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四十四
卷一百四十四 第 1a 页 WYG0499-024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四十四
  附编(玉田县/) (丰润县/)
原玉田县在蓟州城东八十里(明一/统志)
原故无终子国(汉书/注)
补无终子翟国今蓟之玉田渔阳即其地(国名/纪)
  (臣/)等谨按据
大清一统志蓟州为古无终国玉田为唐初析置之无
卷一百四十四 第 1b 页 WYG0499-0244b.png
  终县则今之玉田非古无终谨并识以俟考
原鲁襄公四年无终子嘉父使孟乐如晋因魏庄子纳
虎豹之皮以请和诸戎(左/传)
原昭公元年晋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同/上)
原北平有无终县释例土地名以北戎山戎无终三名
为一(春秋/正义)
原项羽封韩广为辽东王都无终汉初臧荼击杀广于
无终并其地汉臧荼置无终县属右北平郡更始以苗
卷一百四十四 第 2a 页 WYG0499-0245a.png
曾为幽州牧治无终吴汉斩之晋属北平郡隆安三年
慕容盛使其将李旱讨叛将李朗于令支朗请救于魏
自迎魏师于北平旱克令支遣别将孟广平击斩朗于
无终后魏属渔阳郡隋初属元州大业初为渔阳郡治
隋末废(方舆/纪要)
原唐武德二年置无终县贞观元年省乾封二年复置
万岁通天元年更名玉田神龙元年𨽻营州开元四年
还𨽻幽州八年𨽻营州十一年又𨽻幽州有濠门米亭
卷一百四十四 第 2b 页 WYG0499-0245b.png
三谷礓石方公白阳等戍(唐书/注)
原开元十八年立蓟州割以来属(清类天文/分野之书)
原五代梁开平初刘守文引沧德之兵讨刘守光战于
玉田败还辽仍其旧宋宣和四年改置经州金复为玉
田元因之(方舆/纪要)
(补马录玉田道中苦雨诗归九夏无晴日那堪秋更阴/树边山雨黑天际塞云深 鸟孤村夕征人万里心驱)
(驰成底事衰晚二/毛侵 百愚集)
原县城筑于成化三年周围一千二百二十步城门三
卷一百四十四 第 3a 页 WYG0499-0245c.png
东曰迎旭西曰拱宸南曰来薰其北门久塞隆庆元年
增崇三尺崇祯八年其内悉易以砖既而复浚濠导彭
家桥水注之(玉田/县志)
(原谢铎玉田县新城记略岁成化四年四月蓟州玉田/县新城成先是县有土城 久颓圮齐东乔君瑾来宰)
(是邑谋于巡抚右佥都御史□公本请于上以指挥使/李迪署都指挥佥事莅其事阅一年讫工易土以砖崇)
(二文五尺/桃溪净稿)
原县治在城西北隅建于元延祐年辛酉有学士郭贾
碑记文称京师高庭谒由保定路元州判官来兹邑捐
卷一百四十四 第 3b 页 WYG0499-0245d.png
俸钱搆厅宇绘蚕麦图于壁高既去有杨君玉傅伯元
续成之(玉田/县志)
原儒学在县治西创于辽乾统中今大觉寺是其遗址
嘉靖癸巳改建于西关外庚戌督学御史阮鹗复移城
内以玉阳观为之万历六年又稍迁而东筑台建大成
殿东西两庑及戟门(同/上)
原阳樊驿旧在县西二十里嘉靖二年迁于县之西关
(方舆/纪要)
卷一百四十四 第 4a 页 WYG0499-0246a.png
原兴州左屯卫在玉田县东南一百四十里旧在开平
卫境永乐初移建于此(同/上)
原采亭桥在县西二十里金学士杨绘建绘邑人采亭
其别字也(名胜/志)
原鸦鸿桥在县东南四十里(玉田/县志)
原麻山在县城北十五里与旁山相连南即种玉山也
距县西北二十五里悬厓壁立其旁为石鼓唐太宗征
高丽尝聚兵于此(名胜/志)
卷一百四十四 第 4b 页 WYG0499-0246b.png
原燕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晋咸康四年石虎攻段辽
辽将北平相阳裕登燕山以自固即此(方舆/纪要)
原燕山之脉自太行迤逦而东暨玉田直抵海岸燕国
由此名或以为即燕然非也(长安/客话)
原由燕山口迤西二里折而北又东历磴而上有梨花
庵绿阴覆翳可以避暑(玉田/县志)
原燕山上悬岩之侧有石鼓去地百馀丈望若数百石
囷有石梁贯之鼓之东南有石人援桴状同击势耆旧
卷一百四十四 第 5a 页 WYG0499-0246c.png
言燕山石鼓鸣则土有兵(水经/注)
原田畴得北归遂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
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馀家畴谓其父
老曰诸君不以畴不肖远来相就众成都邑而莫相统
一恐非久安之道愿推择其贤长者以为之主皆曰善
因佥推畴畴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法重者
至死其次抵罪二十馀条又制为婚姻嫁娶之礼与学
校讲授之业班行其众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北边翕
卷一百四十四 第 5b 页 WYG0499-0246d.png
然服其威信(魏/志)
原徐无山在县东北二十里建安十一年曹操伐乌桓
令田畴为乡导上徐无山是也(方舆/纪要)
原无终山一名翁同山又名阴山在渔阳县西北四里
(太平寰/宇记)
补无终山一名步阴山又名翁同山(隋图/经)
原灅水又东南流为北黄水又屈而南为南黄水又西
南径无终山即帛仲理所合神丹处也又于是山作金
卷一百四十四 第 6a 页 WYG0499-0247a.png
五千斤以救百姓山有阳翁伯玉田在县西北有阳公
坛社即阳公之故居也(水经/注)
补道书之重者莫过于三皇文五岳真形图至人秘此
藏之石室幽隐之地帛仲理于山中得之自立坛委绢
常画一本而去也(抱扑/子)
原阳翁伯者卢龙人事亲以孝葬父母于无终山山高
八十里其上无水翁伯庐于墓侧昼夜号痛神明感之
出泉于其墓侧因引水就官道以济行人尝有饮马者
卷一百四十四 第 6b 页 WYG0499-0247b.png
以白石一斗与之令翁伯种之当生美玉果生白璧长
二尺者数双北平徐氏有女翁仲欲求婚徐谓媒者曰
得白璧一双可矣翁伯以白璧五双遂婿徐氏数年云
龙下迎夫妇俱升天今谓所居为玉田坊翁伯仙去后
子孙立大石柱于田中以纪其事(仙传/拾遗)
原雍伯雒阳人(搜神/记)
  (臣/)等谨按翁伯一作雍伯卢龙人一作雒阳人搜
  神记所载与仙传拾遗记载互异今并存以备考
卷一百四十四 第 7a 页 WYG0499-0247c.png
原阳氏谱叙言翁伯是周景王之孙食采阳樊春秋之
末爰宅无终因阳樊而易氏焉爱人博施天祚玉田其
碑文云居于县北六十里翁同之山后路徙于西山之
下阳公又迁焉而受玉田之赐情不好宝玉田自去今
犹谓之为玉田阳于宝曰于种石处四角作大石柱各
一丈中央一顷之地名曰玉田(水经/注)
补北平阳公辇水作浆以给过者兼补履屩不取其值
天神化为书生问云何不种菜曰无菜种即与数升公
卷一百四十四 第 7b 页 WYG0499-0247d.png
种之化为白璧馀皆为钱公得以娶妇(孝子/传)
(补罗虬诗红谁向深山识大仙劝人山下引春泉/定知不及 儿貌枉却工夫溉玉田 比红儿诗)
原小泉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上有泉出石罅西南流
五里合大泉山之水入白龙江(名胜/志)
原玉田县西北有水其色蔚蓝可爱亦曰蓝水其土如
靛蓄靛者恒取土和靛卖之(燕山/丛录)
原蓝水出北山东屈而南流径无终县故城无终子国
(水经/注)
卷一百四十四 第 8a 页 WYG0499-0248a.png
原庚水出右北平徐无县北塞中南流历徐无山得黑
牛谷水又得沙谷水并西出山东流昔田子泰避难居
之众至五千家开山图曰山出不灰之木生火之石注
云其木色黑似炭而无叶有石赤色如丹以一石相磨
则火发合则无之(同/上)
  (臣/)等谨按庚水之庚原本及旧刻水经皆讹庾今
  从
殿本水经注改正
卷一百四十四 第 8b 页 WYG0499-0248b.png
原庚水在县东北四十里即丰润之浭水也(方舆/纪要)
原梨河在县东二十里自遵化县南流经县境又南入
宝坻县界县之东境诸水多流入焉(同/上)
原县有清庄坞导河可田后湖庄疏湖可田三里屯及
大泉小泉引泉可田也(屯政/考)
原光砂泉在玉田县南攻玉所用(寰宇/通志)
原玉田县南有温泉盛夏之间煖气如雾有砂随水而
出色白而细磨治金玉能令光莹吴下玉工皆购此砂
卷一百四十四 第 9a 页 WYG0499-0248c.png
为用(燕山/丛录) (此系原在物/产门今移改)
原右北平城东北一百一十里有徐无城(魏氏土/地记)
原徐无县故城王莽之北顺亭(水经/注)
原徐无城在县东汉县属右北平郡后汉因之晋为北
平郡治咸康三年后赵石虎攻段辽于令支至徐无后
魏县属渔阳郡后周废入无终县(方舆/纪要)
原偏林在县境金大定二十年以玉田县行宫之地偏
林为御林即此(同/上)
卷一百四十四 第 9b 页 WYG0499-0248d.png
补金世宗大定二十年正月以玉田县行宫地偏林为
御林大淀泺为长春淀有长春宫其殿曰芳明二十四
年正月如长春宫春水二十六年正月如长春宫春水
二十七年正月如长春宫春水世宗既殂后主如春水
改都南行宫为建春又改遂城行宫为光春而长春不
书矣(碣石/丛谈)
原古渔阳北有无终山山上有燕昭王冢(九州/要路)
(原张华晋惠帝时为司空于时燕昭王墓前有一斑狸/积年能为幻乃变一书生欲诣张公过问墓前华表曰)
卷一百四十四 第 10a 页 WYG0499-0249a.png
(以我才貌可得见张司空否华表曰子之妙解为无不/可但司空智度恐难笼络出必遇辱非但丧子千岁之)
(质亦当深误老表不从随诣华华见其风流洁白雅重/之于是论及文章辨校声实华未尝闻比复商略三史)
(探赜百家谈老庄之奥区被风雅之绝旨包十圣贯三/才箴八儒擿五礼华无不应声屈滞乃叹曰天下岂有)
(此年少若非鬼怪即是狐狸书生乃曰明公当尊贤容/众奈何憎人学问言卒便请退华已使人防门不得出)
(既而又谓华曰公门置甲兵拦骑当是疑于仆也将恐/天下之人捲舌而不言智谋之士望门而不进深为明)
(公惜之华不应而使人防禦甚严丰城令雷焕博物士/也谓华曰闻魑魅忌狗所别者数百年物耳千年老精)
(不复能别唯有千年枯木照之则形见燕昭王墓前华/表已千年乃遣人伐之使人既至华表叹曰老狸乃不)
(自知果误我事于华表空中得青衣小儿长二尺馀将/还至洛阳而变成枯木燃之以照书生乃是一斑狸茂)
卷一百四十四 第 10b 页 WYG0499-0249b.png
(先叹曰此二物不值我千年不可复得寻集异记迹想/原罗隐燕昭王墓诗 战国苍茫难重 此中踪)
(知音强停别骑山花晓欲吊遗魂野草深浮世近来轻/骏骨高台何处有黄金思量郭隗平生事不殉昭王是)
(负心集/甲乙)
原金明威将军同知宣徽院事上轻车都尉陇西郡开
国伯食邑七百户李磐神道碑其文中顺大夫同知中
都路都转运使轻车都尉广陵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
高德裔撰并书磐字仲安玉田人墓在县城东北又城
北有元同知蓟州事杨德润墓墓碑其兄子遇所撰(黄/图)
卷一百四十四 第 11a 页 WYG0499-0249c.png
(杂/志)
原上生寺在县治东南永乐四年建(寰宇/通志)
原楸子谷在石鼓山后七里有寺(玉田/县志)
(补唐幽州渔阳县无终戍城内有百许家龙朔二年夏/四月戍城火灾门楼及人家屋宇并为煨烬惟二精舍)
(及浮屠并佛龛上纸帘蘧蒢等但有佛像俱/不延燎时人见者莫不嗟异 冥报拾遗)
原吏部员外郎傅察接伴贺正旦使人于玉田县㕭哩
布胁之使降副使蒋噩等罗拜独察不屈死之(东都/事略)
原王宗仁妻宋氏进士宋□之女也宗仁家永平永平
卷一百四十四 第 11b 页 WYG0499-0249d.png
受兵宋氏从夫避于铧子山夫妇为军所执行至玉田
县有窥宋氏色美欲害宗仁者宋氏顾谓夫曰我不幸
至此必不以身累君言讫遂携一女投井死(元史列/女传)
补宣和七年冬金人未渝盟也朝廷遣吏部员外郎傅
公察迓贺正旦使入蓟州玉田县韩城镇公至界上十
二月二十七日凌晨干里雅布拥兵遽至执公责令投
拜副使蒋噩以下皆罗拜公独不屈金人以兵胁之公
曰有死而已膝不可屈也因被害(靖康/小雅)
卷一百四十四 第 12a 页 WYG0499-0250a.png
补本朝与辽人文移在两界对境谓之关报金人灭辽
我师于玉田县筑一州曰清州以对平州相与通使人
之路清州有使臣贺允中副使武汉英适至而斡里雅
布遣人邀使臣观打毬二人知其渝盟拒之恐托事生
衅故勉从之及至界则以是日举兵矣允中被锁汉英
颇黠斡里雅布爱之常在左右谓此南朝第一降人也
汉英本玉田县巡检差充副使(北征/纪实)
  (臣/)等谨按以上各条系玉田县
卷一百四十四 第 12b 页 WYG0499-0250b.png
原丰润县在蓟州城东南一百九十里(明一/统志)
原本玉田县之永济务金泰和中置丰闰县属蓟州(方/舆)
(纪/要)
原元至元二年省入玉田四年以路当冲要复置(元史/地理)
(志/)
原至元二十二年立丰闰署于大都路蓟州之丰闰县
为户八百三十七为田三百四十九顷(元史/兵志)
原洪武元年改闰为润仍属蓟州(清类天文/分野之书)
卷一百四十四 第 13a 页 WYG0499-0250c.png
原县产盐埸故名丰润(郡县/释名)
原县旧有土城正统十四年始甃以砖城周围四里并
女墙高二丈五尺门四东来远西拱宸南观海北镇朔
隆庆二年增修高五尺三年增建角楼四东南曰羌伏
西南曰海润东北曰定边西北曰保极(丰润/县志)
原县治在县城东北隅金大定二十七年建元至元七
年县令孙庆瑜修之有碑记又有儒学教谕武起宗疆
域记刻石(同/上)
卷一百四十四 第 13b 页 WYG0499-0250d.png
(原元孙庆瑜丰闰县记后永济务左控孤竹右接无终/溟海浮于前醴泉镇于 其民勤俭而力稼穑田广远)
(而极膏腴所出丝枲鱼盐所宜稻梁黍稷若夫浭水绀/碧放舟南下纵其所往紫蟹金鳞随意而得虽大那未)
(足多也闻之父老云在昔金大定间始改务为县至大/安初避东海郡侯讳更名曰丰闰地方数百馀里户不)
(啻二万民物丰衍赋入繁阜为蓟郡诸县之最承安中/以怀远大将军瓜尔佳实讷来宰是县我大朝间创以)
(来庚辰之岁改县为闰州以李公充镇国上将军行节/度使因干往西京舆病以归乃不克抵任遂以同知张)
(公就充节度使大豪昝公由县令升宣差燕京路越支/盐使时人号昝半州是也厥后舒穆噜亦首任此县后)
(升宣差平泺路廉访盐榷使蓟州达噜噶齐盖爰昔逮/今来为守令者非军功耆德未易处此至元初省并诸)
(司移节官吏将邑并入玉田未及遇岁邑人咸曰丰闰/实东西要冲相去玉田地里□邈民有诉讼奔走控告)
卷一百四十四 第 14a 页 WYG0499-0251a.png
(大所不便有耆旧李君信史慨然首倡怀牒诣省部陈/理遂蒙允可县治得仍旧于今积冇年矣前县尹张公)
(主簿斗公世宦丰闰县尹杨公白玉田来莅是邑皆渊/通物理剸裁平允百姓信服治绩有称达噜噶齐达春)
(蒙古人也赋性纯谨深达时事主簿范公阀阅相承用/荫历治真定武强所至为循良之吏仆世业农叨忝县)
(宰自惭鲁钝不是比数日以传书为念特爱其山川形/胜有登临之乐课其风俗好恶有布政之宜故因修完)
(厅事落成之日写之翠琰庶几来者尚有考于斯云敏/同上 按实纳满洲语新也旧作习捏达春满洲语)
(捷也旧作脱/出今俱译改)
  朱彝尊原按丰润曾升为闰州元史不载清𩔖天
  文分野之书成于洪武初去元甚迩亦未之及乃
卷一百四十四 第 14b 页 WYG0499-0251b.png
  见于当日县令之文勒之于石者未可云无徵不
  信也
(补张宁晚发丰闰县诗远萧萧车马度重冈回首都城/意渺茫斜日下时人望 孤云飞去客思乡黄茅矮屋)
(山居小白草浮尘石路长星月满天/行未歇俯鞍还复候行装 奉使录)
原儒学在县治东南金大定中建元至元十二年搆大
成殿延祐五年增建两庑有郎中张勖碑记(丰润/县志)
(原元张勖创建文庙两廉碑云浭阳丰闰县辽金以降/为州为县载在沿革兹不多 其地东连碣石西接渔)
(阳南瞷沧溟北邻白霤沃壤数百里鱼盐之利枣栗之/饶甲于东方天兵革命之后邑之儒宫鞠为茂草遗迹)
卷一百四十四 第 15a 页 WYG0499-0251c.png
(不存至元十二年邑中耆老鸠钱千万卜口而经营之/不期月创搆大成殿设圣像于中列十哲于左右春秋)
(祭祀俾诸儒拜趋其下展其诚敬于今四十馀载两庑/诸贤之位尚犹阙然延祐三年夏翰林椽史耿公承事)
(来尹是邑暇日游于芹宫谋诸同僚鸠材募工经始于/延祐五年八月落成于是岁冬十月告成之日邑耆老)
(杨质等欲刻诸石于是学宫杨/齐贤请予辞而铭之 同上)
原丰盈仓在丰润县(四镇三/关志)
原兴州前屯卫在县治西永乐二年移建(方舆/纪要)
原义丰驿旧在县东三十里嘉靖二年迁于县之南关
(丰润/县志)
卷一百四十四 第 15b 页 WYG0499-0251d.png
原越支社在县南百里亦曰越支埸有宋家营盐课司
(方舆/纪要)
(原元徐世隆越支社重立盐埸记齿幽州置盐始见于/后魏历唐以讫辽金地属京圻生 既繁炊镬益众尝)
(设提举司于宝坻秩视五品以重其选所辖诸埸越支/课居其半特除管勾一员以莅之因初草创盐政未立)
(任土之贡一付京官时土豪张进辈被府檄鸠遗民数/十户集越支之宋家营以居复事煎造聚落未成京使)
(已旁午令大偿巨贾债缗鞭笞逼急田野为之骚然未/几以盐司𨽻徵收课税所众稍息肩自鬻课之令行提)
(领诸路者既自诡增倍鋊山□海搜罗殆尽其徵输入/官者须厚贿乃获归且以所费取偿于其属大抵用值)
(十钱之物尝估以当数十钱之属而工本又稽时不给/给则尅减自是灶民困矣中统改元分十道宣抚为外)
卷一百四十四 第 16a 页 WYG0499-0252a.png
(台悉革前弊然上禁甚严下之怙势罔利者甚虐无告/民犹为病至元二年诏以大中大夫礼部侍郎倪德政)
(为中都路转运使提领税司事丹珠尔丹同知使事宝/坻盐使崔岩臣副之倪公敦厚廉平且练财谷稔知民)
(苦计会同僚公议凡场户入盐即给值仍纯支宝钞不/折诸物其尤贫窭者预贷工资以赒之存恤百姓于是)
(富者起逋者还乏者足惰者勤担者车步者骑侨者籍/料量平牒䜣息狱犴空倪公倡之同僚和之曾不三岁)
(盐课以盈席袋山积瓦庐相连牛马蔽野熙熙然如在/春台和气中成曰自再立盐司以来几五百年未有如)
(今日之安静无扰者也耆老翟安仁暨士人数百愿树/监司石以纪政绩介故人曹君世杰来乞文余谓人知)
(监司之贤不知相臣择监司之贤人知相臣能择人之/贤又不知天子能择相臣之圣惟上下各得其人故能)
(利人之病富人之贫乐人之乐忧人之忧使诸路监司已/皆能如倪公辈之心将泽遍天下又岂特越支一场而)
卷一百四十四 第 16b 页 WYG0499-0252b.png
(哉县丰/润 志)
原车轴山在县南二十里孤圆而高若卧毂然上有寿
峰寺无梁阁一塔二(同/上)
原鸦鹘山在县西北二十里峰峦秀拔高数百仞中有
二石穴名孟家洞赵家洞又西有两山口两山者狼山
管山也两崖对峙中有路通遵化县又有莲花池水注
(方舆/纪要)
原灵应山在县西北四十里悬崖壁立岩畔有泉喷流
卷一百四十四 第 17a 页 WYG0499-0252c.png
而下注于流沙河(同/上)
原灵应山有二石洞洞中有石砚时有岩溜滴砚池中
(丰润/县志)
原陈宫山萦回数十里东临还乡河西接黄土岭山南
有峰其色苍翠一名华山有龙泉井凿石而成每六月
水满且溢至冬乃止又曰溢泉井(同/上)
原陈宫山在县北七十里(名胜/志)
原崖儿口山在县东北八十里其山绵连而中断东为
卷一百四十四 第 17b 页 WYG0499-0252d.png
崖儿口西为白霫口有水自崖而入(方舆/纪要)
原丰润金窑山极险峻山腹石壁间宛如门扇而不可
开上有朱书数行惟纵有黄金人不见七字可辨识其
书虽极力磨洗不灭人以为金矿所在(燕山/丛录)
原枇杷山在县北三里其山平广产白土如粉可饰屋
(丰润/县志)
原马头山连峰驰骤最南一峰昂若马首在县东二十
(方舆/纪要)
卷一百四十四 第 18a 页 WYG0499-0253a.png
原丰润县东北有山惟荆丛生相传唐太宗为秦王时
登此山见荆愕然曰此里师授吾句读时所用朴也下
马拜荆皆垂首向地如頫伏状至今犹然石上有秦王
下马迹因名秦王山(燕山/丛录)
原朝月山在县东八十里两峰特起状如偃月山阴为
石坑冈(方舆/纪要)
原腰带山亦在县东八十里上有石厓绕山半如束带
(同/上)
卷一百四十四 第 18b 页 WYG0499-0253b.png
原陡河在县南三十里发源于迁安县馆山由牡牛桥
而来其地掘丈馀有水火炭可供爨陶磁器者利之(丰/润)
(县/志)
原韩城镇在县南五十里有河源出车轴山经镇北又
西流十馀里入漫泊下流会还乡河(方舆/纪要)
原韩城镇有居民可二百家并无城(许奉使/行程录)
原沙河在县南源出滦州界西北流经县之越支社又
屈而东南流入于海(丰润/县志)
卷一百四十四 第 19a 页 WYG0499-0253c.png
原流沙河在县西四十里源出县西北五十里之党谷
山下经两山口又西南流会于还乡河元致和初怀王
袭位上都兵自辽东入讨萨敦等拒之于蓟州东沙流
河是也(方舆/纪要)
原浭水在县北八十里一名还乡河或谓之云浭水源
自迁安县历崖儿口西南流经县境入玉田县界合于
梨河(同/上)
原浭水源出崖儿口经丰润玉田由运河入海凡水皆
卷一百四十四 第 19b 页 WYG0499-0253d.png
自西而东此水独西故俗谓之还乡河宋徽宗过河桥
驻马四顾悽然曰过此渐近大漠吾安得似此水还乡
乎不食而去人谓其桥为思乡桥(燕山/丛录)
(原徽宗北狩经蓟县梁鱼务务有还乡桥石少主命名/人至今呼之上曰此乃乱世之主后圣必能力伸此冤)
(令我回此桥不食/而去 宣政杂录)
原国初用遮洋船从直沽出海转饷蓟州时有漂没天
顺二年直沽河岁久复堙嘉靖四十五年诏浚丰润县
还乡河转运太平等寨军饷于北齐庄张官屯鸦鸿桥
卷一百四十四 第 20a 页 WYG0499-0254a.png
设三闸以潴水焉(吴文/恪集)
原灵泉水出腰带山南百馀步上有石屋窦深尺许泉
注其中西为大岭山行旅所经也(名胜/志)
原县南有大砦及刺榆坨史家河大王庄之地东则榛
子镇西则鸦鸿桥夹河五十里皆可屯之区也又自水
道沽关黑岩子墩至宋家营诸处东西百里南北百八
十里地皆濒海平旷可耕(屯政/考)
原土垠废县在县西北六十里汉置属右北平郡后汉
卷一百四十四 第 20b 页 WYG0499-0254b.png
为郡治晋属北平郡后魏属渔阳郡后属安乐郡地形
志太平真君九年置土垠县似废而复置也旧志称土
垠城在密云东百里陈宫山下即此城矣后齐废今县
东十里有垠城铺垠音银(方舆/纪要)
原南关城即古垠城相传赵武灵王所筑(名胜/志)
原俊靡废县在县北汉置属右北平郡后汉因之建武
中遣吴汉等击尤来大枪贼穷追至俊靡是也晋属北
平郡后废靡音麻(方舆/纪要)
卷一百四十四 第 21a 页 WYG0499-0254c.png
原花园村在县东二十里(名胜/志)
原城西卢各庄韩天企墓有金崇庆二年所立碑(丰润/县志)
原县治内古鼎一弘治间土人凿井得之重五百斤圜
腹弇口四足足上为牛首下为牛蹄款识甚古或以为商
时物(长安/客话)
原宏法寺在县治西唐显庆元年建金泰和五年元至
大四年相继重修(丰润/县志)
(原马中锡过宏法寺诗日白发吴僧健谭空坐讲堂留/人多啜茗供佛祗焚香 落鸦争树天寒鹌共房嗟予)
卷一百四十四 第 21b 页 WYG0499-0254d.png
(行役倦风雨欲连/床 东田漫稿)
原天宫寺在城西南辽清宁元年盐监张日成建有塔
一十三级初名南塔院寿昌三年赐额极乐院至金人
与宋修好行府悉寓于此天会五年敕加大天宫寺(丰/润)
(县/志)
原丰润南关外玉皇阁有石塔建自元时塔有六角每
角有石龙一成化中其东南角龙乘雨飞去至今缺焉
(燕山/丛录)
卷一百四十四 第 22a 页 WYG0499-0255a.png
原沙岩寺在县西十五里中有十三级塔洪武中有云
雾护塔三日遂失所在今遗址尚存(同/上)
原梁家务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有圣严寺元至正年修
(丰润/县志)
原巨梁水出土垠县北陈宫山西南流径观鸡山谓之
观鸡水水东有观鸡寺寺有大堂甚高广可容千僧下悉
结石为之上加涂塈基内疏通枝经脉散基侧室外四
出爨火炎势内流一堂尽温盖以此土寒严霜气肃猛
卷一百四十四 第 22b 页 WYG0499-0255b.png
出家沙门率皆贫薄施主虑阙道业故崇斯构是以志
道者多栖托焉(水经/注)
原观鸡寺在县北四十里俗传峰顶有金鸡之瑞故名
(名胜/志)
原翠峰寺北去县四十里金贞祐初建中有二石柱雕
八龙天将雨龙头晶晶有水珠又有翠峰观(丰润/县志)
原甘泉寺在县北二十里水路村元至正年修(同/上)
原灵照寺唐称福兴院金承安中修在城东二十里(同/上)
卷一百四十四 第 23a 页 WYG0499-0255c.png
真常寺在县东北三十五里隋建(同/上)
  (臣/)等谨按以上各条系丰润县
 
 
 
 
 
 
卷一百四十四 第 23b 页 WYG0499-0255d.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四十四
卷一百四十四 第 24a 页 WYG0499-0256a.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四十四举正
 鲁襄公四年条左传原书讹作国语今改(鲁襄公/四年条)
 
 
 
 
 
 
卷一百四十四 第 24b 页 WYG0499-0256b.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四十四举正
卷一百四十四 第 25a 页 WYG0499-0256c.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四十四京畿门原书节删附记
 咸平二年一条删
 隆庆寺在城西条节三十四字
 碧霞元君条删
 白河在漷州条删
 元丞相脱脱条删
 崇祯十五年条删
 王铎武清人条删
卷一百四十四 第 25b 页 WYG0499-0256d.png
 成化间武清县民人条删
 严嵩诗删
 二碑以下条删
 李应徵诗删
 天顺八年条删
 叶向高诗删
 皇甫冲顺义行删
 储巏诗第二首删
卷一百四十四 第 26a 页 WYG0499-0257a.png
 天启癸未条删
 唐守圭一条删
 白范蓟门诗删
 宋登春蓟门诗删
 燕州星分尾斗条删
 
 
 
卷一百四十四 第 26b 页 WYG0499-0257b.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四十四京畿门原书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