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
卷十三 第 1a 页 WYG0497-018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十三
 国朝宫室(五/)
文华殿之后西向为
上驷院署(宫国朝/ 史)
  (臣/)等谨案
上驷院详见官署门
上驷院署又北南向为箭亭(宫国朝/ 史)
卷十三 第 1b 页 WYG0497-0181b.png
  (臣/)等谨案箭亭广五楹周以檐廊中设
宝座
宝座东卧碣一恭刋乾隆十七年
上谕
乾隆十七年三月二十日
上谕曰朕恭阅
太宗文皇帝宝录内载崇德元年十一月癸丑日
上御翔凤楼集诸亲王郡王贝勒固山额真都察院官
卷十三 第 2a 页 WYG0497-0181c.png
命宏文院大臣读大金世宗本纪
上谕众曰尔等审听之世宗者蒙古汉人诸国声名显
著之贤君也故当时后世咸称小尧舜朕披览此书悉
其梗概殊觉心往神驰耳目倍加明快不胜叹赏朕思
金太祖太宗法度详明可垂久远至熙宗合喇及完颜
亮之世尽废之耽于酒色盘乐无度效汉人之陋习世
宗即位奋图法祖勤求治理惟恐子孙仍效汉俗预为
禁约屡以无忘祖宗为训衣服言语悉遵旧制时时习
卷十三 第 2b 页 WYG0497-0181d.png
练骑射以备武功虽垂训如此后世之君渐至懈废忘
其骑射至于哀宗社稷倾危国随灭亡乃知凡为君者
耽于酒色未有不亡者也先世儒臣巴克什达海库尔
禅屡劝朕改满洲衣冠效汉人服饰制度朕不㴀辄以
为朕不纳諌朕设为比喻如我等于此聚集宽衣大袖
左佩矢右挟弓忽遇硕翁科罗巴图鲁劳萨挺身突入
我等能禦之乎若废骑射宽衣大袖待他人割肉而浚
食与尚左手之人何以异耶朕发此言实为子孙万世
卷十三 第 3a 页 WYG0497-0182a.png
之计也在朕身岂有更变之理恐日后子孙忘旧制废
骑射以效汉俗故常切此虑耳我国士卒初有几何因
娴于骑射所以野战则克攻城则取天下人称我兵曰
立则不动摇进则不回顾威名震慑莫与争锋此番往
征燕京出边我之兵威竟为尔八大臣所累矣故谕尔
等其谨识朕言钦此朕每谨读
圣谟不胜钦凛感慕深惟国家开创之时我
祖宗躬亲劳瘁勤求治理矩矱相传罔敢渝越以立万
卷十三 第 3b 页 WYG0497-0182b.png
世之丕基至于今咸受无疆之福者皆仰遵
明训所致也我朝满洲先正遗风自当永远遵循守而
勿替是以朕常躬率八旗臣仆行围较猎时时以学习
国语熟练骑射操演技勇谆切训诲无非率由旧章期
以传之奕祀永绵福祚惟是我
皇祖太宗圣训所垂载在
宝录若非刋刻宣示则累朝相传之家法外庭臣仆何
由共悉且自古显谟令典多泐之金石晓谕群工我
卷十三 第 4a 页 WYG0497-0182c.png
皇祖太宗之睿圣特申诰诫昭示来兹益当敬勒贞珉
永垂法守著于紫禁箭亭御园引见楼及侍卫教场八
旗教场各立碑刋刻以昭朕绍述推广至意俾我后世
子孙臣庶咸知旧制敬谨遵循学习骑射娴熟国语敦
崇淳朴屏去浮华毋或稍有怠惰式克钦承
彝训冀亿万世子孙共享无疆之庥焉特谕钦此
文华殿东稍北有石桥三过桥有殿宇三所凡大内俱
黄琉璃瓦惟此用绿为
卷十三 第 4b 页 WYG0497-0182d.png
皇子所居其前为王公文武大臣轮班宿卫直房(宫国朝/ 史)
  (臣/)等谨案
文华殿东北度石桥为三座门东为鹰房狗房西为
御马厩旧地今移厩于
上驷院署之南其地皆属之
文渊阁矣三座门北殿宇三所是为
撷房殿稍西夹道内为茶膳房库宇其东南一带为花
  马厩药房等处按鹰房狗房茶膳房花马厩药房
卷十三 第 5a 页 WYG0497-0183a.png
  各条俱详见官署门
文华殿东殿为户部内库为
銮仪卫
銮驾库稍北即
东华门门外有下马碑石
紫禁城之东门也(宫国朝/ 史)
  (臣/)等谨案
东华门内稍北为
卷十三 第 5b 页 WYG0497-0183b.png
国史馆旧在
午门内
熙和门西南后移置于此
熙和门之西为
武英殿规制如
文华门前
御河环绕石桥三殿前后二重皆贮书籍凡
钦定命刋诸书俱于殿左右直房校刻装潢西北有浴
卷十三 第 6a 页 WYG0497-0183c.png
德堂为词臣校书直次设总裁统之(宫国朝/ 史)
  (臣/)等谨案
武英殿五楹殿前丹墀东西陛九级乾隆四十年
御题门额曰
武英东配殿曰
凝道西曰
焕章后殿曰
敬思东北为恒寿斋今为缮校四库全书诸臣直房西
卷十三 第 6b 页 WYG0497-0183d.png
  北为浴德堂即旧所称修书处也浴堂在其后西
  为井亭
乾隆三十九年
御制题武英殿聚珍版十韵(有序/) 校辑永乐大典内
之散简零编并蒐访天下遗籍不下万馀种汇为四库
全书择人所罕睹有裨世道人心及足资考镜者剞劂
流传嘉惠来学第种𩔖多则付雕非易董武英殿事金
简以活字法为请既不滥费枣梨又不久淹岁月用力
卷十三 第 7a 页 WYG0497-0184a.png
省而成功速至简且捷考昔沈括笔谈记宋庆历中有
毕升为活版以胶泥烧成而陆深金台纪闻则云毗陵
人初用铅字视版印尤巧便斯皆活版之权舆顾埏泥
体粗镕铅质软俱不及锓木之工致兹刻单字计二十
五万馀虽数百十种之书悉可取给而校雠之精今更
有胜于古所云者第活字版之名不雅驯因以聚珍名
之而系以诗 稽古搜四库于今突五车开镌思寿世
积版或充闾张帖唐院集周文梁代馀同为制活字用
卷十三 第 7b 页 WYG0497-0184b.png
以印全书精越鹖冠体(昨岁江南所进之书有鹖冠子/即活字版第字体不工且多讹)
(谬/耳)富过邺架储机圆省雕氏功倍谢钞胥联腋事堪例
埏泥法似疏毁铜昔悔彼(康熙年间编纂古今图书籍/成刻铜字为活版排印蒇工)
(贮之武英殿历年既久铜字或被窃缺少司事者惧干/咎适值乾隆初年京师钱贵遂请毁铜字供铸从之所)
(得有限而所耗甚多已为非计且使铜字尚/存则今之印书不更事半功倍乎深为惜之)刋木此惭
予既复践梨枣还教慎鲁鱼成编示来学嘉惠志符初
  (臣/)等谨案
武英殿惟聚珍版蒙
卷十三 第 8a 页 WYG0497-0184c.png
御题篇什今恭载卷内馀不备录
武英殿北为内务府公署为果房为冰窖为造办处(国/)
(朝宫/史)
  (臣/)等谨案内务府公署果房冰窖造办处各条俱
  详官署门
武英殿西为尚衣监其后殿宇二层为
皇子所居再西为
咸安宫教习八旗大臣子弟肄业处(宫国朝/ 史)
卷十三 第 8b 页 WYG0497-0184d.png
  (臣/)等谨案尚衣监
咸安宫学详官署门
武英殿西
咸安宫东夹道内旧时
皇子所居者今为清字经馆其北有河流自西北而东
  南为内金水桥之经流俗称筒子河筒子河东随
  墙门内为三通馆又东当
武英殿之后南向门内为方略馆并详官署门
卷十三 第 9a 页 WYG0497-0185a.png
武英殿南为磁器库为
南薰殿乾隆十四年
诏以内府所藏历代帝后图像尊藏于此(宫国朝/ 史)
  (臣/)等谨案磁器库详官署门
南薰殿前卧碣一恭刋
御制南薰殿奉藏图像记并
御制诗
御制南薰殿奉藏图像记 内府藏列代帝后图像传
卷十三 第 9b 页 WYG0497-0185b.png
自胜国典在有司岁以盛夏曝而庋之扃钥惟谨朕于
几暇省阅内库积储敬得展观则装池之以岁久渝脱
者已多矣因思我朝崇礼前代建庙京师春秋禋享且
为之护陵寝禁樵苏圣贤名臣咸秩祀典凡以笃高山景
行之思抒望古兴怀之慕而况流传有自缣素犹新日
角珠庭冕旒秀发德容可挹英表如生其奚忍夷诸绘
事供几席珍鉴者比爰命工重加装潢自太皞伏羲氏
而下帝后图像为轴者六十有八为册者七为卷者三
卷十三 第 10a 页 WYG0497-0185c.png
先圣名贤图册五举袭以缇锦尊藏于紫禁西南之
南薰殿大学士会同领内务府王大臣等详定位置
谨其籍识次第甲乙秩然有章明诸帝玉册庙中所
陈当时宝为宗器者也今贮工部外库虑不免散轶
附藏殿之西室俾虔视焉既竣事因备纪之勒石前
荣以示帝统相承道脉斯在朕之随在尽其诚敬不
敢苟且亵越有如此图像自唐宋以下缺十之二三
溯而上之存者仅矣时久而易晦幸其存也可弗保
卷十三 第 10b 页 WYG0497-0185d.png
持使可及久欤缺者弗复追补远无徵也惧失真也以
致慎也
乾隆十四年
御制诗(并序/) 朕既藏
历代帝后名臣像于南薰殿为文以记之并成是诗
写照应非古羲轩谁所传俨兹瞻日角敬与保天全暑
雨宁侵幌薰风尚入弦睪然兴景仰筹治勉勤乾
  (臣/)等谨案
卷十三 第 11a 页 WYG0497-0186a.png
南薰殿历代帝后名臣像
御制诗恭载卷内馀不备录
武英殿西为
御书处凡
御书法帖皆于此镌刻稍北
西华门门外有下马碑石
紫禁城之西门也(宫国朝/ 史)
  (臣/)等谨案
卷十三 第 11b 页 WYG0497-0186b.png
御书处详官署门
乾清门广宇五楹中门三陛三出各九级前列金狮二
皇帝御门听政则于门下陈设
御座黼扆部院以次启事内阁面承
谕旨于此凡
召对臣工引
见庶僚俱由门之右门出入
内廷行走之大臣官员俱得由之(宫国朝/ 史)
卷十三 第 12a 页 WYG0497-0186c.png

御门听政之礼先期内阁得
旨传如各部院官至日黎明咸集俟侍卫传
旨宣入乃鱼贯以进
皇帝升座记注官由西阶升翰林科道至西阶下咸就
位立部院奏事官由东阶升尚书一人奉疏折旋而西
馀入就位西面跪奉疏者至正中北面进诣黄案前跪
恭设于案兴少退趋至左楹转入班跪奏某事毕兴少
卷十三 第 12b 页 WYG0497-0186d.png
退循东阶左降其次各班依序进奏如前仪吏部引
见各部院属官毕退内阁侍读学士二人升东阶诣案
前跪奉奏疏退降阶翰林科道暨侍卫皆退大学士学
士升自东阶以次跪
御榻之左西面北上记注官进立
御榻之右满内阁学士一人奉折本至黄案前北面跪
奏每奏一事
皇帝降旨大学士学士承
卷十三 第 13a 页 WYG0497-0187a.png
旨讫兴由东阶降记注官由西阶降
皇帝还宫皆退(会大清/ 典)
圣祖仁皇帝御制宫门听政示阁部诸臣诗 中书天
下本六官庶僚首丝纶委寄隆分职慎所守上相列天
阶喉舌筦北斗乾象方昭垂古来讵虚受轩皇置六相
姬文择四友得人邦乃昌此事谅非偶曰予既寡昧欿
谢哲后听政日不遑望道远何有启沃藉臣邻匡赞
资左右虽云际升平民物岂康阜图终贵谨始治安莫
卷十三 第 13b 页 WYG0497-0187b.png
予狃广业惟克勤励精期永久作诗一相勖敬哉庶无

乾隆十二年
御制御门诗 凌晨御内朝咨采接群彦嘉言孰予告
庶政惟尔赞稍释望雨愁未惬求治愿周公古元哲犹
坐以待旦钦哉与日深敢恃
天恩眷
乾隆十六年
卷十三 第 14a 页 WYG0497-0187c.png
御制御门日作(时闰五/月五日) 敕几咨卿尹宅俊引庶士勤
政勉居诸
家法匪今始琐禁及林苑一例无二理作所凛书义行
健玩易旨御门实旧典孜孜廑治体雨后晓气清殿阁
薰风美庶务既裁繁独对亦察迩傍午试豫游观农心
为喜闰月不闰节龙舟闹可已(近试新进士朕命以闰/月定四时为题应试者)
(有竞渡继清音之句虽诗人咏景别裁无所不可然宴/赏亟则敬勤弛故不命重陈龙舟之嬉末句并及之)
乾隆二十一年
卷十三 第 14b 页 WYG0497-0187d.png
御制御门口号 御门各部奏封章进止畴咨不厌详
一日万几宁止是要因爱礼亦存羊(本朝宫中家法日接/廷臣 行在盖无)
(间时不藉御门然后为/对敡勤政也故偶及之)
乾隆三十一年
御制御门口号 折本积黄扉明庭待指挥每因遵典
故益切慎几微绥屡心诚慰持盈意敢违如云虞榖贱
进退定何依(连岁遇稔有虑谷贱伤农者斯则无/一而可矣人之不知足有如是哉)
乾隆四十三年
卷十三 第 15a 页 WYG0497-0188a.png
御制御门日作 廿七月中简吉礼(二十七月之内几/遇 大祀躬行)
(中祀则遣官其经筵耕藉诸典例皆停止惟御门听政/及御殿视朝为勤政要务例当如常举行并服色是日)
(亦易素/服不御)御门御殿例无刋敕几以此实政系修典宁其
虚数(去/声)观却有侍仪节相预(大学士高晋入觐在京已/命回两江总督任渠以备)
(位纶扉从未得瞻御门大典恳请于/是日随班与观仪节再行起程从之)每看背本省郎难
(内阁学士奏摺本率系背诵凡记忆未熟/及清语生迹者往往遗忘讹舛视为难事)临轩降旨惟
清语(每奏一摺本毕降旨悉以清语汉大学士/中曾习清书者亦能领会诚国朝善制也)
祖由来见一端
卷十三 第 15b 页 WYG0497-0188b.png
  (臣/)等谨案节年
御门
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馀不备录
  又案会典凡恭遇斋戒之日太常寺进铜人陈于
乾清门扉左
乾清门之旁左为
内左门右为
内右门军机大臣
卷十三 第 16a 页 WYG0497-0188c.png
南书房翰林
内务府大臣官员出入亦得由之墀下东出者为
景运门西出者为
隆宗门皆五楹门各三
内左门之东
内右门之西周庐各十二楹东为文武大臣奏事待漏
之所西为侍卫房及
内务府军机处直舍皆南向其南相对周庐各五东为
卷十三 第 16b 页 WYG0497-0188d.png
宗室王公奏事待漏之所西为
内翻书房(宫国朝/ 史)
  (臣/)等谨按
内左门外
内右门外南北向各直庐皆乾隆十二年建
乾清门之内为
乾清宫
皇帝召对臣工引
卷十三 第 17a 页 WYG0497-0189a.png
见庶僚皆
御焉宫广九楹深五楹正中设
宝座左右列图史璇衡彝器殿前露台列龟鹤各二晷
影嘉量各一宝鼎四中为甬道与
乾清门相属左右丹陛南出者二东西出者各一东西
丹陛之下有文石台二上安设
社稷江山金殿(宫国朝/ 史)
  (臣/)等谨按
卷十三 第 17b 页 WYG0497-0189b.png
乾清宫顺治十二年建康熙八年重建宫内恭悬
世祖章皇帝御笔额曰正大光明
圣祖仁皇帝恭跋云
皇考世祖章皇帝御笔正大光明四字结搆苍秀超越
古今仰见
圣神文武精一执中发于挥毫之间光昭日月诚足媲
美心传朕罔不时为钦若敬摩勒石垂诸永久为
子孙万世法康熙十五年正月吉旦恭跋两楹恭
卷十三 第 18a 页 WYG0497-0189c.png
  悬
圣祖仁皇帝御书联曰表正万邦慎厥身修思永宏敷
  五典无轻民事惟难北两楹
皇上御书联云克宽克仁皇建其有极惟精惟一道积
  于厥躬
圣祖御制乾清宫读书记 二帝三王之治夐然尚矣
后之人兴于千百世之下而欲遐稽往烈以为多闻畜
德之资非载籍是赖厥道无由顾载籍极博大而道德
卷十三 第 18b 页 WYG0497-0189d.png
之浅深政理之因革小而声名度数采章文物之繁靡
弗该也靡弗悉也若徒习其文词侈其浩博而不深考
其道法之大原得诸心而致诸用古人之言皆陈迹耳
于我何与焉朕自冲龄性耽学问践阼迄今罔自暇逸
未明求衣待旦视事讲臣执经群工入奏未尝一日不
与相接既退裁决庶务披览章疏有间则书册翰墨之
外无他嗜好端居乾清宫取六经之书发而读之以求
契夫古圣人之心将以致其用而未能也又上下古今盱
卷十三 第 19a 页 WYG0497-0190a.png
衡数千载思昔人之所以致其用者而求之乎纪志表传
编年纪事之文将以考其用而知其心之所存朝斯夕
斯怡然忘倦盖浩乎其未有涯悠然其未有艾也比者
海宇乂安国家閒暇而风俗人心未能登进淳良聿臻
上理每一念之憪然于怀将以得之于心者而实致诸
用焉积晦明阅寒暑展卷吟诵神理渊穆如晤古人夫
乾为健天得一以清所贵执中而建极也自强不息以
希天逊志好学以希圣朕虽不敏讵弗勉旃
卷十三 第 19b 页 WYG0497-0190b.png

圣祖御制宝座五屏风铭 惟天聪明惟圣时宪惟臣
钦若惟民从乂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恺悌君子四
方为则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知人则哲安民则惠
皇上御制乾清宫五屏风铭(有/序) 予年十二时始解文
义每侍
皇祖于乾清宫得瞻
御座后屏风集诸经铭语即知综括治道无遗而为君
卷十三 第 20a 页 WYG0497-0190c.png
者必如是然后可谓尽君道也践阼后益用以自励思
欲衍绎诸句各为一铭而理精义博日引月长三十六
年于兹予亦六旬有一矣昔卫武公作抑戒老而自警也
予侍
圣母不宜言老而自警之意则不可无夫此集诸经语
谁不能成诵然言之易而行之难语云适百里者半九
十里苟所行不符乎所言予愧不滋甚哉 铭曰自我
民听
卷十三 第 20b 页 WYG0497-0190d.png
天以为聪自我民视
天以为明(叶/)无曰高高在上惟
命不于常奈何弗敬夙夜不遑纯佑惟休惟恤亦无疆
(天右惟/ 聪明) 粤我
列祖宪
天惟圣宅中图治敬胜义胜允兹克明佛时仔肩以似
以续惟曰欲至于万年(圣右惟/ 时宪) 予有股肱予有心膂
恤小民之依惟予与汝曰惟钦哉厥钦匪从陈善弼邪
卷十三 第 21a 页 WYG0497-0191a.png
无私则公(右惟臣/钦若) 至弱而不可胜至愚而不可欺心
焉怀保庶其从治厥𩔖有四厥数无万暑雨祁寒曰咨
曰怨思艰图易遹求厥宁用顾畏于民碞遹观厥成(右/惟)
(民从/乂) 百姓注耳目一人孩之万几凛旦明一人裁之
恶乎危于不知恶乎失于好逸恶乎损招于矜骄(右首/出庶)
(物/) 人莫不衣食也足之则宁民犹水也澄之则清使
菽粟布帛如水火亦其难矣岂可虚诩升平(右万国/咸宁)
和乐且湛君子之恺(叶/)平易近民君子之悌君子终日
卷十三 第 21b 页 WYG0497-0191b.png
乾乾体仁长人大都为为君者而言(右恺悌/君子) 譬如北
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德斯要矣为则者心诚奉之苟
失其德孰与为则戒之慎之斯焉惕息(右四方/为则) 在昔
文王即康功田功志廑惠鲜受命惟崇诘戎固要黩武
非贤以是为功失之天渊(右功崇/惟志) 曰宵衣岂诚宵衣
乎曰旰食岂诚旰食(叶/)乎即诚宵旰而心不在焉亦得
谓之真勤(叶/)乎君者臣之师乎将以督人而已固可遗
(右业广/惟勤) 为君奚难难于知人唐虞已然而况而今
卷十三 第 22a 页 WYG0497-0191c.png
(叶/)忠邪莫辩善恶纷陈猊不易察心更难谌(叶/)量材授
职各有分司广咨博访或称不知在彼则可在我则迟
蒿目焦心分忧其谁(右知人/则哲) 三代以下治世常稀其
故云何安民莫为安民若何莫如惠施惠心弗问元吉
易辞(右安民/则惠)

御制宫殿四铭(有/序) 宫殿者所以受之
祖考传之子孙建极抚辰以治四海且鸿称煌煌顾名
卷十三 第 22b 页 WYG0497-0191d.png
思义常恐羞之其视盘盂几杖日用之物不綦重乎因
读韩愈五箴有警仿其体为四铭焉 大哉至健纯粹
而精昭昭成象荡荡难名四德嬗用六位时乘静专动
直资始大生我
祖我
考奉是丹楹五福敷钖万国咸宁敢恃崇居惴惴矜矜
益慎体乾惟皇永清(右乾清/宫铭) 万物致养是曰
厚坤安贞广大配
卷十三 第 23a 页 WYG0497-0192a.png
天为元昔在
盛京
清宁正寝建极熙鸿贞符义审思媚嗣徽松茂竹苞神
罔时恫执豕酌匏广博无疆黄中正位以继以绳惟曰
欲至于万世(右坤宁/宫铭) 四德何以首元四时何以首春
仁者人也要莫大于亲亲刑寡妻以至兄弟民同胞而
物吾与皆由此施关痛痒而肫肫然其所包者广是以
孔子对门人之问不同而莫非由己之所存人尽宜勉
卷十三 第 23b 页 WYG0497-0192b.png
又何况乎为君吾用是居昭仁之殿怵然惟恐有愧乎
斯言(右昭仁/殿铭) 求全之毁吉德也辩之不已是惑也不
虞之誉凶德也居之不疑是惑也知惑不为直言其来
知惑而为谀言其滋谀滋悔生直来其亨宜已而辩汝
奚为善宜疑而居汝惑奚祛屏乎营乎其思德之所宏
(右宏德/殿铭)
  (臣/)等谨按
宫殿四铭恭绎
卷十三 第 24a 页 WYG0497-0192c.png
御制序文体制本相连属未便分析编载今谨备录于
乾清宫卷内至
宫殿各条制度仍另详后卷
圣祖御制元夜与诸王宴乾清宫诗 今夕丹帷宴联
翩集懿亲传柑宜令节行苇乐芳春香泛红螺重光摇
绛蜡新不须歌湛露明月足留人
世宗御制恭侍乾清宫诗 殿阁参差际碧天玉阶秋
色静芊绵云开北阙祥光满雨过西山霁色鲜宝座金
卷十三 第 24b 页 WYG0497-0192d.png
炉香霭霭彤墀仙掌露涓涓承颜频荷
温颜接凛惕趋跄绣扆前
皇上御制九日乾清宫侍宴恭纪诗 绣错仙枝焕彩
霞重阳侍宴佩萸华笺分
御笔亲标韵席撤
皇恩别赐瓜一德赓歌仁寿世太和景象
圣人家献诗爵跃追天保宴毕归来日未斜
  (臣/)等谨按
卷十三 第 25a 页 WYG0497-0193a.png
御制九日乾清宫侍宴诗载于乐善堂集兹恭录卷内
乾隆四年
御制新正二日召集群臣于乾清宫赋柏梁体诗朕既
首倡又成七言一章 泰交堂陛列鸳联日暖彤墀淑
景鲜祗以赓歌鸣喜起非誇宴乐沸丝弦觞浮柏叶添
吟兴笔洒琼华映绮筵更庆元正飘六出又增新瑞纪
瑶编
  (臣/)等谨按
卷十三 第 25b 页 WYG0497-0193b.png
乾清宫筵宴
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馀不备录
  又按向例元旦宴诸王于
乾清宫次日宴群臣自乾隆二十四年以后皆于上元
后一日赐群臣宴于
圆明园惟诸王仍筵宴于
乾清宫如旧仪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