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二
卷二十二 第 1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二十二
 元宗(三)

** 命宋璟苏颋修国史制

古之良臣。实难其人。掌邦国之事。明劝惩之道。是以淑骏
宏。茂先博物。爰自重臣。式膺兼领。银青光禄大夫吏部尚
书兼黄门监上柱国广平郡开国公宋璟。明允笃诚。有犯
无隐。银青光禄大夫行紫微侍郎黄门平章事上柱国许
国公苏颋。忠肃恭懿。察微知章。并光我国祯。熙我帝载。在
公闻山甫之颂。抗直有史鱼之节。王言斯典。曾是献替。君
举必书。亦惟褒贬。宜崇鼎铉之任。更述盘盂之篇。并可修
国史。馀各如故。主者施行。
卷二十二 第 1b 页

** 亲谒太庙推恩制

朕闻理莫大于孝。所以通神明。事莫大于祀。所以谒宗庙。
顾此薄德。获承丕绪。恭虔夙夜。弗敢遑宁。去岁爰命有司。
增营太室。寻以匠者功就。饔人礼奉。虽是效是则。率由旧
章。而不躬不亲。曷尽诚敬。粤自河洛。旋于京师。聿修斋祭。
致用蠲洁。属偫方骏奔。庶位咸旅。祼奠式受。感怀载殷。圣
灵在天。若享精意。伊尔王公卿士。下逮黎蒸。道存念兹。惠
卷二十二 第 2a 页
乃锡类。七庙元皇帝以上。三祖枝孙。恐有失官序者。宜各
与五品京官。皇祖妣诸家。有子孙今在选叙者。量加甄择。
内外官三品以上有庙者。各赐绢三十匹。以修祭服俎豆。
缘谒庙亚献邠王守礼终献宋王宪各赐三百匹。夹侍岐
王范薛王业各赐绢二百五十匹。自馀行礼及供奉。三品
以上赐一百六十匹。四品一百四十匹。五品一百二十匹。
六品一百匹。七品八十匹。八品六十匹。九品四十匹。卤薄
六引官各减一等。押仗官又减一等。摄官依本官给。有兼
充诸使者加一等。两京文武官并朝集使诸方道表。一品
七十匹。三品六十匹。四品五十匹。六品七品四十段。九品
卷二十二 第 2b 页
三十段。从者加一等。皇亲诸亲准品等。礼仪置顿营幕使各
赐物一百段。副使八十段。判官及修定仪注官各减三分
之二。行所州县刺史上佐县令等。各准行从官与赐。其给
赐人应两处以上者。从一多给。唯有庙官之赐听兼给。谒
庙有所修造。专当官及当顿官始末不绝者。各赐一半上
考。知顿州各免一年租及地税。傍州缘顿供承者亦准此。
行事斋郎及权补充者各赐物十段。升阶者各赐物十五
段。三卫飞骑万骑并仗内无品人等赐五段。十月正番
卷二十二 第 3a 页
卫士等各赐三段。缘道路及置营幕损百姓麦苗者。宜令
州县检量。优还价直。馀应得而制书缺载者。所司类例以
闻。

** 封怀宁郡王嗣英制

建侯树藩。命贤裂土。以惇戚属。乃率典常。司徒兼绛州刺
史上柱国申王撝。玉林分彩。银河疏液。厥保庆灵。未繁裔
绪。宋王宪男嗣英。鲁廷学礼。楚馆闻诗。德辉日盛。忠概特
立。宜其释犹子之序。居承嫡之位。庐江大郡。形胜攸属。用
图尔居。莫如兹地。是锡分圭之宝。俾承磐石之宗。可封怀
宁郡王。食邑三千户。

** 赠王仁皎太尉益州大都督制

在昔王者旌贤睦姻。莫不存贲宠光。殁加礼册。故开府仪
卷二十二 第 3b 页
同三司王仁皎。神仙望族。礼乐通材。履道纯粹。执心夷。自大
邦有子。中闱作合。以外舅之劳。参上公之位。绩宣扬历。诚
著始终。方保期颐。遽从薨落。兴言震悼。用恻于怀。宜依常
典。式慰茔魂。可赠益州大都督。赠物三千段。米粟二千石。
丧葬事并官供。务从优厚。仍赐东园秘器。宜令银青光禄
大夫守工部尚书上柱国彭城郡开国侯刘知柔摄
卷二十二 第 4a 页
鸿胪卿监护。通议大夫行京兆尹上护军崔琬为副。银青
光禄大夫守太子詹事上柱国安南县开国侯庞承宗持
节赍书吊祭。左庶子上护军白知慎为副。在京五品以上
官。更须就吊。官为立碑。

** 改封宋王宪为宁王制

爰分宝玉。载锡绥章。必在亲贤。致之侯甸。开府仪同三司
兼泾州刺史上柱国宋王宪。仪表硕望。忠肃令名。艺总经
书。才推礼乐。列上公之位。兼大藩之宠。瞻彼行围。旧称茅
邑。孰如北地。今迩西都。宜考良日之封。用宏景风之命。可
改封宁王。食邑三千户。馀如故。

** 皇太子加元服制

元良所以主匕鬯。奉社稷。贞于万国。祝以三加。皇太子居
卷二十二 第 4b 页
长德之地。务亲仁之道。爰就师保。克修志业。寝门问安而资
敬。大学齿冑而徵善。大猷且酌。元服宜申。史称周诵之年。
传纪鲁襄之礼。粤若敬始。谓之成人。逮兹建正。式展嘉事。
可以来年正月加元服。所司择日奏闻。礼官博士。详考故
实。允符令典。

卷二十二 第 5a 页

** 令所司阅丈尺立样制

顷者以庸调无凭。好恶须准。故遣作样。以颁诸州。令其好
不得过精。恶不得至滥。任土作贡。防源斯在。诸州送物。作
巧生端。苟欲副于斤两。遂则加其丈尺。有至五丈为匹者。
理甚不然。阔尺八寸长四丈。同文共轨。其事久行。立样之
时。巳载此数。若求两而加尺。甚暮四而朝三。宜令所司阅。
有踰于比年常例。尺丈过多者。奏闻。

** 赠叶法善越州都督制

故道士鸿胪卿员外置越国公叶法善。天真精密。妙理幽
畅。包括秘要。发挥灵符。固以冥默难原。希夷罕测。而情栖
蓬阆。迹混朝伍。保黄冠而不拔。加紫绶以非荣。卓尔孤秀。
冷然独往。胜气绝俗。贞风无尘。金骨外耸。珠光内映。斯乃
卷二十二 第 5b 页
体应中仙。名升上德。朕尝听政之暇。屡询至道。公以理国之
法。数奏昌言。谋参隐讽。事宣宏益。叹徽音之未泯。悲悬解
之俄留。何莫慭遗。歼良奄及。永惟平昔。感怆于怀。宜申礼
命。式贲泉壤。可赠越州都督。

** 录京城囚制

五刑之用。以禁奸慝。三宥之设。以矜愚耄。朕永康四海。忧
在兆人。俾遵大化。爰措庶狱。而愚妄之辈。抵犯或闻。向隅
卷二十二 第 6a 页
可哀。当宁兴轸。今天地既肃。申严在命。时分其令。罪则无
留。载怀幽犴。思布生德。宜崇减死之恩。式明宥过之典。其
京城内犯罪人等。时令按覆。其中造伪头首。及谋杀人断
死者。决一百。配流岭南恶处。杂断罪死者。决一顿。免死配
流远处。杂犯流移者。各减一等。杖罪巳下并免。

** 改公卿子弟京官为外僚制

源弼等父在枢近。深惟谦挹。恐代官之咸列。虑时才之未
序。率先庶僚。崇是让德。既请外其职。复降官以授。传不云
乎。晋范宣子让。其下皆让。晋国之人。于是大和。道之或行。
仁岂云远。因令文武百寮。父子兄弟三人并任京司者。任
自通融。依资次处分。
卷二十二 第 6b 页

** 科禁诸州逃亡制

国家祖武宗文。重熙累洽。克清寰极。大庇生人。元德独化。
放乾元而资始。至道无名。合帝先而首出。自削平区宇。混
一车书。六合晏然。百有馀岁。则我文武之业。大造于上灵。
朕嗣守丕运。缵承洪绪。恐不能诞敷前烈。光阐睿图。夙夜
祗畏。如临泉谷。曷尝不恭默思道。梦寐求政。从人之欲。每
以万姓为心。屈己之劳。尝矜一物失所。但以法久而弊。法
卷二十二 第 7a 页
弊则通。制国以立法为先。教人以占著为事。自属清晏。人
多偷怠。国章或弛。氓伪实繁。今正朔所及。封疆无外。虽户
口既增。而税赋不益。莫不轻去乡邑。共为浮惰。或豪人成
其泉薮。或奸吏为之囊橐。逋亡岁积。流蠹日滋。州县不以
为矜。乡邻实受其咎。虽朕之薄德。罪则在予。非官无政。吏
不守法耳。若浸以久安而肆之。则国之堤防。于是踰紊。今
欲去其末而归其本。闭其邪而正其德。使法有所立。人知
向方。是用恤孤穷。免逋贷。式广自新之路。俾申莫厚之恩。
诸州背军逃亡人。限制到日百日内。各容自首。准令式合
所在编户情愿住者。即附入簿籍。差科赋敛于附入令式。
卷二十二 第 7b 页
仍与本贯计会停徵。若情愿归贯。及据令式不合附者。首讫
明立案记。不须差遣。先牒本贯知。容至秋收后递还。情愿
即还者。听待本乡讫免今年赋租课役。如满百户以上。各
令本贯差官。就户受领。过限不首。并即括取。递边远附为
百姓。家口随逃者。亦便同送。若限外州县公私容在界内
居停。及事有未尽。所司明为科禁。其天下勾徵逋悬。及贷
粮种子地税。在百姓限内。先有追收之文案未纳者。自开
元七年十二月以前。并宜放免。官典隐欺。不在免限。将
卷二十二 第 8a 页
使百度伊始。万邦在宥。人复其业。官修其方。凡厥庶寮。各
虔尔职。俾率训典。以康政途。布告遐迩。使知朕意。

** 授张说同中书门下三品制

门下。乾坤以阴阳化成。后王以辅相兴理。所以寅亮天工。
缉熙帝图。非夫大贤。孰寄斯任。天兵军节度大使右羽林
将军兼并州长史摄御史大夫燕国公兼修国史张说。挺
其公才。生我王国。体文武之道。则出将入相。尽忠贞之节。
亦前疑后丞。谅可以宏此大猷。总其邦政。允釐庶绩。保乂
皇家。可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勋封修国史如故。
仍即驰驿赴京。

** 幸并州制

朕顷自镐京。省方于雒。本以息转输之费。即河瀍之殷。今
卷二十二 第 8b 页
属宗庙改修。礼崇昭事。永言配享。必在躬亲。又眷彼晋阳。是
称重镇。将陈诗以问俗。式安边而训武。虽来往祗供。颇有
烦役。而国之大事。不可云劳。宜以明年正月三日发雒幸
并州。取便路还京。应须支计。所留准式。缘顿祗承。一事巳
上。并用当处官物。不许科敛百姓。其递运及从兵马官寮
等。务须从减省。所在公私。并不得辄有进献。违者所繇
卷二十二 第 9a 页
州县官及进献人。各量事贬罚。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 流姜皎岭外制

秘书监姜皎。往属艰难。颇效诚信。功则可录。宠是以加。既
忘盈满之戒。又亏静慎之道。假说休咎。妄谈宫掖。据其作
孽。合处极刑。念兹旧勋。免此殊死。宜决一顿。配流钦州。

** 诫宗属制

朕君临宇内。子育黎元。内修睦亲。以叙九族。外协庶政。以
济兆人。勋戚加优厚之恩。兄弟尽友于之至。务崇敦本。克
慎明德。今小人作孽。巳伏宪章。恐不逞之徒。犹未能息。凡
在宗属。用申惩诫。自今巳后。诸王公主驸马外戚家。除非
至亲以外。不得出入门庭。妄说言语。所以共存至公之道。
永协和平之义。克固藩翰。以保厥休。贵戚懿亲。宜书座右。
卷二十二 第 9b 页

** 赠司马承祯银青光禄大夫制

混成不测。入寥自化。虽独立有象。而至极则冥。故王屋山
道士司马子微。心依道胜。理会元远。遍游名山。密契仙洞。
存观其妙。逍遥自得之场。归复其根。宴息无何之境。固以
名登真格。位在灵官。林壑未改。遐霄巳旷。言念高烈。有怆
于怀。宜赠徽章。用光丹箓。可银青光禄大夫。号真一先生。

卷二十二 第 10a 页

** 授钟绍京郴州别驾制

漳州怀恩县尉员外置钟绍京。夙负艺能。早申诚节。录其
殊效。赐以崇班。未答恩私。自招瑕累。雷雨作解。品物惟新。
言念旧劳。稍加甄叙。可郴州别驾。

** 禁百官交结匪人制

百官等禄秩既优。勋贤是寄。皆合守其正道。无宜听彼异
卷二十二 第 10b 页
端。至如卜祝之流。妄陈休咎。占之辈。假托徵祥。诳惑既生。[:#AS-8FBB:●]违
斯作。因搆谗慝。遂行讪毁。取陷网罗。良增叹息。惩一足以
劝百。有犯不可无刑。奸狡以此累身。百僚诚宜饬己。自今
巳后。各宜谨慎。并不得与如此等色及无职人交游来往。
仍令御史访察。有即弹奏。当加严罚。

** 皇子纳妃制

龙楼内范。辅成元良之德。凤邸中闱。克谐乐善之美。自非
门地兼茂。容则聿修。何以式副好逑。允兹华选。薛绦第六
女。窦希瑊第四女。戚里承休。渭阳传庆。婉顺成性。柔閒有
容。言必图史之规。动遵珩佩之节。惠问兰郁。清心玉映。足
以俪青宫之宠。伉朱邸之义。式昭阃训。用光嫔则。绦女可
皇太子妃。瑊女可庆王妃。仍令所司备礼。至都册命。

卷二十二 第 11a 页

** 封东光公主制

炎汉盛礼。蕃国是和。乌孙降公主之亲。单于聘良家之子。
永惟前史。率由旧章。故成安公主女韦氏。六行克昭。四德
聿备。渐公宫之训。承内家之则。属林胡拜命。捍塞无虞。柔
远之恩。巳归于上略。采楚之庆。载睦于和亲。宜正汤沐之
封。式崇下嫁之礼。可封东光公主。出降饶乐郡王鲁苏。

** 封燕郡公主制

汉图既采。蕃国是亲。公主嫁乌孙之王。良家聘毡裘之长。
钦若前志。抑有旧章。馀姚县主长女慕容氏。柔懿为德。幽
閒在性。兰仪载美。蕙问增芳。公宫之教夙成。师氏之谋可
则。今林胡请属。析津

卷二十二 第 11b 页
(阙)虽无外之仁。巳私于上略。而由内之德。亦资于元女。宜光兹宠命。睦此蕃服。俾遵下嫁之礼。以叶大邦之好。可封为燕郡公主。出降与松漠郡王李郁于。

** 并州置北都制

经邦创制。建都设险。必因时顺人。统物立极。我国家以神
武圣德。应天受命。龙跃晋水。凤翔太原。建万代之模。为亿
兆之主。犹成汤之居亳。有周之兴岐。顾朕眇身。纂承昌运。

卷二十二 第 12a 页

守宗社之大宝。恢中原之鸿业。叶时卜狩。始经此都。事本
因心。情兼惟旧。近者嘉祥荐至。休瑞屡臻。此皆宗祏降灵。
神祇潜暨。岂予匪德。独享厥休。昔尧理唐郊。式建丹陵之
地。汉居洛邑。更表南阳之都。今王业正兴。宫观犹在。列于
边郡。情所未安。非所以恢大圣之鸿规。展孝思之诚敬。其
卷二十二 第 12b 页
并州宜置北都。改州为太原府。刺史为尹。司马为少尹。太原
晋阳为赤县。诸县为畿县。官吏品第。视京洛两府条理。

** 北都巡狩制

朕爰自瀍雒。有事省方。乘发生之和。因豫动之庆。将欲恤
鳏寡。问老疾。陈诗展礼。黜幽陟明。使滞伏必申。微物咸遂。
其行幸所至处。宜令刺史县令存问百年老病鳏寡茕独
及行人家。如有单贫不济不能存活者。量加赈给。其侍老
仍各赐物三段。见禁囚徒。除十恶及身犯反逆。并造伪头
首以外。自馀杂犯流死等罪各减一等。徒以下放免。百姓
有贤良。官人有清白。并令中书门下采访名闻。其贪浊之
吏。委御史觉察弹奏。

** 贬张嘉贞幽州刺史制

中书令张嘉贞。备位宰相。夙承恩命。不能励其公节。以训
卷二十二 第 13a 页
私门。其弟嘉祐。顷缘奖爱。迁在清秩。凭宠自肆。黩货有彰。
岂可仍践台阶。仪刑百辟。贬居藩守。俾肃朝伦。可幽州刺
史。

** 命张说兼中书令制

中书政本。实管王言。咨尔夏部。佥曰惟允。兵部尚书同中
书门下三品燕国公张说。道合忠孝。文成典礼。当朝师表。
一代词宗。有公辅之材。怀大臣之节。储宫侍讲。早申翼赞。
台座吁谟。备陈匡益。入则式是百辟。出则赋政四方。嘉绩
于朕心。茂功著于王室。赉予良弼。光辅中兴。乃眷专车。是
称枢密。宜兼出纳之任。式副具瞻之举。可兼中书令。

** 祠后土获符瑞行庆制

自古受天之命。作神之主。崇德祀地。尽孝配亲。存乎礼经。
卷二十二 第 13b 页
不可阙也。朕承累圣之绪。仗卿士之力。方隅清谧。宇宙乂安。
北狩并都。南辕汾上。览汉武故事。修葺旧祠。时惟仲春。地
气萌动。将先政本。为农祈谷。斋戒惟寅。粢盛惟洁。仲尼曰。
吾不与祭。如不祭。岂非躬尽孝敬。以致神祇乎。而经始壝
坛。宝鼎出地。奠兹玉帛。荣光塞河。将何以幽答神心。上膺
灵贶。朕又惧焉。今大典克举。美祥允洽。自天之祐。岂予
卷二十二 第 14a 页
一人。思与百辟。同兹嘉庆。亚献邠王守礼终献宁王宪各
赐物七百匹。申王撝岐王范薛王业各赐物五百匹。馀升
坛官。三品巳上赐爵一等。四品巳下各加一阶。应入三品
五品。现任四品巳上官先授三品四品巳上阶经三十考
者。六品巳上官先授五品六品巳上阶经十六考者。令所
司勘责。奏听进止。诸缘大礼有职掌官赐勋两转。馀陪位
官赐勋一转。中书门下三品六尚书御史大夫食实封三
品以上功臣。与各一子官。其立功万骑身亡殁者。虽预创
业。不见盛时。念功思旧。情有感恻。并令所司检勘。亦各与
一子官。改汾阴县为宝鼎县。官同升坛官例赐一阶。
卷二十二 第 14b 页

** 授张说中书令王晙同三品制

门下。周称内史。以司号令。汉曰尚书。是主喉舌。用平邦典。
以佐王教。兵部尚书兼中书令张说。履道体正。经邦立言。
吏部尚书王晙。忠肃刚。博闻宏识。并才包王佐。望重时英。
内训五品。外清九服。嘉谟必尽。庶绩允釐。宜参五臣之命。
以正三台之象。说可中书令。晙可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
三品。

卷二十二 第 15a 页

** 授王晙朔方节度使制

周建司马。以申九法。汉用丞相。兼抚四夷。伐畔柔服。于是
乎在。朔方古郡。实曰新邦。虽夷狄巳平。河县无事。境邻戎
马。地杂坰牧。瞻言备豫。深仗威谋。王晙学综九流。才苞七
德。武称敌国。文乃时宗。忧边之诚。所怀必尽。奉上之道。知
无不为。出则守于四方。入则式是百辟。辨兹旗物。制我封
疆。赏不失劳。举无遗德。俾凭庙堂之策。克平邦国之事。可
持节兼朔方军节度大使。其河西陇右河东河北诸军征
马。并委晙检察置之。

** 躬享九庙制

崇建宗庙。礼之大者。聿追孝享。德莫至焉。今宗以立尊。亲
无迁序。永惟严配。致用蠲洁。栋宇式崇。裸奠斯受。顾兹薄
卷二十二 第 15b 页
德。获承禋祀。不躬不亲。曷展诚敬。宜用八月十九日祗见九
室。

** 祀南郊制

帝王承天。必崇告类之典。文武尊祖。是遵严训之义。所以
克荷成命。昭升前烈。盖王者之子道。乃圣人之神教。朕以
寡昧。猥承丕绪。获主祭祀。一纪于兹。辅相之宜。下不足以
被物。馨香之德。上不足以动天。故岁或不登。刑且未恤。内
卷二十二 第 16a 页
省为愧。大礼犹郁。星晷骤迁。夙夜祗惧。今四夷内附。诸侯
率职。偫生和洽。百物阜蕃。犹恐教或未孚。求之皇极。诚有
不达。观于国风。故亲巡河东。祈谷脽上。神歆有答。岁物以
丰。此皆先圣无疆之休。上元启佑之贶。冀因报谒。式展诚
敬。宜以迎日之至。允备郊天之礼。所司详择旧典以闻。

** 令举献岁旧章制

献岁之吉。迎气方始。敬顺天时。无违月令。所由长吏。可举
旧章。

** 授王邱等六人刺史制

昔皋繇与禹言。乃曰在知人。在安人。此皆念在邦本。光于
帝载。乾乾夕惕。无忘厥旨。而长吏不称。苍生靡宁。深思循
良。以矫过弊。仍重诸侯之选。故自朝廷始之。王邱等行为
卷二十二 第 16b 页
时宗。才称人秀。实有懿德。著于衣冠。加之善政。布在台阁。咸
以修身之府。载深经国之图。朕所明知。躬自推择。是有烦
卿之寄。用彰恤下之心。俾牧人宣条。无愧于明哲。而变风
致理。可辑于遗黎。尔其克沃朕心。式钦往命。

** 贬宇文融汝州刺史制

事君之节。在于匪躬。为臣则忠。期于无隐。黄门侍郎同中
卷二十二 第 17a 页
书门下平章事宇文融。幸藉艺能。俾承推择。往以封辑田
户。漕运边储。用其筹谋。颇有宏益。三迁宪府。再入礼闱。仍
仗以吁谟。委其密勿。虽十旬八拜。一日九迁。方此超腾。彼
未为速。庶违尔弼。朕则伫于昌言。谋而不臧。近颇彰于公
论。交游非谨。举荐或亏。将何以论道三台。具瞻百辟。宜辍
中枢之位。居外藩之寄。可汝州刺史。

** 改封嗣江王袆等为郡王制

国之宗盟。树以藩屏。用亲九族。以制万邦。朕恭默思道。懋
勤庶政。将欲克复古训。贻范方来。顷以王国绝纪。旁宗入
继。事非允正。奚妨命停。而立爱自亲。推恩由近。礼虽云异。
情所未忘。况其嗣侯。巳积年岁。永言主祭。因心怵惕。宜降
卷二十二 第 17b 页
殊常之泽。俾申敦睦之道。再从兄将作大匠嗣江王袆为信
安郡王。秘书少监嗣蜀王褕为广汉郡王。再从叔太子员
外率更令嗣密王彻为濮阳郡王。再从兄太子员外家令
嗣越王思顺为中山郡王。

** 褒赐尸利佛誓国制

尸利佛誓国三尸利陀罗拔麾。远修职贡。载勤忠款。嘉其
乃诚。宜有褒赐。可遥授左武卫大将军。赐紫袍金钿带。

卷二十二 第 18a 页

** 追赠申王撝为惠庄太子制

德盛者必享休名。道高者必膺殊典。况人伦之重。义切因
心。天属之深。情殷追远。故司徒申王撝。睿哲聪明。本乎天
性。温恭孝友。挺自生知。乐善好书。清猷迈于两献。深仁厚
义。美化侔于二南。可谓具瞻百僚。仪刑列辟。朕将永康兆庶。
方自友于。天不慭遗。奄从薨逝。永惟仁范。哀恸缠怀。用表
非常之荣。少寄天伦之戚。可追赠惠庄太子。宜令所司备
礼。就加册命。陪葬桥陵。

** 分遣蒋钦绪等往十道疏决囚徒宣慰百姓制

惟刑是恤。止杀之深仁。宁失不经。好生之大德。朕躬膺丕
业。思济元元。下之陷辜。上教不至。在予之责。何咎于人。今
履端肇绪。阳和献岁。思布德泽。惠此囹圄。将宏恺悌之恩。
以顺发生之气。其天下见禁囚徒。死罪宜降至配。流。巳下
罪悉原之。都城内委中书门下当日疏决处分。京城委留
守制到日处分。仍令中丞蒋钦绪往河南。大理少卿明圭
卷二十二 第 18b 页
往关内。刑部郎中张樽往河东。水部郎中崔恂往山南东道。
右庶子高仲舒往江南西道。职方郎中郑绩往剑南道。秘
书丞张履冰往淮南道。殿中侍御史孙济往陇右道。赞
卷二十二 第 19a 页
善大夫张景幽往河西道。右谕德李林甫往山南道。主客
郎中张烈往江南东道。并即驰驿发遣。所至之处。疏决囚
徒。宣慰百姓。其有穷乏交不存济。及侍老行人之家有疾
苦者。各令州县量加医疗及赈恤。其岭南五府。碛西四镇。
非流配效力等见禁囚徒。各委节度使及本管都督府处
分。布告遐迩。知朕意焉。

** 改封契丹松漠郡王李邵固为广化王奚饶乐郡王李鲁苏为奉诚王制

李邵固等。输忠保塞。乃诚奉国。属外寰中。无远不届。而华
裔靡隔。等数有加。宜赐休名。俾承庆泽。

** 禁断矫称敕使制

如闻在外州多有矫称敕使。诈乘传驿。或托采药物。言将
贡献。或妄云追人。肆行威福。如此等色。犹须禁断。若缘别
卷二十二 第 19b 页
使。皆发中使。以此参察。固易区分。宜令州县严加捉搦。勿容
漏网。

** 追赠岐王范为惠文太子制

褒崇名器。所以尊德也。光昭典礼。所以饰终也。况天伦之
爱。亲亲之至乎。故太子太傅上柱国岐王范。特亶聪明。率
卷二十二 第 20a 页
由孝友。好书不倦。乐善无忘。固已作则列藩。仪型百辟。方
凭鲁卫之政。率流雍穆之风。岂图辅德[:#AS-8FBB:●]期。歼良奄及。想同
气而莫遂。望骖驾而何追。言念平生。情深震动。宜加殊礼
之命。用寄孔怀之哀。可追赠惠文太子。

** 封故泽王男义珣制

先亲之义。所以敦叙。广封之道。所以利建。故泽王男义珣。
渐庆元族。分荣帝系。早承光宠。列在戚藩。中因閒言。久不
立嗣。既宗英有誉。而邦翰用崇。宜顺景风之典。俾宏宅土
之命。可封嗣泽王。

** 令户口复业及均役制

天下诸郡逃户。有田宅产业。妄被人破除。并缘欠负税庸。
先以亲邻买卖。及其归复。无所依投。永言至此。须加安辑。
卷二十二 第 20b 页
应有复业者。宜并却还。纵巳代出租税。亦不在徵陪之限。国
之役力。合均有无。比来应定门夫。殊非得所。每县中男多
者。累载方始一差。中男少者。一周遂役数过。既缘偏并。岂
可因循。自今巳后。诸郡所载门夫。宜于当郡县通率准式
纳课分配。令得均平。

卷二十二 第 21a 页

** 崇祀元元皇帝制

元元皇帝。仙圣宗师。国家本系。昔草昧之始。告受命之期。
高祖应之。遂于神降之所置庙。改县曰神山。近日庙庭。屡
彰嘉瑞。虔荷灵应。祗庆载深。宜令本州择精诚道士七人。
于龙角山庙中洁斋焚香。以崇敬奉。

** 授萧嵩集贤院学士修国史制

明乎国史。所以宏阐大猷。观乎人文。所以化成天下。自非
钩深学海。囊括词林。盛周公之典谟。悬仲尼之日月。何以
纂叙鸿业。允谐佥能。兵部尚书兼中书令萧嵩。自天生德。
惟国之桢。孝友温仁。禀于性与。明密忠谨。自然道合。礼乐
资其黼藻。风雅由其发挥。足以掌书殿之秘文。䌷史策之
徽烈。论道而讲学。司论而记言。俾垂作范之规。用成不刊
卷二十二 第 21b 页
之典。可兼集贤院学士知院事兼修国史。馀并如故。主者施
行。

** 赐王希夷致仕还山制

徐州处士王希夷。绝学弃智。抱一居贞。久谢嚣尘。独往林
壑。属封峦展礼。侧席旌贤。贲然来思。克应嘉召。虽纡绮季
之迹。巳过伏生之年。宜命秩以尊儒。俾全高于尚齿。可朝
散大夫守国子博士。听致仕还山。每岁春秋。州县致束帛
卷二十二 第 22a 页
酒肉。仍赐衣一副。绢一百匹。

** 授庆王潭等诸州都督制

朕钦承丕绪。司牧黎元。讼息刑清。远安迩肃。思宏备位。式
树藩维。列镇而考其政声。谋帅而训其戎旅。徵皇汉之故
事。并建亲贤。采分陕之遗尘。化行江汜。爰崇磐石。永固宗
祧。庆王潭等。并禀秀玉林。分华琼苑。夙彰韶誉。久践义方。
阅礼敦诗。好贤乐善。履忠肃而无替。遵法度而不[:#AS-8FBB:●]。器蕴
谋猷。才兼文武。任兹连帅。统彼元戎。干略攸归。贤能是择。
分麾作镇。授钺专征。式茂朝章。宜恭嘉命。以庆王潭为凉
州都督兼河西节度大使。忠王浚为单于大都护朔方节
度大使。棣王洽为太原以北军州节度大使。鄂王涓为幽
卷二十二 第 22b 页
州大都督兼河北诸州节度大使。荣王滉为京兆牧兼陇右
节度大使。光王涺为广州都督兼岭南经略大使。仪王潍
为河南牧。颖王沄为安东都护平卢军节度大使。永王泽
为荆州大都督。寿王清为益州大都督兼剑南节度大使。
延王洄为安西大都护兼四镇节度大使。盛王沐为扬州
大都督。

卷二十二 第 23a 页

** 幸长安制

朕粤自镐酆。省方瀍洛。属九服宁晏。四时顺成。殊徵庞殷。
景福纷委。遂荷灵眷。登于介邱。先天成功。允答休佑。盖敬
天知命。不敢以宁也。我来于东。岁亦数稔。而西土耆老。傒
予多怨。况关辅之地。顷则有年。宜叶卜征之祥。式展时巡
之义。可以今年闰九月十日取北路幸长安。所司准式。缘
顿支供。一事巳上。并用当处官物。不须科敛百姓。其递运
及行从官僚等。物从减省。所在公私。不得辄有进献。宣布
遐迩。知朕意焉。

** 改道幸长安制

朕君临区宇。子育黎元。每怀勤恤。不欲劳烦。而镐京之地。
陵寝所在。自展义河雒。巳历岁年。所以式遵卜征。有事时
卷二十二 第 23b 页
迈。抑惟常典。宁敢惮劳。将欲西巡。元取北路。今同州有暴水。
浸于邑居。载怀忧惕。无忘鉴寐。且从南路幸长安。所司准
式。

** 录囚制

朕作人父母。为天下君。岂将岩廊为逸。尝以亿兆为念。何
尝不养之如子。视之如伤。驱彼代俗。跻之仁寿。使胜残之
道。自我王政。好生之德。治于人心。皆迁善以远罪。亦有耻
卷二十二 第 24a 页
而且格。靡然向风。以致刑措。今秋典戒令。理官议狱。悯此
愚者。犹闻抵冒。当宁发想。兴言疚怀。宜布惠和之泽。用申
矜降之典。俾率土之内。知朕意焉。天下见禁囚。犯死罪者
特宜免死。配流者配边州效力。徒巳下罪并放免。官人犯
赃罪。不在此例。其未有断结者。各处本犯定刑名。准此处
分。

** 优恤张守洁等制

故益州长史张守洁故桂州都督员嘉静等。并守委藩镇。
克著忠勤。奄随化往。良深震悼。言念旅榇。犹在遐方。用加
优恤。以慰泉壤。宜官造灵舆。给传还乡。所缘葬事。并委有
司支给。
卷二十二 第 24b 页

卷二十二 第 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