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卷十二 第 1a 页
研经室一集卷十二
  浙江图考(上)
古今水道变迁极多小水支流混淆不免然未有一
省主名之大川定自禹迹而后人乱之若今不知浙
江为岷江以渐江谷水冒浙江者也元家在扬州府
处北江之北督学浙省往来吴越閒者屡矣参稽经
史测量水土而得江浙本为一水之迹浙江实禹贡
南江之据近儒箸述多考三江而终未实发之予乃
博引群书为图说一卷综其大旨而考之曰江者发
原岷山者也禹贡三江有北江中江南江北江者岷
卷十二 第 1b 页
江由江宁镇江丹徒常州之北入海即今扬州南之
大江也中江者岷江由高淳过五坝至常州府宜兴
县入海者也南江者岷江由安徽池州府过宁国府
会太湖过吴江石门出仁和县临平半山之西南(今/塘)
(栖)折而东而北由馀姚北入海者也禹贡不出南江
之名者为江之正流不比北中也中江自杨行密筑
五堰其流始绝永乐时设三坝陆行十八里矣南江
自北魏时石门仁和流塞唐初筑海塘以捍潮其流
始绝今吴江石门仁和数百里内皆为沃土惟一线
清流自北新关通漕达于吴江犹是浙江故道然则
卷十二 第 2a 页
浙江者乃岷山导江之委即由吴江石门仁和海宁
至馀姚入海数百里内之地之专名也若以今富阳
江论之乃汉书说文水经之渐江水谷水与说文江
浙相连之浙水迥不相同特自杭州府城东北为浙
水之故道其自杭州城隍山西南上达富阳断不能
名之为浙江也今之海塘所以捍潮元抚浙修塘月
必至焉自尖山至海宁州以西堤虽险而地势高惟
老盐仓西南至杭州府城东北数十里中地势低平
潮汐往来活沙无定有朝为桑田莫成沧海者且加
筑堤塘难施椿石浚之愈深则沙性愈散不如老盐
卷十二 第 2b 页
仓东北铁板沙之坚固然则此数十里中非古浙江
沙淤故道之明證乎非即禹贡南江乎且潮水最高
时较之北新关塘楼一带水面高至七八尺设无海
塘则海潮必北注嘉兴所以西塘柴工尤为要计也
班孟坚汉书许叔重说文孔疏所引真郑康成书注
桑钦水经诸说是也初学记引伪郑康成书注韦昭
国语注郦道元水经注庾仲初吴都赋注诸说非也
以其说之是者證之禹贡周礼左传国语越绝史记
诸书及今各府县地势无不合也以其说之非者證
之诸书及今地势无不谬也元尝立诂经精舍于西
卷十二 第 3a 页
湖孤山之麓诸生议奉许叔重郑康成二君木主于
舍中而祀之二君说经之功人䍐见者然浙省读经
之士奚趐数万人问以所居之省莫不曰浙江也问
以浙江究为何水鲜不误举也若非许氏说文浙渐
二字相别为解郑氏尚书禹贡注读东迤为断句与
汉书说文相发明则必为郦道元诸说所误浙江禹
迹及古吴越之界皆不可复求然则许郑之为功岂
不甚钜固宜为潜学之士所中心说而诚服者哉元
七八年来博稽古籍亲履今地引證诸说图以明之
用告学者请勿复疑嘉庆七年撰于杭州使院
卷十二 第 3b 页
卷十二 第 3b 页
卷十二 第 3b 页
卷十二 第 3b 页
卷十二 第 3b 页
卷十二 第 3b 页
卷十二 第 3b 页
卷十二 第 3b 页
卷十二 第 3b 页
卷十二 第 3b 页
卷十二 第 3b 页
卷十二 第 3b 页
卷十二 第 3b 页
卷十二 第 3b 页
卷十二 第 3b 页
卷十二 第 3b 页
卷十二 第 3b 页
卷十二 第 3b 页
卷十二 第 3b 页
卷十二 第 3b 页
卷十二 第 3b 页
禹贡
淮海惟扬州彭蠡既猪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底

 正义曰郑云三江分于彭蠡为三孔东入海其意
 言三江既入入海耳不入震泽也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
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岷
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
迤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
 正义曰郑云东迤者为南江地理志云南江从会
卷十二 第 4a 页
 稽吴县南东入海中江从丹阳芜湖县西东至会
 稽阳羡县东入海北江从会稽毗陵县北东入海
  元案三江之名自禹贡始职方氏国语之三江
  即禹贡之三江也两汉之解三江者若班氏汉
  书地理志桑氏水经许氏说文解字皆合以左
  氏传史记诸书證之亦无不合郑氏尚书注世
  已残阙见诸正义所引者正合于班氏之说其
  注三江既入云三江分于彭蠡为三孔东入海
  云分于彭蠡则非分于震泽后之以松江娄江
  东江为三江者不得附之也且云分于彭蠡为
卷十二 第 4b 页
  三孔则非合于彭蠡而为一孔后之以合汉为
  北江合彭蠡为南江者不得托之也且云东入
  海则非三江入震泽亦非彭蠡与汉入三江伪
  孔传以既入为入震泽固殊郑氏之旨苏轼以
  豫章江入彭蠡入海为南江尤非郑氏之旨也
  又郑氏注东迤北会于汇云东迤者为南江言
  东迤者则郑氏读禹贡东迤为句也三江之中
  惟南江之势北会于具区所谓北会于汇也若
  彭蠡则在江之南无所谓北汇矣郑氏注禹贡
  一本班志明标地理志者甚多閒有依地说不
卷十二 第 5a 页
  用班志者必明言其故亦或于班志所记择善
  而从如沱水是也未有凭空说以异班氏者窃
  意三江之注亦必明引地理志而后言自彭蠡
  分三孔惜乎残阙不备耳禹贡有中江北江无
  南江之名南江始见于班志郑注东迤者为南
  江用班氏南江之名与中江北江为三江也班
  志南江分自石城中江分自芜湖石城芜湖在
  彭蠡东故曰分自彭蠡亦所以释经言三江于
  彭蠡既猪之下也分自彭蠡则彭蠡以西犹未
  分知以汉入江为北江郑必不作此说也江水
卷十二 第 5b 页
 自石城分为南江正是东迤(迤字解/见说文)南江至吴
 县南入具区具区在北正是北会于汇班志曰
 南江在南郑注云东迤者为南江其义一也班
 志言北江至江都入海中江至阳羡入海南江
 至馀姚入海即郑云为三孔入于海也郑解九
 江孔殷云从山溪所出其孔众多三孔据孔殷
 为说也孔尔雅训为閒与空相通水之分出如
 器之有孔故亦谓之孔也正义虽主伪孔传乃
  引地理志以證三江与汉儒所说固无悖耳
 经典释文曰三江韦昭云谓吴松江钱塘江浦阳
卷十二 第 6a 页
 江也吴地记云松江东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东
 北入海为娄江东南入海为东江并松江为三江
 正义曰今南人以大江不入震泽震泽之东别有
 松江等三江案职方扬州其川曰三江宜举州内
 大川其松江等虽出震泽入海既近周礼不应舍
 岷山大江之名而记松江等小江之说山水古今
 变易故郑云既知今亦当知古是古今同(同上盖/脱不字)
 之验也
  元案两汉之说三江者无有异惟三国时吴韦
  昭注国语三江环之以三江为松江浙江浦阳
卷十二 第 6b 页
  江水经注及宋庠补音本皆作浙江此释文及
  史记索隐引作钱塘江盖唐初人已不辨浙之
  非渐因其时称钱塘江为浙江遂改称钱塘耳
  顾夷与庾仲初同为晋人其说同郦道元已駮
  破之郭景纯虽生韦昭之后而其说三江则仍
  班氏旧说以为岷江松江浙江惜其书不存不
  知其详耳(庾仲初郭景纯之说/并见水经注详在后)韦昭虽分浦阳
  江于浙江而舍岷江盖以岷江不入震泽且三
  者大小不配也正义所谓南人正指韦昭庾仲
  初之流则正义亦駮之明矣乃韦昭不以大江
卷十二 第 7a 页
  为北江而以松江为北江浙江为中江郭氏即
  以实禹贡之三江而以岷江为北江松江为中
  江浙江为南江说虽有异大致尚同盖两汉之
  后晋之郭璞魏之郦道元唐之孔颖达皆本班
  志其韦昭庾仲初之异说则学者所不用耳
 唐邱光庭兼明书云三江既入震泽底定郑康成
 曰江自彭蠡分为三既入者入海也案洪水之时
 包山襄陵震泽不见三江之水既入然后方为震
 泽康成以既入为海可谓得之
  元案邱氏所引同于正义
卷十二 第 7b 页
 初学记卷六地部曰案三江汉书地理志注岷江
 为大江至九江为中江至徐陵为北江盖一源而
 三目郑元孔安国注云左合汉为北江会彭蠡为
 南江岷江居其中则为中江故书称东为中江者
 明岷江至彭蠡与南北合始得称中也
 苏氏轼书传曰三江之入古今皆不明予以所见
 考之自豫章而下入于彭蠡而东至海为南江自
 蜀岷山至于九江彭蠡以入于海为中江自嶓冢
 导漾东流为汉过三澨大别以入于江东汇泽为
 彭蠡以入于海为北江此三江自彭蠡以上为二
卷十二 第 8a 页
 自夏口以上为三江汉合于夏口而与豫章之江
 皆汇于彭蠡则三江为一过秣陵京口以入于海
 不复三矣然禹贡犹有三江之名曰北曰中者以
 味别也盖此三水性不相入江虽合而水则异故
 至于今而有三泠之说禹之叙汉水也曰嶓冢导
 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
 南入于江至于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
 夫汉既已入江且汇为彭蠡矣安能复出为北江
 以入于海乎知其以味别也禹之叙江水也曰岷
 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
卷十二 第 8b 页
 东迤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夫江既与汉合
 且汇为彭蠡矣安能自别为中江以入于海乎知
 其以味别也汉为北江岷山之江为中江则豫章
 之江为南江不言而可知矣禹以味别信乎班固
 曰南江从会稽阳羡东入海(此引错阳羡/入海为中江)北江从
 会稽毗陵县北东入海会稽丹阳容有此三江然
 皆是东南枝流小水自相派别而入海者非禹贡
 所谓中江北江自彭蠡出者也徒见禹贡有南北
 中三江之名而不悟一江三泠合流而异味也
  元案自蔡沈宗庾仲初之三江而班志之三江
卷十二 第 9a 页
  晦矣近世胡朏明诸君用苏氏之说以破庾仲
  初之三江夫庾氏之说三江无足破也取苏氏
  何也以其说与郑氏说相近百馀年来学者知
  守郑氏之学见其说郑氏有之于是以遵郑者
  推而尊苏不复详其说之真伪是非惟郑之说
  是师莫敢异者不知郑氏注禹贡专宗班志大
  之如九河九江云梦无不皆然何三江而顿异
  且他注或有疑义亦必依据地说等书以明析
  其是非未有凿空如此三江之注者也及考正
  义所引之郑注细为审度知其仍本于班志未
卷十二 第 9b 页
  尝有异但残阙不详备而已又考苏氏所同之
  郑注仅出于初学记唐人类书本不足为典要
  而初学记讹舛尤甚并非徐坚元本盖诗赋家
  传写贩用久失其真即令专指郑氏一人之注
  已宜从传闻异词之例乃其所标云郑元孔安
  国注夫伪孔传见在绝无此说郑注不完无从
  检核竟舍孔而专归诸郑氏一人此注既归于
  郑于是据此以駮班志且不顾正义所引之真
  郑注务强而鸠合于一如真郑注云三江分于
  彭蠡为三孔入于海伪郑注云岷江至彭蠡与
卷十二 第 10a 页
  南北合必不同之说也必为之词曰三孔即指
  南北中之三江非彭蠡之下又有三孔是以合
  为分矣真郑注云东迤者为南江伪郑注云会
  彭蠡为南江必不同之说也必为之词曰犹言
  东迤北经非以东迤为句也盖断东迤为句则
  必北会连东迤北为句乃可牵于南会是以北
  为南矣夫正义所引其真为郑注可据也彼以
  为分此以为合彼以为北此以为南无论东迤
  北为句不词郑氏必不如此章句即令经文可
  如此读而郑氏则明明曰东迤者不曰东迤北
卷十二 第 10b 页
  者于此而仍据为真郑注不亦颠乎然则可断
  之为伪者其證有五分于彭蠡与合于彭蠡不
  同一也北会于汇必非彭蠡二也初学记而外
  别无所见三也初学记并称郑孔注四也初学
  记所引汉书地理志亦同此说五也有此五證
  可决其非郑注郑注之真伪辨则苏氏之说不
  必尊班氏之志不必破经文东迤为句不必改
  如是乃郑学明汉学明经文明三江之故迹明
  禹之功亦从而明观其所引地理志而郑孔注
  并称者可知其不足据矣
卷十二 第 11a 页
 唐张氏守节史记正义曰括地志云禹贡三江俱
 会于彭蠡合为一江入于海
  元案此即苏氏之说所本也与徐坚初学记所
  引同盖唐初有此说耳标以郑元孔安国注则
  误也
 宋程氏大昌禹贡山川地理图曰经谓岷山江之
 入海者为中江汉水自北来注岷江而同流分边
 在北者为北江孔安国所谓汉水入震泽者为北
 江而皆不言所注何地弟云有中有北则有南可
 知徐坚援郑元书传以證三江曰左合汉为北江
卷十二 第 11b 页
 右会彭蠡为南江岷江居中则为中江故书称东
 为中江者明岷江至彭蠡与南北合始得称中也
 坚引郑语如此知一江为三非出孔氏一家臆度
 也
  元案通志堂所刻程氏禹贡山川地理图仅存
  叙说惟永乐大典尚具有二十八图内孔安国
  三江图载此说称徐坚引郑云云是为称引郑
  说之始然坚所引郑说同于苏氏不同于孔此
  引以为孔传之證其因初学记所引本郑孔并
  举耶抑未尝细案之而以其说同于苏也程氏
卷十二 第 12a 页
  固以苏说为是者也见郑此说宁不引为已證
  而转推而远之诚不可解又有疑者宋元以来
  说三江者皆言苏氏黄度云近世苏文忠之说
  经本贝之自昔诸家皆未尝言林之奇云郑氏
  以东迤为南江是自东陵而下巳分为三矣而
  苏氏乃以古之彭蠡东合为一江者以为今之
  三江王应麟最好采掇遗文而玉海言三江惟
  举苏氏曾氏之说云诸家各指近震泽诸江为
  三江苏氏指秣陵京口一江为三江若绝未见
  初学记者即以程大昌禹贡论及山川地理图
卷十二 第 12b 页
  叙考之一则曰合孔安国苏轼所长一则曰近
  世惟苏氏即中北二江之文以求三江一则曰
  三江缘经生文苏氏不主经文以实之乃疑实
  合为一而名别为三无所执据若全不知有郑
  氏说若全未理会郑说之合于苏者然则永乐
  大典所补诸图举坚引郑注以證孔传者恐非
  程氏之本文也阅者察焉
 胡氏渭禹贡锥指曰诸说为苏轼同郑康成为无
 病徐坚初学记引郑康成书注以證三江曰左合
 汉为北江右会彭蠡为南江岷江居其中则为中
卷十二 第 13a 页
 江故书称东为中江者明岷江至彭蠡与南北合
 始得称中也始知苏氏所说东汉时固已有之
  元案取伪郑注以證苏氏之说实始于此初学
  记并称郑元孔安国注朏明则专称郑康成注
  后人不深考遂以为真郑注矣初学记所引汉
  书地理志与今汉书志全异其说以岷江为大
  江至九江为中江至徐陵为北江徐陵当是广
  陵亦合三江为一江是班志郑注孔注皆同于
  苏氏之说矣幸而班志全在不然不亦将与郑
  氏同枉乎知引班志之非班即知引郑注之非
卷十二 第 13b 页
  郑矣
 王氏鸣盛尚书后案曰郑解导江中江之义以證
 此节三江实一江也又云三江分于彭蠡为三孔
 东入海者据文似彭蠡以下又有三孔详绎其义
 则三孔实即指南北中三江也郑此注左合汉云
 云出初学记三江分云云出本疏今并合为一条
 初学记引称为郑元孔安国注殊不可解予据绍
 兴四年东阳麻沙刘朝宗宅刻有右修职郎建阳
 县丞福唐刘本叙虽宋板下品究胜俗刻当无误
 但徐坚不通经称引舛错不足怪而其为此节之
卷十二 第 14a 页
 注则无可疑郑云东迤者为南江者犹云东迤北
 而会于汇者为南江也彭蠡在江之南北字句绝
 若传及疏以北属下句似反以彭蠡为在北矣
  元案伪郑注与真郑注断难合一王氏笃守郑
  氏故不暇辨其伪耳其谓徐坚称引舛错疑初
  学记孔郑并称为殊不可解是也
 金氏榜礼笺云南江不见于经彭蠡以下首受江
 者是也故注云东迤者为南江言东迤北会于汇
 即东出为南江矣此郑君之说贾氏疏职方扬州
 三江颜氏注地理志北江中江皆本其义者也孔
卷十二 第 14b 页
 传言自彭蠡江分为三则与郑注不殊故徐坚初
 学记并言郑元孔安国注云左合汉为北江会彭
 蠡为南江岷江居其中则为中江故书称东为中
 江者明岷江至彭蠡与南北合始得称中也此谓
 南北中三江分于彭蠡以下郑孔二注大意相同
 非贝录注文之旧也苏子瞻书传汉水谓之北江
 豫章江谓之南江与岷江为三说本括地志禹贡
 三江俱会于彭蠡合为一江入于海如其说则三
 江皆在彭蠡西乖于东为北江中江之文乃复申
 其说云三江汇于彭蠡则三江为一以入海禹贡
卷十二 第 15a 页
 犹有三江之名曰北曰中者以味别也是子瞻亦
 知三江之名不得移之彭蠡上顾以一江兼受南
 北中之名与初学记所述郑孔之说分为三江入
 海者截然殊异或谓苏说上与初学记合并以初
 学记兼载郑孔二说为郑君注文者皆失考
  元案金氏辨初学记所引非郑君注文识过胡
  朏明远矣然初学记自本括地志之说与苏氏
  合今以为撮述郑孔二注大意则非也初学记
  明言合汉会彭蠡与南北合金氏强解之曰此
  谓南北中分于彭蠡以下天下固无以分为合
卷十二 第 15b 页
  者矣徐坚所引直是讹文不必牵合
 汉书地理志
会稽郡 吴
 故国周大伯所邑具区泽在西扬州薮古文以为
 震泽南江在南东入海扬州川
毗陵
 季札所居北江在北东入海扬州川
丹阳郡 石城
 分江水首受江东至馀姚入海过郡二行千二百
 里
卷十二 第 16a 页
芜湖
 中江出西南东至阳羡入海扬州川
蜀郡 湔氐道
 禹贡岷山在西徼外江水所出东南至江都入海
 过郡七行二千六百六十里(说文系传引作过郡/九行七千六百六十)
(里)
  元案三江原委莫详于班志所云扬州川即用
  职方氏之说亦即禹贡扬州三江既入也胡朏
  明禹贡锥指谓南江在吴县南者自为松江之
  下流与分江水由馀姚入海者为二又谓分江
卷十二 第 16b 页
  水为南江在吴南者为中江斥班氏为误朏明
  所谓分江水者乃据水经注所云由乌程合浙
  江之枝流然郦氏引地理志则通之云江水自
  石城东出径吴国南为南江是谓石城之水即
  吴南之水而不以历乌程之水为南江之水柰
  何拾郦氏所谓南江枝流者而以为南江且据
  以诋郦氏而斥班氏耶夫班氏于湔氏道记江
  水所出至江都入海与记分江水受江于石城
  至馀姚入海之文同于江水详过郡里数与分
  江水详过郡里数之文同于毗陵曰北江在北
卷十二 第 17a 页
  东入海于吴云南江在南东入海其例亦同也
  岷江自九江至江宁为自西南至东北自江都
  至海门入海又为自西北至东南广陵国江都
  地接高邮疆界甚广故于毗陵记北江在北所
  以明江至江都曲而东南非由江都直而东北
  也南江自石城至安吉为由西而少东北自太
  湖至钱唐为自北而少西南由钱塘至馀姚入
  海又为自西至东石城水原可直至馀姚入海
  如郦氏所叙南江支流径由乌程馀杭故于吴
  记南江在南所以明江至馀姚入海者为由太
卷十二 第 17b 页
  湖折而西南又由钱塘折而东南非自石城直
  注钱塘也惟江至江都而曲故广陵之江曰曲
  江惟江至吴南而折故馀姚入海之江曰浙江
  曲犹环曲之义折则方折矣太平寰宇记引虞
  喜志林曰今钱塘江口浙山正居江中潮水投
  山下折而曲一云江有反涛水势折归故曰折
  江元和郡县志云庄子云浙河即谓浙江盖取
  其曲折为名卢肇海潮赋云浙者折也潮出海
  屈折而倒流也诸说知浙之取义于折而不知
  折之取义于吴南之江试思黟中渐水自西而
卷十二 第 18a 页
  东南至钱塘虽非直注何有于折惟石城之水
  由吴县南折而钱塘又由钱塘折而馀姚乃可
  谓之折江之义不明即浙之义亦未当或又假
  借于海涛之回旋尤非其义也班志详于南江
  北江而于中江则仅云阳羡入海何也汉广陵
  国江都以东有临淮郡之海陵故志记之曰有
  江海会祠言江至此而会海也会稽郡吴毗陵
  无锡阳羡丹徒娄为今镇江常州苏州地娄在
  今昆山而太仓松江海门及江北之通州皆不
  置县然则太湖以东至汉犹荒斥为海潮之所
卷十二 第 18b 页
  往来故叙北江止于毗陵叙中江止于阳羡且
  曰南江在南则中江必不在吴县之南曰北江
  在北则中江必不在毗陵之北而中江必在毗
  陵之南吴之北可知北江以曲而详南江以折
  而详则中江必自阳羡直贯太湖由娄县之地
  入海又可知此班氏之不详而详者也汉时去
  禹二千年太湖以东尚荒斥如此在禹之初三
  江未入湖海之交可想而知也自湖水北泄于
  北江南归于南江中注于中江而后湖水底定
  读班氏之书而禹功益彰胡朏明谓三江之不
卷十二 第 19a 页
  明误自班固始余谓三江得班氏而明班志之
  不明则误自朏明始也
丹阳郡 黟
 渐江水出南蛮夷中东入海
  元案监本汉书地理志渐江误作浙江高惠高
  后文功臣表堂邑安侯陈婴定豫章浙江都渐
  师古曰渐水名在丹阳黟县南蛮中师古注汉
  书即以地理志之渐江解表之渐则地理志正
  作渐江与水经说文合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
  云地理志水经皆作渐江汲古阁汉书渐字犹
卷十二 第 19b 页
  未讹成浙也
会稽郡 大末
 谷水东北至钱唐入浙江
  元案近本地理志无浙字水经注所引有之班
  志既于黟记渐江水所出东入海又于大末记
  谷水东北至钱唐入浙江大末即姑蔑今衢州
  府西安龙游地也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谓浙
  江三源一曰新安江班志谓之渐江源出徽州
  府西北黟山今名黄山至严州府城东九十里
  与东阳江合一曰东阳江水经谓之吴宁溪源
卷十二 第 20a 页
  出金华府东阳县东南之大盆山西流至兰溪
  县西南与信安江合一曰信安江亦曰谷水源
  出衢州府开化县东北之百际岭东北经金华
  府兰溪县城西与东阳江合三源同流顾氏此
  说以今钱塘江水为渐水谷水吴宁溪水之合
  流依汉志言谷水自大末东北至钱塘入江则
  自大末至于钱塘皆为谷水而渐江水弟从建
  德入于谷随谷水东入于海是谷水在中为经
  流渐水在西北流入吴宁溪水自南流入(今为/金华)
(江)不能夺谷水之名直至钱塘谷水入江而后
卷十二 第 20b 页
  不名谷水而名浙江是严州以东且不得名之
  为渐岂严州以西转得冒之为浙乎顾氏谓谷
  水与吴宁溪水合吴宁溪水与渐江水合尚非
  班义也若果渐江即浙江则谷水入浙江宜在
  严州不当云在钱塘岂自严至杭并流已数百
  里至钱唐乃云入乎惟班志云谷水东北至钱
  塘入浙江可见谷与浙非一水即可见吴南之
  江从钱塘东折为浙江而谷水从开化常山历
  龙游建德桐庐富阳至此入之不然而曷云入
  也班氏所记数千年至今朗然如绘而后人昧
卷十二 第 21a 页
  之何也
会稽郡 钱塘
 西部都尉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东入海行八百
 三十里莽曰泉亭
  元案武林水即阚骃所云钱水东入海也东入
  海亦先入江而后东入海犹渐江水之入谷也
  班志凡记馀暨潘水句章渠水上虞柯水鄞天
  门山水皆但云东入海不言所至不言里数皆
  先有所入而后入海武林水渐江水即其例也
  行八百三十里语有讹误钱塘至海止百数十
卷十二 第 21b 页
  里耳详见后又案钱水即今西湖水古钱塘当
  为昭庆寺及钱塘涌金清波一带之地所以外
  禦咸潮内潴钱水也古杭城尚在西湖之西南
  也
说文解字

 水出蜀湔氐徼外岷山入海从水工声

 江水东至会稽山阴为浙江从水折声
  元案说文水部江字下次沱字云江别流也出
卷十二 第 22a 页
  岷山东别为沱沱字下即次浙字云江水东至
  会稽山阴为浙江江水即从上江字连属而下
  即指岷江也东至会稽山阴为浙江盖江自吴
  县南历石门而来至钱塘折向山阴江至此而
  折故至此名浙惟其至山阴而后名浙则山阴
  以西不名为浙矣史记集解引晋灼云江水至
  会稽山阴为浙江与说文同索隐引韦昭言浙
  江在钱塘意亦近是其折处西指钱塘南指山
  阴说文言至山阴为浙江以折处言之也班志
  言至馀姚入海以入处言之也又案文选北山
卷十二 第 22b 页
  移文注引字书曰江水东至会稽山阴为浙右
  此言亦本于说文

 水出丹阳黟南蛮中东入海从水斩声
  元案浙字下越四十二字始次渐字浙之次于
  江犹泑之次河汉之次漾也浙次于江明其为
  江之正流渐不次于江明其与岷江无涉于此
  见浙之非渐而说文与班志实相表里相證益
  明矣

卷十二 第 23a 页
 邪行也从辵也声夏书曰东迤北会于汇
  元案许郑解经不必悉同而解东迤则同郑训
  迤字注已不备说文训邪行正足以相成也禹
  贡之例凡两水相合为入此水经于彼水为会
  无所入无所会弟曰至于某而已若九河曰播
  沱曰别彭蠡曰汇泽荥曰溢南江曰迤皆独出
  一例以形容之九河有分散之状故为播沱出
  而复入则为别泽之水溢而回旋如器之受水
  故为汇荥从地而上出故为溢江至石城分而
  斜行自为一支非别非汇非溢惟迤足以当之
卷十二 第 23b 页
  下文东为中江亦是东迤相连属以为文也若
  谓南江即彭蠡无论江会彭蠡并非斜行向东
  北即是斜行则河之自积石至龙门自孟津至
  逆河即汉之自嶓冢至大别江之自岷山至于
  澧其为斜行者多矣何独于会东陵之后始云
  东迤乎且导漾既云东汇泽为彭蠡则彭蠡之
  水明是江汉所溢而成者故郑注云汇回也汉
  与江斗转东成其泽缘汉入江而始有此泽故
  于导漾属之既属于导漾不必又复叙于导江
  沇之会于汶淮之会于泗沂渭之会于澧会于
卷十二 第 24a 页
  泾汶非沇所成泗非淮所成澧与泾非沂渭所
  成故曰会彭蠡由江汉而成谓之汇矣不得复
  谓之会会者两相遇也汇者已所出也惟其汇
  而回旋则谓之泽既谓之泽不复可谓之江东
  迤同于东汇所异者迤则形容其分而斜出之
  势汇则形容其聚而潴蓄之状此经文所以妙
  也会之不可为汇犹会之不可为迤今以东汇
  泽为彭蠡即是东迤北会于汇是以东汇为北
  会矣必不然也曰会于汇明是别有一汇而此
  往会之曰东汇泽明是本无此汇因此而有之
卷十二 第 24b 页
  汇字虽同而旨趣各别禹贡有两潜沱且不得
  混为一况汇为回旋之名本非实地乎汇犹猪
  彭蠡可为猪大野亦可为猪彭蠡可为汇具区
  亦可为汇也知汇之为汇成于江汉之斗则禹
  贡分叙之妙可体会而得焉江虽巨所以分为
  三者由汉水南入于江一江不足以受故东汇
  为彭蠡又东为北江江则东迤为南江又东为
  中江此中江北江所以分叙于导江导汉而彭
  蠡自属于汉南江自属于江从可知矣郑氏恐
  学者误以东迤句连东为中江特注曰东迤者
卷十二 第 25a 页
  为南江夫江汉同其大矣汉汇为泽为北江而
  江止一流入海乎东汇泽为彭蠡不连东为北
  江则东迤北会于汇岂连东为中江乎郑氏注
  东迤者为南江解经造微之学也
 续汉书郡国志
丹阳郡 芜湖中江在西
会稽郡 山阴会稽山在南上有禹冢有浙江
吴郡 毗陵季札所居北江在北
  元案司马彪晋人所举三江同于班志于山阴
  云有浙江即说文江至山阴为浙江也
卷十二 第 2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