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卷十六 第 1a 页 WYG1398-081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宋文纪卷十六     明 梅鼎祚 编
  苏玮生
   平贼告郊社太庙奏(孝武帝孝建元年六月平/刘义宣臧质八座奏唯告)
    (庙社不告二郊太学博士徐宏孙勃陆澄议/礼无不报始既遍告今贼已禽不应不同国)
    (子助教苏玮/生参议诏可)
   八座奏
刘义宣臧质干时犯顺滔天作戾连结淮岱谋危宗社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1398-0813b.png
质反之始戒严之日二郊庙社皆已遍陈其义宣为逆
未经同告舆驾将发丑徒冰消质既枭悬义宣禽获二
寇俱殄并宜昭告检元嘉三年讨谢晦之始并告二郊
太庙贼既平荡唯告太庙太社不告二郊礼官博议
   苏玮生议
案王制天子巡狩归假于祖祢又曾子问诸侯适天子
告于祖奠于祢命祝史告于社稷宗庙山川告用牲币
反亦如之诸侯相见反必告于祖祢乃命祝史告至于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1398-0814a.png
前所告者又云天子诸侯将出必以币帛皮圭告于祖
祢反必告至天子诸侯虽事有小大其礼略钧告出告
至理不得殊郑云出入礼同其义甚明天子出征类于
上帝推前所告者归必告至则宜告郊不复容疑元嘉
三年唯告庙社未详其义或当以礼记唯云归假祖祢
而无告庙之辞果立此义弥所未达夫礼记残缺之书
本无备体折简败字多所阙略正应推例求意不可动
必徵文天子反行告社亦无成记何故告郊独当致嫌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1398-0814b.png
但出入必告盖孝敬之心既以告归为义本非献捷之
礼今舆驾竟未出宫无容有告至之文若陈告不行之
礼则为未有前准愚谓祝史致辞以昭诚信苟其义舛
于礼自可从实而阙臣等参议以应告为允并宜用牲
告南北二郊太庙太社依旧公卿行事(而阙下当有缺/误或阙字为小)
(字注缺遂/误作大字)
  徐宏
   东平冲王祔庙议奏(孝建元年七月有司奏下/礼官议太学博士徐宏议)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1398-0814c.png
   有司奏
东平冲王年稚无后唯殇服五月虽不殇君应有主祭
而国是追赠又无其臣未详毁灵立庙为当它祔与不
辄下礼官详议
   徐宏议(诏可/)
王既无后追赠无臣殇服既竟灵便合毁记曰殇与无
后者从祖祔食又曰士大夫不得祔于诸侯祔于祖之
为士大夫者按诸侯不得祔于天子冲王则宜祔诸祖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1398-0814d.png
之庙为王者应祔长沙景王庙
  朱膺之
   章皇太后庙殷祭议(大明二年二月庚寅有司/奏皇代殷祭无事于章后)
    (庙高堂隆议魏文思后依周姜嫄庙禘祫及/徐邈荅晋宣太后殷荐旧事使礼官议正朱)
    (膺之同王燮之孙缅/议宜殷荐诏从之)
   博士孙武议
案礼记祭法设庙祧坛墠而祭之乃为亲疏多少之数
是故王立七庙远庙为祧郑云天子迁庙之主昭穆合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1398-0815a.png
藏于祧中祫乃祭之王制曰祫禘郑云祫合也合先君
之主于祖庙而祭之谓之祫三年而夏禘五年而秋祫
谓之五年再殷祭又禘大祭也春秋文公二年大事于
太庙传曰毁庙之主陈于太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
太庙传曰合族以食序以昭穆祭统曰有事于太庙则
群昭群穆咸在不失其伦今殷祠是合食太祖而序昭
穆章太后既屈于上不列正庙若迎主入太庙既不敢
配列于正序未闻于昭穆之外别立为位若徐邈议今
卷十六 第 4b 页 WYG1398-0815b.png
殷祠就别庙奉荐则乖禘祫大祭合食序昭穆之义邈
云阴室四殇不同祫就祭此亦其义也丧服小记殇与
无后从祖祔食祭法王下祭殇郑玄云祭适殇于庙之
奥谓之阴厌既从祖食于庙奥是殇有位于奥非就祭
别宫之谓今章太后庙四时飨荐虽不于孙止若太庙
禘祫独祭别宫与四时烝尝不异则非禘大祭之义又
无取于祫合食之文谓不宜与太庙同殷祭之礼高堂
隆答魏文思后依姜嫄庙禘祫又不辨祫之义而改祫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1398-0815c.png
大飨盖有由而然耳守文浅学惧乖礼衷
   博士王燮之议(通典王/奭之)
按禘小祫大礼无正文求之情例如有推寻祫之为名
虽在合食而祭典之重于此为大夫以孝飨亲尊爱同
极因殷荐太祖亦致盛祀于小庙譬有事于尊者可以
及卑故高堂隆所谓独以祫故而祭之也是以魏之文
思晋之宣后虽并不序于太庙而犹均禘于姜嫄其意
如此又徐邈所引四殇不祫就而祭之以为别飨之例
卷十六 第 5b 页 WYG1398-0815d.png
斯其證矣愚谓章皇太后庙亦宜殷荐
   太常丞孙缅议
祫祭之名义在合食守经据古孙武为详窃寻小庙之
礼肇自近魏晋之所行足为前准高堂隆以祫而祭有
附情敬徐邈引就祭四殇以證别飨孙武据殇祔于祖
谓庙有殇位寻事虽同庙而祭非合食且七庙同宫始
自后汉礼之祭殇各祔厥祖既豫祫则必异庙而祭愚
谓章庙殷荐推此可知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1398-0816a.png
   祠部郎朱膺之议
閟宫之祀高堂隆赵怡并云周人祫岁俱祫祭之魏晋
二代取则奉荐名儒达礼无相讥非不愆不忘率由旧
章愚意同王燮之孙缅议
   孝武帝诏
章皇太后追尊极号礼同七庙岂容独阙殷荐隔兹盛
祠閟宫遥祫既行有周魏晋从飨式范无替宜述附前
典以宣情敬
卷十六 第 6b 页 WYG1398-0816b.png
   王偃丧禫服议(大明二年正月有司/奏领曹郎朱膺之议)
   有司奏
故右光禄大夫王偃丧依格皇后服期心丧三年应再
周来二月晦检元嘉十九年旧事武康公主出适二十
五月心制终尽从礼即吉昔国哀再周孝建二年二月
其月末诸公主心制终则应从吉于时犹心禫素衣二
十七月乃除二事不同
   朱膺之议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1398-0816c.png
详寻礼文心丧不应有禫皇代考验已为定制元嘉季
年祸难深酷圣心天至丧纪过哀是以出适公主还同
左室即情变礼非革旧章今皇后二月晦宜依元嘉十
九年制释素即吉以文帝元嘉十五年皇太子妃祖父
右光禄大夫殷和丧变除之礼仪同皇后
   议南郊庙祠仪奏(孝建二年正月南郊有司奏/下礼官详正太学博士王祀)
    (之太常丞朱膺之并议通关并同/建平王宏谓膺之议为允诏可)
   有司奏
卷十六 第 7b 页 WYG1398-0816d.png
今月十五日南郊寻旧仪庙祠至尊亲奉以太尉亚献
南郊亲奉以太常亚献又庙祠行事之始以酒灌地送
神则不灌而郊初灌同之于庙送神又灌议仪不同于
事有疑辄下礼官详正
   王祀之议
案周礼大宗伯佐王保国以吉礼事鬼神祗禋祀昊天
则今太常是也以郊天太常亚献又周礼外宗云王后
不与则赞宗伯郑玄云后不与祭宗伯摄其事又说云
卷十六 第 8a 页 WYG1398-0817a.png
君执圭瓒祼尸大宗伯执璋瓒亚献中代以来后不庙
祭则应依礼大宗伯摄亚献也而今以太尉亚献郑注
礼月令云三王右司马无太尉太尉秦官也盖世代弥
久宗庙崇敬摄后事重故以上公亚献又议履时之思
情深于霜露室户之感有怀于容声不知神之所在求
之不以一处郑注仪礼有司云天子诸侯祭于祊而绎
绎又祭也今庙祠阙送神之祼将移祭于祊绎明在于
留神未得而杀礼郊庙祭殊故灌送有异
卷十六 第 8b 页 WYG1398-0817b.png
   朱膺之议
案周礼大宗伯使掌典礼以事神为上职总祭祀而昊
天为首今太常即宗伯也又袁山松汉百官志云郊祀
之事太尉掌亚献光禄掌三献太常每祭祀先奏其礼
仪及行事掌赞天子无掌献事如仪志汉亚献之事专
由上可不由秩宗贵官也今宗庙太尉亚献光禄三献
则汉仪也又贺循制太尉由东南道升坛明此官必预
郊祭古礼虽由宗伯然世有因革上司亚献汉仪所行
卷十六 第 9a 页 WYG1398-0817c.png
愚谓郊祀礼重宜同宗庙且太常既掌赞天子事不容
兼又寻灌事礼记曰祭求诸阴阳之义也殷人先求诸
阳乐三阕然后迎牲则殷人后灌也周人先求诸阴灌
用鬯达于渊泉既灌然后迎牲则周人先灌也此谓庙
祭非谓郊祠案周礼天官凡祭祀赞王祼将之事郑注
云祼者灌也唯人道宗庙有灌天地大神至尊不灌而
郊未始有灌于礼未详渊儒注义炳然明审谓今之有
灌相承为失则宜无灌
卷十六 第 9b 页 WYG1398-0817d.png
  周景远
   殷祭议(孝建元年十二月有司奏依旧今元年/十月是殷祠之月领曹郎范泰参议依)
    (永初三年例须再周之外殷祭寻祭再周来/二年三月若以四月殷则犹在禫内下礼官)
    (议正国子助教苏玮生太学博士徐宏太常/丞朱膺之并议郎中周景远参议以宏膺之)
    (议为允/诏可)
   苏玮生议
案礼三年丧毕然后祫于太祖又云三年不祭唯天地
社稷越绋行事且不禫即祭见讥春秋求之古礼丧服
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1398-0818a.png
未终固无祼享之义自汉文以来一从权制宗庙朝聘
莫不皆吉虽祥禫空存无綅缟之变烝尝荐祀不异平
日殷祠礼既弗殊岂独以心忧为碍
   徐宏议
三年之丧虽从权制再祥周变犹服缟素未为纯吉无
容以祭谓来四月未宜便殷十月则允
   朱膺之议
虞礼云中月而禫是月也吉祭犹未配谓二十七月既
卷十六 第 10b 页 WYG1398-0818b.png
禫祭当四时之祭日则未以其妃配哀未忘也推此而
言未禫不得祭也又春秋闵公二年吉禘于庄公郑玄
云闵公心惧于难务自尊成以厌其祸凡二十二月而
除丧又不禫云又不禫明禫内不得禘也案王肃等言
于魏朝云今权宜存古礼俟毕三年旧说三年丧毕遇
禘则禘遇袷则祫郑玄云禘以孟夏祫以孟秋今相承
用十月如宏所上公羊之文如为有疑亦以鲁闵设服
因言丧之纪制尔何必全许素冠可吉禘纵公羊异说
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1398-0818c.png
官以礼为正亦求量宜
   周景远参议
永初三年九月十日奏傅亮议权制即吉御世宜尔宗
庙大礼宜依古典则是皇宋开代成准谓博士徐宏太
常丞朱膺之议用来年十月殷祠为允
   殷祭用孟秋议(宋殷祭皆即吉乃行大明七年/有司奏四月应殷祠若事中未)
    (得为得用孟秋与不领军长史周景远/议参议据礼有证谓用孟秋为允诏可)
案礼记云天子祫禘祫尝祫烝依如礼文则夏秋冬三
卷十六 第 11b 页 WYG1398-0818d.png
时皆殷不唯用冬夏也晋义熙初仆射孔安国启议自
泰和四年相承殷祭皆用冬夏安国又启永和十年至
今五十馀年用三十月辄殷祠博士徐乾据礼难安国
乾又引晋咸康六年七月殷祠是不专用冬夏于时晋
朝虽不从乾议然乾据礼及咸康故事安国何以夺之
今若来四月未得殷祠迁用孟秋于礼无违
  徐爰(字长玉南琅邪开阳人本名瑗初为晋琅邪/王大司马府中典军入宋历除太中大夫徙)
   (交州还为南济阴/太守中散大夫)
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1398-0819a.png
   禦敌议(爰孝建初补尚书水部郎转殿/中郎兼右丞三年魏人寇边议)
诏旨敌犯边塞水陆辽远孤城危棘复不可置臣以戎
狄猖狂狡焉滋广列卒拟候伺觇閒隙不劳大举终莫
永宁然连于千里费固巨万而中兴造创资储未积是以
齐斧徘徊朔气稽扫今皇运洪休灵威遐慑蠢尔遗烬
惧在诛剪思肆蜂虿以表有馀虽不敢深入济沛或能
草窃边塞羽林鞭长太仓遥阻救援之日势不相及且
当使缘边诸戍练卒严城凡诸督统聚粮蓄田筹计资
卷十六 第 12b 页 WYG1398-0819b.png
力足相抗拟小镇告警大督电赴坞壁邀断州郡犄角
傥有自送可使匹马不反诏旨胡骑倏忽抄暴无渐出
耕见虏野粒资寇比及少年军实无拟江东根本不可
俱竭宜立何方可以相赡臣以为方镇所资寔宜且田
且守若使坚壁而春垦辍耕清野而秋登莫拟私无生
业公成虚罄远引根本二三非宜救之之术唯在尽力
防卫来必拒战去则邀蹑据险保隘易为首尾胡马既
退则民丰廪实比及三载可以长驱诏旨贼之所向本
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1398-0819c.png
无前谋兵之所进亦无定所比岁戎戍仓库多虚先事
聚众则消费粮粟敌至仓卒又无以相应臣以为推锋
前讨大须资力据本应末不俟多众今寇无倾国豕突
列城势足唇齿养卒得勇所任得才临事而惧应机无
失岂烦空聚兵众以待未然诏旨戎狄贪婪唯利是规
不挫凶图奸志岁结臣以为不击则必侵掠不已则民
失农桑农桑不收则王戍不立为立之方击之为要诏
旨若令边地岁惊公私失业经费困于遥输远图决无
卷十六 第 13b 页 WYG1398-0819d.png
遂事寝弊赞略逆应有方臣以为威虏之方在于积粟
塞下若使边民失业列镇寡储非唯无以远图亦不能
制其侵抄今当使小戍制其始寇大镇赴其入境一被
毒手便自吹齑鸟逝矣
   皇子出后告庙议(孝建三年五月诏以第四皇/子出绍江夏王太子睿为后)
    (有司奏皇子出后检未有告庙先例辄勒二/学礼官议正应告与不告者为告几室太学)
    (博士傅休太常丞庾亮之祠部朱膺之兼右/丞殿中郎徐爰并议参议以爰为允诏可)
   傅休议
卷十六 第 14a 页 WYG1398-0820a.png
礼无皇子出后告庙明文晋太康四年封北海王实绍
广汉殇王后告于太庙汉初帝各异庙故告不必同自
汉明帝以来乃共堂各室魏晋依之今既共堂若独告
一室而阙诸室则于情未妥
   庾亮之议
案礼大事则告祖祢小事则特告祢今皇子出嗣宜告
祢庙
   祠部朱膺之议
卷十六 第 14b 页 WYG1398-0820b.png
有事告庙盖国之常典今皇子出绍事非常均愚以为
宜告贺循云古礼异庙唯谒一室是也既皆共庙而阙
于诸帝于情未安谓循言为允宜在皆告
   徐爰议
国之大事必告祖祢皇子出嗣不得谓小昔第五皇子
承统庐陵备告七庙
   继体告庙临轩议(大明元年诏以前太子步兵/校尉祗男歆绍南丰王朗有)
    (司奏朗先嗣营阳告庙临轩检继体为旧不/告庙临轩下礼官议正太学博士王燮之祠)
卷十六 第 15a 页 WYG1398-0820c.png
    (部郎朱膺之殿中郎徐爰并议爰同/燮之参详爰议为允诏可王燮之议)
   王燮之议
南丰昔别开土宇以绍营阳义同始封故有临轩告庙
之礼今歆奉诏出嗣则成继体先爵犹存事是传袭不
应告庙临轩
   朱膺之议
南丰王嗣爵封已绝圣恩垂矜特诏继茅土复申义同
始封为之告庙临轩
卷十六 第 15b 页 WYG1398-0820d.png
   徐爰议
营阳继体皇基身亡封绝恩诏追封锡以一城既始启
建茅土故宜临轩告庙今歆继后南丰彼此俱为列国
长沙南丰自应各告其祖岂关太庙事非始封不合临

   立南郊位议(大明三年尚书右丞徐爰奏乃立/郊兆于秣陵牛头山西正在宫之)
    (午/地)
郊祀之位远古蔑闻礼记燔柴于太坛祭天也兆于南
卷十六 第 16a 页 WYG1398-0821a.png
郊就阳位也汉初甘泉河东禋埋易位终亦徙于长安
南北光武绍祚定二郊洛阳南北晋氏过江悉在北及
郊兆之议纷然不一又南出道狭未议开辟遂于东南
已地创立丘坛皇宋受命因而弗改且居民之中非邑
外之谓今圣图重造旧章毕新南驿开途阳路修远谓
宜移郊正午以定天位
   曹虔季立世子议(大明四年有司奏陈留国王/曹虔季长兄虔嗣早卒季袭)
    (封之后生子铣以继虔嗣今依例应拜世子/未详应以铣为世子为应立次子锴太学博)
卷十六 第 16b 页 WYG1398-0821b.png
    (士王温之江长议并应以铣为正嗣太常陆/澄议立锴右丞徐爰议铣宜还为虔季世子)
    (诏如/爰议)
礼后大宗以其不可乏祀诸侯世及春秋成义虔嗣承
家传爵身为国王虽薨没无子犹列昭穆立后之日便
应即纂国统于时既无承继虔季以次袭绍虔嗣既列
庙飨故自与出数而迁岂容烝尝无阙横取他子为嗣
为人胤嗣又应恭祀先父案礼文公子不得祢诸侯虔
嗣无缘降庙既寝铣本长息宜还为虔季世子
卷十六 第 17a 页 WYG1398-0821c.png
   安陆夫人庙祭议(大明四年有司奏安陆国士/虽建而奠酹之所未及营立)
    (四时荐飨故祔江夏之庙宣王所生夫人当/应祠不太学博士傅郁议应废祭右丞徐爰)
    (议合列祀二议不同参/议以爰议为允诏可)
按礼慈母妾母不代祭郑玄注以其非正故传曰子祭
孙止又云为慈母后者为祖庶母可也注称缘为慈母
后之义父妾无子亦可命已庶子为之后也考寻斯义
父母妾之祭不必唯子江夏宣王太子体自元宰道戚
之胤遭时不幸圣上矜悼降出皇爱嗣承徽绪光启大
卷十六 第 17b 页 WYG1398-0821d.png
蕃属国为祖始王夫人载育明懿则一国之正上无所
厌哀敬得申既未获祔享江夏又不从祭安陆即事求
情愚以为宜依祖母有为后之义谓合列祀于庙
   宣贵妃庙祭议(大明七年三月有司奏太学博/士虞和左丞徐爰并议大体不)
    (异诏/可)
   有司奏
新安王服宣贵妃齐衰期十一月练十三月缟十五月
祥心丧三年未详宣贵妃祔庙应在何时入庙之日当
卷十六 第 18a 页 WYG1398-0822a.png
先有祔但入新庙而已若在大祥及禫中入庙者遇四
时便祭不新安王在心制中得亲奉祭不
   虞和议
春秋传云祔而作主烝尝禘于庙尝为吉祭之名大祥
及禫未得入庙应在禫除之后也新安王心丧之内若
遇时节便应吉祭于庙亲奉亦在无嫌祔之为言以后
亡者祔于先庙也小记云诸侯不得祔于天子今贵妃
爵视诸侯居然不得祔于先后又别考新宫无所宜祔
卷十六 第 18b 页 WYG1398-0822b.png
且卒哭之后益无祔理
   徐爰议
礼有损益古今异仪虽云卒哭而祔祔而作主时之诸
侯皆禫终入庙且麻衣縓缘革服于元嘉苫绖变除申
情于皇宋况宣贵妃诞育睿蕃葬加殊礼灵筵庐位皆
主之哲王考宫创祀不得关之朝廷谓禫除之后宜亲
执奠爵之礼若有故三卿行事贵妃上厌皇姑下绝列
国无所应祔
卷十六 第 19a 页 WYG1398-0822c.png
   同前(杜氏通典云大明七年诏立宣贵妃庙其祀/礼王亲执奠爵有故三卿行事有司又奏左)
    (丞徐爰议诏可/ 有司奏同前)
礼有损益古今异仪春秋传虽云卒哭而祔祔而作主
代之诸侯皆禫终入庙且麻衣縓缘革服于元嘉苫绖
变除申行诸皇宋况宣贵妃诞育献蕃葬加殊礼灵筵
庐位皆主之哲圣考宫创祀不复问之朝廷谓禫除之
后宜亲执奠爵若有故三卿行事
   晋陵孝王祭议奏(大明七年十一月有司奏晋/陵国刺孝王庙依庐陵平王)
卷十六 第 19b 页 WYG1398-0822d.png
    (等国例一岁五祭二国以王三卿生祭应同/有服之例与不博士颜僧道太常丞庾蔚之)
    (兼左丞徐爰并议参/议以爰为允诏可)
   颜僧道议
礼记云所祭者亡服则不祭今晋陵王于衡阳小功宜
依二国同废
   庾蔚之议
缌不祭者据主为言也晋陵虽未有嗣宜依有嗣致服
依阙祭之限衡阳为族伯缌麻则应祭三月
卷十六 第 20a 页 WYG1398-0823a.png
   徐爰议
嗣王未立将来承胤未知疏近岂宜空计服属以亏祭

   齐敬王子羽庙祭议(大明八年正月有司奏故/齐敬王子羽将来立后未)
    (详便应作主立庙为须有后之日未立庙者/为于何处祭祀游击将军徐爰议通关博议)
    (以爰议为允令复立庙庙成作主依晋陵王/近例先暂祔卢陵考献王庙祭竟神主即还)
    (新庙未立后之前/常使国上卿主祭)
国无后于制除罢始封之君寔存承嗣皇子追赠则为
卷十六 第 20b 页 WYG1398-0823b.png
始祖臣不殇君事著前准岂容虚阙烝尝以俟有后谓
立庙作主三卿主祭依旧
   修宋史表(先是元嘉中使著作郎何承天草创/国史世祖初使奉朝请山谦之南台)
    (御史苏宝生踵成之孝建六年又以爰领著/作郎终其业爰虽因前作专为一家之书上)
    (请付外详议于是江夏王义恭三十六人同/爰议以义熙为断巴陵王休若尚书金部郎)
    (檀道鸾谓宜以元兴三年为始太学博士/虞和谓宜以开国为宋公元年世祖诏报)
臣闻虞史炳图原光被之美夏载昭策先随山之勤天
飞虽王德所至终陟固有资田跃神宗始于俾乂上日
卷十六 第 21a 页 WYG1398-0823c.png
兆于纳揆其在殷颂长发玄王受命作周寔唯雍伯考
行之盛则振古之弘轨降逮二汉亦同兹义基帝创乎
丰郊绍祚本于昆邑魏以武命国志晋以宣启阳秋明
黄初非更姓之本太始为造物之末又近代之令准式
远之鸿规典谟缅邈纪传成准善恶具书成败毕记然
馀分紫色滔天泯夏亲所芟夷而不序于始传涉圣卓
绍烟起云腾非所诛灭而显冠乎首述岂不以事先归
之前录功偕著之后撰伏惟皇宋承金行之浇季钟经
卷十六 第 21b 页 WYG1398-0823d.png
纶之屯极𢹬玄光以凤翔秉神符而龙举劋定鲸鲵天
人伫属晋禄数终上帝临宋便应奄膺纮宇对越神工
而恭服勤于三分让德迈于不嗣其为巍巍荡荡赫赫
明明历观逖闻莫或斯等宜依衔书改文登舟变号起
元义熙为王业之始载序宣力为功臣之断其伪玄篡
窃同于新莽虽灵武克殄自详之晋录及犯命干纪受
戮霸朝虽揖禅之前皆著之宋策国典体大方垂不朽
请外详议伏须遵承
卷十六 第 22a 页 WYG1398-0824a.png
   孝武帝诏报
项籍圣公编录二汉前史已有成例桓玄传宜在宋典
馀如爰议
   食箴(北堂/书钞)
民之初生有生有食资生顺性甘是黍稷炎皇俶载后
弃茂植一日三饱圣贤通执五榖既翳五味亦宜洁㸑
丰盛滋芬美腴奉君养亲靡不加精安体润气调神畅

卷十六 第 22b 页 WYG1398-0824b.png
   又箴
衣服称诚饮食日欢击钟而举无使日旰
  庾蔚之
   鄱阳哀王祥除议(大明元年二月有司又奏太/常鄱阳哀王去年闰三月十)
    (八日薨今为何月末祥除下礼官议正博士/傅休太常丞庾蔚之并议通闰并同蔚之三)
    (月末/祥)
   博士傅休议(通典作/孙休)
寻正礼丧遇闰月数者数闰岁数者没闰闰在期内故
卷十六 第 23a 页 WYG1398-0824c.png
也鄱阳哀王去年闰三月薨月次节物则定是四月之
分应以今年四月末为祥晋元明二帝并以闰二月崩
以闰后月祥先代成准则是今比
   太常丞庾蔚之议
礼正月存亲故有忌日之感四时既已变人情亦已衰
故有二祥之杀是以祥忌皆以同月为义而闰亡者明
年必无其月不可以无其月而不祥忌故必宜用闰所
附之月闰月附正公羊明议故班固以闰九月为后九
卷十六 第 23b 页 WYG1398-0824d.png
月月名既不殊天时亦不异若用闰之后月则春夏永
革节候亦舛设有人以闰腊月亡者若用闰后月为祥
忌则祥忌应在后年正月祥涉三载既失周期之议冬
亡而春忌又乖致感之本譬人年末三十日亡明年末
月小若以去年二十九日亲尚存则应用后年正朝为
忌此必不然则闰亡可知也通闰并用闰附于正而正
不假闰得周便祥何待于闰且祥忌异月亦非礼意(通/闰)
(并用以下/通典补)
卷十六 第 24a 页 WYG1398-0825a.png
   国子母除太夫人议(孝武帝孝建三年有司奏/云杜国解称国子檀和之)
    (所生亲王求除太夫人检无国子除太夫人/例法又无科下礼官议博士孙豁之太常丞)
    (庾蔚之祠部郎中朱膺之议/上参议以蔚之为允诏可)
   博士孙豁之议
春秋母以子贵王虽为妾是和之所生案五等之例郑
伯许男同号夫人国子体例王合如国所生
   庾蔚之议
母以子贵虽春秋明义古今异制因革不同自顷代以
卷十六 第 24b 页 WYG1398-0825b.png
来所生蒙荣唯有诸王既是王者之嫔御故宜见尊于
蕃国若功高勋重列为公侯亦有拜太夫人之礼凡此
皆朝恩曲降非国之所求子男妾母未有前比
   朱膺之议
子不得爵父母而春秋有母以子贵当为传国君母本
先公嫔媵所因藉有由故也始封之身所不得同若殊
绩重勋恩所特锡时或有之不由司存所议
   太子献妃服废烝祠议(大明五年十月有司奏/今月八日烝祠二庙公)
卷十六 第 25a 页 WYG1398-0825c.png
    (卿行事有皇太子献妃服前太常丞庾蔚之/博士司马兴之领军长史周景远右丞徐爰)
    (并议寻蔚之等议指归不殊阙烝/为允过卒哭祔一依常典诏可)
   庾蔚之议
礼所以有丧废祭由祭必有乐皇太子以元嫡之重故
主上服妃不以尊降既正服大功愚谓不应祭有故三
公行事是得祭之辰非今之比卿卒犹不绎况于太子
妃乎
   司马兴之议
卷十六 第 25b 页 WYG1398-0825d.png
夫缌则不祭礼之大经卿卒不绎春秋明义又寻魏代
平原公主薨高堂隆议不应三月废祠而犹云殡葬之
间权废事改吉芬馥享祠寻此语意非使有司此无服
之丧尚以未葬为废况皇太子妃及大功未祔者邪上
寻礼文下准前代不得烝祠
   周景远议
案礼缌不祭大功废祠理不俟言今皇太子故妃既未
山茔未从权制则应依礼废烝尝至尊以大功之服于
卷十六 第 26a 页 WYG1398-0826a.png
礼不得亲奉非有故之谓亦不使公卿行事
   徐爰议
礼缌不祭盖惟通议大夫以尊贵降绝及其有服不容
复异祭统云君有故使人可者谓于礼应祭君不得齐
祭不可阙故使臣下摄奉不谓君不应祭有司行事也
晋咸宁四年景献皇后崩晋武帝伯母宗庙废一时之
祀虽名号尊崇粗可依准今太子妃至尊正服大功非
有故之比既未山茔谓烝祠宜废
卷十六 第 26b 页 WYG1398-0826b.png
   晋陵王子云临祭议(大明六年十月有司奏故/晋陵孝王子云未有嗣安)
    (庙后三日国臣从权制除朔望周忌应还临/与不祭之日谁为主太常丞庾蔚之议左丞)
    (徐爰参议蔚/之为允诏可)
既葬三日国臣从权制除而释灵筵犹存朔望及期忌
诸臣宜还临哭变服衣[巾*夹]使上卿主祭王既未有后又
无三年服者期亲服除之而国尚存便宜立庙为国之
始祖服除之日神主暂祔食祖庙诸王不得祖天子宜
祔从祖国庙还居新庙之室未有嗣之前四时飨荐常
卷十六 第 27a 页 WYG1398-0826c.png
使上卿主之
   校猎荐二庙议(大明七年二月有司奏銮舆巡/蒐江左讲武校猎获肉先荐太)
    (庙章太后庙并设醢酒公卿行事及献妃阴/室室长行事太学博士虞和议荐庙未有先)
    (准兼太常丞庾蔚之议荐庙/为允参议大同蔚之诏可)
   虞和议
检周礼四时讲武献牲各有所施振旅春蒐则以祭社
苃舍夏苗则以享礿治兵秋狝则以祀方大阅冬狩则
以享烝案汉祭祀志唯立秋之日白郊事毕始扬威武
卷十六 第 27b 页 WYG1398-0826d.png
名曰貙刘乘舆入囿躬执弩以射牲以鹿麑太宰令谒
者各一人载获车驰送陵庙然则春田荐庙未有先准
   庾蔚之议
和所言是蒐狩不失其时此礼久废今时和表晏讲武
教人又虔供乾豆先荐二庙礼情俱允社主土神司空
土官故祭社使司空行事太庙宜使上公
   参议
蒐狩之礼四时异议礼有损益时代不同今既无复四
卷十六 第 28a 页 WYG1398-0827a.png
方之祭三杀之仪旷废未久禽获牲物面伤剪毛未成
禽不献太宰令谒者择上杀奉送先荐庙社二庙依旧
以太尉行事
   四孤议(魏时田琼王朗等并有/四孤论至宋庾蔚之议)
四孤之父母是事碍不得存养其子其不欲子之活推
父母之情岂不欲与人为后而苟使其子不存耶如此
则与父命后人亦何异既为人后何不戴其姓神不歆
非类盖舍已族而取他族为后若已族无所取后而养
卷十六 第 28b 页 WYG1398-0827b.png
他子者生得养已之老死得奉其先祀神有灵化岂不
加其功乎唯所养之父自有后而本绝嗣者便当应还
本其宗祀服所养父母依继父齐衰周若二家俱无后
则宜停所养家依为人后服其本亲例降一等有子以
后其父未有后之间别立室以祭祀是也
  王燮之
   皇太后出行副车议(大明元年有司奏皇太后/出行副车未有定数下礼)
    (官议正博士王燮之议应/十二乘通关为允诏可)
卷十六 第 29a 页 WYG1398-0827c.png
周礼后六服五路之数悉与王同则副车之制不应独
异又记云古者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
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
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下之外治郑注云后象
王立六宫而居之亦正寝一燕寝五推所立每与王同
礼无降亦明矣皇太后既礼均至极弥不应殊谓并应
同十二乘
   陈皇太妃哀服议(泰豫元年后废帝崇所生母/陈贵妃为皇太妃位亚尊极)
卷十六 第 29b 页 WYG1398-0827d.png
    (未详国亲举哀格当一同皇太后为有降异/又于本亲期以下当犹服与不前曹郎王燮)
    (之兼太常丞司马燮之议参议以燮之议为/允太妃于国亲无服故宜缘情为诸王公主)
    (于至尊是期服者及其太妃/王妃三夫人九嫔各举哀)
案丧服传妾服君之党得与女君同如此皇太妃服宗
与太后无异但太后既以尊降无服太妃仪不应殊故悉
不服也计本情举哀其礼不异又礼诸侯绝期皇太后
虽云不居尊极又容轻于诸侯谓本亲期以下一无所
服有惨自宜举哀亲疏二仪准之太后
卷十六 第 30a 页 WYG1398-0828a.png
   司马燮之议
礼妾服君之庶子及女君之党皆谓大夫士耳妾名虽
总而班有贵贱三夫人九嫔位视公卿大夫犹有贵妾
而况天子诸侯之妾为他妾之子无服既不服他妾之
子岂容服君及女君馀亲况皇太后妃贵亚相极礼绝
群后崇辉盛典有踰东储尚不服期太妃岂容有异若
本亲有惨举哀之仪宜仰则太后
  王昊之
卷十六 第 30b 页 WYG1398-0828b.png
   与琅琊太守许诚言书
贵郡临沂县其沙村逆鳞鱼可调药物
  孙武
   侯伯子男次息为世子议(大明二年有司奏凡/侯伯子男世子丧无)
    (嗣求进次息为世子检无其例下礼官议博/士孙武傅郁曹郎诸葛雅之并议参议为允)
    (诏/可)
案晋济北侯荀勖长子连卒以次子辑拜世子先代成
准宜今为例
卷十六 第 31a 页 WYG1398-0828c.png
  傅郁议
礼记微子立衍商礼斯行仲子舍孙姬典攸贬历代遵
循靡替于旧今胙土之君在而世子卒厥嗣未育非孙
之谓愚以为次子有子自宜绍为世孙若其未也无容
远搜轻属承纲继体传之有由父在子立允称情典
   诸葛雅之议
案春秋传云世子死有母弟则弟无则立长年均择贤
义均则卜古之制也今长子早卒无嗣进立次息以为
卷十六 第 31b 页 WYG1398-0828d.png
世子取诸左氏理义无违又孙武所据晋济北侯荀勖
长子卒立次子亦近代成例依文采比窃所允安谓宜
开许以为永制
  傅郁
   太子亲祠与宫中有故不举祭议奏(大明三年/六月有司)
    (奏下礼官议正太学博士司马兴之博士/傅郁二义不同尚书参议郁议为允诏可)
   有司奏
来七月十五日当祠太庙章皇太后庙舆驾亲奉而乘
卷十六 第 32a 页 WYG1398-0829a.png
舆辞庙亲戎太子合亲祠与不且今月二十四日第八
皇女夭案礼宫中有故三月不举祭皇太子入住上宫
于事有疑下礼官详正
   司马兴之议
窃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皇太子有抚军之道而无专
御之义戎既如之祀亦宜然案祭统夫祭之道孙为王
父尸又云祭有昭穆所以别父子太子监国虽不摄至
于宗庙则昭穆寔存谓事不可乱又云有故则使人准
卷十六 第 32b 页 WYG1398-0829b.png
此二三太子无奉祀之道又皇女夭札则寔同宫一体
之哀礼不得异设今得祀令犹无亲奉之义
   傅郁议
案春秋太子奉社稷之粢盛长子主器出可守宗庙以
为祭主易传明文监国之重居然亲祭皇女夭札时既
同宫三月废祭于礼宜停
  荀万秋
   籍田仪注奏(大明四年正月尚/书左丞荀万秋奏)
卷十六 第 33a 页 WYG1398-0829c.png
籍田仪注皇帝冠通天冠朱纮青介帻衣青纱袌侍中
陪乘奉车郎秉辔按汉舆服志曰通天冠乘舆常服也
若斯岂可以常服降千亩邪礼记曰昔者天子为籍千
亩冕而朱纮躬秉耜耒郑玄注周官司服异服同冕尊
故也时服虽变冕制不改又潘岳籍田赋云常伯陪乘
太仆秉辔推此舆驾籍田宜冠冕璪十二瑬朱纮黑介
帻衣青纱袌常伯陪乘太仆秉辔宜改仪注一遵二礼
以为定仪
卷十六 第 33b 页 WYG1398-0829d.png
   永阳侯傍亲殇服议(大明五年有司奏永阳县/侯刘叔子夭丧年始四岁)
    (傍亲服制有疑太学博士虞和领军长史周/景远司马朱膺之前太常丞庾蔚之等议并)
    (云宜同成人之服东平冲王服殇寔由追赠/异于已受茅土博士司马兴之议应同东平)
    (殇服左丞苟万秋等/参议诏景远议为允)
南面君国继体成家虽则佩觿未关成人得君父名也
不容服殇故云臣不殇君子不殇父推此则知傍亲故
依殇制东平冲王已经前议若外仕朝列则为大成故
鄱阳哀王追赠太常亲戚不降愚谓下殇以上身居封
卷十六 第 34a 页 WYG1398-0830a.png
爵宜同成人年在无服之殇以登官为断今永阳国臣
自应全服至于旁亲宜从殇礼
  司马兴之
   皇太子妃服作鼓乐议(大明五年闰月有司奏/皇太子妃薨至尊皇后)
    (并服大功九月皇太后小功五月未详二御/何当得作鼓吹及乐博士司马兴之议徐爰)
    (参议皇太子期服内/不合作鼓吹及乐)
案礼齐衰大功之丧三月不从政今临轩拜授则人君
之大典今古既异赊促不同愚谓皇太子妃祔庙之后
卷十六 第 34b 页 WYG1398-0830b.png
便可临轩作乐及鼓吹
   右丞徐爰议
皇太子妃虽未山茔临轩拜官旧不为碍樟棺在殡应
县而不作祔后三御乐宜使学官拟礼上
   兴之又议
案礼大功至则辟琴瑟诚无自奏之理但王者体大理
绝凡庶故汉文既葬悉皆复吉唯县而不乐以此表哀
今准其轻重侔其隆杀则下流大功不容撤乐终服夫
卷十六 第 35a 页 WYG1398-0830c.png
金石宾飨之礼箫管警涂之卫寔人君之盛典当阳之
威饰固亦不可久废于朝又礼无天王服嫡妇之文直
后学推贵嫡之义耳既已制服成月虚悬终窆亦足以
甄崇冢正标明礼归矣
   明堂飨祀牛数议(大明五年九月有司奏南郊/祭用三牛庙四时祠六室用)
    (二牛明堂肇建祠五帝太祖文皇帝配未详/用几牛太学博士司马兴之虞和祠部郎颜)
    (奂并/议)
案郑玄注礼记大传称孝经郊祀后稷以配天配灵威
卷十六 第 35b 页 WYG1398-0830d.png
仰也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配五帝也夫五帝司
方位殊功一牲牢之用理无差降太祖文皇帝躬成天
地则道兼覆载左右群生则化洽四气祖宗之称不足
彰无穷之美金石之音未能播勋烈之盛故明堂聿修
圣心所以昭玄极汎配宗庙先儒所以得礼情愚管所
见谓宜用六牛
   虞和议
祀帝之名虽五而所生之实常一五德之帝迭有休王
卷十六 第 36a 页 WYG1398-0831a.png
各有所司故有五室宗祀所主要随其王而飨焉主一
配一合用二牛
   颜奂议
祀之为义并五帝以为言帝虽云五牲牢之用谓不应
过郊祭庙祀宜用二牛
   国子母除太夫人议(大明十二年有司奏兴平/国解称国子袁悯孙母王)
    (氏应除太夫人检无国母称太夫人例下礼/官议正太学博士司马兴之议程彦参议以)
    (兴之为/允诏可)
卷十六 第 36b 页 WYG1398-0831b.png
案礼下国卿大夫之妻皆命天子以斯而推则子男之
母不容独异
   程彦议
五等虽差而承家事等公侯之母崇号得从子男于亲
尊秩宜显故春秋之义母以子贵固知从子尊于国均
也彦参议以兴之议为允除王氏为兴平县开国子太
夫人
  丘景先
卷十六 第 37a 页 WYG1398-0831c.png
   祭霍山议(大明七年有司奏奠祭霍山未审应/奉使何官用何牲馔进奠之日又用)
    (何器殿中郎丘/景先议诏可)
修祀川岳道光列代差秩圭璋义昭联册但业旷中叶
仪漏典文寻姬典事继宗伯汉载持节侍祠血祭霾沈
经垂明范酒脯牢具悉有详例又名山著圭币之异大
冢有尝禾之加山海祠霍山以太牢告玉此准酌记传
其可言者也今皇风缅畼辉祀通岳愚谓宜使以太常
持节牲以太牢之具羞用酒脯时榖礼以赤璋纁币又
卷十六 第 37b 页 WYG1398-0831d.png
鬯人之职凡山川四方用脤则盛酒当以蠡杯其馀器
用无所取说按郊望山渎以质表诚器用陶匏籍以茅
席近可依准山川以兆宜为坛域参议景先议为允令以
兼太常持节奉使牲用太牢加以璋币器用陶匏时不
复用脤宜同郊祀以爵献凡有馔种数一依社祭为

  虞和(会稽馀姚人位中书郎廷尉/入齐 杜氏通典和音苏)
   宣贵妃立庙议(大明七年三月有司奏故宣贵/妃加殊礼未详应立庙与不太)
卷十六 第 38a 页 WYG1398-0832a.png
    (学博士虞和左丞徐爰/并议参详为允诏可)
曲礼云天子有后有夫人檀弓云舜葬苍梧三妃未之从
昏议云后立六宫有三夫人然则三妃即三夫人也后
之有三妃犹天子之有三公也按周礼三公八命诸侯
七命三公既尊于列国诸侯三妃亦贵于庶邦夫人据
春秋传仲子非鲁惠公之元嫡尚得考彼别宫今贵妃
盖天秩之崇班礼应创立新庙
   尚书左丞徐爰议
卷十六 第 38b 页 WYG1398-0832b.png
宣贵妃既加殊命礼绝五宫考之古典显有成据庙堂
克构宜选将作大匠卿
   昭太后祔庙议(泰始二年正月孝武昭太后崩/有司奏制义服祔庙下礼官详)
    (议博士王略太常丞虞愿议时太宗宣太后/已祔章太后庙长兼仪曹郎虞和复议参详)
    (和议为/允诏可)
   有司奏
晋太元中始正太后尊号徐邈议庙制自是以来著为
通典今昭皇太后于至尊无亲正特制义服祔庙之礼
卷十六 第 39a 页 WYG1398-0832c.png
宜下礼官详议
   王略虞愿议
正名存义有国之徽典臣子一例史传之明文今昭皇
太后正位母仪尊号允著祔庙之礼宜备彝则母以子
贵事炳圣文孝武之祀既百代不毁则昭后之祔无缘
有亏愚谓神主应入章后庙又宜依晋元皇帝之于悯
帝安帝之于永安后祭祀之日不亲执觞爵使有司行

卷十六 第 39b 页 WYG1398-0832d.png
   虞和议
春秋之义庶母虽名同崇号而实异正嫡是以犹考别
宫而公子主其事今昭皇太后既非所生益无亲奉之
理周礼宗伯职云若王不与祭则摄位然则宜使有司
行其礼事又妇人无常秩各以夫氏为定夫亡以子为次
昭皇太后即正位在前宣太后追尊在后以从序而言
宜跻新祢于上
   太子纳昏礼议(泰始五年十一月有司奏下礼/官裴昭明孙诜虞和并议参详)
卷十六 第 40a 页 WYG1398-0833a.png
    (和议为/允诏可)
   有司奏
按晋江左以来太子昏纳徵礼用玉一虎皮二未详何
所准况或者虎取其威猛有彬炳玉以象德而有润栗
圭璋既玉之美者豹皮义兼炳蔚熊罴亦昏礼吉徵以
类取象亦宜并用未详何以遗文晋代江左礼物多阙
后代因袭未遑研考今法章徽仪方将大备宜宪范经
籍稽诸旧典今皇太子昏纳徵礼合用圭璋豹皮熊罴
卷十六 第 40b 页 WYG1398-0833b.png
皮与不下礼官详依经记更正若应用者为各用一为
应用两
   博士裴昭明议
按周礼纳徵玄纁束帛俪皮郑玄注云束帛以仪注以
虎皮二太元中公主纳徵以虎豹皮各一具岂谓婚礼
不辨王公之序故取虎豹皮以尊革其事乎虎豹虽文
而徵礼所不用熊罴吉祥而婚典所不及圭璋虽美或
为用各异今帝道弘明徽则光阐储皇聘纳宜准经诰
卷十六 第 41a 页 WYG1398-0833c.png
凡诸僻谬并合详裁虽礼代不同文质或异而郑为儒
宗既有明说守文浅见盖有惟疑
   兼太常丞孙诜议
聘币之典损益为义历代行事取制士婚若圭璋之用
寔均璧品采豹之彰义齐虎文熊罴表祥繁衍攸寄今
储后崇聘礼先训远皮玉之美宜尽晖备礼称束帛俪
皮则圭璋数合同璧熊罴文豹各应用二
   长兼国子博士虞和议
卷十六 第 41b 页 WYG1398-0833d.png
案仪礼纳徵直云玄纁束帛杂皮而已礼记郊特牲云
虎豹皮与玉璧非虚作也则虎豹之皮居然用两圭璧
宜仍旧各一也
  虞愿(字士恭会稽馀/姚人历迁廷尉)
   车驾尝祠及皇后拜庙议(泰始二年六月有司/奏下礼官议正太学)
    (博士刘绲太常丞虞愿/议参议愿议为允诏可)
   有司奏
来七月尝祀二庙依旧车驾亲奉孝武皇帝至尊亲进
卷十六 第 42a 页 WYG1398-0834a.png
觞爵及拜伏又昭皇太后室应拜及祝文称皇帝讳又
皇后今月二十五日虔见于祢拜孝武皇帝昭皇太后
并无明文下礼官议正
   刘绲奏
寻晋元北面称臣于悯帝烝尝奉荐亦使有司行事且兄
弟不相为后著于鲁史以此而推孝武之室至尊无容
亲进觞爵拜伏其日亲进章皇太后庙经昭皇太后室
过前议既使有司行事谓不应进拜昭皇太后正号久
卷十六 第 42b 页 WYG1398-0834b.png
定登列庙祀详寻祝文宜称皇帝讳案礼妇无见兄之
典昭后位居傍尊致虔之仪理不容备孝武昭后二室
牲荐宜阙
   虞愿议
夫烝尝之礼事存继嗣故傍尊虽近弟侄弗祀君道虽
高臣无祭典按晋景帝之于武帝属居伯父武帝至祭
之日犹进觞爵今上既纂嗣文皇于孝武室谓宜进拜
而已觞爵使有司行事按礼过墓则式过祀则下凡在
卷十六 第 43a 页 WYG1398-0834c.png
神祇尚或致恭况昭太后母临四海至尊亲曾北面兄
母有敬谓宜进拜祝文宜称皇帝讳寻皇后庙见之礼
本修虔为义今于孝武论其嫂叔则无通问之典语其
尊卑亦无相见之义又皇后登御之初昭后犹正位在
宫敬谒之道久已前备愚谓孝武昭太后二室并不复
荐告
  丘仲起
   皇太子著衮冕议(泰始六年正月有司奏被敕/皇太子正朝驾合著衮冕九)
卷十六 第 43b 页 WYG1398-0834d.png
    (章衣不仪曹郎丘仲起兼左/丞陆澄议参议以仲起为允)
案周礼公自衮冕以下郑注衮冕以至卿大夫之玄冕
皆其朝聘天子之服也伏寻古之上公尚得服衮以朝
皇太子以储副之尊率土瞻仰愚谓宜式遵盛典服衮
冕九旒以朝贺
   陆澄议
服冕以朝寔著经典秦除六冕之制至汉明帝始与诸
儒还备古章自魏晋以来宗庙行礼之外不欲令臣下
卷十六 第 44a 页 WYG1398-0835a.png
服衮冕故位公者每加侍官今皇太子承乾作副礼绝
群后宜遵圣王之盛典革近代之陋制
   参议
臣等参议依礼皇太子元正朝贺应服衮冕九章衣以
仲起议为允撰载仪注
  王延秀
   祀明堂应告太庙议(泰始七年十月有司奏来/年正月十八日祠明堂寻)
    (旧南郊与明堂同日并告太庙未审今祀明/堂复告与不祠部郎王延秀议以应告守尚)
卷十六 第 44b 页 WYG1398-0835b.png
    (书令袁粲等/同延秀议)
案郑玄云郊者祭天之名上帝者天之别名也神无二
主故明堂异处以避后稷谨寻郊宗二祀既名殊寔同
至于应告不容有异
 
 
 
 宋文纪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