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六
卷八十六 第 1a 页 WYG0498-035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八十六
 国朝苑囿 (静宜园一/)
  (臣/)等谨按香山名胜若来青轩洪光寺诸处及娑
  罗宝树皆昔蒙
圣祖仁皇帝临幸
天章肇锡
御额亲题我
卷八十六 第 1b 页 WYG0498-0351b.png
皇上清跸所临略加葺治敬仰
前谟恭抒
宸翰谨依
御制静宜园二十八景诗次第编载卷内
静宜园前为城关二由城关入东西各建坊楔中架石
桥下为月河度桥左右朝房各三楹
宫门五楹(园静宜/ 册)
  (臣/)等谨按
卷八十六 第 2a 页 WYG0498-0351c.png
静宜园额悬
宫门檐端
皇上御书城关南额曰松扉北额曰萝幄东坊额曰芝
  廛曰烟壑西坊额曰云衢曰兰坂
御制静宜园记 乾隆乙丑秋七月始廓香山之郛薙
榛莽剔瓦砾即旧行宫之基葺垣筑室佛殿琳宫参错
相望而峰头岭腹凡可以占山川之秀供揽结之奇者
为亭为轩为庐为广为舫室为蜗寮自四柱以至数楹
卷八十六 第 2b 页 WYG0498-0351d.png
添置若干区越明年丙寅春三月而园成非创也盖因
也昔我
皇祖于西山名胜古刹无不旷览游观兴至则吟赏托
怀草木为之含辉岩谷因而增色恐仆役侍从之臣或
有所劳也率建行宫数宇于佛殿侧无丹雘之饰质明
而往信宿而归牧圉不烦如岫云皇姑香山者皆是而
惟香山去圆明园十馀里而近乾隆癸亥余始往游而
乐之自是之后或值几暇辄命驾焉盖山水之乐不能
卷八十六 第 3a 页 WYG0498-0352a.png
忘于怀而左右侍御者之挥雨汗而冒风尘亦可廑也
于是乎就
皇祖之行宫式葺式营肯堂肯构朴俭是崇志则
先也动静有养体智仁也名曰静宜本周子之意或有
合于先天也殿曰勤政朝夕是临与群臣咨政要而筹
民瘼如圆明园也有憩息之乐省往来之劳以恤下人
也山居望远村平畴耕者耘者馌者穫者敛者历历在
目杏花菖叶足以验时令而备农经也若夫岩峦之怪
卷八十六 第 3b 页 WYG0498-0352b.png
特林薄之华滋足天成而鲜人力信乎造物灵奥而有
待于静者之自得耶凡为景二十有八各见于小记而
系之诗
乾隆二十年
御制香山静宜园六韵 山以仁为德秋惟静与宜树
犹张翠色风自富凉时久别如初遇澄怀更起思岚光
窗里纳松影座间移参画真无尽过驹有若斯轻舆问
前景欲去且迟迟
卷八十六 第 4a 页 WYG0498-0352c.png
  (臣/)等谨按
静宜园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宫门内为
勤政殿五楹南北配殿各五楹殿前为月河(园静宜/ 册)
  (臣/)等谨按
勤政殿为二十八景之一内额曰与和气游联曰林月
  映宵衣寮寀一堂师帝典松风传昼漏农桑四野
卷八十六 第 4b 页 WYG0498-0352d.png
  绘豳图皆
皇上御书月河源出碧云寺内注
正凝堂池中复经
致远斋而南由
殿右岩隙喷注流绕墀前
乾隆十一年
御制勤政殿诗
皇祖就西苑趯台之陂为瀛台以避暑视事之所颜曰
卷八十六 第 5a 页 WYG0498-0353a.png
勤政
皇考圆明园视事之殿亦以勤政名之予既以静宜名
是园复建殿山麓延见公卿百僚取其自外来者近而
无登陟之劳也晨披既勤昼接靡倦所行之政即
皇祖
皇考之政因寓意兹名昭继述之志用自勖焉 悦心
期有养好乐励无荒漫拟灵称囿偏宜山号香问农频
驻跸咨采喜同堂
卷八十六 第 5b 页 WYG0498-0353b.png
家法传勤政孜孜敢暂忘
  (臣/)等谨按
勤政殿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勤政殿后北为
致远斋南向五楹斋西为韵琴斋为听雪轩东有楼为
正直和平(园静宜/ 册)
  (臣/)等谨按
卷八十六 第 6a 页 WYG0498-0353c.png
致远斋韵琴斋听雪轩正直和平诸额皆
皇上御书
乾隆三十三年
御制题致远斋诗 庶官斯引见几务此畴咨便是游
山处无非勤政时人惟得屡试章不厌详披致远宜从
近省心要在思
  (臣/)等谨按
致远斋
卷八十六 第 6b 页 WYG0498-0353d.png
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馀不备录
勤政殿后西为横秀馆东向其南亭为日夕佳北为清
寄轩横秀馆后建坊座内为
丽瞩楼五楹后为多云亭(园静宜/ 册)
  (臣/)等谨按
丽瞩楼为二十八景之一与横秀馆诸额皆
皇上御书
乾隆十一年
卷八十六 第 7a 页 WYG0498-0354a.png
御制丽瞩楼诗 勤政殿依山为屏取径于屏之南折
而东平冈数百步缭以周坦奥室数楹颜曰静寄缘石
磴左右上华表桀峙岑楼隐峰审曲面势时惟朝阳因
山为基斯楼最其胜处 重基百尺耸万象四邻通岚
霭变朝暮山川无始终会心堪致远抚景念居崇春色
皇都好都归一览中
乾隆二十六年
御制清寄轩诗 胜游那可恋香界勤政明当返御园
卷八十六 第 7b 页 WYG0498-0354b.png
三日驻山诗卅首邈然清夜寄斯轩
  (臣/)等谨按
丽瞩楼清寄轩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丽瞩楼后南为
绿云舫(园静宜/ 册)
  (臣/)等谨按
绿云舫为二十八景之一
卷八十六 第 8a 页 WYG0498-0354c.png
乾隆十一年
御制绿云舫诗 园中水皆涓涓细流不任舟楫因仿
避暑山庄内云帆月舫为斋室而以舫名之盖自欧阳
氏画舫而后人多慕效之者夫舟之用以水居无异陆
处为利而陆处者又以入室如在舟中为适然则山居
水宿无事强生分别况载舟覆舟为鉴又岂独在水哉
 是处绿阴稠几馀静憩留烟霞常荟蔚鱼鸟任飞浮
不系乔松畔将寻古渡头周髀归妙契天地一虚舟
卷八十六 第 8b 页 WYG0498-0354d.png
  (臣/)等谨按
绿云舫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丽瞩楼迤南为
虚朗斋斋前石渠为流觞曲水南为画禅室后为学古
堂东为郁兰堂西为伫芳楼又后宇为物外超然其外
东西南北四面各设
宫门
卷八十六 第 9a 页 WYG0498-0355a.png
东宫门外石路二南达香山寺东建城关达于带水屏
(园静宜/ 册)
  (臣/)等谨按
虚朗斋为二十八景之一相传即永安村地
学古堂前周廊嵌
御制静宜园二十八景诗石刻
东宫门檐额曰涧碧溪清
圣祖御书带水屏山详后
卷八十六 第 9b 页 WYG0498-0355b.png
乾隆十一年
御制虚朗斋诗 由丽瞩楼而南度石桥为北宫门沿
涧东行折而南为东宫门中为广宇回轩曲廊洞房密
者宜燠敞者宜凉杗棁不雕楹槛不饰砻石周庑之壁
书兹山旧作与摹古帖参半南为曲水藤花垂蔓覆其
上向南一斋曰虚朗虚则公公则明朗之为义高明有
融异夫昭昭察察之为者要非致虚极不足语此 澹
泊志乃虚宁静视斯朗川云供啸咏天地任俯仰隐几
卷八十六 第 10a 页 WYG0498-0355c.png
极目清披襟满意爽惟其无一物是故含万象
乾隆二十四年
御制学古堂诗 堂名因傅说
家法始
神尧(避暑山庄有此堂名/ 皇祖御笔也)敬述山庄额常循义府标惜
分阴敢怠鉴百代惟昭返己将何托怵然谨旰宵
  (臣/)等谨按
虚朗斋学古堂
卷八十六 第 10b 页 WYG0498-0355d.png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带水屏山门宇三楹南向西为对瀑北为怀风楼其左
为琢情之阁东南为得一书屋西为山阳一曲精庐(静/)
(宜园/册)
  (臣/)等谨按带水屏山瀑泉自双井迤逦东注至是
  汇为池双井详后
乾隆三十二年
御制对瀑诗 到处多吟对瀑诗不同境亦各殊时抑
卷八十六 第 11a 页 WYG0498-0356a.png
予别有会心者迅水光阴阅若斯
  (臣/)等谨按
御制对瀑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带水屏山之西为
璎珞岩其上厅宇三楹为绿筠深处(园静宜/ 册)
  (臣/)等谨按
璎珞岩为二十八景之一绿筠深处额
圣祖御书
卷八十六 第 11b 页 WYG0498-0356b.png
乾隆十一年
御制璎珞岩诗 横云馆之东有泉侧出岩穴中叠石
如扆泉漫流其间倾者如注散者如滴如连珠如缀旒
汎洒如雨飞溅如雹萦委翠壁潨潨众响如奏水乐颜
其亭曰清音岩曰璎珞亭之胜以耳受岩之胜与目谋
澡濯神明斯为最矣 滴滴更潺潺琴音大地间东阳
原有乐月面却无山忘耳听云梵栖心揖黛鬟饮光如
悟此不复破微颜
卷八十六 第 12a 页 WYG0498-0356c.png
  (臣/)等谨按
璎珞岩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璎珞岩东稍南为
翠微亭(园静宜/ 册)
  (臣/)等谨按
翠微亭为二十八景之一
乾隆十一年
卷八十六 第 12b 页 WYG0498-0356d.png
御制翠微亭诗 宫门之南古木森列山麓稍北为小
亭入夏千章绿阴禽声上下秋冬木叶尽脱寒柯萧槭
天然倪迂小景 须弥与一芥大小岂争差亭子不嫌
窄翠微良复赊入诗惟罨画沐雨欲蒸霞莫羡痴黄派
倪迂各擅家
  (臣/)等谨按
翠微亭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卷八十六 第 13a 页 WYG0498-0357a.png
翠微亭东有亭为
青未了(园静宜/ 册)
  (臣/)等谨按
青未了为二十八景之一
乾隆十一年
御制青未了诗 南山别嶂为宫门右臂群峰苍翠满
目阡陌村墟极望无际玉泉一山蔚若点黛都城烟树
隐隐可辨政不必登泰岱俯青齐方得杜陵诗意 拳
卷八十六 第 13b 页 WYG0498-0357b.png
石堪称岱来青况复同川源渺何极云木望无穷社尚
怀居易价疑招远公升高应绝顶不必畏蚕丛
  (臣/)等谨按
青未了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青未了迤西岩际为
驯鹿坡(园静宜/ 册)
  (臣/)等谨按
卷八十六 第 14a 页 WYG0498-0357c.png
驯鹿坡为二十八景之一
乾隆十一年
御制驯鹿坡诗 东海有使鹿之部产驯鹿胜负戴被
鞍服箱兼牛马之用而性尤驯扰用则呼之使前用毕
散走山泽其地习为固然弗之异也宁古塔将军以之
入贡中国服牛乘马不假为用因放诸长林丰草俾适
其性其毋以不见用自感耶 鹿马原常有甡甡看两
三器车浑可驾绿耳底须骖丰草群惟适嘉苹性所耽
卷八十六 第 14b 页 WYG0498-0357d.png
辋川传鹿柴视此定增惭
  (臣/)等谨按
驯鹿坡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驯鹿坡迤西有龙王庙下为双井其上为
蟾蜍峰(园静宜/ 册)
  (臣/)等谨按
蟾蜍峰为二十八景之一明高榖文义集谓之虾蟆石
卷八十六 第 15a 页 WYG0498-0358a.png
  双井水东北注松坞云庄池内入知乐濠由清音
  亭过带水屏山绕出
园门外是为南源之水
乾隆十一年
御制蟾蜍峰诗 香山寺西冈巨石侧立如蟾蜍哆口
张颐睅目皤腹昂首而东望尝谓宇宙间石为最顽而肖
物象形往往出人意表况木变松化造物固无所不有
麻源山石中有螺蚌兹石得无东坡诗中青猿醉道士
卷八十六 第 15b 页 WYG0498-0358b.png
𩔖欤 久竹生青宁洪垆善委形试看蹲海物将欲补
山经腹尚礧礧果声疑阁阁听空怀玉川子咄咄笔无

  (臣/)等谨按
蟾蜍峰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蟾蜍峰北稍东为松坞云庄又东有楼为凭襟致爽后
为栖云楼(园静宜/ 册)
卷八十六 第 16a 页 WYG0498-0358c.png
  (臣/)等谨按
栖云楼为二十八景之一
乾隆十一年
御制栖云楼诗 予初游香山建此于永安寺西麓适
当山之半右倚层岩左瞰远岫亭榭略具虽逼处西偏
未尽兹山之胜而堂密荟蔚致颇幽秀 过去心难得
未来亦复然以此例现在毕竟谁火传高楼号栖云题
句忆昔年阶畔碎琼声报我无留迁
卷八十六 第 16b 页 WYG0498-0358d.png
  (臣/)等谨按
栖云楼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香山寺前石桥下方池为
知乐濠(园静宜/ 册)
  (臣/)等谨按
知乐濠为二十八景之一
香山寺详后条
卷八十六 第 17a 页 WYG0498-0359a.png
乾隆十一年
御制知乐濠诗 山涧曲流湍急停蓄处苔藻摇曳轻
鯈游泳如行空中生物以得所为乐涧溪沼沚与江湖
等耳知其乐随在可作濠梁观 潨潨鸣曲注然否是
濠梁得趣知鱼乐忘机狎鸟翔噞喁云雾上泼剌柏松
傍寄语拘墟者来兹悟达庄
  (臣/)等谨按
知乐濠
卷八十六 第 17b 页 WYG0498-0359b.png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香山寺在
璎珞岩之西前建坊楔山门东向南北为钟鼓楼上为
戒坛内正殿七楹殿后厅宇为眼界宽又后六方楼三
层又后山巅楼宇上下各六楹(园静宜/ 册)
  (臣/)等谨按
香山寺为二十八景之一据徐善泠然志寺为金章宗
  会景楼故址详见后原书各条正殿前石屏一中
卷八十六 第 18a 页 WYG0498-0359c.png
  刋金刚经左心经右观音经屏后恭镌
皇上御笔然灯古佛观音普贤诸像并
御制赞语殿额曰圆灵应现六方楼上层额曰光明莲
  界中曰无住法轮下曰薝卜香林山巅楼宇上额
  曰鹫峰云涌下曰青霞寄逸皆
皇上御书
乾隆十一年
御制香山寺诗 寺建于金世宗大定间依岩架壑为
卷八十六 第 18b 页 WYG0498-0359d.png
殿五层金碧辉映自下望之层级可数旧名永安亦曰
甘露予谓香山在洛中龙门白居易取以自号山名既
同即以山名寺奚为不可 雁堂传宝界鹿苑本仙区
结夏参摩诘和南礼曼殊分茶驰调水清馔饱伊蒲欲
拟题新句寻思色相无
  (臣/)等谨按
香山寺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卷八十六 第 19a 页 WYG0498-0360a.png
香山寺正殿门外有
听法松山门内有娑罗树(园静宜/ 册)
  (臣/)等谨按
听法松三字镌石栏上为二十八景之一娑罗树歌见
圣祖御制集并
皇上御制诗集恭录卷内
圣祖御制娑罗树歌 娑罗珍木不易得此树惟应月
中植想见初来西域移山中有人多未识海桐结蕊松
卷八十六 第 19b 页 WYG0498-0360b.png
栝形千花散尽七叶青山禽回翔不敢集虚堂落子风
泠泠楚州遗碑今已偃峨眉雪外双林远未若兹山近
可游灵根终古蟠层巘繁阴亭午转团圞回睇精蓝路
几盘凭教紫府仙山树写入披香殿里看
乾隆十一年
御制娑罗树恭依
皇祖元韵 树闻如意随求得(梵云噶尔布喇瓦喇斯/此云如意𣗳即娑罗树)
(也/)梵典曾标鹿苑植层层幢节古佛前碧眼番僧来尚
卷八十六 第 20a 页 WYG0498-0360c.png
识东土西天岂定形飞来灵鹫干云青安知此树不忆
石因风作语犹泠泠七叶茏葱湘盖偃纵移根越千年
远益部楚州疑附会那睹月木依云巘(娑罗花佛日盛/开每朵十二瓣)
(遇闰辄多一瓣故/云月木见云南志)如桐如栝影团圞雪覆霜凝翠郁盘
不殊调御大夫倚(用湮槃/经事)曾沐
曼殊师利看(乌斯藏进表皆称曼殊师利大皇帝曼殊/是佛妙观察智更切音与满洲二字相近)
(故/云)

卷八十六 第 20b 页 WYG0498-0360d.png
御制听法松诗 山多桧柏惟香山寺殿前有松数株
虬枝秀挺山门内一松尤奇古百尺乔耸侧立回向自
殿中视之如偏袒阶下生公石不得专美矣 点头(曾/)
有石听法讵无松籁响疑酬偈枝拿学扰龙佛张苍翠
盖僧倚水云筇比似灵岩寺何劳摩顶重
  (臣/)等谨按娑罗树
听法松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卷八十六 第 21a 页 WYG0498-0361a.png
香山寺北为观音阁后为海堂院院东为
来青轩西为妙高堂(园静宜/ 册)
  (臣/)等谨按
来青轩为二十八景之一轩内恭悬
圣祖御题额曰普照乾坤观音阁上层额曰普门圆应
  下层曰性因妙果皆
皇上御书
圣祖御制来青轩临眺二首 摇拂烟云动翠旗登临
卷八十六 第 21b 页 WYG0498-0361b.png
翰墨每相随山河景象无穷意俯瞰人情因物知 来
青高敞眺神京斜倚名山涧水清此日君臣同览赏村
村鸡犬静无声
乾隆八年
御制来青轩恭瞻
皇祖御笔普照乾坤四大字诗 胜地绝尘喧
璇题耀网轩馀波流墨沈健法突钗痕尚睹
云烟润因惊岁月奔
卷八十六 第 22a 页 WYG0498-0361c.png
圣情空想像长此照乾坤
乾隆十一年
御制来青轩诗 由香山寺正殿历级东行过回廊而
东为来青轩帝京景物略为明神宗所题今额已不存
矣远眺绝旷尽挹山川之秀故为西山最著名处因仍
其名而重为书额
圣祖御题普照乾坤四大字瞻仰之次想见函盖一切
气象 山斋悬树杪旷若发尘蒙探迹思今昔游神泯
卷八十六 第 22b 页 WYG0498-0361d.png
异同烟容空外合黛影牖间通敬仰留题意乾坤方寸

  (臣/)等谨按
来青轩
御制诸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馀不备录
香山寺北有无量殿(园静宜/ 册)
  (臣/)等谨按无量殿山门额曰楞伽妙觉
皇上御书
卷八十六 第 23a 页 WYG0498-0362a.png
来青轩西南为
欢喜园东西各有坊楔(园静宜/ 册)
  (臣/)等谨按
欢喜园西坊额曰停霭曰栖霞东坊额曰纡青曰延绿
  皆
皇上御书
香山寺北稍西六方亭为
唳霜皋(园静宜/ 册)
卷八十六 第 23b 页 WYG0498-0362b.png
  (臣/)等谨按
唳霜皋为二十八景之一
乾隆十一年
御制唳霜皋诗 山中晨禽时鸟随候哢声与梵呗鱼
鼓相应饲海鹤一群月夜澄霁霜天晓晴戛然送响嘹
亮云外 胎仙志云水讵可羁尘俗霜皋逼青冥差当
寄高躅华表事匪幻赤壁梦谁续婆罗门叫音远胜丝
竹肉
卷八十六 第 24a 页 WYG0498-0362c.png
  (臣/)等谨按
唳霜皋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香山寺西北由盘道上为洪光寺山门东北向内建毗
卢圆殿正殿五楹左为太虚室又左为
香嵓室(园静宜/ 册)
  (臣/)等谨按洪光寺盘道即所谓十八盘也毗卢圆
  殿额曰光明三昧正殿后檐额曰慈云常荫皆
卷八十六 第 24b 页 WYG0498-0362d.png
圣祖御书正殿内额曰香嵓净域寺后门外坊座前额
  曰蕙馨后曰芝采皆
皇上御书
香嵓室为二十八景之一
圣祖御制洪光寺盘道诗 白云飞夏日斜径尽崎岖
仙阜崇高异神州览眺殊
乾隆十一年
御制香嵓室诗 据香山东岭有古刹名洪光明成化
卷八十六 第 25a 页 WYG0498-0363a.png
中中官郑同重修同高丽人相传寺毗卢圆殿即仿其
国金刚山为之者未知信否也因迥为高临虚标秀予
旧题曰香嵓净域 突厦据横峦天窗纳虚宇树分功
德林身在逍遥所始静恰宜听既远犹堪睹天女参维
摩时时下花雨
  (臣/)等谨按
香嵓室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卷八十六 第 25b 页 WYG0498-0363b.png
洪光寺前盘道间敞宇三楹为
霞标磴(园静宜/ 册)
  (臣/)等谨按
霞标磴为二十八景之一
乾隆十一年
御制霞标磴诗 香嵓室前累石为磴凡九曲历十八
盘而上彷佛李思训王维画蜀山栈道山势耸拔取径
以纡而得夷非五回之岭九折之坂崭绝而不可上者
卷八十六 第 26a 页 WYG0498-0363c.png
比也 筑山嗤篑力结宇喜天成踏蹬看霞起披林纳
月行惟因纡作直却化险为平九折何须比因之见物

  (臣/)等谨按
霞标磴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霞标磴之北为
玉乳泉(园静宜/ 册)
卷八十六 第 26b 页 WYG0498-0363d.png
  (臣/)等谨按
玉乳泉为二十八景之一
乾隆十一年
御制玉乳泉诗 行宫之西循仄径而上有泉从山腹
中出清泚可鉴因其高下凿三沼蓄之盈科而进各满
其量不溢不竭长安可游记谓山有乳峰时嘘云雾𩔖
匡庐香垆峰不知玉液流甘峰自以泉得名耳 乍可
微风拂偏宜皎月涵西河不千里当境即三潭演漾冈
卷八十六 第 27a 页 WYG0498-0364a.png
峦影卷舒晴雨岚灵源何处是一脉试寻探
  (臣/)等谨按
玉乳泉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玉乳泉西稍南为
绚秋林(园静宜/ 册)
  (臣/)等谨按
绚秋林为二十八景之一岩间巨石森列镌题曰萝屏
卷八十六 第 27b 页 WYG0498-0364b.png
  曰翠云堆曰留青又上为观音阁额曰鹦集崖崖
  旁勒仙掌二字下有石临泉镌题曰罗汉影
乾隆十一年
御制绚秋林诗 山中之树嘉者有松有桧有柏有槐
有榆最大者有银杏有枫深秋霜老丹黄朱翠幻色炫
采朝旭初射夕阳返照绮缬不足拟其丽巧匠设色不
能穷其工 嶂叶经霜染迎晖紫翠纷绚秋堪入画开
锦恰过云晻蔼峰容变迷茫界道分金官斗青帝果足
卷八十六 第 28a 页 WYG0498-0364c.png
张吾军
  (臣/)等谨按
绚秋林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绚秋林北为
雨香馆后为洒兰书屋其南为林天石海(园静宜/ 册)
  (臣/)等谨按
雨香馆为二十八景之一自
卷八十六 第 28b 页 WYG0498-0364d.png
勤政殿以迄
雨香馆是为内垣为景凡二十
  又按内垣凡六门曰东南门曰东北门西曰约白
  门西南曰如意门西北曰中亭子门北曰进膳门
乾隆十一年
御制雨香馆诗 绿云舫稍西步平冈而南为雨香馆
山中晴雨朝暮各有其胜而雨景尤奇油云四起滃郁
栋牖长风飘洒倏近倏远苔石药苗芬馨郁烈沉水龙
卷八十六 第 29a 页 WYG0498-0365a.png
涎不免烟火气 出云峰更秀酿雨地斯灵景写一空
白膏苏万陇青悦心惟乐岁养志奉
慈宁何必刘宾客端称以德馨
  (臣/)等谨按
雨香馆
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馀不备录
 
 
卷八十六 第 29b 页 WYG0498-0365b.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八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