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十二
卷九十二 第 1a 页 WYG0498-044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九十二
  郊坰(西二/)
增京师广宁门外有普济堂一所以处夫贫而无所归
(普济/堂册)
  (臣/)等谨案普济堂在广宁门外迤西二里其初居
  民王廷献醵金为义举康熙四十四年顺天府尹
  钱晋锡以其事上
卷九十二 第 1b 页 WYG0498-0443b.png

圣祖仁皇帝御书膏泽回春额以
赐又
御制碑记建亭勒石礼部侍郎孙岳颁奉
敕书
世宗宪皇帝龙潜藩邸岁
赐银一千两迄今奉为定额岁于宣课司支给雍正元
  年
卷九十二 第 2a 页 WYG0498-0443c.png
特颁谕旨嘉奖寻
赏给孤贫额馀银米并著为例十三年十二月复蒙
皇上颁赐银五百两乾隆八年又
特颁赈米二百石盖自
帑金定额之外频沐
优施
圣朝之矜恤穷黎者洵有加无已矣

卷九十二 第 2b 页 WYG0498-0443d.png
圣祖御制普济堂碑记 京师广宁门外有普济堂焉
门临孔道地接神区萃万国之梯航普兆民之乐利熙
来壤往之众胥庆春台肩摩毂击之伦咸登寿域然而
川涂跋涉易兴趼足之嗟风雨晦明难遂栖身之愿或
徘徊岐路最急资粮或偃蹇孱躯尤需医药于是都人
尚义上户输金托此三乘之津梁用济四生之疾苦慈
云法雨资佛力以醒群迷夕呗晨钟赞王化以弘大泽
寒得衣而饥得食羁旅如归病有托而疗有方疲癃立
卷九十二 第 3a 页 WYG0498-0444a.png
起既安全之甚众且存没之皆宁有司以闻深为嘉悦
夫好义轻施乃良民之美行恤灾拯患实盛世之休风
喜见我民还敦古道咸能体朕忧民之念推朕救民之
心创建虽肇乎都城效法期及乎寰宇成比户可封之
俗慰一夫不获之怀书传从欲于四方诗咏遍德于百
姓此则朕之志也爰赐之额曰膏泽回春而为之记
原真空寺在广宁门外明景泰中建正德年圮世宗入
继大统群臣迎于郊外帐殿驻于寺之西太监李某捐
卷九十二 第 3b 页 WYG0498-0444b.png
金修之大学士张治撰碑寺后有古松二其一已枯(析津/日记)
  (臣/)等谨案真空寺在广宁门外迤西五里寺中张
  治碑今存碑署衔尚是其为庶吉士时也外又有
  嘉靖四十二年工部尚书张文宪两碑寺已圯仅
  存殿数楹二松俱无存矣
原万历六年六月大学士张居正抵京上赐宴于真空
(明神宗/实录)
(增张治真空寺碑略之都城宣武关西真空寺景泰初/年司礼监太监兴安 所建也迢今七十馀年倾颓圮)
卷九十二 第 4a 页 WYG0498-0444c.png
(坏正德十六年夏四月圣天子自封藩入继火统驻跸/于寺之西行殿百官迎觐一时从龙近臣随侍左右御)
(用监太监李端分憩于住持僧舍顾殿宇僧房恻然思/所以修葺之逾岁即上嘉靖元年李公以上所赐金经)
(营工作凡九十馀日告完自后殿及僧房焕然一新不/增其所无不减其所有是为记嘉靖元年秋八月立)
(原陆可教夏日出郊憩真空寺诗松古刹閒相过西郊/日未曛一灯僧自定诸界鸟空闻 影禅房合烟光驿)
(道分更怜归路晚马足有残云空金华诗萃树曾见先/原高道素题真空寺壁诗 真 寺后双松)
(皇驻跸初三让岂宜临便殿百年犹共识遗墟离筵惯/听悲歌续佛火偏存浩劫馀高坐道人无恙在愿闻第)
(一义何如集/ 景元堂)
原义井庵在天宁寺西十里复十里至卢沟桥义井或
卷九十二 第 4b 页 WYG0498-0444d.png
曰蜜井相传文皇驻跸甘其泉故名庵为中涓所修初
创宝阁高入云汉中范丈六金身称之(长安/客话)
  (臣/)等谨案义井庵在广宁门外迤西十里明万历
  中额曰万佛延寿寺后有大悲阁中奉大士高三
  丈六尺阁前为明神宗敇谕碑正殿前有崇祯十
  三年碑河南右布政使周锵撰井在庙门外今其
  地名大井村
  又案大井村石道向建木牌坊一座乾隆四十年
卷九十二 第 5a 页 WYG0498-0445a.png
命改建石工恭镌
御书额东面曰经环同轨西面曰荡平归极
(增明神宗敇谕义井万佛延寿寺碑略供朕发诚心印/造大藏经颁施在京及天下名山寺院 奉经首护敕)
(已谕其由尔住持及僧众人等务要虔洁供安朝夕礼/诵祈无疆寿福民安国泰天下太平俾四海八方同归)
(仁慈善教焉延寿寺碑略/增周锵万佛) (昔佛住世雪山修行何意/)
(于人世然而给孤长者金砖布地祇陀太子施树及园/大都有一代之大修行人即有一代之王公大人供奉)
(而侍养之法界大师飞锡义井茅屋施茶有转大法轮/之愿未竟厥施而师先圆寂先是一僧募造大士金身)
(高三丈六尺功垂成而僧竟不知所往后李中贵之父/继募成造内翰孙公成奏闻神祖发帑金若干钦命义)
卷九十二 第 5b 页 WYG0498-0445b.png
(井供奉赐额名延寿寺继法界而受成者则无穷大师/拮据之功不小一时善信指不胜屈殿宇楼阁方丈香)
(厨无一不备嗣无穷大师而克胜其任者则琼峰大师/以守而兼创冬汤夏茶四时不绝恐其世远徵亡亟图)
(镌石属余搦管崇/祯十三年孟夏立)
原湿水即桑乾河至马陉山为落马河出山谓之清泉
河亦曰干泉至雍奴入笥沟谓之合口(隋图/经)
原湿水出雁门阴馆县东北过代郡桑乾县南又东过
涿鹿县北又东南出山过广阳蓟县北(水经/注)
原桑乾泉即溹涫水也其水潜承太原汾阳县北燕京
卷九十二 第 6a 页 WYG0498-0445c.png
山之大池古老相传有人乘车于池侧忽遇大风飘之
于水有人获其轮于桑乾泉故知二水潜流通注矣桑
乾水自源东南流右会马邑川水东南流合湿水桑乾
水湿水并受通称矣(同/上)
原卢沟河亦谓黑水河河色最浊其急如箭(北辕/录)
  (臣/)等谨案卢沟河旧自宛平县东经大兴县南至
  东安武清入白河即桑乾故道也元时自宛平分
  流为二后旧渠堙塞其南出者明永乐间改西南
卷九十二 第 6b 页 WYG0498-0445d.png
  流嘉靖初徙固安北东入永清经霸州东北达信
  安入海万历中徙固安西十馀里寻复徙城南泛
  溢固安永清之境后又徙固安北
本朝顺治十一年改流县西与清水合南入新城至霸
  州城南溢为巨浸康熙三十七年
圣祖命抚臣于成龙等疏浚起良乡之张各庄至东安
  之郎城河别开一渠引河使东行由固安永清之
  北出柳岔口三角淀达于西沽并筑长堤捍之
卷九十二 第 7a 页 WYG0498-0446a.png
赐名永定河设分司管理雍正四年
世宗命于郭家务开渠七十里其下流之长河开浚
  三十馀里导河径王庆坨东北入三角淀并筑堤
  自柳岔口至韩家村凡三十馀里以防其冲改永
  定分司为道员专司修浚由是浑河下流不复南
  注清河沿河州县咸受其利乾隆十六年
皇上命移河之下口自南岸上七工秉教村流经永清
  霸州东安武清界至天津安光村入叶淀归海嗣
卷九十二 第 7b 页 WYG0498-0446b.png
  因地势稍狭未能匀沙蓄水二十年春
上亲临阅视指授方略开北岸之六工为下口流经永
  清东安至武清东沙家淀入凤河达天津归海二
  十八年复挑浚永清东安武清旧河孙家坨惠家
  庄诸处于是卢沟下流益畅永庆安恬矣
原卢沟去燕山三十五里宋敏求谓之菰芦河即桑乾
河也(石湖/集)
原大定十年议决卢沟以通京师漕运上忻然曰如此
卷九十二 第 8a 页 WYG0498-0446c.png
则诸路之物可径达京师利孰大焉命计之当役千里
内民夫上命免被灾之地以百官从人助役已而敕宰
臣曰山东岁饥工役兴则妨农作能无怨乎开河本欲
利民而反取怨不可其姑罢之十一年十二月省臣奏
复开之自金口疏导至京城北入濠而东至通州之北
入潞水计工可八十日十二年三月上令人覆按还奏
止可五十日上召宰臣责曰所馀三十日徒妨农费工
卿等何为虑不及此及渠成以地势高峻水性浑浊峻
卷九十二 第 8b 页 WYG0498-0446d.png
则奔流善崩浊则淤淖成浅不能胜舟其后上谓宰臣
曰分卢沟为漕渠竟未见功若果能行南路诸货皆至
京师矣平章政事驸马元忠曰请求识河道者按视其
地竟不能行而罢(金史河/渠志)
原卢沟河其源出于代地名曰小黄河以流浊故也自
奉圣州界流入宛平县境至都城四十里东麻谷分为
二派(元史河/渠志)
原明洪熙元年七月水决卢沟桥东狼窝口岸一百馀
卷九十二 第 9a 页 WYG0498-0447a.png
丈命行后军都督府行部发军民修筑(明仁宗/实录)
原宣德三年六月浑河水溢冲决卢沟河堤百馀丈行
在工部奏闻上命并力用工二月修卢沟桥凌水所决
河口四年四月命侍郎罗汝敬往督九年六月水决浑
河东岸自狼窝口至小屯厂行在工部请修治从之命
都督郑铭董其役(明宣宗/实录)
  (臣/)等谨案卢沟桥东五里地名小屯又桥北十馀
  里地名小屯村
卷九十二 第 9b 页 WYG0498-0447b.png
原成化七年二月拨官军五千以少监高通都督鲍政
工部侍郎李颙修筑卢沟桥堤岸(明宪宗/实录)
原嘉靖四十一年八月卢沟西南堤坏命工部尚书雷
礼往视礼还上修筑事宜谓卢沟桥东南有大河从丽
国庄入直沽下海沙泥淤塞十馀里稍东有坌河从固
安入直沽下海地势稍高宜先疏浚大河令水归故道
然后缮筑长堤其次口地理土浮水深流急人力难施
而西岸有故堤约长八百丈宜接遗址缮筑仍委干局
卷九十二 第 10a 页 WYG0498-0447c.png
官九人分为九区并力责成又言桥东西岸甃石不坚
当俟决堤工完之日加工缮治报可(明世宗/实录)
原卢沟河发于太原之天池伏流至朔州马邑从雷山
之阳发为浑泉而为桑乾河雁门云中诸水皆会焉过
怀来行两山间拘束龃龉不得肆至京城西四十里石
径山之东地势平而土脉疏冲激震荡迁徙弗常永乐
正统间狼窝口大决为京师患屡常修筑弘治二年发
军民夫治之至嘉靖三十年以后东岸堤决几二十处
卷九十二 第 10b 页 WYG0498-0447d.png
于是以三十五年兴工次年桥工告成是河安流者数
岁四十一年西南又决复行修理堤岸始坚(水部/备考)
  (臣/)等谨案石径山亦名石经山又曰石景曰湿经
  详见后卷许用宾碑略
原卢沟河出太原天池伏流至朔州马邑从雷山阳涌
为金龙池迤逦东下曰桑乾河雁门云中诸水皆会由
大同古定桥抵宣府保安州过怀来行两山间至京城
西四十里石径山之东地平土疏冲激迁徙不常至看
卷九十二 第 11a 页 WYG0498-0448a.png
丹口分为二一东流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是为浑河
一南流至霸州合易水又南至丁字沽入运河(吴文/恪集)
原桑乾水发源于浑源州经保安之境则自怀来夹山
而下至卢沟桥狼窝地方冲溢为患漫至彰义门先朝
屡经修筑为费不赀今保安境上闻有用土牛逼水成
田者若督责有人多方招募使桑乾上流皆引水成田
则岂惟保安之田恃以无患而怀来以下水患亦杀矣
(潞水/客谈)
卷九十二 第 11b 页 WYG0498-0448b.png
原卢沟而下舟楫时有之卢沟而上直达宣府之保安
州故元运道也自大同县古定桥起至卢沟桥务里村
止约八百馀里内可以舟行者七百二十七里驴驼般
运者八十八里(水部/备考)
原苏轼诗曰北渡桑乾冰欲结心畏穹庐三尺雪南渡
桑乾风始和冰开易水应生波盖桑乾下流为卢沟以
其浊故呼浑河以其黑故呼卢沟燕人以黑为卢水本
一也(燕都游/览志)
卷九十二 第 12a 页 WYG0498-0448c.png
原嘉靖十年命工部郎中陆时雍修卢沟河以支流
入于海三十四年命修卢沟河从柳林通鸡鹅房导入
大河四十一年命工部尚书雷礼修卢沟河先浚大河
令坌河水归故道从丽庄园入直沽下海凡三易治而
世宗朝卢沟无患也(明水/利考)
原大业七年征高丽炀帝遣诸将于蓟城南桑乾河上
筑社稷二坛帝斋于临朔宫怀荒殿(通/考)
  (臣/)等谨案隋大业间社稷二坛今无考
卷九十二 第 12b 页 WYG0498-0448d.png
原裴行方检校幽州都督引卢沟水广开稻田数千顷
百姓赖以丰给(册府/元龟)
原过卢沟河伴使云恐乘桥危以车渡极安而速济不
晓其法(使辽/录)
补甲戌夏四月金主南迁留太子守中都金主行距涿
辽军在后至良乡金主疑之欲夺其元给铠马还官辽
军惊遂杀主帅索珲而叛共推扎达巴咱尔扎拉尔为
帅而还中都福兴闻变遣军阻卢沟使勿得渡扎达等
卷九十二 第 13a 页 WYG0498-0449a.png
使其裨将贝实勒帅轻骑千人潜渡水腹背击守桥众
大破之尽夺衣甲器械牧马之近桥者(圣武亲征记语/按索珲满洲)
(姜黄色也旧作素温扎达蒙古语石也旧作斫荅巴咱/尔梵语金刚也旧作巴萨尔扎拉尔蒙古语缨络也旧)
(作扎剌儿贝实勒唐古特语琥/珀也旧作比涉儿今俱译改)
原元太祖将兵南下中都降王楫进议田野久荒而兵
后无牛宜差官卢沟桥索军回所驱牛十其一以给农
民用其说得数千头分给近县民大悦复业者众(元史/本传)
原延祐四年卢沟桥泽畔店琉璃河并置巡检司(元史/百官)
卷九十二 第 13b 页 WYG0498-0449b.png
(志/)
原至正十四年四月造过街塔于卢沟桥(元史顺/帝纪)
  (臣/)等谨案过街塔在西直门外迤西四十里距卢
  沟桥十馀里今尚存
原天启元年十二月御史李日宣议于都门扺良乡界
五十里如长店大井柳巷五里店太平埚等处每五里
筑墩堡宿兵十名遇有窃发恊力出救又卢沟桥至赵
村十里赵村至良乡二十里仅有卢沟桥巡检弓兵二
卷九十二 第 14a 页 WYG0498-0449c.png
十人难以策应宜一体设备以遏乱源得旨即行(明熹/宗实)
(录/)
  (臣/)等谨案柳巷在广宁门迤西五里大井在广宁
  门西十里五里店在卢沟桥东五里长店当即今
  长新店在卢沟桥西五里太平埚无考赵村𨽻良
  乡县境
原议者谓卢沟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又须筑城以卫
兵于是当桥之北规里许为斗城局制虽小而崇墉百
卷九十二 第 14b 页 WYG0498-0449d.png
雉俨若雄关城名拱北南曰永昌北曰顺治创于崇祯
丁丑特设参将控制之(破梦/閒谈)
  (臣/)等谨案拱北城
本朝更名拱极城复改永昌门曰威严屡事修葺设西
  路捕盗同知及巡司游击各员弁驻守
增拱极城内路东有观音庵路西有兴隆寺(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案拱极城观音庵明嘉靖四十一年重修
  碑一无撰人姓名兴隆寺
卷九十二 第 15a 页 WYG0498-0450a.png
本朝康熙六年重修有开建十方院碑吏科给事中赵
  之苻撰磬一明成化六年铸钟一上勒万历丁未
  敕赐护国广慈寺字盖后人移置兹寺者而广慈
  寺已废无考矣
原大定二十五年五月卢沟决于上阳村先是决显通
寨诏发中都三百里内民夫塞之至是复决朝廷恐枉
费工物遂令且勿治二十八年五月诏卢沟河使旅往
来之津要令建(石/)桥未行而世宗崩大定二十九年六
卷九十二 第 15b 页 WYG0498-0450b.png
月章宗以涉者病河流湍急诏命造舟既而更命建石
桥明昌三年三月成敕命名曰广利有司谓车驾之所
经行使客商旅之要路请官建东西廊令人居之上曰
何必然民间自应为尔左丞守贞言但恐为豪右所占
况罔利之人多止东岸若官筑则东西两岸俱称亦便
于观望也遂从之(金史河/渠志)
  朱彝尊原案二十五年五月世宗纪作二十六年
补大定二十九年六月作卢沟石桥明昌三年三月癸
卷九十二 第 16a 页 WYG0498-0450c.png
未卢沟石桥成(金史章/宗纪)
  (臣/)等谨案金史六月作卢沟石桥原书误作闰月
  是年闰乃五月今改正
增卢沟桥在京南三十里水源出金口即浑河水至卢
沟波涛汹涌狂澜叠出石齿相角上架石梁有狮子阑
(析津/志)
原弘治三年五月修筑卢沟桥成内官监太监李兴乞
升文思院副使潘俊等官吏部尚书王恕谓官匠营造
卷九十二 第 16b 页 WYG0498-0450d.png
乃其职分自成化初年以前修河筑堤并无升官事例
比者营先帝山陵所役军匠至四万人亦未有升职者
此役较之山陵不及三之一顾欲妄滥升官甚失轻重
之序上从其言命给赏有差(明孝宗/实录)
原卢沟桥金明昌初建正统间重修长二百馀步左右
石栏刻狮子数百枚情态各异(长安/客话)
(补朱存器为修内司使尝夜行卢沟桥获金一囊坐而/待其主以付之其人请中分存器笑而遣之 元史列)
(传/)
卷九十二 第 17a 页 WYG0498-0451a.png
原卢沟河水极湍激每候水浅深置小桥以渡岁以为
常近年于此河两岸造浮梁建龙祠彷佛如黎阳三山
制度(奉使行/程录)
 
 
 
 
 
卷九十二 第 17b 页 WYG0498-0451b.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九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