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制文集 二集卷十二
御制文集 二集卷十二 第 1a 页 WYG1301-035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制文二集卷十二
 记
  古玉斧佩记
内府铜玉诸器率以甲乙别䓁第兹古玉斧佩一白弗
截肪赤弗鸡冠土渍尘蒙列其次为丙而弃置之库亦
不知几何年矣偶因检阅旧器觉有所异命刮垢磨光
则穆然三代物也嗟乎物有隐翳埋没于下不期而遇
御制文集 二集卷十二 第 1b 页 WYG1301-0358b.png
识拔尚可为上䓁珍玩若夫贞干良材屈伏沉沦莫为
之剪拂出幽以扬王庭而佐治理是谁之过欤吾于是
乎知惭吾于是乎知惧
  淳化轩记
淳化轩何为而作也以藏重刻淳化阁帖石而作也盖
自伏滔崆峒之铭石虹尧碑之文历代相传石刻尚焉
然物有其成必有其坏世远年湮真伪莫辨则汉唐且
难得其全者无论周秦以上矣故言帖必以赵宋为犹
御制文集 二集卷十二 第 2a 页 WYG1301-0358c.png
近而宋帖必以淳化为最美重刻之由考稽之故已见
于帖前之旨册后之跋兹不复记记所以藏石作轩之
故云石刻既成凡若干页使置散之虑其有失也爰于
长春园中含经堂之后就旧有之回廊每廊砌石若干页
恰得若干廊而帖石毕砌焉廊之中原有蕴真斋因稍
移斋于其北即旧基而拓为轩事起藏帖则以帖名名
之夫淳化宋太宗之纪年也为人君者即不能以唐尧
虞舜为师亦当以夏甲周成为轨所谓取法乎上仅能
御制文集 二集卷十二 第 2b 页 WYG1301-0358d.png
得中耳若宋太宗始终家国之间惭德多矣吾所不取
而又有何慕于淳化而以之名轩为哉
  阅永定河记
永定河之本无定也此气数之可以授其权于人事者
也无定河之求永定也此人事之不可以诿其柄于气
数者也自前岁夏秋濒河田庐被潦特命高晋裘曰修
周元理䓁会勘利病所由发帑五十馀万金大加疏筑
浃岁讫功农臻倍稔遂俞所请以今春省成事而诏之
御制文集 二集卷十二 第 3a 页 WYG1301-0359a.png
曰河之工兹式集矣虽然朕能遽信为一劳永逸计乎
昔之河故无工也惟我
皇祖圣祖仁皇帝蒿目民艰为畿甸东南勤求保惠之
政莫若兴建堤工溯自康熙三十七年始事迄今亿兆
蒙庥沦浃肌髓中间偶值水旱不齐此滥彼淤迁流递
易自安澜城而柳岔口而王庆坨而冰窖草坝而贺老
营而今之调河头或北或复南凡六徙皆审时度势善
为相𨗳惟务顺小变以归大常而于
御制文集 二集卷十二 第 3b 页 WYG1301-0359b.png
成谟罔敢稍斁斯诚
皇考世宗宪皇帝以暨朕躬数十年来继
志绳
武之苦心不容自己者何者在河固无一劳永逸之方
在治河实有后乐先忧之责也或者耳食汉田鼢天事
非人力及晋杜预请决诸陂之肤见谓弃地与水可听
无定者之所之嘻何其戾耶夫以水故弃地犹可并地
故弃人可乎子舆氏称神禹行所无事无事而曰行则
御制文集 二集卷十二 第 4a 页 WYG1301-0359c.png
必有无事之事所谓疏瀹决排者非耶以黄河證之积
石龙门故迹可按而啇患五迁周移千乘即已世近而
事殊厥后赴海南趋殆更燕齐与吴之境虽神禹复生
亦难力挽以从其朔第更一境即治一境仍与当年𨗳
源之绩䓁耳岂竟以不治治之耶桑乾流经近圻势若
建瓴非挟沙将一泄而无馀惟挟沙又四出而莫遏运
道民生无堤曷赖前此督臣孙嘉淦建议试开金门闸
上游中亭河遂不能容所至村庄漫溢幸急饬堵闭民
御制文集 二集卷十二 第 4b 页 WYG1301-0359d.png
获安居尤近事之足为炯戒者且朕匪直为爱护已成
之工起见也假令是河在今日尚无堤工而筹运道策
民生朕亦必自为始事之举易地以观益知我
皇祖
皇考默鉴今日之发帑疏筑有
深许为后
先克绍者矣不然者恶劳惜费朕宁必大矫乎人情而
甘为是汲汲也哉是行也往复周咨既嘉大吏能体朕
御制文集 二集卷十二 第 5a 页 WYG1301-0360a.png
意犹虑其不克坚持定识勉继前功爰特揭大指锲之
河上其他条具规制存乎神而明之者皆不书
  避暑山庄纪
恩堂记
圆明园之纪
恩堂纪受
恩之自避暑山庄之纪
恩堂纪受
御制文集 二集卷十二 第 5b 页 WYG1301-0360b.png
恩之迹名同而实异文异而事同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皇祖养育予于宫中之旨原降于圆明园之纪
恩堂兹不复赘然其时实仍居
皇考藩邸中及从
皇祖来避暑山庄乃
赐居斯堂之侧堂即三十六景中所谓万壑松风者夙
兴夜寐日觐
御制文集 二集卷十二 第 6a 页 WYG1301-0360c.png
天颜绨几翻书或
示章句玉筵传膳每
赐芳饴批阅章奏屏息侍
傍引见官吏承
颜立侧或
命步射以示众臣持满连中
皇祖必为之色动至于钓鱼而得则
令持去以给
御制文集 二集卷十二 第 6b 页 WYG1301-0360d.png
皇考若隔旬馀半月则
遣往狮子园以谒
圣母而其年秋随
皇祖幸木兰又有宜纪者入木兰初围场曰永安莽喀
围中有一熊
皇祖御火鎗中之熊伏不动久之
皇祖谓其已毙命御前侍卫引予去射之
意欲使予于初围得获熊之名也其时予甫欲上马而
御制文集 二集卷十二 第 7a 页 WYG1301-0361a.png
熊突起奔前
皇祖御虎鎗殪之事毕入武帐
皇祖顾
温惠皇贵太妃指予曰伊命贵重乃以射熊事告之曰
使伊至熊所而熊起马惊成何事体又一日虞者告有

皇祖命二十一叔父后封慎郡王者往予跽奏请去
皇祖曰汝不可去俟朕往之日携汝去耳似此
御制文集 二集卷十二 第 7b 页 WYG1301-0361b.png
深恩彼时不知至于今每一念及即欲堕泪夫五十馀
年之事历历如昨而予六旬有三亦视曾孙矣不有以
纪之子若孙其何由知之此予所以追忆而涉笔也子
若孙其尚念我
皇祖何以
眷顾我之深及我之乾乾矻矻何以不敢负
皇祖之恩将亿万斯年永丕基而承
天眷胥在是矣距惟一堂之记云乎哉
御制文集 二集卷十二 第 8a 页 WYG1301-0361c.png
  白塔山总记
京都于唐为范阳于北宋为燕山辽始称京金元明因
之虽城郭宫市建置沿革时或不同而答阳都会居天
下之上游俯寰中之北拱诚万载不易之金汤也宫殿
屏扆则曰景山西苑作镇则曰白塔山白塔山者金之
琼华岛也北平图经载辽时名曰瑶玙或即其地元至
元时改为万岁山或曰万寿山至明时则互称之或又
谓之大山子(见王绂北京八/景图识语中)本朝曰白塔山者以顺治
御制文集 二集卷十二 第 8b 页 WYG1301-0361d.png
年间建白塔于山顶然考燕京而咏八景者无不曰琼
岛之春阴故予于辛未年题碣山左亦仍其旧所为数
典不忘之意耳山四面皆有景惜春明梦馀录及日下
旧闻所载广寒仁智之殿玉虹金露之亭其方隅曲折
未能尽高下窈窕之致使人一览若身步其地而目其
概盖地既博而境既幽且禁苑森严外人或偶一窥视
或得之传闻其不能睹之切而记之详也亦宜兹特界
为四面面各有记如柳宗元之钴鉧石城诸作俾因文
御制文集 二集卷十二 第 9a 页 WYG1301-0362a.png
问景者若亲历其间尝鼎一脔足知全味云尔
  塔山南面记
承光殿之北跨太液为桥南北各有坊南曰积翠北曰
堆云过堆云坊即永安寺殿曰法轮殿后石磴拾级而
升得稍平道左右二亭曰引胜曰涤霭复因回叠石中
仍拾级左右各为洞玲珑窈窕刻峭嶊崣各极其致盖
即所谓移艮岳者也穿洞而上适与拾级而上者平洞
之上左右各有亭覆之曰云依曰意远平处为覆殿前
御制文集 二集卷十二 第 9b 页 WYG1301-0362b.png
曰正觉后曰普安两厢各有殿东曰圣果西曰宗镜又
自永安寺墙之东缘山而升路中有振芳亭再升为慧
日亭稍西则顺治年间建塔碑记及雍正年间重修碑
记复略升则进普安殿之东廊矣其寺墙之西亦缘山
而登半山有亭扁曰蓬壶挹胜再登则为悦心殿偶临
塔山理事引见恒于此其后为庆霄楼每逢腊日奉
皇太后观冰嬉之所也悦心殿东侧书屋为静憩轩转
石屏入墙门则仍普安殿自殿后陟石阶将百磴即山
御制文集 二集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1301-0362c.png
顶白塔建于此塔前琉璃佛殿曰善因考日下旧闻山
顶为广寒殿盖即建塔之所山中为仁智殿则今普安
佛殿是塔后列刹竿五或谓之转梵经或谓之资瞭远
其下为藏信炮之所八旗军校轮流守之盖国初始定
燕京设以防急变者雍正年间复申明其令载在史策
其发信炮金碑则藏之大内予因思之比及藉此知守
其失守已多矣然而睹此知惧凛
天命畏民碞戒盛满之志系苞桑之固则信炮之制岂
御制文集 二集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1301-0362d.png

祖宗之良法美意万世所当慎守者乎
  塔山西面记
室之有高下犹山之有曲折水之有波澜故水无波澜
不致清山无曲折不致灵室无高下不致情然室不能
自为高下故因山以搆室者其趣恒佳庆霄楼既㨿山
之高楼西缘廊而降有二道其一向南不数武为一房
山盖房中覆湖石成山云历磴以下为蟠青室回廊环
御制文集 二集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1301-0363a.png
其外缘廊北降达山之西凭廊向南俯睇有深渊东则
山之西脚而山半腰有亭曰揖山乃从悦心殿西角门
而出者其下峭壁插入滉然靓然若龙湫之有神物也
波与太液通石桥锁其口桥之南步堤东转可通悦心
殿及永安寺前桥之北则琳光殿前为山西总路矣又
其一转而北有亭焉曰妙鬘云峰历石磴而下则水精
域其下有古井古井向有记辟诸家记载谓引金水河
转机运㪺之非及辇土压胜之谬凡山之阴山之麓所
御制文集 二集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1301-0363b.png
为屈注飞流线溪亩池皆绠汲此井以成其势水精域
之下为甘露殿又下为琳光殿则就平陆为山西之路
转而北为阅古楼楼壁砌三希堂法帖碑版攀梯而登
与平地稍北则鉴亩室窗临清池即凿山溪引古井之
水也阅古楼后楹平临山溪石桥架其上度桥有小石
亭梁柱皆泐诗过亭㟏岈崱屴径祗容人摄齐而上出
岩墙门与庆霄楼后门相望而山西之景略毕
  塔山北面记
御制文集 二集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1301-0363c.png
自阅古楼岩墙门出转而东则邀山亭又东北则酣古
堂堂之东室倚石洞循洞而东则写妙石室堂与室之
南皆塔山之阴或石壁或茂林森峙不可上而室之东
间乃楼也踏梯以降复为洞䆗窱窅映若陶穴若嵌䆰
旋转光怪不可殚极若是者行数百武向东忽得洞门
出则豁然开朗小丆三间曰盘岚精舍而其南则仍石
岩陡立然羊肠之径可以跻而上达看画廊廊属山
东景兹不复缀自精舍转而北至环碧楼缘飞廊而下
御制文集 二集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1301-0363d.png
则嵌岩室折而西为小山亭额曰一壶天地西扇面房
额曰延南薰其盘岚精舍之西由洞门北行数十武亦
达扇面房自房而西为小昆邱盖亩鉴室水盈池则伏
流不见至邱东始擘岩而出为瀑布沿溪赴壑而归墟
于太液之波又西为铜露盘铜仙竦双手承之高可寻
尺此不过缀景取露实不若荷叶之易则汉武之事率
可知矣又西为得性楼为延佳精舍为抱冲室为邻山
书屋名虽殊而因高以降或一间或两架皆随其宛转
御制文集 二集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1301-0364a.png
高下之趣而各与题额又自亩鉴室北墙门而出缘山
蹊亦可达此至邻山书屋则就平地廊接道宁斋矣其
东乃漪澜堂盖山之北以堂与斋为主室而围堂与斋
北临太液延楼六十楹东尽倚晴楼西尽分凉阁有碧
照楼远帆阁分峙其间各对堂与斋之中南瞻窣堵北
眺沧波颇具金山江天之概故登楼与阁偶有吟咏无
不以是为言由漪澜堂而东则莲华室以奉大士及妙
法莲华经得名出墙门而南则为塔山东面之境矣若
御制文集 二集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1301-0364b.png
夫各室内或题额或联语率铭意寄兴无关于景概之
全斯则不悉载
  塔山东面记
因旧置而修饰之谓之沿易新建而创为之谓之革山
之南沿者多而建者少山之北革者夥而置者稀然东
北泐琼岛春阴之石幢虽出于新建亦实述其旧置由
石幢登山径为看画廊其上则交翠庭庭之下廊之侧
攀援石洞以出为古遗堂对之者峦影亭自堂蹑梯以
御制文集 二集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1301-0364c.png
下仍依洞以出为见春亭遂循东岸可至半月城前而
自交翠庭步岭路至智珠殿者分左右阶而下亦达半
月城前盖殿原㨿城上埤堄即平地基也过石桥则陟
山门而白塔山四面之事毕矣白塔建自顺治八年辛
卯至于今盖百有二十年矣夫士民之家尚以肯构为言
况兹
三朝遗迹地处禁苑听其荒废榛秽为弗当然予自辛酉
壬戌之间始稍稍有所葺建至于今凡三十年而四面
御制文集 二集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1301-0364d.png
之景始毕成而为之记虽云发内帑以徐为之然而视
春明梦馀录日下旧闻所载有过之无不及矣知我罪
我吾岂能辞哉
 
 
 
 
御制文二集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