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1a 页 WYG1258-055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容春堂续集卷十     明 邵宝 撰
  记(二十三首/)
 记
   新修剑州城记
剑门之西南八十里为剑州自梁越唐迄于我皇明数
更建置而无改治昔人称剑门为两川要害谓之金城
夫州固与有守焉然其城北负汉阳山乃以远故不惟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1b 页 WYG1258-0550b.png
其麓是即而前临于溪溪之南逼鸣鹤山山左右合而
城当其洼其为势甚卑且于古城址仅有其半其为制
又甚隘卒然有寇一攻什守难易倍百盖俯仰顺逆舒
迫劳逸之理有固然者正德乙亥武缘李侯璧来知州
事见而危之又稽诸志牍得宋及近岁弃且陷之故亟
与诸职事周览焉而叹曰嘻世有若城而可以为守者
哉虽然拓而西隘可广矣辟而北且跻焉卑可高矣若
其南东缘溪为阻则固城之宜也吾舍是何之哉众皆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2a 页 WYG1258-0551a.png
曰然越三年戊寅既咨既绎既卜既画乃献状及图于
巡抚右副都御史马公昊于巡按监察御史卢君雍于
镇守都督佥事吴公坤于藩于臬于守若巡罔弗侯从
七月某日侯躬率兴事判官赵思仁以义民六人者相
之越明年巳卯四月某日告成初侯念寇馀民瘵亦重
兹役既而会籍分庸人才得尺有奇民闻而驩趋之故
其成若是亟也城西北皆新作南东修焉其崇为丈者
二其奇四尺厚减于崇六之一周袤为丈七百其奇二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2b 页 WYG1258-0551b.png
十凡益其旧为丈四百三十旧有门四益其二为六楼
如其门濠埤闉堞视旧加伟中为衢井序属区分乡之
氓愿受而居焉者若干室于是士民胥庆请颂侯绩侯
曰吾职也何颂之敢闻顾不可无以告吾后之人俾勿
坏者则不远数千里伻来以书请记予尝观易称天地
之险而继以王公设守之义盖城之攸系大矣剑门于
天下寔惟地险之最论者至拟诸天今四海一家兹险
也固若无所事者其在一方则外控诸夷内联列郡所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3a 页 WYG1258-0551c.png
谓要害者固于是乎在焉而城乃弗地诲寇延敌惩亦
屡矣近监远稽不能不勤有识之虑而况民社于兹者
哉然非知几能豫上信其共下忘其劳如侯者欲谋而
成焉不亦难乎侯字白夫以进士乙科历教永兴兰溪
仁和三邑选擢今官学尚古义盖予自按察两浙时知
之矣侯尝建诸葛武侯祠兼山书院又申表诸死节者
知方之教实于城先因并书之
   无锡县修城隍庙记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3b 页 WYG1258-0551d.png
今天下郡邑岁春秋坛于南郊而祭焉者其神有三曰
风云雷雨曰境内山川曰城隍城隍既坛矣乃复庙焉
何居风云雷雨天之神也其祀取诸雩山川地之神也
其祀取诸望坛而不庙礼也若夫城隍则筑焉凿焉成
于人者也故其神虽无方必于人焉依临川吴氏谓宜
有古忠烈正直之士为之配若勾龙之于土弃之于榖
者于是焉庙于城之中以为群萃之主不亦可乎前代
不经之典我圣祖既釐正之而阴阳表里之说尤勤播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4a 页 WYG1258-0552a.png
告吏长贰初至若三厉祭皆于神要盟焉禳祈必先又
不惟朝夕出入儆守是赖庙固不嫌于渎也坏而修之
非有司而奚存哉吾锡之为庙者称弊久矣今年春二
月吾郡贰守范侯泽来摄县事于是民饥且疫侯屡造
而祷焉亟图修之越三月告成或者谓君子先成民而
后致力于神夫城隍为邑保障人修之而神相之守盖
理之宜今吾城且复隍过者莫不兴叹有吏责者不是
焉图而汲汲于神是崇是饰不亦末乎乌乎东南民力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4b 页 WYG1258-0552b.png
竭矣在一郡一邑尤难为言兹役之大若之何其可以
遽兴也况自壬申之秋至于今兹抚按诸公屡议未协
侯一人独且奈何哉而庙之修则侯之所能为也以其
不能而并辍其所能为者是可忽也孰不可忽也抑侯
之举其殆若为之兆也夫庙之东序皆新作其堂若门
若西序则因而治之栋隆桷密瓦甓完壮素壁丹楹错
映旁丽允与新称凡费为白金若干两皆措画自侯往
来宣勤者县丞云君升杜君世昂王君震主簿林君汉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5a 页 WYG1258-0552c.png
典史高凌霄而道会华清真有专责焉间以侯意请记
其事于是乎书
   月华记
已卯中秋之夜月踰午矣有言其光之异者开户视之
则见夫月之外有黄赤二晕晕之外祥云绚烂五䌽五
色纷披轮囷互映旁射千奇万丽不可名状月在晕之
中清虚相涵丸如其圜如悬如其丽如浴如其旋如铄
如其煇如濯如其洁如其轮廓若加而大焉凡一围许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5b 页 WYG1258-0552d.png
少焉有朵云来掩之渐曀而散月乃复故盖吾华氏女
言如此予尝闻言月华者人人殊今于是独有得焉月
水之精也秋之气于行为金秋中则金盛金盛则水因
以滋故于望也受日之光于他月之望为尤重月之华
日为之也是故其望也倏其华也忽不然水阴物也金
亦阴物也乌能动荡腾跃如是也哉是日久雨初霁酉
刻复大雨震电亥尽稍霁寻复雨至是乃大霁
   燕寿记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6a 页 WYG1258-0553a.png
正德庚辰之岁吾母太淑人寿登耋老先一岁己卯冬
十一月二十日为始生之辰于是称觞以祝焉礼也时
某亦耆年矣诸姻友君子将以正月一日为某庆某以
母在辞不敢当越九月会有南京礼部之命某疏辞未
报太淑人寿期及矣先十日辛丑贺客有至者太淑人
居中堂诸客以分入拜太淑人起立受之当答拜者某
代之答礼毕乃燕是日为本宗若干人六世祖姑之族
一人居尊席祭酒焉从弟珠玑属吾友浦文玉为序从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6b 页 WYG1258-0553b.png
子勋作庆客对十二日壬寅为太淑人之族黄藻过氏
合河南北若干人其入拜如本宗族舅傒为序舅侄栋
继为之十三日癸卯为吾祖母杨淑人之族若干人吾
姨弟槩楷与焉其入拜如初属序于冯佥宪廷伯廷伯
为吾从曾祖姑之外孙叙吾世德为详十四日甲辰为
吾室顾淑人之族若干人十五日乙已为吾季女婿秦
汶之族若干人其燕也居尊席者其表叔殷翁时泰其
年亦七十九汶自为序天台王生宗元又为汶序之汶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7a 页 WYG1258-0553c.png
之父国英赋诗十六日丙午为吾庚子乡举甲辰进士
同年之子十五人席南北列坐中尚某东坐西向吕太
仆仲仁为序莫铅利卿吕亨夫叔通皆赋诗十七日丁
未诸乡大夫士之内子若干人来燕于中堂居尊席者
谈莱州之室钱太恭人其年八十有二十八日戊申吾
内外姻族诸女宾来燕之如诸内子居尊席者吾祖母
之从弟妇张其年八十一十九日巳酉为乡贡进士若
干人席南北列坐西上凡吾门人皆降齿陪席新喻训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7b 页 WYG1258-0553d.png
导赵勋立之为序盖诸君请之顾成美华企说皆赋诗
燕毕县大夫畅侯暨郑邑博以鼓吹导辞障仪物至遂
留燕焉时日将夕矣陪席者茹参议世和二十日庚戌
某率三婿及女及诸外孙男女称觞于侍养之堂礼毕
莆田进士陈应之及诸姻友子弟先后至者皆入拜退
而小燕先是某尝请诸表舅都运张公元之为序至是
悬之二十一日辛亥为邑庠生若干人莫如山为序张
琇元充继为之陈筹廷猷莫锐蕴卿而下赋诗者若干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8a 页 WYG1258-0554a.png
人二十二日壬子为里儒若干人罗建宁文徽为序盖
诸君请之潘继芳而下赋诗者若干人二十三日癸丑
为泰伯邹氏若干人德豫吾门人也自为序秉伦舄及
其诸子承皆赋诗二十四日甲寅为吾仲女婿闾江吴
汝宪之族若干人汝宪自为序居尊席者其尊姑之夫
邹翁允明年七十二二十五日丙辰为乡大夫士仕而
归者若干人吴宪使逊之为序赵挥使广渊与焉冯佥
宪廷伯顾少参与成皆赋诗二十六日丁巳为吾从祖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8b 页 WYG1258-0554b.png
姑之族塼桥钱氏凡若干人表弟谏讽为序其叔枋赋
诗二十七日戊午为鹅湖华氏若干人吴门都太仆玄
敬为序盖文远翁请之瓒宗玉琢成玉皆赋诗二十八
日已未为太学生陆德以昭辈若干人南京户部郎中
陆节之为序节之以昭从兄也初以昭请序于靳阁老
戒庵公诺而未成故请于节之陈稚有实自绘萱草赋
诗其上二十九日庚申为吾长女婿华珉之族若干人
居尊席者其姻吴东湖氏年七十乡贡进士朱象贤世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9a 页 WYG1258-0554c.png
承为序珉请之也三十日辛酉为县属诸司官暨乡里
诸耆旧若干人马经天常实倡之而请诸顾少参与成
为序四明二儒生与焉十二月壬戌朔为望亭高桥二
巡检暨六房诸掾若干人二日癸亥为南塘及冉泾里
社诸邻若干人龚翁世安居尊席时年七十九三日甲
子为方外交者若干人燕于别室四日乙丑以后至者
留之不日不旅论者谓是举也积雨而霁盖若得天道
焉群分而萃盖若得人情焉况有命自天久废而举式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9b 页 WYG1258-0554d.png
当寿期非荷吾君遐遗之念抑何以得此此皆吾母贞
心慈节上通旁浃以臻斯盛宝也不孝其何以当之欣
幸之馀敢笔以识必日者不敢不谨也
   毗陵驿迁建记
毗陵驿旧在郡城朝京门外去郡治若干里自洪武元
年始建越若干年天顺某甲子前知府王侯慥以宾饯
之弗便也改建于朝京门内时城久坏水无键栅使舟
之往来罔昼夜阻不知城之为间也成化以来城再修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10a 页 WYG1258-0555a.png
而益严水门有启闭之令舟或夜至时入则启谋于奸
不时入则方令于遽盖议者多及之而莫能为计正德
巳卯秋属有江警监察御史天台叶君忠奉诏巡按见
而深虞之乃属今知府宜宾王侯教而告之利害曰是
尚可缓乎侯曰某不敏亦虞之久矣敢不亟图爰暨同
知范侯某通判某侯某推官某侯某检郡志而得其故
则率武进知县某君某等相旧驿旁近地而议迁焉以
旧基予民得其直而易新基盖略相当撤故材外所益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10b 页 WYG1258-0555b.png
亦无几召匠稽会众议惟允用书请于今巡抚都御史
内江李公某公议如巡按巡按具以疏闻事下司马如
其议以请诏从之侯乘农隙择日兴事越明年二月告
成伻来属记于宝惟事之在天下不能无所因革君子
于因革之际利不倍蓰则不敢轻举害不倍蓰则不敢
轻废盖重轻急缓之宜存乎其迹者易见而势若几有
出乎其外者非执两端而明以照之欲得其实难矣然
郡有守县有令而监司者临焉虽同心事国而体分各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11a 页 WYG1258-0555c.png
殊苟人持所见而惟意之遂则有迁驿以图便而妨于
城守如前日之为者且夫驿以传设城以守筑二者固
不相与焉而是驿也于是城也一因革不审其利害固
有较然者矣况天下之政始于朝廷而达于郡县其因
革之故势有倚伏几有显藏尤非一二之可尽是故君
子无钜细迩遐必于其微而同心以图焉不然何是驿
之议一倡于巡按而王侯承之惟共而巡抚而司马亦
罔弗协如是哉君子于是举也可以观政可以观人矣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11b 页 WYG1258-0555d.png
宝不佞于是乎记巡按君有古宪臣风裁所至究诸利
害罢行惟时盖尤有大于是者以非是之系也不书
   王氏横麓新阡记
阡于横山之麓故昭勇将军镇江卫指挥使王侯希程
壮而游焉老而营焉其卒也其子太学生文炳承其命
而治焉者也初侯之祖兵部公欲卜居焉未果其子冢
宰文肃公其孙都宪公皆有政于国未暇以卜盖至于
侯三世矣侯始作别墅于山之阳既又即其阴为山居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12a 页 WYG1258-0556a.png
晚于居之左相得善地曰吾死其葬于斯乎盖屡以语
文炳文炳心识之不忘至是乃克成之山繇艮是来历
震而巽渐起益崇凡若干丈由阳冈以登度䫈而即于
其阴下上惟半侯之兆实于斯在左顾别墅若为我负
右掖山居作我股肱水旋流左右再汇再折北迤东若
干里入于溪又东北若干里入于江堪舆家曰法卜筮
曰吉盖自麓及兆凡若干丈道树以松者什九以柏者
什一凡再踰涧石池如之池皆有梁其一且屋焉门四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12b 页 WYG1258-0556b.png
重初若二皆石初曰云关二曰神道其三为屋其四为
栅背三曲涧当栅之前形如玉环命之曰环玉阡之观
于是为胜又上为祭享之堂六楹左为土神祠右为庐
以宿斋者石垣于兆之周其门以山之名所谓芳茂者
颜之不忘故也是阡也侯既授大凡文炳陈修惟勤经
画惟悉树艺惟懋成于侯卒之二年巳卯明年庚辰某
月某日乃葬先数月文炳介其姑兄户部主事段君子
辛以图及书来请记惟庆之称馀尚矣是岂独天道然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13a 页 WYG1258-0556c.png
哉人固若有遗之要之归于天焉故以言乎时则若有
待以言乎数则若有定无小大一也晋陵王氏以端雅
立家我皇朝以来惟兵部公继其父延平公以儒业起
从仕皆德浮于位文肃公显矣盛矣而未及入相人犹
缺望焉故富贵福泽遗其子若孙者譬之寓物于人巳
取之不尽若约夫后之人必取之者不然横山之地知
则久矣乃三世蓄志不遂用之而必待于侯之宅之也
哉君子观乎其小可以知其大矣侯讳洛希程其字别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13b 页 WYG1258-0556d.png
号弦斋虽阶武以显而行业不愧其世其详具铭表若
碑兹不著
   蒋氏槐厅记
出全州南门之外若干步为今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
英殿大学士蒋公之第自公以上凡若干世皆居于斯
至公之世而家指益繁乃于第之右圃作新第焉礼也
中为堂有巨槐一株度方定位适当其前堂成君子过
而叹焉曰此古人所谓嘉树也又曰徵之近代其公卿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14a 页 WYG1258-0557a.png
之兆乎乃题其堂之楣曰槐厅于是公自少宰入参机
务遂进今官赠三代皆如之伯兄诚之公亦自都御史
进南京户部左侍郎诸子若孙继起未巳君子以为德
之符也为诗歌赋颂而美之者自少传邃庵公而下凡
若干人公乃用书属某记之天下之物莫大于无心之
会是盖有天者存乎其间而人之力不与焉故夫物徵
于人为休于家于国为祯为瑞不可诬也蒋氏之有斯
树也不知几百年矣昔也在圃今也在庭昔之植也盖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14b 页 WYG1258-0557b.png
曰惟圃之宜而岂逆知其为庭之荫且观哉故君子以
为在德德之贵乎积也久矣孰能累世相承惟曰我分
固尔合于易不耕穫菑畬之义如公之先者由今观之
蒋氏之世德其亦犹斯树也夫树不期庭庭不期树无
心之会非天其孰为之乌乎盛哉某辱公知且三十年
公位少宰某承乏司徒又数朝夕今归且病矣心亦未
敢忘也于是乎记若夫公之德在朝廷而望重天下天
下之人固有称述以裨国史者兹不著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15a 页 WYG1258-0557c.png
   水石簋记
邵子壮游中原得铜簋二以归丹翠相错古色可爱中
岁病居每夏苦热辄挹惠山泉注其中会有自汉之澨
拾石子遗我者或圆或嶞黑者如漆白者如玉邵子曰
吾缺典也簋贮数个焉手揶勺而弄之昼日忘暑客有
过而见焉者曰异哉古人之清玩多矣而独未有此也
东坡怪石乃辱于僧无足论者虽然安得起云林子而
赏之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15b 页 WYG1258-0557d.png
   常州府迁建忠义祠记
昔在宋德祐乙亥元人入江南常州既降而寻复于统
制刘公师勇也于是西蜀姚公訔以朝命起知州事郡
人陈公炤起为通判与师勇及兵马副都监王公安节
栅堑共守馀四旬不下巴延怒会兵破城姚陈王三公
皆拒战死之师勇突围趋临安卒从王事以死时信国
文公方驻师平江尹宪将玉麻巡检士龙皆以其命将
兵来援士龙战死虞桥玉战死五牧胡进士应炎起署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16a 页 WYG1258-0558a.png
节度通判计画守禦与其父兄皆死知武进包圭被执
不屈死方其在围招诱胁迫继以屠戮势极惨烈自吏
士至于民无一人言降者事闻行在有诏为诸公立庙
未克立而国亡我皇明成化间诸生有以祀典为言者
有司仅即他庙岁时私举正德初诸生叶夔又以为言
巡按监察御史谢君琛请著于典诏从之前知府李侯
嵩尝建祠于郡学左狭陋弗称岁丁丑今知府王侯教
方图迁建会监察御史张君鳌山视学至郡斥毁尼寺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16b 页 WYG1258-0558b.png
乃议以所谓妙胜寺者易正觉寺于僧改而成之中祠
信国者节制所在有帅道焉故上附功宗之义诸公咸秩
凡九人先是战死无锡曰阮知县应得者与焉乃若僧起
兵死者二人道士不屈死者一人又稽诸前后死事者二
人方允武刘溶皆从享于序乌乎元人南下临安迫逐衰
宋至于德祐极矣长江天堑不足为险而况于城乎城无
人焉犹无城也无城则无郡无邑是尚为有臣子乎国步
之蹙其何日之有况常之为城至是孤危特甚乃独抗于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17a 页 WYG1258-0558c.png
其间既坚且久盖惟数君子是赖数君子者亦惟忠义
是秉是矢传所谓国有与毙者不其信哉故论者谓常
为忠义之城拟诸唐之睢阳至于今称之乌乎睢阳虽
败保障之功实在唐室而吾常于宋乃弗吊如是哉援
兵隔绝而恢复无期人邪天邪谓之何哉夫大忠三人
死而存国忠义数人死而存城城亡矣国亦亡矣而其
义固存也盖君子之论如此今去宋且数百年矣惟兹
祠事议兴于庠校疏上于巡按命制于朝廷基定于提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17b 页 WYG1258-0558d.png
学而功成于郡守春秋肇祀继继无穷盖必如是而君
臣之道立必如是而封疆之守严必如是而春秋之法
著忘身以殉国居常以虞变树声以广教一举而数善
具皆可书也祠为堂若干楹前门若干楹中门若干楹
左右序若干楹皆即其故而新之其功不减于作又作
斋宿牲杀省涤馂燕之屋凡若干楹祠制斯备堂之左
右有池汪如各一亩所祠成之三年巳卯巡按监察御
史叶君忠临观而有感焉作浩然之亭其上而为之诗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18a 页 WYG1258-0559a.png
侯赓载歌巳而叹曰神其如此水夫宝郡人也闻而乐
道之侯先以记属至是来再告谓郡之故于斯为大虽
不敏敢不执笔以书
   淮海秦先生祠堂记
淮海秦先生祠堂者先生之十九世孙锐之所建也先
生在宋建中靖国间以国史编修坐党籍谪外寻遭忌
者所中四徙而卒于藤州归葬高邮政和间其子湛倅
常州遂迁葬于璨山其孙南翁因家无锡传十馀世至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18b 页 WYG1258-0559b.png
锐之祖封武昌知府公景旸暨其子方伯公廷韶其诸
子封都宪公润孚谓先生生长宦游之地皆有崇奉而
锡为葬所顾独缺焉盖有志于祠未果而继卒锐欲择
善地以承先志久而未得尝以告予继之以叹正德丁
丑监察御史安成张君汝立以提学至县尽毁尼女冠
之居而及于凤光桥东所谓善智寺者锐见其近且垲
爽乃请于提学君君亟称善而从之爰谋于其诸子今
乡贡进士泮归直于官请其地而建焉始事于戊寅之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19a 页 WYG1258-0559c.png
秋越明年巳卯春厥功告成予往谒之退而叹曰美哉
祠也秦族盛矣宜其有此哉盖吾尝观于前宋周程之
道学尚矣其次则德行如司马其次则功业如韩范其
次则文章如欧苏亦皆古所称不朽者先生文丽思深
而风致清逸与黄陈数子并游于苏文忠公亟见许与
既入史院而不幸死于迁谪至于今诵其言想望其丰
采者犹色然起敬谓夫不朽亦庶几无愧焉尔矣锡之
祠坟芜茀巳甚而数十世后乃有继图崇奉如锐之祖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19b 页 WYG1258-0559d.png
孙父子者君子虽欲弗予其将能乎秦之在锡自国朝
以来起家乡贡者九人登进士者二人而学行政绩莫
显于方伯公与今都宪公国声嗣而兴者其人尤众初
锐既得地而经始也亟用书告都宪于湖南都宪曰此
吾族之缺典不可不图及将落而告其二叔永孚仲孚
又皆曰此吾父吾兄之志也不可不力祠因故材葺而
为堂中奉先生之像前为门堂之后新作燕室四楹室
之后为楼题曰淮海其下为夹室常州公暨处士物初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20a 页 WYG1258-0560a.png
先生暨武昌暨封都宪暨方伯五公之像县焉左右有
序凡若干楹岁举私祀于堂锐也祼献唯谨馂于室则
诸昆弟咸在夹室五像以有家庙故荐而不祀乃若二
子濂汶及其群从延师讲肄亦皆于斯盖尊贤于先而
因以风其后人锐之继述于是乎大矣某辱交于秦氏
三世至锐始为姻连盖于是与有庆焉顷锐以记请再
辞不获既为书其事复作迎送神辞俾于享焉歌之物
初都宪之曾祖也于武昌为诸父锐字国英太学生其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20b 页 WYG1258-0560b.png
辞曰有藤纠兮若虬与古木兮相缭公何为兮此邱昔
有梦兮彼州梦维水兮我泉清流公舍此兮焉留矧有
箕兮有裘世复世兮千秋公之坟兮既荒邑有构兮曰
公之堂蕙肴烝兮奠桂浆肃登降兮有冠有裳公之来
兮如水斯洋公之去兮如风斯翔祝有册兮歌有章惠
诸孙兮不忘
   浙江清军察院题名记
古者兵农出于一而治之者二后世兵农出于二而治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21a 页 WYG1258-0560c.png
之者三何谓二在国曰治赋在军曰治兵何谓三二者
之外有清理之政焉二专其一三兼其二是故治以清
理为难难存乎人不存乎政今朝廷遣御史方行天下
巡按之外惟清军为重顷著令一年一代与巡按等严
之至也厥亦惟重故之以哉上之十五年正德己卯监
察御史某以清军奉敕莅浙越明年庚辰当代爰考其
前政氏名叙而书之以刻于石伻来用书请记惟题名
以清议为激扬尚矣而所以为议者则随所司而异今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21b 页 WYG1258-0560d.png
之莅清军者或威如以为严其究也野不胜冤或豫如
以为宽其究也伍不胜缺今之所书若其人宜皆有之
来者不可闻吾闻其语矣然指而议之曰某也豫如而
无缺某也威如而无冤其不然者某若某皆是也言若
是而谓不可闻乎既而又曰虽然某也廉以正某也忠
以直若某则肆若某则回虽饰于政不足尚也或冤且
缺政又若是其劣盖守道与官相胜而不相掩言若是
而谓不可闻乎今夫鉴衡权度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22a 页 WYG1258-0561a.png
也是非之极出乎近而应乎远荣辱之端发乎微而成
乎著名之为激扬于是乎大矣题可不慎乎或谓人品
本于初生而习以成之此其力固有素定焉者故成仁
取义不顾死生惟其人患得患失鄙夫是甘亦惟其人
夫岂一题名间所能转移哉君子推思齐自省之心而
以忠告于人文献信于传闻风声捷于号令事非典法
所丽而彰瘅行焉古之人用之今之人何独不然昔者
吾友徐子谦之题名于南京福建道也吾尝为之记之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22b 页 WYG1258-0561b.png
君时同官盖至于今犹未忘也立朝奉使所至懋于声
实此固君素所蓄积而相观之助要亦不可诬也继自
今闻君之举者安知不有兴起如君者乎乃若记云则
吾为君诵司马公谏院之言足矣
    修松风阁记
宝初卜太夫人寿藏于绣䫈之下其兆当听松庵松风
阁左人谓阁也右胜非宜盍徙诸宝不可既而徙其兆
于上当阁之后人谓阁也前塞盍徙诸宝又不可越数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23a 页 WYG1258-0561c.png
日说者不巳乃择日斋戒以周易筮之遇萃之渐史曰
吉兆其宜矣阁亦无庸徙矣于是尽谢诸说者而定议
焉或曰僧之阁故方伯秦公所建也徙而弗废何不可
之有宝曰阁吾有不欲徙者四卜兆将以安吾亲亲安
则福生吾其可毁人以自成哉且筮得吉占不从何为
矧庵之先僧交于吾高祖以下凡五世矣宝何忍涣而
弃之方伯公吾婿汶之祖也若吾徙其所建虽勿废亦
乌乎可于是说者皆止然念阁不修且坏坏则其势必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23b 页 WYG1258-0561d.png
至于毁吾虽不欲其能遂诸于是告于姻友之有行义
者数人胥助工力易其栋梁之挠腐者榱桷之朽折者
益其瓦若甓之圮败者中为虚棂而徙其佛像以从秦
公之旧又为髹涂采绘侈彼旧规作我新观始事于正
德庚辰冬十一月明年辛巳二月告成庵之长僧宗烨
曰昔秦公之建斯阁也有记焉实刻在壁今兹之修其
功不减于作而记乃无述敢以为请宝曰烨而弗闻乎
维我邵氏胜国时世墓在张山国初我五世祖考妣始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24a 页 WYG1258-0562a.png
葬于而听松而庵僧以怀德故实与薰芗之事有守道
焉今也不他之卜而眷眷于是岂惟壤土之择亦惟世
德是思是继而是地也蜿蜒一脉上由绣䫈是来左右
二涧夹冈下行汇而为池池之西北有泉出焉淙淙金
石声冬夏不息双松并峙门右皆数百年物其左配以
石床有唐人篆刻者人谓之称阁之有亡盖不与焉惟
我先祖容春府君以来积德数百年而始至于宝宝虽
不肖敢不仰承遗泽以图似续阁之修其犹吾祖之志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24b 页 WYG1258-0562b.png
也夫烨曰此公之德也此固邵氏之祉也吾先僧有知
实闻公言记其能外于斯敢以刻请宝曰诺遂刻之
   石记
邵子作点易台基既定矣偶行于其崖之上有石突出
其高数尺其广半之其西有如级者可升其上有如榻
者可坐其右有如几者可倚可枕右之前有如案者诵
可摊书书可伸纸饮可置蔬一盂酒一壶其东若北皆
崭焉壁立有岩岩之象或坐而东北望则武进之横山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25a 页 WYG1258-0562c.png
江阴之定山吾东野之胶山高山芙蓉山鸿山山嵩
山石窒诸山历历可指近瞰蓉湖如沼在圃通波柱渚
错襟互带而奇松一株适当其前观者以为此真台也
邵子喜遂以所书点易台三字刻于石上
   泉记
台之始卜也邵子作诗志焉有安得泉分一道来之句
既而台之右石壁下忽传有泉出焉始涓涓流继凿渠
而引之则源源如注渊然成池邵子喜名之曰滴露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25b 页 WYG1258-0562d.png
   昔贤祠记
昭勇王公既葬之一月其子太学生尚絅即其墓之侧
而为庐焉礼也何为有昔贤之祠也于是某掘地筑垣
得断碑之半焉盖宋李常州昌宗之志郡志称其文出
王荆公公之集固载其全某读而叹曰此昔之贤人也
葬于是者盖五六百年其兆既不可识不可以复封吾
则何以为心哉于是乎有祠之图既又慨然以思曰兹
山故号芳茂今名曰横实以晋曹将军横者葬于是之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26a 页 WYG1258-0563a.png
故横于史传无考其在当时非有重望何至以其名名
山久而不易今也祠李而能遗曹乎地官主事段子辛
闻而赞焉曰夫祠也固以义起也合之其可也遂成之
祠为二主左曰晋将军曹公右曰宋朝奉郎守国子博
士知常州李公春秋有墓事祀土神后则具俎豆以享
某既自为序复介其友钱景旻来请记于予予顷尝为
王氏记斯阡也于兹山也悉矣使兹石也先是而出予
固当牵联书之况义以起祠有如今之举者君子谓某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26b 页 WYG1258-0563b.png
于是乎厚虽欲勿书乌得而勿书石得于正德庚辰十
二月越明年辛已二月祠成上于庐若干步石刻嵌于
祠壁又别用石刻其全文以伺谒而尚论焉者
   浙江巡按御史察院题名记
题名其以风劝乎易有之动万物者莫疾乎风风之能
动物也亦惟无心焉耳夫人之有心固不能如风也惟
有心而不与焉褒之而无作褒也贬之而无作贬也是
谓有心而无为虽谓之无心也亦宜孔子之春秋是也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27a 页 WYG1258-0563c.png
下此则不然而谓夫题名为风劝者何居题其名不著
其事行褒乎贬乎一付诸天下后世而巳不与焉盖庶
几所谓无心者非能无心也有心而无所容也故曰题
名其以风劝乎此之谓也是举也自唐以来盖巳有之
而人之脍炙莫盛于司马公谏院之作重其言也非重
其言重其人也夫以斯人为斯言而施诸无心之举虽
欲不传其将能乎监察御史宝庆唐君应韶奉诏巡按
浙江及期将代乃合前政氏名凡二碑所载及考而续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27b 页 WYG1258-0563d.png
焉者通叙而书焉以刻之石乃用书属诸生某等来请
记盖予尝观诸历代之史矣凡传有所谓道学者儒林
者文苑者循吏者忠义者孝友者隐逸独行者皆先目
后人标榜科级不少假借宜若无馀论矣苟其人之未
称乎其情则此方阁笔而彼议巳起如公论何或者乃
谓不如总之列传然所谓传者必叙其事行而抑扬轻
重或有愧于鉴衡卒亦不能逃乎君子之论今夫树片
石以当公署凡有事于是者大书其名下注其字若邑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28a 页 WYG1258-0564a.png
里历官而于事行不缀一词故虽孝子不能加于其父
友弟不能加于其兄极而至于积恩宿怨皆行道之人
也物之无心莫大于是矧御史以风宪名官其出巡也
视古观风之体凡事得风闻以言盖皆有取于无心而
唐君清修刚毅尤于是有馀力焉吾尝于其前此暨今
所按而知之矣故于是举辄以一言赞之以成其风劝
之美乃若记云某固非其人也则何言之敢哉
   乌木几记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28b 页 WYG1258-0564b.png
是几也予为户部郎中时折俸乌木所制也正德巳巳
予以都御史总漕事朝京师实始得之越明年庚午致
仕归几成又六年丙子作奉诏侍养之堂堂成置于其
中于是乎记
   东堂新第兴建记
东堂新第者翰林严先生惟中之所建也严氏为分宜
望族世居介溪自先生之高祖方伯公某以下子姓日
繁隘至不可容先生以兹地密迩学宫故择而居之其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29a 页 WYG1258-0564c.png
先止有其东之半作堂东向号曰东堂乡之人久而习
称焉说者往往谓夫南有铃冈背而不向于物理若有
非宜者正德辛未予以贵州之节过之盖亦谓然越八
年巳卯先生奉使还自桂林乃作堂以面铃题曰铃山
之堂掖以两斋右曰邻頖左曰迎晖其南当出入之途
建太史坊其北即前所建东堂也又北为燕居亭曰谨
思又西折而北作楼以藏书曰遵训东堂之东旧逼易
氏园近贸得若干步所建先祠焉题曰方伯之祠方伯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29b 页 WYG1258-0564d.png
于世得祠而以是名者以爵以德为他日不祧之地今
年春先生北上过锡为某道山堂之槩谓凡钟山仙台
诸峰远近环列而铃独苍然秀出端若屏障岚霏空翠
近落轩几风松烟竹洒如沐如而夏雨方云冬雪初日
满盈光洁荡胸耀日朝夕万状而堂得专之堂之前潴
水为池环以嘉树城市山林不惟其趣亦惟其景先生
于是盖有以得夫胜观焉予再至铃一登其顶今闻先
生言尤不胜跃然者惟先生以奇伟之才博雅之学膺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30a 页 WYG1258-0565a.png
台阁妙选为国太史储养延登屹然为天下之望一乡
之士宜不屑居然自乡之人论之亦固不能不以为冠
冕也铃也一邑之胜也先生之居适与之对昔人所谓
天设地藏以遗其人者非此之谓乎且营室而庙焉是
先礼也庙而特尊方伯公义也燕居而思谨敬也藏书
而遵训博而能正识之明也树而务滋崇德也沼而涵
清澄心也礼以经之义以纬之敬以持之识以广之澄
心崇德以终择邻之意先生之启渥经纶于是乎在观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30b 页 WYG1258-0565b.png
乎其小可以知其大矣予昔视学分宜以兹地故为僧
寺不宜居学之左祛其徒而虚之所存佛堂改题曰视
学之堂至是乃有贤人如先生者入直于官辟其东之
隙居焉而堂固岿然不尤愈乎先生闻之曰重哉邵子
之言吾居成矣请书以为兴建记
   超然堂记
超然堂者二泉邵子之所作也邵子初为许州许有尚
书台在临颍之野其规模风景邵子尝闻诸故老而未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31a 页 WYG1258-0565c.png
之见也弘治甲寅一夕梦至焉其堂曰超然而吟松咏
竹二斋列于左右逍遥容与久而后寤具以告客客纪
之以诗盖至于今正德庚辰二十有八年矣于是邵子
既辞尚书之召侍养之暇作点易之台于惠山之麓精
舍之傍既成而登恍然如梦中所见故为堂于台前榜
之如梦或谓许之台名尚书盖以汉马融氏尝讲经于
是也故句今台焉乃适邵子之起为是官也名若是协
邪是之堂尔或曰不然邵子为亲而请告其起也当正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31b 页 WYG1258-0565d.png
德巳卯庚辰之岁时上下方震凌撞击而邵子独优游
泉石之间超然云者其在是乎邵子闻而谢焉既乃喟
然曰吾闻古之人有晚年进德者畴昔之梦殆是谓矣
不然则所谓伸于万物之上者非学何以至此今吾虽
老固不敢自弃也若夫二人者所云或失则浅或失则
荒于吾志乎何有乃为之歌曰我昔梦兮超然倏冉冉
兮卅年吾台斯兮斯屋将假我兮韦编若登丘兮望海
何恢廓兮吾天又歌曰天高高兮万物在下(叶/)孰能静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32a 页 WYG1258-0566a.png
观兮精思何苦久矣吾衰兮吾过吾补孰梦非真兮孰
今非古二人者闻之若相谓曰邵子其超于梦矣邵子
复起而谢焉遂书为记
   秋野记
邵子秋日行于惠山之麓南遵梁溪放于青山经邱踰
坂游目四顾于是林木黄落百草萎伤凡春夏之敷荣
者莫知所在盖慨然感叹者久之乃有斑白之老帛冠
布衣倚杖行歌顾若有深乐者邵子异而问焉曰子邑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32b 页 WYG1258-0566b.png
之望族吾稔识之矣中邑而居前为学宫后为治所左
右第宅栋宇森秩夫族世则望而诗书相继邑居则华
而礼义相先子何不是焉乐而乐于寂寞之滨且逍遥
容与视收敛之候若发生盛长焉者岂亦有说乎老人
曰惟天平分四时春煦秋肃气则然耳吾岂有所择哉
物生于春而成于秋秋之肃索吾固知之然硕果在树
而嘉榖垂亩含元荐馨于是乎在某质朴人也不于此
乐又奚乐哉且文胜则史质胜则野吾既质矣而焉逃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33a 页 WYG1258-0566c.png
野况夫野谋则获于邑则否古之人盖有然者矣予无
能为谋而质任自然有怀于衷人或弗问问即为尽不
能阙如谓之野人吾实甘焉非敢谓从先进也乃若粢
盛馈祀酒醴羞耇非有秋将安取之发生盛长固今日
之地也昔人之登高而悲闻声而赋其观物感时者深
矣处山泽而志庙廊又非吾侪之分也游焉而乐乐焉
而歌不亦可乎邵子曰隐君子也乃为之歌曰野兮秋
兮百物以收吾足吾食兮吾将焉求用将藏兮巳矣行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33b 页 WYG1258-0566d.png
休吾不知化兮聊与天游又歌曰秋兮野兮我心以写
行孰从兮农人唱孰和兮樵者含且鼓兮犹能识乎陶
冶日冉冉兮天涯云溶溶兮山下憺忘归兮乐不可舍
老人曰子不惟知吾心而又能为吾言长歌度溪而去
明日适其七十之初度子壁访予点易台请书为记老
人名俊字时选秋野其号姓殷氏前云南方伯序宾公
之曾孙也
   龙泉精舍记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34a 页 WYG1258-0567a.png
惠泉之南百步许有泉出石罅涓涓南流过黄公涧东
入于溪谓之龙缝泉广东佥宪冯公作堂于其流之汇
处榜曰龙泉精舍日游息其中上自黄羲下至庄列之
书手一帙而玩焉六合之外万古之前无不穷也凡乡
邦之元夫钜人湖海奇逸之士席无虚日左酬右应无
不宜也或曰公之趣泉盖发之抑非也公自少时承其
祖戒轩先生之泽而得诗礼之教于其翁观省先生游
歌泮庠涵养奋励夙有造诣比登甲科历工刑户三部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34b 页 WYG1258-0567b.png
累官员外郎屡有建明上采之公卿称之寻以才望推
擢广臬其所建明如在部时而风采振动人士向慕于
是当正德初权奸在内而群小附之谓公妨其所为也
而致仕之命下矣公视得失不一介意惟托意于斯若
将乐之至于期颐而不厌焉者故当其得意辄笔之简
以授同志而寓物咏歌皆超出物外古有所谓列仙之
儒者殆其人乎泉乎泉乎所以发公之趣者在是而公
之重未尝不归之泉也始泉之出于石也其源甚细至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35a 页 WYG1258-0567c.png
公之堂之旁而始行脩竹成径水流其中淙淙有琴筑
声既而东出衍迤沵漫凡若干亩荷花丛生水禽翔集
若无畔岸而东流之势于石梁焉见之道眼观物又于
是乎在吾作二泉草堂于兹密迩公与予又有四世之
姻尝获观其所著元始剩语者知公为深于是乎记公
之博如泉之汪于海公之微如泉之出于山君子观于
泉可以知公矣
   资仁堂记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35b 页 WYG1258-0567d.png
吾邑塼桥钱君孟润之为堂也君子过之而见其扁者
问之曰君之堂何以名资仁哉君起而对曰吾闻之仁
者人也人而不仁不可以为人吾斯惧焉虽不敏不敢
不勉名吾堂所以志也曰为仁由巳孔子之训也君而
不闻乎顾舍诸而言资也无亦重自任而轻人之求欤
曰何敢然哉资之于仁大矣矧如不敏者非资焉言则
曷听行则曷观礼曰率法而强之资仁者也敢不务乎
曰然则资恶乎在曰昔者孔子之告子贡盖尝曰事其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36a 页 WYG1258-0568a.png
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凡堂焉而吾坐者皆若人
也此吾所为资焉者也不然吾省焉虽然吾所居里去
郡邑远大夫士非特至焉者吾见亦罕矣资将焉取哉
曰野固有人焉冀缺耨而敬胥臣称其有德谓仁之则
于是乎在今之野焉知无缺乎苟有之其稽古传恭将
无说乎所谓资焉者孰大于是君闻斯言也以为得资
再拜而受之他日以告予予谓之曰允哉君子之论可
以铭君之心矣遂为之记君名润孟润其字系出五季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36b 页 WYG1258-0568b.png
十国所谓吴越王镠苏眉山称其有德于民甚厚者也
君九世祖进宋祥符间始繇嘉禾徙居无锡胜国时其
孙宽甫益大其业至以私廪代公赈乡人德之事具许
忠敏公所为墓铭国朝洪武中君大父公达徙今塼桥
父惟常世修乡惠正统中用义受玺书旌于门君生承
厥世面天资近道持身及家克勤无怠今且老矣犹不
忘自箴如是君之伯兄孟清于予为尊姑之夫予之知
君盖四十年于兹矣因并及之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37a 页 WYG1258-0568c.png
   华氏佘山寿藏记
锡东诸山错起于平野高下相望者以十数惟佘山为
小堪舆家顾有取焉登而望之奚山左参白檐右嶞前
屏阳岑后负胶䫈而佘乃中居三山华君永贞之寿藏
实卜于斯既定厥兆凿其北则石壁崭焉以立荒其南
则沙垤累然以延昔人所谓天设地藏以遗其人者殆
此之谓乎自始事至于今盖二十馀年矣而门焉道焉
池焉梁焉阶焉堂焉室焉台且亭焉无弗备者岁辛巳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37b 页 WYG1258-0568d.png
季春吾尝游之今年是月其子进士子宣归自京师则
以君意来请记前志有之豫凶事非礼也今之寿藏云
者盖近是矣而谈者率谓之达且今日之寿藏则他日
之新阡也于古所称族葬掌于冢人墓大夫者亦若弗
类焉何三山君见于其一而遂忘其他也岁制时制古
之人则亦有然者矣况非岁时所能为者而夙自营之
非所谓豫凶也于葬既久则地不能容其在吾锡他族
不必论华自宋以来由隆亭而冷村而厚本而寿山而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38a 页 WYG1258-0569a.png
椿桂盖凡五迁矣变而通之于今为盛三山君其殆见
于是乎通幽明之故适新故之宜义以起之而礼以成
之引于前而益远衍于后而弥昌将于是乎在是皆可
书也若其经理之勤位置之悉则观于子宣之记足矣
君名智永贞其字三山其别号也其父为西野翁乡称
有德君无愧为其子云
 
 
容春堂集 续集卷十 第 38b 页 WYG1258-0569b.png
 
 
 
 
 
 
 
 容春堂续集卷十