元皇帝御气升天。长生久视。体重元而不测。与元化
以无穷。真容屡现。宝符仍集。恭惟孚祐。实表常存。比太清
宫行事官皆具冕服。爰及奏乐。未易旧名。并告献之时。仍
陈筴祝。既非事生之礼。岂是降仙之仪。且真俗殊伦。幽明
异数。理有非便。亦在从宜。自今后。每于太清宫行礼。官宜
改用朝服。兼停祝版。其告献辞及所奏乐章。朕当别自修
卷三十二 第 6a 页
撰。仍令所司。具仪注奏闻。

** 引见诸州高蹈不仕举人诏

君子之道。所以正心志全贞吉也。逸人之学。所以励天下
激浮躁也。朕每崇先训。以道化人。思致栖贞之士。用先咸
在之列。是以频降束帛。冀空岩薮。虚怀式伫。明发不忘。卿
等来应辟命。远致城阙。周文多士。既叶于旁求。虞舜畴咨。
亦在于佥议。爰命台省。询于道业。或善行无迹。名实难窥。
或大器晚成。春秋尚富。津涯未测。轮桷何施。事且隔于行
藏。道以分于出处。其马曾常广心贺兰迪等三人。宜待后
处分。崔从一王允贻韩宣胡祭赵元奖等五人。年鬓既高。
稍宜优异。宜各赐绿衣一副。物二十段。馀并赐十段。不夺
卷三十二 第 6b 页
隐沦之志。以成高尚之美。并宜坐食讫好去。仍依前给公乘
还郡。

** 尊道德南华经诏

王者天其祖。学者父其师。义有尊崇。情归孝敬。况我元宗。
道要无名。象先犹龙莫测。昔尝问礼。烹鲜有论。历代攸尊。
永惟重元。众教之父者也。朕缵承圣绪。祗服元言。乙夜观
书。将求于道。虽理归绝学。信无取于筌蹄。然垂代作程。义
卷三十二 第 7a 页
必存乎文字。俾之大顺。亦合礼经。其坟籍中有载元元皇
帝南华等真人犹称旧号者。并宜改正。其馀编录经义等
书。亦宜以道德经列诸经之首。其南华经等不须编在子
书。仍即令集贤院审详改定应旧号并科目讫。具宣付所
司。仍颁示中外。

** 改波斯寺为大秦寺诏

波斯经教。出自大秦。传习而来。久行中国。爰初建寺。因以
为名。将欲示人。必修其本。其两京波斯寺宜改为大秦寺。
天下诸府郡者。亦宜准此。

** 定犯徒配军诏

刑之所设。将以闲邪。法不在严。贵于知禁。朕自临万国。向
踰三纪。思宏至道之化。实务好生之德。比者应犯极法。皆
卷三十二 第 7b 页
令免死配流。所以市无刑人。狱无冤系。哀矜勿喜。冀洽于生
灵。大小以情。宁忘于鉴寐。至于徒罪。虽非重刑。力役之外。
不免拘絷。载罹寒暑。诚可矜量。自今以后。其犯罪应合徒
者。并宜配诸军效力。庶感激之士。因以成功。宽大之恩。叶
于在宥。且本置杖罪。是代肉刑。将以矜人。非惟重法。今官
吏决罚。或有任情。因兹致毙。深可哀悯。其犯杖罪。情非
卷三十二 第 8a 页
巨蠹者。量事亦令效力。宜令所司作载限。仍立条例处分。

** 答请宣示瑞鹿诏

宫苑之内。屡荐嘉祥。今又缟质霜毛。变林虞之兽族。殊姿
驯性。实云驾之龙媒。允谓休徵。用为慰也。所请者依。

** 遣使巡按天下诏

黜幽陟明。所以察风俗。求瘼恤隐。所以慰黎蒸。不有其人。
孰可将命。礼部尚书席豫等。亮直清节。经通大才。多识前
言。备闲时政。或久膺任使。尝参八使之列。或夙蕴公忠。必
副四方之委。永怀兆庶。用寄澄清。豫巡河北道。鉷巡京畿
关内及河东道。隐之巡东畿及河南道。见素巡山南东道
江南西道黔中岭南等道。麟巡河西陇西碛西等道。翘巡
剑南及山南西道。光誉巡淮南及江南东道。其百姓之閒。
卷三十二 第 8b 页
及官吏之辈。如事或未该。须有釐革者。仍委量事处置。回日
奏闻。其岭南黔中碛西。途路遥远。若使臣一一自到。虑有
稽迟。任各精择判官。准旧例分往。

** 禁弋猎诏

永言亭育。仁慈为本。况乎春令。义叶发生。其天下弋猎采
捕。宜明举旧章。严加禁断。宣布中外。令知朕意。

卷三十二 第 9a 页

** 停不急之务诏

今土膏既动。农事将兴。丁壮就功。不可妨夺。其不急之务。
一切并停。

** 量减祭祀应用牛牲诏

祭祀之典。牺牲所备。将有达于虔诚。盖不资于广杀。况牛
之为畜。人实有赖。既功施播种。亦力被车舆。自此馀牲。尤
卷三十二 第 9b 页
可矜悯。况前圣有作。难为尽废。明神克享。亦在深仁。自今以
后。每大祭祀。应用骍犊。宜令所司。量减其数。仍永为常式。

** 增定祀典诏

皇王之典。聿循于百代。郊祭之义。允属于三灵。圣人既因
时以制宜。王者亦缘情以革礼。朕丕承宝运。肃遵明禋。曷
尝不克己斋心。虔恭夙夜。犹虑旧章或阙。诚敬未孚。有一
于此。良深祗畏。且尊莫大于天地。祭莫大于祖宗。严配昭
升。岂宜异数。今蒸尝之献。既著于常式。南北之郊。未展于
时享。粢盛且略。对越何申。自今巳后。每载四时孟月。先择
吉日祭上帝。其以皇地祇合祭。以次日祭九宫坛。皆令宰
臣行礼奠祭。务从蠲洁。称朕意焉。祭神如在。传诸古训。以
卷三十二 第 10a 页
多为贵。著自礼经。膟膋之仪。盖昔贤之尚质。甘旨之品。亦
孝子之尽诚。既切因心。方资变礼。其巳后享太庙。宜料外
每室加常食一牙盘。仍令所司。务尽丰洁。发生振蛰。雷为
其始。画卦陈象。威物效灵。气实本于阴阳。功乃施于动植。
今雨师风伯。久列常祠。唯此震雷。未登偫望。巳后每祀雨
师。宜以雷神同祭。朕承宗庙之福。为人神之主。事有未畅。
义在得中。庶寅畏之诚。上达于郊庙。祈禳之典。载收于阙
遗。凡在有司。各扬所职。倍宜恭肃。以叶灵心。

** 许百官旬节休假不入朝诏

百工允釐。彰乎奉职。五日休浣。义在优閒。方贵无为之风。
以宏多暇之政。朕钦崇至道。思致和平。今寰宇克宁。朝廷
卷三十二 第 10b 页
无事。将欲叶于淳古。岂惟臻于小康。当与偫寮。畅兹娱乐。顷
旬游宴赏。巳放入朝。节假常参。未敷后命。公私叶庆。千载
一时。上下同欢。自中及外。自今巳后。每至旬节休假。中书
门下及百官并不须入朝。外官等其日亦不须衙集。

** 禁流贬人在路逗留诏

应流贬人。皆负罪谴。其中或舍其昧死。全彼馀生。将宽常
法。示有惩戒。如闻在路。多作逗留。郡县阿容。许其停滞。是
卷三十二 第 11a 页
何道理。自今巳后。其左降官量情状稍重者。驰十驿巳上
赴任。流移人令押领纲典画时。递相分付。如更因循。尚有
宽纵。所繇当别有处分。

** 贬韦坚并免从坐诏

书曰。无总货宝。生生自庸。传曰。官之失德。宠赂章也。则古
先哲王。不闻好货。垂以明戒。无易纪律。然法贵变通。罚宜
平典。罪止其恶。过从宽宥。庶乎有劝。冀乎有惩。韦坚是司
潭漕。妄事兴易。饷遗朝廷。计其积赃。数目甚广。朕以衣冠
之士。岂往求之。而奸回之人。是为抑与。韦坚巳别有处分。
所司一切不问。咸令自新。冀有廉隅。成予德化。各思变节。
无贰过焉。宣示中外。知朕此意。
卷三十二 第 11b 页

** 刊广济方诏

朕顷所撰广济方。救人疾患。颁行巳久。计传习亦多。犹虑
单贫之家。未能缮写。闾阎之内。或有不知。倘医疗失时。因
致横夭。性命之际。宁忘恻隐。宜令郡县长官。就广济方中
逐要者。于大板上件录。当村坊要路榜示。仍委采访使勾
当。无令脱错。

** 黜陟守令诏

卷三十二 第 12a 页

朕忧彼黎元。寄之牧宰。尝虑授任非当。抚字乖方。顷所以设举亲之科。广得贤之路。爰初诣阙。亦既明试以言。及乎从政。必欲深考其实。悬之赏罚。要以始终。近日分遣使臣。因之巡察。善恶之验。事既足明。惩劝之端。言斯可复。其杨懋等七人。黜陟使并奏清状。宜与改转。其所举主。六品巳下付所司准此处分。五品巳下各赐一上下考。李连等八人。既奏善状。除巳改官者。至选日各减三两选。仍稍优与处分一中上考。赵憕等六人。俱犯赃私。除巳流贬者。自馀并速准律科断。其举主各量犯者罪状轻重。咸从贬黜。仍宣示中外。咸使知悉。

** 贬王琚江华郡司马诏

琚久经任使。历典藩条。恃朝廷之见宽。冒宪法而无惮。凡
所莅职。罕著善声。自顷移官。益彰喧讼。志由贪败。政以贿
成。所犯赃私。动盈千计。正名论罪。合寘流刑。宥过推恩。宜
从贬任。可江华郡司马员外置。

** 详定来年庙享及南郊合祀仪注诏

孝享宗庙。所以达思诚也。格于神祇。所以崇严敬也。则祈
谷上帝。春祀先王。永惟因心。敢忘如在。朕承累圣之丕业。

卷三十二 第 13a 页

应上元之福佑。聿修柴瘗。虔奉蒸尝。常虑备物未丰。馨香
莫达。顷以详诸旧典。创以新仪。清庙陈牲。特加于常饩。昊
天冬祭。重增以时享。庶乎罄齐敬之勤。叶殷荐之义。况履兹
霜露。载感惟深。瞻彼郊坛。有怀昭事。念礼归通变。谅期乎
达诚。教在率先。必贵乎亲奠。宜以来载正月。朕亲谒太庙。
便于南郊合祭。仍令中书门下即与礼官详定仪注。择日
奏闻。兴言拜献。先深祗感。凡百有司。各供尔职。

** 颁示道德经注孝经疏诏
卷三十二 第 13b 页

道为理本。孝实天经。将阐教以化人。必深究于微旨。朕钦
承圣训。覃思元宗。顷改道德经载字为哉。仍隶属上句。及
乎议定。众以为然。遂错综真诠。因成注解。又孝经旧疏。虽
粗发明幽晦。探赜无遗。犹未能备。今敷畅以广阙文。且妙
本逾元。微言久绝。或怡然独得。或参以诸家。庶宏圣哲之
规。用叶君亲之义。仍令集贤院具写。送付所司。颁示中外。

** 禁采捕诏

今属阳和布气。蠢物怀生。在于含养。必期遂性。如闻荥阳
仆射陂陈留郡蓬池等。采捕极多。伤害甚广。因循既久。深
谓不然。自今巳后。特宜禁断。各委所由长官。严加捉搦。辄
卷三十二 第 14a 页
有违犯者。白身决六十。仍罚重役。官人具名录奏。当别处
分。其仆射陂仍改为广仁陂。蓬池改为福源池。庶宏大道
之仁。以广中孚之化。

** 流彭果诏

岭南五府经略采访使光禄少卿兼南海郡太守摄御史
中丞彭果。顷者擢以非次。镇彼方隅。不能慎守名。克副朝
寄。而乃贪惏匪极。求欲无厌。官吏恣其侵渔。苍生受其涂
炭。丑声转露。秽迹弥彰。及令推穷。并自招伏。计其赃数。十
万有馀。议以常科。法当殊死。但尚宽典。免致严诛。宜从杖
罚。俾徙荒徼。即就大理寺门决六十。除名长流凑溪郡。仍
卷三十二 第 14b 页
即差使驰驿领送至彼。捉搦勿许东西。

** 令正月夜开坊市门诏

重门夜开。以达阳气。偫司朝晏。乐在时和。属此上元。当修
斋箓。其于赏会。必备荤膻。比来因循。稍将非便。自今巳后。
每至正月。改取十七十八十九日夜开坊市门。仍永为常
式。

** 赐杨慎矜等自尽并处置诏

左道乱常。邦家所禁。凶谋逆节。天地不容。户部侍郎兼御
卷三十二 第 15a 页
史中丞杨慎矜。潜蓄回邪。率由艰险。猥承门绪。得齿朝行。
爰自卑微。谬加超擢。寄之帑藏。总彼均输。殊不知外矫清
廉。内怀贪冒。趑趄百变。以此徇身。首鼠万端。专为罔上。触
途苛刻。归怨国家。还俗僧史敬忠。凶慝逆徒。狂愚贱品。乃
妄陈谶纬。别觊异图。密与交通。将期委质。仍自以亡国之
后。克复攸归。遂乃手记灾祥。窥觎时变。言肆恶悖。心在不
臣。恶迹既彰。款验咸服。戴天履地。面目何施。枭首夷宗。未
云塞责。但以务宏大体。志在宽刑。尚免严诛。容其自毙。其
杨慎矜宜赐自尽。其兄少府少监慎馀弟洛阳令慎名等。
不合随从。并为同恶。亦宜令自尽。其史敬忠首建逆谋。实
卷三十二 第 15b 页
为巨蠹。宜决重杖一百。鲜于贲诈称敬忠当王。附会凶人。宜
决重杖六十。长流。其范滔妄说妖言。与之昵狎。宜决六十。
长流岭南临江郡。其王庭耀既为佣作。终不论告。宜决四
十。配隶黔中郡。杨慎矜外甥前通事舍人辛景凑。引致非
类。成此祸端。宜决四十。配流岭南晋康郡。其义阳郡司马
嗣虢王巨。虽则不涉凶谋。终与敬忠相识。宜解却官。于南
宾郡安置。其太府少卿张瑄。素以妄庸。专行险诐。比缘慎
矜荐引。骤历班荣。因此结交。潜为党援。况犯赃私。情逾
卷三十二 第 16a 页
难恕。宜决六十。长流岭南临封郡。其右威卫执戟天马监
副监万俟承晖。妄蓄图书。与慎矜解说。潜相党附。为蠹实
深。宜决重杖六十。其闲厩使殿中监韦衢。忝膺重寄。不存
公道。受慎矜嘱请。为承晖奏官。谄黩愈彰。比周斯在。宜贬
与远官。应配流及安置人等。所在即差纲驿领送。其杨慎
矜及兄弟并史敬忠有庄宅等。宜并官收。其家口男女等。
并令所司准法。即配流岭南诸郡。其张瑄及万俟承晖鲜
于贲等男女并一房家口。亦准此配流岭南。其内外近亲。
不可尚列班荣。及居京毂。宜令三司使即括实奏闻。且臣
之事君。有死无二。匹夫徇义。犹或亡躯。岂有位亚六卿。任
卷三十二 第 16b 页
兼三独。父子相续。俱承重委。兄弟不次。皆列通班。而更阴图
不轨。潜觊异望。静言此心。良可叹息。除恶务本。与众共之。
令在惟行。盖非获巳。中外寮庶。咸使闻知。

** 赐故邠王男承宣等绯鱼袋诏

故邠王男承宣等。地惟戚属。器表温良。伯仲辉光。温温有
裕。推恩之典。既叶于分官。赐服之荣。宜崇于宠命。

** 答百僚表请加应道尊号手诏

祯祥者。所以合天人。鸿名者。所以彰德业。今封章继至。诚
卷三十二 第 17a 页
请甚勤。敬膺神休。允答人望。宜依来请。

** 遣使祭岳渎四海诏

朕肃恭明祀。祈福上元。冀敷佑于黎蒸。将昭报于灵应。顷
蛮夷款附。万里廓清。稼穑丰穰。偫方乐业。岂惟菲德。以致
元和。实赖神休。永绥景贶。思崇望秩。用展虔诚。宜令宗正
卿褒信郡王璆等。即分往五岳四渎及四海致祭。所经道
次有名山大川。亦便致祭。务令精意。以称朕怀。

** 却王公等请上尊号诏

朕欲使人述日用道。远亲誉。愿行其心。永守冲约。未允来
请。宜识此怀。

** 却偫臣上尊号手诏

朕观上古人主。惟称帝王一字。秦汉以来。乃兼皇帝。朕以
薄德。嗣守宝位。乾乾惕厉。惧不克胜。岂自崇饰。以招谴咎。
卷三十二 第 17b 页
虽迫公卿之请。终负平生之心。所请加尊号。甚无谓也。

** 答李林甫等请颁示太子仁孝诗诏

诗者志之所之也。将以道达性情。宣扬教义耳。朕承五圣
之业。万方之寄。主鬯叶于神心。元良贞于国本。美其克践
仁孝。恭修友睦。深慰于怀。不觉形之讽咏。今请具写六章。

卷三十二 第 18a 页

颁示中外。兼编诸策。以传不朽。亦欲自家刑国。以训人伦。
宜依来请。

** 停封西岳诏

自春以来。颇[:#AS-8FBB:●]时雨。登封告禅。情所未遑。所封西岳宜停。

** 敕吏部慎重注拟诏

吏部取人。必限书判。且文学政事。本自异科。求备一人。百
中无一。况古来良宰。岂必文人。又限循资。尤难奖擢。自今
卷三十二 第 18b 页
以后。择县令。但才堪政理。方圆取人。不得限以书判。及循资
格注拟。诸畿望紧上中每等为一甲。委中书门下察问选
择堪任者。然后奏授大理评事。其朝要子弟中庸。未历望
畿县。便授此官。既不授文。又未经事。自今以后。有此色及
朝要至亲。并不得注拟。

** 致祭泾渭灞浐等水诏

五材并用。时表上灵。八水分流。实称善利。京师奥壤。秦甸
王畿。灞浐通于泾渭。涝潏汇于澧滈。蓄泄雷雨。滋育稼穑。
虽惠泽巳及于蒸民。而虔诚犹阙于祀典。聿崇精享。庶达
明神。其泾渭灞浐等分水。宜令礼仪使左庶子韦述取今
月二十九日一时备礼致祭。务陈蠲洁。称朕意焉。

卷三十二 第 19a 页

** 答冯绍正贺雨手诏

黍稷垂成。实滋甘泽。既属久旱。怀忧匪宁。思拯黎元。靡神
不祷。灵心昭鉴。降此休徵。睹垂颖之可观。伫大穫之为庆。
编之青史。良有愧焉。

** 禁刈禾充马稿诏

农为政本。食乃人天。必禾稼之及期。遂京坻之厚积。是以
爱人存乎重谷。勤政在乎厚生。俗之所资。何急于此。如闻
远近。每至秋中。谷禾熟时。即卖充马稿。苟求规利之心。殊
害生成之性。静言斯弊。实资惩革。自今以后。不得更然。其
三京及天下诸郡。并委所繇长官。严加捉搦。如非成熟。不
得辄刈。犯者量决四十。仍榜示要路。咸使闻知。
卷三十二 第 19b 页

** 禁赁店干利诏

南北卫百官等。如闻昭应县两市及近场处。广造店铺。出
赁与人。干利商贾。莫甚于此。自今巳后。其所赁店铺。每閒
月估不得过五百文。其清资官准法不可置者。容其出卖。
如有违犯。具名录奏。

** 敕冀州刺史原复边仙观修斋诏

朕承唐运。远袭元元。载宏道流。遂有灵应。彼之女道丹台
卷三十二 第 20a 页
真人。白日上升。五云在御。不图好道。遂有明徵。深为喜慰。
卿旧相之子。家上元元。能叶心志。自兹目视。果成朕愿。虽
上清云远。而旧相犹存。辽海虽别于千年。缑山复期于七
日。窈冥响像。故亦依然。今因奏使回。便付少物。卿可于观
所。宜修斋行道。以达朕意也。卿能至诚。必有通感。然道之
为政。本贵无为。宜用乃心。化彼黎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