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1267-080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庄渠遗书卷六      明 魏校 撰
  序
   周礼沿革传序
夫周官何为者也圣人代天而立也为生民开太平也
其稽古而集厥大成者乎吾由是而得圣人之心法焉
是故其统纪安在曰在王心诸所建置孰重格王为重
也其条贯何摄曰三百六十属一六官也六官一太宰
卷六 第 1b 页 WYG1267-0809b.png
也太宰一天也行之则奚先厥亦先建六官大纲定矣
乃万目次第以举三百六十属备矣吾由是而得圣人
心法焉圣人之心何心也醇乎天心也浑乎天地万物
一体罔有不仁也故其法天下为公不敢少以其私病
民也是故由其道可使天地奠位万物各止其所兹谓
尽善古之极也秦暴以颠实始弃古典则惟厥私意便
安命之曰法肆一人于民上天乎为民立君之意荒矣
后有作者莫知其朔乃规规袭秦故常创业甫定与民
卷六 第 2a 页 WYG1267-0810a.png
休息哉稽古则不暇暨于守成旧章是因则莫之敢更
虽以天挺雄才未能或之度越也故曰古一宇宙也今
一宇宙也自秦限之圣人至公秦以其私圣人大明秦
以其苛太平之典曷日其兴邪天将有待邪古经简奥
儒者颇为发明校不敏因其典礼以求其会通僭为沿
革传推古可行于今吁迂远而阔于事情与都乃言可
底绩与愚皆罔敢知惟曰吾皇先公厥心乃克正事敢
献圣学惟治乱匪自他一惟心造皇尚作圣母或自圣
卷六 第 2b 页 WYG1267-0810b.png
德之下衰久矣皇卓有立曰予一念公对越上帝曰予
一念或私帝震怒之一民弗获其所痌瘝予身丕远惟
古帝王是师曰予德弗类终身惟耻予非古训弗以学
别求闻昔之先民是程惟师保是隆惟耇老成人是询
惟法家拂士是亲招我髦士于四方其汇于朝曰汝其
师师惟圣学是明以保我祖宗黎民兹惟太平之基
   六书精蕴序
嗟周之衰天王之弗考文也久矣秦以凶德闰位强取
卷六 第 3a 页 WYG1267-0810c.png
文字而同之乃后世惟李斯是师先秦古文则既阙有
间矣其别出者多列国未同之书然则文终不可考与
曰文者非他也心之画也所以体天地万物之撰也古
文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心之所同然者何也天然而
然也心学而明也贯若一矣古人之心学大以密仓颉
之作六书也犹之伏羲之作八卦也若剖混沌而开之
其道易简愚夫愚妇可使与知不知不足以言道乃其
精蕴则有学士大夫不及尽知者是故传久则易以讹
卷六 第 3b 页 WYG1267-0810d.png
有王者作议礼制度而考文心法同也昔者周宣尝考
文矣古文之变而为大篆也史籀所述也文字浸以备
矣开辟而后与有功焉者也心法之微传与否与今固
弗能知矧秦之斯彼何人兮而其心乃敢曰古亦莫予
若矣兹其万恶之根矣大篆之变而为小篆也斯实纷
更之文字则大备矣混沌之凿也亦多矣秦以吏道易
君道天下日扰扰焉程邈因是以隶书代篆书六书亦
坠地矣要之二人者同于辅桀者也校尝曰三代而上
卷六 第 4a 页 WYG1267-0811a.png
一宇宙也三代而下又一宇宙也自秦限之矣秦弗稽
古师先王而历代师秦以为故讵惟六书也哉校生千
载之后悼斯文之久湮欲请于上因古文是正小篆之
讹择于小篆可者尚补古文之阙多病未遑则为之赞
发大义以阐心法学者毋滞于书而博之天地万物毋
徒求之天地万物而反求诸心天机之不器于物也古
犹今也噫天而欲兴斯文也兹其滥觞也已或曰师无
道秦百代羞也请废斯篆一洒空之无宁慊于志乎曰
卷六 第 4b 页 WYG1267-0811b.png
斯篆亦讵能尽废古文今亦何必尽废斯篆天王而考
文也亦惟祖颉而参诸籀若盘盂书定而一之斯篆可
者取之其不可者釐正之恶而知其美旷若天地之无
容心焉邈隶亦亟修之与俗宜之翻篆而楷俾无失六
书扫官府之繁苛灰书籍之叛经离道者复归民于朴
毋或雕琢其天或曰噫信斯言也古道可还也六书云
乎哉
   礼记纂言序
卷六 第 5a 页 WYG1267-0811c.png
六经圣人亲所删定秦人燔之礼乐二籍俄空焉世惟
周官仪礼廑存而学官罕所传习汉儒所补戴记列于
五经纯驳班如也注疏又颇傅以纬学经世之谊郁而
未彰今所宗者陈氏集说而已耳朱子尝修正三礼未
就惟吴氏纂言伦类明整稽合诸儒异同厥功博哉而
世鲜有传者岂天未兴斯文与曷绝之易而续之孔艰
也虽然后有作者稽古立制兴世太平兹书虽匪尽出
孔氏固周官仪礼之翼也文献斯存殆将由是乎考法
卷六 第 5b 页 WYG1267-0811d.png
千古之阙典可举而行也君子之于礼盖没身焉学者
弗及见古全书幸而此编尚在庶有格言讵可暂而舍
诸如用于世且将执此以往矧亡者礼之数也其不亡
者存经礼三百曲礼三千根心所发也蔽以一言曰毋
不敬兹书开卷全经之体要具焉其可忽诸宁国守胡
君东皋爰刻是书嘉与四方士共之属校题诸简末先
王之典坠地也久矣庸讵知天之不欲兴斯文也而以
是为之兆与君守郡适倥偬多故时乃能崇尚经术其
卷六 第 6a 页 WYG1267-0812a.png
为政知所先务哉
   朱氏遗书序
六经传道之书也训诂而已耳汉儒之所以陋也辞章
而已耳唐儒之所以衰也迪知允蹈充之为圣学焉达
之为王道焉宋儒之所以盛也六经至朱子而犬明世
之学者咸知诵法朱子虽然其讲明也过多其践履也
过少后儒之所以支离也或乃入耳出口而未尝反求
诸躬假途以干禄立门户以要名而朱子之志荒矣道
卷六 第 6b 页 WYG1267-0812b.png
丧于多岐舍旃而求捷径逃儒而入于释者也害则滋
甚校始读朱子语类文集二书叹其广博浩繁茫无际
涯久而见其提挈纲维阐发精蕴有确乎其简易者然
后知夫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条列万馀而其本惟一焉
耳溯统而穷其源敛华而就于实斯固朱子所望于后
学者也辄不自量爰取二书剟其统纪条贯深切而著
明者辑为朱氏遗书虽未足以得古人之全体然于圣
学之阶梯王道之权舆亦略具矣学者惟毋以糟粕视
卷六 第 7a 页 WYG1267-0812c.png
之则古人之不可传者庶乎其犹有传也
   广东乡试录序(代考试官作/)
惟皇御极万邦咸庆作曰天其将启尧舜之治乎元年
天下大比巡按广东监察御史谢珊谋于左布政使王
子言按察使汪鋐等曰贡举大事也矧逢景运惟兹海
滨黎献共臣其慎择举者爰先期聘四方文学既而巡
按监察御史涂敬受命来代监莅厥事曰予其辍他务
虚中以治之维时总督右都御史张嵿总镇太监韩庆
卷六 第 7b 页 WYG1267-0812d.png
总兵抚宁侯朱麟暨提督副都御史聂贤咸赞襄曰予
其经武俾文教聿兴市舶监丞解铭审录寺副汪和
与赞焉及期御史敬飏于众曰惟古宾贤暨能惟今稽
古其毋颛文艺乃请教授应奎黄文雍曰其综文衡汰
厥浮华惟实彦是登教谕周天锡张琦万楷林文炳训
导黄珠陈思顺郑复曰其分阅五经文必根于道毋尚
枝叶时提调右布政使章拯左参政周用以旧服正法
度监试副使陈祥佥事李中纠勿共者肃以常刑参议
卷六 第 8a 页 WYG1267-0813a.png
徐度孙懋副使胡训王大用胡琏佥事王宗源汪克章
沈炤臧相施儒都指挥宁漳李漳等咸协心于外以胥
有济遂合提学副使魏校所简士三试之拔其尤七十
有五人遵制额也录成献于朝奎当序诸首简窃尝闻
之古者学校教民其德六曰智仁圣义中和其行六曰
孝友睦姻任恤其艺六曰礼乐射御书数皆实学也贡
举之制始于族师闾胥月书其行而终于乡大夫三年
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其贤者能者以礼宾之厥明
卷六 第 8b 页 WYG1267-0813b.png
献贤能之书于王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惟今乡试有
录殆古贤能之书也虽然奎初不知诸生谁氏所校者
一时之文耳道德行艺无得而稽焉其贤其能未知与
古奚若文则灿然盛矣有称道德者有谈仁义者有及
性与天道者视古闾胥所书敬敏任恤族师所书孝弟
睦姻有学若狭小焉然皆纸上语耳孔子曰始吾于人
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又
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诸生之言其有德
卷六 第 9a 页 WYG1267-0813c.png
者乎我不敢知行其可信矣乎我亦不敢知惟是践尔
言乃不负所举孔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
未之有得又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敢以是
为诸生勖昔者驩兜举共工于尧曰方鸠僝功匪徒以
言也帝犹吁而弗用曰静言庸违今诸生皆以言扬他
日修身刑家平均天下慎毋违尔今日之言否且不容
于尧舜之朝矣敢以是为诸生戒
   广东乡试录后序(代考试官作/)
卷六 第 9b 页 WYG1267-0813d.png
我国家立学教民设科取士其在广东历五十馀科矣
名公钜儒先后相望科目与有光焉此我皇上龙飞第
一科也巡按御史涂敬等以庚之朝入院昭告于天地
神明誓公无私以进贤报国壬之朝以出天气清明人
事整暇佥喜为国家得人贺谓文雍盍序诸文雍不佞
请广其意以告多士夫道充塞宇宙何古何今何远何
迩然自三代而降人才治化何如也溯而求之三代之
前人才治化又何如也宇宙之间如有大限隔议者谓
卷六 第 10a 页 WYG1267-0814a.png
今之不能为古譬则人老而衰不能复少壮矣异哉斯
言道无污隆学有明晦兹其为古今之别尔古之学也
以实行今之学也以空言古之学也以求道今之学也
以干禄士逐利诱靡然一趍于文心术既坏故其学术
益以支离而人才治化阉然其弗振矣作新变化是诚
在今不此之图谓古不可复是未知天地之运一盛则
一衰未有衰而不盛者也今天子英哲天纵粹然尧舜
之资方将稽古正学上溯精一之传萃天下贤者于朝
卷六 第 10b 页 WYG1267-0814b.png
交修厥德俾分教于四方以一道德以同风俗然后使
民兴贤出使长民使民兴能入使治民则天下之民无
一夫一妇不与被尧舜之泽矣此万世一时也天下大
势西北者其原也东南者其委也天下之山皆起于西
北而尽于东南天下之水皆发于西北而会于东南广
居岭海之间乃天地之尽气也气已尽而复发泄之故
山川崛奇毓为人才多发豪隽秀而能文而浑厚刚大
之气或有所不足故古之圣贤多起于中土而南粤迄
卷六 第 11a 页 WYG1267-0814c.png
今寥哉无闻岂气之钟于人者固有弗全邪曰否人心
与天地相通山川讵能限隔至善莫如尧舜至恶莫如
蹻蹠系其心存亡何如耳一念天德尧舜在兹一念人
伪蹻蹠在兹常存厥心顾諟天德行著习察动皆以天
毋汩以人伪是圣贤复生于今也故曰北海有圣人出
此心此理同也南海有圣人出此心此理同也道本在
我顾自诿曰弗能且上诬其君曰是何足与有为也则
亦弃人也已文雍与诸生有一日之雅窃睹文献之盛
卷六 第 11b 页 WYG1267-0814d.png
故于录终进之以圣贤德业庸厚望焉若谬为大言一
则曰尧舜二则曰尧舜而其行违禽兽不远焉则是相
率而为伪也已文雍恶乎敢文雍恶乎敢
   自京口入汴纪行
京口击楫横绝大江驾长风渡淮自此南北形势分矣
江淮之间厥田膏腴而多遗利若农扈得人富庶可期
月而望也两淮盐利甚博患亦弥深今将釐宿弊乎请
法行自近始可以裕国而宽民必也为远图不可不深
卷六 第 12a 页 WYG1267-0815a.png
长思矣甄琛元协之议要皆未见周礼而有言也淮小
于江不啻倍蓰而吞大河岂特智者决其为患河北有
鲧堤而无禹堤后世师鲧而不师禹河患何时而平也
漕河新开暂远河患但今大河势已趋北决溢而复故
道谁能禦之漕河之忧未艾也海运期期毋讲上策莫
若修举虞集故事其次法唐宋转般国朝设淮徐临德
通五仓尚存遗址而遗意则莫之识矣妙在通融焉耳
米乏则以次转输米贱则随在广籴贵亦时粜之以为
卷六 第 12b 页 WYG1267-0815b.png
籴本但使漕运得人辟召诸监仓而久其任北方复兼
籴麦粟倍给于军此法之至省至便者也唐陆宣公尝
行和籴关中岁增百馀万宋蔡京坏纲运东南遂不能
支其利害昭昭可考也昔者鲧湮洪水汩陈其五行帝
乃震怒今因漕运而逆河济及淮三渎之性垂及百年
今上英才迈世赫然将大有为天意适于此时变动自
是一机深识天人之际者莫若劝上乘此一大机会作
一大处分汉都关中文景恭俭未尝转漕武帝穷奢极
卷六 第 13a 页 WYG1267-0815c.png
欲岁漕关东六百万斛海内虚耗昭帝恭俭一旦尽罢
之上恭俭爱民如仿古制国用之法通计国课岁入若
干国费岁出若干立一会计之书课入视祖宗时孰增
孰减费出视祖宗时孰寡孰多立为定格一断以祖宗
旧制复进而考法于先王百年冗费一旦革之万姓谁
不歌舞圣德汉昭尽罢漕运未足多也京口地固而民
悍刘裕尝用之矣此金陵之东户也维扬少弱近淮则
又强矣此金陵之外捍也彭城山势雄伟实南北之要
卷六 第 13b 页 WYG1267-0815d.png
冲古之立国者设险必在数百里外呼吸则四围皆应
观形势之起伏其间强弱自相为牝牡信天造而地设
也睹淮而江之上流可想矣汴坦而无备岂帝王之都
宋太祖谓迁洛阳未已终当都长安耳吾欲循周汉故
事据天下之上游省冗兵以宽天下真英雄也自彭城
入汴万里中原固在仰稽圣神经纬之迹邈乎不可见
已中观豪杰所以成败兴衰与其攻守之略盖有可言
者俯察生灵困苦之状无路达于九重深思地利不兴
卷六 第 14a 页 WYG1267-0816a.png
万无致太平之理斯地也夏用之以贡商用之以助周
用之以彻今乃卤莽耕之灭裂耘之不复有相之道海
内所由困穷也尧舜举农师禹尽力沟洫文王即田功
盖天子之职主于代天养民而守令又代君养民今也
数易牵制又多匪人地利谁与兴复必也隆重守令大
略如西汉时治道乃有根柢战于中原步不如骑骑不
如车车可以战可以守骑便冲突可为游兵因思沟洫
法存戎骑亦难蹂践岂有晋宋之祸也校所至风云相
卷六 第 14b 页 WYG1267-0816b.png
迎河山如待天宽地宽眼亦宽觉得收摄只在方寸深
愧主宰不立未免衮衮随逐大化噫此心收却根本上
露生端倪才与天地同体若放去自由便被躯壳私欲
裹住违禽兽不远矣
 
 
 
 庄渠遗书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