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二
卷二十二 第 1a 页 WYG1359-016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古文集成卷二十二   宋 王霆震 编
  前丁集一
   表
  出师表(孔明/)
   (东坡云孔明出师一表简而且尽直而不肆大/哉言乎与伊训说命相表里非秦汉以下事君)
   (为悦者所能至也○戴溪笔议孔明出师表渊/然如肺腑流出无一点浮伪气象皆真意所形)
   (故也○冷齐夜话李格非善论文章尝曰诸葛/孔明出师表李令伯乞养亲表皆沛然肺腑中)
卷二十二 第 1b 页 WYG1359-0169b.png
   (流出殊不见斧凿痕是数君子在后汉末两晋/之间未尝以文章名世而其词意超迈如此是)
   (知文以气为主气以诚为主○楼迂斋云规模/正大志念深远详味乃见吴魏二国未说有此)
   (人物有此/文章否)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
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
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此亦孔/明自谓)欲报之于陛下
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先开广/其心志)恢弘志士之
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
卷二十二 第 2a 页 WYG1359-0170a.png
中俱为一体(一篇之文精/髓在此两句)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
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
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
祎董允等(分别内/外之任)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
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
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
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以
为督愚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
卷二十二 第 2b 页 WYG1359-0170b.png
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
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
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可见先主孔明/平日所讲论者)侍中尚书长史
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
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自述出/处本末)
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
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
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
卷二十二 第 3a 页 WYG1359-0170c.png
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
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
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
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
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武侯之/职分)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
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
告先帝之灵责攸之祎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
卷二十二 第 3b 页 WYG1359-0170d.png
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
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后出师表(孔明/)
   (迂斋云一篇首尾多是说事不可已之意所以/不可已者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也血)
   (脉联属条贯统纪森然/不乱宜与前表兼看)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此是/主张)故托臣以讨贼
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
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
卷二十二 第 4a 页 WYG1359-0171a.png
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
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
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足前/意)故冒危难以奉先
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
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高帝明并
日月谋臣渊深然陟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
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
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举引圣人群
卷二十二 第 4b 页 WYG1359-0171b.png
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
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
也彷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偪于黎
阳几败伯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
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
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夏侯而夏
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
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矣然丧赵
卷二十二 第 5a 页 WYG1359-0171c.png
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曲长屯将
七十馀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馀人此
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
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
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
正等而不及虚图之(深识/事势)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
臣之未解六也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
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
卷二十二 第 5b 页 WYG1359-0171d.png
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
后吴更违盟云长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
难可逆见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此孔明/本心)至于成败利
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陈情表(李令伯/)
   (五臣注翰曰蜀志云李密字令伯揵为武阳人/父早亡母何氏更适人密见养于祖母以孝闻)
   (侍疾日夜未尝解带蜀平后晋帝徵为太子洗/马诏书累下郡县逼迫密上疏武帝览其表嘉)
   (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服迁汉中太守也)
卷二十二 第 6a 页 WYG1359-0172a.png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
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
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
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向曰期功谓大/功小功之亲)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
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
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
辞不赴(良曰圣朝谓晋朝也/逵荣并刺史字也)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
卷二十二 第 6b 页 WYG1359-0172b.png
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
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
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
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
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
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
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铣曰伪朝谓蜀朝也/军所虏获曰俘蜀为)
(晋灭故/云此)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
卷二十二 第 7a 页 WYG1359-0172c.png
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向曰日薄西山/喻刘年老暮也)人命危浅朝不
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母
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
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翰曰乌鸟反哺其/母言有此乌乌之)
(私情乞念祖/母之养也)臣之辛苦非徒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
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铣曰二州谓梁州益/州也牧伯谓荣逵也)愿陛
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倖保卒馀年臣生当陨
卷二十二 第 7b 页 WYG1359-0172d.png
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论佛骨表(依韩文樊汝霖韩醇洪兴祖孙汝听注/韩愈)
   (韩曰新旧史皆具载于本传先是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其)
   (法三十年一开开则岁稔人泰至是宪宗遣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持香花迎入大内留禁)
   (中三日乃送佛祠王公士庶奔走赞叹公为刑/部侍郎上表极谏帝大怒欲抵死崔群裴度戚)
   (里诸贵皆为公言乃贬潮州刺史时宰相疑公/此表为冯宿所草以宿尝与公同年进士又同)
   (佐裴度淮西故疑之遂贬宿歙州刺史时宰必/皇甫鏄也亦可谓无识鉴矣此表岂宿所能了)
   (耶○补注闻见录云宪宗元和十四年自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入禁中韩退之以谏逐十五年)
卷二十二 第 8a 页 WYG1359-0173a.png
   (有陈洪志之祸懿宗咸通十四年又迎其骨入/禁中谏者以宪宗为戒懿宗曰生得见之死亦)
   (无恨不数月崩送佛骨还法门寺愈之谏云奉/佛以来享年不永者其知言哉○补注邵太史)
   (曰傅奕上疏请除佛法云降自羲农至于有汉/皆无佛法君明臣忠祚长年久汉明帝始立胡)
   (神洎于苻石羌胡乱华主庸臣佞祚短政虐云/云予谓愈之言盖广奕之言也故表出之○林)
   (之奇曰崔浩辟佛而死于魏韩愈辟佛而贬于/唐此浮屠者得为口实以为辟佛者之戒至于)
   (梁武三舍身而饿死台城宋齐以下事之渐谨/而年代尤促则浮屠之徒又以为学佛不尽其)
   (道之过自非卓然不惑之/士未有不为其所迷也)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中国
卷二十二 第 8b 页 WYG1359-0173b.png
(洪曰表云自后汉时流入中国又诗云佛法入中国尔/来六百年按后汉西域传云明帝时入中国而梁刘孝)
(标注世说新语引刘向列仙传序曰历观百家之中以/相检验得仙者百四十六人其七十四人已在佛经即)
(如此说则汉成哀之间已有经矣汉武故事曰昆邪杀/休屠王以其众来降得其金人之神上置之甘泉宫金)
(人者皆长丈馀其祭不用牛羊唯烧香礼拜上使依其/国俗祀之此神全类于佛盖汉武时其经未行于中土)
(但以神明事之耳又开皇历代三宝记云平帝世刘向/称念览典籍亦见有佛经将知周时久流释典秦虽热)
(除汉兴复出也又汉武作昆明池掘得黑灰东方朔云/可问西域道人西域道人佛之徒也又真诰云裴真人)
(有三十四人弟子十八人学佛道馀者学仙道陶隐居/云长安中似已有佛裴君即是其事以此考之中国之)
(有佛尚矣退之所云据正史也孙曰后汉明帝夜梦金/人长丈馀头有光明飞行殿庭以问群臣傅毅曰西方)
卷二十二 第 9a 页 WYG1359-0173c.png
(有神名曰佛其形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郎中蔡/愔及秦景使天竺求之得佛经四十二章及释迦玄像)
(并取沙门摄摩腾竺法兰东还愔之来也白马负经因/立白马寺于洛城雍门西以处之其经缄于兰台石室)
(又画像于清源台及显节陵上自国/是始传中国补注唐史作始入中)上古未尝有也昔者
黄帝在位百年年一百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年一百
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
年一百五岁帝尧在位九十八年年一百一十八岁帝
舜及禹年皆百岁(孙曰已上年岁皆出/皇甫谧帝王世纪)此时天下太平
百姓安乐寿考然而此时(唐史无/此时字)中国未有佛也其后
卷二十二 第 9b 页 WYG1359-0173d.png
殷汤亦年百岁汤孙大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
十九年书史不言其年寿所极盖亦俱年不减百岁周
文王年九十七岁武王年九十三岁穆王在位百年(孙/曰)
(书穆王享/国百年)此时佛法亦未至中国非因事佛而致然也
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乱亡
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
促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补注唐史作四十八/年今本作四十九年)前后
三度舍身施佛(孙曰大通元年三月辛未中大通元年/九月癸巳太清元年二月庚子凡三幸)
卷二十二 第 10a 页 WYG1359-0174a.png
(同泰寺/舍身)宗庙之祭不用牲牢(孙曰郊庙牲/牷皆代以面)尽日一食止
于菜果(孙曰武帝煽信佛道日止一食/膳无鲜腴惟豆羹粝饭而已)其后竟为侯景
所逼饿死台城(孙曰太清三年侯景攻陷/台城帝忧愤崩于净居殿)国亦寻灭事
佛求福反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信事亦可知矣高
祖始受隋禅则议除之当时群臣材识不远(唐史作识/见不远)
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阐明圣(唐史作/圣明)以救
斯弊其事遂止(樊曰武德九年高祖诏有司沙汰/天下僧尼道士女冠事竟不行)臣常
恨焉伏惟睿圣文武皇帝陛下神圣英武数千百年已
卷二十二 第 10b 页 WYG1359-0174b.png
来未有伦比即位之初不许度人为僧尼道士又不许
创立寺观臣常以为高祖之志必行于陛下之手今纵
未能即行岂可恣之转令盛也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
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音/舆)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
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
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为京都士庶(一有/设字)诡异之观
戏玩之具耳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
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事佛皆云天
卷二十二 第 11a 页 WYG1359-0174c.png
子大圣犹一心敬信百姓何人岂合更惜身命以故(一/本)
(故作至一本/无以故二字)焚顶烧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
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若不即加禁
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脔身以为供养者伤风败俗传
笑四方非细事也夫佛者(一无/者字)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
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
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
其国命(一无/其字)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
卷二十二 第 11b 页 WYG1359-0174d.png
(孙曰宣/政殿名)礼宾一设(孙曰元和九年置礼宾院/以待四夷之使设宴也)赐衣一袭
卫而出境(一作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
骨凶秽之馀岂可直入宫禁(可直一/作宜令)孔子曰敬鬼神而
远之古之诸侯行吊于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茢(音/列)
除不祥然后进吊(祝曰礼记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茢执/戈恶之也注桃鬼所恶茢苇苕可扫)
(不/祥)今无故取秽朽之物亲临观(一作/视)之巫祝不先桃茢
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
骨付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
卷二十二 第 12a 页 WYG1359-0175a.png
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
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佛如有灵能作祸𥚢凡有殃咎宜
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无任感激恳悃之至
  潮州谢表(韩愈/)
   (樊汝霖注本传具载公此表宪宗得表谓宰相/曰昨得知愈到潮州表因思其所谏佛骨事决)
   (是爱我我岂不念然愈为人臣不当言人主事/佛乃年促也帝欲复用愈故先语及观宰相意)
   (皇甫镈恐其复用乃率先对曰愈终太疏狂且/可量移一郡遂授袁州刺史欧阳文忠公云前)
   (世有名人当论事时感激不避诛死真若知义/者及到贬所则戚戚思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
卷二十二 第 12b 页 WYG1359-0175b.png
   (文字虽韩文公不免此累或者又罪其以封禅/谀帝皆非也汉杨恽见废报孙会宗书语涉讥)
   (讪遂坐腰斩雷霆之怒臣子所/当知畏公之此表不为过矣)
臣以狂妄戆愚不识礼度上表陈佛骨事言涉不敬正
名定罪万死犹轻陛下哀臣愚忠恕臣狂直谓臣言虽
可罪心亦无他特屈刑章以臣为潮州刺史既免刑戮
又获禄食圣恩弘大天地莫量破脑刳心岂足为谢臣
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臣以今年正月十四日蒙恩除
潮州刺史即日奔驰上道经涉岭海水陆万里以今月
卷二十二 第 13a 页 WYG1359-0175c.png
二十五日到州上讫与官吏百姓等相见具言朝廷治
平天子神圣威武慈仁子养亿兆人庶无有亲疏远迩
虽在万里之外岭海之陬待之一如甸畿之间辇毂之
下有善必闻有恶必见早朝晚罢兢兢业业惟恐四海
之内天地之中一物不得其所故遣刺史面问百姓疾
苦苟有不便得以上陈国家宪章完具为治日久守令
承奉诏条违犯者鲜虽在蛮荒无不安泰闻臣所称圣
德惟知鼓舞欢呼不劳施为坐以无事臣某诚惶诚恐
卷二十二 第 13b 页 WYG1359-0175d.png
顿首顿首臣所领州在广府极东界上去广府虽云才
二千里然来往动皆经月过海口下恶水涛泷(音/双)壮猛
难计程期飓风鳄鱼患祸不测州南近界(一作州/之南境)涨海
连天毒雾瘴氛日夕发作臣少多病年才五十发白齿
落理不久长加以罪犯至重所处又极远恶忧惶惭悸
死亡无日单立一身朝无亲党居蛮夷之地与魑魅为
群苟非陛下哀而念之谁肯为臣言者臣受性愚陋人
事多所不通惟酷好学问文章未尝一日暂废实为时
卷二十二 第 14a 页 WYG1359-0176a.png
辈所见推许(一作/表)臣于当时之文亦未有过人者至于
论述陛下功德与诗书相表里作为歌诗荐之郊庙纪
泰山之封镂白玉之牒铺张对天之闳休扬厉无前之
伟迹编之乎诗书之策而无愧措之乎天地之间而无
亏虽使古人复生臣亦未肯多让伏以大唐受命有天
下四海之内莫不臣妾南北东西地各万里自天宝之
后政治少懈文致未优武剋不刚嬖臣奸𨽻(嬖一/作孽)蠹居
棋处摇毒自防外顺内悖父死子代以祖继孙如古诸
卷二十二 第 14b 页 WYG1359-0176b.png
侯自擅其地不贡不朝六七十年四圣传序以至陛下
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关机阖辟雷厉风飞日
月清照天戈所麾莫不宁顺大宇之下生息理极高祖
创制天下其功大矣而治未太平也太宗太平矣而大
功所立咸在高祖之代非如陛下承天宝之后接因循
之馀六七十年之外赫然兴起南面指麾而致此巍巍治
功也宜定乐章以告神明东巡泰山奏功皇天(补注范/太史唐)
(鉴曰终唐之世惟柳宗元以封禅为非以/韩愈之贤犹劝宪宗则其馀无足怪也)具著显庸明
卷二十二 第 15a 页 WYG1359-0176c.png
示得意使永永万年(一作/年代)服我成烈当此之时所谓千
载一时不可逢之嘉会而臣负罪婴亹(许慎/切)自拘海岛
戚戚嗟嗟日与死迫曾不得奏薄伎于从官之内𨽻御
之间穷思毕精以赎罪过怀痛穷天死不闭目瞻望宸
极魂神飞去伏惟皇帝陛下天地父母哀而怜之无任
感恩恋阙惭惶恳迫之至
 
 
卷二十二 第 15b 页 WYG1359-0176d.png
 
 
 
 
 
 
 
 古文集成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