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1366-014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十四      元 方回 编
  晨朝类
 闻鸡而起戴星而行以勤学以综务有不同惟贤者
 乃云高卧晚起亦各有其志也
  五言(三十二首/)
   早渡蒲关          唐明皇
钟鼓严更曙山河野(一作/四)望通鸣銮下蒲坂飞盖入秦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1366-0146d.png
中地险(一作/峻)关逾壮天平镇尚雄春来津树合月落戍
楼空马色分朝景鸡声逐晓风所希常道泰非复候繻

 半山唐选此第一首玄宗大有好诗而半山不及取殆
 是未见其集然则开元天宝盛时当陈宋杜沈律诗王
 杨卢骆诸文人之后有王摩诘孟浩然李太白杜子美
 及岑参高适之徒并鸣于时韦应物刘长卿严维秦系
 亦并世而不见与李杜相倡和诗人至此可谓盛矣为之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1366-0147a.png
 君如明皇者高才能诗亦不下其臣岂非盛之又盛哉
   晓望           杜 甫
白帝更声尽阳台晓色分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地
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荆扉对麋鹿应共尔为群
 五六以坼字隐字清字闻字为眼此诗之最𦂳处
   将晓二首
石城除击柝铁锁欲开关鼓角悲荒塞星河落晓山巴
人常小梗蜀使动无还垂老孤帆色飘飘犯百蛮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1366-0147b.png
军吏回官烛舟人自楚歌寒沙蒙薄雾落月去清波壮
惜身名晚衰惭应接多归朝日簪笏筋力定如何
 前一诗中四句两言晓景两言时事后一诗中四句
 两言晓景两言身事拘者欲句句言晓即不通矣
   客亭
秋窗犹曙色木落更天风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圣
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多少残生事飘零任转蓬
 王右丞诗云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此诗三四以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1366-0147c.png
 写秋晓亦足以敌右丞之壮然其佳处乃在五六有感
 慨两句言景两句言情诗必如此则净洁而顿挫也
   早起
春来常早起幽事颇相关帖石防颓岸开林出远山一
丘藏曲折缓步有跻攀僮仆来城市瓶中得酒还
 此乃老杜集之晚唐诗也起句平入晚唐也三四着
 上帖防开出字为眼则不特晚也五六意足不必拘
 对而有味则不止晚唐矣尾句别用一意亦晚唐所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1366-0147d.png
 必然也
   趋府堂候晓呈两县僚友   韦应物
趋府不遑安中宵出户看满天星尚在近壁烛仍(一作/犹)
残立马频惊曙垂帘却避寒可怜同宦者应悟下流难
 仕宦而居下流所以趋府候晓不得已之役应当作始
   旦携谢山人至愚池     柳宗元
新沐换轻帻晓池风露清自谐尘外意况与幽人行霞
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机心付当路聊适羲皇情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1366-0148a.png
 诗不纯于律然起句与五六乃律诗也幽而光不见
 其工而不能忘其味与韦应物同调韦达故淡而无
 味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
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善赋号为八叉手而八韵成以此知名于世三四
 极佳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1366-0148b.png
   晓寝           白居易
转枕重安寝回头一欠伸纸窗明觉晓布被暖知春莫
强疏慵性须安老大身鸡鸣一觉睡不博早朝人
 三四好快活自在人尾句尤爽
   途中早发         刘禹锡
中途望启明促促事晨征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水
流白烟起日上彩霞生隐士应高枕无人问姓名
 刘宾客诗中精也自颔联以下无一句不佳且是尾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1366-0148c.png
 句不放过
   晨起
晓色教不睡卷帘清气中林残数枝月发冷一梳风并
鸟含钟语攲河隔雾空莫疑营白日道路本无穷
 三四世所称名句
   晓发           唐 求
旅馆候天曙整车趋远程几处晓钟断半桥残月明沙
上鸟犹睡渡头人未行去去古时道马嘶三两声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1366-0148d.png
 此所谓诗瓢唐山人者四联皆侧入自是一体诗亦
 清润
   早行           郭 良
早行星尚在数里未天明不辨云林色空闻风水声月
从山上落河入斗间横渐至重门外依稀见洛城
 第六句新
   早春寄朱放
山晓旅人去天高秋气悲明河川上没芳草露中衰此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1366-0149a.png
别又千里少年能几时心知剡溪路聊且寄前期
   晓发鄞江北渡寄崔韩二先辈 许 浑
南北信多岐生涯半别离地穷山尽处江泛水寒时露
晓蒹葭重霜晴橘柚垂无劳促回楫千里有心期
 许用晦丁卯集者京口之南可十里有丁卯桥乃其
 故居以名集也其诗出于元白之后体格太卑对偶
 太切陈后山次韵东坡有云后世无高学举俗爱许
 浑以此之故予心甚不喜丁卯诗然初年诵半山唐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1366-0149b.png
 选亦爱其怀古数篇今老而精选罕当予意早行晨
 起难得佳者独丁卯为多五言如素壁寒灯暗红炉
 夜火深厨开山鼠散钟尽野猿吟露重萤依草风高
 蝶委兰晨鸡鸣远戍宿雁起寒塘云捲四山雪风凝
 千树霜皆近乎属对未工而所对之句意若牵强又
 如檐楹衔落月帏幌耿残灯上四字全不佳又如水
 虫鸣曲槛山鸟下空阶十字全然无味七言如一声
 山鸟曙云外万野水萤秋草中星河半落岩前寺云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1366-0149c.png
 雾初开岭上关殆不成诗而近世晚进争由此入所
 以卑之又卑也短中求长唯七言怀古诗五言峡山
 寺诗早梅诗为优自见别评
   早发洛中         许 棠
半夜发清洛不知过石桥云增中岳大树隐上阳遥堑
黑初沉月河明欲认潮孤村人尚梦无处暂停桡
 此一早发诗不知二字便佳盖曙中船过桥下也中
 岳上阳以云增而大以树隐而遥极有味第六句亦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1366-0149d.png
 佳末句则予尝夜航浙河熟谙此况也与许浑全不
 同
   晓发           姚 鹄
旅行宜早发况复是南归月影缘山尽钟声隔浦微残
星萤共失落叶鸟和飞去去渡南浦村中人出稀
 第四句可取第五句妙馀未称也
   晨起           韩 偓
晓景山河爽閒居巷陌清已能消滞念兼得散馀酲汲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1366-0150a.png
水人初起回灯燕暂惊放怀殊不足圆隙已尘生
 清爽一联好亦多能述晨兴之味
   晓发山居         僧宇昭
蓐食小人家寒灯碎落花鸡鸣窗半晓路暗月西斜世
故欺怀抱风霜近岁华剧怜诗思苦悽恻向长沙
 三四平平以早行诗少收之
   早行           晁端友
马上鸡初唱天涯星未稀惊风时坠笠零露暗沾衣山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1366-0150b.png
下疏钟发林梢独鸟飞远峰烟霭淡迤逦见朝晖
 此无咎之父旨味平雅有唐风
   晓            梅尧臣
乌蟾不出海天地无明时万国睡未觉一声鸡已知树
头星渐没枝上露应垂人世纷纷事劳劳只自为
 圣俞诗淡而有味此亦信手拈来自然圆熟起句似
 孟郊
   梦后寄欧阳永叔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1366-0150c.png
不趁常参久向安眠旧溪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适
往言犹是浮生理可齐山王今已贵肯听竹禽啼
 此乃晓寐方觉之诗三四佳末句言永叔已贵无高
 眠之适矣
   和外舅夙兴(三首取二元注/寓大云寺作)  黄庭坚
瓜蔓已除垄苔痕独上墙蓬蒿含雨露松竹见冰霜卷
幔天垂斗披衣日在房无诗叹不遇千古一潜郎
风烈僧鱼响霜严郡角悲短童疲洒扫落叶故纷披水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1366-0150d.png
冻食鲑少瓮寒浮蚁迟朝阳乌鸟乐安稳托禅枝
 见山谷外集如蓬蒿之人含雨露不如松竹之足以
 见冰霜也意当如此两句元只一意如短童疲洒扫
 落叶故纷披亦可见诗格无穷先言扫次言叶十字
 一句法如披衣日在房当是指氐房之房则奇外舅
 者谢师厚
   晨起           张 耒
晓色淡朦胧园林白露浓寒丛蛩响畔秋屋叶声中更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1366-0151a.png
老心犹在虽贫樽不空浮生仗天理不拟哭途穷
 第五句最古淡
   岁暮呈真翰林       戴复古
岁事朝朝迫家书字字愁频沽村巷酒独倚异乡楼诗
骨梅花瘦归心江水流狂谋渺无际忍看大刀头(此下/四首)
(当入冬/日类)
 石屏此诗前六句尽佳尾句不称乃止于诉穷乞怜
 而已求尺书干钱物谒客声气江湖间人皆学此等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1366-0151b.png
 衰意思所以令人厌之
   夜访侃直翁        刘 澜
疏瓴乱见星危坐冷无灯索句髭先白餐蔬貌欲青栖
禽翻麓雪堕栗破溪冰昨夜中峰顶同看海日升
 江村刘澜字养原天台人尝为道士还俗学唐诗亦
 有所悟然干谒无成丙子年卒予熟识之此诗合属
 夜类以冰雪一联乃冬也附诸此
   次韵方万里雨夜雪意    赵与东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1366-0151c.png
芋火房阴处翛然类懒残雨欺梅影瘦风助竹声寒拥
袂衣全薄哦诗字欲安儿童疑有雪频起穴窗看
 予丁丑之冬在桐江赋雨夜雪意诗云汹涌风如战
 萧骚雨欲残遥峰应有雪半夜不胜寒吾道孤灯在
 人寰几枕安何当眩银海清晓倚楼看鲁斋赵君与
 东字宾旸和予此诗哦诗字欲安佳句也尾句亦活
 动胜予所倡宾旸嘉定十五年壬午生今年六十有
 二宗学上舍改官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1366-0151d.png
   次韵方万里寒甚送酒
连日寒殊甚衰年无一能砚呵磨墨冻瓶晒插花冰浮
世无根絮馀生有发僧苏门如可即端合事孙登
 戊寅十一月十九日寒予赋诗送宾旸酒并怀南山
 僧川老此和篇三四亦工
   晓起甘蔗洲        巩仲至
晓起东风恶晴岚忽变昏船随山共走雾与水相吞钲
鼓遥知寨桑麻略辨村雨来无准则容易湿蓬门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1366-0152a.png
 巩栗斋仲至其先东平府人南渡寓居婺州父嵘大
 监广帅淳熙甲辰上舍甲科东平集四十卷其诗甚
 新尝学于东莱之门
   早行           刘克庄
店妪明灯送前村认未真山头云似雪陌上树如人渐
觉高星少才分远烧新何烦看堠子来往暗知津
 南岳一藁第七诗三四可观盖少作也
  七言(十三首/)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1366-0152b.png
   晓上天津桥閒望偶逢卢郎中张员外携酒同
   倾            白居易
上阳宫里晓钟后天津桥头残月前空阔境疑非下界
飘遥身似在寒天星河隐约初生日楼阁葱笼半出烟
此处相逢倾一盏始知地上有神仙
 诗律不必高但亦自然
   早发           罗 邺
一点残灯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1366-0152c.png
独向长空背雁行白草近关微有露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躯羸客塞城
 第六句好第五句露字疑当作路先已言雪故也
   早发天台中岩寺度关岭次天姥岑 许浑
来往天台天姥间欲求真诀驻衰颜星河半落岩前寺
云雾初开岭上关丹壑树高风浩浩碧溪苔浅水潺潺
可知刘阮逢人处行尽深山又是山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君子于待人宜然予之评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1366-0152d.png
 诗亦皆然也予遍读唐人诗早行晨起之作绝少如
 早朝夜直已入朝省类矣于此外求平淡萧閒之趣
 咸无焉此诗三四于早行自工但苦对偶太甚所谓
 方得一句便拿捉一句为联而无自然真味又且涉
 乎浅近则老笔耻之五六尤为平平惟尾句却佳可
 知者不可知也甚处可觅刘阮行尽山又是山也
   早发蓝关         韩 偓
闭门愁立待鸡鸣搜景驰魂入杳冥云外日随千里雁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1366-0153a.png
山根霜共一潭星路盘偶见樵人火栈转时闻驿使铃
自问辛勤缘底事半生驱马望长亭
   早起           魏 野
夜长久待得晨兴耽睡童犹唤不应烧叶炉中无宿火
读书窗下有残灯临阶短发梳和月傍岸衰容洗带冰
应被巢禽相怪讶寻常日午起慵能
 烧叶一作烧药今从诗话以叶字为定尤有味
   朝            梅尧臣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1366-0153b.png
木锁初开水上城竹篱深闭日光生青苔井畔雀儿斗
乌臼树头雅舅鸣世事但知开口笑俗情休要着心行
是非不道任挑挞唯忆当时阮步兵
 中四句好
   新城道中         苏 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
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1366-0153c.png
 东坡为杭倅时诗熙宁六年癸丑二月循行属县由
 富阳至新城有此作三四乃是早行诗也起句十四
 字妙五六亦佳但三四颇拙耳所谓武库森然不无
 利钝学者当自细参而默会虽山谷少年诗亦有不
 甚佳者不可为前辈隐讳也坡是年三十八岁晁无
 咎之父端友令新城故和篇有云小雨足时茶户喜
 乱山深处长官清此乃佳句
   早起           陈师道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1366-0153d.png
邻鸡接响作三鸣残点连声杀五更寒气挟霜侵败絮
宾鸿将了度微明有家无食违高枕百巧千穷只短檠
翰墨日疏身日远世间安得尚虚名
 有家无食百巧千穷各自为对乃变格要见字字锻
 鍊不遗馀力
   西归舟中怀通泰诸君    吕本中
一双一只路傍堠乍有乍无天际星乱叶入船侵破衲
疾风吹水拥枯萍山林何谢难方驾诗语曹刘可乞灵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1366-0154a.png
酒碗茶瓯俱不厌为公醉倒为公醒
 起句十四字乃早行诗次一联言景物而工又一联
 言情况而不胜其高矣诗格峥嵘非晚学所可及也
   东流道中         王 质
山高树多日出迟食时雾露且雰霏马蹄已踏两邮舍
人家渐开双竹扉冬青匝地野蜂乱荞麦满园山雀飞
明朝大江载吾去万里天风吹客衣
 雪山王质字景文东鲁人过江寓居兴国绍兴庚辰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1366-0154b.png
 进士此诗乃吴体而遒美
   六月归途         徐 机
星明残点数峰晴夜静微闻水有声六月行人须早起
一天凉露湿衣轻宦情每向途中薄诗句多于马上成
故里诸公应念我稻花香里计归程
 第四句良是第六句亦佳
   夜雨晓起方觉       巩仲至
夜雨鸣檐送五更不惊高卧最多情窗间细视花无(一/作)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1366-0154c.png
(无/花)影墙外随听屐有(一作/有屐)声数把柔丝堤柳嫩一奁方
镜闸波清出门眼界殊明洁但觉春寒处处生
 此诗夜雨细而不知晓起方觉以附之晓诗类
   晨征
静观群物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鸡唱未圆天已晓
蛙鸣方聚雨还来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
酒贱茶饶新面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第六句最新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1366-0154d.png
 
 
 
 
 
 
 
 瀛奎律髓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