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1398-065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宋文纪卷九      明 梅鼎祚 编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晋末仕御史/中丞侍中入宋历尚书右仆射)
   滕羡仕宦议(鲜之初为桓伟辅国主簿先是兖/州刺史滕恬为丁零翟辽所没尸)
    (丧不反恬子羡仕宦不废议者嫌之/桓玄在荆州使群僚博议鲜之议)
名教大极忠孝而已至于变通抑引每事辄殊本而寻
之皆是求心而遗迹迹之所乘遭遇或异故圣人或就
迹以助教或因迹以成罪屈申与夺难可等齐举其阡
卷九 第 1b 页 WYG1398-0650b.png
陌皆可略言矣天可逃乎而伊尹废君君可胁乎而鬻
拳见善忠可愚乎而箕子同仁自此以还殊实而齐声
异誉而等美者不可胜言而欲令百代之下圣典所阙
正斯事于一朝岂可易哉然立言明理以古證今当使
理厌人情如滕羡情事者或终身隐处不关人事或升
朝理务无讥前哲通滕者则以无讥为證塞滕者则以
隐处为美折其两中则异同之情可见矣然无讥前哲
者厌情之谓也若王陵之母见烹于楚陵不退身穷居
卷九 第 2a 页 WYG1398-0651a.png
终为社稷之臣非为荣也鲍勋蹇谔魏朝亡身为效观
其志非贪爵也凡此二贤非滕之喻夫圣人立教犹云
有礼无时君子不行有礼无时政以事有变通不可守
一故耳若滕以此二贤为證则恐人人自贤矣若不可
人人自贤何可独许其證讥者兼在于人不但独證其
事汉魏以来记阙其典寻而得者无几人至乎大晋中
朝及中兴之后杨臻则七年不除丧三十馀年不关人
事温公则见逼于王命庾左丞则终身不著祫高世远
卷九 第 2b 页 WYG1398-0651b.png
则为王右军何骠骑所劝割无有如滕之易者也若以
缞麻非为哀之主无所复言矣文皇帝以东关之役尸
骸不反者制其子弟不废婚宦明此孝子已不自同于
人伦有识已审其可否矣若其不尔居宗辅物者但当
即圣人之教何所复明制于其间哉及至永嘉大乱之
后王敦复申东关之制于中兴原此是为国之大计非
谓训范人伦尽于此也何以言之父雠明不同戴天日
而为国不可许复雠此自以法夺情即是东关永嘉之
卷九 第 3a 页 WYG1398-0651c.png
喻也何妨综理王务者布衣以处之明教者自谓世非
横流凡士君子之徒无不可仕之理而杂以情讥谓宜
在贬裁耳若多引前事以为通證则孝子可顾法而不
复雠矣文皇帝无所立制于东关王敦无所明之于中
兴每至斯会辄发之于宰物是心可不喻乎且夫求理
当先以远大若沧海横流家国同其沦溺若不仕也则
人有馀力人有馀力则国可至乎亡家可至乎灭当斯
时也匹妇犹亡其身况大丈夫哉既其不然天下之才
卷九 第 3b 页 WYG1398-0651d.png
将无所理滕但当尽陟岵之哀拟不仕者之心何为證
喻前人以自通乎且名为大才之所假而小才之所荣
荣与假乘常已有惭德无欣工进何有情事乎若其不
然则工进无欣何足贵于千载之上耶苟许小才荣其
位则滕不当顾常疑以自居乎所谓柳下惠则可我则
不可也且有生之所宗者圣人圣人之为教者礼法即
心而言则圣人之法不可改也而秦以郡县治天下莫
之能变汉文除肉刑莫之能复彼圣人之为法犹见改
卷九 第 4a 页 WYG1398-0652a.png
于后王况滕赖前人而当必通乎若人皆仕未知斯事
可俟后圣与不况仕与不仕各有其人而不仕之所引
每感三年之下见议者宏通情纪每傍中庸又云若许
讥滕则恐亡身致命之仕以此而不尽何斯言之过与
夫忠烈之情初无计而后动若计而后动则惧法不尽
命若有不尽则国有常法故古人军败于外而家诛于
内苟忠发自内或惧法于外复有踟蹰顾望之地耶若
有功不赏有罪不诛可致斯喻耳无有名教翼其子弟
卷九 第 4b 页 WYG1398-0652b.png
而子弟不致力于所天不致力于所天则王经忠不能
救主孝不顾其亲是家国之罪人耳何所而称乎夫恩
宥十世非不隆也功高赏厚非不报也若国宪无负于
滕恬则羡之通塞自是名教之所及岂是劝沮之本乎
议者又以唐虞邈矣孰知所归寻言求意将所负者多
乎后汉乱而不亡前史犹谓数公之力魏国将建荀令
君正色异议董昭不得枕苏则之䣛贾充受辱于庾纯
以此而推天下之正义终自传而不没何为发斯叹哉
卷九 第 5a 页 WYG1398-0652c.png
若以时非上皇便不足复言多者则夷齐于奭望子房
于四人亦无所复措其言矣至于陈平默顺避祸以权
济屈皆是卫生免害非为荣也滕今生无所卫鞭塞已
冥义安在乎昔陈寿在丧使婢丸药见责乡闾阮咸居
哀骑驴偷婢身处王朝岂可以阮获通于前世便无疑
于后乎且贤圣抑引皆是究其始终定其才行故虽事
有惊俗而理必获申郗诜葬母后园而身登宦所以免
责以其孝也日磾杀儿无讥以其忠也今岂可以二事
卷九 第 5b 页 WYG1398-0652d.png
是忠孝之所为便可许杀儿葬母后园乎不可明矣既
其不可便当究定滕之才行无所多辩也滕非下官乡
亲又不周旋才能非所能悉若以滕谋能决敌才能周
用此自追踪古人非议所及若是士流故谓宜如子夏
受曾参之词可谓善矣而子夏无不孝之称也意之所
怀都尽于此自非名理何缘多其往复如其折中裁之
居宗
   长吏父母去官议(晋义熙时长吏以父母疾去/官禁锢三年山阴令沈叔任)
卷九 第 6a 页 WYG1398-0653a.png
    (父疾去职鲜/之上议从之)
夫事有相权故制有与夺此有所屈而彼有所申未有
理无所明事无所获而为永制者也当以去官之人或
容诡托之事诡托之事诚或有之岂可亏天下之大教
以末伤本者乎且设法盖以众包寡而不以寡违众况
防杜去官而塞孝爱之实且人情趋于荣利辞官本非
所防所以为其制者莅官不久则奔竞互生故杜其欲
速之情以申考绩之实省父母之疾而加以罪名悖义
卷九 第 6b 页 WYG1398-0653b.png
疾理莫此为大谓宜从旧于义为允
   举陈郡谢绚自代笺(绚朗之孙为高祖/镇军长史蚤卒)
    (鲜之晋安帝时为桓伟辅国主簿伟进号安/西鲜之转补功曹举绚自代入为员外散骑)
    (侍郎/)
盖闻知贤弗推臧文所以窃位宣子能让晋国以之获
宁鲜之猥承人乏谬蒙过眷既恩以义隆遂再叨非服
知进之难屡以上请然自退之志未获暂申夙夜怀冰
敢忘其惧伏见行参军谢绚清悟审正理怀通美居以
卷九 第 7a 页 WYG1398-0653c.png
端右虽未足舒其采章升庸以渐差可以位拟人请乞
愚短甘充下列授为贤牧实副群望(宋/书)
   上武帝启
伏承明旦见南蛮是四废日来月朔好不审可从否
   武帝答
劳足下勤至吾初不择日(殷芸/小说)
   谏武帝北讨表(高祖宋国初建鲜之转奉常佛/佛寇陷关中义熙十二年复欲)
    (北讨鲜/之表谏)
卷九 第 7b 页 WYG1398-0653d.png
伏思圣略深远臣之愚管无所措其意然臣愚见窃有
所怀敌凶狡情状可见自关中再败皆是帅师违律非
是内有事故致外有败伤敌闻殿下亲御六军必谓见
伐当重兵潼关其势然也若陵威长驱臣实见其未易
若舆驾顿洛则不足上劳圣躬如此则进退之机宜在
孰虑贼不敢乘胜过陜远慑大威故也今尽用兵之算
事从屈申遣师扑讨而南夏清晏贼方惧将来永不敢
动若舆驾造洛而反凶丑更生揣量之心必启边戎之
卷九 第 8a 页 WYG1398-0654a.png
患此既必然江南颙颙倾注舆驾忽闻远伐不测师之
深浅必以殿下大申威灵未还人情恐惧事又可推往
年西征刘钟危殆前年劫盗破广州人士都尽三吴心
腹之内诸县屡败皆由劳役所致又闻处处大水加远
师民敝败散自然之理殿下在彭城劫盗破诸县事非
偶尔皆是无赖凶慝凡顺而抚之则百姓思安违其所
愿必为乱矣古人所以救其烦秽正在于斯汉高身困
平城吕后受丐奴之辱魏武军败赤壁宣武丧师枋头
卷九 第 8b 页 WYG1398-0654b.png
神武之功一无所损况偏师失律无亏于庙堂之上者
耶即之事实非败之谓惟龄石等可念耳若行也或速
其祸反覆思维愚谓不烦殿下亲征小劫西羌或为河
洛之患今正宜通好魏人则河南安河南安则济泗静
伏愿圣鉴察臣愚怀
   请立学表
至于洙泗之教洋洋盈耳所以柔渐性情日用成器国
废胄子之教家弛劝学之训宜振起颓业以回视听接
卷九 第 9a 页 WYG1398-0654c.png
光太阳烛之幽夜令欣流者济津怀宝者剖和
   祭牙文
絜牲先事荐兹敬祭崇牙既建义锋增厉人鬼一揆三
才同契惟兹灵鉴庶必有察逆顺幽辩忠孝显节使凶
丑时歼主宁臣悦振旅上京凯归西蕃神器增晖四境
永安
  蔡廓(字子度济阳考城人晋司徒谟曾孙晋/末仕相国从事中郎入宋历祠部尚书)
   复肉刑议(廓起家著作佐郎时桓玄/辅政议复肉刑廓上议)
卷九 第 9b 页 WYG1398-0654d.png
夫建封立法宏治稽化必随时置制德刑兼施贞一以
闲其邪教禁以检其漫洒湛露以膏润厉严霜以肃威
晞风者陶和而安恬畏戾者闻宪而警虑虽复质文迭
用而斯道莫革肉刑之设肇自哲王盖由曩世风淳民
多惇谨图像既陈则机心冥戢刑人在涂则不逞改操
故能胜残去杀化隆无为季末浇伪法网弥密利巧之
怀日滋耻畏之情转寡终身剧役不足止其奸况乎黥
劓岂能反其善徒有酸惨之声而无济治之益至于弃
卷九 第 10a 页 WYG1398-0655a.png
市之条实非不赦之罪事非主杀考律同归轻重均科
减降路塞钟陈以之抗言元皇所为留悯今英辅翼赞
道邈伊周虽闭否之运甫开而遐遗之难未巳诚宜明
慎用刑爱民宏育申哀矜以革滥移大辟于支体全性
命之至重恢繁息于将来使将断之骨荷更荣于三阳
干时之华监商飙而知惧威惠俱宣感畏偕设全生拯
暴于是乎在(宋书化建封晋书作建邦宏治稽化作宏/政穆 漫作慢膏润作流润冥辑作直辑)
(主杀作/手杀)
卷九 第 10b 页 WYG1398-0655b.png
   鞠狱子孙下辞议(宋台建廓为侍/中建议从之)
鞠狱不宜令子孙下辞明言父祖之罪亏教伤情莫此
为大自今家人与囚相见无乞鞠之诉使民以明伏罪
不须责家人下辞(宋书/)
   与亲故书
    (廓少子兴宗字兴宗幼为廓所重谓有/已风与亲故书历中书监左光禄大夫)
小儿四岁神气似可不入非类室不与小人游故以兴
宗为之名以兴宗为之字(南史/)
卷九 第 11a 页 WYG1398-0655c.png
   答妻郤氏书
    (廓兄轨为给事中奉轨如父公禄赏赐一皆/入轨有所资须悉从典者请焉从高祖在彭)
    (城妻郤氏书求/夏服廓答书)
知须夏服计给事自应相供无容别寄(宋书/)
   弹谢察奏(蔡廓/弹事)
兼司徒员外散骑常侍谢察应着绛裤而察披裤不以
贯足有亏常体
  荀伯子(颍川颖阴人晋骠骑将军羡孙仕晋尚书/祠部郎入宋历御史中丞东阳太守有文)
卷九 第 11b 页 WYG1398-0655d.png
   (集行/于世)
   上安帝论先朝封爵表(伯子迁尚书祠部郎义/熙九年上表诏付门下)
    (而卫瓘孙玙陈准孙茂先各上表自陈并不/施行 羊祜兄玄孙太元中封钜平侯以桓)
    (玄党/国除)
臣闻咎繇亡后臧文以为深叹伯氏夺邑管仲所以称
仁功高可百世不泯滥赏无崇朝宜许故太傅钜平侯
祜明德通贤宗臣莫二勋参佐命功成平吴而后嗣阙
然烝尝莫寄汉以萧何元功故绝世辄绍愚谓钜平之
卷九 第 12a 页 WYG1398-0656a.png
封宜同酂国故太尉广陵公陈准党翼孙秀祸加淮南
窃发大国因罪为利值西朝政刑失裁中兴复因而不
夺今王道惟新岂可不大判臧否谓广陵之国宜在削
除故太保卫瓘本爵菑阳县公既被横祸及进第秩始
进兰陵又转江夏中朝公辅多非理终瓘功德不殊亦
无缘独受偏赏宜复本封以正国章(后晋书作嗣宗臣/莫二作国之宗工)
(绍作继孙秀作贼伦祸作害第秩作茅土公辅作名臣/末作谓宜罢其郡封复邑菑阳则与夺有伦善恶分矣)
(盛功成南史作功/ 后嗣作享嗣)
卷九 第 12b 页 WYG1398-0656b.png
   前散骑常侍江夏公卫玙自陈表
臣乃祖故太保瓘于魏咸熙之中太祖文皇帝为元辅
之日封萧阳侯大晋受禅进爵为公历位太保总录朝
政于时贾庶人及诸王用事忌瓘忠节故楚王玮矫诏
致祸前朝以瓘秉心忠正加以伐蜀之勋故追封兰陵
郡公永嘉之中东海王越食兰陵换封江夏户邑如旧
臣高祖散骑侍郎璪之嫡孙纂承封爵中宗元皇帝以
曾祖故右卫将军崇承袭逮于臣身伏闻祠部郎荀伯
卷九 第 13a 页 WYG1398-0656c.png
子表欲贬降复封萧阳夫赵氏之忠宠延累叶汉祖开
封誓以河山伏愿陛下录既往之勋垂罔极之施乞出
臣表付外参详
   颍川陈茂先自陈表
祠部郎荀伯子表臣七世祖太尉淮祸加淮南不应滥
赏寻先臣以剪除贾谧封海陵公事在淮南遇祸之前
后广陵虽在扰攘之际臣祖乃始蒙殊遇历位元凯后
被远外乃作平州而犹不至除国良以先勋深重百世
卷九 第 13b 页 WYG1398-0656d.png
不泯故也圣明御世英辅系兴曾无疑议以为滥赏臣
以微弱未齿人伦加始勉视息封爵兼嗣伏愿陛下远
录旧勋特垂矜察
   论陈留零陵王位次表(伯子元嘉初迁散骑常/侍本邑大中正上表从)
    (之/)
伏见百官位次陈留王在零陵王上臣愚窃以为疑昔
武王剋殷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
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夏后于杞殷后于宋杞陈并为列
卷九 第 14a 页 WYG1398-0657a.png
国而蓟祝焦无闻焉斯则褒崇所承优于远代之显验
也是以春秋次序诸侯宋居杞陈之上考之近世事亦
有徵晋太始九年诏赐山阴公刘康子弟一人爵关内
侯卫公姬署宋侯孔绍子一人驸马都尉又太始三年
太常上博士刘憙等议称卫公署于大晋在三恪之数
应降称侯臣以零陵王位宜在陈留之上(并宋书子南/史孔绍 弟)
(一/人)
   论何尚之奏(太平御览引元嘉起居/注伯子为御史中丞奏)
卷九 第 14b 页 WYG1398-0657b.png
左卫将军何尚之公事每带罩笠有亏体制建野笠于
公门弃华伞而不御
  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人仕晋尚书祠部郎入/宋历南琅邪太守国子博士进大中大夫)
   上禁立私碑表(松之晋义熙中为尚书祠部郎/以世立私碑有乖事实上表陈)
    (之由是/并断)
碑铭之作以明示后昆自非殊功异德无以允应兹典
大者道动光远世所宗推其次节行高妙遗烈可纪若
乃亮采登庸绩用显著敷化所莅惠训融远述咏所寄
卷九 第 15a 页 WYG1398-0657c.png
有赖镌勒非斯族也则几乎僣黩矣俗敝伪兴华烦已
久是以孔悝之铭行是人非蔡邕制文每有愧色而自
时厥后其流弥多预有臣吏必为建立勒铭寡取信之
实刋石成虚伪之常真假相蒙殆使合美者不贵但论
其功费又不可称不加禁裁其敝无已以为诸欲立碑
者宜悉令言上为朝议所许然后听之庶可以防遏无
徵显彰茂实使百世之下知其不虚则义信于仰止道
孚于来叶
卷九 第 15b 页 WYG1398-0657d.png
   使巡湘州上奏(元嘉三年遣使巡行天下松之/以国子博士使湘州还奏云)
臣闻天道以下济光明君德以广运为极古先哲后因
心溥被是以文思在躬则时雍自洽礼行江汉而化美
斯远故能垂大哉之休咏廓造周之盛则伏惟陛下神
睿玄通道契旷代冕旒华堂垂心八表咨敬敷之未纯
虑明扬之靡畅清问下民哀此鳏寡涣焉大号周爰四
达远猷形于雅诰惠训播乎遐陬是故率土仰咏重译
咸说莫不讴吟踊跃式铭皇风或有扶老携幼称欢路
卷九 第 16a 页 WYG1398-0658a.png
左诚由亭毒既流故忘其自至千载一时于是乎在臣
谬蒙铨任忝厕显列猥以短乏思纯八表无以宣畅圣
旨肃明风化黜陟无序搜扬寡闻惭惧屏营不知所措
奉二十四条谨随事为牒伏见癸卯诏书礼俗得失一
依周典每各为书还具条奏谨依事为书以系之后
   上三国志注表(松之为中书侍郎文帝使注陈/寿三国志鸠集传记增广异闻)
    (表上之上善之/曰此为不朽矣)
臣松之言臣闻智周则万理自宾鉴远则物无遗照虽
卷九 第 16b 页 WYG1398-0658b.png
尽性穷微深不可识至于绪馀所寄则必接乎粗迹是
以体备之量犹曰好察迩言畜德之厚在于多识往行
伏惟陛下道该渊极神超妙物晖光日新郁哉弥盛虽
一贯坟典怡心玄颐犹复降怀近代博观兴废将以总
括前踪贻诲来世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
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
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臣奉诏寻详务在周悉上
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
卷九 第 17a 页 WYG1398-0658c.png
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分错每多舛互其寿所不载事
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
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乃
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其时事当
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自就撰集以垂期
月写校始讫谨封上呈窃惟缋事以众色成文蜜蜂以
兼采为味故能使绚素有章甘踰本质臣寔顽乏顾惭
二物虽自罄厉分绝藻缋既谢淮南食时之敏又微狂
卷九 第 17b 页 WYG1398-0658d.png
简斐然之作淹留无成祗秽翰墨不足以上酬圣旨少
塞愆责愧惧之深若坠渊谷谨拜表以闻随用流汗臣
松之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谨言
元嘉六年七月二十四日中书侍郎西乡侯臣裴松之

   府公礼敬议(庾炳之出补钱唐令转彭城王义/康骠骑主簿未就徙为扬丞既未)
    (到府疑于府公礼敬下礼官博/议中书侍郎裴松之议从之)
案春秋桓八年祭公从王后于纪公羊传曰女在国称
卷九 第 18a 页 WYG1398-0659a.png
女此其称王后何王者无外其辞成矣推此而言则炳
之为吏之道定于受命之日矣其辞已成在无外名器
既正则礼亦从之且今宰牧之官拜不之职未接之民
必有其敬者以既受王命则成君民之义故也吏之被
敕犹除者受拜民不以未见阙其被礼吏安可以未到
废其节乎愚怀所见宜执吏礼
   答何承天书
    (江氏问甲儿先亡甲后亡嫡孙传重未及中/祥嫡孙又亡有次孙今当应服三年不何承)
卷九 第 18b 页 WYG1398-0659b.png
    (天答曰甲既有孙不得无服三年者谓次孙/宜持重也但次孙先以制斋缞今得便易服)
    (当须中祥乃服练居垩室耳昔有问范宣云/人有二儿大儿无子小儿有子疑于传重宣)
    (答小儿之子应服三年亦粗可依松之答承/天书承天复与司马操书论其事操答之)
礼嫡不传重传重非嫡皆不加服明嫡不可二也范宣
所云次孙本无三年之道若应为服后次孙宜为丧主
终见三年而不得服三年之服也
  司马操
   答何承天(操太/常丞)
卷九 第 19a 页 WYG1398-0659c.png
有孙见存而以疏亲为后则不通既不得立疏岂可遂
无持重者此孙岂不得服三年耶嫡不传重传重非嫡
自施于亲服卑无关孙为祖也
   庾蔚之议
嫡孙亡无为后者今祖有众孙不可传重无主次子之
子居然为持重范宣议是也嫡孙已服祖三年未竟而
亡此重议已立正是不得卒其服耳犹父为嫡居丧而
亡孙不传重也次孙摄祭如徐邈所答何承天司马操
卷九 第 19b 页 WYG1398-0659d.png
并云接服三年未见其据
  裴骃(松之子南中郎/外兵曹参军)
   史记集解序
班固有言曰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
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言秦汉详矣至于采经
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牾亦其所涉猎
者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已勤矣
又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
卷九 第 20a 页 WYG1398-0660a.png
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
此其所蔽也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
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
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骃以为固之所言世称
其当虽时有纰缪实勒成一家总其大较信命世之宏
才也考较此书文句不同有多有少莫辩其实而世之
惑者定彼从此是非相留真伪舛杂故中散大夫东莞
徐广研核众本为作音义具列异同兼述训解粗有所
卷九 第 20b 页 WYG1398-0660b.png
发明而殊恨省略聊以愚管增演徐氏采经传百家并
先儒之说豫是有益悉皆抄入删其游辞取其要实或
义在可疑则数家兼列汉书音义称臣瓒者莫知氏姓
今直云瓒曰又都无姓名者但云汉书音义时见微意
有所裨补譬彗星之继朝阳飞尘之集华岳以徐为本
号曰集解未详则阙弗敢臆说人心不同闻见异辞班
氏所谓疏略抵牾者依违不悉辩也愧非胥臣之多闻
子产之博物妄言末学芜秽旧史岂足以关诸蓄德庶
卷九 第 21a 页 WYG1398-0660c.png
贤无所用心而已
  裴昭明(骃子历祠部通直郎/入齐终广陵太守)
   太子婚纳徵议(泰始中有司奏太子婚纳徵用/玉璧虎皮未详何据昭明为太)
    (学博士议从之参议/加圭璋豹熊皮各二)
礼纳徵用皮为庭实鹿皮也晋太子纳妃注以虎皮二
太元中公主纳徵虎豹皮各一岂其谓婚礼不详王公
之差故取虎豹文蔚以尊其事虎豹虽文而徵礼所不
言熊罴虽古而婚礼所不及圭璋虽美或为用各异今
卷九 第 21b 页 WYG1398-0660d.png
宜准的经告凡诸僻谬一皆详正(南齐/书)
  何承天(东海郯人晋末为西中郎参军入宋/历御史中丞该览书史犹精礼历)
   陈满误射直帅议(承天义熙中为刘毅抚军行/参军毅出行鄢陵县史陈满)
    (射鸟箭误中直帅虽不/伤人处法弃市承天议)
狱贵情断疑则从轻昔惊汉文帝乘舆马者张释之劾
以犯跸罪止罚金何者明其无心于惊马也故不以乘
舆之重加以异制今满意在射鸟非有心于中人按律
过误伤人三岁刑况不伤乎微罚可也
卷九 第 22a 页 WYG1398-0661a.png
   尹嘉大辟事议(承天宋永初末为谢晦南蛮长/史时有尹嘉者家贫母熊自以)
    (身贴钱为嘉/偿责承天议)
被府宣令普议尹嘉大辟事称法吏葛滕签母告子不
孝欲杀者许之法云谓违犯教令敬恭有亏父母欲杀
皆许之其所告惟取信于所求而许之谨寻事原心嘉
母辞自求质钱为子还责嘉虽亏犯教义而熊无请杀
之辞熊求所以生之而今杀之非随所求之谓始以不
孝为劾终于和卖结刑倚旁两端母子俱罪滕签法文
卷九 第 22b 页 WYG1398-0661b.png
为非其条嘉所存者大理在难申但明教爰发矜其愚
蔽夫明德慎罚文王所以恤下议狱缓死中孚所以垂
化言情则母为子隐语敬则礼所不及今舍乞宥之评
依请杀之条责敬恭之节于饥寒之𨽻诚非罚疑从轻
宁失有罪之谓也愚以谓降嘉之死以普春泽之恩赦
熊之愆以明子隐之宜则蒲亭虽陋可比德于盛明豚
鱼微物不独遗于今化
   薄代公等补兵议(承天为尚书殿中郎兼左丞/馀杭民薄道举为劫制同籍)
卷九 第 23a 页 WYG1398-0661c.png
    (期亲补兵道举从弟代公道生等并为大功/亲非在补例法以母存为期亲则子宜随母)
    (补兵承/天议)
寻劫制同籍期亲补兵大功不在例妇人三从既嫁从
夫夫死从子今道举为劫若其叔尚存制应补谪妻子
营居固其宜也但为劫之时叔父已没代公道生并是
从弟大功之亲不合补谪今若以叔母为期亲令代公
随母补兵既违大功不谪之制又失妇人三从之道由
于主者守期亲之文不辨男女之异远嫌畏负以生疑
卷九 第 23b 页 WYG1398-0661d.png
惧非圣朝恤刑之旨谓代公等母子并宜见原
   孔邈奏御议(故司徒掾孔邈奏事未御邈以丧/殡议者谓不宜仍用邈名更以见)
    (官奏之/承天议)
既没之名不合奏者非有它义正嫌于近不祥耳奏事
一郤动经岁时盛明之世事从简易曲嫌细忌皆应荡

   丁况等久丧不葬议(承天转太子率更令时丹/阳丁况等久丧不葬承天)
    (议/)
卷九 第 24a 页 WYG1398-0662a.png
礼所云还葬当谓荒俭一时故许其称财而不求备丁
况三家数十年中葬辄无棺榇实由浅情薄恩同于禽
兽者耳窃以为丁宝等同伍积年未尝劝之以义绳之
以法十六年冬既无新科又未申明旧制有何严切歘
然相纠或由邻曲分争以兴此言如闻在东诸处比例
既多江西淮北尤为不少若但谪此三人殆无整肃开
其一端则互相恐动里伍县司竞为奸利财赂既逞狱
讼必繁惧亏圣明烹鲜之美臣愚谓况等三家且可勿
卷九 第 24b 页 WYG1398-0662b.png
问因此附定制旨若民人葬不如法同伍当即纠言三
年除服之后不得追相告列于事为宜(列南史/作引)
   上文帝安边论表(时魏人侵边太祖访群臣威/戎御远之略承天为御史中)
    (丞表上/安边论)
伏见北藩上事敌犯青兖天慈降鉴矜此黎元博逮群
策经纶戎政臣以愚陋预闻访及窃寻猃狁告难爰自
上古有周之盛南仲出车汉氏方隆卫霍宣力虽饮马
瀚海扬旌祈连事难役繁天下骚动委兴负海赀及舟
卷九 第 25a 页 WYG1398-0662c.png
车凶狡倔强未肯受弱得失报复裁不相补宣帝末年
值其乖乱推亡固存始获稽服自晋丧中原戎狄侵扰
百馀年间未暇以北敌为念大宋启祚两曜灵武而怀
德畏威用是款纳陛下临御以来羁縻遵养十馀年中
贡译不绝去岁三王出镇思振远图兽心易骇遂生猜
惧背违信约深构携隙贪祸恣毒无因自反恐烽燧之
警必自此始臣素庸懦才不经武率其管窥谨撰安边
论意及浅末惧无可采若得询之朝列辨覈同异庶或
卷九 第 25b 页 WYG1398-0662d.png
开引群虑研尽众谋短长毕陈当否可见其论曰
汉世言备匈奴之策不过二科武夫尽征伐之谋儒生
讲和亲之约课其所言互有远志加塞漠之外敌人掣
肘必未能摧锋引日规自开张当由往年冀土之民附
化者众二州临境三王出藩经略既张宏图将举士女
延望华夷慕义故昧于小利且自矜侈外示馀力内坚
伪众今若务存遵养许其自新虽未可羁致北阙犹足
镇静边境然和亲事重当尽庙算诚非愚短所能究言
卷九 第 26a 页 WYG1398-0663a.png
若追踪卫霍瀚海之志时事不等致功亦殊寇虽习战
未久又全据燕赵跨带秦魏山河之险终古如一自非
大田淮泗内实青徐使民有赢储野有积谷然后分命
方召总率虎旅精卒十万使一举荡夷则不足稍勤王
师以劳天下何以言之今遗黎习乱志在偷安非皆耻
为左衽远慕冠冕徒以残害剥辱视息无寄故襁负归
国先后相寻敌既不能校胜循理攻城略地而轻兵掩
袭急在驱残是其所以速怨召祸灭亡之日今若遣军
卷九 第 26b 页 WYG1398-0663b.png
追讨报其侵暴大剪幽冀屠城破邑则圣朝爱育黎元
方济之以道若但欲抚其归附伐罪吊民则骏马奔走
不肯来征徒兴巨费无损于彼复奇兵深入杀敌破军
苟陵患未尽则困兽思斗报复之役将遂无已斯秦汉
之末策轮台之所悔也安边固守于计为长臣以安边
之计备在史策李牧言其端严尤申其要大略举矣曹
孙之霸才均智敌江淮之间不居各数百里魏舍合肥
退保新城江陵移民南涘濡须之戍家停羡溪及夷陵
卷九 第 27a 页 WYG1398-0663c.png
之屯民夷散杂晋宣王以为宜从江南以北岸曹爽不
许果亡柤中此皆前代之殷鉴也何者斥堠之郊非畜
牧之地非耕桑之邑故坚壁清野以俟其来整甲缮兵
以乘其敝虽时有古今势有强弱保民全境不出此涂
要而归之有四一曰移远就近二曰浚复城隍三曰纂
偶车牛四曰计丁课仗良守疆其田土骁帅振其风略
蒐猎宣其号令俎豆训其廉耻县爵以縻之设禁以威
之徭税有程宽猛相济比及十载民知义方然后简将
卷九 第 27b 页 WYG1398-0663d.png
授旗扬旌云朔风捲河冀电扫嵩恒燕弧折郤代马摧
足秦首斩其右臂吴蹄绝其左肩铭功于燕然之阿飨
徒于金微之曲寇虽乱亡有徵昧弱易取若天时人事
或未尽符抑锐俟机宜审其算若边戍未增星居布野
勤惰异教贫富殊资疆场之民多怀彼此敌在去就不
根本业难可驱率易在振荡又狡寇之性食肉衣皮以
驰骋为仪容以游猎为南亩非有车舆之安宫室之卫
栉风沭雨不以为劳露宿草寝维其常性胜则竞利败
卷九 第 28a 页 WYG1398-0664a.png
不羞走彼来忽骤而此已奔疲且今春踰济既获其利
乘胜忸𢗗未虞天诛比及秋末容更送死猋骑蚁聚轻
兵鸟集并践禾稼焚爇闾井虽边将多略未审何以禦
之若盛师连屯废农必众驰车奔驲起役必迟散金行
赏损费必大换土客戍怨旷必繁孰若因民所居并修
农战无动众之劳有捍卫之实其为利害优劣相县也
一曰移远就近以实内地今青兖旧民冀州新附在界
首者二万家此寇之资也今悉河内徙青州民移东莱
卷九 第 28b 页 WYG1398-0664b.png
正昌北海诸郡太山以南南至下邳左沭右沂田良野
沃西阻兰陵北阨大岘四塞之内其号险固民性重迁
闇于图始无寇之时喜生咨怨今新被钞掠馀惧未息
若晓示安危居以乐土宜其歌抃就路视迁如归二曰
浚复城隍以增阻防旧秋冬收敛民人入保所以警备
暴客使防卫有素也古之城池处处皆有今虽颓毁犹
可修治粗计户数量其所容新徙之家悉著城内假其
经用为之闾伍纳稼筑场还在一处妇子守家长吏为
卷九 第 29a 页 WYG1398-0664c.png
师丁夫匹妇春夏佃牧寇至之时一城千室堪战之士
不下二千其馀羸弱犹能登陴鼓噪十则围之兵家旧
说战士二千足抗敌人三万矣三曰纂偶车牛以饰戎
械计千家之赀不下五百耦牛为车五百两参合钩连
以卫其众设使城不可固平行趋险贼所不能干既已
族居易可检括号令先明民知夙戒有急徵发信宿可
聚四曰计丁课仗勿使有阙千家之邑战士二千随其
便能各自有仗素所服习铭刻由已还保输之于库出
卷九 第 29b 页 WYG1398-0664d.png
行请以自卫弓干利铁民不办得者官以渐充之数年
之内军用粗备矣臣闻军国异容施于封畿之内兵农
并修在于疆场之表攻守之宜皆因其习任其怯勇山
陵川陆之形寒暑温凉之气各由本性易则害生是故
戍申作师远屯清济功费既重詹怨亦深以臣料之未
若即用彼众之易也管子治齐寄令在民商君为秦设
以耕战终申威定霸行其志业非苟任强实由有数梁
用走卒其邦自灭齐用技击厥众亦离汉魏以来兹制
卷九 第 30a 页 WYG1398-0665a.png
渐绝蒐田非复先王之礼用兵徒逞耳目之欲有急之
日民不知战至乃广延赏募奉以厚秩发遽奔救天下
骚然方伯刺史拱手坐听自无经略唯望朝廷遣军此
皆忘战之害不教之失也今移民实内浚治城隍族居
聚处课其骑射长吏简试差品能不甲科上第渐就优
别明其勋才表言州郡如此则屯部有常不迁其业内
护老弱外通官涂朋曹素定同忧等乐情由习亲萟因
事著昼战见貌足相识夜战闻声足相救斯教战之一
卷九 第 30b 页 WYG1398-0665b.png
隅先哲之遗术论者必以古城荒毁难可修复今不谓
顿便加功整丽如旧但欲先定民营其闾术墉壑存者
因而即之其有毁缺权时栅断足以禦彼轻兵防遏游
骑假以方将渐就只立车牛之赋课仗之宜攻守所资
军国之要今因民所利导而率之耕农之器为府库之
宝田蚕之氓兼城之用千家总倍旅之兵万户具全军
之众兵强而敌不戒国富而民不劳比于优复队伍坐
食廪粮者不可同年而校矣今承平来久边令弛纵弓
卷九 第 31a 页 WYG1398-0665c.png
簳利铁既不都断往岁弃甲垂二十年课其所住理应
消坏谓宜申明旧科严加禁塞诸商贾往来幢队挟藏
者皆以军法治之又界上严立关候杜废閒蹊城保之
境诸所课仗并加雕镌别造程式若有遗镞亡刃及私
为窃盗者皆可立验于事为长又钜野湖泽广大南通
洙泗北连青齐有旧县城正在泽内宜立式修复旧堵
利其埭遏给轻舰百艘寇若入境引舰出战左右随宜
应接据其师津毁其航漕此以利制车运我所长亦微
卷九 第 31b 页 WYG1398-0665d.png
彻敌之要也(宋书转表陵通典作襄阳非畜牧之下有/多所 战四字古今作通否牛作马北海)
(诸郡以下有兖州冀州人移六字于库作武库任作铨/戍申作师下有怨起及瓜今若以荆吴锐师十一字詹)
(怨作嗟苦聚处下有村里比次/四字骑射下有通其风俗四字)
   上白鸠颂表(元嘉十八年八月会稽山阴商世/宝获白鸠眼足并赤扬州刺史始)
    (兴王浚以献承天为太/子率更令撰颂表上)
谨考寻先典稽之前志王德所覃物以应显是以玄扈
之凤昭帝轩之鸿烈酆宫之雀徵姬文之徽祚伏惟陛
下重光嗣服永言祖武洽惠和于地络烛皇明于天区
卷九 第 32a 页 WYG1398-0666a.png
故能九服混心万邦含爱员神降祥方祇荐裕休珍杂
沓景瑞毕臻去七月上旬时在昧旦黄晖洞照宇宙开
朗徽风协律甘液洒津虽朱晃瑰玮于运衡荣光图灵
于河纪蔑以尚兹臣不量卑懵窃慕击辕有作相杵成
讴近又豫白鸠之观目玩奇伟心欢盛烈谨献颂一篇
野思古拙意及庸陋不足以发挥清英敷赞幽旨瞻前
顾后亦各其志谨冒以闻其白鸠颂曰
三极协精五灵会性理感冥符道实元圣于赫有皇先天
卷九 第 32b 页 WYG1398-0666b.png
配命朝景升躔八维同映休祥载臻荣光播庆宇宙照烂
日月光华陶山练泽是生柔嘉回龙表粹离穗合柯翩翩
者鸠亦皎其晖理翮台岭扬鲜帝畿(阙/) 匪德莫归暮从
仪凤栖閤荫闱烝哉明后昧旦乾乾惟德之崇其峻如
山惟泽之赡其润如渊礼乐四达颂声遐宣穷发纳贡
九译导言伊昔唐萌爱逢庆祚余生既辰而年之暮提
心命耋式歌王度晨晞永风夕漱甘露思乐灵基不遐
有固
卷九 第 33a 页 WYG1398-0666c.png
   上元嘉新历表(太祖颇好历数承天为太子率/更令私撰新法元嘉二十年表)
    (上诏付外详太史令钱乐之兼丞严粲及员外/散骑侍郎皮延宗并有驳难承天乃改新法)
    (依旧术不复每月定大小馀如延宗/所难太史所上有司奏用之诏可)
臣授性顽惰少所关解自昔幼年颇好历数耽情注意
迄于白首臣亡舅故秘书监徐广素善其事有既往七
曜历每记其得失自泰和至太元之末四十许年臣因
北岁考校至今又四十载故其疏密差会皆可知也夫
圆极常动七曜运行离合去来虽有定数以新故相涉
卷九 第 33b 页 WYG1398-0666d.png
自然有毫末之差连日累岁积微成著是以虞书著钦
若之典周易明治历之训言当顺天以求合非为合以
验天也汉代杂候清台以昏明中星课日所在虽不可
见月盈则蚀必当其冲以月推日则躔次可知焉舍易
而不为役心于难事此臣所不解也尧典云日永星火
以正仲夏今季夏则火中又宵中星虚以殷仲秋今季
秋则虚中尔来二千七百馀年以中星检之所差二十
七八度则尧冬令至日在须女十度左右也汉之太初
卷九 第 34a 页 WYG1398-0667a.png
历冬至在牵牛初后汉四分及魏景初法同在斗二十
一臣以月蚀检之则景初今之冬至应在斗十七又史
官受诏以土圭测景考校二至差三日有馀从来积岁
及交州所上检其增减亦相符验然则今之二至非天
之二至也天之南日在斗十三四矣此则十九年七闰
数微多差复改法易章则用算滋繁宜当随时迁革以
取其合案后汉志春分日长秋分日短差过半刻寻二
分在二至之间而有长短因识春分近夏至故长秋分
卷九 第 34b 页 WYG1398-0667b.png
近冬至故短也杨伟不悟即用之上历表云自古及今
凡诸历数皆未能并已之妙何此不晓亦何以云是故
臣更建元嘉历以六百八为一纪半之为度法七十五
为室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雨水为气初以诸法闰馀
一之岁为章首冬至从上三日五时日之所在移旧四
度又月有迟疾合朔月蚀不在朔望亦非历意也故元
嘉皆以盈缩定其小馀以正朔望之日伏惟陛下允迪
圣哲先天不违劬劳庶政寅亮鸿业究渊思于往籍探
卷九 第 35a 页 WYG1398-0667c.png
妙旨于未闻穷神知化罔不该览是以愚臣欣遇盛明
效其管穴伏愿以臣所上元嘉法下史官考其疏密若
谬有可采庶或补正阙谬以备万分
   文帝诏
何承天所陈殊有理据可付外详之
   太史令钱乐之兼丞严粲奏
太子率更令领国子博士何承天表更改元嘉历法以
月蚀检今冬至日在斗十七以土圭测影知冬至已差
卷九 第 35b 页 WYG1398-0667d.png
三日诏使付外检署以元嘉十一年被敕使考月蚀土
圭测景检署由来用伟景初法冬至之日日在斗二十
一度少检十一年七月十六日望月蚀加时在卯到十
五日四更二唱丑初始蚀到四唱蚀既在营室十五度
末景初其日日在轸三度以月蚀所冲考之其日日应
在翼十五度半又到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望月蚀加
时在酉到亥初始食到一更三唱蚀既在鬼四度景初
其日日在女三以冲考之其日日应在牛六度半又到
卷九 第 36a 页 WYG1398-0668a.png
十四年十二月十六日望月蚀加时在戍之半到二更
四唱亥末始蚀到三更一唱食既在井三十八度景初
其日日在斗二十五以冲考之其日日应在斗二十二
度半到十五年五月十五日望月蚀加时在戍其日月
始生而已蚀先已生四分之一格在斗十六度许景初
其日日在井二十四考取其冲其日日应在井二十又
到十七年九月十六日望月蚀加时在子之少到十五
日未二更一唱始蚀到三唱蚀十五分之十二格在昴
卷九 第 36b 页 WYG1398-0668b.png
一度半景初其日在房二以冲考之则其日日在氐十
三度凡此五蚀半以月冲一百八十二度半考之各至
之日日并不在斗二十一度少并在斗十七度半间悉
如承天所上又去十一年起以土圭测景其年景初法
十一月七日冬至前后阴不见影到十二年十一月十
八日冬至其十五日影极长到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九
日冬至其二十六日影极长到十四年十一月十一日
冬至其前后并阴不见到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冬
卷九 第 37a 页 WYG1398-0668c.png
至十八日影极长到十六年十一月二日冬至其十月
二十九日影极长到十七年十一月十三日冬至其十
日影极长到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冬至二十一日
影极长到十九年十一月六日冬至其三日影极长到
二十年十一月十六日冬至其前后阴不见影寻校前
后以影极长为冬至并差三日以月蚀检日所在已差
四度土圭测影冬至又差三日今之冬至乃在斗十四
间又如承天所上又承天法每月朔望及弦皆定大小
卷九 第 37b 页 WYG1398-0668d.png
馀于推交会时刻虽审皆用盈缩则月有频三大频二
小比旧法殊为异旧日蚀不唯在朔亦有在晦及二日
公羊传所谓或失之前或失之后愚谓此一条自宜仍

   员外散骑侍郎皮延宗又难
承天若晦朔定大小馀纪首值盈则退一日便应以故
岁之晦为新纪之首
   有司奏用何承天历
卷九 第 38a 页 WYG1398-0669a.png
治历改宪经国盛典爰及汉魏屡有变革良由术无常
是取协当时方今皇猷载晖旧域光被诚应综覈晷度
以播维新承天历术合可施用
   奏上尚书(元嘉二十年/承天奏从之)
今既改用元嘉历漏刻与先不同宜应改革按景初历
春分日长秋分日短相承所用漏刻冬至后昼漏率长
于冬至前且长短增减进退无渐非唯先法不精亦各
传写谬误今二至二分各据其正则至之前后无复差
卷九 第 38b 页 WYG1398-0669b.png
异更增旧刻参以晷影删定为经损改用二十五箭请
台勒漏郎将考验施用
   议海盐公主母服奏(元嘉二十三年承天白衣/领御史中丞奏议诏敬叔)
    (白衣领职/馀如奏)
尚书刺海盐公主所生母蒋美人丧海盐公主先离婚
今应成服撰仪注参详宜下二学礼官博士议公主所
服轻重太学博士顾雅议今既咸用士礼便宜同衰齐
削杖布带疏履期服毕心丧三年博士周野王议又云
卷九 第 39a 页 WYG1398-0669c.png
今诸王公主咸用士礼谯王衡阳王为所生太妃皆居
重服则公主情理亦宜家中期服为允其博士庾邃之
颜测殷明王渊之四人同雅议何惔王罗云二人同野
王议如所上台案今之诸王虽行士礼是施于傍亲及
自已以下至于为帝王所厌犹一依古典又永初三年
九月符修仪亡广德三公以馀尊所厌犹服大功海盐
公主体自宸极当上厌至尊岂得遂服台据经传正文
并引事例依源责失而博士顾雅周野王等悍不肯帖
卷九 第 39b 页 WYG1398-0669d.png
方称自有宋以来皇子蕃王皆无厌降同之士礼著于
故事缌功之服不废于末戚顾独贬于所生是申其所
轻夺其所重夺其所重岂缘情之谓台伏寻圣朝受终
于晋凡所施行莫不上稽礼文兼用晋事又太元中晋
恭帝时为皇子服其所生陈氏练冠縓缘此则前代施
行故事谨依礼文者也又广德三公主为所生母符修
仪服大功此先君馀尊之所废者也元嘉十三年第七
皇子不服曹婕妤止于麻衣此厌乎至尊者也博士既
卷九 第 40a 页 WYG1398-0670a.png
不据古又不依今背违施行见事而多作浮辞自卫乃
云五帝之时三王之季又言长子去斩衰除禫杖皆是
古礼不少今世博士虽复引此诸条无救于失又诘台
云蕃国得遂其私情此义出何经记臣案南谯衡阳太
妃并受朝命为国小君是以三王得遂其服岂可为美
人比例寻蕃王得遂者圣朝之所许也皇子公主不得
申者由有厌而然也台登重更责失制不得过十日而
复不酬荅既被催摄二三日甫输怗辞虽理屈事穷犹
卷九 第 40b 页 WYG1398-0670b.png
闻义耻服臣闻丧纪有制礼之大经降杀攸宜国家旧
典古之诸侯众子犹以尊厌况在王室而欲同之士庶
此之僻谬不俟言而显太常统寺曾不研却所谓同乎
失者亦未得之宜加裁正弘明国典谨案太学博士顾
雅国子助教周野王博士王罗云颜测殷明何惔王渊
之前博士迁员外散骑侍郎顾邃之等咸蒙抽饰备位
前疑既不谨守旧文又不审据前准遂上背经典下违
故事率意妄作自造礼章太常臣敬叔位居宗伯问礼
卷九 第 41a 页 WYG1398-0670c.png
所司腾述往反了无研却混同兹失亦宜及咎请以见
事并免今所居官解野王领国子助教雅野王初立议
乖舛中执捍愆失未违十日之限虽起一事合成三愆
罗云掌押捍失三人加禁固五年
   浑天象体论
详寻前说因观浑仪研求其意有以悟天形正圆而地居
其半地中高外卑水周其下言四方者东曰旸谷日之
所出西曰濛汜日之所入庄子又云北溟有鱼化而为
卷九 第 41b 页 WYG1398-0670d.png
鸟将徙于南溟斯亦古之遗记四方皆水證也四方皆
水谓之四海凡五行相生水生于金是故百川发源皆
自山出由高趋下归注于海日为阳精光曜炎炽一夜
入水所经焦竭百川归注足以补复故旱不为减浸不
为益又云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三百四分之七十五天
常西转一日一夜过周一度南北二极相去一百一十
六度三百四分度之七十五彊即天经也黄道邪带赤
道春分交于奎七度秋分交于轸十五度冬至斗十四
卷九 第 42a 页 WYG1398-0671a.png
度半疆夏至井十六度半从北极扶天而南五十五度
疆则居天四维之中最高处也即天顶也其下则地中

   社颂
余以永初三年八月太社聊为此文实惟阴祇稷为谷
先率育万类协灵昊乾霸德方将世号共工厥有才子
寔曰句龙称物平赋百姓熙雍唐尧救灾决河疏江弃
亦播植作乂万邦克配二祀以报勋庸勋庸伊何厚哉
卷九 第 42b 页 WYG1398-0671b.png
生民仓廪既实礼节斯行人亦有言因物思人矧乃大
德功被陶钧岂伊百世万代不泯蒸哉帝王肇建皇极
体国经野设官分职峨峨二社列干比殖岁云其秋晷
漏均程牲牢既洁嘉荐惟馨乃家乃国是奉是尊
   释奠颂(初学/记)
乃昔孔颜梦周希虞自天由美异代同符经修讲治研
几识理道贵崇业降尊尚齿
   地赞
卷九 第 43a 页 WYG1398-0671c.png
九州攸同时惟禹迹爰及后代疆分里析贡则屡迁名
犹不易
   铙歌诗序
声音抑扬精妙瑰玮世亦不易言也
  孙康(长兼尚书左/丞南阳县侯)
   团扇铭
有圆者扇诞此秀仪晞露散霾拟日定规朗姿玉畅惠
风时披
卷九 第 43b 页 WYG1398-0671d.png
 
 
 
 
 
 
 
 宋文纪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