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四
卷三十四 第 1a 页 WYG0497-048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三十四
  宫室(明二/)
原午门内居中向南者曰皇极门即奉天门也左曰弘
政门即东角门也考选鸿胪则在此焉右曰宣治门即
西角门也西向曰归极门即右顺门也东向曰会极门
即左顺门也(芜/史)
原奉天门常朝御座后内官持一小扇金黄绢包裹之
卷三十四 第 1b 页 WYG0497-0480b.png
闻之故老云非扇也其名卓影辟邪永乐间外国所进
(菽园/杂记)
补奉天门御朝上坐定内使捧香炉上刻山河之形寘
榻前奏云安定了(弘艺/录)
原常朝旧制每日御皇极门决事御座谓之金台既升
座锦衣力士张五伞盖四围扇自东西陛升立座后左
右而内使一执盖升立座上一执武备杂二扇立座后
正中武备之制一柄三刃而圈以铁线裹以黄罗袱如
卷三十四 第 2a 页 WYG0497-0481a.png
扇状用则线圈自落三刃出焉防不虞也(西垣/笔记)
原历日之颁太袓定于九月之朔其后改于十一月之
朔分赐百官颁行天下继又改十月朔是日御殿比于
大朝会一切士民拜于廷者例俱得赐(野获/编)
(原倪元璐皇极门颁历诗甲凤阙□彤旭猊炉妆紫烟/六阶齐度纬七政转玑璿 历龙躔改寅宾象魏悬明)
(时功在革资始义承乾黑帝威初试青皇位早传周官/新月令甘氏旧星篇人继羲和后书成蓂荚前庚先三)
(日戒贞下一元旋图箓符垂赤干支德应元兴王惟省/岁太史又编年赐出黄星曜披看绿字鲜因知天历数)
(如日起虞/渊 忆草)
卷三十四 第 2b 页 WYG0497-0481b.png
原皇极门外两庑四十八间除旷八间实四十间东二
十间为实录玉牒起居诸馆及东阁会坐公揖在焉西
二十间上十间为诸王馆下十间则会典诸馆也定王
书堂在西第六间为读书处第五间悬先师孔子画像
四配侍侧盖摹吴道子笔也及永王出閤因移定王第
四间而永王在第六间(悫/书)
原洪熙元年六月上听政于西角门(仁宗/实录)
原故事文武群臣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今之皇极门
卷三十四 第 3a 页 WYG0497-0481c.png
东也(东曹/笔疏)
原皇极门内居中向南者曰皇极殿即奉天殿也左向
西者曰文昭阁即文楼也右向东者曰武成阁即武楼
也殿之两旁东曰中左门西曰中右门(芜/史)
原奉天殿永乐十五年十一月建(明典/汇)
  (臣/)等谨按明史永乐四年诏以明年建北京宫殿
  八年七月至北京御奉天殿受朝贺十二年八月
  至北京御奉天殿受朝贺则十五年之前已两御
卷三十四 第 3b 页 WYG0497-0481d.png
  北京之奉天殿矣盖明袓定大朝会正殿曰奉天
  永乐时建都遂仍其名至是撤而新之殿制皆自
  是年更定云
原北京奉天殿两壁斗栱间绘真武神像(蓬/日录)
补永乐十八年三殿工毕上召漏刻博士胡𡙆卜之布
算讫奏曰明年某月某日午时当燬上大怒囚之至期
狱卒报午过无火胡服毒死则午正三刻也殿果焚上
甚惜之(明卓/异记)
卷三十四 第 4a 页 WYG0497-0482a.png
原永乐十九年四月庚子奉天华盖谨身三殿灾(明成袓/实录)
原正统五年三月建奉天华盖谨身三殿乾清坤宁二
宫初太宗皇帝营建宫阙尚多未备三殿成而复灾以
奉天门为正朝至是修造之发现役工匠操练官军七
万人兴工六年九月三殿两宫成十月赐太监阮安僧
保金银纻丝钞都督同知沈清封修武伯工部尚书吴
中加少师太仆少卿冯春杨青俱升工部左侍郎(明英宗/实录)
  (臣/)等谨按洪熙元年正月御奉天门受朝见明史
卷三十四 第 4b 页 WYG0497-0482b.png
  夲纪
原嘉靖三十六年四月丙申雷雨大作戍刻火光骤起
由奉天殿延烧华盖谨身二殿文武楼奉天左顺右顺
及午门外左右廊尽燬(明世宗/实录)
原嘉靖三十六年四月十三日奉天等殿门灾是日雷
雨大作火光骤起由正殿延烧至午门楼廊俱烬(涌幢/小品)
原四月二十七日奉御札先作朝门午楼八月二十七
日兴工戊午八月三日大朝等门成奏告太庙(古和/稿)
卷三十四 第 5a 页 WYG0497-0482c.png
原三十七年重建奉天门成更名曰大朝门(明典/汇)
  (臣/)等谨按嘉靖三十六年帝以殿名奉天非题扁
  所宜用宜更定以答天庥明年重建奉天门更名
  曰大朝门见明史舆服志
补嘉靖丁巳四月三殿二楼十五门俱灾文武大臣会
议修建海盐郑公晓时协理戎政率营军三万人打扫
火焦郑公白黄司礼砖瓦木石不必尽数发出如石全
者半者一尺以上者各另团围就便堆积白玉石烧成
卷三十四 第 5b 页 WYG0497-0482d.png
石灰者亦另堆积砖瓦皆然不数日工部欲改修端门
外廊房为六科并各朝房午门以里欲修补烧柱墙缺
又于谨身殿后乾清宫前隆宗景运二门中砌高墙一
道拦断内外内监工部议从外运砖运灰运黄土调灰
一时起小车五千輌民间骚动公告黄司礼曰午门外
堆积旧砖石并石灰无数可尽与工部修端门外廊房
其在午门以内者可与内监修理柱空并砌乾清宫前
墙黄甚喜公又曰修砌必用黄土今工部起车五千輌
卷三十四 第 6a 页 WYG0497-0483a.png
一时不得集况长安两门承天端门午门止可容车夫
出入再加车輌阻塞难行见今大工动作两阙门外多
空地可挖黄土用郤命军搬焦土填上用黄土盖三尺
岂不两便黄曰善公曰午门以里台基坏石移出长安
两门甚远今厚载门修砌剥岸若命军搬出右顺门由
启明门前下北甚近就以此石作剥岸填堵不须减工
部估料但省军士劳力亦可黄又曰善公曰旧例火焦
木军搬送琉璃黑窑二厂往回四十里今焦木皆长大
卷三十四 第 6b 页 WYG0497-0483b.png
不惟皇城诸门难出外面房稠路狭难行难转况今灾
变各门内臣小房非燬即拆坏必须修盖方可容身莫
若将焦木移出左右顺门外东西宝善思善二门前后
并启明长庚两长街听各内臣劈取焦皮作炭木心可
用者顺便取去各修私房以皇城内物修皇城内房不
出皇城四门亦省财力黄又曰善(郑端简/年谱)
原己未十月十日三殿兴工庚申四月二日上梁(古和/藁)
原四十一年九月三殿成改奉天殿曰皇极华盖殿为
卷三十四 第 7a 页 WYG0497-0483c.png
中极谨身殿为建极文楼曰文昭阁武楼曰武成阁左
顺门曰会极右顺门曰归极奉天门曰皇极东角门曰
弘政西角门曰宣治诏曰人君建中建极乃叙畴锡福
之基臣民会极实钦若从乂之道持崇表正用迪训行
(明世宗/实录)
  (臣/)等谨按明之华盖殿即中极今建为
中和殿谨身殿即建极殿今建为
保和殿
卷三十四 第 7b 页 WYG0497-0483d.png
原三殿规制自宣德间再建后诸将作皆莫省其旧而
匠官徐杲能以意料量比落成竟不失尺寸(明世庙/识馀录)
原万历二十五年六月戊寅归极门火延烧皇极等殿
文昭武成二阁回廊皆烬(明神宗/实录)
原天启五年八月戊戌皇极殿𥪡金柱九月甲寅门工
成七年二月己亥迎建极殿金梁乙巳建极殿升梁五
月辛未命工部尚书薛凤翔迎中极殿金梁分遣尚书
杨梦衮于神木厂孙杰于广渠门崔呈秀于正阳门王
卷三十四 第 8a 页 WYG0497-0484a.png
之臣于大明门郭允厚于午门周应秋于皇极门行祭
告礼己卯中极殿升梁八月乙未中极殿建极殿插剑
悬牌三殿开工自天启五年二月二十三日起至七年
八月初二日报竣(明熹宗/实录)
(原沈德符天启宫词赋万方辐辏助雕甍观阙巍峨壮/帝京赵鬼不须重诵 柏梁未烬建章营 清权堂集)
原京城皇极门且成而金柱明梁非围尺极大者不中
时川贵采办在在告困适通惠河道工部郎陆澹园以
天津至海两岸平沙葭苇之地有历朝大楠木漂没者
卷三十四 第 8b 页 WYG0497-0484b.png
悉为搜发至一千有奇其中梁柱围尺者一百五十有
七约省金钱二百馀万(见只/编)
增万历四十三年八月庚戌重建三殿(明史神/宗纪)
原皇极殿九间中为宝座座旁列镇器座前为帘帘以
铜为丝黄绳系之帘下为毡毡尽处设乐殿两壁列大
龙橱八相传中贮三代鼎彝橱上皆大理石屏每遇正
旦冬至圣寿则御焉先一日尚宝司设宝案于座之东
鸿胪寺设表案于殿东中门外主客司设外藩贡方物
卷三十四 第 9a 页 WYG0497-0484c.png
案于丹陛左右钦天监设定时鼓于文楼上教坊司设
中和韶乐于殿内东西设大乐于皇极门内东西俱北
向至期锦衣卫陈卤簿仪仗于丹陛丹墀东西设羽扇
于殿内东西陈车辂步辇于皇极门丹墀中道北向金
吾等卫列甲士军仗于皇极门外午门外丹墀东西旗
手卫设金鼓于午门皇极门外御马监设仗马锦衣卫
设驯象于文武楼南东西相向钦天监设报时位于丹陛
之东鼓初严百官朝服班午门外鼓次严百官次第由
卷三十四 第 9b 页 WYG0497-0484d.png
左右掖门入诣丹墀序立鸣鞭捲帘鼓三严导驾官前
导尚宝司捧宝前行乐作奏飞龙引之曲上衮冕升座
外赞排班班齐鞠躬大乐作奏风云会之曲再奏庆皇
都之乐三奏喜升平之乐赞搢笏鞠躬舞蹈赞跪唱山
呼赞出笏俯伏四拜兴礼毕鸣鞭奏贺圣明之乐驾兴
尚宝司捧宝导驾官前导至中和殿驾还宫(春明梦/馀录)
原太袓初定大朝位正殿曰奉天殿门名亦如之其后
文皇营北京遂仍其名燬于火世宗更其名曰皇极而
卷三十四 第 10a 页 WYG0497-0485a.png
华盖殿则曰中极谨身殿曰建极盖取洪范之义议者
以为洪范更有六极字样相同意义不美然上方亲定
礼乐薄视百王少忤则获罪无救正者至隆庆初元御
史张槚请改仍太袓旧号时高仪为大宗伯以为皇考
所定且遗诏中多所釐正独不及殿名乞存之以表三
年无改之义遂不果易按太袓奉天二字实不可易袓
训中云皇帝所执大圭上镂奉天扬袓四字遇亲王尊
行者必手秉此圭始受其拜以至臣下诰敕命中必首
卷三十四 第 10b 页 WYG0497-0485b.png
云奉天承运皇帝太宗继之一切封拜功臣必曰奉天
靖难其次曰奉天翊卫奉天翊运至列圣所封者无论
为功勋为恩泽为文武亦必以奉天为号至今不改若
皇极建极本属一义而中极尤为无出考完颜氏上京
宫殿其正寝名乾元殿盖袭唐代旧号至天眷元年改
名皇极殿则先有称之者矣(野获/编)
(原刘效袓诗多元会初分庭燎光君王亲御紫霞觞/不知五夜春 少白日犹闻爉炬香 念庵诗集)
原中左门之左小厢房有扁曰德政殿崇祯十五年五
卷三十四 第 11a 页 WYG0497-0485c.png
月召诸臣入对及午赐宫饼各十五枚(悫/书)
原崇祯十五年八月上御朝毕登文昭阁阁在皇极殿
东上步下阁御德政殿召五阁臣言文昭阁两旁可建
直房朕不时召对及讲读有疑问先生往来亦便翌日
遂于阁左右各设直房(三朝/野史)
原皇极殿之北有渗金圆顶者曰中极殿即华盖殿也
再北曰建极殿即谨身殿也俱嘉靖四十一年重建工
完改名者也殿居中向后高踞三缠白玉石拦干之上
卷三十四 第 11b 页 WYG0497-0485d.png
者云台门也两旁向后者东曰后左门西曰后右门即
云台左右门亦名曰平台也凡朝对各臣等官或于平
台即后左门也(芜/史)
  (臣/)等谨按明弘治十三年五月召大学士刘健李
  东阳谢迁于平台议京营将领见孝宗夲纪
原四川石砫女帅秦良玉帅师勤王召见赐䌽币羊酒
上制诗旌之曰蜀锦征袍手制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
间不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崇祯/遗录)
卷三十四 第 12a 页 WYG0497-0486a.png
  (臣/)等谨案崇祯三年永平四城失守良玉奉诏勤
  王帝召见平台赋四诗旌其功见明史夲传
原崇祯十二年九月命大学士杨嗣昌以原官兼兵部
尚书督师讨流寇赐尚方剑宴于平台后殿上手觞嗣
昌三爵赐以诗(国/𣙜)
原赐杨嗣昌诗云盐梅今暂作干城上将威严细柳营
一扫寇氛从此靖还期教养遂民生书用黄色金龙蜡
笺厚如指甲长四尺馀阔一尺六七寸字大二寸馀后
卷三十四 第 12b 页 WYG0497-0486b.png
一行署云赐督师辅臣嗣昌又一行署云崇祯十二年
九月前钤御笔之章引首一宝上方中书一押大体似
明德二字合成者钤一表正万邦之宝(吁天/录)
补崇祯丙子八月十六日上御平台召诸臣入对入班
天气晴明全无雨状俄而黄沙蔽天风霆交发怒吼不
绝滂沱大雨杂以迷雾(召对/记)
原中极旧名华盖前即皇极后为建极崇祯辛巳四月
召对至弘政门则上已御殿即鱼贯而入中左门循殿
卷三十四 第 13a 页 WYG0497-0486c.png
左垣高下可四十级到中极殿殿左右辟四大门上宝
座周围刻金龙形金色璀璨御榻以黄绫衣之入分东
西班行礼召对毕上命赐宴坐内珰布席与宴者十三
人各一席酌用金莲花杯杯高大如瓶圆可四寸下有
三小蒂承之傍有荷柄席各三十馀器席前各二花瓶
中插莲花光禄署官八人行酒袓制宴群臣多在午门
外及文华门外惟郊祀庆成宴三品及学士在皇极殿
内而中极自国初赐宴亲王外未有也至正统后坐礼
卷三十四 第 13b 页 WYG0497-0486d.png
久废今始行之(悫/书)
原后左门又北东则景运门也西则隆宗门也又西向
南者则仁德门也隆宗门之南东向房一连名协恭
堂司礼监太监看文书之所也乾清门外左右金狮各
一入门丹陛直至乾清宫大殿左曰日精门右曰月华门
左小门曰龙光右小门曰凤彩神宗御居西煖阁光庙
御居东暖阁先帝御居西煖阁今上御居东暖阁宫之
左端凝殿尚冠等近侍所司衮冕玉带类贮此右懋勤
卷三十四 第 14a 页 WYG0497-0487a.png
殿先帝创造地炕恒临御之(芜/史)
原正德九年正月乾清宫火上自即位以来每岁张灯
为乐库贮黄白蜡不足复令所司买补之及是宁王宸
濠别为奇巧以献遂令所遣人入宫悬挂皆附著柱壁
上复于宫庭中依檐设毡氁而贮火药于中偶勿戒遂
延烧宫殿俱尽上犹往豹房省视回顾光燄烛天戏谓
左右曰是好一棚大烟火也(明武宗/实录)
原正德十六年十一月乾清宫成世宗自文华殿入居
卷三十四 第 14b 页 WYG0497-0487b.png
之四川道监察御史郑夲公以上入居新宫上疏曰乾
清之为宫八年营搆一旦落成陛下践祚之初适与期
会居安之日正思危之时也上嘉纳之(明世宗/实录)
原万历二十四年丙申三月乾清坤宁灾二十五年二
月重建(春明梦/馀录)
补乾清坤宁两宫再建万历二十四年七月初十日开
工至二十六年七月十五日告成两宫之外交泰殿煖
殿披房斜廊乾清日精月华景和隆福等门及围廊房
卷三十四 第 15a 页 WYG0497-0487c.png
一百一十间并带造神霄殿东裕库芳玉轩通共用银
七十二万(冬官/纪事)
补乾清坤宁二宫告成需石陈设滇中以奇石四十椟
分制佳名以进曰春云出谷曰泰山乔岳曰神龙云雨
曰天地交泰各大五尺一寸曰玉韫山光大五尺曰河
洛献瑞曰元嶂云收曰江汉朝宗曰奇峰叠出曰海山
朝旭各大四尺一寸曰锦云碧汉曰虹临华渚曰雪溪
春水曰群峰献秀曰麟趾呈祥曰龙翔凤舞各大四尺
卷三十四 第 15b 页 WYG0497-0487d.png
曰一碧万顷曰雪岩春霁曰云霞出海各大三尺曰万
山春晓曰春山烟雨曰百川霖雨各大三尺五寸曰溪
山烟霭大三尺一寸曰寿山福海曰云汉丽天各大三
尺六寸曰湖光山色曰函关紫气曰春山烟雨曰卿云
绚采曰云霞出海各大三尺五分曰龙飞碧汉大四尺
八寸山水人物屏石八块曰山川出云大三尺九寸五
分曰烟波春晓大三尺四寸曰白雪春融大三尺三寸
曰云龙出海曰槎汎斗牛各大尺五寸曰春云出谷曰
卷三十四 第 16a 页 WYG0497-0488a.png
海宴河清曰振衣千仞各大一尺九寸时岁己亥三月
(泉南/杂志)
原嘉靖十四年秋乾清宫左右小殿成上命礼部尚书
夏言拟额殿东贮冕弁西藏书史言拟左曰端凝右曰
懋勤上悦曰卿所拟取端冕凝旒懋学勤政义甚善遣中
使赐言金币(明典/汇)
  (臣/)等谨按春明梦馀录日精门北曰端凝月华门
  北曰懋勤今制
卷三十四 第 16b 页 WYG0497-0488b.png
端凝殿
懋勤殿
日精门
月华门俱仍旧名
原乾清宫丹陛下有老虎洞洞背为御街洞中甃石成
壁可通往来帝尝于月夕率内侍赌迷藏潜匿其内(天/启)
(宫词/注)
  (臣/)等谨按宫前丹陛下洞道盖侍从之人藉以左
卷三十四 第 17a 页 WYG0497-0488c.png
  右往来者而明之末叶乃用为嬉娱之地其兴居
  无节政令不修甚矣国祚岂能久乎
(原陈悰诗旋石梁深处夜迷藏雾露□濛护月光/捉得御衣 放手名花飞出袖中香 天启宫词)
补杨大洪首倡移宫李选侍出居一号殿(黄忠端/说略)
  (臣/)等谨按明史杨涟传载李选侍居乾清宫涟力
  请移宫遂移居仁寿殿据此则一号殿即仁寿殿
  之别名也
原崇祯元年书敬天法祖扁额命司礼监掌印太监高
卷三十四 第 17b 页 WYG0497-0488d.png
时明悬乾清宫大殿两楹书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
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崇祯/遗录)
原西煖殿万历七年五月添额名肃雍殿至十一年四
月更弘德殿东煖殿万历十一年闰二月添额弘德殿
夲年四月更昭仁殿(明宫殿/额名)
  (臣/)等谨按元大内东西煖阁为慈福明仁二殿明
  初东为弘德西为肃雍至万历十一年更名东暖
  阁曰昭仁西暖阁为弘德见明史舆服志
卷三十四 第 18a 页 WYG0497-0489a.png
夲朝因之
原万历七年四月辅臣张居正进肃雍殿箴上览而纳
之命书于御屏十一年四月大学士张四维等进昭仁
殿弘德殿箴(明神宗/实录)
原乾清宫后披檐东思政轩西养德斋崇祯五年四月
安扁中圆殿更交泰殿嘉靖十四年七月添额(明宫殿/额名)
(补王锡爵思政轩箴万惟皇睿圣光嗣丕基弗宁燕处/有俨若思厥思伊何 几一日千里应违谋之几席惟)
(皇立政钦若昊天曰雨曰晹思其或愆惟皇立政宪于/烈袓是训是行思绳厥武四海茕婺政是用康一夫不)
卷三十四 第 18b 页 WYG0497-0489b.png
(获我视如伤殊方皮卉政是用辑一夫不戒作我蟊贼/万方玉食思及锄犁衮服在御思及杼机筐篚之恩用)
(思有式费出无经乃政之慝任思勿贰或蔽其聪去思/勿疑或挠其公言逆于耳思或为利言逊于心思或为)
(戾朝以出政则思其终纷更之戒画一之从夕以修令/则思其始毋询窾辞毋眩多指是之为思规万世安天)
(命不易为君实难人亦有言日中则昃无疆惟休无疆/维恤思之思之鬼神通之户牖有箴瞽瞍诵之 王文)
(肃文/草)
原乾清宫之北曰交泰殿则皇后所居也有中门向后
恒闭而不开(芜/史)
原暖阁在乾清宫之后凡九间中一间置床三张于房
卷三十四 第 19a 页 WYG0497-0489c.png
下即以天桥上左一间之下置床三张于上又以天桥
下左二间之下间置床三张于下又以天桥上左三间
之上间又置床三张于上又以天桥下左四间之下间
置床三张于下右四间亦如之天桥即人家楼梯也凡
九间有上有下上下共置床二十七张天子随时居寝
制度殊异(宙/载)
原坤宁宫嘉靖十四年七月添额东露顶安德斋崇祯
六年四月更贞德斋西露顶养正轩崇祯七年八月安
卷三十四 第 19b 页 WYG0497-0489d.png
扁东披檐清暇居北围廊游艺斋俱崇祯五年十月安
(明宫殿/额名)
增坤宁宫东披檐清暇居崇祯五年十月二十三日安
扁北围廊游艺斋同日安扁(春明梦/馀录)
补思陵在游艺堂一日忽命中官问词臣曰今市肆交
易止言买东西而不及南北何也词臣猝无以对辅臣
周延儒曰南方火北方水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
勿与者此不待交易故惟言买东西中官以其言入奏
卷三十四 第 20a 页 WYG0497-0490a.png
上善之(兔园/册)
原广运门更坤宁门嘉靖十四年七月添额(明宫殿/额名)
原坤宁宫左曰永祥门右曰增瑞门俱万历二十五年
二月添额(同/上)
  (臣/)等谨按今制
永祥门
增瑞门俱仍旧名
原宫人有罪罚提铃每夜自乾清门至日精门月华门
卷三十四 第 20b 页 WYG0497-0490b.png
仍还乾清宫前方止高唱天下太平声缓而长与铃声
相应(天启宫/词注)
原禁中岁除各宫门改易春联及安放绢画钟馗神像
像以三尺长素木小屏装之缀铜环悬挂最为精雅(旧/京)
(遗/事)
原旧例宫中岁首不贴门神殿门外列䌽装二状如傀
儡以木为之长与人等每岁除则饰以冠笏与人无异
崇祯末䌽装入夜辄走久之日未落即走内官不敢独
卷三十四 第 21a 页 WYG0497-0490c.png
行见其来辄引避一老中贵言之(艮斋/笔记)
原过日精门之东曰崇仁门稍南曰内东裕库曰弘孝
殿曰神霄殿日精门往北曰顺德左门(□/史)
原隆庆元年三月更名景云殿曰弘孝殿(明穆宗/实录)
原弘孝神霄二殿奉安孝烈皇后孝恪皇太后万历三
年徙神位于肃皇帝室罢弘孝神霄之祀(春明梦/馀录)
  (臣/)等谨按明世宗孝烈后隆庆时祀弘孝殿穆宗
  母孝恪皇太后隆庆初祀神霄殿万历三年俱迁
卷三十四 第 21b 页 WYG0497-0490d.png
  袝奉先殿二殿遂罢见明史礼志
原苍震门恒闭遇扫雪则开(芜/史)
原大内每雪后即于京营内拨三千名入内廷扫雪轮
番出入每岁俱然亦有游閒年少代充其役以观禁掖
宫殿者又南京旧制有拣花舍人额设五百名盖当年
供宗庙荐新及玉食糖䊗之用今废久矣五百拣花三
千扫雪亦两都佳话也(野获/编)
原宫正司六尚局曰尚衣曰尚食曰尚功曰尚服曰尚
卷三十四 第 22a 页 WYG0497-0491a.png
寝曰尚宫皆在乾清宫之东(芜/史)
原景仁宫初名长宁宫有惟和从善二亭延祺宫初名
长寿宫有集瑞亭永宁宫崇祯五年八月更承乾宫东
配殿曰贞顺斋西配殿曰明德堂俱崇祯七年八月安
(明宫殿/额名)
原田贵妃居承乾宫(玉堂/荟记)
原永和宫初名永安宫咸阳宫更钟萃宫隆庆五年十
一月更前殿为兴龙殿后殿为圣哲殿后有小院名龙
卷三十四 第 22b 页 WYG0497-0491b.png
德斋景阳宫名长阳宫嘉靖十四年五月更名(明宫殿/额名)
原千婴门之北并列者则乾东之房五所(芜/史)
原过月华门之西曰遵义门向南者养心殿也向北则
司礼监掌印秉笔之直房袓制宫中膳房原在隆道阁
后魏忠贤移于怡神殿而以其房为直房养心殿之西
南曰祥宁宫宫前向北者曰无梁殿世庙炼丹药之所
也月华门西南岿然者隆道阁也(同/上)
原嘉靖四十一年九月改乾清宫右小阁名曰道心旁
卷三十四 第 23a 页 WYG0497-0491c.png
左门曰仁荡右门曰义平(明世宗/实录)
原隆庆四年二月命工部于道心阁精一堂临保室旧
址重建阁曰隆道堂曰仁德室曰忠义(明穆宗/实录)
原长乐宫更名毓德宫万历四十四年十一月又更名
永寿宫未央宫更名启祥宫(明宫殿/额名)
  (臣/)等谨按万历十八年正月召见大学士申时行
  等于毓德宫见明史夲纪
补嘉靖十四年五月建启祥宫侍讲学士廖道南作颂
卷三十四 第 23b 页 WYG0497-0491d.png
以献上优诏答之宫为献皇帝诞降之地(嘉隆闻/见录)
原启祥宫神庙自两宫灾后遂居于此(芜/史)
  (臣/)等谨按万历三十年召大学士沈一贯于启祥
  宫命罢矿税见明史夲纪
原嘉德右门南向为隆德殿供三清元武诸神神庙时
灾天启七年重修(芜/史)
原隆德殿即元极宝殿隆庆元年更名崇祯六年更中
正殿左有容轩右无逸斋俱扁左配殿曰春仁右配殿
卷三十四 第 24a 页 WYG0497-0492a.png
曰秋义(明宫殿/额名)
  (臣/)等谨按嘉靖十七年大享上帝于元极宝殿奉
  睿宗配十八年二月祈谷于元极宝殿见明史夲
  纪
原崇祯六年乾清宫隆德殿所供神佛像尽移于朝天
宫大隆善寺(崇祯/遗录)
  (臣/)等谨按明隆德殿旧址今改建
中正殿雨花阁
卷三十四 第 24b 页 WYG0497-0492b.png
原隆德殿西北曰英华殿以供西番佛像有菩提树二
(芜/史)
原英华殿前菩提树两株六月开黄花秋深子落子不
从花结与花并发而附于叶之背莹润圆整可作佛珠
此树为李太后所植太后上宾神庙上尊号曰九莲菩
萨祀慈容于树北之别殿(天启宫/词注)
补大内西北隅英华殿前有菩提二树慈圣皇袓母手
植也高二丈枝干婆娑下垂着地盛夏开花作黄金色
卷三十四 第 25a 页 WYG0497-0492c.png
子不于花蒂生而缀于叶背秋深叶下飘飏永巷却叶
受子而念珠出焉其颗较南产差小而色黄且间分瓣
之线界作白丝名曰多宝珠(菩提子/诗序)
  (臣/)等谨按今
寿安宫之北为
英华殿亦供奉佛像之所庭中菩提树
御制诗恭载
国朝宫室卷内
卷三十四 第 25b 页 WYG0497-0492d.png
原英华殿先名隆禧殿隆庆元年更名崇祯五年撤额
(明宫殿/额名)
原英华殿元旦供年饭素浇头立春供素□饼春茧卧
馒䬦元夕供果馅茧儿四月八日供大不落夹二百对
小不落夹三百对五月五日供粽子四百枚冬至日供
素馄饨腊八日供粥料(光禄/寺志)
原嘉靖十四年五月更万安宫曰翌坤宫长春宫曰永
宁宫寿昌宫曰储秀宫寿安宫曰咸福宫咸熙宫曰咸
卷三十四 第 26a 页 WYG0497-0493a.png
安宫万历四十三年六月复更永宁宫曰长春宫(明宫殿/额名)
  (臣/)等谨案明咸安宫旧址今在
寿康宫后乾隆辛未恭建
寿安宫详见
国朝宫室
原袁贵妃居翊坤宫(玉堂/荟记)
原百子门之北并列者则乾西之房五所(芜/史)
原出会极门之下曰佑国殿供元武像其东则内承运
卷三十四 第 26b 页 WYG0497-0493b.png
库再东曰香库稍北有石碑曰古今通集库以贮古今
君臣画像符券典籍岁六月六日曝之(同/上)
  (臣/)等谨按佑国殿已废其承运各库在今内阁之
  东古今通集库似即今银库地石碑不可考古今
  帝王画像今藏在
南薰殿详见
国朝宫室
原会极门东向南者文华殿也有扁曰学二帝三王治
卷三十四 第 27a 页 WYG0497-0493c.png
天下大经大法者神庙御笔也绳愆纠谬者小臣杜诗
笔也有精一堂恭默室九五斋殿之后曰玉食馆西北
曰省愆居其底用木为通透之基高三尺馀下不令墙
壁至地四围亦不与别处接凡遇灾𤯝驾居此以示修
省殿之西曰崇夲门殿之后曰刻漏房铜壶滴漏在此
凡八刻水则交一时直殿监宿抱时辰牌赴乾清门里
换之牌长尺馀石青地金字书曰某时途遇者必侧立
让行坐者必起立亦敬天时之义也(芜/史)
卷三十四 第 27b 页 WYG0497-0493d.png
(原蔡羽诗天千门花柳转枫宸百和香中过辇□/银箭忽从 上落六宫仙子听时辰 林屋集)
原正统三年五月书天下文武方面官姓名于文华殿
上谕行在吏部兵部臣曰庶官贤不肖难知使淑慝混
淆莫辨将孰与为善尔等朝夕在左右朕熟知之在外
者或知有未尽先朝尝命书其姓名于武英殿南廊或
于奉天门西序以备观览尔等其书中都留守司各都
司布政司按察司姓名揭于文华殿候儒臣进讲之暇
因以考其人之贤否而加黜陟焉(明英宗/实录)
卷三十四 第 28a 页 WYG0497-0494a.png
  (臣/)等谨按明仁宗即位揭天下三司官姓名于奉
  天门西序孝宗弘治元年疏文武大臣中外四品
  以上官姓名揭文华殿壁见明史夲纪
补文华殿在奉天门之东比诸殿制稍减而特精雅用
绿色琉璃瓦左右为两春坊上之便殿所常御者也今
用为经筵之所中设御座龙屏南向又设御案于御座
之东稍南设讲案于御案之南稍东入殿中门当槛下
白石一方纯洁可丈许抬讲案官置案当其北二三尺
卷三十四 第 28b 页 WYG0497-0494b.png
地始称讲官拜起也殿中金鹤一双东西相向立盘中
下有趺架饰以金朱以口衔香香黑色如细烛状外国
所贡也其下则以三山小铜屏风障金铜炭炉两展书
官各立其下展书官悉从内阁题定兼用坊院每讲四子
书展书官从东班出讲经史展书官从西班出进诣御
案前跪出沤手香(沤手香名太医院每/岁制此以分馈各官)展讲章二太监
接手摊满以金尺镇定然后起至此则天颜真咫尺矣
凡进讲衣冠带履俱薰香退即以别箧贮之示不敢亵
卷三十四 第 29a 页 WYG0497-0494c.png
也光禄寺设宴于左顺门之北盖奉天门之东庑也依
品级序坐作一行俱面西珍羞良酝二署司赐宴惟经
筵最精腆例得带从官堂吏及家僮辈携囊榼以收馂
馀宴毕出至左顺门之南分班北向叩头谢恩而退(水南/翰记)
原天顺八年始开经筵岁以二八月中旬始四十月下
旬止先期于文华殿设金鹤香炉于宝座之南左右各
一香炉之东南设御案讲案各一案上置进讲书镇以
金尺至期知经筵官勋臣阁学讲官暨九卿鸿胪锦衣
卷三十四 第 29b 页 WYG0497-0494d.png
指挥使及四品以上写讲章官俱绣金绯袍展书翰林
官与侍仪御史给事中俱青绣服大汉将军二十人导
驾至左顺门易冠带仍执金瓜侯伯则易金绣蟒衣缀
立文华门外宣入将军负东西墙立(祝允明九朝野记/朝制选将军直殿)
(所司有木架高八尺选者立其身与之/齐担五百觔砖行殿廷一匝为合格)诸臣行礼毕升
陛由殿东西门入序班举御案进上前随举讲案讲官
出班立展书官二员出班对立讲官行礼兴东展书官
膝行诣御案展四子书讲义讲官进讲毕退西展书官
卷三十四 第 30a 页 WYG0497-0495a.png
展经义仪亦如之讲毕上谕官人吃酒饭各官承旨出
拜丹陛下乃诣左顺门宴以官序惟学士序鸿胪及四
品以上写讲章之官之右日讲官凡四员日轮二员进
讲讲毕宴于文华门外西庑禁中谓之小经筵亦谓之
小讲(琐缀/录)
补旧规经筵春讲以二月十二日起五月初二日止秋
讲以八月十二日起十月初二日止(明熹宗/实录)
补经筵初开讲读侍从官皆有白金文绮之赐史成进
卷三十四 第 30b 页 WYG0497-0495b.png
御亦进秩加赏书成以事故去则不沾恩数如先去不
效劳勚偶值书成则得沾恩数故有经筵头修书尾之
(震泽/长语)
原经筵始开相传每讲毕命中官布金钱于地令讲官
拾之以为恩典(立斋/閒录)
原经筵进讲在文华前殿日讲在殿后穿廊正字在后
殿东阁设一幄次又东一室乃上所游息处(谷城山/房笔麈)
原讲殿中范金为二鹤立于左右鹤头各插香二炷(费/文)
卷三十四 第 31a 页 WYG0497-0495c.png
(宪摘/稿)
补先是文华殿有孔子塑像帝欲从古易以木主灵宝
许庄敏公诰乃以所著道统书上之帝悦即撤以旧像
立皇帝王师八主南向周孔二主东西向且命公辅九
人瞻拜主前谕之曰朕奉先圣先师于此庶起敬慕以
逊志于学卿等其罔朕弃仍赐茶以及礼神品物(戒庵/漫笔)
原文华殿东室奉伏羲神农轩辕尧舜禹汤文武九圣
南面周公孔子左右东西向岁春秋开讲前一日皇帝
卷三十四 第 31b 页 WYG0497-0495d.png
皮弁服拜跪用羹酒果脯帛行奠告礼(春明梦/馀录)
原每日讲日初出上到文华殿东房房中供羲农黄帝
尧舜禹汤文武九小龛于上左周公右孔子二龛上一
拜三叩头中官赞礼是时门未启阁臣讲官立候月台
上左阑干边候上行礼毕转后殿方开门上坐殿后川
堂司礼监打躬承旨曰先生每来阁臣讲官始分左右
鱼贯而入近御案前一拜三叩头不赞礼上坐平地仅
高三寸盖略堂陛之严亦以便讲官凭几也每读书讲
卷三十四 第 32a 页 WYG0497-0496a.png
书与上共一几几上只书一夲朝上讲官凭几倒看手
执朱红牙签读某句即以签指讲亦如之时左班中官
手执一小架架上有金钱自架左移右有声以计遍数
(玉堂/纪实)
(原陆深经筵纪事诗学经筵开自袓宗朝按月奉旬第/二朝今上春秋偏好 三千年后见神尧 编排御览)
(效精诚白夲高头手写成句读分明圈点罢隔宵预进行/讲官名 丝鞭声肃退朝官名在经筵略整冠一字班)
(先出队中臣扶辇下金銮气金水河头白玉桥上公宝/带侍中貂逡巡小立瞻龙 左顺门高御幄飘 文华)
(殿启奉天东滴翠浮青映碧空谭艺讲经频设仗太平/天子坐当中 百官朝下殿门前仗马双牵七宝鞭黄)
卷三十四 第 32b 页 WYG0497-0496b.png
(道正中移步辇侍臣班从赴经筵入龙池凤掖蔼朝暾/板轿初回转角门听唱宫人来进 讲章默默又重温)
(过殿陛森排剑戟重金貂玉蟒护真龙司仪起案双双/ 御榻前头取次供 横经几子赭罗裙小对团龙簇)
(绣云抬向御前安稳定黄金镇尺两边分尺第三厅协/两坊官长跪拈书沤手摊幸对天颜刚咫 礼严不敢)
(举头看声行出班东面照西胪声高飏叩头齐参差进/讲并平 肩立轮著周书孟子题 两行冠佩列金绯)
(供奉诸臣尽绣衣步入殿门同罄折讲官端拱靠南扉/ 师保公孤尽上行元勋立近衮龙傍红云不动炉烟)
(细听讲虞书第几章旨金鹤飘香瑞霭浓宝□炉火拥/蟠龙未曾暂免经传 不怕严寒报仲冬 绿琉璃殿)
(洞重门黼扆中陈拥至尊传与大官供酒饭两班文武/尽承恩 白玉阑干与案齐一行肴核尽朝西珍羞良)
(酝俱名品指点开囊嘱小奚面姿容沾醉总仙桃黄阁/三公共六曹步出顺门俱北 瞻天拜舞不辞劳 隔)
卷三十四 第 33a 页 WYG0497-0496c.png
(宿薰衣问夜闲斋心转觉副心难不知言语功多少到/得君身保治安 斋辰服次圣躬劳浅澹垂衣宝座高)
(昨日御批传帖下龙纹重整赭黄袍望朱衣司礼下东/班风细传言缥缈间暂倚木天西面 圣皇亲飨两宫)
(还于俨山集筵进讲纪述诗/原 慎行经) (延英别殿倚平台问道/)
(恭承步辇来讲席平依丹地转经筵近对御筵开凝旒长/□穆闻天语委佩从容列上台圣学方隆恩礼茂儒臣)
(此咏康哉集/榖城山房)
原文华殿有直殿中书择能书者居之(春明梦/馀录)
原成祖迁都北平其宫殿牌额皆朱孔阳笔孔阳松江
人兼善画(四友斋/丛说)
卷三十四 第 33b 页 WYG0497-0496d.png
原天顺二年皇太子出阁读书上召李贤谓曰东宫讲
读向在文华殿朕欲避居武英但早晚朝太后不便姑
以左廊居太子(明天顺/日录)
原故事太子出阁设座于文华殿自嘉靖十五年改易
黄瓦仍为主上经筵之所(野获/编)
(原朱国祚东朝即事立殿庭香霭接云平一道炉函夹/陛行肃肃讲臣齐鹄 金莲影里唤先生 介石斋集)
原文华殿孟夏祀灶孟冬祀井(光䘵/寺志)
补文华殿后扁慈圣太后书六行嵌以丹朱殿内围屏
卷三十四 第 34a 页 WYG0497-0497a.png
画舆地图(嬴隐/集)
原文华殿后东室皇上斋居于此绘正心诚意字悬于
西璧绘敬一字揭之门左右楣设御榻东壁下有御屏
三曲护焉西室设新榻为斋宿所命工绘汉文止辇受
谏图悬之左唐太宗纳魏徵十思疏图悬之右(桂洲/集)
原嘉靖十三年九月文华殿后九五斋恭默室讫工命
辅臣以诗纪其事于是大学士张孚敬李时各为五言
律诗四章上之(明世宗/实录)
卷三十四 第 34b 页 WYG0497-0497b.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三十四
卷三十四 第 35a 页 WYG0497-0497c.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三十四举正
 三尺原书尺讹凡今改(嘉靖丁巳/四月条)
 亲王尊行原书尊讹作导今改(太袓初定/大朝会条)
 赐杨嗣昌诗首二字今增改四字
 二署司原书司讹作名今改(文华殿在/奉天门条)
 李贤原书落李字今增(天顺二年皇/太子出阁条)
 参居内外原书居讹作合今改(李国恭/默室箴)
 
卷三十四 第 35b 页 WYG0497-0497d.png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三十四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