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卷十 第 1a 页
卷施阁诗卷第十
               阳湖洪亮吉著
 秘阁研经集(辛亥)
南楼忆旧诗四十首(并序)
夫鸟以高为巢鱼以深为穴居鱼鸟之中者人也筑
 基九层而上为之楼则与鸟争高矣浚池十仞而中
为之岛则与鱼竞深矣然鸟啁啾而为巢使无矰缴
 之患则终岁犹是也鱼屏营而为穴使非芳饵之误
 则毕世无易也人则不然飞狐落雁之岭八埏之险
 也鸟所不能飞者人或上之矣奔霆浴日之区九州
 之浸也鱼所不能历者人或过之矣则夫陟险不巳
卷十 第 1b 页
 将迷东西扬帆倏来杳无津涘当此者其亦有故巢
 之恋在沼之思乎南楼者外王母龚太孺人所居也
 余以孤童幼蒙钟爱年未毁齿从母移居姊越十龄
 弟才匝岁鲁国男子方惊毁巢汉阳孤生未歌穷鸟
 由春徂冬衣无单复之制以夜继日瓶无逮晨之粮
 煢煢焉踽踽焉盖十五年于此焉若夫雨龙竹马瓦
 狗泥车探春燕于栋头捉秋虫于径里冈睹跳而将
 平井投砖而欲满临溪咒鸭涉渚捞虾既儿戏之无
 方亦童蒙之求我此一时也随母梳头之岁从师识
 字之辰乌焉混于一篇蚯蚓登于半纸藏书之箧时
 匿意钱衣带之旁私携面具同学则谢家阿买送餐
卷十 第 2a 页
 则裴氏小奚盻日影之不西怨鸡声之太早此一时
 也至乃岁值元枵门怜奇窘仲理则厨难耗鼠史云
 则釜欲生鱼井淘麦屑反避知亲径拾堕薪偏逢长
 者然而天青入牖水绿周堂秋月塞门春花交砌何
 尝不破啼而四顾拥絮以周游此一时也又或苏季
 上书全家尽返桓姫索米半舫爰来(谓曙斋舅氏及/适杨氏从母)
 中外则双丁二到不乏奇童弟兄则羯末封胡并饶
 道蕴虚堂论史鹊亦垂头侧经敲诗虫来啮踵篙师
 南巷雅乞书符蚕妾北头偏多问字此亦一时也授
 徒北馆作赘东堂卜商色养之时贾谊秀才之曰会
 稽僚婿动色而见严生阳元尊章改颜而亲剧子邻
卷十 第 2b 页
 有束绹之馈室无戛釜之声辟竹径而待宾借柏堂
 而宴客此又一时也诗曰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又况
 螟蛉果裸之场与松柏茑萝之所乎此则明明如月
 难忘在闼之辰悠悠我思无踰树𣏌之里遗闻传于
 厮养琐事得于邻童畦栽赤苋则湔上之苍头穴识
 金镮则羊家之故媪失簪楚国堕履徐方燕知春社
 之人犬识衰门之客延陵之剑无封树之堪悬班惠
 之书有篇题之可认能无堕伤心之泪镌思旧之铭
 乎又况腊头社尾上已元宵饼值春辰糕名令节杨
 柳半桥之月芙容北市之灯水增一尺则巳啮闾门
 树密三重则隐开楼扇烛龙之首与䲭尾竞高彩鹢
卷十 第 3a 页
 之竿与神灯并出贩脂鬻粥击钵吹箫莫不纷至沓
 来风驰雨骤此又晏婴之宅因近市而居奇虞氏之
 楼以临街而角胜标孝侯之风土记荆楚之岁时差
 可连类而书削笺以奏者哉诗四十篇稿成以寄巡
 检二兄上舍三兄文学四弟凡为此者亦所云寄鱼
 鸟之思今昔之感也
沿溪楼阁枕南头溪水迢迢自北流怪㡳近来乡梦好
一旬多半杏花楼
载来尘具不盈车孤另偏应托外家绝似几番霜信后
一枝篱落寄生花(余家自追赔先曾祖大同城工核减/帑项田产悉入官至先君子下世遂)
(无乙椽/可居)
卷十 第 3b 页
循廊三折入层梯板屋居然判畛畦不向大家厨索米
自泥新灶小楼西(外王母以南楼西偏一间令太/安人率余兄弟及三姊居之)
七龄入学感孤儿逃塾先教都讲嗤灯下国风还课读
始知阿母胜严师(余七龄附学实君舅氏书塾蒙师为/恽牧庵先生外兄肇新则学长也)
婉转随娘识百忧贫家照水亦梳头不知梁燕缘何事
却怪春人懒下楼(此言诸姊随太安人/作苦终岁不下楼也)
三月青黄不接时燕南书札寄归迟朝来欲籴桃花米
巳报租船到水湄(外祖母田不满百食指浩繁每及缺/乏时素园舅氏馆于京师亦间寄修)
(脯归供/匮乏)
黄泥墙北飏街尘箫鼓嘈嘈听未真清晓上书还未半
巷头不放看迎舂
卷十 第 4a 页
夜寒窗隙雨凄凄长短灯檠燄欲迷分半纺丝分半读
与娘同听五更鸡(余八九岁时自塾中遣归每夜执/经从太安入纺侧读恒至漏尽)
一年多半住江村馈岁匆匆入里门不待郡城元日到
江船先巳送河豚(此谓素园舅氏妻杨孺人江阴杨文/定名时犹女也一岁归宁时多惟蜡)
(腊乃/回)
十龄左右谢家甥孤露偏怜易长成绾得一般双角髻
家家户户拜新正
侍郎宗派号东庄爱女先教住近坊便了作奴如愿婢
有人分日馈羹汤(此谓适庄氏从母事外/王母最孝常分日馈羹)
西头阿姊惯句留小极扶梯不上楼约得走桥诸女伴
背人月午更梳头
卷十 第 4b 页
天中节后赛神多十六云车次第过刚是卷帘迎面看
水嬉又报进城河(吾乡云车相传隋司徒陈杲仁守城/时所创今司徒诞日及赛神皆设之)
(城丙外凡十六/坊故数亦十六)
迎门西去径欹斜曲曲房廊被柳遮一尺井阑凉沁骨
记曾团坐说人家(外家门西偏有井最/清洌近闻巳湮矣)
清明过了又端阳母不梳头针线忙几日断餐缘㡳事
叠钱来买束修羊(吾乡从师者馈束修常以清/明端午九日及岁除为四节)
众里聪明百不如学将新样写神荼比邻一半迎春帖
乞取萧郎弱腕书(岁除前数日临溪三五少/家每将红笺乞书春帖子)
久别都应见面生相逢几遍问年庚早来阿母房前过
亲切重闻唤小名(此指适河桥程氏姊姊为曙斋舅氏/次女与余同庚从宦京邸十年归而)
卷十 第 5a 页
(问齿长/幼故云)
江乡丰岁景偏饶亲制连环小样糕一榼牢丸三百颗
岁除筵上吃元宵(此指适杨氏从母居城东乡芳茂山/下岁除尝馈外王母糕及粉丸外王)
(母以分给诸孙及余/等粉丸俗名元宵)
走索人教细马驮十番才了又秧歌临街楼上懵腾坐
要看鱼龙彻夜过(楼前为县学场每/春日百戏俱集)
问讯厨娘去不回归宁百遍使人催五更枕上春波响
知是山桥艇子来(从母杨自[𡠉]居后隔一二岁始一/归宁外王母必遣人促之方至)
楼前杨柳最依依楼下人家试裌衣那识清明好时节
满楼胡蝶杂花飞(云溪清明前/后风景尤胜)
寻常不放到门边生小都怜疾病牵记得廿三逢县考
卷十 第 5b 页
小心嘱上渡头船(此指十五岁时初寄/籍阳湖应童子试也)
连廛北出灶新添叠日斋厨课米盐买得吕家新宅子
小房分住白云尖(曙斋舅氏出后从外祖/文元遂徙居白云尖)
新裁锦袄束当胸竞渡先将逆浪冲日午晏公祠外路
暖波初试小青龙(吾乡竞渡最盛以余所见不下十馀/有金龙小金龙青龙小青龙白龙及)
(五色龙/诸目)
别开池馆隔重墙半种芙容半海棠留得一方明月在
倩人凉夜捉迷藏(此指从舅氏启宸先生所居在南楼/西偏饶有花木余幼时常与中表寅)
(谷定安等/嬉戏于此)
社公生日是来朝巳听沿门画鼓敲今岁烛龙添九节
簇灯还插满池茭(元宵及社日并有龙灯自三节至九/节不等其簇灯之佳者俗名满池茭)
卷十 第 6a 页
八字门偏路复叉春阴曾不隔窗纱冥濛添得墙头黑
知是东邻皂荚花(此指从舅氏秀君先生所居在南/楼东偏邻有皂荚一株覆屋常满)
尘上真疑欲污人寻常众里亦嫌身蓬门一例先教锁
明日高斋会六亲(自移居后外家有大宴集太安/人常钥余兄弟于室中不令出)
一条幽径几家通径转偏怜曲似弓携得𥿄灯何处去
石榴厅北捉秋虫(外家东厅侧有长巷一条门凡三四/从外祖永嘉及从舅氏于璜先生等)
(并宅焉石榴厅/即从舅氏居也)
银泥槅子粉红墙蛱蝶游蜂尔许忙一阵暖风初过处
百花齐扑晒衣场(南楼后有隙地一廛/为诸宅晒衣之所)
才过中元又下元赛神箫鼓巷头喧年来台阁多新样
都插宫花扮杏园(赛神会中每用七八人扛一棹上/扮金元院本诸故事名曰台阁)
卷十 第 6b 页
手简先蒙群从招郭东明日合登高晚来乳媪床头说
好吃倪家九日糕(南楼外临水有小家住宅三四其一/以卖糕为业倪姓即乳母王氏女夫)
(也)
新来小婢胜樵青识字依稀认一丁乞与百番书𥿄仿
韦郎十五擅书名(此指素园舅氏自江西罢任回有浙/婢名小丁最慧常给事书堂故云)
一室如瓢枕水隈绿杨影里小门开𥿄鸢脱手人惊散
却值先生曳杖来(外家书塾名/团瓢书屋)
昨宵短至饮梅浆功课新添日影长还喜学堂人散早
初三新月上红墙(南楼迤东即/学宫缭垣)
槅子通明刷绛纱小庭三面放秋花巳凉天气清如许
约伴今宵守月华(庚辰辛巳岁后值中秋日每与外兄/弟鸿三定安重光等及外家姊妹于)
卷十 第 7a 页
(南楼守月华/恒至彻晓)
除夕初开宴喜筵诸孙合队拜床前有心欲乞奇书读
辞却朝来押岁钱(岁除日选青钱结百索赐/小儿名押岁钱亦名百索)
园扉斜对礼门开才著𧟋衫马巳催惹得比邻皆注目
秀才初谒泮宫来(此余初补博士弟千员日也从/舅氏园门与学官礼门正对)
露滴新红水染蓝两重门里试单衫荠花撩乱春如海
记得年时三月三(吾乡谚云三月三/荠菜花儿单布衫)
只把聪明誉悯孙说将孤露便声吞纱帷寂莫庭花死
垂泪频过通德门(外祖母以乾隆丁亥十月晦日/下世不数年楼前杏花亦萎)
题张同年问陶诗卷
同辈二三子诗各有所优或优春夏气亦或优于秋惟
卷十 第 7b 页
君一卷诗尽把秋气收读诗亦不同候有昏与夙或当
映疏星或欲秉明烛惟君一卷诗宜剪秋灯读昨携君
诗归气候已迫冬翛然一室居四面皆秋虫又疑秋鸟
鸣嘐嘐满寒空此声非出砌此声非出笼有声亦无声
均出诗卷中秋灯乍灭还乍明时复朗诵时孤行思君
此意不可得无乃造物赋尔偏多情燕台住十旬蜀道
远千里思亲兼念友悒悒何能已我欲借春气生君十
指间方君作诗时桃李皆开颜迨余读诗日花色犹斑
斓然后登君堂饮君酒我狂可百樽君捷亦千首谪仙
和仲(二公皆蜀/人故云)并庶几若说今人已无偶
附原赠作 张问陶
卷十 第 8a 页
 翰林昔未遇名高神采王歌声塞寰瀛笔与岳渎抗
今春同拜官识面銮坡上示我纪游诗双眸豁层障
 墨云腾十指一往但奔放崧华想嵚㟢江湖写清旷
 眼前真实语入手见奇创五字作长城骚坛踊名将
我生齐楚间望古心无让衣染泰山云帆回洞庭浪
 年来苦饥走转喜游踪畅足迹半人寰舟车随所向
梦中窥海日愁外看云嶂方域所区分莺花亦殊状
 方知诗律难一得终无当小技具神工乾坤归酝酿
 轩然读大作一片宫音亮万象罗心胸此才胡可量
诗人遇不穷名士语何妄努力颂升平殷勤副时望
长至前一夕久坐待张同年不至兼怀里中旧游拉杂
卷十 第 8b 页
 书毕不觉破晓
三更正怀人一马嘶过巷失喜自启门正与马鞭撞马
鞭东指客面生孟浪客前还致声入门无聊出门走更
向街西市春酒归来风叶随打门打门童惊欲詈人僮
痴贪眠客贪起十二曲阑行不巳随阑一曲酒一杯静
若主客相追陪青天淡淡云如扫月光毕竟江南好金
波楼阁红阑桥去年此月还此宵相思不独人如鹤兼
有野梅初破萼梅枝开落未一年转眼客路成三千人
烧银烛朝天早我典金貂犹醉倒坊南远客期不来不
觉一窗先白晓君不见我居咫尺郊坛中坛外云气升
如龙更残乌鹊不敢东
卷十 第 9a 页
天子今夜居斋宫
附 张问陶
腊月十三日与朱习之石竹堂钱质夫饮酒半夜忽
有作道士装者影门掩入视之则洪稚存也相与痛
饮达旦明日作诗一首分致四君同博一笑
胜侣偶然合何妨一举杯南邻朱老声如雷大呼僮
仆无迟回曼卿亦复隐于酒钱郎争胜惟狂吼闭门
欢笑俨一家扫除剩客如挥帚回看好月来窗下更
洗清樽同卜夜肴尽将擒寺狗烹壶倾又向邻僧借
客贫岁暮时搔首岂不怀归爱吾友任他风析响三
更密坐谈心还执手何处微风入开帘若有人羊裘
卷十 第 9b 页
 毡履五柳巾庄严妙相如天神大叫取酒来四座皆
 逡巡疑是唐朝酒人李太白不然定是荷锸所埋刘
 伯伦屋漏之神或大笑公等无凿混沌之七窍樽有
 馀沥且浇之乾坤浩浩知为谁吁嗟乎乾坤浩浩知
 为谁醉中各化飞云飞
十二月初三日雪霁邀同年张问陶顾王霖过饮醉后
 作
墙东半亩园雪积难置足客来门亦锁护此一庭玉高
低枝上白万条爱惜不遣儿童摇今宵却初三新月出
墙腹峨眉山下人闻来访庭竹扫此枝上雪迸作杯中
春泠饮亦可堪胸次饶春温閒中富贵谁能有白玉黄
卷十 第 10a 页
金合成酒屏除童仆不入门行酒却驱坐上宾公荣不
饮亦殊苦罚作怪禽筵上舞墙阴一尺扫不开醉便埋
此何须回一层银烛辉一层新月影树头屋角看更奇
倒射清光百馀顷主人不送客亦行脱略酒后皆呼名
来时衣上黄去时衣上碧来乘斜阳去月色君不见人
奇马亦清到骨嚼我海棠枝上雪
 附同作 张问陶
 腊月初三雪后拉容堂就稚存饮酒醉后酣卧雪中
 不知何以遂至松筠禅院五更酒醒见案上有朱习
 之方茶山名刺僮云此二公者昨日戍时过访坐此
 室中谈笑久之乃去主人不知也因细询昨日事僮
卷十 第 10b 页
 云主人在雪里时但闻洪顾二公呼李太白主人在
床上时但闻朱方二公叫刘伯伦而巳
宾主威仪一笑空酒杯嵌入雪当中大家伏地同牛
饮直有无怀巳上风
锦衣玉带雪中眠醉后诗魂欲上天十二万年无此
乐大呼前辈李青莲
何人负我入轻车混把空门当敝庐寄语邻僧须看
样非仙非佛是真如
 上帝敲门也不开偶然醉死乱书推比邻二妙真多
事悄入游仙梦里来
张同年将乞假归蜀醉后作两生行送之
卷十 第 11a 页
一生居坊南一生住坊北车声马声不得停十里路中
常若织我马见君马鸣声一何高君僮与我僮望著手
即招我来时多子来少马系寺门僮醉倒青天如磨旋
不休醉里有时来打头心痴直欲走天外下瞰日月方
开眸朝沽三升草盈斗吸尽东西两坊酒朝衣典尽百
不忧尚有身上青羔裘一生皇然开笑口那著酒钱街
上走一生无聊想更奇酒尽伏舐垆边泥有时忽下床
有时忽出门人来雪里衣尽白疑是送酒柴桑人幕天
席地原无碍十万人中两人醉醉中分手亦不辞泪堕
黄公酒垆内君不见长安莫复轻酒人酒人腹里饶经
纶容卿百辈等闲事烂醉尚复嘘阳春一篇我作临行
卷十 第 11b 页
曲马带离声僮欲哭从此长安少一生酒星只照南头

附同作 张问陶
读君两生行涕笑一时作黑夜关门读不休打窗奇
鬼争来攫怀诗急走心茫然远登云栈如登天人言
彼土即吾土藏诗可以经千年我方欲西行一星堕
我前戴樽衣瓮佩龙勺俗客惊骇疑真仙莫惊鬼夺
诗我为公呵护且复立斯须和此好诗去是时下界
冬已残风狂雪虐天漫漫一生牵衣愁欲绝一生和
诗呕出血城南万柳秃无枝天诏酒星绾离别重读
两生行如见两生情一一若吾语大痛难为赓翩然
卷十 第 12a 页
 一跃入杯㡳绕地万人呼不起生瑜生亮偏同时万
 古之名今已矣酒星抱月来掷入两生杯两生惊起
 糟邱台欢呼轰作隆冬雷忽闻门外征马语两童泣
 下纷如雨马声高朗童声俯似诉两生离别苦一生
 闻之悲一生闻之喜两生悲喜人不知天外浮云地
 中水君不见开天盘古氏其情最可怜九州莽莽无
 人烟独坐独行一万年又不见高真之居亦孤寂举
 酒招人人不昵九天费尽百神谋仅夺唐朝一长吉
 两生把盏同轩眉居然日日相追随一生偶送一生
 去临期何必吞声悲我马莫怜君马独君僮莫向我
 童哭云天万里好联唫共把长空当诗屋
卷十 第 12b 页
再送张同年一律
更从何处别且复上高楼一世真游戏三旬偶滞留巳
超生死劫难破古今愁何日青天外同君一举头
 附同作 张问陶
 吸尽都城酒万杯此行原不算空回眼前醉语天收
 去别后诗情梦补来小住谈心孤月满狂呼拍马乱
 山开思君他日书千纸定向峨眉顶上裁
小除日仿唐贾岛例与张同年问陶祭一岁所作诗并
属王文学泽为作图各系以诗
君诗四百篇我诗六十首君诗苦多我苦少差喜流传
同不朽我年二十登词场接咏巳有桥西黄(仲则)晏公
卷十 第 13a 页
祠内祭诗处一屋神鬼皆憎狂生年三十尤奇肆是日
孙郎号同志笔压南山白额愁挺锋复把生龙试燕秦
楚赵游何壮所不能臻祇天上风月千埸酒万场醉中
岁月偏奔放尔来四十气已降笔阵敢诩今无双异才
尔复出西蜀百斛龙鼎邀同扛前年同客龟山左我不
知君子知我直待蓬山顶上行相知一世方能果我诗
与君诗识者不能别虽然我自知与尔陈一一长江一
万里先泻君门前若论饮水源我较输君先一年三百
日日日有昏晓若量日出时我比君家早君如吸尽江
水源使我门外朝夕无奔湍我如系住西驰日令尔屋
头终古长如漆我放白日西尔蹴江水东高高下下总
卷十 第 13b 页
无极与尔分半填心胸尔笔何处架青城与蛾眉我砚
何所支黄山与天台天公夜半笑口开馀子位置綦难
哉此时一瓣香袅入九霄碧惹得千家与万家如椽红
烛都无色君不见黄郎黄郎巳前死不及见君诗百纸
孙郎虽狂一字无见尔亦作奇人呼今宵约不来苦说
有官事坊西令我走不休欲拉闲人作陪祭醉中一客
为作图更遣一客题分书(时朱同年/文翰适至)君不见门前车辙
痛扫除分付郁垒同神荼今夜俗客不许来催租
送张同年问陶乞假归蜀(并序)
 乾隆五十六年岁在辛亥二月朔日同岁生张君问
 陶乞假归蜀其友洪亮吉采玉田之蔬挈山阴之尊
卷十 第 14a 页
 送之于国西门曰足下家居遂宁妇留成都鼻子远
 宦巳伤亲心累臣赘秦复悲身计然则足下辞金门
 而南迈并赤日以西驰劳乎此行盖非能巳仍复迂
 道崇洛戒途雍梁爰谋裹粮并访亲旧西岳道士留
 之而不能东方细君随之而共反百武之外弱弟出
 迎一门之中密亲咸萃解笏金而贮案被采服以娱
 亲虽严生告归相如乘传不是过也又足下宰相四
 世孙也葛侯冢畔八百之株尚存召公祠旁一隅之
 宅能割溪茶可采则病妇携筐山笋欲抽则衰年补
 径秋原半顷税给于王官春韭一畦食供于家老而
 且煮米作 舂麦为䄟以资馀人或给耕者甫生之
卷十 第 14b 页
 犊等爱于孩提频来之燕视同于亲故则亦物我均
 适心形两忘者焉又况蚕经禽演不乏奇书蛤港裸
 田别开精舍腊头宴客社尾迎神朝衫忽著则邻里
 诧观县令偶来则牛羊惊窜南轩既辟北牖时开果
 落枕前花开镜里一林百树招鹊辞雅双涧叠波留
 鲂放鳢若是者采其吉语娱我眉梨惩彼杀机戒兹
 子弟播三田之种阁上巡观赓七月之章房中属和
 未尝不集吉门之庆极幽居之致焉定省之暇时而
 出游则峨眉当其前青城出其后大江流其左资水
 径其西解角之鹿可施鞍桥浮鼻之牛以当舟楫餐
 云欲曙之岭采药斜阳之洲团蕉数尺非佞佛而可
卷十 第 15a 页
 趺危梯百层不学仙而亦往闲防疾厄时览方书偶
 有篇题缄之经藏此则金门大隐不止平原玉笥真
 人复来宏景若夫仆与足下之交道又可言焉仆处
 鴂音之里君居吠日之方蛩距之合无由牛马之风
 不及乃阙前一觌忽若素知饮中百篇爱同前哲顾
 性嗤释氏敢侈前因亦鄙道流讵云缘法静言思之
 迨即吾儒之所谓如旧相识乎夫卅年成世足下既
 近之仆则又过半矣俯仰一身离合万里常恐百年
 交道不尽然精气不散当成神明风车电帷来往不
 绝则仆与足下又何虑哉又何虑哉自此之别一日
 之内仆眺朝阳君眺夕采一江之流君饮水源我饮
卷十 第 15b 页
 波末则亦何尝有须臾之间远近之殊哉保啬神理
 时时读书简牍不详悉之于梦亮吉顿首顿首
城南初日照高楼楼下劳劳仆马愁此日别君须握手
古人见尔尚低头交同北郭推三世学许东方记十洲
竟欲上天留不住梦魂随过古安州
 附留别诗 张问陶
 离筵相对别情多曾与群仙会大罗半世心交偏得
 尔十年词笔偶登科坚持壁垒争诗律乱掷尊罍閧
 酒魔忽送孤鸿天际去月明千里意如何
 年年奔走逐风尘又对春明折柳人荩箧随身千管
秃鹑衣冲雪一童贫山中酒熟还家好云外心閒得
卷十 第 16a 页
句真肯学长卿西去日高车驷马吓乡邻
 一椽破屋寄三川累我西行欲上天十万峰峦生足
 下寻常云月在眉前花时泥饮从田父雪夜狂歌理
 钓船只恐重来忘礼数倒持手版谒同年
 小碾轻车出凤城东风煖到子规声一官偶得常疑
 梦万里能归岂好名细咏白华真乐事便言昼锦亦
 人情回鞭忽下怜才泪八百孤寒羡此行
袁大令枚病中以自挽诗索和率赋一篇寄呈
我生为鲜民逮养苦未果孤真同孟陋名合作杨轲虽
然检此身欲死尚不可唯公丈人行早结文字缘事勋
与文章一一喜可传即论委蜕期事亦须推袁幸公未
卷十 第 16b 页
死时我欲代公述二十厉志初七十著书毕若论文福
兼公可死者一早年预清班继复作循吏风谣至今留
俎豆倘可冀若论位望亨公可死者二君卿取十妻诸
葛得二男身如柏枝强境若蔗尾甘若论居处优公可
死者三十洲纵未遵五岳巳毕至黄山武夷间垂老游
复肆若论山水缘公可死者四拾遗踣耒阳供奉陨江
浒昌黎不摄生和仲备疾苦若论年命丰公可死者五
中书廿四考方镇四十年汾阳处危疑长沙疾绵延身
命匪不达得不偿失焉何如公致身半世卧岩谷入门
与出门偃仰无不足若论心志舒可死不止六世凡号
为儒家置公一编上者师公文次学公诗篇下逮决科
卷十 第 17a 页
策诵之口流涎公名聋瞽知公貌僮媪识或疑天上人
或引作前哲宁知公尚在年仅七十七如此复不死宁
能望神仙势必神采离形作块垒牵与其卧闺闱曷若
墟冢间颜公自为铭陶令自作诗颇怪同辈中一一不
和之逮公始创例遍索执绋词我谓果爱公生并致脯
奠及公能饮食一切口尝遍庖人出新意尚可令公羡
又公在地上说鬼不肯休恐归地下时万鬼声啾啾蓄
憾既巳深瓦砾伺间投公其见梦余聊可助一臂公虽
块然亡我尚有生气鬼车与鬼马辟易一万骑公今虽
自挽我更欲速公公如读之竟大笑声隆隆当嘉此狂
生交道有始终
卷十 第 17b 页
袁大令以辛亥除日复作告存诗七首索和戏加二绝
 奉答
赴书昨日过江东消息传来总不同我信戴逵无死法
越中名士胜吴中(时误传钱少宗/伯载赴书至京)
傥来勋业那堪论丝竹东山道自尊却见白鸡原不碍
故应久占谢公墩
巳扺红尘一百龄名山五十载韬形如何更展人间限
天上多应妒岁星
告存才接七篇诗此语宾朋喜可知谁识仙山楼阁里
有人望眼欲穿时
准拟铭旌已欲题无端白日忽回西生天成佛都应后
卷十 第 18a 页
莫哂精庐孟会稽
耆旧居然压辈群老来心力著书勤十分彭祖当时寿
却愧公还未一分
人嫌不及此偏过恐是神仙受折磨谪籍至今填未满
周妻何肉累公多
名山咫尺好攀跻趁此春江绿欲迷毕竟太真年命脆
请公来日试然犀
脱手新诗众竞钞丰干莫怪舌偏饶两篇多作非无意
先代巫咸赋九招
里中十二月词
 辛亥小除夕避债沙河门侧因忆里中旧游及诸胜
卷十 第 18b 页
 事爰成十二月词十二首
西瀛里畔人声沸翠色染天红盖地排门剥粉书丰年
屋后水扉灯影连桥上人桥下艇不断橹声兼帽影东
迎䢴水西接城夹河祇闻爆竹声料量香烛南街口共
向喜神方上走元宵节近当出游却喜客岁晴中秋(吾/乡)
(西瀛里中为百货丛集之所临河一带半皆染坊屋上/飞竿插天大率皆嚗布廊也除夕爆竹声尤盛诘朝红)
(绿纸积地常至寸许又里谚云中秋雨打上元灯若隔/岁中秋晴则元夕月必大好以此为验十常不失一)
 右正月
神祠昨日镫花笑屈指社公生日到龙镫九节茭满池
就近还参各神庙后街丝管声沸天镫影直接斜桥边
衣香队里春云热谒庙仍须夜深出镫光疏处穿市过
卷十 第 19a 页
社公不拜拜社婆延回只说归涂枉朱雀桥边水声响
笑指邻家姊姝言百花生日还相访(里申近年尤重社/公生日镫火较元)
(宵更盛城内外社公祠数十区惟北后街及斜桥二处/最修整至期丝竹声每彻夜不绝倾城士女皆于更定)
(后出游朱雀桥在玉梅桥/东过桥即杨氏园亭也)
 右二月
二月二过三月三荠花黄遍穿单衫单衫何处寻春好
先踏舣舟亭畔草红梅阁接迎春堂一路草香花亦香
红墙缺处危楼𥤮正好满塘春水活卖花担子不得停
昨日寒食今清明花间古庙门开早一片香烟接花袅
倾城人出不遽归缓步却从城北回君不见兴阑欲访
閒桃李却惜山庄前已圯(里谚云三月三荠菜花儿单/布衫舣舟亭红梅阁迎春堂)
卷十 第 19b 页
(皆在城东距城北三里有青山庄为前明吴氏别墅林/壑之胜甲于郡中雍正中张布政适居之后籍入官为)
(里中富民所有乾隆三十一二年其家/中落遂拆以偿逋今久鞠为茂草矣)
 右三月
玫瑰花香一城懒数起数眠天不晚城弯北去觅午凉
柳线乱将行客绾鲥鱼上市值万钱山笋转嫩樱桃鲜
微泉阁枕缓云阁商略欲启荼蘼筵廉纤梅雨才经夕
巳报江波入三尺赵家楼上望欲惊画舫却与楼窗平
(出东门至天宁寺后有曲巷一条名城弯夏中纳凉所/也微泉阁在县学西侍御史董玉虬别业今归赵氏缓)
(云阁在云渡东/旧属吕氏今圯)
 右四月
柁工昨日支关钞迓得龙头出神庙龙身沉处奠酒肴
卷十 第 20a 页
顷刻龙尾波心摇六龙城古龙舟七城北东西按方色
一层彩襭镫一层水面径看高百尺晏公祠外临河浒
朔日先闻赛神鼓三元高阁飐锦标联尾北出迎春桥
飞竿快浆都成队船上楼中卷帘对打招要取波面宽
一舸前呼百船退云溪半里楼接天一河镫光人不眠
龙头才过看龙尾四面十番弦索起洞庭杨梅甜不酸
更有卢橘堆成盘舵楼吴姫约早餐港口昨到江鱼船
(每岁竞渡时一龙舟例支浒墅关税银十馀两常州城/有六门旧号六龙城余所见龙舟有大小青大小白及)
(乌龙金龙五色龙凡七午节后篙工取大石沉舟身于/河底而以龙头藏庙中至用时乃迎取焉晏公祠三元)
(阁皆在/云溪)
 右五月
卷十 第 20b 页
万花开后园林老日永如年客来少银衫斗笠思出游
城北水上多危楼窗棂豁处天光现十顷荷香扑人面
东西两水夹寺门水绿欲把门扉吞红阑几曲生林杪
屋古似巢僧若鸟閒僧唤客客不应小艇出市前溪菱
晚凉莫向閒街走九柏山房斗新酒(城北放生庵内外/有池宽至十数顷)
(荷花甚盛庵南即元处士谢应芳祠祠后有楼甚/凉敞又西行数十步即杨进士伦九柏山房也)
 右六月
七月七日侵晓妆牛郎庙中烧股香回涂更把裙衫整
织女桥边鉴春影弯弯新月看至圆结伴好上临河船
东塘北岸人争觑倚艇低头放镫去今年镫样人更誇
飘出万朵红荷花年年岁岁祈无疾自信今宵鬼缘结
卷十 第 21a 页
君不见东家女儿结束工染得指甲如花红斜簪茉莉
作幡胜鬓影过处饶香风又不见西家女儿还未嫁闭
户挑镫坐深夜神镫社火总不看独望银河占米价(北/门)
(外十里有牛郎庙旁一木桥俗名为织女桥中元日土/俗普放河镫又多市楮币于深夜烧之名结鬼缘七夕)
(前后天河隐不见者常十数日吴俗/以日数之多寡验米价贵贱多不爽)
 右七月
十三月如元宵十四十五光尤饶蒹葭庄来鹤庄更有
芦墅菱堪尝归来楼上开扉望正见光从海门上江波
濯月月更凉千户万户堆新霜层楼影向三更直高下
棱棱瓦檐湿更残女伴出走桥行过八字刚三条赪颜
难却邻姬请更走乌衣及红杏庄家灯谜猜不完曲巷
卷十 第 21b 页
更有花镫看打十番跳百索拦路复看飞鼠落兜鞋才
了复堕钗南街怯行行北街君不见团团明月方迎面
一入采棚天不见(蒹葭来鹤二庄桂花最盛芦墅在北/门外产菱尤佳八字桥在城东与红)
(桥及元丰桥斜对乌衣红杏二桥名在䢴溪上近年中/秋镫谜盛行巳酉庚戌庄公子逵吉在里门延名士十)
(数人专司其事以是所制尤脍炙人口中秋前二日恭/值/万寿圣节居民皆结采为棚张镫至五画夜大)
(街及西瀛/里尤盛)
 右八月
中秋说饼辰重九题糕节汪三汤饼倪婆糕却与龚丸
作三绝出门衣袂多北风偏向南郭听斋钟再转僻寺
来城东惊闻天半人声杂一郡人登七层塔拦门一客
索一钱鼓势直上浮屠巅窗棂八扇迷方向咳吐皆飞
卷十 第 22a 页
鸟巢上前行如挽后若推足底复有人头来飞梯尽处
波如镜坐久蒲团始神定閒寻菊种来僧房更借苦茗
浇诗肠归途忽见红镫簇礼斗筵前夜焚箓(云溪倪婆/制糕葛仙)
(桥汪三制饼皆旧有名近厨人龚玉魁制粉丸亦精清/凉寺在南郭外九月中香会颇盛自城南至东郭必出)
(崇庆寺前太平寺在东郭有塔七层为九日登高处里/中人常以九月礼斗城东毗即室塔隐山房皆礼斗坛)
 右九月
一花一草都无色黄叶砌边堆数尺下元会好强出游
乍冷客亦披轻裘萧辰欲借笙歌暖排得云车大街满
迎神曲好还送神香篆影里回阳春马山紫蟹螯鹳荡
青鱼尾屈指消寒会当起舍南竹屋梅乍开扫室便巳
安尊罍赵君饱啖吴君饮更有蒋君工食品颍州酒政
卷十 第 22b 页
推严明不到四更杯不停君不见坐中有客归何遽欲
附租船上坟去(里中赛神以清明中元下元三节届期/城隍神皆诣北坛行礼出入仪从甚盛)
(兼设云车台阁故事倾城士女咸设幕观焉蟹产太湖/者佳鹳荡在西门外五里产鱼最多里中诸老辈赵丈)
(绳男食量兼人吴上舍祖健称豪饮蒋太守熊昌酒政/尤严舍南竹屋则余侍御舅氏书舍也食品每出新意)
(他人仿之皆不及又吾/乡展墓以清明及十月)
 右十月
租船归日盈筐载精谷上仓粗入碓严寒料理及荠盐
买得城南几挑菜花猪成队羊一群冬至日前商祀神
蜡筵开处宾朋满红烛压帘行酒缓清歌小部方上场
门外嫁女笙箫忙君不见东邻赘婿仍开宴自说丰年
百般便连天爆竹西半城一月不停歌吹声乐工醺醺
卷十 第 23a 页
里巫饱却诩今年日辰好(吴俗于冬日预蓄菜数百斤/以盐渍之可经久不坏里中)
(富人于冬至后报赛名曰蜡筵是日必遍请亲朋又里/俗婚嫁事必择冬季若遇丰岁则更多亦昔人霜降逆)
(女冰判而止/之遗意也)
 右十一月
桃仁满把糖盈掬腊八家家煮膏粥袈裟三百红满街
穿遍一城云化斋阑干影里飞花爆相约廿三先祀灶
神祇五路土五方屋后有井堂前仓小儿新年上学堂
牲醴并欲祠文昌年残百物先储蓄家宴宾筵喜俱足
君不见书生生计绝可怜研断冻墨书春联(腊月八日/以百果煮)
(粥并馈亲邻城东天宁寺僧徒常三百馀人腊月初则/空寺尽出名化腊八米祀灶旧以廿四日今则家计稍)
(裕者皆移廿三土俗以五路神为行人岁尽则祀五方/土士人则加祀文昌朱衣岁除寒士之最窘者恒设笔)
卷十 第 23b 页
(砚于通衢代写春/联可日得数百钱)
 右十二月
卷十 第 2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