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1301-01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制文初集卷十一
 序
  重刻十三经序
班固氏曰六学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
伦致至治之成法也汉代以来儒者传授或言五经或
言七经暨唐分三礼三传则称九经已又益孝经论语
尔雅刻石国子学宋儒复进孟子前明因之而十三经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1301-0101b.png
之名始立自宋易汉唐石刻之旧五经始有板本及明
南北监板行而笺疏传义胪列具备学士家有其书传
习弥广顾训诂繁则蹖驳互见卷帙重则豕亥易讹或
意晦于一言之舛或理乖于一字之谬校雠疏略疑误
滋多承学之士无所取正我朝
列祖相承右文稽古
皇祖圣祖仁皇帝研精至道尊崇圣学五经具有成书
颁布海内朕披览十三经注疏念其岁月经久梨枣日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1301-0102a.png
就漫漶爰敕词臣重加校正其于经文误字以及传注
笺疏之未协者参互以求其是各为考證附于卷后不
紊旧观刋成善夲匪徒备金匮石室之藏而已书曰学
于古训乃有获传曰经籍者圣哲之能事其教有适其
用无穷朕咨采敕几实无审定之暇亦无鉴古之识而
惟是缉熙逊志日就月将则有志焉而不敢不勉继自
今津逮既正于以穷道德之阃奥嘉与海内学者笃志
研经敦崇实学庶几经义明而儒术正儒术正而人才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1301-0102b.png
昌恢先王之道以赞治化而宏远猷有厚望焉
  重刻二十一史序
七录之目首列经史四库因之史者辅经以垂训者也
尚书春秋内外传尚矣司马迁创为纪表书传之体以
成史记班固以下因之累朝载笔之人类皆娴掌故贯
旧闻傍罗博采以成信史后之述事考文者咸取徵焉
朕既命校刋十三经注疏定本复念史为经翼监本亦
日渐残阙并敕校雠以广刋布其辨讹别异是正为多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1301-0102c.png
卷末考證一视诸经之例明史先经告竣合之为二十
二史焕乎册府之大观矣夫史以示劝惩昭法戒上下
数千年治乱安危之故忠贤奸佞之实是非得失具可
考见居今而知古鉴往以察来扬子云曰多闻则守之
以约多见则守之以卓岂不在善读者之能自得师也

  日讲礼记解义序
皇祖圣祖仁皇帝稽古右文命儒臣日值讲筵五经通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1301-0102d.png
鉴以次进讲荟萃群言发明旨要胪为解义积有成编
译以国书颁示中外各制序言弁其端而授诸梓易书
诗三经先竣春秋若干卷刻于雍正年间惟礼记卷帙
浩繁藁夲存翻书房久之未竟厥业朕御极之初允儒
臣请纂脩三礼义疏因取日讲礼记解义原本参校异
同归于一是并命翻译授梓以备五经之全敬列
皇祖御制原文于前而略述大槩以志成书岁月惟礼
记出自汉儒然多本于七十子之所传习如大学中庸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1301-0103a.png
二篇既经有宋大儒定为孔氏遗书训释而列于学官
其他精言奥义往往与易诗书春秋相发明非董仲舒
扬雄辈所及盖其来有自去圣人之教固未远也虽月
令王制附益其间有以启后人疑议而先王之制所传
各异事之不可考而说之不可强同者亦已多矣依文
立训以存旧观说经之通例也抑班固有言六经之道
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岂惟其文
而已盖将以章志贞教大其坊与天下臣民共之仰惟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1301-0103b.png
圣祖序言所谓体诸躬修措之邦国者礼之实而明经
之大用也因言以求其义因义以达其用夫岂章句训
诂之足云敢申言之以阐
至训
  钦定三礼义疏序
三礼之传远矣周礼六官河间献王上之仪礼十七篇
礼记四十九篇高堂生戴圣传之汉唐以来笺疏训释
无虑数十家考其义或相牴牾先儒尝讥其聚讼要其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1301-0103c.png
掇拾灰烬之馀传先王制作之旧得什一于千百好古
者所为郑重而爱惜之也我
皇祖圣祖仁皇帝表章群经既
御纂周易折衷而诗书春秋则以分授儒臣纂辑义疏
颁布海内惟三礼未就朕御极之初儒臣上言今当经
学昌明礼备乐和之会宜纂辑三礼以蒇五经之全爰
允其请开馆编校越十有一年冬告竣夫礼之所为本
于天殽于地达之人伦日用行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1301-0103d.png
朋友之间斯须不可去者天不变道亦不变此其本也
其制度品节服物采章随时损益屡变以适其宜者礼
之文也三代去今数千年矣脩其教而教明循其道而
道行谓三代至今存可也何则其本得也若其用之朝
廷邦国名物器数之具周旋进退之仪虽先王处此必
将变通以适其宜而不泥于其迹故言礼者惟求其修
道设教之由以得夫礼之意而已顾其教之不泯道之
所由传未尝不赖于经好学深思之士读其书有惜不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1301-0104a.png
能俯仰揖让于其间者先王制作之精意尚可想见于
抱残守阙之馀则经传之为功也大矣鼎彝钩剑之遗
篆籀之迹流传有自尚摩挲而宝护之况制作之精意
所赖以传者欤独其贸于众说无所取衷爰命校纂诸
臣芟烦截浮约文申义敷畅厥旨至其说之不可强同
者稍为辨正而仍其旧盖其承传各异必牵合附会比
而同之则其惑也滋甚故无取焉刻既成为之叙论以
发其端俾隆礼者有所考云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1301-0104b.png
  皇清文颖序
我大清受
命百有馀年
列祖德教涵濡光被海宇右文之盛炳焉与三代同风
朕绍闻逊志以是为学亦以是为治矢其文德一纪于
兹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盖自有天地而人经纬
乎其间士君子之一言一行国家之制度文为礼乐刑
政布之为教化措之为事功无非文也乃其菁英所萃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1301-0104c.png
蔚为国华词以殽之声以永之律以和之谐协六同彰
施五色典谟作焉雅颂兴焉诗不云乎追琢其章金玉
其相文之盛也而赓之曰勉勉我王纲纪四方则所谓
其风自上也曩我
皇祖命大学士陈廷敬选辑皇清文颖储之延阁未及
刋布
皇考复允廷臣之请开馆编辑随时附益久之未竣朕
因命自乾隆甲子以前先为编次凡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1301-0104d.png
御制诗文廿四卷臣工赋颂及诸体诗文一百卷录成
序其首简昔之论文以代为次者于汉则有西汉文类
唐则有文苑英华唐文粹宋则有文海文鉴元则有文
类明则有文衡皆博综一代著作之林无体不备今是
编惟取经进之作朝廷馆阁之篇与诸书小异然以观
斯文风尚当有取焉在易涣之象曰风行水上善立言
者以为天地自然之文而序卦受之以节言文之不可
过也继之以中孚言有实也节而不流徵之以信有典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1301-0105a.png
有则可久之道其在斯乎朕孜孜典学求所以善持之
者因以为摛文者鹄俾共勉云
  重刻通典序
稽古帝王治天下之大经大法以及累朝名物制度因
革损益之详纷纶浩博散见典籍未有统贯唐宰相杜
佑于为淮南节度书记时始出己意搜讨类次勒成一
书名曰通典为类八为书二百卷自唐肃代间上溯唐
虞虽亦稍据刘秩政典及开元新礼诸书要其网罗百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1301-0105b.png
代兼综而条贯之斯已勤矣厥后郑樵广之作通志马
端临续之作通考三书并行于世朕以其历年久远颇
有残缺特命重为校正刋刻以广其传通典实先告竣
朕惟三书各有意义郑樵主于考订故旁及细微马端
临意在精详故间出论断此书则佑自言徵于人事将
施有政故简而有要核而不文观其分门起例由食货
以迄边防先养而后教先礼而后刑设官以治民安内
以驭外本末次第具有条理亦恢恢乎经国之良谟矣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1301-0105c.png
书曰学于古训乃有获为国家者立纲陈纪斟酌古今
将期与治同道而不泥其迹则是书实考镜所必资岂
以供博览而已哉爰揭之以告读是书者
  词林典故序
词林典故书成大学士张廷玉等以序请朕惟六经之
士岂易言哉而况跻玉堂而列芸署者尽六经之彦也
木天故事历代沿革具见于斯则又何言惟是国家重
馆阁之选极优遇之隆讵祇蜚其英声将以华国而已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1301-0105d.png
哉如濂溪所谓文以载道者舍是无他求夫布衣韦带
之士由立言以期不朽足矣若夫国家右文重道将以
淑世熙绩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胥是赖焉名
之盛者实难副任之大者责弥重誉之来者毁亦随其
尚思春华秋实之喻而凛虚车麟楦之讥哉
  重刻文献通考序
朕允儒臣之请校刋三通通典既竣即以文献通考付
之剞劂是书曾蒙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1301-0106a.png
皇祖圣祖仁皇帝命礼臣补订残缺
御制序文梓行宇内顾简帙繁重年久不无漫漶今悉
仿十三经二十二史成式刋订盖于是家有其书矣朕
惟会通古今该洽载籍荟萃源流综统同异莫善于通
考之书其考覈精审持论平正上下数千年贯穿二十
五代于制度张弛之迹是非得失之林固已灿然具备
矣夫帝王之治天下也有不敝之道无不敝之法纲常
伦理万世相因者也忠敬质文随时损益者也法久则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1301-0106b.png
必变所以通之者必监于前代以为之折衷大哉我
圣祖之序曰有治人无治法师古者师其意不师其迹
诚体此意而因其可因损益其所当革因时以制宜理
得而事举则是编也诚考据之资可以羽翼经史裨益
治道岂浅鲜也哉是为序
  初集诗小序
向叙乐善堂集云夙昔典学所心得不忍弃置后虽有
作或出词臣之手真赝各半且亦不欲与文人学士争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1301-0106c.png
长故十数年来臣工以编次诗文集为请者槩弗许然
几务之暇无他可娱往往作为诗古文赋文赋不数十
篇诗则托兴寄情朝吟夕讽其间天时农事之宜涖朝
将祀之典以及时巡所至山川名胜风土淳漓罔不形
诸咏歌纪其梗槩积至今以数千百首计矣而较晴量
雨悯农疾苦之作为多观其诗可以知忧劳而验今昔
使阅岁逾时或致残缺失次其不忍弃置较先为甚因
取丙辰以迄丁卯所作略加编定都为四十四卷古今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1301-0106d.png
体计四千一百五十首有奇命翰林中字画端楷者分
卷抄录装为一集不付剞劂犹初志也时乾隆己巳夏
六月望日
  毛诗全图小序
己未春乘万几之暇补宋马和之旧迹为毛诗全图间
亦指稿涉笔并录全诗于右越数年始成帙帙成序其
事于后因念诗义深远尤切于寻绎宣圣以诗设教与
书礼并雅言之昔人藏书犹备数本况兹图本不徒以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1301-0107a.png
文翰重乎爰命画院诸臣设色为之词臣裘曰修录诗
别为一部庶政稍閒棐几时展觉三代朝章民俗一一
具存淳庞忠厚之风犹去人不远也夫诗以言志言之
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
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是图也录至于再其亦长言
永叹之旨乎
  重刻通志序
宋郑樵氏以闳通之学思欲极古今之变会通于一仿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1301-0107b.png
历代史例采正史及百家杂录为纪传为谱为略所撰
二十略者包罗天人错综政典该括名物上下数千年
首尾相属用功亦良勤矣观其诋诃司马迁班固之失
高自称许谓足以尽学者之能事岂不卓然雄视著作
之林而后人复历举其疏漏如马端临通考之所议者
则亦不能为之讳也夫博物洽闻之士殚毕生之精力
从容几研囊括贯丳勒为成书宜其援据精而条理密
顾纪事纂言尚不免于纰缪若此岂非所谓多而不能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1301-0107c.png
无失者欤而况设局分曹成于众手动淹岁序举后忘
前亥豕鲁鱼触目而是任操觚者其可不知所惧也乎
甚矣夫著述之难也好古者类矜三通既重刻通典通
考工竣爰出内府通志善本校而付之剞劂以广考索
之助而序之如此
  叶韵汇辑序
叶韵非古也而即古也有今韵而后有叶韵叶韵者以
古韵而协之于今故曰非古然以今视之则用叶以合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1301-0107d.png
异以古视之则非叶而本同故曰即古朕幼习易诗诸
经考其音多与今韵不合长而汎览百家其用韵亦往
往异于今读盖韵书之行权舆江左至唐以声律取士
部分较严而今所循用则出于宋元人之分并宜其与
古不相契也三代而上言律吕言谐声言书名其于音
韵当必审清浊别唇齿喉舌有一定之部分勒之简策
与律度量衡象魏之法同为当世所遵守而惜其世远
而不传也好古之士欲忖而求之其道无由宋吴棫本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1301-0108a.png
易诗史汉诸书为韵补子朱子尝取以释毛诗楚词明
杨慎广之为古音号称渊博及證之群籍其疏略不备
者则已多矣因于几暇指授儒臣博考经史诸子以及
唐宋大家之文所用古韵举而列之疏其所出次于今
韵之后临文索句就考焉可以恢见闻可以益思致独
是四库之编浩如渊海学士毕生不能穷其读区区掇
拾而覼缕之何异稽躔次而溯有虞氏之敬授汎江淮
河汉而追禹功之疏凿其可指而数者几何然方之尝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1301-0108b.png
鼎之一脔则未始非汲古之助云尔爰授之梓而行之
  御选唐宋诗醇序
文有唐宋大家之目而诗无称焉者宋之文足可以匹
唐而诗则实不足以匹唐也既不足以匹而必为是选
者则以唐宋文醇之例有文醇不可无诗醇且以见二
代盛衰之大凡示千秋风雅之正则也文醇之选就向
日书窗校阅所未毕付张照所足成者兹诗醇之选则
以二代风华此六家为最时于几暇偶一涉猎而去取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1301-0108c.png
评品皆出于梁诗正等数儒臣之手夫诗与文岂异道
哉昌黎有言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然五
三六经之所传其以言训后世者不以文而以诗岂不
以文尚有铺张扬厉之迹而诗则优游餍饫入人者深
是则有文醇尤不可无诗醇也六家品格与时会所遭
各见于本集小序是编汇成梁诗正等请示其梗槩故
为之总序如此
  沈德潜归愚集序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1301-0108d.png
沈德潜将锓其归愚集前稽首而请序且曰人臣私集
自古无御序例第受特达之知敢恃宠以请不即望序
或训示数语可乎德潜老矣怜其晚达而受知者惟是
诗余虽不欲以诗鸣然于诗也好之习之悦性情以寄
之与德潜相商㩁者有年矣兹观其集故乐俞所请而
序之夫德潜之诗远陶铸乎李杜而近伯仲乎高王矣
乃独取义于昌黎归愚之云者则所谓去华就实君子
之道也夫子之训小子曰何莫学夫诗使如后世雕龙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1301-0109a.png
祭獭之为者圣人将斥而禁之顾反疏其源而导其流
乎亦惟是名教之乐必有言之不足而长言之者舍是
其何以哉昌黎因文见道始有是语固不必执风骨体
裁与李杜较甲乙而归愚叟乃能深契于此识夷守约
敛藻就澹于向日所为壮浪浑涵崚嶒矫变人惊以为
莫及者自视若不足且有悔心焉是则李杜高王所未
到而有合于夫子教人学诗之义也夫非常之人然后
有非常之遇德潜受非常之知而其诗亦今世之非常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1301-0109b.png
者故以非常之例序之异日者江国行春灵岩驻跸思
欲清问民艰暇咨新什将访归愚叟于愚公溪谷之间

 诗古文书窗所夙嗜践阼以来万几鲜暇虽或寄兴
 吟咏而古文不数数为之是序构思染翰至四刻始
 就非复有曩日弓燥手柔之乐况能津逮古人耶归
 愚叟于近代诗家视青邱渔洋殆有过之无不及者
 故乐为之序不复计其工拙迟速书卷以赐岁云暮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1301-0109c.png
 矣封事稍稀更偿文债亦足为艺林增一胜事也乾
 隆辛未小除夜书于坤宁宫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1301-0109d.png
 
 
 
 
 
 
 
御制文初集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