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五
卷五十五 第 1a 页 WYG0497-076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五十五
  城市(外城中城/)
  (臣/)等谨按朱彝尊原书因仍旧制合内外城分中
  东西南北为五城故前三门外俱谓之南城今制
  内城自为五城而外城亦各自为五城正阳门街
  居中则为中城街东则为南城东城街西则为北
  城西城今先书外城之中城馀以次叙焉
卷五十五 第 1b 页 WYG0497-0766d.png
原正东坊自正阳门外东河沿至崇文门外西河沿八
牌四十铺有萧公堂崇真观天庆寺慈源寺清化寺西
三里河东三里河芦苇园(五城坊巷/胡衕集)
  (臣/)等谨按东河沿萧公堂以东属南城西属中城
  萧公堂今存西河沿关帝庙以西属北城东属中
  城崇真观天庆寺慈源寺清化寺俱仍属南城详
  本条下三里河桥东属南城西属中城芦苇园今
  名芦草园其地近草厂胡衕者为北芦草园近大
卷五十五 第 2a 页 WYG0497-0767a.png
  席儿胡衕者为南芦草园俱属中城
补北京正阳门前搭盖棚房居之为肆其来久矣崇祯
七年成国公朱纯臣家灯夕被火于是司城毁民居之
侵占官街搭造棚房拥塞衢路者金侍御光辰虑其扰
民上言京师穷民僦舍无资藉片席以栖身假贸易以
糊口其业甚薄其情可哀皇城原因火变恐延烧以伤
民今所司奉行之过概行拆卸是未罹焚烈之惨而先
受离析之苦也且棚房半设中涂非尽接栋连楹若以
卷五十五 第 2b 页 WYG0497-0767b.png
火延棚房即毁棚房则火延内室亦将并毁内室乎疏
入有旨停止(鸿一亭/笔记)
  (臣/)等谨按今正阳门前棚房比栉百货云集较前
  代尤盛足徵
皇都景物殷繁既庶且富云
原四方进士来试南宫者率皆僦居丽正门外(燕石/集)
原三里河元时名文明河接通惠河为漕储运道今铁
闸尚存(春明梦/馀录)
卷五十五 第 3a 页 WYG0497-0767c.png
原漕运总兵官都督杨茂上言京城南原有三里河直
通张家湾烟郭桥自桥往西疏浚深阔二十馀里却将
烟郭木桥改作吊桥粮船到彼湾泊可免漂流之患若
将此河浚深直至三里河作平水坝三四截于内置扁
浅剥船令运船由此盘坝以达京师岁可省车脚数百
(明疏议/辑略)
  (臣/)等谨按烟郭桥明史作烟墩桥郭字误
原成化七年十月户部尚书杨鼎工部侍郎乔毅上浚
卷五十五 第 3b 页 WYG0497-0767d.png
河事宜上命同漕运参将袁佑踏勘勘得城南三里河
至张家湾运河口袤延六十里旧无河源正统年间因
修城濠作坝畜水虑恐雨多水溢故于正阳桥东南低
洼处开通濠口以泄其水始有三里河名自濠口三里
至八里庄始接浑河旧渠两岸多人家庐舍坟墓流向
十里迤南全接旧河流入张家湾白河其水深处止有
二三尺浅处一尺馀阔处仅丈馀窄处未及一丈又有
走沙天旱则淤壅浅涩雨涝则漫散冲突势不易开(明/宪)
卷五十五 第 4a 页 WYG0497-0768a.png
(宗实/录)
原大通桥去通州四十里地形高通州五丈置十闸方
可行舟三里河在天地坛前去通州五十里形高通州
一丈九尺置二闸便可行舟但有一二走沙耳(病逸/漫记)
原重建三里河桥碑在桥西铁山寺碑建于正德十二
年翰林院修撰江阴周叙撰文铁山寺僧宗洪号也(析/津)
(日/记)
(原周叙重修三里河桥记之都城迤南有河焉乃隍水/之枝流也河之上有桥桥 名曰三里其始创自天顺)
卷五十五 第 4b 页 WYG0497-0768b.png
(间历岁既久土崩石泐而往来乘载者病焉时有坊间/善士戴通者欲为改作虑其费不赀功未易举因与僧)
(宗洪号铁山者谋之广为募缘不数月而集银两千一/百七十有奇撤故桥降七尺以为基高十四尺有奇视)
(旧加四之一衡二十有四尺视旧加六之一緃四十尺/视旧加六之一益墁石三十尺有奇视旧加三之一石)
(栏板视旧加三之一石栏柱视旧加四之一桥之西东/各窊五尺增筑砥平衡皆四十尺有奇其东之纵三十)
(尺西之纵六十有二尺桥之北南作耳桥者三一瞰乎/寺之南泉一拱乎巷之鞭子一揖乎街之半边不惟达)
(是桥之冲路抑且杀河之势而阏流之洑也延袤共七/百尺有奇越五月而工成时正德十二年丁丑)
  (臣/)等谨按铁山寺今存周叙碑已漫漶不可读略
  辨题名而已
卷五十五 第 5a 页 WYG0497-0768c.png
原正阳门外东偏有古三里河一道东有南泉寺西有
玉泉庵至今基下俱有泉脉由三里河绕出慈源寺八
里庄五箕花园一带直抵张家湾烟墩港地势低下故
道俱存冬夏水脉不竭见今天坛北芦苇园草场九条
巷其地下者俱河身也高者即旧马头明白易见不假
经画稍加修治即可复也但附近势家庄园故成化六
年杨茂虽尝建议而不敢尽言但请置坝而已后亦竟
沮不行成化十二年亦踏勘而势家贿通钦天监以为
卷五十五 第 5b 页 WYG0497-0768d.png
地居京师子午方位为说不知三里河乃在都城巽已
实非子午方也今诚按此修浚则公私大船俱可直抵
三里河不但便船剥而已(桂文/襄集)
  朱彝尊原按张爵纪五城坊巷胡衕南城正东坊
  有西三里河东三里河芦苇园崇南坊则有南河
  漕于家湾递运所缆竿市又有三转桥纪家桥板
  桥双马庄八里庄十里河皆三里河入张家湾故
  道今其名虽存而深谷为陵遗迹渐不可考矣
卷五十五 第 6a 页 WYG0497-0769a.png
  (臣/)等谨按玉泉庵今存在芦草园西席儿胡衕内
  南泉寺缆竿市在三里河桥东隶南城
原三里河之故道已成陆矣然时雨则停潦泱泱然河
也武清侯李公疏之入园中园遂以水胜可汎舟周廊
过亭其东梅花亭砌亭为办五镂为门为窗绘为壁甃
为地范为器其形皆以梅(帝京景/物略)
(增吴惟英游李园泛舟诗礼海淀微嫌道路长背城特/地又新庄登舟我欲偕元 选石君宜学赞皇环榭依)
(台浑是水绕花沿柳半为廊莫愁酒尽双杨下村店青/帘带夕阳 同上)
卷五十五 第 6b 页 WYG0497-0769b.png
  (臣/)等谨按李园今废
增真武庙在
先农坛西(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真武庙建于明代
本朝康熙十年修有左春坊左中允翰林院编修左敬
祖撰碑
增斗姥宫在真武庙西(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斗姥宫
卷五十五 第 7a 页 WYG0497-0769c.png
本朝康熙三十四年建乾隆二十二年奉
敕修北极殿额曰神武镇斗姥阁前楹额曰延寿阁阁
中额曰普慈皆
圣祖仁皇帝御书北极殿前有碑二一为翰林院侍读
学士查升书一为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
高士奇书
原灵佑宫在南城山川坛之北旧为十方道院止一楹
尔万历壬寅始拓为三楹名真武庙越岁癸丑司礼监
卷五十五 第 7b 页 WYG0497-0769d.png
魏学颜辟地数十亩建阁一为殿五请于朝赐额曰护
国灵佑宫碑文大学士福清叶向高所撰湖广道御史
晋阳潘云翼书(行国/录)
  (臣/)等谨按灵佑宫今存明大学士叶向高碑及天
  启乙丑王绍徵撰重修碑
原仁寿寺显德庙遗址也万历元年伏牛山行者真玉
卓锡于此内官张朝因宫女陈秋香闻之仁圣太后遂
捐赀属司礼监冯保建寺始于是年四月明年正月赐
卷五十五 第 8a 页 WYG0497-0770a.png
额曰仁寿有李廷机刘效祖二碑(析津/日记)
  (臣/)等谨按仁寿寺在灵佑宫西李廷机刘效祖二碑
  今俱无存
原山川坛在天地坛之西缭以垣坛周回六里中为殿
宇以祀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东西二庑以祀山川
月将城隍之神左为旗纛庙西南为先农坛下皆耤田
(明一/统志)
原永乐十八年十二月山川坛成(明成祖/实录)
卷五十五 第 8b 页 WYG0497-0770b.png
原山川坛在正阳门南之右永乐十八年建缭以垣墙
周回六里洪武三年建山川坛于天地坛之西正殿七
坛曰太岁曰风云雷雨曰五岳曰四镇曰四海曰四渎
曰钟山之神两庑从祀六坛左京畿山川夏冬季月将
右都城隍春秋季月将二十一年各设坛于大祀殿以
孟春从祀遂于山川坛惟仲秋一祭永乐建坛北京一
如其制进祀天寿山于钟山下嘉靖十一年即山川坛
为天神地祗二坛以仲秋中旬致祭别建太岁坛专祀
卷五十五 第 9a 页 WYG0497-0770c.png
太岁东庑为春秋月将西庑为夏冬月将各二坛前为
拜殿宰牲亭南为川井即山川坛旧井有龙蛰其中坛
西南有先农坛东旗纛庙坛南耤田在焉十年定太岁
将祭期岁于孟春享庙岁暮袷祭之日遣官行礼隆庆
元年礼官议天神地祗既从祀南北郊仲秋不宜复有
神祗坛之祭罢之而太岁之祭如故(春明梦/馀录)
原嘉靖九年改定风云霤雨神牌次序曰云雨风雷上
曰云雨风雷天神也岳镇海渎地祇也城隍人鬼也焉
卷五十五 第 9b 页 WYG0497-0770d.png
可杂于一坛而祭之议以城隍之神归之本庙于常祭
外添祭一坛(明嘉靖/祀典)
原祭云雨风雷岳镇海渎山川诸神每三岁一亲祭以
丑辰未戌用事云雨风雷之神四坛南向五岳五镇五
山四海四渎之神五坛北向京畿山川西向天下山川
东向(明嘉靖/祀典)
原天神坛方广五丈高四尺五寸五分四出陛各九级
壝墙方二十四丈高五尺五寸厚二尺五寸棂星门六
卷五十五 第 10a 页 WYG0497-0771a.png
正南三东西北各一内设云形青白石龛四于坛北各
高九尺二寸五分(春明梦/馀录)
原地祇坛面阔十丈进深六丈高四尺四出陛各六级
壝墙方二十四丈高五尺五寸厚二尺四寸棂星门亦
如神坛内设青白石龛山形三水形二于坛北各高八
尺二寸左从位山水形各一于坛东右从位山水形各
一于坛西各高七尺六寸(同/上)

卷五十五 第 10b 页 WYG0497-0771b.png
神祇坛在
先农坛内垣外之东南正南三门缭以重垣东为
天神坛制方南向一成方五丈高四尺五寸五分四出
陛各九级坛北设青白石龛四镂以云形各高九尺二
寸五分祀
云雨风雷之神壝方二十四丈高五尺五寸壝正南三
门六柱东西北各一门二柱柱及楣阈皆白石扉皆朱
棂西为
卷五十五 第 11a 页 WYG0497-0771c.png
地祗坛制方北向一成广十丈纵六丈高四尺四出陛
各六级坛南设青白石龛五内镂山形者三祭
五岳五镇五山之祇镂水形者二龛下四围凿池祭则
贮水祭
四海四渎之祇各高八尺二寸坛东从位石龛山水形
各一祭
京畿名山大川之祇西从位石龛山水形各一祭
天下名山大川之祇各高七尺六寸壝方二十四丈高
卷五十五 第 11b 页 WYG0497-0771d.png
五尺五寸壝正北三门六柱东西南各一门二柱柱及
楣阈皆白石扉皆朱棂(会大清/ 典)
  (臣/)等谨按
天神
地祇
太岁坛位俱在
先农坛内祈雨则
遣官祭告雨足则报祀
卷五十五 第 12a 页 WYG0497-0772a.png
原国初肇祀太岁礼官杂议因及阴阳家说十二时所
直之神太祖乃定祭太岁于山川坛之正殿而以春夏
秋冬四月将分祀两庑或谓月将非经见者按礼祭法
埋少牢于泰昭祭时也相近于坎坛祭寒暑也太岁实
统四时而月将四时之候寒暑行焉今祭太岁月将则
固时与寒暑之神也载诸祀典孰谓非经见耶(馀冬/序录)
原礼臣上言太岁之神自唐宋以来祀典不载惟元有
大兴作祭于太史院亦无常祭国朝始有定祀是以坛
卷五十五 第 12b 页 WYG0497-0772b.png
宇之制于古无稽按说文太岁木星也一岁行一次应
十二辰而一周天其为天神明矣亦宜设坛露祭但坛
制无考应照社稷坛筑造高广尺寸差为减杀庶于礼
适宜诏可(明嘉靖/祀典)
原太岁坛在山川坛内中为太岁坛东西两庑南为拜
殿殿之东南砌燎炉殿之西为神库神厨宰牲亭亭南
为川井外四天门东门外为斋宫銮驾库外为东天门
(春明梦/馀录)
卷五十五 第 13a 页 WYG0497-0772c.png
原祭太岁月将等神于太岁坛每岁于立春大祫用事
正祀某甲太岁之神东庑春秋月将之神西庑夏冬月
将之神(明嘉靖/祀典)
增太岁坛在正阳门外西故山川坛内明嘉靖八年建
本朝因之乾隆十九年重修每年于正月上旬吉日十
二月杪恭祀
太庙日致祭太岁月将之神恭遇
皇上行耕耤礼致祭
卷五十五 第 13b 页 WYG0497-0772d.png
先农礼成诣
太岁坛拈香正殿太岁两庑月将坛(一大清/ 统志)
增太岁殿在
先农坛之东北南向七间三出陛各六级东西庑各十
有一间一出陛均四级前为拜殿七间拜殿东南燎炉
一坛内垣门四各三间
神位南向四时十二月各有主者分祀两庑东庑司春
秋为位六均西向西庑司夏冬为位六均东向(会大清/ 典)
卷五十五 第 14a 页 WYG0497-0773a.png
原先农坛在山川坛内太岁坛傍之西南永乐中建为
制一成石包砖砌方广四丈七尺高四尺五寸四出陛
西为瘗位东为斋宫銮驾库东北为神仓东南为具服
殿殿前为观耕台台用木方五丈高五尺南东西三出
陛台南为耤田护坛地六百亩供黍稷及荐新品物又
地九十四亩有奇每年额税太常寺会同礼部收贮神
仓以备旱潦嘉靖中建圆廪方仓以贮粢盛上耕耤田
亲祭馀年顺天府尹祭(春明梦/馀录)
卷五十五 第 14b 页 WYG0497-0773b.png
  (臣/)等谨按明史礼志嘉靖中建先农坛高五尺广
  五丈与春明梦馀录互异

先农坛在
太岁坛西南明嘉靖中建
本朝因之乾隆十九年重修(一大清/ 统志)

先农坛在正阳门外西南制方南向一成周四丈七尺高四
卷五十五 第 15a 页 WYG0497-0773c.png
尺五寸四出陛各八级东南为瘗坎坛北为殿五间以藏
神牌东
神库西
神厨各五间左右井亭各一东南为
观耕台方广五丈高五尺面甃金砖四围黄绿琉璃东
南西三出陛各八级绕以白石阑柱前为
耤田后为
具服殿五门南向三出陛南九级东西各七级东北为
卷五十五 第 15b 页 WYG0497-0773d.png
神仓中廪制圆前为收榖亭左右仓十有二间后为祭
器库(会大清/ 典)
增乾隆十七年
御制祭
先农坛诗 莫非尔极粒群生祀典躬行逮举耕蔼蔼
青郊含宿露垂垂黄幕朗新晴三推敢懈勤民志七奏
惟宣望岁情好雨知时先受贶益深兢业凛持盈
增乾隆二十年
卷五十五 第 16a 页 WYG0497-0774a.png
御制祭
先农坛诗 练日临祥亥占农逮正晨祈丰
祀修洁致敬宇维新(上年先农南北郊坛工竣即命重/修 坛并于壝外多植嘉树)
(而禁种菜以致/蠲洁时方蒇役)
帝降嘉种于时此大徇即看土膏润慰悚戴
鸿钧
增乾隆二十四年
御制耕耤日祭
卷五十五 第 16b 页 WYG0497-0774b.png
先农坛诗 有事祈
神佑无非仰
帝临方坛修
毖祀姑洗协元音农务将兴候身先要必钦况曾艰腊
雪益切望春霖三献遵依古四推匪自今(四推之礼始/自 皇考)
(率成/典制)黄云落土雨踧踖惴弥深
  (臣/)等谨按卷中恭载
皇上御制诗凡初见及有关典礼考订者皆敬谨缮录
卷五十五 第 17a 页 WYG0497-0774c.png
原弘治元年二月孝宗皇帝行耕耤田礼顺天府率两
县官耆老之后添上中下农夫各十人穿本等衣鞋各
执农器引见叩头令其终亩人赐布一疋后循以为例
(明嘉靖/祀典)
原亲耕耤田合用田具什物黄龙口等犁牛具顺天府
造办彩旗乐人礼部备办庶人绛衣绦履巾袜并大红
纱满红灯祭器工部修造教坊司合用乐器铜锣四面
黑油腔大鼓四面小鼓二面黑油腔韸子四面白铁钩
卷五十五 第 17b 页 WYG0497-0774d.png
青绵绳穿红油木𣔙四把木叉四把扫帚四把斗蓬四
个蓑衣四领黑油扛四根青绵花绳四根(同/上)
原驾祀先农躬耕耤田工部题请将黄龙口犁黄犍牛
黄绒鞭黄套索各一红犁黄牛红绒鞭红套索各十二
铁箸铁𣔙木𣔙竹筐米筛竹箕荆筐扫苗扫帚簸箕各
十耙二副行顺天府办送(水部/备考)
原天顺乙酉仲春元辰上亲耕于南郊命朝臣从耕于
是少保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李贤礼部尚书姚夔
卷五十五 第 18a 页 WYG0497-0775a.png
兵部尚书王竑工部尚书白圭吏部右侍郎翰林院学
士彭时户部左侍郎杨鼎耕其左广平候袁瑄隆平候
张佑定襄伯郭登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陈文吏部
右侍郎尹旻通政使张文质耕其右户部尚书马昂进
耒耜上耕耤三推从耕者各五推九推讫京尹及赤县
令率耆庶终亩(水东/日记)
原嘉靖九年二月上躬耕耤田三公九卿执事官一十
二员昌国公张鹤龄建昌候张延龄大学士张璁翟銮
卷五十五 第 18b 页 WYG0497-0775b.png
吏部尚书方献夫兵部尚书李承勋户部尚书李瓒礼
部尚书李时刑部尚书许赞工部尚书章拯都察院右
都御史汪鋐翰林院学士顾鼎臣进耒耜执事官五员
户部尚书梁材太常寺卿陈道瀛鸿胪寺卿魏璟少卿
孙伯义顺天府尹黎奭(明嘉靖/祀典)
原崇祯七年二月上亲祭先农坛行耕耤礼十五年二
月上复亲祭先农行耕耤礼户部尚书傅淑训进耒耜
顺天府尹张宸极进鞭上左手秉耒右手执鞭三推步
卷五十五 第 19a 页 WYG0497-0775c.png
行犁土中尽垄而止耕时教坊司引红旗两旁唱禾词
老人牵牛二人扶犁二人耕毕户部尚书跪受耒耜置
犁亭府尹跪受鞭置鞭亭府尹捧青箱播种耆老以御
牛随而覆之上御观耕台于是大学士周延儒贺逢圣
张四知谢升陈演吏部尚书李日宣六人耕于东定国
公徐允祯恭顺候吴惟英清平伯吴遵周户部尚书傅
淑训兵部尚书陈新甲工部尚书刘遵宪六人耕于西
顺天府厅官各执箱播种太常卿奏耕毕驾至斋宫农
卷五十五 第 19b 页 WYG0497-0775d.png
夫终亩科臣沈迅以教坊承应歌词俚俗请改正上谕
礼臣以后耕耤宜歌豳风之诗(春明梦/馀录)
  朱彝尊原按耤田耕罢燕及群臣教坊承应作黄
  童白叟鼓腹讴歌为佯醉状弘治初元耕耤教坊
  以杂剧承应左都御史马文升厉色曰新天子当
  知稼穑艰难岂宜以此黩乱宸听即斥去之思陵
  命改歌豳风信卓见也
增岁仲春吉亥
卷五十五 第 20a 页 WYG0497-0776a.png
皇帝躬耕于
帝耤豫期由部奏请
命王三人卿九人从耕鸿胪寺豫于
帝耤两旁东西各设从耕位立表以识前期一日
皇帝御中和殿阅祭
先农祝版礼毕
阅耕具毕
乘舆还宫至日
卷五十五 第 20b 页 WYG0497-0776b.png
皇帝礼服诣
先农坛致祭毕
御具服殿更龙袍从耕暨侍班各官更采服以俟(清大/ 会)
(典/)
  (臣/)等谨按
具服殿
御制额曰劭农劝稼联曰千亩肇农祥寅清将事三推
  勤御耦亥吉祈年皆
卷五十五 第 21a 页 WYG0497-0776c.png
皇上御书
  又按旧制
上耕耤所司预设采棚于耤田上乾隆二十三年奉
上谕吉亥耤亩所重劭农黛耜青箱畚鏄蓑笠咸寓知
  民疾苦之意而设棚悬采以芘风雨义无取焉吾
  民凉雨犁而赤日耘虽袯襫之尚艰岂炎湿之能
  避且片时用而过期彻所费不啻数百金是中人
  数十家之产也其饬除之遂为定例
卷五十五 第 21b 页 WYG0497-0776d.png

帝耤正中陈
躬耕黄耒驾以黄犊户部尚书一人立于右东面顺天
府尹奉鞭立于左西面耤田东西从耕朱耒各六驾以
黝牛府属丞倅奉青箱者咸俟于次乐部典乐一人和
声署正二人丞二人立耤田左右署史歌禾辞者十有
四人司金鼓版篴笙箫者各六人顶带老农四人以次
立耤田左右麾五色彩旗者五十人披蓑带笠执钱鏄
卷五十五 第 22a 页 WYG0497-0777a.png
者二十人牵牛耆老三十四人上农夫十人中农夫十
人下农夫十人立歌禾辞者之外相间为班均东西面
鱼贯序立鸿胪寺鸣赞二人侍仪御史二人夹耤田序
立不从耕王公暨三品以上文武官序立于
观耕台侧礼部尚书奏请
行耕耤礼
皇帝至
耕位南向立从耕三王九卿以次就耕位东西面立鸿
卷五十五 第 22b 页 WYG0497-0777b.png
胪官引王公各官至
观耕台南左右隅均南向立鸣赞赞进耒户部尚书北
面跪进耒赞进鞭顺天府尹北面跪进鞭皆兴退
皇帝右秉耒左执鞭耆老二人牵犊上农夫二人扶犁
礼部太常寺銮仪卫堂官各二人恭导
皇帝行耕耤礼和声署署史扬采旗司乐官引署史鸣
金鼓歌禾辞左右随行顺天府丞奉青箱以从户部侍
郎播种
卷五十五 第 23a 页 WYG0497-0777c.png
皇帝四推四返毕歌止鸣赞赞受耒户部尚书北面跪
受耒赞受鞭顺天府尹北面跪受鞭皆兴暨顺天府丞
奉青箱仍设龙亭和声署正率所属退礼部尚书奏请
御观耕台(会大清/ 典)
  (臣/)等谨按
观耕台旧制以木为之乾隆十九年奉
旨改用磗石台座前左右三出陛周以石阑

卷五十五 第 23b 页 WYG0497-0777d.png
御观耕台
皇帝由午阶升座记注官四人由西阶升立台上西南
隅东面鸿胪官引王公百官退立于台下左右均东面
北上从耕三王九卿以次受鞭耒皆耆老一人牵牛农
夫二人扶犁顺天府属丞倅一人奉青箱一人播种三
王五推五返九卿九推九返毕释鞭耒入侍班位立执
事官各设青箱于采亭鸿胪官引顺天府尹及丞率所
属官耆老农夫至台前甬道西北面东上行三跪九叩
卷五十五 第 24a 页 WYG0497-0778a.png
礼毕退至耤田终亩礼部尚书奏礼成
驾兴由东阶降乘舆还宫导迎乐作奏佑平之章王公
从各官以次退是日
赉耆老农夫布各四疋及秋玉粒告成择日收贮
神仓以供


宗庙
卷五十五 第 24b 页 WYG0497-0778b.png
社稷之粢盛(会大清/ 典)
  (臣/)等谨按耕耤之典前代帝王不过偶一躬亲垂
  之史册已侈为盛事我

列圣相承重农劝穑
世宗宪皇帝特命加一推一返我
皇上御极以来
亲耕典礼岁必举行并于三推之外敬遵加一之礼勤
卷五十五 第 25a 页 WYG0497-0778c.png
  穑事而劭农功洵超迈千古矣
增乾隆六年
御制仲春耕耤诗 布政宜敦本当春乃劝农良辰耕
帝耤膏雨遍畿封辇路华旌映城闉瑞霭浓
明禋先致享
神格益滋恭耒耜青箱列公卿法服从三推亲竟亩百
室愿如墉
皇考贻谟烈斋宫著肃雍无须陈夏谚即此仰
卷五十五 第 25b 页 WYG0497-0778d.png
尧宗
增乾隆九年
御制二月二十七日耕耤礼成得诗四首 昭苏春气
浓千亩正南纵劝穑倡群辟
明禋考秩宗轻云笼旭日殷礼享
先农伫望甘膏沛微衷益致恭
皇考勤农本年年盛典修春郊方淡荡穑事敢迟留野
老披蓑笠青坛觐冕旒颁恩劳终亩旨酒美思柔 䌽
卷五十五 第 26a 页 WYG0497-0779a.png
棚周沃壤䓤犗服青犁京兆种方布皇州草未萋九三
分位次黍稷按东西酿雨云容好应沾[𤫽]起泥 祥风
扇盎融金翼影方中阊阖千门启逶迤一路通心因绳
武恪礼以重农隆蚕馆初诹吉勤民此意同(是年初命/皇后举亲)
(蚕/礼)
增乾隆十一年
御制三月二十一日耕耤十二韵 良辰惟吉亥农礼
事亲耕岁举遵
卷五十五 第 26b 页 WYG0497-0779b.png
先典晨开出禁城和铃鸣哕哕葆羽曜晶晶至止方坛
近趋跄列陛平佑
神依古制嘉乐恊元声夙办粢梁种(豫日中和殿/视榖种犁鞕)言观
耒耜呈禾词三十六田父陌阡行湿湿服䓤犗齐齐覆
䌽棚三推勤已谕加一训尤明(加一之礼盖自我/ 皇考始行之)甸者
青箱播畴人玉漏倾不宁倡穑事端以奉
齐盛安得如膏润宽予望岁情
增乾隆二十年
卷五十五 第 27a 页 WYG0497-0779c.png
御制耕耤词三首 洪縻在手御犁扶京兆司农执事
趋讵止游场循典礼要知农重祝农庑 雨沾春鳸命
耕时千亩祥风飐䌽旗岁岁躬亲不遑逸劭农
家法式勤思 栏辉白玉望耕台帝耤今年礼倍该(望/耕)
(台旧以木为之/今改建石台)恰值青郊一犁足惠风合拂晓云开
增乾隆二十三年
御制耕耤礼成述事 两岁躬耕稽省春劭农宁敢重
逡巡青箱黛耜陈依旧䌽缀华棚罢以新(向以耤亩之/上设棚悬䌽)
卷五十五 第 27b 页 WYG0497-0779d.png
(以蔽风雨今岁二/月始敕所司除之)已慰润泉启蚓户更希继泽见鱼鳞
禾词卅六分明听八政心钦倡万民
增乾隆二十五年
御制耕耤拟禾词四首 沃涂膏壤司空掌缥轭绀辕
农正陈率稼供粢胥要道敬遵
家法岁躬亲 千里王畿沾腊雪阳春二月被甘霖
天恩今岁真优渥益为(去/声)舒心益惕心 陇麦芃葱实
惬怀宁惟耕亩治除佳去年此日那能忘曾是雺雺镇
卷五十五 第 28a 页 WYG0497-0780a.png
雨霾 四推蒇礼置朱纮递进扶犁王与卿诸部回人
列观预(是日命随将军凯旋入觐之哈密郡王玉素富/暨各回部贝勒贝子公伯克等于迎驾后并得)
(入坛/观礼)俾知国典重农耕
增乾隆三十一年
御制耕耤禾词 司农京兆进犁鞭黄道迎南直似弦
恭已倡民宜用慎却思将事隔经年(去岁南巡/未耕耤) 取诸
益象自神农耒耨由来万古宗自在勤民宝稼穑岂关
剡木饰金龙 春耕仲月早成诗吉亥云当此际宜虽
卷五十五 第 28b 页 WYG0497-0780b.png
是司天撰良日究为[𤫽]土太迟时(耕耤例涓三月初亥/今岁钦天监以初六)
(日乙亥不宜栽种遂移用/次亥播谷之期未免略晚) 三推加一陟台崇农具农
夫列侯同非不豳风图日览关心触目廑田功
增乾隆三十三年
御制耕耤禾词 春亥虔因撰吉期翻嫌身先(去/声)此为
(耕耤例于清明后亥日举行今岁二/月十八日清明故于廿九日行礼)犁鞭襄事胥文
(户部尚书于敏中进犁工部尚书管府/尹事裘曰修进鞕二人皆内廷翰林)应有佳词佐
穑仪 戊土岁千吁丰楙子支春仲叶孳萌勤民要务
卷五十五 第 29a 页 WYG0497-0780c.png
足衣食穆穆天田此倡(去/声)耕 沃壤平治(平/声)厥亩千黄
牛拖耒直如弦春郊早见新耕者所喜土膏润大田
碧宇云轻风亦轻三推加一岁躬行(古礼三推穑特皇/考劭农重 加)
(一推每岁遵/行率旧典也)知非待雨究希雨爱听春鸠古树鸣
增耕耤三十六禾词 光华日月开青阳房星晨正呈
农祥帝念民依重耕桑肇新千耤考典章吉蠲元辰时
日良苍龙銮辂临天阊青坛峙立西南方牺牲簠簋升
芬芳皇心祇敬天容庄黄幕致礼虔诚将礼成移跸天
卷五十五 第 29b 页 WYG0497-0780d.png
田旁土膏沃洽春洋洋黛犁行地牛服缰司农穜稑盛
青箱洪縻在手丝鞭扬率先稼穑为民倡三推一垡制
有常五推九推数递详王公卿尹咸赞襄甸人千耦列
雁行耰锄既毕恩泽滂自天集福多丰穰来牟荞蘥森
紫芒华芗赤甲籼秆䄱秬秠三种黎白黄稷粟坚好硕
且香穈芭大穗盈尺长五榖五豆充陇场穄粢𪎭䵖九
色粮蜀秫玉黍兼东廧乌禾同收除童梁双岐合颖遍
理疆千箱万斛收神仓四时顺序百榖昌八区九有富
卷五十五 第 30a 页 WYG0497-0781a.png
盖藏欢腾亿兆感圣皇(律吕正/义后编)
(原顾鼎臣帝耤躬耕赋极帝在位之九载大业朗以遐/宣辟两仪以作事掩六 以为廛四时肇其顺序八政)
(饬而罔愆犹且溯王事之本念民事之艰宪古昔以示/劝躬往耕乎耤田是月也星丽辰角日移参尾太皞司)
(辰勾芒佐理律应夹钟节惟雨水当木德之在御见斗/杓之东指林含烟以葱菁华缀露而旖旄长川漾而流)
(碧芳草靡以成绮羌万井与千廛咸戒期于于耜乃命/司空治馆金吾视坛熛宫岌嶪绛殿蜿蜒青幄云驻翠)
(幕氛连有崇台以观稼亘千亩兮陌阡若天造而地设/以待圣天子之幸焉尔乃即斋宫坐宣室俪朱纮戴青)
(帻祝史正辞巫咸献吉瑶露朝严金根宵饬服葱犗于/绀辕驾苍龙以缥□后车备播殖之器中宫献穜稑之)
(实于是勾陈肃队招摇启途六军雷动七校风驱前披/云以建纛后捎星而曳旟草莫莫兮承辇花菲菲兮袭)
卷五十五 第 30b 页 WYG0497-0781b.png
(裾至则直庐周设崇卑在位耆老偕观耕夫咸萃眄翠/旄之诞临欢声腾而动地尔其配后稷享先农奠仓榖)
(与元醴燎芳桂与香藭太牢荐而肥腯太簇奏而从容/既用虔于祼鬯乃躬即乎田功于焉京兆奉鞕司徒献)
(耜牛濈濈以从縻亩畇畇其如砥群歌而田鼓声闻三/推而土膏脉起陟巍台以俯眺睹万民之举趾大徇之)
(典将行享醴之宴斯启时则大宗伯捧策而进曰陛下/应农祥而发令顺阳气以时行耤千亩于畿甸勤万乘)
(以躬耕示三农以崇本垂百世而为经天子有睟其容/辴然而喜曰黍稷馨香笾豆以饰者孝子则也三时不)
(违唯农是恤者仁之锡也庶土任宜深耕易植者政之/式也余一人念稼穑之艰难躬胼胝而无逸虽六府之)
(孔修犹日慎于一日岂止于奉遗典而循行慕前修而/润色者哉于时上率元臣载拜稽首奉万岁之觞上一)
(人之寿镌玉策而纪瑶编勒鸿猷以不朽颂曰于惟上/圣秉化权兮洪泽汪濊溢八埏兮百祀咸秩仪孔虔兮)
卷五十五 第 31a 页 WYG0497-0781c.png
(爰稽昔典耕耤田兮帝既至止三推先兮群工卿寺礼/罔愆兮农夫终亩播殖蕃兮以供粢盛洁且蠲兮雨风)
(时若大有年兮小臣稽首载飏言兮土顾文康集[轪]乘/原刘荣嗣驾耕耤田恭纪 青阳膏 动郊原玉)
(时出应门自古有年歌帝力于今祈谷荷君恩西畴柳/带宫云暖上苑花迎稼雨繁田畯于时占介福茨梁早)
(已报曾孙田半舫集/增李霨籍 恭纪诗) (昊天择厥子惟德不以亲圣人/)
(执大象奠物非佚身禋享有常秩幽以悦百神阜求不志/敢私明以媚兆人人神苟无憾黄虞道弥淳 大兴县)

先农坛内垣东门外北为
庆成宫南向正殿五间崇基石阑前左右三出陛各九
卷五十五 第 31b 页 WYG0497-0781d.png
级后殿五间左右配殿各三间正殿前时辰牌石亭一
内宫墙南三门东西掖门各一外宫墙南中三门左右
各一门东南钟楼一坛外垣周千三百六十八丈东向
门二南北并列南入
先农坛北入
太岁殿皆三门角门一(会大清/ 典)
  (臣/)等谨按乾隆二十年会典进
呈奉
卷五十五 第 32a 页 WYG0497-0782a.png
御笔将先农坛斋宫改为庆成宫
原旗纛庙在太岁殿之东亦永乐中建神曰旗头大将
曰六纛大神曰五方旗神曰主宰战船之神曰金鼓角
铳炮之神曰弓弩飞鎗飞石之神曰阵前阵后神祗五
猖等众皆南向旗纛藏内府仲春遣旗手卫官祭于庙
霜降祭于教场岁暮祭于承天门外(春明梦/馀录)
  (臣/)等谨按旗纛庙旧址即今
神仓乾隆十八年奉
卷五十五 第 32b 页 WYG0497-0782b.png
谕旨先农坛旧有旗纛殿可彻去将神仓移建于此又
  原书引春明梦馀录六纛大神考明史礼志作六
  纛大将彼此互异
增观音寺在
先农坛南(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观音寺明崇祯十四年王应魁建凿井
  施茶水今井尚存有翰林院编修鲁元宠撰碣
增佑圣庵在观音寺南(五城寺/院册)
卷五十五 第 33a 页 WYG0497-0782c.png
  (臣/)等谨按观音寺与永定门相近建于明万历三
  十二年有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李戴撰碑
 
 
 
 
 
 
卷五十五 第 33b 页 WYG0497-0782d.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五十五
卷五十五 第 34a 页 WYG0497-0783a.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五十五举正
 天神坛条原书讹作神祗坛按为天神之祀今改
 
 
 
 
 
 
卷五十五 第 34b 页 WYG0497-0783b.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五十五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