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二十
卷一百二十 第 1a 页 WYG0498-077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二十
  京畿(霸州二/)
原巨马河自卢沟河分流经固安县过州治北东合白
沟河后徙流州治西会霸水至直沽入海今霸水淤塞
巨马琉璃诸河复合流经州治北东入东安永清县界
(方舆/纪要)
原成化七年十一月霸州知州蒋恺固安知县贾贵奏
卷一百二十 第 1b 页 WYG0498-0771b.png
霸州城北古有草桥界河一道上接浑河下至小直沽
顺流东注于海永乐间浑河改西南流道经固安新城
雄县沿至霸州新河一带水势不顺渐已淤塞累冲决
为居民患近日决孙家口东流入河又东抵三角淀小
直沽入海乃其故道请因其就下之势修筑堤岸使顺
流注海上从之(明宪宗/实录)
原琉璃河在州西北五十里自良乡县合上流诸水东
南流入州界会于巨马河(方舆/纪要)
卷一百二十 第 2a 页 WYG0498-0771c.png
  (臣/)等谨按琉璃河即古圣水太平寰宇记圣水俗
  名回城水源出良乡县西北玉石山明一统志琉
  璃河在良乡南四十里金史作刘李河旧志谓古
  圣水自房山龙泉峪流至霸州入拒马河今按
大清一统志涿州西三十里东岸有浑河决口土人云
  旧时浑河从固安故城村决而西南至茨村东北
  合琉璃河复分为二后浑河渐徙而东至康熙二
  十七年琉璃河南入新城县界近年随宜修治凡
卷一百二十 第 2b 页 WYG0498-0771d.png
  琉璃河所经涿州固安永清东安霸州故道皆为
  浑河之经流矣
原沙城堤西至临津固安县界白庙东抵清口永清县
界信安绵亘八十里明洪武中知州梁伯常筑万历甲
戍副使钱藻增修(霸州/志)
  (臣/)等谨按沙城堤在霸州北明洪武十六年筑以
  障浑河今废有沙城村
(原杨奂晚至青口作烧长年困行役短发易飘零世事/惊春梦交亲散晓星 痕侵路黑柳色夹堤青落日明)
卷一百二十 第 3a 页 WYG0498-0772a.png
(霞底原情动脊/鸰 还山遗稿)
原沙城台山二村皆平壤也土人语云台山无山沙城
无城台山村在州东(长安/客话)
原普济寺在州东门外至正二年建(霸州/志)
  (臣/)等谨按普济寺遗址尚存
原栲栳圈在州东十五里隆庆戊辰建安济桥(霸州/志)
  (臣/)等谨按安济桥在中亭河上
增中亭河在霸州南一名新挑河又名栲栳圈河上自
卷一百二十 第 3b 页 WYG0498-0772b.png
莲花台下达台山绵亘数十里岁久淤塞明嘉靖间副
使陆坤循故道修浚后复淤
本朝康熙三十八年
圣祖命河臣王新命重浚上接十王堂下入台山分减
玉带河水势筑上下六工堤以卫州治雍正四年复开
支河一道以广灌溉乾隆九年自岔河口至鱼津村复
行挑浚二十八年于中亭河北岸设涵洞四座(一大清/ 统志)
增乾隆三十二年
卷一百二十 第 4a 页 WYG0498-0772c.png
御制中亭河诗 中亭入玉带玉带即清河中亭泄浑
涨壑窄难容多荡漾沙远留至此为澄波受小不受大
此理信不磨嘉淦(孙/)督直时(在乾隆/庚申年)谬听人言讹谓浑
河故道即此实非他建议放乎此千村叹沦濄知误乃
改为(嘉淦议开永定南岸复浑河故道后浑/流下注浸溢田庐旋于辛酉春堵塞)民已嗟蹉
跎不十不变法语诚不我詑经过得亲见(中亭河受永/定金门闸盛)
(涨分减之水消纳无多及至玉带河则已成清水孙嘉/淦误听人言于金门闸之上开放南岸水由牤牛诸河)
(下注中亭至不能容遂趋洼地村民受潦因命急堵筑/决口方不为患今亲临阅视益知嘉淦前议之谬向曾)
卷一百二十 第 4b 页 WYG0498-0772d.png
(有诗纪事因/详识而正之)悔过成新哦
增乾隆三十八年
御制中亭河二首 中亭原是淀支流偶泄浑河水涨
秋误听人言昔致患(乾隆庚申朕误听孙嘉淦建议于/金门闸之上开放南岸水由牤牛)
(诸河下注中亭至不能容洼地村庄受潦随于辛酉/春堵塞及丁亥亲临阅视益知前议之谬有诗纪事)
经亲见事难筹 万事都胥亲见之当无暇给应(去/声)
迟重华明目达聪者未必劳劳日若斯
  (臣/)等谨按中亭河
卷一百二十 第 5a 页 WYG0498-0773a.png
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者恭载卷内馀不备录
增牤牛河即广阳盐沟二水之会流也二水至良乡县
城东南合流为三叉口南流至任村西南入大清河一
遇水涨奔腾冲突土人谓之牤牛河良涿固霸之间累
被其害雍正四年于任村之南开浚新河东南径涿州
界东固安县西北循卢沟故道南径霸州之南孟等村
抵拷㧯圈入中亭河长二百馀里自是潦水有归(清大/ 一)
(统/志)
卷一百二十 第 5b 页 WYG0498-0773b.png
  (臣/)等谨按牤牛河道乾隆九年奉
旨复加开浚
原会同河在州东十八里上接玉带河下至苏桥众流
至此合而为一所谓苑口秋涛也景泰癸酉建苑家口
关弘治甲寅知州事徐以贞造舟三十艘联以铁索上
布以板随水升降以通舆马(霸州/志)
增今诸河俱改流上流惟中亭一支与玉带河南北相
望其下自霸州东三岔口分为三𣲖一东北流径台山
卷一百二十 第 6a 页 WYG0498-0773c.png
会中亭河又东出纪家淀径胜芳镇曰胜芳河为北𣲖
一东流由赵家房径托里淀出郭家洼会胜芳河为中
𣲖一东流由下马头径崔家房张家觜抵左家庄泊石
沟河为南𣲖(一大清/ 统志)
  (臣/)等谨按会同河即通济河至苏桥而下分为三
  𣲖一由千里长堤转东北入淀名南支河一由赵
  家房村归淀名中支河其正河由台山村会中亭
  河至文安之胜芳镇合南中二支河直注入海
卷一百二十 第 6b 页 WYG0498-0773d.png
原苑家口洪涛弥望无际或谓之夹河(方舆/纪要)
原夹河源自上谷涿鹿山合胡良河至州界(名胜/志)
原通济河由苑家口达拷㧯圈经关王堂山川坛折而
北入护城河盖逆流也每秋潦溢舟楫直抵城下(霸州/志)
  (臣/)等谨按州志通济河今由苑家口经苏家桥入
  北股河至文安小河泊其入护城河故道今淤
原横堤在城东十八里南抵苑家口北抵拷㧯圈西来
诸水至此壅阻敛入会同河河口狭流卒难速泄致上
卷一百二十 第 7a 页 WYG0498-0774a.png
游为灾副使顾褒议尽决此堤以杀水势使回台山注
信安或阻之乃止(霸州/志)
  (臣/)等谨按州志横堤
本朝顺治年间因河水冲决堤废
原临津堤自涿州东境接固安扬先务荆垡至州之赵
家务临津经州南关抵苑家口绵延百里弘治戊午知
州事刘珩筑(霸州/志)
  (臣/)等谨按临津堤今废
卷一百二十 第 7b 页 WYG0498-0774b.png
原普和寺在煎茶铺城东二十五里堤自刘化营经州
城北抵信安镇知州毛实增筑(霸州/志)
  (臣/)等谨按普和寺及煎茶铺今皆无考
原平曲城在县东三十二里汉景帝封公孙浑邪为平
曲侯即此地(太平寰/宇记)
  (臣/)等谨按州志城东二十里有平曲村
原平曲侯公孙浑邪以将军击吴楚用陇西太守侯(汉/书)
原平曲城公孙浑邪卒葬于此俗名花达墓在霸州东
卷一百二十 第 8a 页 WYG0498-0774c.png
二十五里(长安/客话)
原莫金口城汉封公孙浑邪为平曲侯即其地(九域/志)
原莫金山相传以莫金二姓居此而名宋设莫金口寨
于此俗名口头村(方舆/纪要)
增莫金山在州南十二里宋设莫金寨于此(一大清/ 统志)
原桃花寨去莫金口五里(元混一方/舆胜览)
原州东二十里曰台山九河水所经也台基三如鼎峙
又五里曰雁头山(名胜/志)
卷一百二十 第 8b 页 WYG0498-0774d.png
  (臣/)等谨按州志旧称南山台山莫金雁头诸胜后
  经河水冲齧皆成平陆
原雁头山在州城东南三十五里(明一/统志)
原宋有刘家涡刁鱼莫金口阿翁雁头黎阳喜涡鹿角
八砦政和三年改刘家涡砦曰安平阿翁曰仁孝雁头
曰和宁喜涡曰喜安(宋史地/理志)
原马貉堤在城东四十里田家口由棘针坟至信安镇
(霸州/志)
卷一百二十 第 9a 页 WYG0498-0775a.png
  (臣/)等谨按马貉堤相传宋杨延朗所筑堤形尚存
  棘针坟今不可考
原信安城宋之信安军也(名胜/志)
  (臣/)等谨按今州东四十五里有信安镇
原城在州东五十里唐置淤口关后没于辽周世宗收
复置淤口寨(方舆/纪要)
增汉景帝六年陇西太守公孙浑邪封平曲侯即此城
(同/上)
卷一百二十 第 9b 页 WYG0498-0775b.png
原太平兴国六年以霸州淤口砦建破卤军景德二年
改为信安(宋/史)
原信安军砦六周和军西五里刁鱼军北三步田家军
东一十里狼城军东五十里佛圣涡军东五十里李详
军东六十里(九域/志)
原元丰四年割鹿角砦𨽻信安军(宋/史)
原金初因宋为信安军大定七年降为信安县𨽻霸州
(金史地/理志)
卷一百二十 第 10a 页 WYG0498-0775c.png
原兴定四年张甫封高阳公以雄莫霸州高阳信安文
安大城保定静海宝坻武清安次县𨽻焉(金史/本传)
原元光元年伊喇仲夹努移屯信安张甫因奏信安本
臣北境地当冲要请权改为府以重之诏改信安为镇
安府二年仲夹努及张甫同保镇安各当一面遂全镇
安未几仲夹努奏镇安距迎乐堌海口二百馀里实辽
东往来之冲高阳公甫有海船在镇安西北可募人直
抵辽东以通中外之意赏不重不足以使人拟应募者
卷一百二十 第 10b 页 WYG0498-0775d.png
迁忠显校尉仍赏钱五千贯诏从之(金史本传剌按伊/喇旧作移 从八)
(旗姓谱改正仲夹努旧/作众家奴今对音译改)
原张仁义金末徙家益都元太宗下山东仁义乃走信
安时燕蓟已下独信安犹为金守其主将知仁义勇而
有谋用之左右国兵围信安仁义率敢死士三百开门
出战围解以功署军马总管守信安踰十年度不能支
乃与主将举城内附(元史张/禧传)
原杨杰珠格从额苏伦攻信安信安城四面阻水其帅
卷一百二十 第 11a 页 WYG0498-0776a.png
张进数月不降杰珠格曰彼恃巨浸我师进不得利退
不得归不若往说之凡三往乃降(元史本传散按珠格/蒙古语闲 也旧作)
(只哥额苏伦蒙古语和也/旧作阿术鲁今俱译改)
原元时府县俱废(方舆/纪要)
原信安军有永济渠宋咸平中置塘泺以为边备今废
(同/上)
原南山在霸州城东七十里乔松修竹周匝十里内有
亭台为一郡之胜(明一/统志)
卷一百二十 第 11b 页 WYG0498-0776b.png
原高桥淀在州东七十里周三十里西为拷㧯圈众流
所聚也州壤卑下西北诸山之水多汇于州境然后东
流出丁字沽注白河以入于海弘治中筑河堤起涿州
东境接固安至州境之赵村务临津水口经州南关长
二百馀里傍植榆柳以为固其间为水口一百六十有
七至文安县之苏家桥大成县之辛家口而止今多崩
(方舆/纪要)
  (臣/)等谨按高桥淀今名大浪淀久淤高处已成沃
卷一百二十 第 12a 页 WYG0498-0776c.png
  壤
原回淀水东西二十七里南北八里霸州至保定军沿
塘岸行其水最为浅狭(元混一方/舆胜览)
原杨应询知霸州塘泺之间地沮洳水潦易集居人浮
板以济应询增堤防为长衢浚其旁以泄流民利赖之
(宋史/本传)
原丁罕颍州人淳化中知霸州河溢坏城垒罕以私钱
募筑民咸德之(万姓/统谱)
卷一百二十 第 12b 页 WYG0498-0776d.png
原伊喇益为霸州刺史郡东南有堤久颓圯水屡为害
益增修之民以为便(金史本传益按伊喇益/旧作移剌 今译改)
原狼臧城去信安城三十里又十里为拆城宋将杨延
朗屯兵拒辽于此(名胜/志)
补伊喇鼐尔诣太祖军门献十策帝召见问尔生何地
对曰霸州因号为霸州元帅(元史古按伊喇义见前鼐/尔蒙 语和也旧作移剌)
(涅儿今/译改)
补舒穆噜拜达勒仕金为霸州平曲水砦管民官木华
卷一百二十 第 13a 页 WYG0498-0777a.png
黎率师至霸州迎降(同上语按舒穆噜义见前拜达勒/蒙古 形像也旧作石抹孛迭儿)
(今译/改)
原大良驿在州东八十里(方舆/纪要)
  (臣/)等谨按大良驿今无考
原古南关城图经云赵武灵王所筑以朝鲜有关城故
此云南关城(大城/志)
  (臣/)等谨按古南关城今无考
原沙河在州南与瓦河唐河合流而东盖九河之水汇
卷一百二十 第 13b 页 WYG0498-0777b.png
流于安州雄县之界溢而旁出者也(方舆/纪要)
  (臣/)等谨按沙河与瓦河唐河合流处即鱼津洼也
原宣德六年二月顺天府尹李庸奏永乐中决新城县
之高从周口冲激泥沙遂已淤塞霸州桑园里朱家庄
张贵庄约四里馀每年水涨无所通泄涌漫倒流北灌
海子凹牛阑佃等处其地不得耕种请量役民丁修理
从之(明宣宗/实录)
原霸水在州南三里白沟河之支流也自雄县流入境
卷一百二十 第 14a 页 WYG0498-0777c.png
东会于巨马河今湮废(方舆/纪要)
原霸去都近去海亦近凡云朔恒代诸山之水由天津
入海者必经流霸出丁字沽总称霸水(长安/客话)
原口外诸山之水自京西卢沟桥而下经固安永清至
于信安汇于三角淀达于直沽入于海良涿九川之水
会于胡良河自杨家务而下经北乐店东过辛店至于
信安此霸州以北之水也宣府紫荆白沟诸水自新城
而下汇于茅儿湾经保定玉带河达于苑家口至于信
卷一百二十 第 14b 页 WYG0498-0777d.png
安直沽入于海易安苑肃唐蠡九河之水自雄县而下
东过茅儿湾入于苑家口山西五台之水自河间而下
经任邱汇于五官淀亦入于苑家口此霸州以南之水
也南北二川束狭淤浅堤岸荡蚀不足以容万𣲖之流
水至则瀰漫无际溢入文安大城积为巨浸民不得耕
治之之法不以壅而以导不先于决口而始于下流按
直沽之上有大淀有小淀有三角淀广延六七十里深
止四五尺若因而增益之又为之堤以停蓄众水而以
卷一百二十 第 15a 页 WYG0498-0778a.png
委输于海水有所受然后浚治旧川为长堤以束之高
广倍于前功使水有所行又多开支河联络相属使水
有所分见在洼淀不下数十处各深而堤之使水有所
积则虽有淫潦大川泻之支河析之诸淀潴之高堤防
之可以无患矣(潞水/客谭)
  (臣/)等谨按朱彝尊引潞水客谈所载口外诸水自
  卢沟而下至信安者即永定河下游也今已北徙
  其州北良涿九川会于胡良河经北乐店至信安
卷一百二十 第 15b 页 WYG0498-0778b.png
  者久淤今则自新城而下会于白沟河其州南之
  水自河间而下至苑家口者即滹沱故道也亦久
  淤今则自真定南至深州衡水北折而径献县入
  子牙河达直沽惟宣府紫荆白沟及易安苑肃各
  河之水自雄县而下汇于茅儿湾入苑家口者故
  道不改
(原王世贞霸水夜泊诗回高帆去不极天际见人家系/纲青枫树藏身白荻花 风喧雁鹜隙日出鱼虾亦有)
(垂纶地兵戈敢自/誇 弇州山人集)
卷一百二十 第 16a 页 WYG0498-0778c.png
原汉光禄大夫周堪墓在城南二里(九域/志)
  (臣/)等谨按周堪墓今无考
原双柳东西二寨相去十馀里(元混一方/舆胜览)
  (臣/)等谨按双柳二寨今无考
(原正德五年九月霸州刘六刘七齐彦名原系谋逆太/监刘瑾门下瑾败遂紏贼众流劫地方后又增入杨虎)
(赵燧号赵风子刘惠等共二十五名分为二十八营共/有人马一十七万五千各授伪官张打奉天征讨元帅)
(旗帜上以金书联对云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混沌之天又于老营以大红䌽鞋书英雄吞)
(海岳气势转乾坤攻破州县几二百杀死总兵冯祯参/将王杲都指挥王保詹济潘翀同知郁采指挥知县杂)
卷一百二十 第 16b 页 WYG0498-0778d.png
(职数十员奸淫妇女磔挫凶残不可言也所过狱囚即/放为助库藏兵甲即取为用又每题诗各地有平欺敌)
(将虎擒羊纵横六合谁敢捕又有几回月下敲金镫多/少英雄丧胆寒之句大略刘六刘七齐彦名等多在河)
(南湖广而刘惠赵燧杨虎多在河北山东彼此间奔走/直至山西江南直𨽻方绝时七年冬矣杨虎刘六刘七)
(为水渰死齐彦名阵亡刘惠射伤自焚独赵燧僧服逃/至江夏生擒呜呼扰乱六省延踰二年岂非数也哉)
(七修/类藁)
(补马录霸州城行雾霸州城外水绕墙霸州城头戍卒/强四门高楼接烟 萦回十里多垂杨去年豺虎满天)
(地此城南北皆战场至今落日照白骨血沾野草犹淋/浪当时别县人皆走此城之人苦相守五马使君身姓)
(王募招壮士犒牛酒遂令万夫同一心弯弓骂贼不绝/口固安与霸为邻县此事分明眼中见乃知设险可守)
卷一百二十 第 17a 页 WYG0498-0779a.png
(邦区区省费非/民便 百愚集)
 
 
 
 
 
 
 
卷一百二十 第 17b 页 WYG0498-0779b.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二十
卷一百二十 第 18a 页 WYG0498-0779c.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二十举正
 霸水在州南原书州讹化川今改(霸水在州/南三里条)
 束狭淤浅原书束讹作东今改(口外诸山/之水条)
 
 
 
 
 
卷一百二十 第 18b 页 WYG0498-0779d.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二十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