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25a 页
钦定全唐文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太宗(二)

** 耕耤诏

周宣在位。巳坠兹礼。近代以来。弥多所阙。朕祗承大宝。宪
章典故。今将履千亩于近郊。复三推于旧制。宜令有司。式
遵典礼。二十一日亲祭先农。耤于千亩之甸。

** 授房元龄杜如晦左右仆射诏

尚书政本。端揆任隆。自非经国大材。莫或斯举。中书令兼
太子詹事邢国公房元龄。器宇沈邃。风度宏远。誉彰遐迩。
卷五 第 1b 页
道冠簪缨。兵部尚书检校侍中蔡国公杜如晦。识量清举。
神彩凝映。德宣内外。声溢庙堂。朕自克平宇县。缔搆资深。
叶赞经纶。厥功甚茂。深谋秘略。动合规矩。忠议谠言。事多
启沃。及典司枢要。绸缪宸扆。开物成务。知无不为。可谓神
降英灵。天资人杰。并宜总司衡轴。光阐大猷。元龄可尚书
左仆射。如晦可尚书右仆射。馀如故。

** 赐孝义高年粟帛诏

百行之本。要道惟孝。一言终身。恕而巳矣。春生夏长。宽仁
之令行焉。齐礼道德。[:#AS-8342:●]格之义斯在。朕爰自幼年。夙禀庭
卷五 第 2a 页
训。岂徒学闻诗礼。因令匡定家国。是以提三尺之剑。起一
旅之师。戮鲸鲵于原野。救黎蒸于涂炭。云雷缔构。备尝夷
险。仁发于心。义形于色。大敌必勇。匪为身谋。大憝必诛。志
安天下。太上皇留心姑射。尚想轩辕。驻跸太安。使朕正居
紫极。顾惟虚薄。辞不获免。祗奉制诰。负扆当朝。乃眷宫宇。
载怀冰谷。未明求衣。乙夜忘寝。静思七政。言念九功。何以
答上元之心。称严君之意。庶欲勤恤典刑。举直措枉。允釐
人瘼。亲贤用能。拯济困穷。抑损浇伪。开直言之路。广不讳
之门。闻所未闻。日慎一日。望人皆见德。变于志道。若一物
卷五 第 2b 页
失所。一人有恶。则朕躬之责。训道不明也。朕闻书曰。至諴
感神。况于兆庶乎。比闻远近黔黎。[:#AS-8342:●]为盗贼。州县囹圄。多
并空虚。岂由德教至此。自是人心厌乱。因其迁善。可以化
之。朕往因征伐。行天下多矣。每见村落邱墟。未尝不抚膺
太息。自登九五。不得横役一人。惟冀遐迩休息。得相存养。
长幼有序。敬让兴行。其孝义之家。赐粟五石。高年八十以
上粟二石。九十以上三石。百岁加绢二匹。妇人正月以来
生男者粟一石。鳏寡茕独。不能自存。逃户初还。家无粮贮。
州县长官。量加赈恤。诸州官人。或正直廉平。刑清讼。或
卷五 第 3a 页
贪婪货贿。害政损人。宜令都督刺史。以名封进。白屋之内。
闾阎之人。但有文武材能。灼然可取。或言行忠信。堪理时
务。或在昏乱而肆情。遇太平而克己。亦录名状。与官人同
申。泣辜慎罚。前王所重。枉系一日。事等三秋。州县法司。特
宜存意。普告天下。知朕意焉。

** 祈雨求直言诏

朕以眇身。祗膺大宝。托王公之上。居兆亿之尊。励志克己。
详求至治。兢兢业业。四载于兹矣。上不能使阴阳顺序。风
雨以时。下不能使礼乐兴行。家给人足。而关辅之地。连年
卷五 第 3b 页
不稔。自春及夏。亢阳为虐。虽复洁诚祈祷。靡爱斯牲。膏雨
愆应。田畴废业。斯乃上元贻谴。在予一人。元元何辜。罹此
灾害。朕是用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瞻西郊而载惕。仰云汉
而疚心。内顾诸己。永怀前载。既明不自见。德不被物。岂赏
罚不衷。任用失所。将奢侈未革。苞苴尚行者乎。文武百辟。
宜各上封事。极言朕过。勿有所隐。

** 为战阵处立寺诏

门下。至人虚己。忘彼我于胸怀。释教慈心。均异同于平等。
是知上圣恻隐。无隔万方。大悲宏济。义犹一子。有隋失道。

卷五 第 4a 页

九服沸腾。朕亲总元戎。致兹明罚。誓牧登陑。曾无宁岁。老
弱被其桀犬。愚惑婴此汤罗。衔须义愤。捐躯抗节。各徇所
奉。咸有可嘉。日往月来。逝川斯远。虽复项籍方命。封树纪
于邱坟。纪信捐生。丹青著于图史。犹恐九泉之下。尚沦鼎
镬。八难之閒。永缠冰炭。愀然疚怀。用忘兴寝。思所以树其
福田。济其营魄。可于建义以来交兵之处。为义士凶徒陨
身戎阵者。各建寺刹。招延胜侣。望法鼓所震。变炎火于青
莲。清梵所闻。易苦海于甘露。所司宜量定处所。并立寺名。
支配僧徒。及修造院宇。具为事条以闻。称朕矜悯之意。
卷五 第 4b 页

** 大赦诏

天生蒸民。树之司牧。莫不仰膺灵命。克嗣宝图。用能永享
鸿名。常为称首。朕君临八方。于今四载。夙兴夜寐。无忘晷
刻。履薄驭朽。思济黔黎。推心至诚。庶几王道。上荷苍昊之
眷。下藉股肱之力。宇内休平。遐迩宁泰。率此区域。致之仁
寿。憬彼獯戎。为患自昔。轩昊以来。常罹寇暴。是以隆周致
泾水之师。强汉受白登之辱。武夫尽力于关塞。谋士竭虑
于庙堂。征伐和亲。无闻上策。有隋灾乱。凭陵转甚。疆埸之
萌。曾无宁岁。朕韬干铸戟。务在存养。自去岁迄今。降款相
卷五 第 5a 页
继。不劳卫霍之将。无待贾晁之略。单于稽首。交臂藁街。名
王面缚。归身夷邸。襁负而至。前后不绝。被发左衽之乡。狼
望龙堆之境。萧条万里。无复王庭。惟颉利挺身。逃窜林穴。
天网云布。走伏何所。大同之世。谅在兹日。斯皆上元降祐。
清庙威灵。岂朕虚薄。所能致此。方欲至仁化物。宜存宽惠。
思与万邦。同享斯福。可大赦天下。自贞观四年二月十八
日昧爽巳前。罪无轻重。自大辟以下。系囚见徒。皆赦除之。
逋负官物。三分免一分。其谋反大逆。妖言惑众。及杀期亲
以上尊长。奴婢部曲反主。官人枉法受财。不在赦例。鳏寡
卷五 第 5b 页
孤独不能自存者。州县量加赈济。赐天下大酺五日。敢以
赦前事相告言者。以其罪罪之。

** 令皇太子承乾听讼诏

皇太子承乾。宜令听讼。在兹恤隐。自今以后。诉人惟尚书
省有不伏者。于东宫上启。令承乾断决。今若有固执所见。
谓理不尽。然后闻奏。

** 定服色诏

车服以庸。昔王令典。贵贱有节。礼经彝训。自末代浇浮。采
章讹杂。卿士无高卑之序。兆庶行僭侈之仪。遂使金玉珠
卷五 第 6a 页
玑。靡隔于工贾。锦绣绮縠。下通于皂隶。习俗为常。流遁亡
反。因循巳久。莫能惩革。朕继踵百王。钦承宝运。思宏典制。
垂范后昆。永鉴前失。义存釐改。其冠冕制度。巳备令文。至
于寻常服饰。未为差等。今巳详定。具如别式。宜即颁下。咸
使闻知。

** 授李靖尚书左仆射诏

端右望隆。寄任尤重。实资勋德。朝难其选。左光禄大夫行
兵部尚书代国公李靖。识度宏远。才略优赡。博综机务。兼
资文武。诚著夷险。效彰出纳。便蕃省闼。详谨有闻。宜缉彝
卷五 第 6b 页
伦。允兹名器。可尚书左仆射。

** 致祭古圣贤陵墓诏

朕丕承先绪。积庆累仁。上缵鸿基。克隆宝祚。钦若稽古。缅
想往册。英声茂实。志深褒尚。始兹巡省。眺瞩中涂。汉氏诸
陵。北阜斯托。寂寥千载。邈而无祀。揽辔兴怀。慨然遐念。开
辟以降。肇有司牧。历选列辟。遗迹可观。良宰名卿。清徽不
灭。宜令所司。普加研访。爰自上古。洎于隋室。诸有名王圣
帝。盛德宠功。定乱弭灾。安民济物。及贤臣烈士。立言显行。
纬武经文。致君利俗。邱垄可识。茔兆见在者。各随所在。条
卷五 第 7a 页
录申奏。每加巡守。禁刍牧。春秋二时。为其致祭。若有隳
坏。即宜修补。务令周尽。以称朕意。

** 收埋突厥暴骸诏

突厥种落。往逢灾厉。病疫饥馑。殒丧者多。暴骸中野。前后
相属。幽魂靡托。醊奠无所。永言矜悼。有怀恻隐。宜令所司。
于大业长城以南北分道巡行。但有骸骨之所。酒脯致祭。
速为埋瘗。务令周悉。以称朕意焉。

** 赦岐陇二州诏

朕恭膺宝命。握图驭历。属丧乱之后。承凋弊之馀。宏宣德
卷五 第 7b 页
化。励精治道。遐迩肃清。要荒来服。聊因务暇。观省民风。遵
彼岐梁。言臻汧渭。百年之老。俱称鼓腹。五尺之童。咸欣击
壤。眷言曩昔。亟游此地。岁月踰迈。以迄于兹。周览原隰。怅
然怀旧。延问乡党。僚吏犹存。事异宛谯。情均丰沛。民和俗
阜。上下欢洽。宜宣恺泽。俾同庆幸。可特赦岐陇二州管内。
自贞观四年十月一日昧爽巳前。大辟罪以下。悉从原免。
二州户民。无出一年租赋。八十以上。鳏寡笃疾。及旧任二
州杂职佐史以上。赐物各有差。百岁以上。就加优恤。行经
咸阳始平武功三县。见禁之囚。徒罪以上各降一等。杖罪
卷五 第 8a 页
以下并宜释放。年八十以上。及鳏寡笃疾。并武功县旧军
主帅。亦加赐物。凡此界内名山大川。望秩之礼。备加牲币。
孝子顺孙。义夫节妇。随事褒显。旌表门闾。其赐物之差。宜
依别敕。务从周厚。以称朕意。

** 曲赦武功诏

武功旧居。与岐陇不异。前令减罪。未称朕心。其武功一县。
曲赦其罪。及赐帛免租赋等。特宜同岐陇二州。

** 答赵郡王孝恭等请封禅手诏

省表具怀。自有隋失道。四海横流。百王之弊。于斯为甚。朕
卷五 第 8b 页
提剑鞠旅。首启戎行。扶翼兴运。克成鸿业。遂何慈眷。恭承
大宝。每日昃思治。弗敢康宁。兢兢夕惕。用忘兴寝。履薄驭
朽。不足为喻。赖三灵显命。百辟同心。海外无尘。远夷慕义。
但流遁永久。凋残未复。田畴多旷。仓廪犹虚。家给人足。尚
怀多愧。岂可遽追前代。取讥虚美。所望恂恂济济。协力尽
诚。辅其不逮。致之王道。如得雅颂形于金石。菽粟同于水
火。反朴还淳。当如来议。

** 令诸州刬削京观诏

甲兵之设。事不获巳。义在止戈。期于去杀。季叶驰竞。恃力
卷五 第 9a 页
肆威。锋刃之下。恣情剪馘。血流漂杵。方称快意。尸若乱麻。
自以为武。露骸封土。多崇京观。徒见安忍之心。未宏掩骸
之礼。静言念此。悯叹良深。但是诸州有京观处。无问新旧。
宜悉刬削。加土为坟。掩蔽枯朽。勿令暴露。仍以酒酺。致祭
奠焉。

** 封长孙无忌等子郡县公诏

惟王建国。厚礼被于元勋。惟帝念功。茂赏隆于延世。是以
亲贤作屏。著在周经。支庶毕侯。义存汉典。开府仪同三司
齐国公无忌尚书左仆射邢国公元龄故尚书右仆射蔡
卷五 第 9b 页
国公如晦灵州都督吴国公尉迟敬德左光禄大夫吏部
尚书许国公高士廉兵部尚书潞国公侯君集右卫大将
军郢国公宇文士及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秦叔宝泸州
都督宿国公程知节等。或宇量凝深。地兼贤戚。或风鉴宏
远。功参帐幕。或志怀强正。便蕃左右。或干略宏举。契阔戎
旃。或委质藩朝。陈力王室。诚著出纳。节表屯夷。经文纬武。
忠勤恳至。固巳契叶风云。寄深舟楫。虽褒贤之道。巳纪于
旂常。而推恩之令。未洽于冑绪。宜赐宠章。式遵故实。无忌
元龄如晦敬德各封一子郡公。士廉君集士及叔宝知节
卷五 第 10a 页
各封一子县公。俾夫拜前拜后。比踪曩烈。如带如砺。垂裕
后昆。

** 令宗室勋贤作镇藩牧诏

钦明慎徽之朝。稽古为本。体国经野之制。利建为先。莫不
因可大之功。宏可久之德。与万邦同其乐。百姓共其安。飨
祚遐长。卜年用永。疏爵以五。锡壤惟三。周监二代。焕乎前
史。魏晋迄今。旧章寖废。维城之义缺如。建侯之道斯绝。王
纲暂弛。内无拯救之臣。国步才迍。外无藩屏之卫。致令大
盗猖獗。动有窥觎。蒸庶板荡。屡遭涂炭。进乖为民之策。退
卷五 第 10b 页
失象贤之典。宁邦固本。其可得乎。朕祗膺大宝。钦承景命。
励精治术。安辑夷夏。九服同轨。六合一家。日月所临。无思
不服。岂伊人力。天实赐之。既荷殊施。休宏大赉。疆理都邑。
褒锡亲贤。与夫懿戚元功。共享其利。自我作古。不必专依
前典。允今约古。隆基垂统。世禄传家。足以载德。图身厚己。
足以竭诚。自然国有常奉。民获其福。皇家宗室。及勋贤之
臣。德行可称。忠节显著者。宜令作镇藩部。宣条牧民。贻厥
子孙。嗣守其政。非有大故。无或黜免。酬勤报效。仍宜有差。
宜令所司。明为条例等级。具以奏闻。

卷五 第 11a 页

** 答虞世南上圣德论手诏

卿所论太美。但朕德甚寡薄。恐有识者窥卿。为后人所笑。
卿引古昔无为而治。朕未敢拟伦。比之近代。乍踰之耳。卿
睹朕之始。未见朕之终。宜付秘书。若朕能慎终如初。则可
为也。如违此道。不用后代笑卿焉。

** 令州县行乡饮酒礼诏

比年丰稔。闾里无事。乃有隳业之人。不顾家产。朋游无度。
酣宴是耽。危身败德。咸由于此。每览法司所奏。因此致罪。
实繁有徒。静言思之。良增轸叹。自非澄源正本。何以革兹
卷五 第 11b 页
弊俗。可先录乡饮酒礼一卷。颁示天下。每年令州县长官。
亲率长幼。依礼行之。庶乎时识廉[:#AS-8342:●]。人知礼节。

** 加杨恭仁特进诏

尊贤尚德。义存致治。高秩厚礼。允属勋庸。左光禄大夫行
扬州大都督长史观国公恭仁。识宇凝正。风度夷。器惟
瑚琏。望重缙绅。历官有声。岁寒若一。而志在虚静。固求閒
任。辞理恳至。确乎难夺。宜成其美。加兹宠命。可特进。

** 禁锢乱臣子孙诏

宇文化及弟智及司马德戡裴虔通孟景元礼杨览唐奉
卷五 第 12a 页
义牛方裕元敏薛世良马举元武达李孝本李孝质张恺
许宏仁令狐行达席德方李覆等。大业季年。咸居列职。或
恩结累世。任重一时。乃包藏凶慝。罔思忠义。爰在江都。遂
行弑逆。罪百阎赵。衅深枭獍。虽事是前代。岁月巳久。而天
下之恶。古今同弃。宜从重典。以厉臣节。其子及孙。并宜禁
锢。勿令齿叙。化及既为魁首。又窃名号。一门之内。凶德尤
甚。但其兄士及。不预逆谋。虽云昆季。仅免诛戮。自委质皇
朝。勋庸克著。彰善瘅恶。抑有旧章。士及一房。不在此例。布
告天下。咸使闻知。
卷五 第 12b 页

** 授长孙无忌司空诏

论道台阶。实赖明哲。丹青神化。寄深燮理。自非盐梅是属。
栋干有归。则旷职俟能。罔或必备。开府仪同三司齐国公
无忌。器宇凝正。风度峻远。才包文武。地兼贤戚。诚著草昧
之辰。业预艰难之始。功侔十乱。声高三杰。亮采铨衡。庶僚
有序。仪形端右。彝常以穆。自任参鼎司。位班槐路。撝挹之
美。形于缙绅。翼赞之规。彰于帷扆。宜崇名器。允副具瞻。可
司空。所司具礼。以时册命。

** 报长孙无忌让司空诏

卷五 第 13a 页

昔黄帝得力牧而为五帝先。夏禹得咎繇而为三王祖。齐
桓得管仲而为五伯长。朕自居藩邸。公为腹心。遂得廓清
宇内。君临天下。以公功绩才望。允称具瞻。故授此官。无宜
多让也。

** 遣使巡省天下诏

昔者明王之御天下也。内列公卿。允釐庶绩。外建侯伯。司
牧黎元。惟惧淳化未敷。名教或替。故有巡狩之典。黜陟幽
明。行人之官。存省方俗。用能遐迩遂性。情伪无遗。时雍之
化。率由兹道。朕祗膺宝命。临御帝图。禀过庭之义方。荷上
卷五 第 13b 页
元之嘉祉。四荒八表。无思不服。而夙兴夕惕。勤躬约己。日
慎一日。虽休勿休。欲万国欢心。兆民有赖。推诚待物。近取
诸身。实谓偫官受拜。贤能自励。乃闻连帅刺举。或乖共理
之寄。县司主吏。甚多黩货之罪。有一于此。责在朕躬。是用
终夜怃然。昃景辍食。宜遣大使。分行四方。申谕朕心。延问
疾苦。观风俗之得失。察政刑之苛弊。耆年旧齿。孝悌力田。
义夫节妇之家。疾废茕嫠之室。须有旌赏赈赡。听以仓库
物赐之。若有鸿材异学。留滞末班。哲人奇士。隐沦屠钓。宜
精加搜访。进以殊礼。务尽使乎之旨。俾若朕亲睹焉。

卷五 第 14a 页

** 讨吐谷浑诏

朕嗣纂鸿业。思恢至道。端拱垂裳。于兹九载。式修文德。宁
谧区宇。徼外君长。海表酋渠。无远不庭。无思不服。而吐谷
浑蕞尔小蕃。负固河右。地不远千里。众不盈一万。不量其
力。不恤其人。肆情拒命。抗衡上国。朕每遣行人。入蕃晓谕。
并引其使者。临轩戒勖。示以善道。劝以和亲。欲使境上无
虞。各安其业。训导积年。凶顽未改。剽掠边鄙。略无宁息。今
上书傲很。拘我使人。内外百僚。华夷兆庶。同心愤怨。咸愿
诛讨。宜乘吊伐之机。以展鹰鹯之志。长驱[:#AS-8864:⿺克寸]期。穷其巢穴。
卷五 第 14b 页
罪止吐谷浑可汗昏耄之主。及天柱王一二邪臣。自馀部
落。皆无所问。夷凶息暴。称朕意焉。

** 水潦大赦诏

天地播气。垂生育之德。皇王御极。宏覆帱之仁。故能财成
万类。光宅八表。朕祗奉慈训。嗣守鸿业。承百王之季末。属
四海之凋残。夜兴夕惕。无忘兆庶。克己勤躬。思隆政道。欲
使阴阳顺序。干戈载戢。庶几前烈。致兹刑措。而山东之地。
频年不稔。水雨为灾。饥馑相属。蠢尔西戎。屡扰边境。事不
获巳。遂劳兵车。良由诚未动天。德不被物。兴言念此。抚己
卷五 第 15a 页
多惭。加以浇伪尚繁。典刑仍用。虽复留心听断。明慎庶狱。
尝恐缧绁之中。含冤靡诉。宪网所及。无辜致罪。一物有怨。
责深在余。今岁惟暮春。时属生长。宜顺天布泽。与物更新。
可大赦天下。自贞观九年三月十六日昧爽以前。大辟罪
巳下。皆赦除之。其常赦不免者。不在赦例。鳏寡茕独不能
自存者。所在官司。量加赈恤。

** 太上皇康复诏

书不云乎。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朕虔奉太安。爱敬崇极。日
严之养。祗憟斯在。近日圣躬违豫。寝膳有亏。忧惧在怀。不
卷五 第 15b 页
遑宁处。博求医术。备尽蠲疗。祈告明灵。具陈恳笃。上元降
福。遂蒙昭祐。应时康愈。万福咸宜。庆幸之隆。实兼家国。思
班恺乐。洽于卿士。然而尚齿兴孝。德教所先。飨饩是加。义
超常等。诸州都督刺史。及文武官人。老人八十以上。并孝
子旌表门闾者。并宜节级赐物。以申飨宴。庶使万国之内。
同此欢心。施于四海。皆知朕意。

** 复建吐谷浑诏

伐罪吊人。前王高义。兴亡继绝。有国令典。吐谷浑擅相君
长。窃据荒裔。志在凶德。政出权门。酋渠携贰。种落怨愤。长
卷五 第 16a 页
恶不悛。野心弥炽。莫顾藩臣之节。曾无事上之礼。草窃疆
埸。虐割氓庶。积恶既稔。天亡有徵。朕君临四海。含育万类。
一物失所。深责在予。所以爰命六军。申兹九伐。义存活国。
情非黩武。其子大宁王慕容顺。隋氏之甥。志怀明悟。长自
中土。早慕华风。爰见时机。深识逆顺。以其父愎怀违众。独
蹈迷途。遂诛邪臣。存兹大计。翻然改辙。代父归罪。忠孝之
美。深有可嘉。子能立功。足以补过。既往之衅。特宜原免。然
其建国西鄙。巳历年代。即从废绝。情所未忍。继其宗祀。允
归令子。封顺西平郡王。食邑四千户。仍授趉胡吕乌甘豆
卷五 第 16b 页
可汗。所司量遣使人。备礼册命。

** 命皇太子权知军国事诏

朕以不天。夙罹偏罚。假息旦暮。分沈苫壤。仰赖先皇慈恩
鞠育。爰自幼年。至于成家。未及弱冠。仍属乱离。翼奉义旗。
身当矢石。克平多难。任居藩屏。遂复委以万机。膺兹景命。
祗惧虚薄。弗克负荷。日夜兢兢。不遑宁晏。加以气患。屡幸
九成。晨昏定省。废于朝夕。今岁停行。尽行养礼。不谓殃罚
深重。大行崩背。号天叩地。无所逮及。伏奉遗诏。追迹汉文。
以日易月。降其常期。顾命之旨。诚不可违。然三年之丧。自
卷五 第 17a 页
天子达。殷周以来。罔弗遵用。汉文变古。有乖前式。且慈颜
日远。忻谒无由。俯就之文。理即遵奉。然朕之情切。不可循
前。荼毒之心。何可堪忍。皇太子承乾。文过志学。秉性聪敏。
频年治国。理务允谐。今欲于东宫平决。朕得尽哀庐室。终
其丧纪。望偫公卿士。股肱王室。兴言及此。唯增哽绝。朝多
君子。恕朕哀心。

** 度僧于天下诏

门下。三乘结辙。济度为先。八正归依。慈悲为主。流智慧之
海。膏泽偫生。剪烦恼之林。津梁品物。任真体道。理叶至仁。
卷五 第 17b 页
妙果胜因。事符积善。朕钦若金轮。恭膺宝命。至德之训。无
远不思。大圣之规。无幽不察。欲使人免盖缠。家登仁寿。冥
缘显应。大庇含灵。五福著于洪范。三灾终于世界。比因丧
乱。僧徒减少。华台宝塔。窥户无人。绀发青莲。栉风沐雨。眷
言凋毁。良用怃然。其天下诸州有寺之处。宜令度人为僧
尼。总数以三千为限。其州有大小。地有华夷。当处所度多
少。委有司量定。务须精诚德业。无问年之幼长。其往因减
省还俗。及私度白首之徒。若行业可称。通在取限。必无人
可取。亦任其阙数。若官人练不精。宜录附殿失。但戒行
卷五 第 18a 页
之本。惟尚无为。多有僧徒。溺于流俗。或假托神通。妄传妖
怪。或谬称医筮。左道求财。或造诣官曹。嘱致赃贿。或钻肤
焚指。骇俗惊愚。并自贻伊戚。动挂刑网。有一于此。大亏圣
教。朕情深持护。必无宽舍。巳令依附内律。参以金科。具陈
条制。务使法门清整。所在官司。宜加检察。其部内有违法
僧不举发者。所司录状奏闻。庶善者必采。恶者必斥。伽蓝
净土。咸知法味。菩提觉路。绝诸意垢。

** 录先朝姻旧臣僚诏

高祖大武皇帝天纵神武。膺箓受图。可久之德。格乎区宇。
卷五 第 18b 页
敦睦九族。协和万邦。贤能必进。德化潜洽。革百王之弊。兴
三代之风。天平地成。迩安远肃。至德被于四海。休烈光于
千载。巍巍荡荡。无得而称焉。朕嗣膺宝祚。夙夜兢惕。思述
先志。被之率土。其内外姻戚。生平故旧。太原元从官人。及
历试之所。文武寮佐。爰及胥吏。往虽每降国恩。恐未周悉。
或才用不申。阶品屈滞。或家道贫匮。子孙沈沦。须有矜量。
咸使得所。先朝忧劳庶政。惟以恤民为本。诸州都督刺史
有政绩可称者。具以名闻。其诸州百姓奉营山陵者。亦宜
量有蠲免。可令所司详为条例闻奏。并务从优厚。称朕意
卷五 第 19a 页
焉。

** 议于太原立高祖寝庙诏

昔周监二代。崇文武之典礼。汉绍三王。尊高光之功烈。斯
固有国之彝训。不刊之令范。高祖大武皇帝聪明神武。睿
圣徇齐。应天顺民。拨乱反正。德侔造化。道济区夏。靖率土
之沸腾。拯黔首之涂炭。一戎大定。四海宅心。制治定之礼。
作功成之乐。天地交泰。品物咸宁。声教遐洎。休徵杂沓。蛮
夷戎狄之长。辐凑藁街。麟凤龟龙之祥。光映图史。然犹日
慎一日。推而弗居。迈邃古之鸿名。踰前王之至治。朕以寡
卷五 第 19b 页
昧。丕承景业。缅惟永往。攀慕终天。思宏尊亲之治。庶展罔
极之志。窃惟太原之地。肇基王迹。事均丰沛。义等宛谯。理
宜别建寝庙。以彰圣德。详观汉典。抑有成规。但先皇遗旨。
务存俭约。虔奉训诫。无忘启处。宜令礼官与公卿等详议
以闻。

** 令侯君集等经略吐谷浑诏

近以吐谷浑恃其遐阻。屡扰疆埸。肆行凶虐。种类乖离。爰
命将士。申兹吊伐。有征无战。所向摧殄。渠魁窜迹。自贻灭
亡。朝威远畅。边庭靖谧。朕君临寰宇。志在含宏。不欲因彼
卷五 第 20a 页
危乱。绝其宗祀。乃立伪主之子大宁王慕容顺。抚招馀烬。
守其旧业。而顺曾不感恩。遽怀贰志。种落之内。人畜怨愤。
遂创大义。即加剿绝。虽复权立其子。所部又致扰乱。竞动
干戈。各行所欲。朕忧劳兆庶。无隔夷夏。乃眷西顾。良用矜
惕。若不星言拯救。便恐涂炭未巳。兵部尚书潞国公侯君
集等。咸才兼文武。寄深内外。嘉谋著于庙堂。茂绩书于王
府。必能宣风阃外。克定遐方。可量其事机。绥抚经略。分遣
使人。明加晓谕。如有不遵明旨。敢兴异志。即合精锐。随便
剪扑。尽威怀之道。称朕意焉。
卷五 第 20b 页

** 节省山陵制度诏

朕既为子。卿等为臣。爱敬罔极。义犹一体。无容固陈节俭。
陷朕于不义也。今便敬依来议。

** 荐举贤能诏

朕遐想千载。旁览九流。详求布政之方。莫若荐贤之典。是
以元凯就列。仄微可以立帝功。管隰为臣。中人可以成霸
业。朕缅怀曩烈。虚己英奇。断断之士。必升于廊庙。九九之
术。不弃于闾阎。犹恐在阴弗和。独善难夺。永言髦杰。无忘
鉴寐。是以去夏之中。爰动翰墨。披露丹腑。畴咨海内。尺木
卷五 第 21a 页
既树。思睹游露之偫。云罗宏举。伫降翔庭之翼。而诸州所
举。十有一人。朕载怀仄席。引入内殿。借以温颜。密访政道。
莫能对扬。相顾结舌。朕仍以其未睹阙庭。能无战悚。令于
内省。更以墨对。虽搆思弥日。终不达问旨。理既乖违。词亦
庸陋。岂可饰丹漆于朽质。假风云于决起者哉。宜并放还。
各从本色。其举主以举非其人罪论。仍加一等。然则今之
天下。犹古之天下也。宁容仲舒伯起之流。遍钟美于往代。
彦和广基之侣。独绝响于今辰。故其见知也。则平津与乐
安并进。其不用也。则敬通与亭伯同悲。淮阴所以兴言。子
卷五 第 21b 页
长所以贻叹。因斯论之。良由俊造难进。或固栖迟之节。牧
宰循常。未尽搜扬之道。抚事长息。弥用怃然。今州县依前
荐举。皆集今冬。奇伟必收。浮华勿采。无使巴人之调。滥吹
于箫韶。魏邦之珍。沈光于汉水。务尽报国之义。以副钦贤
之怀。

** 九嵏山卜陵诏

夫生者天地之大德。寿者修短之常期。生有七尺之形。寿
以百龄为限。含灵禀气。莫不同焉。皆得之于自然。不可以
分外企也。虽回天转日之力。尽妙穷神之智。生必有终。皆
卷五 第 22a 页
不能免。是以礼记云。君即位而为椑。庄周云。劳我以形。息
我以死。圣人之至鉴。通贤之深识。著之典诰。诒之话言。显
说正词。曾无隐讳。末代以来。明辟盖寡。靡不矜黄屋之尊。
虑白驹之过。并多拘忌。希慕遐年。谓云车易乘。曦轮可驻。
异轨同趋。其蔽甚矣。有隋之季。海内横流。豺狼肆暴。吞噬
黔首。邑里凋残。鞠为邱墟。朕投袂发愤。情深拯溺。扶翼义
师。济斯涂炭。赖苍昊降鉴。股肱宣力。提剑指挥。天下大定。
氛祲清殄。区宇平一。反浇弊于淳朴。致王道于中和。此朕
之宿志。于斯巳毕。犹恐身后之日。子子孙孙。尚习流俗。犹
卷五 第 22b 页
循常礼。加四重之榇。伐百祀之木。劳扰百姓。崇厚园陵。今
预为此制。务从俭约。于九嵏之山。足容一棺而巳。积以岁
月。渐以备之。木马涂车。土桴苇籥。事合古典。不为时用。又
佐命功臣。义深舟楫。或定谋帷幄。或身摧行阵。同济艰危。
克成鸿业。追念在昔。何日忘之。使逝者无知。咸归寂寞。若
营魂有识。还如畴曩。居止相望。不亦善乎。汉氏使将相陪
陵。又给以东园秘器。笃终之义。恩意深厚。古人之志。岂异
我哉。自今以后。功臣密戚。及德业尤著。如有薨亡。宜赐茔
地一所。给以秘器。使窀穸时丧事无阙。所司依此营备。称
卷五 第 23a 页
朕意焉。

** 封慕容诺曷钵河源郡王诏

文德怀远。列圣之宏规。兴亡继绝。至仁之通训。吐谷浑发
迹东胡。窜居西域。负险自固。擅立君长。爰在前代。通使中
原。或为叛臣。不常厥德。近者慕容步萨钵为主。老而不智。
迷而忘返。志怀首鼠。虔刘疆埸。朕频命行人。殷勤诱谕。不
纳忠信之言。惟行虿之毒。及六军问罪。尚令申谕。遂无
悛革。以至灭亡。其子顺。国蹙事穷。历身无所。委命下吏。舆
榇辕门。故令解网释俘。继其宗祀。乃怀贰志。遵彼覆车。曾
卷五 第 23b 页
未浃旬。自贻屠戮。子燕王诺曷钵。弱不好弄。幼称通理。才
纂旧业。即逢内难。故遣旌节。远申安抚。遂能率其种类。同
竭诚款。尽其巢落。迎谒使者。屈膝顿颡。遵奉朝化。请颁正
朔。愿入提封。丹诚内发。深可嘉尚。宜隆宠章。懋兹赏典。可
封河源郡王。食邑四千户。仍授乌地也拔勒豆可汗。即遣
使人。备礼册命。

** 授温彦博尚书右仆射诏

文昌治本。端副望隆。朝纲所属。选众斯在。中书令虞国公
温彦博。体业贞固。学艺该明。器惟瑚琏。材称栋干。任总丝
卷五 第 24a 页
纶。职居近密。乃心著于帷幄。嘉谋表于樽俎。寄深启沃。义
切盐梅。宜升礼闱。允兹彝序。可尚书右仆射。勋封如故。

** 许魏徵逊位手诏

留侯名相。济北之志巳高。疏傅人师。东都之迹弥著。后进
仰其遗烈。前策以为美谈。谅可以砥节砺行。化俗宏风者
也。左光禄大夫侍中郑国公魏徵。器量沈敏。轨仪详正。文
思优赡。学业该通。自参赞机衡。绸缪帏幄。知无不为。心力
备尽。格言弗隐。正义日闻。一德载宣。四聪斯达。实赖嘉猷。
用康治道。而深执谦损。志怀冲退。词诚恳切。良用怃然。杼
卷五 第 24b 页
轴于怀。屡移气序。而固陈丹款。义在难违。今使伸其雅志。
以成厥美。可特进。封如故。仍知门下事。朝章国典。参议得
失。自徒流以下罪。详事奏闻。其禄赐及国官防閤等。并同
职事。

** 悼元琬律师诏

元琬律师戒行贞固。学业精通。方冀宏宣正法。利益偫品。
不幸没世。情深恻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