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1a 页 WYG1301-062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制文三集卷九
 序
  开国方喀序
粤昔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惭德曰予恐来世以台为
口实斯诚大圣人昭德垂裕万世之训而非漫为谦辞
也盖世之治乱犹日月之盈晦四时之周序治极必乱
乱极亦必返治此守器者所宜保泰而嬗代循环所由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1b 页 WYG1301-0625d.png
有开创也汤之后为武王其于处桀纣则武已不如汤
矣三代以下武之不如其馀又何足屈指数故以开创
论之实不如有元之与我大清也夫中国之嬗代莫非
其祖宗本其君之臣子也有元兴于北漠我大清兴于
东海与中国无涉虽曾受明之官号耶究不过羁縻名
系而已非如亭长寺僧之本其臣子也况乎戴不共之
雠乘自坏之势(我国朝始基居长白山北之俄朵里城/ 号满洲越数世至 肇祖居赫)
(图阿拉在俄朵里城西一千五百馀里地当明境边徼/之外本非属国传至 景祖 显祖为尼堪外兰)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2a 页 WYG1301-0626a.png
(搆衅于明贻害纲废二祖我弄权太祖以不共戴天之/雠又乘明季纪 坏阉宦 之势乃奋志复仇于)
(天命三年以七大恨告嗣于天遂浒破亲统师征明抚/顺招降守将击败全军 萨尔 明四路兵二十)
(万众肇于神武布昭克定辽沈我/基遂 此至我 太宗虽亦) (国家亿万载之丕/ 躬擐甲胄临阵)
(决战然既得盛京规模已定/较之 太祖斯稍易矣)抚定中原建基立极以武
王于汤有光拟之则实于汉明有光而唐宋在所弗论
矣故兹开国方略之著不重于继明定中原而重于自
俄朵里以至赫图阿拉因十三甲筚路蓝缕得盛京而
定王业若夫兴王之始长白朱果盖犹简狄元鸟姜嫄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2b 页 WYG1301-0626b.png
履迹
天生
圣人治四海必有祥符与众不同而更在于
圣人之奋智勇受艰辛有以冠人世答
天命夫岂易哉予小子受
祖宗之业每于读
实录观我
太祖开国之始躬干戈冒锋刃有不忍观不忍言而落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3a 页 WYG1301-0626c.png
泪者继思不忍观不忍言之心为姑息之仁其罪小观
至此而不念
祖宗之艰难不勤思政治以祈
天永命慎守神器其罪大故令诸臣直书其事以示后
世即明臣之纪本朝事迹如黄道周之博物典汇之类
不妨节取以示證信实然予此为非啻自励而已也欲
我万世子孙皆如予之观此书之志其弗动心落泪深
思永念以敬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3b 页 WYG1301-0626d.png
天命守
祖基兢兢业业惧循环治乱之几则亦非予之子孙而
已矣此开国方略之书所以作也呜呼可不敬哉可不
慎哉
  补咏安南战图六律序
询孙士毅安南战事缕晰以陈因命画院各为之图补
咏近体而序之曰
安南战图非如伊犁回部金川台湾之始以战而终以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4a 页 WYG1301-0627a.png
成功也非以战成功则可弗图而图之者实缘我将帅
之臣军旅之士涉远冒险攻坚破锐更有抱忠捐躯者
不为之图以纪其绩则予何忍且阮惠之悔罪乞降原
因有征斯亦未尝非始终一事耳夫有征无战尚矣战
而有成功次之(予自定伊犁平回部𠞰金川以至近日/戡定台湾之役皆经指授机要战无不)
(克攻无不取以成此数大功盖戡乱伐暴难言偃武则/虽不能有征无战而俱获成功要皆 天心佑顺乃)
(克臻/此)成而复变又终于不战而成功其事当较于战而
成功者为胜焉(阮惠复至黎城黎维祁仍弃其国可谓/变出不意然予调福康安为两广总督)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4b 页 WYG1301-0627b.png
(仍将集兵声讨迨阮惠再四吁恳又遣亲侄阮光显诣/福康安处赍表求降福康安察其情形实出至诚然后)
(据情入告予因思黎维祁不能立国既徵亦不天心厌/弃而中朝又不利其土地即使集兵声讨 过归于)
(降服而究未必即服其心则何如此之不战而屈者发/于中诚蒇功宁众转为大顺之机是更足以见 天)
(心之佑于躬/实为至厚耳)是岂人力所谋乎
天也藐躬临莅五十四载受
天之祜不一而足而于安南之事复不战而成功则予
之所感激
鸿贶益深敬畏者当何如间尝论之使孙士毅收黎城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5a 页 WYG1301-0627c.png
之后即能锐师至广南获阮惠乎又如孙士毅遵旨早
班师虽无许世亨等三将之捐躯将未至我境而黎城
复失其能不旋师以救之乎又如孙士毅亦同三武臣
之捐躯沙场则士毅乃督戎重臣伤国体为大不得不
兴师问罪是诚佳兵无已时矣且许世亨委曲护令孙
士毅振旅而还使已亦同归则更有说乃仍捐躯疆场
其知方有勇为常人所不能每一道及为之落泪嘉尚
至孙士毅非不知朕之奖励功臣赏延后世设亦捐躯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5b 页 WYG1301-0627d.png
则其公爵必世袭罔替人谁不死且本欲冲锋致命迨
听许世亨之言以国事为重宁归而受朕之罚而朕岂
肯不谅其心加以罚哉是二臣者其事不同而心则同
兹事机之会总戎振旅以归三将令藩国立祠酬忠且
阮惠因有此过而畏罪求降不劳一旅以定海邦是皆
昊运旋转默为呵护岂予一人思虑所能及哉自兹以
后益深敬勤静待
天恩六年归政夫何敢更生别念乎此补咏安南战图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6a 页 WYG1301-0628a.png
之什所由作也
  集石鼓所有文成十章制鼓重刻序
凡举大事者必有其会与其时而总赖昭明
天贶以成其功武成九次无论矣即如四库全书及以
国书译汉藏经皆始于予六旬之后(自癸巳年蒐辑海/内遗书并于永乐)
(大典内采集散篇命馆臣依经史子集督缮四库全书/四分又佛经本出厄讷特克一译而为唐古特之番冉)
(译而为震旦之汉其蒙古经则康熙及乾隆年陆续译/成而未有国书之佛经先于三十七年亦命开馆译定)
(兹二事卷帙浩繁俱非易于观成者乃皆/在予六旬后始命举行初亦不觉其迟也)既而悔之以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6b 页 WYG1301-0628b.png
为举事已晚恐难观其成越十馀载四库全书则早参
考装潢毕以贮之阁而所译汉藏兹亦将告毕就此非
天恩垂佑俾予虽老而善成此二事乎近因阅石鼓文
惜其岁久漫漶所存不及半夫以国学兴贤述古之为
使千万年之后并此仅存者胥归无何有之乡有治世
之责者视之而弗救予且不成为读书之人矣斯事体
大千古读书人所不能任亦从无道及者予故不作不
文及此未至耄耋智昏爰蒇此事盖石鼓之为宣王时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7a 页 WYG1301-0628c.png
作与夫宜置国学为万世读书者之津逮自以韩昌黎
之见为正车攻吉日之章班班可考也(后人议论纷出/如董逌程大昌)
(据左传成有岐阳之蒐以为成王鼓郑樵据殹丞二字/见秦斤秦权以为秦鼓马定国据后周书以为宇文鼓)
(陆友仁据北史以为元魏鼓至杨慎之伪作全文为尤/谬甚总不若韩愈之见为正盖即本鼓之文取證小雅)
(可信也若欧阳修集古录云韦应物以为文王鼓宣王/刻今应物石鼓歌具存明以为宣王何曾有文王之说)
(近者尚误况与/论三代以上哉)夫昌黎有其见而无其力且未思及存
其诗则予较昌黎为胜矣兹用幸翰苑之例(乾隆九年/重修翰林)
(院落成亲临锡宴以张说东壁图书府五律四十字为/韵予赋东字及末音字二韵其馀饬诸臣各分一韵赋)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7b 页 WYG1301-0628d.png
(诗/)亲定首章截其长以补后数章之短即用文中字并
成末章自第二至第九命彭元瑞按馀字各补成章非
因难以见巧实述古以传今于是石鼓之文仍在十鼓
井井有条而不紊矣旧鼓旧文为千古重器不可轻动
但置木栅蔽其风雨以永万世而新为十鼓以刻十章
并列国学以公天下惠后儒则仍周宣之文也热河
文庙为岁岁惠远诘武之地则亦命置之以诏来世庶
乎宣王中兴之烈不泯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8a 页 WYG1301-0629a.png
宣圣牖世之道恒昭而予及耄耋之年尚得蒇此崇文
之举孰非会之萃时之合深蒙
昊贶之所致哉希周家卜世之久鬯皇清重道之规后
世子孙尚慎念之是为序
  清文翻译全藏经序
为事在人成事在
天天而不佑事何能成人而不为
天何从佑然而为事又在循理为不循理之事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8b 页 WYG1301-0629b.png
天弗佑也予所举之大事多矣皆赖
昊乾默佑以厎有成则予之所以感
贶奉行之忱固不能以言语形容而方寸自审实不知
其当何如也武功之事向屡言之若订四库全书及以
国语译汉全藏经二事胥举于癸巳年六旬之后既而
悔之恐难观其成越十馀载而全书成兹未逮二十载
而所译汉全藏经又毕蒇夫耳顺古希已为人生所艰
致而况八旬哉兹以六旬后所创为之典逮八旬而得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9a 页 WYG1301-0629c.png
观国语大藏之全成非
昊乾嘉庇其孰能与于斯而予之所以增惕钦承者更
不知其当何如矣至于以国语译大藏恐人以为惑于
祸福之说则不可不明示其义夫以祸福趋避教人非
佛之第一义谛也第一义谛佛且本无而况于祸福乎
但众生不可以第一义训之故以因缘祸福引之由渐
入深而已然予之意仍并不在此盖梵经一译而为番
再译而为汉三译而为蒙古我皇清主中国百馀年彼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9b 页 WYG1301-0629d.png
三方久属臣仆而独阙国语之大藏可乎以汉译国语
俾中外胥习国语即不解佛之第一义谛而皆知尊君
亲上去恶从善不亦可乎是则朕以国语译大藏之本
意在此不在彼也兹以耄耋观蒇事实为大幸非溺于
求福之说然亦即蒙
天福佑如愿臻成所为益深畏满怵惕儆戒而已耳是
为序
  石刻蒋衡书十三经于辟雍序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10a 页 WYG1301-0630a.png
前岁集石鼓文而为之序有曰凡举大事者必有其会
与其时而总赖昭明
天贶以成其功信弗爽也石鼓不过周宣王之事列于
文庙之门以寓兴文尚俟其时其会若夫十三经则古
圣先贤出诸口以传道授教其重于石鼓文奚啻倍蓰
哉则今之石刻十三经是矣盖此经为蒋衡手书献于
乾隆庚申者其间不无少舛讹爰命内翰详覈以束之
懋勤殿之高阁至于今五十有馀年亦既忘之矣昨岁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10b 页 WYG1301-0630b.png
命续集石渠宝笈之书司事者以此经请乃憬然而悟
曰有是哉是岂可与寻常墨迹相提并论以为几暇遣
玩之具哉是宜刋之石版列于辟雍以为千秋万世崇
文重道之规夫经者常也道也常故不变道则恒存天
不变道亦不变仲舒之言实已涉其藩矣盖石经之昉
自炎刘一字曹魏三字(石经之刻所以考定圣贤经传/中文字同异归于一是使天下)
(万世学者有所师承遵守盖考文为三重之事也昉自/汉时经籍大出白虎观讲论之后熹平中以诸博士试)
(甲乙科争第高下更相告言至有行赂定兰台漆书经/字以合其私文者乃诏蔡邕等正其文字刻石鸿都一)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11a 页 WYG1301-0630c.png
(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馀两填塞街陌事具后汉/书至魏正始中更立石经并刻魏文帝典论六篇见戴)
(延之西征记其一字三字之分宋洪适本朝朱彝尊俱/以汉为𨽻字一体魏为古文篆字𨽻字三体盖石经自)
(王弥刘曜入洛残坏之后虽晋裴頠北魏崔光俱请修/补讫未完工迨北齐乃自洛阳迁之邺都隋复自邺迁)
(至长安屡经移徙散失及营造用为柱础十不存一见/隋书经籍志至唐时内府偶得一二遗字即钤用开元)
(小印列于法书名画以为/珍玩其流传亦已仅矣)讫不可考李唐北南宋虽曾
有刻或乖或不全(唐太和七年敕于国子监讲论堂两/廊创立石九经并孝经论语尔雅至)
(开成二年告成其地旧在务本坊自天祐中韩建筑新/城而经石委弃于野至朱梁时刘鄩守长安用幕吏尹)
(玉羽之言迁置唐尚书省之西隅至宋时地杂居民洼/下霖潦随立辄仆腐坏折缺吕大忠领漕陕右始移置)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11b 页 WYG1301-0630d.png
(府学至明时又补刻孟子嘉靖乙卯地震石经倒损西/安府学生员王尧惠等按旧文集其阙字别刻小字立)
(于碑旁以便摹补今在西安府学刘煦旧唐书谓石壁/九经字乖师法本朝顾炎武作金石文字记亦刋其讹)
(误乃知唐石经未为善本刘煦之言未诬也其后孟蜀/时亦刻石经北宋刻两体石经今片石无存金燕京庙)
(学有九经石刻见王恽秋涧集明时尚存二碑今亦无/考南宋绍兴九年刋石六经论语孟子成岁久残缺明)
(宣德中巡按御史吴讷收拾碎折补辏得碑百斤置仁/和县学宋廷佐复移之杭州府学今存然当时所刻春)
(秋仅左氏传礼记仅大学中庸学记经解儒/行五篇又无周礼仪礼孝经尔雅非其全也)兹则出一
人之手经诸臣之目视历代为加详矣(蒋衡后改名振/生江苏金坛恩)
(贡生乾隆五年以所书十三经进赐以国子监学正衔/其经册贮懋勤殿今以之上石视唐石经所列衔有书)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12a 页 WYG1301-0631a.png
(石官书石学生体例殊为不伦/特命大学士懋勤殿翰林校勘)予自六龄入学堂读易
书诗三经所为易简而天下之理得二典三谟为王道
始正变风雅不知无以言及长而涉猎三礼觉与三经
为有间(去声诗谓/易书)枕葄麟经慎正统偏安之必公(春秋/大一)
(统尊王黜霸出于天命人心之公予读之有年心契圣/人笔削之旨纂定通鉴辑览一书袪后代操笔之自私)
(示万世守统之宜慎分注系年皆/取春秋之义差自谓读书有得耳)孜孜餍饫耄耋弗衰
虽自愧学之未成乃今刻诸石列诸辟雍应时举事以
继往圣开来世为承学士之标准岂非厚幸也欤蒋衡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12b 页 WYG1301-0631b.png
一生苦学之勤亦因是酬矣若夫历代注疏入主出奴
纷如聚讼既冗且繁衡祇书诸经正文馀槩从删是也
或以为不观注疏何以解经予则以为以注疏解经不
若以经解经之为愈也学者潜心会理因文见道以六
经参互之必有以探其源而晰其奥者是在勤与明而
已且予重刻木版之十三经注疏颁布世间者不少也
举辟雍以五十年勒石经又越六载凡所以待其时而
逢其会八十老人复得成斯大功者何莫非赖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13a 页 WYG1301-0631c.png
昊天之鸿贶乎昔著知过论以为其不可已者仍酌行
之斯之谓矣盖凡物有其成必有其坏所谓石鼓石经
者皆是也然向不云乎经者常也道也
天不变道亦不变依圣人之门墙示万世之楷则孰谓
沧桑幻化能移我
夫子不朽之道也哉是为序
  补咏战胜廓尔喀之图序
补咏战图之什逮斯凡六(伊犁回部第一乌什第二金/川第三台湾第四安南第五)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13b 页 WYG1301-0631d.png
(及今廓尔/喀第六)历数成功之全即今乃十(平定伊犁二次回/部一次金川二次)
(台湾一次缅甸一次安南一/次及今廓尔喀二次共十次)予幸在兹予惕更在兹盖
予受
祖宗付托之重度德量力尚恐守成之或亏敢怀开扩
之奢望且予自少读书即钦
天地爱物之心深知穷兵黩武之戒是以继位之初即
谨遵
皇考之训许准噶尔之求和罢兵宁人将二十年矣乃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14a 页 WYG1301-0632a.png
准夷内乱归降者踵接思我喀尔喀之地不能容尔许
人于是乘机抚众有甲戌之师自是而两定准夷一平
回部再靖金川缅甸安南各归顺台湾一举辑海洋及
此前后收廓尔喀遂有十全之武功使予自问亦不知
何以成此则实赖
上天默佑每以险而获安常值危而得胜较古之英君
贤将赫濯树勋者虽不敢云过之而自审实无不及所
云予之幸人或知而予之惕则人或未知也所惕者何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14b 页 WYG1301-0632b.png
自古为天子者孰非
天之子既为
天之子
天孰不爱之而予独承之深受之屡设有失德违
爱则所以罚之者亦必重此予所以业业兢兢不遑刻
安者也且前此八功之成虽云绝域外洋皆人力尚可
施之地若斯廓尔喀则在万里三藏之外更数千里陡
壁线路下临深川不能容马人皆踵迹而行我将卒胼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15a 页 WYG1301-0632c.png
手胝足虽惰窳疲弊而气愈鼓心愈壮突将无前贼人
骇为天降鹿埵陇种伤生实多而怜之乃致彼魂落胆
丧匍匐求降此而弗图其劳予心又何忍适不云乎自
少年即深知穷兵黩武之戒乃四十年之间自甲戌始
十成武功非用兵而何幸而蒙
天眷佑得以劼劬蒇事于民无一赋之加于事有十全
之美则予之所以早作夜思弊精劳神者庶可少逭穷
黩之讥耳观斯图也不啻共将卒之辛苦实并切心膂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15b 页 WYG1301-0632d.png
之恫瘝诗以言志其志亦不外乎此尔
  续纂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序
秘殿珠林编自癸亥成于甲子石渠宝笈编自甲子成
于乙丑逮今均四十馀年矣二集以
三朝宸翰为宗而历代所弆古人及本朝臣工之书画
分门别类精覈无遗胥内廷翰臣张照梁诗正等所为
今视其跋无一存者亦可概也自乙丑至今癸丑凡四
十八年之间每遇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16a 页 WYG1301-0633a.png
慈宫大庆朝廷盛典臣工所献古今书画之类及几暇
涉笔者又不知其凡几无以荟辑日久或致舛讹且二
集章程具在续纂亦非甚艰因命内廷翰臣王杰等重
集一如前例若
三朝宸翰已备录前集兹不复载其有石刻之未入者
仍敬录各类之卷首然予之此举实因志过而非誇博
古也盖人君之好恶不可不慎虽考古书画为寄情雅
致之为较溺于声色货利为差胜然与其用志于此孰
御制文集 三集卷九 第 16b 页 WYG1301-0633b.png
若用志于勤政爱民乎四十馀年之间应续纂者又累
累若此谓之为未害勤政爱民之念已且愧言之而况
于人乎书以志过后之子孙当知所以鉴戒去取矣至
西清古鉴可以类推更弗赘言
 
 
 
御制文三集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